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分析论文

2022-04-15

摘要:由于银行业实行日益严格的反洗钱措施,洗钱者开始将视线投向保险这个对保额扩张极度渴望的行业。因此,我国陆续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关于保险业反洗钱的法律。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反洗钱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反洗钱分析论文 篇1:

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博弈分析

【摘要】反洗钱活动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而商业银行已成为洗钱的主要通道,因此,如何促使商业银行有效地进行反洗钱是监管机构工作的重点。本文运用博弈论对洗钱者与商业银行在洗钱与反洗钱中的策略与行动选择进行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监管机构必须采取“强化约束,适度激励,约束与激励搭配实施”的政策选择。在进一步强化约束机制的基础上,对于积极履行反洗钱义务的商业银行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从整体上提高和完善我国反洗钱工作。

【关键词】商业银行 监管机构 反洗钱 博弈

一、引言

洗钱是犯罪分子将不法收入转变为合法资金的过程,这个过程切断了犯罪行为与收益之间的内在联系,使这些收益能够公开合法的使用。据一些国际组织和专家估计,全球每年非法洗钱的数额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至5%,介于6000亿至1. 8万亿美元之间,且每年以1000亿美元的数额不断增加,打击洗钱犯罪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有关专家也曾对中国洗钱数量作过评估,认为每年的洗钱规模不少于2000亿元人民币,大体上相当于中国经济总量的2%左右,因此,反洗钱刻不容缓。

在反洗钱问题上,监管机构处于监管地位,商业银行处于被监管地位。商业银行直接面对客户,能较为准确的掌握客户的信息,并有着反洗钱努力程度选择的主动权,洗钱信息由商业银行传递到监管机构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某些噪音的干扰而使得信息在一定程度失真。在信息非对称情况下,商业银行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利己的行为,这有可能使监管机构不能达到反洗钱效用最大化目标。因此对商业银行反洗钱进行博弈分析并提出完善和改进我国反洗钱工作的对策建议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利用博弈论对洗钱者与商业银行以及商业银行之间在洗钱与反洗钱的策略及行为选择进行分析,提出监管机构应从激励和约束两方面加强商业银行反洗钱。

二、商业银行与洗钱者的博弈分析

(一)商业银行与洗钱者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下面将针对商业银行和洗钱者在洗钱与反洗钱中的决策进行博弈分析。假定一家商业银行已经在市场上,一个洗钱者想进入这家商业银行进行洗钱,银行清楚洗钱是违法的,在这个博弈中,洗钱者可以选择进入还是不进入,银行业也有两种战略可以选择:默许或是斗争。

如果商业银行与洗钱者建立的博弈是一种完全信息博弈,即假定博弈中任何一个参与者对所有其他参与者的支付函数有完全的了解,博弈树和对应的支付矩阵如图1所示:

在以上的完全信息博弈中,给定洗钱者的策略选择为进入,当商业银行选择默许策略时,得报酬50,当商业银行采取斗争策略时,得报酬0。显然,此时的纳什均衡解为(进入,默许)。

(二)商业银行与洗钱者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

在现实中,洗钱者清楚地知道他们的这一行为是违法的,是有一定风险的,洗钱这会想尽办法掩饰,而对于不同商业银行来说,协助洗钱时是承担着极大风险的,风险所带来的成本也有所不同。洗钱者决定是否进入一个新的银行,但不知道银行的成本函数,不知道银行是决定斗争还是默许。假定银行有两种可能的成本函数:高成本或低成本;对应两种不同情况战略组合的支付矩阵。这里,简单的将成本分为两类,即高成本和低成本。洗钱者和商业银行会根据成本的高低作出不同的选择,博弈树和对应的支付矩阵如图2所示:

图2 商业银行与洗钱者的博弈:不完全信息博弈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若给定洗钱者选择进入,在高成本情况下,商业银行将选择默许策略,得报酬50,在低成本情况下,商业银行将选择斗争策略,得报酬100,由此可见,高成本时,洗钱者的最优选择是进入,但在低成本时,洗钱者的最优选择是不进入。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即银行知道洗钱者的成本函数,但洗钱者不知道银行的成本函数,故洗钱者的行为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认为银行是高成本还是低成本。

假定洗钱者认为银行是高成本的概率是P,低成本的概率是1-P,那么,洗钱者选择进入的期望利润是P*40+(1-P)*(-10),选择不进入的期望利润是0。令P*40+(1-P)*(-10)=0,解得P=0.2,故当P>0.2时,洗钱者选择进入,当P<0.2时,洗钱者选择不进入,当P=0.2时,进入与不进入没有区别。

三、商业银行之间的博弈分析

反洗钱不仅是单个商业银行的事情,它还涉及到不同商业银行之间的配合和影响。如果一家商业银行积极反洗钱,而另一家消极甚至纵容洗钱,那么反洗钱就收效甚微。下面我们用图3来说明:

图3 商业银行之间的博弈

从图形分析可以看到,我们假设甲、乙两家商业银行,其反洗钱的成本均25,当且仅当甲、乙两家商业银行同时反洗钱时才能达到最大化收益(75+75=150)。如果一家商业银行进行反洗钱,而另一家容忍犯罪分子洗钱,那么就会产生反洗钱的这家银行收益下降,成本上升,而容忍洗钱的这家银行收益上升,成本下降,形成(-25,75)和(75,-25)的组合。原因是反洗钱的一方银行必定要对客户采取更为严格的检查措施,采取更为公开的调查,客户隐私可能会有所涉及,这样一来客户就势必不会来这家银行开展业务,银行的客户资源大量流失,自然收益下降。而容忍洗钱的一方银行没有任何成本可言,也自然出现上面分析的结果。

由此看来,博弈矩阵的稳定均衡解是甲、乙两家银行都容忍犯罪分子从事洗钱活动,这样才能使银行自身达到相对的利益最大化。纵容洗钱,而此时,社会整体收益是最小的。因此,两家商业银行看似合理的“理性选择”,实质上导致了“集体行为的不理性”。其实这和上文在完全信息下商业银行与洗钱者的博弈分析的结果一样,即商业银行的最佳选择为默许。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商业银行与洗钱者的博弈以及商业银行之间的博弈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如果没有监管机构的约束,商业银行的最佳选择为默许,因此,监管机构的介入是必然的。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制定了以《刑法》第191条洗钱犯罪为核心的反洗钱刑事法律规定,颁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并且在2006年10月31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反洗钱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但是,单一的反洗钱法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增加商业银行从事反洗钱工作的积极性,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反洗钱工作的实际效果,监管机构必须采取“强化约束,适度激励,约束与激励搭配实施”的政策选择。在进一步强化约束机制的基础上,对于积极履行反洗钱义务的商业银行,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综合上述分析,可得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监管机构须构建以《反洗钱法》为核心的多层次法律法规体系

完善反洗钱法律法规建设,特别是在对商业银行监管中要指导其建立起规范可行的行业准则和操作制度,以确保商业银行的行业操守,使其真正积极地参与反洗钱。

(二)基于商业银行在反洗钱中的矛盾心理

对商业银行的反洗钱义务的不作为应大检查惩罚力度,采取重罚制。监管部门为强化反洗钱金融防范,应高度重视惩罚监管,对出现问题的商业银行给予巨额罚款,对相关责任人也同样给予重罚,迫使商业银行严格执行反洗钱,提高其反洗钱的积极性。

(三)监管机构在完善反洗钱约束机制后适时采用分成制

按照一定原则向商业银行分配反洗钱追缴资金,与在反洗钱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商业银行分享反洗钱成果。此外,对于积极开展反洗钱工作的商业银行,监管机构还可以给予信贷便利以促进其业务的开展。商业银行反洗钱的激励机制将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反洗钱积极性,从而使其做出符合监管机构目标的行动。

(四)监管机构可运用各金融机构的反洗钱成效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行为,提高商业银行的努力水平

例如实行反洗钱评价制度,建立金融机构反洗钱效果评估制度,每年定期通报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情况,实行评级制,对积极参与反洗钱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金融机构给予较高等级评价,并将评价等级与监管机构提供的金融优惠政策挂钩,评价等级越高,金融机构享受的金融优惠政策就越多。

综上所述,为了防止商业银行纵容洗钱行为,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反洗钱工作的实际效果,监管机构必须介入,采取约束与激励搭配实施的政策选择。在进一步强化约束机制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可以享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分享反洗钱成果,获取经济补偿或奖励,从而促使商业银行达到最优的努力水平,把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公众的效益统一起来,真正的积极反洗钱。

参考文献

[1]朱宝明.我国银行业反洗钱的成本与收益分析一从博弈论的视角[J].金融研究,2004,4:57-65.

[2]朱宝明.银行业反洗钱中信息不对称与信息披露的例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4,4:37-42.

[3]原永中.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在反洗钱问题上的博弈[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6:70-73.

[4]邱兆祥.反洗钱的外部性与激励机制的建立[J].理论探索,2007,1:4-7.

[5]韩建.我国商业银行反洗钱问题研究—从博弈角度分析[J].上海金融,2000,3:26-32.

[6]熊陈楚.独娟.罗晓琴.博弈视角下金融机构反洗钱的成本收益分析[J].当代经济,2008,5:54-58.

[7]Araujo,R.A.,Moreira,T.B.S…An inter-temporal model of dirty money[J].Journal of Money Laundering Control,2005,6:23-26.

[8] Johnston,R.B.,Abbott,J. Placing bankers in the front line[J]. Journal of Money laungering Control,2005,8:24-27.

作者:郭承静

反洗钱分析论文 篇2:

保险业反洗钱博弈分析

摘 要:由于银行业实行日益严格的反洗钱措施,洗钱者开始将视线投向保险这个对保额扩张极度渴望的行业。因此,我国陆续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关于保险业反洗钱的法律。反洗钱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仅从法律上研究是不够的,文章在成本收益的基础上从博弈论的角度建立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从保险公司获得保费收入、被监管机关发现其默许洗钱者洗钱后进行的处罚、默许洗钱者洗钱后得到的额外收益和将洗钱线索上报或移交给相关机关的成本等角度分析保险业反洗钱。

关键词:保险业 反洗钱 博弈

一、引言

洗钱是指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收益,通过各种手段隐瞒或掩饰起来,并使之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和过程。所有涉及反洗钱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都不约而同地达成共识,即金融机构是反洗钱的核心领域。由于银行业实行日益严格的反洗钱措施,利用银行系统洗钱的成本和难度增加,洗钱者开始将视线投向保险这个对保额扩张极度渴望的行业。

在经济全球化和资本流动国际化的背景下,洗钱问题在我国也日渐突出,危害了我国的金融秩序和社会安定,因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关于加强我国反洗钱立法、完善反洗钱法律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2006年10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以下简称《反洗钱法》),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反洗钱法》将保险业纳入反洗钱行列,我国保险业的反洗钱工作开始起步。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银行于2006年11月6日发布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和《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并分别于2007年1月1日和2007年3月1日起施行,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联合制定的《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也于2007年8月1日起施行。可以说我国保险业的反洗钱工作正逐步迈入正轨,但是反洗钱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其经济本质是政府为主导介入反洗钱,通过制定法律等制度安排,明确黑钱非法,保护其他合法财产,亦即正是利益的冲突导致了洗钱和反洗钱双方之间的冲突和博弈,因此仅从法律上规范保险业反洗钱是不够的,还应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如何更好地提高保险业进行反洗钱的积极性。本文试通过建立基于成本收益基础上的保险公司反洗钱博弈模型来分析保险业反洗钱。

二、前提条件与基本模型

博弈分析的前提条件是:(1)保险业和保险公司的经济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在分析中以保险公司替代保险业;(2)洗钱者和保险公司都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3)洗钱者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信息是完全的;(4)假设保险公司履行了所有的法律所要求的反洗钱义务。博弈模型包括参与人、行动顺序及其行动空间:(1)参与人的集合:洗钱者和保险公司,分别成为博弈方1和博弈方2;(2)参与人的行动顺序:洗钱者首先行动,保险公司后行动;(3)参与人的行动空间:第一阶段:洗钱者1={进入,不进入},第二阶段:保险公司2={知道洗钱,不知道洗钱},第三阶段:保险公司3={默许,斗争}。洗钱者和保险公司的博弈构成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以博弈树的形式进行博弈分析。

三、博弈的行为分析

在博弈的第一阶段,洗钱者会选择进入或不进入保险公司进行洗钱,假设洗钱者选择不进入的概率为P1,收益为A,保险公司的收益为B,选择进入的概率为1-P1,此时,洗钱者获得的额外的收益△A。在博弈的第二阶段,即洗钱者选择进入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勤勉尽责地执行了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后,假设保险公司发现洗钱者洗钱的概率为1-P2,在P2的概率下无法发现洗钱者的洗钱行为,此时,洗钱者要付出一定的洗钱成本,假设为CL,保险公司在获得额外保费收入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假设洗钱者洗钱的行为被监管机关发现的概率为q,这时保险公司要承担的责任为X,因洗钱者洗钱获得的保费收入为D,这样,在洗钱者选择保险公司进行洗钱,保险公司无法发现洗钱者洗钱行为的情况下,洗钱者和保险公司的收益分别为A+△A-CL-qX和B+D-qX。在博弈的第三阶段,即洗钱者以1-P1的概率进入,保险公司以1-P2的概率发现洗钱者的洗钱行为后,保险公司可以选择默许或斗争,如果保险公司以P3的概率选择斗争,则保险公司会将洗钱者的洗钱行为上报监管机关,并将其移交给公安机关,假设保险公司将其上报并移交相关机关的成本为CB,那么洗钱者和保险公司的收益分别为A-CL-qX和B-CB。如果保险公司选择默许,其概率为1-P3,这时保险公司获得的额外的保费收入D并会得到额外的收益△B,同样假设洗钱者洗钱的行为被监管机关发现的概率为q,承担的责任为X,而此时保险公司被监管机关发现后会受到的惩罚为Z(Z>Y),这样洗钱者和保险公司的收益分别为A+△A-CL-qX-△B和B+D+△B-qZ。所以洗钱者和保险公司的博弈构成一个三阶段的博弈。

四、博弈的模型分析

以下我们主要考察保险公司斗争的概率P3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根据以上博弈树模型,我们主要分析在保险公司知道洗钱者洗钱后这一阶段的行为选择。此时,保险公司选择斗争和默许的收益分别为:

保险公司选择斗争和默许的无差别点时的概率P3:

显然,保险公司选择与洗钱者斗争的概率P3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从上述等式得知,P3与保险公司获得保费收入B、被监管机关发现其默许洗钱者洗钱后进行的处罚qZ、默许洗钱者洗钱后得到的额外收益△B和将洗钱线索上报或移交给相关机关的成本CB相关。所以,在研究保险公司进行反洗钱的积极性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一)与保险公司获得的保费收入B的关系

其经济含义是当保险公司被监管机关发现其默许洗钱者后进行的处罚qZ大于保险公司将可疑线索上报或移交给相关司法机关时的成本CB、保险公司获得的额外保费收益D和额外收益△B三者之和时,保险公司与洗钱者斗争的概率P3随着获得的保费收益B的提高而提高;当保险公司被监管机关发现其默许洗钱者洗钱后进行的处罚qZ小于保险公司将可疑线索上报或移交给相关司法机关时的CB、保险公司获得的额外保费收益D和额外收益△B三者之和时,保险公司与洗钱者斗争的概率P3随着获得的保费收益B的提高而降低。

(二)与保险公司默许洗钱者洗钱后得到的额外收益△B的关系

其经济含义是当保险公司的保费收益B大于保险公司将可疑线索上报或移交给相关司法机关的成本CB时,保险公司与洗钱者斗争的概率P3随着获得的额外收益△B的提高而提高;当保险公司的保费收益B小于保险公司将可疑线索上报或移交给相关司法机关的成本CB时,保险公司与洗钱者斗争的概率P3随着获得的额外的收益△B的提高而降低。

(三)与被监管机关发现其默许洗钱者洗钱后保险公司受到的处罚qZ的关系

其经济含义是当保险公司将可疑线索上报或移交给相关司法机关的成本CB大于保险公司的保费收益B时,保险公司与洗钱者斗争的概率P3随着被监管机关发现其默许洗钱者洗钱后受到的处罚qZ的提高而提高;当保险公司将可疑线索上报或移交给相关司法机关的成本CB小于保险公司的保费收益B时,保险公司与洗钱者斗争的概率P3随着被监管机关发现其默许洗钱者洗钱后受到的处罚qZ的提高而降低。

(四)与将洗钱线索上报或移交给相关机关的成本CB的关系

其经济含义是当保险公司将可疑线索上报或移交给相关司法机关时的成本CB、保险公司获得的额外保费收益D和额外收益△B三者之和大于保险公司被监管机关发现其默许洗钱者洗钱后进行的处罚qZ时,保险公司与洗钱者斗争的概率P3随着保险公司将洗钱线索上报或移交给相关机关的成本CB的提高而提高;当保险公司将可疑线索上报或移交给相关司法机关时的成本CB、保险公司获得的额外保费收益D和额外收益△B三者之和小于保险公司被监管机关发现其默许洗钱者洗钱后进行的处罚qZ时,保险公司与洗钱者斗争的概率P3随着保险公司将洗钱线索上报或移交给相关机关的成本CB的提高而降低。

五、小结

本文的保险业反洗钱博弈分析是基于完全信息下参与者对成本收益的考虑,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保险公司反洗钱的积极性是受保险公司获得保费收入、被监管机关发现其默许洗钱者洗钱后进行的处罚、默许洗钱者洗钱后得到的额外收益和将洗钱线索上报或移交给相关机关的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脱离这些因素单独谈论保险业反洗钱意义不大,因此,监管机关作为公众利益的代表在对保险业进行监管时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考虑社会总成本和总收益,通过建立合理的制度安排,包括规范保费收入、合理界定保险公司反洗钱的法律责任,尽可能的降低保险业将反洗钱线索上报或移交给相关机关的成本等一系列手段来提高保险业反洗钱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安建,冯淑萍,项俊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释义.人民出版社,2006.

2.朱宝明.我国银行业反洗钱的成本与收益分析.金融研究,2004,(4).

3.(美)朱·弗登博格,(法)让·梯若尔.博弈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张维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 海南海口 570105)

(责编:芝荣)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玄立平

反洗钱分析论文 篇3:

中国保险业反洗钱的现实分析及对策

摘 要:结合我国保险业的洗钱现状及反洗钱存在的问题,全面介绍了洗钱犯罪在我国保险业的主要表现形式。通过对保险业反洗钱的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了如何更加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我国保险业反洗钱体系与机制。

关键词:反洗钱 保险机构 保险中介

一、我国保险业洗钱的方式

洗钱是指犯罪分子将犯罪所得及其收益通过各种交易、转移、转换等方式加以合法化,从而逃避法律制裁的违法行为。我国保险业洗钱者主要通过保险公司、保险中介、非法“地下保单”三条渠道来操作,达到洗钱目的。

(一)通过保险公司洗钱

1.通过“财产保险”方式进行洗钱。财产保险洗钱的主要方式有保险欺诈、理赔欺诈和现金交易等。在理赔人员的配合下,理赔欺诈和保险欺诈有机地统一起来。洗钱者通常有计划地用黑钱置换保险标的,然后制造保险事故,获得赔款达到洗钱目的。产险标的出险率较高,现金交易简便易行,因此,产险中存在着大量的现金交易,投保者以现金投保,保险公司一般也以现金支付赔款。

2.直接利用保险产品洗钱。在这种情况下,洗钱者借助保险的承保和理赔、退保、贷款等过程,通过反复交易模糊资金的本来面目,掩盖金钱的真实来源,而保险公司并不知情。一是购买保险,领取赔款。如用“黑钱”购买名贵轿车,再向保险公司全值投保,制造保险事故以取得保险公司赔款。二是购买保险,质押贷款。如购买高额人寿保险,利用人寿保险的现金价值向保险公司申请保单质押贷款,提取现金等。

3.利用违规退费洗钱。由于保险合同生效后,部分合同要素可以修改,某些投保人要求保险公司批减保费,作为回扣或其他利益,变相将公款化为私款。与此同时,通过私下协商,保险公司所承担的保险责任并未改变。

4.利用寿险业务退保洗钱。一是犹豫期撤单。一般地,人寿保险合同生效后10日内为犹豫期,投保人在犹豫期内享有退还全部保费的权利。洗钱分子可通过犹豫期内撤单,领回保费,完成一次洗钱。二是团险退保。即企事业单位以投保人的身份为高管人员或员工购买团体保险,再将资金以退保金的形式转化为现金,或转存入个人账户,以此达到“化公为私”或私吞公款的目的。三是“长险短做”方式进行洗钱。长险短做是指不法分子故意以其亲戚、朋友等多人的名义,购买多份趸缴保费的保单,然后不等保险到期,就提前退保。长险短做是个人洗钱者惯用的手段,团体保险洗钱也常借用这一手法。

5.扮演代理人洗钱。在国内外,目前也出现了一种“高明”的洗钱手段。由于保险业务的佣金高,尤其是寿险业务,诱使掌权者通过离职或通过亲属“涉足”保险行业,以个人代理人身份为亲朋好友购买保险,随后再退保,通过获取佣金和退费达到洗钱目的。

(二)通过保险中介洗钱

1.作为保险公司洗钱渠道的延伸。即前述各渠道在投保或退费、给付过程中增加保险中介这一环节。

2.为保险公司商业贿赂提供渠道。即保险公司向某些掌握保险资源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进行商业贿赂时,苦于无法从正常渠道直接支付款项而借助保险中介“洗”出去。

3.帮助保险公司套取手续费。保险公司自接承保业务不得支出手续费,但如果该业务经过代理公司和经纪公司等中介渠道承保,就应支付相应的代理手续费和经纪佣金。

(三)通过“地下保单”洗钱

“地下保单”是指境外保险公司未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而向内地居民销售的保单。近年来,我国香港市场寿险保费收入约有1/3来自内地,约合140亿元。随着“地下保单”的出现,一些不法分子也可能通过非法购买境外保险来将“黑”钱洗“白”。还可以利用“地下保单”将“黑钱”转移海外,达到洗钱目的。由于缺乏国内法规的直接管制,地下保单的保险中介人很少有反洗钱的意识。再加上地下保单代理人的佣金提成非常高,一般来说首期佣金高达60%,有的甚至有80%~100%。

二、我国保险业反洗钱存在的问题

保险行业的洗钱活动,不仅扰乱了金融与保险市场秩序,不利于保险公司长远经营,影响保险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保险“洗钱”、“洗单”行为极易成为滋生腐败和犯罪的温床。然而,由于对洗钱行为的危害认识不够等原因,在日益严峻的反洗钱形势面前,我国保险业在反洗钱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中央银行:监管不足

目前,中央银行从事反洗钱工作的大部分员工对商业银行结算业务的管理经验比较丰富,但对保险业的监管经验却非常贫乏,因此,对保险业反洗钱监管面临着较多困难。

(二)保险机构:意识不强,反洗钱成本高

保险机构的部分从业者认为反洗钱是中央银行与保险机构的事情,分支机构认为是上级公司或总公司的责任,代理人、经纪人认为反洗钱仅是保险机构的义务。从业人员既没有洗钱的经验积累,也没有形成职业习惯,只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业务拓展方面。

《保险业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在承保时确认投保人、受益人和被保险人的身份并建立档案,同时,还应当定期检查和及时更新客户信息档案。理赔和退保环节要对受益人信息进行验证并调查清楚退保的原因。现实情况是反洗钱不仅让保险公司投入了一笔不小的费用。而且,还有可能因为核保中对客户信息要求非常严格而失去一批客户。保险公司作为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机构,在反洗钱过程中必定会权衡成本与收益。这也是保险公司反洗钱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1.缺乏完善的可疑信息上报机制。反洗钱的主要工作是要从可疑交易信息中,辨别可能隐藏着洗钱犯罪交易的线索,从而在资金交易领域筑起洗钱犯罪的屏障。可疑交易信息的识别标准比较笼统、零散,可操作的量化标准还不完善,造成了可疑交易报告工作量大且效率低。

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反洗钱工作基本属于空白。我国保险行业正在运行的信息系统一般都只具有比较简单的分析处理功能,不支持复杂的数学模型,无法对“可疑保单”进行有效的测评,使得一些潜在的洗钱风险无法通过系统及时发现。同时国内对可疑金融交易识别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对我国金融数据结构的深刻分析,特别是利用数学模型、统计分析方法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金融交易进行识别的研究,基本上还属于空白状态。

3.保险业反洗钱的有关制度与措施不到位。在反洗钱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条件下,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为规范保险市场秩序,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实施行业监管。这些规章制度从根本上讲是为了堵塞保险洗钱通道,但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从反洗钱的角度进行综合规划,导致保险业反洗钱工作仍处于自发状态,缺乏完整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组织。

4.对保险业反洗钱的认识不足,专业人才缺乏。洗钱犯罪隐蔽性极强,国内一些不法分子的洗钱活动已开始转向保险业。加上目前我国保险业人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行业认识等不足,只想着拉业务的思想使得保险机构或从业人员极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成为洗钱罪犯的帮凶。另外,熟悉相关政策和业务的反洗钱专业人才非常缺乏,也严重地影响反洗钱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我国保险业反洗钱的对策

(一)建立保险业反洗钱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或反洗钱规章中增加反洗钱激励机制方面的内容,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保险业在反洗钱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1.从税收角度建立税收返还与补贴机制。基于减轻保险业反洗钱成本,对积极参与反洗钱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险机构要给予相应的税收返还或补贴。补贴的来源可从打击洗钱犯罪的收益中获得,也可以从社会的其他收益中划拨一部分作为补贴。补贴的最高限额是这些机构为反洗钱工作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之和。通过财税补贴,鼓励保险机构提高反洗钱工作的动力与效率。

2.建立保险业反洗钱专项基金。该基金可以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洗钱罪的罚没收入。二是政府财政专项拨款。三是社会各界人士的捐款。该基金主要用于保险机构反洗钱的宣传、培训、技术支持和其他方面的开支等。

3.建立政府财政分成奖励制度。对主动提供保险业反洗钱情报和线索的金融机构,在破获洗钱案件并追回赃款之后,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依据金融机构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资金作为奖励;即使资金不能完全追缴回来,国家也应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提供保险业反洗钱线索的组织或个人,依照对金融机构的奖励分成办法给予物质奖励。

(二)完善保险业反洗钱信息体系

结合保险行业交易的特点,应尽快开发大额和可疑保单分析系统,建立反洗钱信息化网络平台。分析系统应能满足及时收集可疑保单信息,容纳每笔异常交易主体所需的全部信息,并能将收集的信息进行科学归纳分类,甄别与监测。

1.建立全国统一的保险业反洗钱监测网络。保监会在反洗钱立体监管网络体系中应充分发挥保险业监管职能,在目前运行的《中国保险统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结合保险业特点,增加反洗钱功能,适时监控境内所有保险公司的大额出单情况,建立遍布全国、各保险公司网点的反洗钱信息化网络平台。

2.开发大额和可疑保单分析系统。掌握保险公司退保业务和大额批减业务的投保人、被保险人与受益人的全部重要信息,密切监控没有血缘和姻缘关系的保险当事人的退保业务,对每笔异常交易业务进行分析,归纳分类,甄别监测,及时收集可疑保单信息,及时发现非法交易。

3.设置监控预警指标体系。量化可疑保单的相关指标,如大额现金交易、异常批改、短期退保、关联交易、交易史等类预警指标,通过对保险业务数据的分析,及时发现疑点,对重点区域、重点业务和重点险种发出预警信息。

(三)完善保险机构反洗钱部门规章体系

规章体系可包括以下相关内容:

1.客户身份识别制度。要求保险公司切实了解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真实身份,获取可证实的新客户身份资料,对不能提供身份证明的客户不予承保。在核保环节上增加客户身份尽职调查义务。

2.记录保存制度。新《保险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妥善保管业务经营活动的完整账簿、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前款规定的账簿、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的保管期限,自保险合同终止之日起计算,保险期间在一年以下的不得少于五年,保险期间超过一年的不得少于十年。相关部门规章还规定,保险代理机构、保险经纪公司以及保险公估机构的各类业务资料的保管期限,自保险合同终止之日起不得少于十年。这此规定完全符合反洗钱方而保存业务记录的要求。保险公司及保险中介对人身险保单保留整套业务材料,设定保存期限。

3.大额交易报告制度。凡是一定限额以上的金额交易都要向保监会及反洗钱信息中心报告。对于连续大额趸缴的保险业务交易必须进行监控,必要时进行跟踪调查,并及时上报。

4.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可疑交易标准应根据交易的金额、时间、频率、动机、资金流向、用途、性质及方式等进行规定,主要包括如下几类:第一,虚假可疑:拒绝提供真实身份证明资料。第二,不符可疑:投保规模、交费方式、频率与单位或个人的经营规模、状况不符;购买保险产品与其实际需要不符。第三,行为可疑:对保险公司的审计、核保、理赔、退保规定和程序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和关注,而并不关心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和投资账户收益。第四,趸缴可疑:趸缴保费从非本单位支付或从境外银行账户支付。第五,退保可疑:大额投保后立即退保或取消投资账户,甚至在明知超过犹豫期退保会有重大损失的情况下,仍坚持退保。

(四)完善保险机构与监管机构相关机制

1.完善信息交流机制。中央银行与保监会以及相关部门建立反洗钱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互通信息,及时发现和跟踪可疑资金的走向。对于大额可疑保单及确切的反洗钱信息及时通报中央银行等相关部门。

2.完善监督执行机制。对“地下保单”等非法业务坚决取缔和严肃查处,鼓励规范经营和依法有序竞争,遏制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使洗钱者无机可乘。

3.完善保险业务操作相关机制。一是建立反洗钱工作的执行机制。各保险机构依法将反洗钱内容落实在展业、核保、保全退保、理赔等全过程,对涉嫌洗钱的交易及时上报。保险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反洗钱监管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反洗钱监管工作体系,适时监控境内所有保险公司的出单系统,通过监控系统掌握退保受益人与投保人的全部信息。二是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对参与洗钱的保险公司和责任人进行严惩,包括经济处罚、行政处分或列入行业“黑名单”。同时,建立反洗钱利益补偿和利益激励机制。对举报和提供保险洗钱重要线索的人员进行奖励。

(五)加强保险业反洗钱的宣传和培训

要做好保险反洗钱工作,端正思想认识极为重要。中央银行应组织各家保险机构通过集中学习和培训,强化保险从业者、特别是业务员与核保员对保险反洗钱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以便及时发现和制止洗钱犯罪行为。同时,对反洗钱核心岗位应配备富有经验的专业人才,并积极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反洗钱技能,提高反洗钱工作的效率,提高反洗钱意识,提高警觉意识和执行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旭红.浅论保险业反洗钱体系的完善.金融与经济.2007(6)

2.杨胜刚,何靖.反洗钱领域大额与可疑信息报告制度的经济学分析.金融研究,2004(10)

3.李德,张红地.金融运行中的洗钱与反洗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4.梁英武.支付交易与反洗钱.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李若谷.反洗钱知识读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6.孟建华.洗钱与银行业机构反洗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 广东东莞523808,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 湖北武汉430070)(责编:若佳)

作者:李 晟 张方权

上一篇:图书馆投诉论文下一篇:检察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