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的传播学分析

2023-02-24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于2016年初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的3集电视纪录片。这部纪录片重点纪录修复者对故宫的书画、木器、漆器、陶瓷、织物等各个领域内的稀世文物的修复过程以及他们的生存状况。这部纪录片最初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播出后, 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关注。但是, 随着这部影片在互联哔哩哔哩等视频网站播放后, 却获得了极大的反响, 尤其是对80、90后年轻观众, 更是对这部纪录片情有独钟, 使得这部影片获得大家一致的好评。目前, 《我在故宫修文物》在豆瓣的评分高达9.3分, 一共有55425人进行评分, 5星评分率达到71.2%, 这一评分已经超过了之前人气和口碑都极佳的《舌尖上的中国》, 它在哔哩哔哩视频网站的总点击量已经超过了260万人次, 在爱奇艺视频网站的点击量也超过925万人次。此外, 这部纪录片也常常登上微博热搜榜, 其话题性和热度也是“高温不退”。因此, 加强《我在故宫修文物》成功走红的传播学分析, 探讨其传播手段、叙事手法等都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内容传播特色

(一) 文艺化的题材选择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为故宫90周年献礼的纪录片, 该片的纪录对象是故宫博物馆的文保科技部的修复师, 剧情主要是纪录故宫修复师们修复文物让其能够赶上故宫的修复文物展, 并且纪录他们的生活, 展现这些修复师的真实性情。相对于之前的《故宫》等纪录片, 《我在故宫修文物》选择的题材是相对比较新颖的, 它没有选择故宫庞大的建筑群以及故宫内各式珍贵的文物等已经备受人们关注的题材, 而是选择一个相对比较小而且看起来十分神秘的题材——故宫修复师文物以及修复师们的生活。这是一个几乎从来没有得到外界关注的题材, 对观众来说有很强的吸引力。这种比较偏门的题材选择可以说是这部纪录片内容特色最大的亮点之一。而这也正是它能在让人眼花缭乱的互联网平台迅速走红的最大原因。浏览哔哩哔哩视频网站, 它有潮流、时尚、娱乐、动漫、舞蹈、科技等多个专题区, 可以说所有流行的视频内容都在这里。从表面上来说, 这些时尚、潮流的内容都是符合年轻观众的口味的, 但是, 观众从长期接触这些“低营养”的内容, 时间一长, 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并且随着观众素质的快速提升, 越来越多年轻观众也期望接触更多又文化内涵的内容。正是在观众确立了文化诉求的目标下,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一以故宫文物修复师修复文物为题材的文化纪录片一在互联网出现, 就让网友迅速从喧闹的娱乐世界进入沉静的文化世界, 让其迅速从猎奇过渡到对文化内容的吸纳。

(二) 生活化的叙事风格

《我在故宫修文物》选择了更加接近生活题材, 而在叙事上也采用了接地气的方式, 形成了生活式的叙事风格。这样的风格化叙事也是在文化纪录片叙事里的一个另类。它并追求通过端正、严肃、刻板的叙事来展现其在态度上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反而选择另一种区别化的叙事手法, 即更加符合年轻人心态的接地气的、有人情味、生活化的叙事风格。这种叙事风格能够更好地拉近影片与观众的距离, 从大众的角度来叙事, 展现年轻观众的主流意识形态。当这部纪录片在哔哩哔哩上线之后, 从影片一开始, 屏幕就被各种弹幕铺满。片中的主人公都是中国最顶级的文物修复师, 但是他们都是有真实性格和情绪的人, 他们每天都面对国家级的文物, 但是他们面对这些文物也没有想象中的严肃和战战兢兢, 而是像自己在家写字一样, 每个人都轻描淡写的。屏幕上就会出现“小心点儿, 师傅, 摔坏了可咋办, 赔得起吗”这样的弹幕。这像是观众与影片在互动。片中还说到每天最早到故宫的人, 开大门的时候, 都会大声吆喝一声, 是不是怕鬼呢?其实是对可能夜宿在故宫的小动物喊一声。这些内容都非常生活化, 与修复文物这样严肃、专业且极具历史厚重感的事业叠加在一起, 竟然形成了非常奇妙的感官效果。例如片中的意味修复师说:“他们要去慈宁宫……那个谁在寿康宫……”这样的对话在整部纪录片里不断穿插出现, 让整部影片既富有穿越千年历史的神秘感, 同时又具有现代社会的生活气质。打破了故宫严肃、刻板的形象, 让它富有温情。这样生活化风格也在这些时刻都淡然处之的修复师身上得到体现, 通过修复技术的师徒传承等展现了现代社会逐渐遗失的匠人精神。

(三) 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形态

目前, 互联网视频播放模式已经目前最受欢迎的娱乐方式, 相关调查显示, 截止2016年12月, 中国的网络视频用户的规模达到了5.45亿人, 年增长率高达8.1%。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的文化纪录片在互联网媒体平台的走红, 使得这种新媒体纪录片形式开始逐渐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所谓新媒体纪录片并不只是单纯地借助互联网播出平台, 而是在制作方面也必须具备符合互联网传播的特点, 如节奏紧凑、大众化、交互性等。《我在故宫修文物》正是真正适应新媒体纪录片制作特点的新的纪录片形态, 每集的时长在50分钟左右, 并且每集都会有一个主题, 例如第一集的主题就是青铜器、宫廷钟表和陶瓷的修复。每集的讲述主题明确, 整集的内容都围绕主题展开, 同时用各个小故事和修复师的介绍等串联起来。主题明确, 节奏流畅,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完整流畅的叙事表达。它的叙事打破了传统的时间叙事, 而是围绕叙事主题来进行跳跃式的讲述, 让观众的关注力都落在讲述的主题上。影片里的一些小插曲也十分有趣, 旁白说:“经过8个月的修复, 我们现在可以像乾隆皇帝一样欣赏这座精美钟表的走时表演了。”画面呈现的是无与伦比的宫廷钟表, 这样的影像故事非常适合互联网观众的, 对他们极具吸引力, 就像影片里说的那样, 文物是过去式, 但修复文物是正在进行式。将过去的事物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 这也是符合互联网传播形态的形态特点之一。

二、《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的传播特点

(一) 符合群体传播的受众心理需求, 吸引更多年轻受众

现今, 像Ac Fun、哔哩哔哩这样的视频网站已经成为年轻人集群的媒体平台, 其主要观看群体大多是85后、90后、00后, 又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固定用户的年龄更是在17岁以下。年轻群体拥有对新事物极强的好奇心, 同时也有更多个性化的需求。从这方面来说, 视频网站满足了这部分年轻群体的受众心理需求。哔哩哔哩这样的视频网站, 它提供了弹幕功能给观众进行互动。而《我在故宫修文物》作为一部反映故宫修复师修复文物的经历的纪录片, 它所传达的不仅仅是修复文物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展现其人文性以及传统技艺传承。但是这部纪录片的叙事风格更加生活化, 影片中一位修复师指着一幅宫廷画上的人对旁边的人说:“你看这人像不像赵本山?”这句话一出, 就有人在弹幕上说“哎, 真的挺像赵本山的”、“赵老师穿越回大清朝当大臣啦”……;当织画部的修复师专注于缂丝工艺时, 弹幕立刻被一片像“致敬这位修复师的专业态度, 值得我们学习”这样的评论给淹没。在群体传播机制下, 某种观念、情绪会在特定的条件催化下迅速变为能够支配集体行为集体意识和观点, 得到众人的认可, 并引发带有集体性的相同或相似的观念和行为表达。当弹幕被一种声音淹没的时候, 就是观众对影片的某个画面的信息和情感有高度一致的认同感。这种群体性的认同感也会让观众获得被大家认同的满足感, 内心的自我认同就会更加强烈。而影片提供的矛盾、解决信息等内容, 当观众看进去之后, 非常容易从中进行自我的反省, 那些有用的信息对他们个人的发展是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影片中木器组的修复师们在繁忙工作的同时还会开开玩笑, 其中有一位修复师对着镜头说了一句“我就是背锅侠”, 木器修复师对一颗自己种的枣树挂上了自制的名牌“此树已售”。这些话语与充满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文物修复结合在一起, 传递给年轻观众的是修复师们轻松、淡然的生活态度, 更是他们在对待修复文物工作时的专业态度, 让不少年轻观众感叹, 他们从这些故宫修复师的身上看到了现代中国已经很少的工匠精神。这些文化精神就通过这些影像传达到年轻观众那里, 他们或自己有所领会, 或受到感染, 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态度进行改善, 这种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是符合大众传播的主流传播价值理念的。

(二)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裂变式口碑传播效应

从哔哩哔哩网站《我在故宫修文物》的页面被“像王师傅致敬”、“我竟然在b站看故宫”这样充满夸奖意味的好评淹没, 这样的好口碑也让这部纪录片迅速在b站走红, 并且在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形成了长时间的热点, 不断的好评也为其带来一波又一波的观众, 不仅让视频网站的点击率不断提升, 其话题讨论度也是持久不衰。越来越多的观众也被好口碑、高品质内容所吸引, 他们选择视频网站一刷、二刷, 并且承担让影片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的职责任务, 观看过影片的人也成为向更多人进行推荐这部纪录片的宣传使者。也有观众会在弹幕里说“我被谁谁安利而来”……通过好口碑的垫底基础, 让《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呈现裂变式传播, 形成口碑传播效应。

(三)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多媒体渠道的交叉、互动式传播

《我在故宫修文物》最初开始被人们关注是在哔哩哔哩视频网站播出时, 得到了很多网友的点击。随后被微博博主转发到微博上进行分享这是视频网站媒体与微博社交媒体平台的交叉式传播。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微博上的讨论度越来越大, 有不少知名博主如谷大白话、芒果娱乐、新浪视频等公众号纷纷开始转发, 并且附上对该片的好评, 使得越来越多观众在看到微博新闻之后去视频网站看这部纪录片。而随着又一批观众看过影片后回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开始新一轮宣传, 使得这部影片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后来, 不少特级大V如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等也官方公众号也可爱是为这部影片叫好, 纷纷发微博转发影片的好评。《我在故宫修文物》也以超过700万的讨论度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 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而在豆瓣、时光网等电影评分网占, 其评分也像好评一样被刷爆。这样的多媒体渠道交叉传播模式让其好口碑、高质量最终能够被更多人看到, 使其得到了观众的肯定, 在整个社会都形成了很强的文化传播价值。

总的来说, 《我在故宫修文物》能够迅速走红, 其基础是建立在它的高质量的内容为其带来的好口碑的裂变式传播效应。此外, 还应该看到这部影片作为一部多媒体纪录片, 它的制作、叙事风格、传播形态等都与传统纪录片的传播模式不太一样, 它融入了很多互联网时代发展所要求的新特点, 而给人们尤其是年轻观众带来了更多除了浅层娱乐的深层次的文化内容, 如传统技艺传承和古老的师徒制度, 如顶级修复师的工匠精神和他们接近真实生活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态度, 这些值得更多年轻观众来学习。

摘要:《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其不同于以往的纪录片传播模式成功在社会上引起极大的反响。这部纪录片另辟蹊径从小人物和他们的工作经历、内心情感出发, 通过实体与线上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 并且获得很多观众的追捧和喜爱。通过对《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的传播学分析, 能够持续探寻该片在年轻观众中间成功的传播原因, 对于今后我国纪录片的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我在故宫修文物》,叙事,传播

参考文献

[1] 王婉妮.小切口揭示大主题在宏大叙事纪录片中的作用——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J].现代视听, 2016 (12) .

[2] 燕京.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成功因素探析[J].声屏世界, 2016 (08) .

[3] 宋欣政.记忆生产与意义构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影像叙事与传播[J].新闻论坛, 2016 (06) .

上一篇:高职护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下一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管理上存在问题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