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文老师简介

2024-04-22

王修文老师简介(精选9篇)

篇1:王修文老师简介

王修文老师简介

王修文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代留美学者,获美国爱丁堡罗大学教育和教育管理双硕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育管理学博士。 曾任美国爱丁堡罗大学访问学者,美国康考杰大学兼职教授,世界最大的国际语言文化交流机构――康考杰大学国际语言村执行副总裁、美国杜波依斯商学院国际部主任、俄亥俄州大扬城地区华人主席。 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校长、中国民办教育家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人大代表,扬州市政协常委。他先后与国内40余所中小学名校合作国际语言交流项目,指导过500多名学生留学美国。 ,王修文被评为全国管理创新示范校长。,王修文成为扬州奥运圣火传递最后一棒火炬手,同年,王修文当选为扬州市改革开放30年产生重大影响的30位人物之一。,王修文被《中国教育报》评选为日本冬令营韩国冬令营香港冬令营台湾冬令营之一。 王修文是优秀的`学者型校长,他领导的北京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跃升为一方名校,王修文还是一位家庭教育专家,他在全国进行过百余场教育报告,反响强烈。20,王修文出版家庭教育新著《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销售火爆,深得广大读者喜爱。

篇2:王修文老师简介

贵州修文工业园区位于贵阳北部,修文县扎佐、久长、龙场三个镇的三角地带,交通优越,距贵阳市区35公里,到龙洞堡机场约30分钟车程。210国道、贵遵高速公路、贵毕高等级公路、川黔铁路、待建的渝黔快速铁路、规划的久扎沙一级公路穿境和交汇。

贵州修文工业园区是在贵州修文医药产业园区(贵州修文医药产业园区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发改委公告的全省15个省级开发区之一)的基础上,并随着首贵特钢、黔轮胎、贵州百灵、贵州贵酒、贵阳统一等省市重点项目的落户,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工业强省战略和构建贵阳至遵义产业带的发展规划,结合修文实际按“一区三园”(一个省级开发区,即贵州修文工业园区。三个工业园,即龙场工业园、扎佐工业园和久长工业园)规划布局的。园区总规划面积约45平方公里。其中,依托在园区内的修文扎佐、久长、久永三个火车货运站,规划了为工业项目和地方资源进出及贵阳北部物流配套服务的扎佐(久长)物流园区。且扎佐物流园区已建成为500万吨的铁路战略装车点,属省级重点项目。

目前,园区建成企业38户,规模以上32户。在建工业项目13个,拟开工工业项目16个,物流项目4个。园区将逐步形成以首贵特钢及上下游产业等为主导的钢铁制造加工产业;以黔轮胎及配套项目等为主导的产业;以贵州百灵、贵州贵酒、贵阳统一、好一多等为主导的医药食品产业;以贵州诺亚精密铸造、龙翔集团机械加工等为主导的精密铸造和机械加工产业;以贵州自立、贵州泽西、贵州鑫益能等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以贵州华飞等为主导的铝资源加工产业;以金久水泥为主导的建材产业等。

篇3:王建明书画艺术简介

王建明, 字铭, 山东淄博人。自幼师承家学, 酷爱书画。书法从颜体入手, 兼习行草隶篆, 几十年如一日, 广临诸名帖, 临池不辍, 师古而不泥, 对大师的书画佳作心摹手追, 潜心精研, 形成了健劲俊逸、纵横恣肆、苍劲雄浑的个人风格特色。国画作品长于花鸟写意, 侧重于意念、意境、意趣、意蕴的把握和理解, 渗透着对生命经历的沉思, 把生活真情与艺术形式巧妙融合;国画设色酣畅淋漓, 超脱蕴藉, 从而达到一种全新的艺术境界。

自1981年来, 30多次获得全国、省、市级书画展览与奖项。曾获“胜利杯”山东省第二届书画大赛三等奖;“二十世纪中国军人书画大赛”银奖;1985年全军“情系黄河书画赛”一等奖;1997年“山东省迎香港回归大型书画展”三等奖;2000年“跨世纪中国书画精品展”优秀奖;2007年“济南市少数民族书画展”金奖;2009年“山东省第二届大众艺术节暨迎全运书画展”金奖。

现为中国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 中国美协会员,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济南书画院院长, 济南市中区画院院长。

篇4:王树声先生地理教学思想简介

一、关于教学改革思想

教学要发展,改革是必须的。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进行一次课程与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根本,一切改革都必然落实于课堂教学。

在谈到怎样开展地理教学改革时,王先生指出,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教育教学思想。教育思想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这是教育思想的表现形态和不同层次。经过长期的锤炼、积累、升华,王先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等(详见王老师著作《中学地理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第二,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学生能力是多方面的,就地理教学而言,重点应能理解、记忆并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能进行有效的地理观察;具有较高的地理想象与思维能力;具有较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具有较高的地理解释与阐述能力。第三,教学改革就是要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应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知识竞赛、学生演讲、讨论与探究、地理调查、地理实验等教学形式。第四,教学改革应强化教学情境创设,以情育思。第五,教学改革应包括教学评价改革。教学评价,特别是考试对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在教学评价中,要重视过程性评价,评价考试的内容应以考核学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创造性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为重点。第六,借鉴国外经验,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改革不等于革命,传统的并不等于落后的。孔子的许多思想,在当代教学中仍有价值。同样,变化的东西并不一定代表方向,引进的东西不一定全是有价值的。王先生在谈到当前教学改革时,感慨地说:“课堂教学形式不可能完全改变,个性化教学只是理想的模式。改革必须立足于现实,某些国家实验证明是可行的做法,不一定适合我国国情。即使适合我国部分地区,也不一定适宜全面推开,如选修分班就不是很现实。”

关于新课堂教学的改革思路,王先生提出了8条基本教学策略,即在活动中渗透教学主题;在参与中领会知识内容;在体验中培养健康情感;在探究中形成科学态度;在思考中掌握学习方法;在应用中获取实践能力;在联系中构建思维线索;在交流中展示个性才能。

二、关于教学艺术思想

王先生很重视教学艺术,其本人也表现出很高的教学艺术修养。王先生认为,教学艺术的核心在于和谐完美的统一。它既包括教学与艺术性的统一,也包括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统一。王先生认为:要把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服务于教学,要把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志与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处理好课内与课外、教材与教法、知识与能力、教育与教学、师与生、生与生、科学性与艺术性等多重关系,实现教学的和谐统一,并在实践、学习与思考中,在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日趋达到成熟和升华并进入艺术境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并非刻意追求,而是在实践中自然形成的。基于这样的认识,王先生打造了很高的教学艺术水平,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风格。一是深刻把握教学内容,把握地理学科的思想与方法。王先生地理知识渊博,地理基本技能与地理教学基本功深厚扎实,对地理学基本思想把握深刻。二是丰富的人文修养。王先生的文学功底很深。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读书、看京剧,对戏词很快就能背下来。他不仅读过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以及诸如《夜雨秋灯录》、《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宋六十名家词》等古代散文、诗词,还读过冰心、巴金、许地山、张天翼、老舍、朱自清、郁达夫等作家的作品。所以,在地理教学中,他能根据教学内容随时引用典故、诗句等。如在教学海拔高度对气温的影响时,他引入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以加深学生对平原与山岳因海拔不同而引起气温差别和时序不同的理解。三是重视学生地理能力的培养。王先生特别注意创设地理情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并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分解为如下四方面:①课堂学习的基本功。要培养学生能通畅地阅读地理课本(教科书)的内容,有好的读书习惯,进而会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并能主动勾划出重点;要培养学生能够较迅速地把老师口授的笔记内容记录下来,进而一边听讲,一边记笔记;要培养学生会看地图、使用地图,并掌握填注地图和分析地图的方法,同时也会运用图表和数据。②观察、想象与表述能力。要培养学生会观察周围自然现象,从说明到初步解释,进而敏锐地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应培养学生善于想象、综合知识,并有创新;要培养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学习的知识,清楚地叙述观察到的现象,生动地描述地理景观。③积极的思维活动。应培养学生会把抽象思维变成形象思维,会自己举例说明某些地理原理;要培养学生会将形象思维变为抽象思维,根据地理事实总结特征、概括要点、找出规律,或根据推导结论,分析原因;应培养学生会区别地理事物的相同、相异、相反、相似并进行分类,列表对比。④知识的加工整理、巩固提高与扩大知识领域。应培养学生会绘制略图、绘制几种主要形式的统计图表、列出关系式;应鼓励学生有爱好,有自己喜爱的读物、感兴趣的问题以及动手实验或采集标本制作模型等的能力。

三、关于教师主导作用思想

在谈到教师主导作用时,王先生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与学的矛盾中,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混沌到感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靠教师的外因起作用,但是学生学习成效如何,却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做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其善于提出问题、揭示矛盾,成为学习的主体。

王先生认为: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应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发挥主动性,解决“要学”的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解决“爱学”的问题;教会学习方法,培养独立性,解决“会学”的问题;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自学性,解决“想学”的问题。

四、关于应试思想

高考是高中教学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在谈到高考时,王先生提到,高考并不仅是高三的事,也是高一和高二的事;不仅是一个学科的事,而是各个学科的事。

高考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竞争,而是学生学习潜能的较量。现在,要想在高考中取胜,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习惯的养成需要外界力量的介入,教师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最重要的外界力量。从这个角度看,学生能否坚持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坚持给予学生持续的力量支撑。

(2)运用科学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解决地理问题,首先要解决地理思维方式问题。应训练学生能灵活地运用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分类、系统化与具体化等思维方式。应认真发现有用地理信息,及时调动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找到问题的切入口,顺利解决问题。

(3)形成牢固空间概念。空间概念是各个学科都必须具备的,只是各个学科侧重点不同。物理学中的场、数学中的立体几何也属于空间概念范畴。各个学科的空间概念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地理是高中各学科中最早涉及空间概念的学科。因此,高一地理教学难度较大。空间概念的建立应以地图为依托,通过识图、用图,可形成地理空间概念。

(4)具有严谨的时间观念。应有计划地安排答题顺序与时间,书写快捷。

(5)养成敏锐的信息意识。应能从众多信息中识别有用信息,并加以运用,分析和解决问题。

(6)注重表达能力训练。地理表达具有准确性、简洁性、条理性、生动性和深刻性。

由于笔者对王先生的了解与研究还很不足,未能全面总结出王先生的地理教学思想,或者没有抓住王先生地理教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但王先生的地理教学思想不仅是其本人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界共同的重要资源。希望此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期今后有更多人研究、开发王树声先生等老一辈地理教育家丰富的地理教学思想。

篇5:钟文之光——记王志远老师

初见王老师总是很难与脑海中的“武林高手”的形象画上等号, 见到的是“望之俨然,即之而温”的君子之风,清风朗月般的学者的儒雅气质,难怪有人 称老师为 “博雅君 子” , 是“DOCTOR’S DOCTOR”(博导、博士后导师、导师之导师),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王老师的一双眼睛,清澈而神光内莹,如深潭秋水,聚仁显智。

王老师早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因为英语成绩特别优秀,毕业后曾受聘担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宁波分校第一届光仪机械、电子两班外语教师,其所授的两班学生,英语平均成绩达92.4分,为全省之冠。全市七名省级三好生,师之学生占其四,师亦被评为局、市两级先进工作者。进入光仪厂后,所撰写的《光组象质“星点检验”的理论分析》论文,曾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工程光学学会,全国显微学术交流大会上宣讲,是大会选中宣讲的十篇论文之一,被专家认定为当时光学成像理论方面不可多得的研究成果。王老师另有多篇论文,被国内光学核心刊物所发表,所研究的成果现在还被国内光学界应用。从事经济工作后,他撰写的关于国际经贸的多篇论文发表于人民大学、财经大学等著名大学院校。可见文章质量之高,分量之重。

老师的书法也是一绝,王老师幼禀庭训,书宗梅调鼎(晚清著名书法家)及其弟子钱罕。王老师年轻时的作品曾被当地的书法家看过,当时就对王老师说:“给我做徒弟吧,不出几年,我就能使你达到一流书法家的水准。”沈寿老师也十分喜欢老师的书法,每次去看望沈寿老师,总是要问:“小王啊,最近有没有写字啊?……我看过很多书法展览,你的字是写得最好的。你原本应该是一个风雅卓然的诗人和书法家,然而因缘际会却走上了太极之路 ,几十年如一日,寂寞与之相伴相随,真的很不容易。但反过来,太极也促使了你成了一个有独特太极风格的书法大家,真是所谓:‘拳无字,内劲不出,字无拳,书法难精。’甚为难得,我很喜欢你的字。”老师曾为香港某公园写过一个楹额,有人看后竟然转辗多方打听,找到老师,高价求墨宝,并赞叹,“别具一格”。老师曾言:“自古文士多爱武,从来书剑是一家。书法之道,起、承、转、合,莫不与太极之道相通,出入规矩,方得其妙,我以太极之法入书法,书法之点划如拳法之一招一式然。”世人皆言,一通百通,尤其是传统的东西,更是相通,然真能贯通者却凤毛麟角,不可多得。

老师身兼多才,任何一方面都可大有作为,然而却选择了一条艰辛崎岖的路来走,或许冥冥中真有定数,老师就是为太极而生的。老师虽非出生武林世家,然与武术却也有很大的因缘,其父王保还先生为杨澄浦老师的入室弟子,当年更延请杨少侯先生至乡,以教乡里高贤,达一年之久。武术界都知道杨少侯曾受“王部长”之邀赴宁波授拳,但落脚详情均不知。多个太极拳家曾试探咨询王师,因另有隐情,师不便也不愿意披露。老师自小习武,后又拜沈寿、傅钟文、赵安洲等为师,诸师皆当时上上之选,其中真有莫大之缘分。师傅们的一句话,成为老师一生的承诺,为之而努力不已。“拳痴”、“绵王”之名是在伴日出行功操拳,随月色静坐参玄,每一天四个小时以上的锻炼,拳、剑、刀、枪、推手散手的磨炼,每一天五个小时的著述,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十几年、几十年的坚持而来的,而今古稀之年,仍壮心不已,还以自己的体魄和心境阐释太极悠远宏深的文化底蕴。其中又有多少艰辛与苦难,放弃了多少功名利禄,放弃了多少富贵荣华,有时想想真为老师不值得,然老师所做的这一切却成全了太极,成就了热爱传统武术的我们。某年,宁波大雪,积雪甚厚,当时学拳热情正高,见太阳初升,不去练拳,也想去公园赏赏雪景,便深一脚浅一脚的去拳场,却发现老师身着暗红练功服手着太极刀,早在那里了,初阳映雪,真气鼓荡,衣袖生风,刀袍嘞嘞,刀光霍霍,老枝梅花,苦寒幽香,“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可敬,可赞。

太极拳等内家拳术皆为体认之功夫,不到一定境界则万难贯通领悟,更何况要著书立说,把此境界言说出来,形诸于笔端,书之于纸上,不但要把功境说清楚,更要使人能明白接受,更是千难万难,古人常借喻多方,但渐渐流传则使后人见之茫然。师于此处,有时能下笔千言一气呵成,有时也难免苦思冥想而不可得,每当此时,师梦中常有神人授之,师即惊醒而记之。常人闻此未免觉得神奇,其实诚如《管子》所言:“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将通之。”又如《周易参同契》言:“千周粲彬彬兮,万遍将可睹。神明忽告人兮,心灵乍自悟。探端索其绪兮,必得其门户。天道无适莫兮,常传与贤者。”又有张三丰梦中玄帝授拳之说,此皆是精神贯注,思接千载,静心体认,而使心灵开悟,慧性朗彻,就是常人所说的显意识和潜意识,即识神和元神通融交互的灵感,灵感一来则事事无不洞明,就如神明来告了。由此也可见师用力之深之勤,明心见性,或达神明之境了。

孔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老师教授太极拳,有时候连束脩都省了,王老师曾说过:“只要你们肯学,跟得住,我一定教,毫不保留。”老师的学生遍布国内海外,不分种族肤色,只要真心喜欢太极,老师定因材施教,倾囊相授。

太极无国界,但王老师的心里永远装着中国,一位韩国女士从东北一路南下寻找太极高手,在宁波看到老师练的太极拳,当即折服,通过翻译说:“您的太极拳像韩国伴日出而舞的白鹤一样美。”随后她数次来甬,劝说老师去韩国教拳,并对老师许诺:“如果老师能去韩国,免费提供一套别墅,享受大学教授的待遇,但希望老师能留在韩国。”老师听了笑笑说:“我是中国人,我热爱国家就像你们热爱自己的国家一样,我的根在中国,你们想学拳可以来这学。”还有一次在美国,老师到公园晨练,老师练了一会儿,就围上了一大群人,带头的一个美籍华人走上前说:“老先生仙风道骨,功夫了得。我们苦于没有 真功夫的 好老师。 老先生能 留下来吗?”还补充说:“老先生,不要有什么顾虑,只要您能 留下来 , 绿卡我们 有能力帮 您申请的。”老师闻言说:“欢迎你们来宁波学拳,我年纪大了,落叶归根,我的根在中国。”

古人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与太极而言,老师发表之文章、所著之《杨式太极宝典丛书》,承杨、傅两师之志,完成先师未竟之事,承前启后,金针度人,嘉惠后学,六经注我,广征博览,以自身之切身体会,详解前人之说,一扫纷争,可为确论,更有发前人之未发,开出一条新路,此可为立言。王老师辅佐沈寿老师开创宁波永年,成为永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并只手开创香港永年、香港内家拳学院、日本永年、山东永年、钟文学会,使正宗杨氏太极在各地落地生根,远播海外,与永年与太极而言,皆是大功臣也,正如沈寿老师所言:“宁波永年的历史能延续38年到今天,是‘犬马功劳’( 沈寿老师生肖属马,王老师生肖属狗 ) ,你( 指王老师 ) 的功劳大大的”,此立功。王老师尊师重道,师之一言,一生谨守,终生相随,更身为垂范,无论条件如何,前途如何坎坷,皆练功不辍,弘传不息,可为楷模;又甘于平淡寂寞,在家出家,在尘出尘,在事不留事,在物不恋物,为传承传统武学默默坚守,此立德也。范思尧先生傅钟文早期弟子曾致函与师曰:“志远师弟,吾弟之对杨派太极拳,精究拳艺,著书定论,推广全国,使同胞受益,真功德无量。吾弟之贡献使我十分佩服,还望吾弟极力推广,将来成为杨派太极拳之宗师,不负吾师之望。”

王老师曾在香港工作,经香港教育署课程发展处严格功夫考察,受聘为“品质圈”顾问,就任课程发展处与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合办的教师太极班主讲导师。在王老师的倡导下,教育署还成立了香港永年拳社及内家拳学院。东方明珠,中西交汇之地,藏龙卧虎,在此立足谈何容易。有见了老师的拳架自叹弗如者,也有不明深浅,蓄意挑衅者,也有不怀好意的“讨教者”,老师总是以和为贵,以天下太极为一家,而不伤和气,推托不过,也是闭门切磋。某日有人上门“切磋”,师屏退旁人,入室比试,未过多久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人们忙抢进房内,只见来人斜靠在桌旁,桌上的电视机摇摇欲坠,师正伸手扶起来人。某年,师带领香港学生去邯郸参加世界太极联谊大会,组委会安排了老师作名家表演,一套太极剑舞罢,技惊四座,掌声雷动,轰动一时,一些老师主动找到王老师说:“老杨家有真东西!”有某知名人士主动找老师推手,前后三次皆脚下奔腾,不能自持,当得知老师是傅老传人后,竖起大拇指连声说:“怪不得,怪不得,我长年与人切磋,功力弥深,有真功者,您是第一人。”并跟老师及香港学生合影留念。

老师从青年起结缘太极,从此一直努力推广弘扬。一直想实现他的“青蓝计划”,也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着力培养年青一代的宏伟计划,希望太极能长江后浪推前浪,把这被誉为中国第五项发明的太极拳发扬光大,以造福大众。退休后,更是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了推广太极拳上,除著书立说外,就在场地教拳,风雨无阻,有时是虽身抱恙也坚持来场地指导,其为太极的付出,常使我们后生小辈为之汗颜。师常言:“太极拳总是要靠年青人去传承去推广的,你们要好好练,炼出真功夫,不要把老祖宗的好东西给丢了。”怀着信念的老师就这样默默耕耘,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浙江万里学院拳友有诗一首《致绵远志远老师》也颇能反映老师的襟怀和追求:

有一种心境,虽历经人间冷暖,依旧温润;

有一种微笑,虽经历风霜雪雨,依旧灿烂;

有一种心态,虽经历繁华落寂,依然淡泊;

有一种人生,虽历经千回百转,依然生动;

有一种生活,虽忙忙碌碌,依然快乐;

有一种岁月,虽冷暖交加,依然静好;

拉开人生舞台的帷幕,听流年如歌,

或悲或喜,从笔尖滑落。

成功的起点是在山穷水尽时,

希望的萌生是在峰回路转时。

只要心中有一轮太阳,又何惧世事沧桑。

汗水灌浇掤捋按,拗步搂膝写春秋,

严寒酷暑等闲过,冷月孤星未曙天,

高山流水书不尽,身似蛟龙气宇轩。

且让一切随它去。

云翻雾迷舞蹁跹。

这便是最美的人生,太极的风动与挥毫的洒脱。

篇6:我的老师王晓燕

她就是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教练王晓燕老师。是她,让我们感觉离奥运是那么的近,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奥运精神。无论是在训练时还是在生活中,我们总能时时从她的言行中感受到她对事业的热爱、执著和追求。她说是奥运精神激励着她前行,现在她要用这种精神激励她的每一名学生。

说到王晓燕,人们不会忘记她曲折的奥运追梦历程。1994年世锦赛拿下奥运入场券时,她已不会走路,被人抬进了医院。1998年世锦赛上,关键时刻她的一个触击球帮助队友得分,使中国女垒争得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入场券。但世锦赛后由于身体等各种原因,她再次遗憾地与奥运会无缘。2004年雅典奥运会对于34岁的她来说,已经是实现奥运梦想的最后机会,可当时她的身体并不允许她参加这次比赛,但她用自己的毅力和实力把自己列入了开赴雅典的名单。当时作为队中年龄最大的队员,她身上的伤情也最严重,腰椎间盘突出和髋关节的炎症每天都在折磨着她。2004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专家组对她左髋关节的伤势初步诊断为股骨头坏死早期,這意味着她将不得不告别运动生涯,否则她将付出终身残疾甚至截肢的代价。队里的领导劝她以身体为重,但她在训练中仍如往常一样刻苦努力,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残疾了我也不后悔。好在专家组最后的诊断结果排除了股骨头坏死的可能,但即便如此,她左髋关节严重的炎症也应当立即卧床静养至少三个月,否则很可能立即转为股骨头坏死。由于奥运会对兴奋剂的严格检测,她的伤不能进行充分的药物治疗,只能靠吃一些消炎止痛药、定期去医院打针来维持。即使这样,她也坚持参加了奥运会,和队友一起取得了奥运会第四名的好成绩。

追逐了22年的奥运梦,有些累,可她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敢打敢拼,坚持梦想”是王晓燕老师始终坚持的一种精神。每当我在训练中感觉累和枯燥想要偷懒时,每当我在比赛中遇到失败想要放弃时,我就会想到王老师,想到她对梦想的执著,想到她在困境时表现的坚强,自己就会找回自我重新拾起自己的梦想。我们从王老师那里学到的不仅是球技,更重要的是她对垒球的热情和对梦想执著追求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退役后,王晓燕选择了当教练,她说,不想离开自己热爱的事业。为自己热爱的事业而努力奋斗,这是王老师的人生信念。但是从运动员到教师,王晓燕一开始并不适应,确切地说她对自己没有很大的把握。来到体院后学院领导对她很关心,魏真书记和巫兰英院长的谈话很快打开了她的心结。巫院长说,能把球打好的运动员就能把事办好!于是她凭借自己对垒球的热情很快找到了当教练的感觉。说起现在的下作,王老师很满意,她況,现在不能再上场打比赛为国争光了,但垒球是她一生追求的,她会用心去做一名优秀的教练,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运动员。我看到的王老师每天总是精神饱满并且忙得不亦乐乎。她说为自己喜爱的事业而忙碌是快乐的,是感觉不到累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并为之奋斗不息,这是王晓燕给我们的启发。

2008年北京奥运,正缓缓地向我们走来,每个中华儿女都欢欣鼓舞、踌躇满志。我相信,这一定是一场成功的奥运。因为,奥运精神不仅仅闪烁在奥运赛场上,还闪烁在关注奥运的人们的心中。

篇7:小议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

“诗意语文”由王崧舟老师提出并非偶然。它源于王崧舟老师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众所周知, 语言文字是一种文化现象, 人类的文化靠语文来传承,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王崧舟老师甚爱书, 是一个饱读诗书的儒雅之人。在他的身上, 可以看到中国五千年文化是如何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得到沉淀和传承的。作为一个文化人, 他摆脱不了千百年来儒、佛、道的影响。

首先, 我们来看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是他用以自勉的。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文化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在语文教学方面, 儒家思想具体表现为他的中庸智慧。他说:“飘摇的语文教学呼唤中庸的语文哲学。执其两端而用其中, 应是语文哲学的大智慧、大圆融、大境界。语文哲学的诸多范畴, 如:工具与人文、学文与做人、继承与发展、基础与创新、感悟与理解、感性与理性、自主与引导、接受与发现、吸收与表达、文面与文里、诵读体验与默读静思、潜心会文与广泛涉猎、尊重文本与拓展 资源、课内得法与课外得益等, 都应归宗于中庸这一元智慧。”[1]由此可见, 他所倡导的“诗意语文”是一种中庸的语文智慧, 它并非是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 它扎根于现实的土壤, 追求的是一方心灵的净土。

其次, 我们来看佛、道思想对王崧舟老师的影响。之所以将此二者一并叙说, 是因为在我们中国佛、道的关系是极为紧密的, 甚至有一些中国人佛、道不分。论说此二者对王老师的影响, 不得不追溯到王老师的祖辈。王崧舟老师是绍兴上虞人, 他的身上遗留着王羲之那个时代的魏晋名士所特有的风骨, 他的祖父是一个算命先生。算命, 是一种比较玄妙的职业。王老师从小耳濡目染, 这也促成了他长大后偏好禅宗。禅宗是佛教思想在道家影响下的中国化。具体来看王老师的课堂教学, 便能发现在语文教学中他所特有的禅宗艺术——虚实相生。

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 有这么一个片段:王老师让学生把“漫步园内, 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 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 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这句话反复诵读, 指导朗读。然后不断煽情, 让学生观看圆明园的图片电影, 当学生深深地沉醉其中的时候, 王老师看着大家微笑的脸, 停顿了一会儿, 然后充满愤怒和激情地说:“但是, 这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了!”然后是将近二十秒钟的可怕静谧!在这个时间里, 学生脸上的微笑全部凝固了, 都难过地低下了头, 甚至还有一个女生在悄悄地擦眼泪。这样“无声胜有声”的课堂艺术, 使课堂气氛达到了悲剧的极美境界。

更巧妙的是王老师板书上的虚实相生。在课堂临近结束时, 王老师会一步一步缓缓地擦去黑板上的板书。如《只有一个地球》《枫桥夜泊》都是典型。以《枫桥夜泊》为例, 在王老师轻缓的动作、反复的吟诵中, 板书被一点一点擦去。最后一片空白, 而漫天的白霜、悠远的钟声、无眠的惆怅却永远地留在了孩子们的心上。这些“留白”的艺术, “虚实相生”的艺术, 正是王老师禅宗思想的体现, 也是“诗意语文”之所以诗意的原因所在。

那么, “诗意语文”是如何具体呈现的呢?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教学, 很好地展现了这个过程。王崧舟老师认为:诗意语文的表现过程, 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刘勰云: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负载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双重情感交流。因此, “诗意语文”最大的特点是强烈的感情色彩。在教学践行中, 表现为王崧舟老师对朗读的重视, 由朗读而感悟、而想象、而造境、而体验。

(一) 朗读

在王老师的课堂上, 朗读是最主要的。之所以朗读, 是为了求气。所谓求气, 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中, 探求语言文字的声气、节奏和神韵。[2]气是一种生命的能量——语言的张力。王崧舟老师通过朗读, 在朗朗书声中, 在一唱三叹中, 让文字的声气流动、交汇, 让学生的情感激荡、碰撞。他不需要学生说出自己读懂了什么, 而是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读懂了什么。对于朗读, 他常用“用心”“静下心来”这样的词来对学生提出要求。他极善于通过在音乐中朗读, 创设情境, 渲染气氛。如《长相思》中的《琵琶语》, 《二泉映月》中哀婉的二胡独奏, 《慈母情深》中的《我的父亲母亲》的电影插曲……音乐, 让课堂充满美感, 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了情境。王老师的朗读具有诗歌的复沓美。他常在时间、内容、语气上运用层层递进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 如《万里长城》中“五百年”“一千年”“一千五百年”时间的递进, 《圆明园的毁灭》中从“有金碧辉煌的殿堂”到“有玲珑剔透的楼阁”到“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直到“有西洋景观”内容的递进, 《一夜的工作》中“一种极其不简单的作风”“一种极其不简单的修养”“一种极其不简单的精神”三句话用近义词的方式逐层加强语气。尤为精彩的是王老师的范读, 配上或激昂或舒缓的曲子, 使课堂达到高潮。动人之处, 师生总是不免流下感动的眼泪。

(二) 感悟

“诗意语文”认为, 语感是学生精神生命的原点。语文这一学科, 是以作为生命意识冲动的产物的语言为基本元素。汉字是语言的载体, 与其他文字不同, 汉字具有浓郁的人文性、感受性。从这点可以看出, 语文学科一如其最基本的元素一样, 主要是为了实用, 它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它的本质内涵却是人文性。汉语, 是贵族的语言, 是享受情感的语言。这一点就决定了语文学习是丰富的情感活动过程, 而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去感悟。感悟二字, 有两层含义。先感后悟, 因感而悟。感即感受、感知, 悟则是跳出情感场后的回味, 是回味后的大彻大悟。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这样解释感受和回味:“在感受时, 悲欢怨爱, 两两相反;在回味时, 欢爱固然可欣, 悲怨亦复有趣。从感受到回味, 是从现实世界跳到诗的境界, 从实用态度变为美感态度。”“诗的情趣都从沉静中回味得来。感受情感是能入, 回味情感是能出。”[3]由此可见, 由感到悟, 学生已经进入了一个充满美感的诗意世界。

在教学《普罗米修斯》一课时, 王老师反复引导学生思考“画面中哪些字眼深深地刺痛着你的心”, “尖利”“啄食”“尽头”“吃光”……每个词都道出了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的深重, 学生因为心疼普罗米修斯而不断地质问宙斯、谴责宙斯、控诉宙斯。在这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里, 学生沉浸在对普罗米修斯的心疼与对宙斯的怨恨之中, 这即是“感”。然而“诗意语文”的真正魅力在于由“感”带来的“悟”。在《普罗米修斯》一课的最后, 王老师引导学生跳出文本的限定, 跳出时空的约束, 提出了“如果大力神没有解救普罗米修斯, 那么, 普罗米修斯还有获救的可能和希望吗?”因为有了课堂前半部分的身临其境, 有了对普罗米修斯悲天悯人情怀的感同身受, 此时的学生自然而然地坚信“普罗米修斯最终一定会得到拯救”, 因为他是爱的化身, 因为“爱别人, 也被别人爱, 这就是一切, 这就是宇宙的法则”。这就是“诗意语文”的魅力, 它不仅仅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文本, 更重要的是感受文本之后跳出文本, 引导学生学会从文本中反观自己的存在, 去审视文本中传达出来的永恒的人类主题。

(三) 想象

感悟这个过程, 是人超脱世俗后, 精神与精神的相遇, 灵魂与灵魂的对话。然而, 千万层的隔阂横亘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地域产生的横向距离, 时间产生的纵向距离, 成为学生进入文本的巨大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带领学生自由地翱翔于精神的天空, 超越一切物质, 超越一切客观的阻碍。王崧舟老师有句名言:“儿童写诗, 诗写儿童。儿童是诗, 诗是儿童。儿童写下的, 是诗一样的生活。诗写下的, 是比诗更美好的童年。”[4]只有儿童才会把《江雪》中老翁的钓鱼想象为“他在钓一个春天”, 也只有儿童才会说“雪融化后是春天”。“太阳公公”“风婆婆”“春姑娘”……在儿童的眼里, 一切都是有生命的, 一切都诗意盎然。儿童的万物有灵论, 使他们习惯把自然物体和事物人格化。因此, 王老师主张举象, 即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让孩子学会看。把抽象得不能再抽象的语言文字, 一次又一次放大, 一次又一次做细, 看到这些字后面的种种不曾言说、但是形象和内涵却非常丰富的东西。在王老师的课堂中, 他总会让学生“闭上眼睛”去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你听到了什么”, 从而进入文本的世界。

(四) 造境

想象的激发、情感的调动需要具体的场景, 除了老师的态度以外, 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真正进入情境。如王老师善于通过音乐激发情感, 通过语言构筑形象, 通过画面再现形象, 通过想象创造形象。使学生在一种诗情画意中享受学习, 享受语言带来的快乐。这是从学生学习的外在因素来说的。而从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这个角度来说, 他们更需要的是自己造境, 即在老师的引导下, 自己主动构建一个个性化的世界, 也就是进一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又具有鲜明个性的情境、意境、心境。如果说想象出来的是一个一个画面, 那么创造出的情境则应该是这些画面的叠加, 是这些画面的连续体。它不是静止的, 也不是仅仅局限于视觉的欣赏。它所呈现出来的是一个生动的世界, 我们的五官在这里都能得到满足。

(五) 体验

在想象的世界里, 学生进行了一次次独特的生命体验。体验, 就是唤起那些沉睡的、尘封的记忆, 带着它们一起重新去经历新的感受, 获得自我实现。这种体验, 是学生以自己为中心的“二度创作”, 它是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这时, 学生与作者对话, 与文本对话, 每一个细胞都专注地投入、敏锐地感知, 不知“人之为文, 我之为文”。在王老师的课堂中, 他力图创设情境, 转变学生的角色意识, 使之转变为自己的真实体验。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 让学生扮演青年画家旁边的围观群众;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 和学生一起进入两小儿的角色, 进行辩日。这种体验, 是学生自身生命发展的需要。

“诗意语文”是生命化的语文, 它的生命化体验不仅属于学生, 也属于老师。有的老师当了一辈子的教书匠, 教书之于他们, 只是糊口的营生;而有的老师恰恰相反, 三尺讲台不仅成就了他们的事业, 还圆满了他们的人生。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言:“这个时候, 我意识到, 语文已经不再外在于我的生命, 语文和生命、职业和生命融为了一体, 达成了一片。当我们真正具备了关于生命的学问和修养之后, 我们完全可以从职业过程中体认到人生的幸福和意义。”[5]人即是课, 课即是人, 人课合一便是教师生命化体验的最高境界。

有人反对“诗意语文”, 担心孩子们习惯了象牙塔内的美好以后, 就无法面对真实的社会、现实的人生。然而想象力不断被扼杀的成人世界, 逐渐丧失诗意的成人世界, 多么需要儿童的纯真、儿童的诗意来捍卫我们的精神家园。古希腊神话被人们视为“人类的童年”。受其影响, 希腊人至今过的依然是闲适、自在的生活。在每年, 有一段时间, 旅游者会惊奇地发现希腊这座城市空空荡荡。那是大家都外出旅游了。偶然地路过一个人, 你会发现他戴着帽子, 手里拿着报纸, 穿着短裤, 悠闲地从你身边晃过, 充满阳光、大海的气息。多么充满诗意, 为什么我们不呢?我们也需要这样的“童年”, 一个可以让我们自由栖息的精神世界, 我们需要“诗意语文”来让世界、生活充满诗意。

参考文献

[1]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9:318.

[2]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0.

[3]朱光潜.诗论[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67.

[4]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9:162.

篇8:代课老师王潇:体制不公诉求改变

他曾羡慕朋友的工作和高工资,也曾犹豫彷徨过是否离开,但他依然还在坚守。他说喜欢这个行业,喜欢这些孩子,如果看见孩子没有老师,心里会不舒服。他也坚信,国家会有政策惠及到这些代课老师身上。

《投资者报》:和十年前相比,你觉得自己富了吗?

王潇:和以前差不多,刚刚够养家糊口。去年感觉还行,今年明显感觉挣钱不够花,所以家庭的经济非常紧张。像我们一家三口每天买菜都需要20元,这仅仅是吃的方面,更不用提其他开支,再加还房贷每月1200元,感觉压力非常大。

《投资者报》:代课与转正老师有什么区别?

王潇:正式老师隶属于财政,国家发工资,代课老师归学校管,学校发工资。正式老师的工资在2000元,有各种保险,现在我的代课工资是1000元,无养老保险等,所以才会觉得现在压力非常大。

《投资者报》:在你身边是否有富人?他们通过什么途径发家致富?

王潇:有一些,都是做买卖,开门市。比如我有一个朋友跑业务,卖宠物饲料,基本工资是3000元,旺季加提成能挣到一万元左右,淡季的时候少点,能拿到四五千。

《投资者报》:你羡慕吗?

王潇:比较羡慕。像有一些朋友说,你干代课老师,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出去给别人干。但我不愿意离开这个行业,看到孩子没有老师上课,心里不舒服。这些孩子需要老师,现在老师比较缺。

《投资者报》:你对社会现实最不满意的是什么?

王潇:希望国家能给代课老师一些政策,福利上的保障。另外,感觉房价有些高,房貸利率有点高。

《投资者报》:你觉得中国现在还需要改革吗?

王潇:需要改革,不改革肯定会落后。站在自己角度考虑看,控制物价和房贷,给代课老师一些福利保障。以前经常报道山区一些代课老师的情况,我觉得国家应该看到这些,并给予一些保障。只有这样,这些代课老师才能更加安心地工作,不再考虑家庭经济方面等事情。

《投资者报》:改革给你带来了哪些好处和哪些坏处?

篇9:王修文老师简介

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一书中指出:“文艺的表现必定是具体的, 诉诸感官的。如果它完全是抽象的, 它就失去文艺的特质而变为哲学科学。”从写法的角度看, 朱先生认为“文艺舍创造无能事。所谓创造, 就是托出一个意象世界来”。

因此, 读文学作品, 关键在于借助语言文字还原出一个意象世界来。也因此, 学文学作品、教文学作品, 关键在于两条:

第一条, 能逐渐地掌握“将语言文字还原出一个意象世界”的方法和本领;

第二条, 能逐渐地领悟“作者是如何凭借语言文字托出一个意象世界”的诀窍和秘妙。

那么, 阅读教学如何有效地达成上述这两条关键的目标呢?王自文老师的《生命的壮歌》无疑给出了一个颇具启示性的探索———以境驭课, 让课堂置于某种“境”中。

“境”在中国古典文论和诗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 “意境”“境界”等审美观念的创生, 是中国精神、中国气质的生动表现。但是, “境”进入教学领域、课堂范畴, 则只是近年的事, 且课堂范畴的“境”或曰“课境”究竟所指为何, 也是一个颇费思量的问题。好在生动、具体的课堂实践常常能将“课境”诉诸我们教师的感官, 我们也许不知“课境”的所以然, 但我们或多或少知道一点“课境”的然。

至少, “课境”能带给我们一种感觉、一种氛围, 在这种感觉和氛围里, 师生往往能沉浸其中、畅游课堂, 于教师, 是投入地教一回;于学生, 则是投入地学一回。具体到语文教学的“课境”, 理想的状态常常是“文本创造之境”与“师生教学之境”融为一体。

第一次正经地听王老师的《生命的壮歌》, 至少带给我的正是这样一种直觉体验。倘若定要做一番条分缕析, 则我对此课的认知和解读大致如下:

一、以象造境, 于境中品味文本的特征语词

“象”是“境”的基础元素、基本元素, 没有象, 就无境可言。当然, 并不是说有了“象”就一定能成“境”, 也不是说构成“境”的元素只是“象”之一家而已。在我看来, “境”是“象”的叠加, 是“象”的连续呈现, 是“象”与“象”之间构成了某种特定的意义联系, 唯如此, “境”才能被发现、被体验、被诉诸感官乃至心灵。

我们且看王老师是如何依托文本引领学生再造那个“大火肆虐”之“课境”的。首先, 教师心里清楚, 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那场大火的突然袭来和凶猛肆虐, 才能进一步精准而深入地感悟蚂蚁突围的生命壮举。因此, 在整体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 教师借助课文新词的复习, 以“一箭双雕、一石数鸟”的方式, 刻意将描绘“大火肆虐”的两组特征词呈现在学生面前。出示这两组特征词, 意在唤醒学生的“焦点意识”, 借此使学生的阅读目光迅速而集中地投向“大火肆虐”之境。然后, 教师让这些特征词重新回到文本语境, 通过朗读, 将特征词串联起来想象成一个画面, 成功地营造出“大火肆虐、危机四伏”的恐惧之境。而在这一课境完成的当下, 学生对于这两组特征词的理解和掌握也就瓜熟蒂落了。

过去我们常说:“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段不离篇。”其实, 此话的要义只在“语境”而已。离开了“语境”的再现和再造, 任何文字的解读只是一种空壳、一种形式、一种由抽象转向抽象的无物理解罢了。无物, 其实就是“无象”“无境”。

二、以情驭境, 于境中感悟文本的言说秘妙

境的构成, 既可由具体的物象, 亦可由抽象的情意。按照中国的古典诗学理论, 物象之境的描摹最终得服从于情意之境的体现, 故而“意境”一直成为审美境界的代名词, 得到了极为广泛的流播。因此, 真正的理想“课境”, 必定是一种“以情驭境、情境交融”的创造。

王老师执教《生命的壮歌》, 对此可谓了然于胸、且深谙此道。

第一, 全课是以作者的心理体验、情感变化为线索的。细读文本, 我们不难发现, 作者对于身处险境的蚂蚁, 情感上大体经历了“惋惜—惊讶—赞叹”这样三个阶段。而王老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 正是按照作者的这一情感逻辑来布局的。除导入外, 第二环节, 对于“大火肆虐”之境的再现, 为“惋惜之情”埋下伏笔;第三环节, 对于“集体突围”之境的感悟, 则将“惊讶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酣畅之极;第四环节, 对于“心灵对话”之境的营造, 是为了让学生能直抒胸臆、让“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 也是全课最为精彩和灵动的环节, 即对于“集体突围”之境的感悟, 教师更是以“惊讶之情”作为绾结整个教学板块的逻辑之维。课堂上, 蚂蚁们集体突围的壮举被概括为“万万没有想到”这样六个简约而极不简单的体验性文字。随后, 教学在“万万没有想到”的引领和涵盖下, 以一种势如破竹、长驱直入的气势, 将蚂蚁的“集体突围”之境和“令人惊讶”之情演绎成一首不屈和抗争的命运交响曲。其中, 有几处细节可圈可点。譬如, 在解读外层蚂蚁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这一点时, 教师采用了“置换角色、移情体验”的策略, 以“小蚂蚁呀!你的许多同伴们都已被灼焦了, 你为什么还不撒手”这一问题为抓手, 使学生以一个参与者、亲临者的姿态深切感悟蚂蚁们的内心世界和英雄气概。教师问得巧妙, 学生答得自然、生动、入木三分。这样的策略和情境, 于听课的我们而言, 确乎也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再譬如, 在学生充分领悟了蚂蚁们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三个层面之后, 教师采用了回旋复沓式的引读策略, 这倒也罢了, 但让听课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教师在设计引读导语时, 却是煞费苦心、匠心独具。你听:第一次, “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 作者万万没有想到———”;第二次, “在强大的火势前, 我万万没有想到———”;第三次, “在咆哮的火神面前, 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第四次, “按照常理, 我想这区区弱者肯定要葬身火海, 可是令作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令我们每个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前后四次, 最精妙的是“主语”的变化, 由“作者”到“我”再到“我们”最后到“我们每个人”, 完成了一次主体角色的华丽转身。就在这转身之际, 境与情早已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第三, 文本的写作秘妙, 正蕴含在“万万没有想到”这六个字上。在我看来, 阅读事实上总是存在两个文本, 一为显性文本, 一为隐性文本。显性文本, 就是文字直接呈现的文本, 隐性文本, 则是隐藏在显性文本背后的种种欲言还止、欲说还休的话语。而《生命的壮歌》这篇文章, 却将本是隐性文本的话语以某种时隐时现的方式和显性文本交织在一起呈现出来。作者反复描写蚂蚁们的种种想不到的壮举, 即是显性文本;而作者心中对于蚂蚁们的种种猜想, 即他能想得到的结果, 便是隐性文本。两个文本交织在一起, 于是, 因为“想得到”与“想不到”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 给读者造成一种意想不到的审美张力、思想冲击和情感震撼, 表达的意图和效果也就完美实现了。

三、以理化境, 于境中内化文本的价值取向

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中指出:“文学要用具体的意象说出抽象的道理, 功用也是如此。”语文并不拒斥“理”, 相反, “理”的高下直接影响着“境”的高下。这里的“理”, 也不单纯就是指“道理”, 它的涵义是广泛的, 神、思、情、意, 均总揽其中。所以, “理”在此处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

文学和哲学都有着对宇宙、对生命做整体了悟和终极关怀的意欲, 即“理”的求索与追问。但所不同的是, 文学用意象、意境进行终极思索, 而哲学则用概念、思想进行整体探寻。所以, 对于语文而言, 以理化境, 理境圆融, 才是一种正道的法门。以理化境, 所融之理是内在于学生生命的, 是生机盎然、气韵生动的生命之理;以理化境, 所化之境则是“致广大而尽精微, 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理想之境。

《生命的壮歌》一课正是对“以理化境、理境圆融”这一课境的叩问和追求。这种追求, 集中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上。

在学生充分感悟了蚁国英雄们的壮举并充分体验了其中的惊讶之情后, 教师再次创设了一个与蚂蚁们展开心灵对话的情境:“在肆虐的火海中, 蚁团始终不见缩小, 多么令人感慨, 河面上升腾起薄薄的烟雾, 又怎能不引起人浮想联翩, 拿出笔, 用上‘万万没有想到’, 我们来写一段话。”

小蚂蚁呀, 小蚂蚁!。

教学至此, 学生确实有话要说、不吐不快。但教师的匠心恰恰在于对学生思考和体验的某种导向和暗示。首先, 用上“万万没有想到”, 也就意味着心灵对话必须基于学生自身的真情实感, 剥离了真情实感的思考、思索和思想往往是苍白的、无力的。其次, “小蚂蚁呀, 小蚂蚁!”的开头, 自然、妥帖地把握了学生抒写文字时的角色身份和情感基调。

上一篇: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下一篇:街镇双拥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