反洗钱可疑交易标准

2024-05-12

反洗钱可疑交易标准(精选7篇)

篇1:反洗钱可疑交易标准

反洗钱监控系统大额交易与可疑交易标准系统设置阀值规

一、大额交易

1、定义:单笔或者当日累计人民币交易20万元以上或者外币交易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现金缴存、现金支取、现金结售汇、现钞兑换、现金汇款、现金票据解付及其他形式的现金收支。

累计交易金额以单一客户为单位,按资金收入或者付出的情况,单边累计计算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另有规定的除外。

2、关键字解释: “现金收付”根据规定仅指柜台发生的实际现金存取业务,目前我司三方存管后的客户均为银证转帐,根据《金融机构大额交易与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第九条的相关规定此类客户的现金交易不计入我司应上报的大额交易范畴,其他类型客户现金收付计入此范畴。

二、可疑交易-客户频繁现金交易1201

1、定义:客户资金账户原因不明地频繁出现接近于大额现金交易标准的现金收付,明显逃避大额现金交易监测。

根据“反洗钱局”的解释,现金交易金额按照单笔或单边累计金额统计。

2、关键字解释及自定义阀值标准:

“接近于”系指交易金额单笔或者累计低于但接近大额交易标准的。我司自定义阀值:

接近大额交易标准的下限:大于等于大额交易标准的80%; 接近大额交易标准的上限:小于大额交易标准。

“频繁”系指交易行为营业日每天发生3次以上,或者营业日每天发生持续3天以上。“现金收付”系指柜台发生的实际现金存取业务,公司三方存管客户的银证转帐业务不应列入此范畴,其他类型客户列入。

3、阀值标准示例:

一客户其在当日分三次取款,分别为100000,100000,100000,次数满足频繁的条件(3次),其单边累计金额超过20万,超过了大额交易标准,该客户不满足条件;

一客户其在当日分三次取款,分别为160000,100000,100000,次数满足频繁的条件(3次),其单边累计金额超过20万,超过了大额交易标准, 但是单笔160000满足条件,所以该客户被认为符合条件。

4、可疑分析示例:

例1:营业部银证转帐额度设置导致。如营业部设置单笔5万为上限,某客户资金30余万,准备转出19万,则必须分4笔,非客户主观逃避监控标准;

例2:某客户频繁将一定资金转入,并不用该笔资金进行证券买卖等,且不属于较固定进行申购的帐户,而仅为单纯性资金转帐或偶发性申购回款后随即转出的,无合理解释排除可疑的,应从严上报。

三、可疑交易-无交易客户资金内转1202

1、定义:没有交易或者交易量较小的客户,要求将大量资金划转到他人账户,且没有明显的交易目的或者用途

2、关键字解释及自定义阀值标准:

“没有交易或者交易量较小”指在一段日期内交易量少于某金额 我司自定义:

一段日期定义:为1年;

少于某金额:自定义为人民币5万、美元5千、港币4万以下。“大量”系指交易金额单笔或者累计低于但接近大额交易标准的 我司自定义:

接近大额交易标准的下限:大于等于大额交易标准的80%; 接近大额交易标准的上限:小于大额交易标准。

“资金划转到他人账户”根据证券常规业务情况,指各类资金内转,如资金划转存取、支票划转存取等业务,即证券方不同资金账户之间进行的各类直接资金划转。目前我司已经停止了由客户发起的资金内转业务,如发生此类业务应核实主管部门的审批手续。

四、可疑交易-休眠账户大额资金交易1203

1、定义:客户的证券账户长期闲置不用,而资金账户却频繁发生大额资金收付。根据“反洗钱分析监测中心”的解释,大额资金收付的金额按照单笔或单边累计金额统计。

2、关键字解释及自定义阀值标准: “长期指”1年以上(按自然日算)。

“闲置不用”参考证监会对“休眠账户”的定义,设定为仅极少量证券买卖交易行为发生,不涉及账户本身沉淀资产和资金。

我司自定义为:交易额少于人民币1万、美元2千、港币1万元。

“频繁”系指交易行为营业日每天发生3次以上,或者营业日每天发生持续3天以上。“大额资金收付”指符合大额交易阀值的所有资金存取类业务。

3、阀值标准示例: 例1:某客户账户资金余额80万元人民币,在T-365至T-1日的证券交易额为5000元,其在某日分三次取款,分别为100000,150000,180000,次数满足频繁的条件(3次),其单边累计金额超过20万,所以该客户满足条件。

五、可疑交易数据生成-休眠账户大量证券交易1204

1、定义:长期闲置的账户原因不明地突然启用,并在短期内发生大量证券交易。(如:T日为监控日,T-10日至T日为短期期间,则T-10-365个自然日以上为长期期间)

2、关键字解释及自定义阀值标准: “长期”系指1年以上(按自然日算)。

闲置的帐户:因人行对此无明确定义,我司参考证监会对“休眠账户”的定义,设定为仅极少量证券买卖交易行为发生,不涉及账户本身沉淀资产和资金。

我司自定义为:交易额少于人民币1万、美元2千、港币1万元。“短期”系指10个工作日以内,含10个工作日。

“大量”系指交易金额单笔或者累计低于但接近大额交易标准的。我司自定义:

接近大额交易标准的下限:大于等于大额交易标准的80%; 接近大额交易标准的上限:小于大额交易标准。

累计:参考资金收付单边累计的原则,拟交易量累计也遵循单边累计原则。

帐户:考虑本条主要监控证券交易行为,本条对“长期闲置帐户”的定义暂。理解为对证券帐户的要求

六、可疑交易-开户后短期内大量买卖证券,然后迅速销户

1、定义:开户后短期内大量买卖证券,然后迅速销户

2、关键字解释及自定义阀值标准:

“短期”系指10个工作日以内,含10个工作日;

“迅速”无定义,客户开户后短期内大量买卖证券之后,未必立刻销户,同时考虑迅速不应超过“短期”的时间,所以我司自定义为从买卖最后一笔业务计算10个工作日内,含10个工作日;

“大量”系指交易金额单笔或者累计低于但接近大额交易标准的; 我司自定义:

接近大额交易标准的下限:大于等于大额交易标准的80%; 接近大额交易标准的上限:小于大额交易标准。

累计:参考资金收付单边累计的原则,公司交易量累计拟遵循单边累计原则。

七、附则

1、本规定将根据人行、监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及时修订、补充。

2、本规定由风控总部负责解释。

篇2:反洗钱可疑交易标准

答:

一、《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第十三条“金融机构在履行反洗钱义务过程中,发现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以书面形式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和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金融机构对按照本办法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的所有可疑交易报告涉及的交易,应当进行分析、识别,有合理理由认为该交易或者客户与洗钱、恐怖主义活动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应当同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并配中国人民银行的反洗钱行政调查工作”。

三、《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第九条 金融机构发现或者有合理理由怀疑客户或者其交易对手与下列名单相关的,应当立即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提交可疑交易报告,并且按相关主管部门的要求依法采取措施。

(一)国务院有关部门、机构发布的恐怖组织、恐怖分子名单。

(二)司法机关发布的恐怖组织、恐怖分子名单。

(三)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中所列的恐怖组织、恐怖分子名单。

(四)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关注的其他恐怖组织、恐怖分子嫌疑人名单。

法律、行政法规对上述名单的监控另有规定的,遵守其规定。

四、《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 金融机构在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时,应当向中国反洗钱检测分析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报告以下可疑行为:

(一)客户拒绝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的。

(二)对向境内汇入资金的境外机构提出要求后,仍无法完整获得汇款人姓名或者名称、汇款人帐号和汇款人住所及其他相关替代性信息的。

(三)客户无正当理由拒绝更新客户基本信息的。

(四)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怀疑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的。

(五)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时发现的其他可疑行为。

五、《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调查实施细则(试行)》第二十五条 客户要求将调查所涉及的帐户资金转往境外的,金融机构应当立即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报告。

同时,除按照上述五条规定的可疑交易上报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外,按银石办发[2009]61号《关于加强重点可疑交易报告报送及协助做好反洗钱调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对司法机关查封、冻结的相关客户的帐户或交易,有理由怀疑该客户或交易涉嫌洗钱或洗钱的上游七类犯罪的,也要作为重点可疑交易,以书面形式上报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

上报重点可疑交易报告有哪些要求?

答:

1、重点可疑交易分析报告的语言要精练,数据分析有理有据,可疑点分析强调主观分析和非数据因素。2分析报告要对可疑交易进行描述“发现过程、可疑账户开户情况、可疑交易情况、可疑点分析和初步判断意见”。

篇3:反洗钱可疑交易标准

1 我国目前网上银行业务的特征

网上银行与传统银行相比, 金融便利性大大增强, 支持7*24小时不间断、无地域限制的服务。无需与客户当面办理就能办妥相关手续, 同时网银业务在成本、服务质量、业务功能全面性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网上银行交易的特征主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开户的便利性;二是交易的隐蔽性;三是环境的虚拟性;四是跨区域的自由性。

2 利用网银交易进行洗钱的典型犯罪形式

2.1 网银交易成为地下钱庄的主要结算手段

时至今日, 我国仍有不知其数的地下钱庄在实质性地非法开展金融经营活动, 成为宏观调控体系和金融监管体系之外资金暗流的载体和渠道。与此同时, 我国所面临的客观形势也更为复杂。在2007年6月, 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和深圳市公安局展开联合行动, 成功捣毁一个组织分工严密、经营规模较大的地下钱庄。据调查, 犯罪人在香港的身份为“杜氏人民币找换行”董事长, 该“找换行”共有六间分店, 分布在香港旺角、佐敦等地, 更在深圳控制多家公司, 并以这些公司同全国31个省市的众多公司进行地下金融交易。在深圳的杜氏地下钱庄中, 平均每天都要发生约800万元的交易, 其中最大的一笔将近有3000万元。地下钱庄主要是靠网上银行经营业务, 利用大量的身份证和银行卡, 开设银行账户, 查获卡90张, 网上银行密匙40个, 存折67张, 用于转账的身份证11张。即使代理完成一笔转账业务也会按照1.5‰至2‰的标准收取手续费。以此计算, 杜氏地下钱庄2006年至2007年5月期间交易金额达43亿元, 其手续费用收入估计超过了千万元。通过这起案件描述可以清晰地看出, 网银交易对于地下钱庄来讲, 已成为其进行洗钱的主要金融结算手段。

2.2 网上购物存在的网银洗钱风险

当下网络十分普及, 网上购物也逐渐受到大家的青睐。网上购物广泛采用加密技术, 虽然加密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客户的隐私和资金安全, 但是也给反洗钱的资金交易监测、可疑支付交易行政调查带来障碍。2009年初, 北京市破获的一起采用网上购物作为掩护进行诈骗行为的案件, 就是比较典型的通过网上购物交易行为实施洗钱犯罪的案例。网络时代给人们带来快捷的同时, 其暗藏的各种风险也悄然而至。商业银行一定要提高警惕, 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手段, 保护好客户的信息, 以免被犯罪分子利用, 造成重大商誉损失。

2.3 公转私的网银交易隐患

在实际工作中, 从对公账户向个人账户转账的交易大量存在。2010年河南洛阳警方破获一起利用网银为地下钱庄进行公转私的案件。经审查, 专案组发现, 犯罪人以自己和亲戚名义先后在洛阳、深圳等地注册成立了20余家“三无”公司。他们内部分工明确, 有人负责在深圳招揽需要从对公账户进行资金套现的客户;由另一些人利用网上银行进行具体的资金转账操作。经过深圳、洛阳、深圳这一系列的转账手续, 客户从对公账户中成功套现。通过以上的案例可以看出, 公转私的交易确实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在商业银行的实际工作中这种代理行为也是比较普遍的, 仅从金融机构角度判定被代理人的真实性还存在一定的障碍。

2.4 其他利用网银进行的犯罪行为

利用网银交易进行洗钱犯罪行为的案例近年来不断增长, 涉及金额也在不断增大, 所涉及上游犯罪的类型也各有特点。通过以上介绍的几个案例, 已经了解了通过网银这种交易渠道进行洗钱的几种犯罪形式, 也使人们认识到在金融领域存在着诸多洗钱风险。如果我国不能适时更新监控手段, 不能提高忧患意识, 对犯罪分子不加以提防, 我国的金融机构乃至国家和社会就会出现巨大的风险, 人民群众的财产就会发生难以弥补的损失。但是作为金融机构的商业银行单位, 由于所在行业和地位, 就网上银行的反洗钱工作来讲, 仍然存在一定的短板。

3 电子银行反洗钱的风险点

3.1 客户身份识别方面

客户身份识别方面存在不足, 处于初级阶段, 客户尽职调查的措施不够彻底有效。一是银行以金融业务为中心, 虽然网上银行创新不断, 但是基层经办行各项电子银行产品营销任务繁重、人员紧缺, 对反洗钱客户尽职调查工作缺乏主动性。二是客户证件的真实性辨认识别难度较大, 证件种类繁多, 柜面人员缺少有效识别手段。三是基层行人员少、年龄相对偏大、工作量大, 了解客户主要以客户开户环节为主, 对客户开户后的重新识别工作重视不够, 忽视了对客户的后期跟踪调查, 没有实行动态了解。

3.2 客户网上交易判断甄别方面

目前经办电子银行专业反洗钱工作借助工行风险监控系统, 每天甄别并报送大额和可疑交易, 交易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不高, 可疑交易报告注重数量, 没有注重质量, 无法筛选真正的可疑报告, 形成许多垃圾数据;同时, 反洗钱工作人员 (都是兼职) 每天要从大量的交易中发现和认定可疑交易确有困难, 各种业务创新也使识别可疑支付交易的困难加大。

3.3 电子银行反洗钱基础管理方面

电子银行反洗钱基础性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一是金融机构竞争加剧和无序, 存在注册把关不严等现象, 制度执行不到位;二是员工反洗钱意识和警惕性不高;三是基层电子银行反洗钱教育和培训不到位, 缺乏反洗钱经验, 不能及时识别和防范洗钱活动;四是基本上对企网证书进行公转私的业务不能有效对网上银行大额和可疑交易及时进行监测、记录。

3.4 电子银行反洗钱激励机制方面

目前还没有真正建立一套较详细的反洗钱考核激励机制, 其中包括电子银行专业反洗钱工作, 工作付出的成本没有得到补偿, 影响参与反洗钱的积极性。

4 现阶段针对网银反洗钱采取的措施

为了化解网银业务中存在的洗钱风险, 各家银行在工作实践中反洗钱水平有一定的提高, 但总体而言相对于日新月异变化升级的支付手段, 反洗钱水平还相当薄弱。目前银行大多采取的是数据采集和人工识别两种, 利用数据主动采集系统对各种金融数据进行分析, 设定相应的大额和可疑交易识别指标、模型, 对客户交易信息进行检索、汇总及分析, 然后由反洗钱经办人员根据对客户账户的了解和经验, 确认客户交易是否合理, 对客户交易行为明显背离其合理交易的, 向上级行、人行反洗钱部门报告。

网上洗钱活动往往采用高端技术手段进行, 传统的监控方法已经不能对其进行监管。此时就急需较为高端的手段对其进行监控, 为准确监控网上洗钱犯罪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再次, 需要不断加强企业网银公转私交易的监测及管控工作。针对公转私活跃的账户交易设定一定交易限额, 针对经办业务部门明确反洗钱职责, 制定相关内部控制制度, 根据网络银行的特点建立反洗钱系统, 保证在网上银行业务全程都能够有效预防反洗钱, 保证网上银行业务客户信息的准确性, 为侦破洗钱犯罪提供线索。

5 关于规范网银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5.1 从国家宏观管理层面

(1) 健全相关处罚制度。我国目前并没有针对网上银行业务的法律法规。因而国家需要进一步研究网上银行业务的特点和洗钱犯罪活动的特征, 制定严密有效的网银支付管理条例, 加大网上银行洗钱犯罪活动的处罚力度, 预防网银洗钱行为的发生。

(2) 推进金融利率市场化进程。国家金融监管机构要逐步推进金融利率市场化, 从本质来说, 金融利率市场化能够拓宽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 进一步增加中小公司融资渠道,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地下钱庄的生存空间。

(3) 规范网上购物行为。对于日益增长的网购业务, 国家目前并未出台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 对网上出售商品的商店也并未有相应的法律规定, 这才导致网上购物引发的欺诈、盗窃等案件频发。因此, 国家层面应近早制定相关法律、法令, 对网上购物行为进行必要规范。

5.2 从金融机构内部管理层面

(1) 不断完善网上银行反洗钱内控制度, 真正识别客户身份。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针对网上银行和网上洗钱犯罪活动的特点建立起系统化的网上银行反洗钱内部工作机制, 以保证反洗钱全过程有效涵盖网上银行业务。金融机构应通过实地调查等措施, 掌握客户的真实情况, 包括住址、经营规模、主营业务及业务收入等。

(2) 加强电子银行反洗钱培训工作, 提高全民对网上银行洗钱危害的认识。洗钱犯罪是一种智力型、知识性、隐蔽性的犯罪, 对国家政治稳定与经济安全构成威胁。必须加大电子银行反洗钱专门训练, 提高反洗钱人员的理论水平和识别能力, 增强电子银行反洗钱工作人员的自觉性、责任感和使命感, 确保熟练掌握有关反洗钱操作程序, 提高防范电子银行洗钱风险的技能。

(3) 采用科技手段加强对洗钱行为的数据甄别。现阶段网上银行洗钱犯罪活动往往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 现有的反洗钱监控系统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需要。银行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监控系统, 对网上银行业务金钱交易进行监测和记录, 进一步智能监控网上数据, 科学开展反洗钱工作, 鉴别异常的网络交易信息, 提升网络洗钱犯罪活动鉴别的准确性, 为进一步预付网上洗钱犯罪活动提供支持。

5.3 从网上银行参与方层面

(1) 将反洗钱监管的范围扩展到网上支付服务组织, 要求网上交易采取严格的身份认证措施, 明确其作为特定非金融机构所应承担的反洗钱义务以及确保客户资料真实的义务。建议针对网上交易客户数量庞大、身份认证困难的现状, 可对网上支付组织通过银行帐户来认证绑定的注册帐号的做法进行可行性研究, 并加强对信息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

(2) 加大宣传, 提高对电子银行反洗钱工作的认识。加大反洗钱宣传力度, 印发反洗钱资料, 散发传单, 广泛宣传反洗钱法律、法规, 使广大社会公众、有关部门充分了解和支持电子银行反洗钱工作, 全面提高社会各界尤其是公安、司法执法机关、税务、海关以及广大开户单位、个人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理解和支持, 打造良好的反洗钱工作环境, 让社会各界都知道反洗钱不只是金融机构、人民银行的事, 全社会公众、有关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开展反洗钱工作。

参考文献

[1]贾拓.浅谈网上银行反洗钱工作[J].上海金融, 2006 (6) .

[2]魏岩.电子银行业务领域反洗钱工作对策[J].现代金融, 2010 (6) .

[3]章有军.网上银行反洗钱的风险研究[J].内蒙古金融研究, 2009 (3) .

篇4:反洗钱可疑交易标准

(一)通过地下钱庄等非法跨境汇兑机构转移资金

走私分子为逃避正规汇兑渠道外汇管理的监控,选择地下钱庄等非法汇兑机构汇兑走私资金。通过地下钱庄收付、汇兑走私资金,适用金额大,快捷方便。例如,W市走私铁合金案中,走私犯罪分子利用出口服装的集装箱夹藏钼铁、铬铁、硅铁合金出口到韩国,在韩国收取走私款后,将近亿元资金通过跨境地下钱庄等非法途径汇兑回国。

(二)利用境内外关联公司贸易资金对冲非法收益

犯罪分子利用关联公司境内外业务开展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及收益进行资金对冲,以抵消应付、应收的走私收益。该方式资金在两头,但因中间穿插的业务关系较为复杂,一般很难发现。例如,W市走私化妆品案,韩国物流公司与W市某货代公司勾结,通过集装箱伪报品名将化妆品走私至国内。由于韩国物流公司与W市货代公司在两国均有贸易资金往来,国内走私货主通过在境外的关系人向供货商支付部分走私货款,同时利用关系人在国内派出机构的应付账款来抵扣相应代付账款。

(三)通过离岸公司账户划转资金

走私分子为了躲避国内对外汇资金的管制,通过开立离岸账户收付划转走私资金。离岸账户由于不受国内外汇管制,具有高度保密性,其充当的角色主要是收付走私资金,并通过个人外币账户提现。例如:W市走私镁砂案中,船东与货主勾结,利用国内、国际两套船舶手续,绕关走私出口镁砂到日本、中国台湾。由于没有任何通关手续,部分国外买家不愿配合支付货款给个人,为方便接收买家支付货款,走私分子在香港注册离岸公司,通过离岸账户接收走私资金,然后分转到个人或通过地下钱庄汇兑回国。

(四)通过虚报加工、劳务、佣金名目收付走私资金

走私分子通过调节劳务、加工费用等方式,将走私资金附加到上述资金收付中逃避监管。由于加工、劳务、佣金都是非货贸易,无法准确核算其费用标准,因此很难监测控制。例如:W市某走私案中,某公司在进口过程中存在低报价格的情况,犯罪嫌疑人将在正常通关中低报的差价款(走私货款)通过调低公司对外贸易加工费的方式来抵扣境外货主的应付货款。

(五)假借跨境贸易预付、预收款收付走私资金

由于外汇管理部门对进出口收付汇实行总量监控,企业无需逐笔核销,预收登记核销期限为30天,预付登记货到核销期限为90天,走私分子利用时间差将下一笔正常贸易资金核销走私资金,并滚动循环,最终通过正常贸易资金的收付隐藏走私资金的转移。例如:W市走私进口旧复印机案,犯罪嫌疑人申请信用证支付走私货款,登记90天内到货,然后通过后续贸易滚动登记,利用下一票进口业务报关单核销上一笔业务支付的低报差价款,将走私支付的差价款隐藏于滚动循环的正常贸易款中。

(六)通过个人非贸易项下分拆汇兑资金

走私分子利用个人账户经常项目下非经营性结售汇限额的规定,通过借用多人身份证件开立外汇账户,通过虚构劳务收入等名义将境外走私款分拆汇兑到境内个人外汇账户,结汇后再归集走私款。该方式具有交易隐蔽、分散等特点。如W市走私出口石墨案中,由于走私款无通关手续,无法以贸易款形式汇兑入境,走私款最终通过离岸公司账户接收后,再分拆给国内多个个人账户汇兑回国。

(七)走私款通过携带现钞实现出入境

走私分子通过带工携带现金出入境收付走私资金,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携带资金少、周期短、见效快,可在短时间内解决资金出入境问题,特别是W市有大量在日、韩打工人员,并且我国海关对于韩币的携带量不设限制。

二、可疑交易特征分析

(一)自然人账户跨区域大额资金往来频繁

W市辖内查获走私出口的重大案件中,私货多来自内陆地区,如盛产矿产的东北和主产稀土的内蒙古,实际控制人也多在省外,W市只是作为私货出关的港口,因此走私资金通关入境后,又都通过关系人划转给货主或走私的实际控制人,在银行资金交易关系上,就体现为一段时期内自然人账户与异地自然人账户间频繁发生大额资金收付。

(二)关联自然人较多且集中办理结售汇业务

走私资金通过自然人非贸项目出入境,由于走私资金额一般较大,在个人1年5万美元结售汇的限额下,必须寻求多个自然人账户分摊才能完成交易。调查中发现,被利用结售走私外汇账户的自然人多集中为亲朋好友,或公司职工,并且在控制人的指令下,集中办理收付汇、购汇、结汇。

(三)跨国机构与自然人间往来资金频繁

走私资金经常利用跨国机构的正常贸易做掩护,或是直接对冲境内外贸易资金,从而达到隐藏和转移非法收益的目的,但为进一步逃避监管,走私资金终将脱离贸易机构,分配到直接受益人的个人账户,因此跨国机构与自然人账户间表现出频繁的资金往来。

(四)离岸公司账户收取与业务无关的资金

利用离岸公司账户收付走私资金是大规模走私分子惯用的伎俩,这样不仅可以逃避监管,还可达到转移和隐藏收益的目的。走私分子用来收付走私资金的离岸公司一般都是壳公司,没有实际业务,资金交易对手往往与公司经营范围明显不符,且经常和自然人客户发生交易。

(五)外贸企业非现场核查外汇资金差额持续高企

外汇管理非现场核查允许企业正常贸易20%—30%或100万美元以下的核销差额。而走私资金隐藏于企业正常贸易款进行滚动核销,用下笔贸易核销上笔外汇资金,最终会造成该企业外汇非现场核查持续高企的核销差额。

三、工作建议

(一)加强反洗钱、外汇管理、海关部门联系合作

由反洗钱和外汇管理部门负责对可疑资金监测和外汇资金监控,提供情报协助海关部门查办走私和衍生的洗钱犯罪。

(二)加强跨境银行对离岸账户的管理和监测

加强对开立离岸银行账户单位资质的审核,并加强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持续识别工作。持续跟踪,做好年检,防止壳公司继续使用离岸账户收付资金。关注离岸账户往来业务性质,特别是资金用途是否与公司业务一致,及时发现可疑交易。

(三)加强自然人非贸结售汇的管理

随着外汇管理对个人结售汇管理的放松,个人非贸结售汇逐渐成了非正常资金出入境的隐蔽渠道。建议加强对个人非贸收付汇的审核和监测力度,加大对违规结售汇行为的查处力度。

(四)加强企业外汇资金监控和调查

对于实行总量监控,非现场核查外汇核销差额持续高企的企业,外汇管理部门在进行预警的同时,可及时向反洗钱部门或海关缉私部门通报,并适时启动对可疑交易的调查。

篇5:反洗钱可疑交易标准

(证监办发[2007]40号)

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

近日,我会收到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协助填报证券期货业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试报送申请表的函》(银办函[2007] 161号),请求协助组织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填报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试报送申请表。现将银办函[2007] 161号文件转发给你们,并就做好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报送及其他反洗钱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做好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报送工作

做好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报送工作,是今年证券期货业反洗钱的一项主要工作。这项工作时间要求紧,工作量大,技术与质量要求高,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引起高度重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证券期货业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要素释义>和<证券期货业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数据报送接口规范(试行)>的通知》(银发[2007]33号)的要求,尽快从工作制度和技术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完成报告准备工作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及时填写试报送申请表,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出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试报送申请,申请获准后开始试报送;所有机构须在2007年10月1日前完成报送准备,并从10月1日起正式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送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填写的试报送申请表应同时报送证监会稽查一局和所在地派出机构。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从10月1日起,将可疑交易报告向中国证监会报送,具体报送办法另行通知。

二、按时上报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

还没有向我会报送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在2007年9月1日前向我会报送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已经报送的机构,要结合有关反洗钱法规以及即将颁布的《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等规章和办法,对现有内部控制制度做进一步修改、充实和完善。

我会将于今年10月份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反洗钱工作的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对工作不积极,未按时完成相关工作的机构,我会将根据有关反洗钱法规和证券法规的规定予以查处。

附件:证券期货业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试报送申请表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七年四月二十五日

附件

证券期货业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试报送申请表

┌─────────────────────────────────────────┐ │第一部分 报送机构基本信息

│ ├────────┬────────────────────────────────┤ │报送机构名称

│ ├────────┼────────────────────────────────┤ │报送机构的 │

│ │总部名称

│ ├────────┼────────────────────────────────┤ │所在地行政

│ │区划代码

│ ├────────┼────────────────────────────────┤ │机构类别

│□ 证券公司

□ 期货经纪公司

□ 基金管理公司

│ ├────────┴────────────────────────────────┤ │通信地址:

│ │

│ │

│ │

│ ├─────────────────────────────────────────┤ │邮编:

│ ├─────────────────────────────────────────┤ │第二部分 报送机构总部负责反洗钱工作部门的相关信息

│ ├────────┬──────────┬──────┬──────────────┤ │名称

│传真

│ ├────────┼──────────┼──────┼──────────────┤ │负责人姓名

│办公电话

│ │

├──────┼──────────────┤ │

│身份证号码 │

│ ├────────┼──────────┼──────┼──────────────┤ │联系人姓名

│办公电话

│ │

├──────┼──────────────┤ │

│移动电话

│ ├────────┴──────────┴──────┴──────────────┤ │通信地址:

│ │

│ │

│ │

│ ├─────────────────────────────────────────┤ │邮编:

│ ├─────────────────────────────────────────┤ │第三部分 报送机构总部计划开始试报送的时间:

年 月

│ │

│ │

│ ├─────────────────────────────────────────┤ │第四部分 报送机构编码(此部分由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填写)

│ │

│ │

│ └─────────────────────────────────────────┘

报送机构总部负责人签字:

日期:

公章:

填表说明

一、报送机构:指按照《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6]第2号)第7条和第8条的规定负责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报送工作的金融机构总部或者由总部指定的一个机构。若本表第一部分的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同,只须填写第一项。

二、名称、通信地址等须完整填写,电话和传真还须写明区号和分机号码(若有)。

三、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6位,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证券期货业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要素释义>和<证券期货业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数据报送接口规范(试行)>的通知》(银发[2007]33号)附件2中的行政区划代码表填写。

四、报送机构类别:在本机构所属类别方框中划√。

五、证券期货业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的报送采用国际互联网加密传输方式,本表第二部分的负责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将作为加密所用基本信息的一部分写入密钥(密钥的下发和使用将另行部署),请务必认真填写。

六、本表填写完毕后,须于2007年4月20日之前返回至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并同时将复印件送至报送机构所在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七、本表第四部分由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填写。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篇6:反洗钱可疑交易标准

《期货公司反洗钱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标准指引》自 2009年 12月 22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和规范期货公司的反洗钱工作,提高期货公司防范洗钱风险的能力,明确对期货公司反洗钱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工作的要求,根据《反洗钱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等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 期货公司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反洗钱的法律法规以及中国期货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有关自律规则的规定,按照客户的特点或者账户的属性,全面考虑客户地域、身份、业务、行业、资金规模、交易行为等可能对客户风险等级产生影响的因素,划分客户风险等级,并在持续关注的基础上,适时调整客户风险等级。

第三条 期货公司应按规定妥善保管客户风险等级划分的相关资料。

期货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客户风险等级及相关信息予以保密,除法律、行政法规、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证监会另有规定或客户同意外,不得将以上信息对外披露。

第四条 期货公司在与客户初次建立业务关系时,应将客户风险等级划分工作与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同时进行。

第二章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第五条 期货公司应当按照客户洗钱行为发生可能性的大小,采取客观标准与主观判断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虑各项风险因素,至少将客户划分为高风险等级客户、中风险等级客户及低风险等级客户,对不同风险等级客户应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第六条 客户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高风险等级客户:

(一)被列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与洗钱及恐怖活动相关的黑名单的;

(二)中国人民银行要求期货公司协助调查或予以关注的;

(三)在日常交易监控中被报送可疑交易的;

(四)媒体披露存在洗钱行为或与其关联的个人或机构存在洗钱行为的;

(五)其他有理由怀疑其交易行为与洗钱或其他犯罪行为有关,需要列入高风险等级的。

第七条 客户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中风险等级客户:

(一)在客户开户或身份重新识别过程中,身份证件信息存在不对应、不完整、不规范、虚假、失效等情形的;

(二)客户在日常交易监控中被发现存在类似可疑交易特征,经核查为正常的;

(三)客户实际控制多个账户,但无合理解释的;

(四)客户显示出缺乏对风险、盈亏、佣金及其他交易成本的关注的;

(五)资产或交易行为与客户的身份、财务状况、经营业务等明显不符的;

(六)其他有理由怀疑客户交易行为与洗钱或其他犯罪行为有关,需要列入中风险等级的。

第八条 除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的情形之外,期货公司的其他客户为低风险等级客户。

第三章风险等级的审核与调整

第九条 期货公司应当按照风险等级对客户进行分类和管理,各风险等级的客户档案应当能够实现便利的查询和审核。

第十条 期货公司应当根据客户风险等级,定期审核本公司保存的客户基本信息,对风险等级较高客户的审核应当严格于对风险等级较低客户的审核。风险等级最高的客户应当至少每半年复核一次。

第十一条 期货公司应当加强对高、中风险等级客户交易活动的监测分析。对于较高风险等级客户,期货公司应当了解其资金来源、资金用途、经济状况或者经营状况等信息,加强对其交易活动的监测分析。第十二条 期货公司在对风险客户持续关注的基础上,有足够条件证明该客户风险降低时,可适时调低客户风险等级,客户风险提高时,可相应调高客户风险等级。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三条 期货公司反洗钱客户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应报送中国人民银行,并报协会备案。第十四条 第十五条

本指引由协会负责解释。

篇7:反洗钱可疑交易标准

浙分工作通知〔2011〕92号签发人:尤程明

浙江分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反洗钱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

及交易记录保存工作的通知

各部门、三级机构:

自《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7]第2号)发布施行以来,公司积极履行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义务。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为反洗钱工作的基础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工作,根据当地人民银行的要求,现对各级机构的客户身份识别工作要求如下:

一、单位客户的身份证明文件应留存有效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法人代表的身份证的复印件或影印件。

根据《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7]第2号)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的规定,要求如下:

承保阶段,对于保险费金额人民币

1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

1000 美元以上的财产保险合同,单个被保险人保险费金额人民币2 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000 美元以上的人身保险合同。理赔阶段,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请求保险公司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如金额为人民币1 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

个人客户留存有效的身份证的复印件或影印件,单位客户的身份证明文件应留存有效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法定代表的身份证的复印件或影印件。客户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影印件统一扫描进系统。

二、共保业务,我司作为主承保方,根据公司要求进行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工作。我司作为次承保方,对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资料及交易记录不再重复识别和保存,但在共保协议中予以明确。

三、根据《办公室、市场企划部关于与合作代理人签署客户身份识别补充协议的通知》(浙分工作通知〔2009〕24号)要求,与专、兼业代理人签署非标准的代理协议时,必须签署客户身份识别补充协议或通过条款形式明确双方客户身份识别的权利、义务关系。

请各部门、各三级机构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人民银行关于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的各项要求,对此项工作定期自查,有效防范公司反洗钱监管风险。

特此通知

二○一一年五月三日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反洗钱可疑交易标准】相关文章:

大额可疑交易报告05-28

反洗钱论文04-15

反洗钱知识04-25

反洗钱调研05-03

反洗钱反恐怖融资06-29

反洗钱分析论文04-15

金融反洗钱论文04-15

反洗钱论文范文05-08

反洗钱心得感悟08-09

反洗钱论文提纲11-15

上一篇:破坏环境的后果六年级作文下一篇:座谈会议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