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册

2024-04-30

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册(精选8篇)

篇1: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册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第一单元 负数 解决问题

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博孜墩乡第二中学

教师:古丽布斯旦·吐尼牙孜

2018年4月25日

第一单元 负数 解决问题

《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科书六年级下册P5。

二、教学目标

1.会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2.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会数学的抽象性。3.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渗透坐标思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

教学难点:把直线上点的位置与实际意义建立一一对应。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负数,知道了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这里有四个同学以大树为起点,分别向东、西两个相反的方向走。如何在一条直线上表示它们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参考PPT第2页)

预设1:用正负数可以表示不同的方向。预设2:用不同的数可以表示不同的距离。

教师:请你仔细想一想: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稍停顿)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对了!他们两人向东,两人向西,走的方向正好相反。那么能否用正负数的知识解决呢?

教师:是的,正数与负数正好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以大树为起点,用0表示。如果我们规定向东为正,那么向西呢?

预设:对了,向西为负。

教师:小丽向东走2m用+2来表示,那么小明向西走2m该怎么表示? 预设:-2m 教师小结:我们是怎样用正负数表示他们表示行走的方向和距离? 预设:先确定方向。预设:再确定距离。

小结:是的,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

我们刚刚是用正负数的来表示他们表示行走的方向和距离,向西走4m,向东走4m该用什么数表示?请你说一说。

是的,向东走4m是+4,向西走4m是-4。(参考PPT第2页)

【设计意图】从熟悉生活情境引入正负数,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初步感知向相反方向行走于正负数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

教师:同学们,我们用一条有方向的直线来表示东西的方向,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有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那么怎么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行走后的情况呢?

教师:如果0这个点表示大数的位置,1格表示1米,现在你能把这2对正负数表示在数轴上吗?(参考PPT第3页)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依次演示。

教师:小明与小丽都走了2m,为什么位置不同?

引导学生概括出:是啊,他们与0的距离是一样的,但是方向相反。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温度计,现在把温度计横过来,与数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温度计与数轴一样都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在此之前已有认识理解正负数的含义,在数轴上表示正负数,让学生带着问题“都是2m,为什么位置不同”思考并回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唤醒已有的知识经验,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同时通过以前所熟悉的温度计抽象出数轴的意义,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抽象升华

教师:数轴上无数个点,0左边的数表示(负数),0右边的数表示(正数)。教师:如果小东继续向东走2米,走到哪个位置呢?

教师:如果小明沿一个方向走了一段路后,到达﹣5这个点,他向哪个方向走了多少? 教师:同学们,怎样在数轴上表示出-1.5呢?你是怎么找的?(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

教师:是这样吗?1.5在哪里?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吧。(参考课件中微课)(参考PPT第4页)

小结:我们刚刚学习了0左边的数表示负数,0右边的数表示正数,了解了在数轴上上表示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思考,不断加深对数轴表示数的理解,在寻找-1.5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在直线上寻找正负数的方法,进一步明确1.5与-1.5距离相等,方向相反。

(四)巩固练习

1.(出示)你会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吗?

教师:从起点到

如何运动?

预设:负数在0的左边,从0开始往左先数2格,再多数半个,这个点就是

2.(出示)你读懂些什么?

预设1:+5m表示一个人先向东走5m,那么又走﹣5m就表示接着向西走4m。预设2:我们可以在数轴上画一画他的位置在确定与出发点的距离。

教师追问:如果一个人从“-2”位置出发先向西走1米,再向东走4米,将会到达什么位置?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最后的拓展练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正负数的相关知识与基本推理的能力。

(五)总结

教师:同学们真厉害,像2与-2,4与-4,-1.5与1.5等等这些数都可以表示在数轴上,以后我们还会经常使用它。今天的知识你掌握了吗?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设计意图】全课总结,旨在梳理主要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回顾。

(六)板书设计

在直线上表示负数

(七)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预习新课

篇2: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P89-P90。二.教学目标:

1、梳理在以前学习过程中用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等。

2、能积极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三.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

作为毕业班,十二册教材新课内容不多,一个月下来,教学进度已进入毕业总复习。时值“高效课堂效果研究”教研活动,我上什么内容好呢?计算复习课单调,概念复习课枯燥,左思右想,选择教材最后一页“解决问题策略”,因为这个内容可以是全册思维方法的一个总结,也可以作为总复习思维策略的一个开端。教材的编排设置了四组情景,主要体现四种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涉及的内容多,题量大,按课时计划要两课时。为了保持课堂教学研究的完整性,我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侧重点定位在不局限于解决问题,而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发展。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体现策略训练课外在和内在的表现形式,兴趣与方法是最好的老师。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故事回放:《田忌赛马》故事梗概。2。模拟孙膑:再现策略。3.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审题整理:小学阶段你知道哪些解题策略? 二.展现策略

1.题组:把P89的几道题归为一组,让学生至少选择一题解决,重点思考解题策略的选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

(意图:题量大,解题策略接近,没必要题题俱到)

2.反馈,小结解题策略:有何作用? 3.激发兴趣,学法指导:学习的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能听懂老师或者同学的讲解。第二种境界:听课后能独立解决问题。

第三种境界: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楚地讲解让别人懂。第四种境界:能自己发现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 4.题组:P90的几道题归为一组。(处理意图同题组一)

方式:小组合作解决,组内交流,让每个学生有参与学习的机会。5.反馈。三. 课堂小结。四.灵活机动:

1.是否可以自己遍一道有智慧的题?

2.机动准备:一道全国公务员考题:3个空啤酒瓶可以换1瓶啤酒, 8个空啤酒瓶最多可以喝到多少瓶酒?

教学反思: 一.几点收获

1.对照本次课的主题:本次研究课的研究主题为“高效”。备课时,几次反复易稿,两课时的内容是一节课上还是分两节课上,为了保证课的完整性还是做一节课上了。大体来说,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对教学目标的定位重点在引导学生对解题策略的提炼和整理,不在解题过程和解题结论上做过多的纠缠,有利于学生在解题策略方面的发展。学生所接触的材料面宽,所涉及的解题思想较多。教学的设计和学生的表现都覆盖教材的设计。教材提供了四种解题策略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用自己的理解板书了十几种解题策略。

2.学生的表现:在学生熟悉的故事情景下开场,学生的心情比较愉悦比较轻松,和谐平等的师生对话促进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应该说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是积极的、认真的、努力的,每个人尽力想展现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课堂气氛热烈、有序,下课前的那道机动题在课堂上没有解决下课后还有好几个学生缠着老师迫不及待发表自己的观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现象是我期待的。

3.教学思想的体现:课堂的精彩在于学生的精彩,课堂的收获应该是学生有收获,包括智力的和非智力的。一堂课让学生学会几个知识点很容易做到,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情,培养顽强的数学精神实在是任重道远。因为教学内容是总复习,我采取换位备课和换位教学的策略,鼓励学生以老师的心态来研究学习来大胆展示自我,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维和创造还给学生。很愿意看到学生跃跃欲试的神情,很高兴看到学生冲上讲台的那份自信和自豪。刘东林同学在本节课强烈的欲望让我吃惊,也让我感动,也许后面听课的老师给他带来的鼓舞吧。

二.几点反思

1.教学内容偏紧:虽然几次易稿,上完后还是觉得把课时分做两课时要从容一些,展现深刻一些。

2.教学广度和深度:面上的知识点和教学点都到位了,但每个环节所留的时间不够充难免有走马观花之嫌,教学细节方面还可以再深刻一些,更利于展现学生的创造力。三.再设计意见

1.教学内容的修改:把两课时的内容分做两课时上,本课时重点解决P89的内容,教学内容减少给学生留的时间会相对从容一些,参与面会更深更广一些。

篇3: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是六年级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 大部分学生已不能通过读题建构出数量之间关系。此时借助图解法, 会使数量关系变得更加明了化。

例如教学例题“肖兵和他的爸爸、妈妈三人年龄之和为82岁。已知爸爸比妈妈大6岁, 妈妈比肖兵大23岁。求三人年龄。”

通过作图, 学生可以清楚地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描述在图上, 并且分析出三个数量 (爸爸、妈妈和肖兵) 之间的关系, “已知爸爸比妈妈大6岁, 妈妈比肖兵大23岁。”这个条件就可以结合图转化为“爸爸比肖兵大 (6+23) 岁, 也就是29岁”。这样题目也就很容易解答了。

二、图解法———让题意更清楚

解决问题的题目难度比较大, 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 但是大部分学生在理解题意上却存在着困难, 这时运用“图解法”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 让题意更加清楚。

例如教学例题“甲、乙两人各存款若干, 甲存款数是乙的4倍。若甲取出650元, 乙取出80元, 甲、乙的存款数正好相等。甲、乙二人原来各存款多少元?”

通过作图, 结合题目中叙述的已知条件, 将繁琐的题目条件反应在图上, 学生就可以理解题目条件的深层含义, 得出“乙的 (4-1) 倍就是 (650-80) 元”, 这样题目也更易解决了。

三、图解法———化抽象问题为形象问题

解决问题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很高, 但是由于部分题目的难度比较大, 学生的抽象思维也达不到要求, 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就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图解法是一种有效的化抽象问题为形象问题的方法, 运用图解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解决问题。

在教学“植树问题”时, 教师是这样借助“图解法”来帮助学生化抽象问题为形象问题的。例如:

(1) “一根木料, 锯成3段要6分钟, 锯成6段要多少分钟?”

“植树问题”中的一类典型题目, 我们把它称作“植树问题”中的一类“锯木头”问题, 通过作图先引导学生理解这类问题中点数和段数的关系, 再进行解题:

我们可以得到:段数=点数+1

(2) “五 (1) 班同学参加春季植树, 要在一条长100米的马路一侧栽上树, 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4米。请你帮五 (1) 班同学算一算, 他们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植树问题”中的一类典型题目, 我们把它称作“植树问题”中的一类“栽树”问题, 通过作图先引导学生理解这类问题中点数和段数的关系, 再进行解题:

通过作图, 可以看出在“栽树”这类问题中, 由于是两头都要栽树, 因此点数和段数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可以得出:点数=段数+1。

以上是运用“图解法”化抽象问题为形象问题的一个教学过程, 通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的自主探索, 共同研究并解决了“植树”这一问题。可见“图解法”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图解法”是一种辅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作图, 学生不仅可以清楚地找出题目中已知条件和未知问题之间的关系以理解题意, 还可以化抽象问题为形象问题, 使得学生豁然开朗, 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摘要:在小学六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中,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很重要的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 往往会暴露出很多问题, 例如审题不清, 读不懂题意, 找不到题目的突破口, 等等。“图解法”是一种辅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作图, 学生不仅可以清楚地理清题目中已知条件和未知问题之间的关系, 还可以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使得学生豁然开朗, 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篇4: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册

本课题组成员对学生、教师问卷调查分析,六年级数学概念和问题解决是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一、存在的困惑

(一)数学概念中存在的主要困惑

1. 死记硬背。由于概念本身的抽象性,给学习增加了难度,进而不少同学干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由于没有经历概念形成过程,因而抽象、概括、归纳思维能力也无法得到发展及提高。

2. 孤立地学习概念。不少同学学习概念时,总是孤立地看待概念,无法将不同概念形成体系,不能在概念系统中学习概念。

3. 概念与应用脱节。在概念学习中有两种错误倾向,其一,部分同学为学习概念而学习,缺少应用环节;其二,一部分同学恰恰相反,对在解题过程中涉及的概念很少关注相应概念。这两种错误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漠视了概念的应用环节,想当然地以为概念与应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内容。

(二)问题解决中存在的主要困惑

1. 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对概念意义混淆、受多标准量、思维定式、解题模式、数量关系等因素的干扰,阻碍了问题的解决。

2. 数学思想方法掌握得不好。教材中的不少问题解决,由于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既无相关的生活经验或模型可供参照,更无法透彻把握这类问题的结构,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

3. 问题解决心理障碍。有些问题解决在情节叙述中,条件叙述较为婉转含蓄,就会造成一种掩盖本质的假象,使非本质的信号对大脑皮层刺激过强,容易给学生产生错觉,以致作出错误的判断。

4. 对问题解决不感兴趣,学生阅历浅,缺少生活实践,阅读能力差,不能准确理解题意等原因。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1. 结合生活,从实际中进行概念引入。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深化小学生的概念基础, 引申出适合小学生可以理解的概念。

2. 利用直观教学法,补充并深化数学概念。利用直观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认识概念的本质属性。

3. 化抽象为具体,强化数学概念。在教学中有很多数量关系都是从具体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连贯。

4. 对于太难理解的概念就可以暂时不给定义或者采用阶段逐步渗透的办法。

5. 纠正错误的学习概念方法。及时纠正错误的学习概念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6. 归纳整理概念,形成系统。学习一个阶段以后,引导学生把学过的概念进行归类整理,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概念体系。

(二)问题解决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 与计算相结合的解决问题。从学生初步学习加减乘除的计算开始,课本上就出现了以各类计算为主的解决问题。这类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对整数、小数、分数中加、减、乘、除意义的充分理解来进行,而不能单纯作为巩固计算的题目。

2. 以常见数量关系为基础解决问题。要使学生对数量关系真正理解和掌握,在教学引导中必须密切注意学生的思维特点,选择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或熟悉的事物作为问题解决的内容,指导他们解题时尽量利用直观教具或创设情境,通过自己的操作在脑中形成表象,在具体的题目、具体的数量中发现一些带有共同特征的东西,并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己尝试概括出一些数量关系。

3. 利用数学思想策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形成和积累的,以有条理地整理信息、发现数量之间的联系作为教学策略的切入口,通过整理信息,明确和把握数量关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

(1)列表的策略。这个策略适用于信息复杂,信息之间关系模糊的问题,把信息以表格形式列出来,容易观察和理顺问题条件,发现解题方法。

(2)画图的策略。画图是解决问题时经常使用的策略,这种策略能直观地显示题意,有条理地表示数量,便于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解题思路。

(3)一一列举的策略。即把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逐个罗列,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4)假设、替换的策略。对条件关系复杂、没有直接的方法解答的问题,可尝试按问题中的条件去假设、替换,得到一个答案,然后把答案代入问题中去验证。

(5)转化的策略。转化是指把一个数学问题变更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原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策略,所以,转化是一种常见的、极其重要的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将概念和问题有效结合起来

1. 利用生活中的问题为背景,用多种形式引出概念,激活学生概念建构的兴趣。

2. 在概念的建构中形成问题解决的思路。

3. 重视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拓展概念,数学教学离不开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灵活地运用数学概念解题,是培养学生解题技能的一个有效途径。

数学概念是解决一切数学问题的基础,是问题解决的钥匙,在概念教学中渗透问题解决可以加深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在问题解决中,利用好数学概念是问题解决的关键,也是检验学生掌握数学概念的最好方式。

【参考文献】

[1] 陶文中. 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J]. 小学数学教师,2011(3).

[2] 杨勇.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J]. 学周刊,2015(2).

篇5: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册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六年级下册数学。

教材简介:

本节课是国标苏教版六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单元中第一课时,内容是第71-72例一及练习十四的1-4题。本单元教学转化的策略。转化是解决问题时经常采用的方法,能把较复杂的问题变成较简单的问题,把新颖的问题变成已经解决的问题。转化的手段和具体方法是多样而灵活的,既与实际问题的内容和特点有关,也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关,掌握转化策略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有益于思维的发展。通过例1的教学让学生联系实际感悟转化的含义,体会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转化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本单元的教学不以学生能够解决教材里的各个问题为目的,而在于学生对转化策略的体验与主动应用。具有初步的转化意识和能力,对以后的学习与解决问题将会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目标预设:

1、教材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想到转化,并应用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知识进行图形的等积,等周长的变形.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转化的含义和应用的手段,感受转化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的价值。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转化”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感受“转化”策略的价值,会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设计理念:

本节课突出“四性”:即现实性、趣味性、思考性、开放性、交互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又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理念而设计的一堂课。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创新而奠定基础。设计思路:

分析本节课,纵观全程,既把平移,旋转运用到图形等积变化的问题中,又蕴涵探索图形面积公式的转化,还有计算小数乘法的和分数除法时的转化,还有数量关系之间的转化等。通过回忆和交流,意识到转化是经常使用的策略,从而主动应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基于此,于是采用以下步骤解决。

一、创设情境,感知策略。

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

三、拓展运用,提升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谈话:上课之前,我们来进行一场比赛。

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20根小棒,要求拿出其中的18根小棒。看谁拿的既快又准确?

2、组织学生操作。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

4、明确:从20根小棒中拿出2根方法既快又好。

二、观察比较,感知“转化”

1、谈话:剪纸是一种文化,老师今天也带来两件剪纸作品(出示大图A和图B),各像什么?

教师:这两幅图的面积大小你能直接告诉我吗?

引导猜测:请您猜猜看,这两幅图的面积谁大谁小?(学生猜测)

2、指名交流时说明比较图形大小的时候,规则图形的比较可以直接观察或者计算,如果遇到了不规则图形怎么办?

3、请打开你们的桌面的信封,里面也有按比例缩小的图A和图B,(1)你能想办法来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吗?

(2)学生独立思考。师:可以在纸上涂涂画画,甚至剪一剪。交流各自的思考过程。

(3)交流反馈验证情况。

追问:第一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第二个图形是怎样转化成长方形的?追问:转化后的图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小结转化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把两幅不规则图形转化成面积不变的长方形后来比较大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什么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我们为什么要把两幅图形都转化成长方形呢?(这样更容易比较大小)引导学生回答:转化可以化繁为简(板书)。

4、课件出示练习十四第二题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独立看图填空,分别是怎样转化的?全班交流,课件演示。(允许有不同的思路)

5、初步运用:出示练一练

独立思考:怎样计算右边图形的周长比较简单?

教师课件演示线段的移动。强调第二幅图转化成长方形后,周长不变。

计算第2个图形周长。

三、回顾知识,体验“转化”

1、转化是一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前学过的知识中,很多地方都运用到转化的策略,回忆一下,在小组里交流。

2、指名回答,课件演示转化过程。

这些新知识共同点是什么?通过转化把新知识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板书:化新为旧)

我们除了在图形变化中运用转化,在计算中也同样适用。

四、解决问题,运用“转化”

1、教学“试一试”,体验“数与代数领域”的转化。出示题目引导:这一列分数有什么规律?如果再往后写,是哪些分数?(1)数形结合。(2)这些涂色部分一共是多少?你能转化成一个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可以看作是单位里去掉白色部分1/16.课件显示:1-1/16=15/16

教师:如果再加1/32,你能很快得出是多少?如果再加1/64呢?如果一直往后加阴影部分就怎么样?

解答这道题时候我们是把求这几个数的和转化成求1—几的差。

2、上学期,我校举行了第二届阳光体育节,全校16个班参加拔河,比赛以单场淘汰制(即每场比赛淘汰1个班级)进行。数一数,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后才能产生冠军?

单场淘汰制是什么意思?怎样解答?还可以怎样思考?如果有16个班级比赛,产生冠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4、课件出示课本74页第3题,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1米指的是哪段距离?

全班交流,课件演示转化过程。

五、课堂小结,深化“转化”

篇6: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册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P61~64例

5、例6。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2、提高学生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和对正、反比例的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教学重点:

认识正、反比例实际问题的特点。教学难点:

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教学过程:

一、和谐激趣

1.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2.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驶的时间和速度。看上面的题,回答下面的问题:(1)各有哪三种量?(2)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3)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他们成是什么关系?

3、这节课,我们就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主体尝试

1、教学例5(1)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2)学生读题后,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 问题中有哪两种量?

② 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 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3)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4)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χ元。

28/8=χ/10

8χ= 28×10

χ=280÷8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

(5)将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进行检验。

2、修改题目:王大爷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多少吨水?

χ

=(学生独立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并交流订正,使学生明确例5的条件和问题改变后,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只是未知量变了)

3、教学例6(1)出示例6:一个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100千瓦时。改用节能灯以后,平均每天只用电25千瓦时。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

(2)学生根据例5的解题思路,思考:题中已知哪两个量?什么是一定的?已知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思考后独立解答。(3)指名板演,全班评讲:

当总的用电量一定时,用电时间与单位时间内的用电量成反比例关系,也就是说,每天的用电量与用电天数的乘积相等。

解:设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χ天。

25χ=100×5 χ=500÷25 χ=20

答: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20天。

4、修改题目:现在30天的用电量原来只够用多少天?(学生独立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并交流订正)

三、评价总结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步骤是什么?

四、实践创新

1、做一做:教科书P62“做一做”

1、2题,让学生先判断两个量的关系,再进行解答。

篇7: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册

备课时间:12月7日

课题: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本课初备 课时 共3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吴玉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并解决实际问题。

怎样使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出示问题,选择策略

1、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例1,

2、引导交流:题中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大杯与小杯容量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示?

3、提问: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求每个小杯和每个大杯的容量,有什么困难?

如果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而且知道正好倒了几个小杯,你会求出每个小杯的容量吗?

4、提出假设: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呢?全部倒入大杯呢?

二、自主探索,运用策略

探索1: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几个小杯?

教师结合例题中的示意图提问:

(1)一个大杯可以替换成几个小杯?

(2)把1个大杯替换成3个小杯的依据是什么?

(3)由1个大杯可替换成3个小杯,你想到了什么?

(4)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需要(6+3)个小杯。

根据上面的分析与理解,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板演整个过程:

6+3=9(个)

720÷9=80(毫升)……小

80×3=240(毫升)……大

探索2:除上面的这样替换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替换方法?

交流中明确:将倒入6个小杯中的果汁倒入大杯中,根据“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3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1个大杯,6个小杯的果汁正好可以倒满2个大杯。

小结:如果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需要(1+2)个大杯。

检验:  引导:求出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样检验?交流中明确:要看结果是否符合题目中的两个已知条件。

三、回顾与反思,提升策略新课标第一网

提问: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过哪些步骤?你觉得哪些步骤是关键?你能说说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吗?

四、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1、指导完成“练一练”。

(1)出示问题。

(2)提问:这个问题与例1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你打算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3)如果把2个大盒替换成小盒,这时一个就是几个小盒?你还想到些什么?

(4)要求学生根据上述讨论的结果,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目。

集体反馈与小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2、课堂作业:做练习十七第1题。

五、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样?

板书设计:

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

练习设计:

1、粮店有大米20袋,面粉50袋,共重2250千克,已知1袋大米的重量和2袋面粉的重量相等,那么一袋大米重多少千克?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吴玉珠 徐攀华 吴玉桃 郭同林 刘 青 查宏兰 李荣华 蔡丽霞

开发区小学 六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月7日

课题: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本课初备 课时 共3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吴玉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用“假设”的策略,理解题意并解决实际问题。

怎样使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回顾

昨天,我们学习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替换、假设策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二、例题教学,探索新知

出示例2

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用了10只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

提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3) 集体汇报

第一种方法,假设10只都是大船,教师画图演示。

通过图示我们可以看到,能多坐8人,每只小船比大船少坐1人,那应该有几只小船呢?

怎样列式呢?

教师板书。(5×10-42)÷(5-4)

3、小结

解决这道题目运用了哪种策略?

第二种方法,假设10只都是小船,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教师板书。

(42-4×10)÷(5-4)

第三方法,如果假设大船和小船的只数各一半,会怎样呢?

出示表格,

大船的只数 小船的只数 总人数 和42人比较

5 5 5×5+4×5=40 少了2人

(4)比较

通过讨论,我们找到了几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上面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www.xkb1.com

(5)检验:我们可以把我们求出的答案代入原题中,看看是否符合题意,来检验题目解答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三、巩固反思,提升策略。

练一练

第1题:

如果假设都是兔,你能设计这样的四个问题吗?小组讨论完成,并汇报。

第2题:提问:要算到怎样才能够解决问题?

3.读一读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是我国古代数学名题之一。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想法或还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七3、4

板书设计:

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练习设计:

1、鸡和兔放在一只笼子里,其中头有29个,脚有92只。问:笼中有鸡兔各多少只?

2、某次数学竞赛共20道题,评分标准是:每做对一题得5分,每做错或不做一题扣1分。小华参加了这次竞赛,得了64分。问:小华做对几道题?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吴玉珠 徐攀华 吴玉桃 郭同林 刘 青 查宏兰 李荣华 蔡丽霞

开发区小学 六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年12月7日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本课初备 课时 共3课时,本课第3课时 个人复备栏

吴玉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运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和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用“替换、假设”的策略,理解题意并解决实际问题。

怎样使用“替换、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策略回忆

提问: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个有什么诀窍,或说关键是什么?可以讨论一下再回答

二、巩固提升

1、练习十七第2题。

提问:

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准备怎样替换?关键是什么?

集体反馈。

2、练习十七第3题:

提问:

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准备怎样替换?关键是什么?

集体反馈。

3、练习十七第4题

集体反馈时,注意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解答。

三、你知道吗?

电脑出示 提问:你能理解题意吗?你会解答吗?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掌握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练习设计:

1、5元1千克的茶叶和8元1千克的茶叶共10千克,用去71元。问:两种茶叶各有多少千克?

2、1元钱买4分一张和8分一张的邮票共20张,应买4分邮票多少张?

3、有一堆土共400方,有大小两辆汽车,大车一次拉7方,小车一次拉4方,运完这堆土共拉了70车。问:大车拉了几次?

4、某人徒步旅行,平路每天走38千米,山路每天走23千米,他15天共走了450千米。问:这期间他走了多少千米山路?

5、12张乒乓球台上共有34人在打球,问:正在进行单打和双打的台子各有几张?

教后记:新课标第一网

参加备课人员 吴玉珠 徐攀华 吴玉桃 郭同林 刘 青 查宏兰 李荣华 蔡丽霞

开发区小学 六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2月7日

课题: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吴玉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在认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中感受统计概率的数学思想。

课前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发现

1、教学例1

(1)例1场景图 ,提出问题。

谈话: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你们打乒乓球时是怎么决定谁先发球的?介绍一般比赛中的方法。

提问: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

(2)明确:一共有2种情况,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对于运动员来说,无论猜左还是猜右,猜对的可能性是一半,猜错的可能性也是一半。

(3)问:可能性是一半用分数怎么表示?你怎么想到是12 ?追问:2表示什么?1呢?

(4)小结: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所以猜的结果只有“对”或“错”两种可能,猜对与猜错的可能性相等,都是12 。用这种方法决定谁先发球是公平的。以前都是说一说可能性的大小,现在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完成板书)

2、练一练:

教师拿出一个口袋。

(1)谈话:这里面原来有一些球,现在放入一个红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2)打开袋子(一红一蓝)问:有答案了吗?你怎么想的?

(3)交流中明理:一共2个球,任意摸一个,有2种情况,摸到红球是1种情况,所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2 。

(4)再往袋中放入一个绿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为什么?

(5)疑问:为什么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会不同呢?这说明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6)小结:一共有几个球,红球有一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一。

(7)追问:要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6 ,口袋里至少要怎么放?

二、迁移和提升。

1、教学例2

出示例2中的实物图(逐一出示)

(1)问:把这些牌洗一下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怎么思考的?

(2)交流后明确:一共有6张牌,红桃A有1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 。

(3)追问:摸到黑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摸到其他每张牌的可能性呢?

(4)小结:一共有6张牌,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都是 。

2、提问迁移。

(1)提问:从这6张牌,你还想到什么问题?

(2)指名口述问题,可能有: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摸到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摸到2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3)逐题交流,重点交流第1个问题,明确各种思考方法。

3、对比提升。

出示红桃A、2、3和黑桃A、2

要求:用今天的知识说说可能性。

想想:怎么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

4、做“练一练”中的题。

第(1)题中的几个问题:

第(2)题:如果指针转

动80次,可能有多少次停在红色区域?

讨论中相机明确:由于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1/8,所以指针转动80次,可能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是80次的1/8,也就是10次。

追问:如果把转盘上的指针转80次,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一定是10次吗?

小结:上面算出的结果,仅仅是根据可能性所作的一种预测,而实际操作的结果仍然是不确定的,可能正好是10次,也可能多于或少于10次。

引导学生继续回答第(2)题中的其他问题。

三、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1、做练习十八第1题。

追问: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2、做练习十八第2题。

学生完成第(1)题后,组织比较:正方体都是6个面,为什么抛红色正方体,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6,而抛绿色正方体,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3?

学生完成第(2)题后,组织比较:抛蓝色正方体,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为什么都不一样?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板书设计: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练习设计:

补充习题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吴玉珠 徐攀华 吴玉桃 郭同林 刘 青 查宏兰 李荣华 蔡丽霞

开发区小学 六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时间:2009年12月7日

课题: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练习课 本课初备 课时 共2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吴玉桃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实际生活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并能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提高了学生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重点难点:

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感受统计概率的数学思想。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师:你能举例说说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二、整理与巩固

1、出示练习十八第3题。

先让学生说出摸到每张卡片的可能性,再说出摸到奇数和偶数的可能性。让学生先写出答案,再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

2、出示练习十八第4题。

第(1)题

第(2)题

学生根据题意独立完成。

学生数一数这个转盘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再启发学生思考:要使指针转动后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1/2,涂红色的份数应该占10份的几分之几?要使指针转动后停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是2/5。又应把几份涂成绿色?

3、出示练习十八第5题。

应引导学生从分数的含义出发,找到符合题义的放法。

4、出示练习十八第6题。

讨论:怎样才能列举出“石头、剪刀、布”游戏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讨论

明确方法后,再让学生把题中的表格填写完。

5、出示练习十八第7题。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并说说怎样想的。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想法或还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板书设计: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练习课

练习设计:

补充习题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吴玉珠 徐攀华 吴玉桃 郭同林 刘 青 查宏兰 李荣华 蔡丽霞

篇8:解决问题六年级下册

一问:要不要让学生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在课程内容第二学段“数的运算”中, 增加了“在具体情境中, 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 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 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配套教材中, 没有单列教学这一数量关系。为此, 在教学例2前, 应该让学生了解“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 可以单独用一节课教学这一内容。

教学时, 教师可以自己选编素材。比如, 先呈现“一辆汽车每时行100千米, 3时行多少千米?”让学生列式解答:100×3=300 (千米) , 完成后请学生说说这样列式的道理, 告诉学生:这里的“每时行100千米”通常叫作“速度”, “3时”叫作“时间”, 算出的“300千米”叫作“路程”。接着呈现“小明每分行60米, 10分行多少米?”让学生说说题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分别是哪个量, 并请学生说出算式和结果, 最后再让学生独立解答:“一架飞机每秒飞行200米, 5秒飞行多少米?”完成后再请学生说说这个题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比较上面三个题, 引导学生得出:路程=速度×时间。同时, 根据这一数量关系, 作一些练习。如:一辆汽车3时行270千米, 这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小芳每分走65米, 行390米要几分钟?请学生用刚才学习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列式并说出理由, 以巩固所学知识。

二问:要不要帮助学生总结审题方法?

行程问题由于运动物体的数量、出发时间、出发地点、运动方向和运动结果的不同, 解题方法也会随之改变。所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上面五个方面进行审题, 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比如教学例题“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里出发去学校, 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小明每分走70米, 小芳每分走60米。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时, 可以先呈现情境图, 让学生读一读, 并请学生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由于学生受平时审题方法的影响, 加之第一次学习相遇问题, 所以, 大部分学生一般不会从上面的五个方面进行审题。因此, 教学时要通过引导让学生找出题中所有的条件。

师:通过读题, 谁来说说题中告诉我们什么, 要求什么?

生:题中告诉我们“经过4分钟两人在校门口相遇”、“小明每分走70米”和“小芳每分走60米”, 要求“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师:有道理, 再认真读一读题目, 题中还有哪些条件与我们解决问题有密切关系?

……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 教师板书:

运动物体:两个 (两人)

出发地点:两地

出发时间 (是否同时出发) :同时

运动方向:相向而行

运动结果:相遇

教师小结:解决这类问题, 我们在找题中的已知条件时, 除了找出题中具体的数量外, 还要找出隐藏在题中的条件, 首先要看清题中是几个物体运动, 再从运动物体的“出发地点”“出发时间”“运动方向”和“运动结果”等方面展开, 最后通过下面三个题帮助学生理解审题方法。

说出下面每个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1.快慢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 经过2小时在途中相遇。快车每小时行120千米, 慢车每小时行10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同一地点向相反方向走去, 小明每分行65米, 小芳每分行70米, 5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

3.一辆货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由甲站开往乙站, 2小时后一辆客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由乙站开往甲站。客车行了3小时后与货车相遇。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三问:要不要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就是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所以要让学生学会画图的基本方法。认真阅读例题可以发现, 教材提供的线段图以一格长度对应一个时间单位来呈现, 这样学生可以从线段图中直观看出小明和小芳4分钟各行的路程, 易于学生理解解题思路。但是在实际解决问题时, 由于时间不仅仅是整小时或整分钟数, 所以教学时要让学生学会一般画法, 教师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技巧指导, 让学生明白线段图要能正确反映小明家、学校、小芳家的相对位置关系, 同时要在图中正确表示小明、小芳各自行走的速度、时间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还要有利于从图中直观地分析数量关系。同时注意适度的细节指导, 比如, 用一条线段表示路程, 相遇点可以用一面小旗表示 (一般情况下小旗不在线段的中点) , 速度快的物体表示的线段长一些等。这样指导似乎在灌输, 但对学生正确作图有着重要作用。

四问:要不要引导学生运用“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进行思考?

“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是解决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运用乘法意义说算理的基础上, 重点让学生用数量关系说列式的理由。

比如, 学生列出“70×4+60×4”后, 可以通过如下提问来完成这一教学过程。

师:上面的式子中, “70×4”求的是什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生:“70×4”求出的是小明4分钟行了多少米, 因为要求4个70米是多少, 所以用乘法计算。

师:能不能用“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来说明用乘法计算的理由?

生:因为小明的速度是每分70米, 行的时间是4分钟, 要求路程, 就用速度×时间, 所以用乘法计算。

……

同样的方法可以通过提问, 让学生说出“60×4”分别求出的是什么,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的道理。

而对于第二种方法 (70+60) ×4, 可以这样引领学生说理。

师:“70+60”求出的是什么?

生:“70+60”求出的是小明和小芳每分一共行多少米。

师:如果用上“速度”还可以怎么说?

生:求出的是小明和小芳的速度和。

师:非常好!再乘4求出的是什么?

生:求出的是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也就是两家之间的路程。

师:说得真好!能不能用“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来说说最后一步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生:已知速度和及时间, 要求路程用乘法计算。

……

需要说明的是, 学生能用“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说算理即可, 没有必要再引导学生得出“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的数量关系, 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五问:要不要在多种解题策略下比较优劣?

当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让学生从比较中发现两种解法的联系。第二种解法 (70+60) ×4, 如果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变换, 并可以发现 (70+60) ×4=70×4+60×4, 而“70×4+60×4”正是第一种解法。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理解两种解决的思考方法, 但不必比较思路的优劣, 因为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有着特定的价值, 这是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

六问:要不要进行变式拓展?

上一篇:逛鲁镇作文下一篇: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