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问题解决 》同步练习题

2024-04-11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问题解决 》同步练习题(共15篇)

篇1: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问题解决 》同步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

1、一条公路长960米,修路队修的4天,还有180米没有修,修路队平均每天修了多少米?

2、博览会期间,上午接待游客180位,下午接待的游客数比上午接待的2倍少30位,这些游客每30位需要一位保洁员,一天共需要保洁员多少位?

3、晶晶每天沿着一条小路跑步。这条小路长250米,她每天早上跑8个来回。晶晶每天跑多少千米?

4、学校教学楼共有4层,每层有5间教室,每个教室安6盏灯。一共需要多少盏灯?

5、甲乙两队共修一条公路。如果甲队每天修路180米,乙队每天修路200米,那么需要4天才能修完,这条公路长多少米?

6、水果店运来5箱苹果,每箱15千克,每箱进价40元。如果按每千克4元的零售价全部卖完,可以赚多少钱?

7、AB两地相距3300米,甲、乙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对而行,甲每分走82米,乙每分走83米,已经行了15分,还要行多少分才能相遇?

8、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54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8时后两船还相距22千米,已知乙船每时行42千米,甲船每时行多少千米?

9、修路队计划用15天修一条4800米的公路。实际每天多修80米,实际多少天就完成了任务?

10、甲乙两队合挖一条水渠,甲队从东从西挖,每天挖75米,乙队从西从东挖,每天比甲队少挖5米,两队合作8天挖完,这条水渠一共长多少米?

11、一种饼干有大袋与小袋两种包装,大袋每袋8元,小袋每袋6元。一天,这种饼干共卖了702元,这种饼少卖了多少袋?

12、张阿姨和李阿姨在商场看中了同一件衣服,张阿姨带了340元,李阿姨带了60元,她们把钱合起来刚好买了两件相同的衣服,李阿姨应该还张阿姨多少钱?

13、师徒两人合作加工完成358个零件,师傅每天加工30个零件,徒弟先加工3时,每时加工26个零件。剩下的由师徒两人合作,还需几时才能完成?

14、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6时后相遇。客车每时行36千米,货车每时行48千米,相遇后客车还要行多少千米到达乙地?、15、上午7:00,甲列车从重庆开往成都,每小时行60千米;上午8:00,乙列车从成都开往重庆,每小时行65千米。重庆和成都两站间的距离为504千米。上午10:00两列车相距多远?

16、刘丽、王芳两人各买了一个价格相同的手提包,刘丽带了148元,王芳带了96元钱,她们带的钱合起来刚好够,王芳就还给刘丽多少钱?

17、甲乙合修一条长792米的围墙,甲每天修24米,乙每天比甲多修8米,甲乙合作12天后,剩下的由甲单独完成。甲还要多少天才能修完这段围墙?

18小明家有一块正方形的果园,果园里有苹果树48棵,梨树52棵,每棵树收水果240千克,请你帮他计算一下一共可以收多少千克水果?

19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39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时行60千米,乙车每时行70千米,经过几时两车相遇?

20、一客车和一货车同时从A、B两地途中的一个小车站相背开出,4小时后,客车到达A地,货车到达B地,客车每时行65千米,货车每时行3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1、一个修路队,5天修了960。照益这样计算,修一段3840米的公路,还需要几天完成任务?

22、零件加工厂要加工840个零件,李师傅加工了4天,平均每天加工了120个。剩下的由徒弟做,若要5天之内完成,徒弟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个零件?

23、甲乙两船分别从两地相对同时开出,甲船每时行56千米,乙船每时行38千米,经过6时后两船两船相距93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4、新阳电影院3号厅有普通座300个,贵宾座502个。一场电影普通票每张20元,贵宾票每张38元,本场电影票房收入为6700元,本场观众最少多少人?

25、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长650米的隧道,他们同时从两端向中间开凿。第一队每天开13米,第二队每天开19米,多少天后还剩42米没打通?

26、小白兔和乌龟的千米赛开始了,小乌龟立即经每分15米的速度开始爬,小白兔先睡了1时,然后以每分100米的速度开始跑,它们谁获胜了?

27、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时行52千米,行驶312千米后遇到从乙地开来的一辆汽车。如果乙地开来的那辆汽车每时行42千米,算一算,这两辆汽车是不是同时开出的?

篇2: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问题解决 》同步练习题

铅笔,弟有8铅笔,哥哥给弟弟多少支铅笔,两人的铅笔就同样多了?

解题思路:方法一:先求出两人的铅笔支数的和,可列式计算为(),再平均分成2份求出同样多时每人的铅笔支数,可列式计算为(),最后用哥哥的铅笔支数减去同样多时每人的铅笔支数就是哥哥要给弟弟的铅笔支数,可列式计算为()。

方法二:求出两人的铅笔支数的差,可列式计算为(),再用两人铅笔支数的差除以2就是哥哥要给弟弟的铅笔支数,可列式计算为()。

2.四(2)班第一组有课外读物13本,第二组有课外读物7本,第一组借给第二组多少本,两组的课外读物就同样多了。

3.红红买一个布娃娃和一只玩具船的用了84元,明明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布娃娃和三只玩具船用了144元。一个布娃娃和一只玩具船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解题思路:先求出2只玩具船的价钱,可列式计算为();再求出一只玩具船的价钱,可列式计算为();最后根据上面的其中的一组数量关系,求出一个布娃娃的价钱,可列式计算为()。

4.买2张桌子和8把椅子共花了380元,买2张桌子和3把椅子共花了230元。一把椅子是多少元,一张桌子是多少元元?

5.亮亮和聪聪要买《新华字典》,亮亮带了20元聪聪带了28元,他们俩的钱凑在一起正好买两本。回去后,亮亮应该还给聪聪多少元?

6.王老师买了3个篮球和2个足球,一共用了395元,李老师买了同样的5个篮球和2个足球,一共花了545元。一个篮球和一个足球的价钱各是多少元?

7.明明和丽丽一共有44颗糖果,如果明明将他的糖果给丽丽3颗,他们的糖果就同样多了,则明明和丽丽原来各有多少颗糖果?

8.瓶子和杯子里都装满了水。三瓶水和一杯水的质量是1400毫升,一瓶水和三杯水的质量是1000毫升。算一算,一瓶水有多少毫升?一杯水有多少毫升?

9.牛牛有24张邮票,贝贝有18张邮票,牛牛给贝贝多少张邮票,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了?现在每人各有几张邮票?

10.红红和丫丫一共有84张邮票,(丫丫说:我给红红8张,我们两人就同样多了)他们两人原来各有多少张邮票?

11.红红和丫丫想买一样的铅笔盒,丫丫说我带了20元钱,红红说我带了14元钱,阿姨说:你们俩的钱凑在一起正好能买两个。他们买了两个铅笔盒,回去后红红应给丫丫多少元?

12.小明有9本书,丫丫有5本书,小明给丫丫几本书,两人的书同样多?现在每人各有几本书?

13.丫丫有12块糖,凡凡有6块糖,丫丫给凡凡几块糖,两人糖数同样多?现在每人各有几块糖?

14.小丽和小刚一共有88张邮票,小刚我给小丽12张邮票,我们两人就同样多了,他们两人原来各有多少张邮票?

篇3: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问题解决 》同步练习题

自从2011年新课程改革以来, “应用题”的字眼在小学数学中已不再出现,换成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字眼。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特设了“解决问题”的目标,教材的编写也凸显了问题解决的理念。但实际练习中,往往都是“穿新鞋走老路”,考题中的题目还是以前的应用题,题目并不能触及解决问题的本质,学生的解题思维仍然是以前解决应用题的传统思维模式,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就促使我思考几个问题:解决问题是否等同于解答应用题?在平时的教学考查中,到底要考查学生怎样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让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考查,得到真正的考验呢?

日常教学中,我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注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 问题的能力

有人说,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和提出好的问题更有助于学生成为成功的问题解决者。一个好的问题的解决往往孕育着更好的问 题的产生。

例1:要解决“这堆稻谷大约重多少吨?”这个问题,我们要先解决哪些问题,才能完成呢?

本题中,要解决“这堆稻谷大约重多少吨?”这个总目标,较为复杂,不仅需要学生透彻地理解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还需要捕捉到“每立方米稻谷重多少吨?”这一隐性问题。所以学生需要写出的问题主要有:①圆锥的底面积有多大?②圆锥的体积有多大?③每立方米稻谷重多少吨?当然学生还可以提出其他子问题,只要具备可行性,都是可以的。

2. 考查学生收集信息、整合信息 的能力

例2:一种压路机前轮直径0.8米,轮宽1.6米,左右两轮各是直径1米、轮宽0.5米。如果压路机每分钟向前滚动3米,1小时压路面积是多少米?

本题设计图文并茂,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蕴涵着别出心裁的数学智慧。要考虑压路面积,一般只告诉学生前轮的大小。而本题中,还告诉了学生左右两轮的大小,其实题目中左右两轮,只是为了压路机的前进起到驱动作用。这样的多余条件,解决问题时势必给学生造成干扰。

例3:“低碳生活”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据测算,1公顷落叶阔叶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4吨。如果每台空调制冷温度在国家提倡的26℃基础上调到27℃,相应每年减排二氧化碳21千克。某市仅此项减排就大约相当于18000公顷落叶阔叶林全年吸收的二氧化碳;若每个家庭按2台空调计,该市家庭约有多少万户?

本题蕴涵的信息很是丰富,但解题的关键就是学生读题后能从中分析出吸收二氧化碳量的倍比关系。

3. 考查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应 用能力

一般解决问题需要经过一定的步骤,最著名的应该是波利亚的“解题四步说”:①理解题意;②拟订计划;③实现计划;④回顾和检验。小学阶段所学的解题策略有画图、一一列举、倒推、假设、替换等,可以通过纸笔来完成。对于解决问题策略的应用能力的考查,应该作为考查的重点。

例4: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甲车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在离B地45千米处与乙车相遇。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3︰2,求相遇时乙车行了多少千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画图策略的能力,题中只有一个具体的量45千米,必须通过画图分析出一分量为90千米,这样题目才能迎刃而解。

篇4: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问题解决 》同步练习题

[关键词]画图策略 解决问题 面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7-062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体验策略的价值,会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教学难点】借助画直观图示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学校将对教学楼前的一个长方形花圃进行改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激发需要,感受策略

1. 出示例题,自主审题

师:有一块长为8米长方形花圃。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 产生需要,尝试画图

师:能直接求出原来花圃的面积吗?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呢?

学生独立尝试画图(师指定学生在黑板上画图);集体交流(师重点指导学生把“长增加3米”画出来,如图1;指导学生在图上标出有关数据和所求问题,如图2;其他学生完善自己所画的示意图。)

3.汇报交流,理清关系

师(幻灯片同时出现题目和示意图):你是愿意看着原来的文字思考,还是愿意看着图形思考?为什么?

师: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发生变化?(两条长边都增加了,面积也增加了,宽没有改变)

4. 自主解答,回顾反思

师: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写在作业纸上。

师:刚才我们为什么要画图?(画图不仅能反映出文字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能更直观地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师(揭题):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三、灵活运用,体验策略

1.新庄小学的操场原来是一个正方形。扩建校园时,操场的一组对边各增加了18米,这样操场的面积就增加了900平方米。现在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让学生理解“一组对边各增加18米”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画出示意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学生完成后,组织反馈。

2.王大叔家有一个长方形苗圃

(1)如果苗圃的长增加5米,面积就增加75平方米。苗圃的宽是多少米?

(2)如果苗圃的宽减少5米,面积就减少125平方米。苗圃的长是多少米?

师:你能通过想象把这两个问题的示意图在你的头脑中画出来吗?请闭上眼睛,在脑子里画出第一幅示意图,并解决问题。

学生列式解答第(1)个问题后再解决第(2)个问题。

教师组织反馈时,幻灯片出示对应的图片。

3. 梅岭小学原来有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校园时,操场的长和宽各增加了15米。操场的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师出示:

(1)长增加15米,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想象示意图与课件对照图5,列式解答)

(2)宽增加15米,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想象示意图与课件对照图6,列式解答)

(3)长和宽同时增加15米,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列式解答,画图验证图7)

四、总结评价,提升策略

师:通过这些练习,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同学们交流?

教师总结全课,适当介绍并呈现数学、生活和其他领域运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典型例子。

【总评】教材把画图作为一种策略来教给学生,画图的形式也不只限于线段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画出不同的图来帮助分析、理解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单纯文字形式呈现的问题相对比较抽象,仅凭文字叙述有时很难直接看出图中的数量关系。这样的问题也为学生学习通过画图整理信息,体验示意图在分析数量关系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教学分成了六个步骤。①审题:要求学生熟读题目,明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体会到“光看文字,一下子想不出办法”,引发画图的需要;②画图:启发学生根据条件和问题,画出相应的图形;③看图:直观显示问题的信息,便于学生分析和思考,(在图中标出条件和问题)让学生结合示意图说说题意,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和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看图形思考比较方便”;④分析:在画图后,引导学生借助直观图形进行分析,思考先要求什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弄清数量之间的关系;⑤解答:确定解题过程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自己解决问题,完成解答。⑥反思:引导学生思考“画图”这一策略对解决问题的价值,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借助图形直观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画图策略的学习价值。

这样的教学过程,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紧紧围绕“画图”和“用图”展开,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画示意图整理条件和问题的方法,积累借助图形直观分析数量关系的经验,并获得对画图策略的深刻体验。在解决问题时,通过不同方法的解答,让学生联系示意图充分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示意图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形成策略意识。通过比较不同解题方法的异同,再一次明确了画示意图的方法,凸显了示意图对分析数量关系的作用。

篇5: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问题解决 》同步练习题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6.2乘法运算律同步练习

(共10题;共47分)

1.(5分)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①32×25

②18.68+(9.14-8.68)

③125×9-125

④225-600÷8-25

⑤75+25×9

⑥150×[(153-32)÷11]

2.(4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240-(40+127)_______240-40-127

54×5+5_______54×10

125×8×24_______125×32

96÷6÷3_______96÷(6×3)

3.(6分)怎样简便怎样算。

355+260+140+245=_______    58×58+58×42=_______    16×125=_______

645-180-245=_______          382×101-382=_______     4×60×50×8=_______

4.(2分)火眼金睛判对错.

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的验算方法是应用了乘法交换律.

5.(5分)四年二班开展读书竞赛活动,一个月里平均每人读了3本书.照这样读下去,四年二班50名同学3个月共读多少本书?

6.(5分)校运动会上,参加跳高比赛的有18人,参加跑步的人数比参加跳高的3倍多5人,参加跑步比赛的有多少人?

7.(5分)张大爷的果园有140棵桃树,苹果树的棵数是桃树的3倍,苹果树和桃树一共有多少棵?

8.(5分)爷爷的果园今年收梨200千克,每千克梨可卖5元。奶奶养了23只母鸡,1只母鸡每年产蛋8千克,每千克蛋可买8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每月300元的赡养费。请你计算一下,爷爷奶奶全年收入多少元?

9.(5分)

甲、乙两个容器一共可盛900毫升水,已知甲容器的容量是乙容器的8倍,甲、乙两个容器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10.(5分)口算

0×27=

25×3×4=

500×60=

240×3=

30×6=

35×2×5=

12×30=

900÷30=

24×5=

19+12+38=

1000﹣667=

4×12=

参考答案

一、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6.2乘法运算律同步练习

(共10题;共47分)

篇6: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巩固练习题

填空。(每个2分,共32分)

在20÷2=10中,和()是()的因数。在4×9=36中,()是()和()的倍数。

18的所有因数有(),从小到大9的5个倍数有()。

12是12的()数,也是12的()数。

在16、19、21、25、30中,2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3的倍数有(),既是2、5又是3的倍数有()。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20,这个数是();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31,这个数是()。

按要求画一画。(共16分)

将梯形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3格。(10分)

将三角形围绕A点逆时针旋转90°。(6分)

选出两张数字卡片,按要求写出所有的数。(每题4分,共16分)

组成的数是偶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_________________

解决实际问题。(每题6分,共36分)

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33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6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元旦期间,妈妈收到了6张新年贺卡,爸爸收到的贺卡比妈妈收到的3倍还多2张。元旦期间爸爸、妈妈一共收到多少张新年贺卡?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连云港出发,开往上海。甲车每小时行7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90千米。经过7小时,乙车到达上海,这时甲车离上海还有多远?

四年级9个组,平均每组做了12个昆虫标本。六年级6个组,平均每组做了15个昆虫标本。两个年级一共做了多少个昆虫标本?

妈妈和小明今年一共28岁,妈妈比小明大22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篇7: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问题解决 》同步练习题

1.游泳池长50米,小强每次都游9个来回,他每次游多少米?

2.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3.一件儿童上衣48元,一条长裤比上衣便宜9元,一条裙子又比长裤贵5元。这条裙子多少钱?

4.每本相册都是32页,每页可插6张照片。小明家有950张照片,5本相册够用吗?

5.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舅舅身高是多少厘米?

6.星期天,8名学生去参观科技展览,共付门票80元,每人乘车用4元。平均每人花了多少钱?

7.修路队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3.4千米,比第二天多修了0.6千米,两天共修了多少千米?

8.一辆汽车从某城去省城,走高速公路的速度是90千米/小时,用了2小时,返回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70千米/小时,用了3小时,走普通公路比走高速公路多走多少千米? 9.一台收音机的价格是275元,一台电视机的价格是收音机的5倍,一台电脑的价格比电视剧的4倍还多85元。一台电脑多少元?

10.24个同学在操场上围成一个圆圈做游戏,每相邻两名同学之间都是2米。这个圆圈的周长是多少米?

11.一头大象每天吃18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3天吃108千克食物。大象每天吃的食物是熊猫的多少倍?

12.我班的张利军和刘大伟俩要合买一个足球。张利军有13.2元,刘大伟有16.8元,一个足球的价钱是两人钱数总和的2倍,他们要买一个足球还差多少元?

13.我校要举行风筝比赛,婷婷准备亲自设计一个风筝。设计要求这个风筝的造型是等腰三角形,它的一个底角是顶角的2倍。这个风筝三个内角各是多少度?

14.一家工厂原来每月用水468吨。开展节水用水活动后,原来一年的用水量现在可以多用1个月,平均每月节水多少吨?

15.邮局楼顶上的大钟4时敲4下,6秒敲完。11时敲响了11下,需要多长时间? 16.我们学校在庆六一活动中,开展了大型的文艺汇演,为了把会场装扮 得更加美观,准备在正方形会场的四周插上60面彩旗,每边彩旗相等。四个顶点都有彩旗,请你计算一下每边各需要有多少彩旗?

17.一辆汽车从某城去省城,走高速公路的速度是90千米/小时,用了2小时,返回时走普通公路的速度是70千米/小时,用了3小时,走普通公路比走高速公路多走多少千米?

18.AC两城间有两条公路。一辆汽车从A城出发经B城到C城用了6小时。⑴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⑵ 返回时每小时多行6千米,回到A城至少要用多少时间?

B城 •

•C城 A城 •

⑶ 现在计划新建一条公路,使B城与公路AC连通,怎样设计路程最短?(作图表示)

19.李老师买数学参考书用了24.28元,买语文书参考书用了23.76元,他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钱?20.大陆赠送台湾的大熊猫团团、圆圆于2009年1月26日在台北动物园与民众正式见面。如果一只大熊猫一星期可以吃竹子166千克,那么团团和圆圆一个月(按4星期计算)要吃竹子多少千克?

21.一座居民楼安装了节水阀后,平均每户每月节水2吨。照这样计算,72 户居民一年可节水多少吨?

22.果园工人给果树剪枝,7个工人3天剪了168棵,平均每人每天可以剪多少棵?

23.学校买了足球、排球各5个,买足球用去275元,买排球用去210元。一个足球比一个排球贵多少元?

24.饲养场有牛和羊各51只,一只牛每星期要吃70千克干草,一只羊每星期要吃35千克干草,这个饲养场每星期要准备多少千克的饲料?

25.王老师买了两本参考书。《小学数学教学指导》12.36元,《数学手册》比《小学数学教学指导》多4.25元。王老师给了售货员50元,应找回多少钱?

26.小华有46枚邮票,小明的邮票比小华多16枚,小强的邮票等于小华和小明的邮票总数的3倍。小强有多少枚邮票? 27.滑雪场上午卖出86张门票,下午卖出59张门票。滑雪场全天一共卖出多少张门票?

28.滑雪场全天卖出145张门票,其中上午卖出86张,下午卖出多少张?

29.华光文具店运来一批练习本,卖出370包,剩下630包。运来多少包练习本?

30.兴华小学一共有学生843人,其中男生有418人,女生有多少人?

31.蜗牛每小时可爬行5m,6小时能爬行多少米?

32.120支铅笔,每12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

33.蜗牛6小时爬了30m,平均每小时爬行多少米? 34.一头大象的体重是5600kg,正好是一头牛的体重的8倍。这头牛重多少千克?

35.每只猴分12个,还余3个。一共有多少个桃?(有6只猴)

36*.把下面每组用图形表示的算式改写一个综合算式。

(1)

(2)

37.春游。我校共有老师14人,学生326人。大车可坐40人,租金900元;小车可坐20人,租金500元。怎样租车最省钱?38.旅行社推出“××风景区一日游”的两种价格方案。方案一:成人每人150元,儿童每人60元。方案二:团体5人以上(包括5人)每人100元。(1)成人6人,儿童4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2)成人4人,儿童6人,选哪种方案合算?

39.左图是由()个正方体搭成的。

40.商场开展彩电“节日大酬宾”活动,所有彩电降价355元,样品再降245元,已知样品现价2255元,问这台彩电原价多少钱?

41.一节车厢上层有104个座位,下层有78个座位。已知上层还有4个空位,下层还有8个空位。这节车厢有多少名乘客?42.用合适的方法计算。

(1)1+2+3+4+…+98+99+100

(2)2+4+6+…+16+18+20

(3)20-19+18-17+…+4-3+2-1

43.小明每次都游7个来回。这个游泳池长50m。他每次游多少米?

44.运动服装专卖店里的一套运动服上衣75元,裤子45元。李阿姨购进了60套这种运动服,花了多少钱?

45.《探索自然》系列丛书每套5本,每本4元5角。要买这套书,需要多少钱?

46.学校新教学楼每层有7间教室,每间教室要配25套双人课桌椅。学校一共需要购进多少套双人课桌椅?47.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67×2+167×3+167×5=167×□ 28×225-2×225-6×225=□×225 39×8+6×39-39×4=□×□

48.一共收到捐赠图书350册,全校共有14个班,平均每个班可以分到多少册?

49.每本相册都是32页,每页可以插6张照片。小红家大约有900张照片,5本相册够用吗?

50.新学期全体教师大会公布:本学期的开学时间是2月26日,7月1日放暑假。这学期一共有多少天?

51.小敏家每天要买一盒牛奶和一袋豆浆一星期买牛奶和豆浆要花多少钱?(牛奶2.40元一盒,豆浆0.60元一袋)

52.李大爷家有一块菜地(如右图),这块菜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53.用3、0、8、5这几个数字和小数点“.”写出下面各数,每个数字都要用上并且只能用一次:(1)小于1且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2)大于8且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3)0不读出来且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

54.已知1kg小麦可以磨0.85kg面粉。100kg小麦可以磨多少千克面粉?

55.工厂今年换装了1000只节能灯,每天可少用电320千瓦时。1只节能灯1天可以少用电多少千瓦时?

56.为了健康,不能摄入过量的食盐哦!成人每天大约需要6g食盐。1个成人100天大约需要多少克食盐?合多少千克?再估一估,一年大约需要多少千克食盐?

57.根据抽查,这批产品每100件中达到一等品标准的有82件。这批产品一共有1万件,达到一等品标准的大约有多少件? 58.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32m,每分钟能传播多少千米?

59.在□里填上适当的数字。

(1)哪些小数的百分位“四舍”后成为3.6?□.□□

(2)哪些小数的百分位“五入”后成为5.0?□.□□

60.用100kg大豆可以榨出13kg豆油。1t大豆可以榨出多少吨豆油?

61.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62.下面图形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有什么规律? 63.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是1.49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64.张英跳高跳了1.1m,李强比张英跳得还高0.15m,肖红比李强跳得低0.09m。问肖红跳过了多少米?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65.商店店庆3周年促销,满100元减20元!电饭煲一个69.80元,电吹风一个52.00元,电磁炉一个149.00元,计算器一个25.68元。王叔叔买了一个电饭煲和一个电吹风,应付多少钱?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66.大象重2.65t,狗熊重680kg,老虎重470kg,一座石桥“限重4t”,它们能一起过桥吗?

67.某商场举办“迎五一”促销活动,所有袜子买五双送一双。一种袜子每双4.68元,张阿姨买了12双,花了多少钱? 68.一个物体从高空落下,经过4秒落地。已知第1秒下落的距离是4.9m,以后每一秒下落的距离逗比前一秒多9.8m。这个物体在下落前距地面多少米?

69.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吗?试一试。

70.仰卧起坐练习中,第一小组4人,一共做了100个。第二小组5人,一共做了110个。哪个小组的成绩好些?

71.盒子里有大、小两种钢珠共30颗,共重266g。已知大钢珠每颗11g,小钢珠每颗7g。盒中大、小钢珠各有多少颗?

72.公园售票处的游船有两种规格,大船可乘6人,小船可乘4人,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了8条船,每条船都坐满了。大、小船各租了几条?73.篮球比赛中,3分线外投中一球记3分,3分线内投中一球记2分。在一场比赛中张鹏投了15个球,进了9个,总共得了21分。张鹏在这场比赛中投进了几个3分球?(张鹏没有罚球。)

74.购物大抽奖活动中,一等奖300元,二等奖100元,一共60个中奖名额,奖金总额达10000元。问一等奖和二等奖各有多少个?

75.在竞答活动中,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6分。(1)3号选手共抢答8题,最后得分64分。她答对了几题?

(2)1号选手共抢答10题,最后得分36分。他答错了几题?

(3)2号选手共抢答16题,最后得分16分。他答对了几题?

76.体育委员小康到体育商店为学校买篮球和排球共6个,已知篮球一个42元,排球一个28元,她一共花了210元。问篮球和排球各买了几个?

77.六年级同学分组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每人只能参加一个小组。每5人一组,艺术类每3人一组,共有37名学生报名,正好分成9个组。参加科技类和艺术类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78.新到的4种图书中,《有趣的昆虫》7.39元,《乐乐奇遇记》8.40元,《航天员的故事》6.95元,《趣味数学》7.88元。(1)李逸只有15元,她能买哪两本书?

篇8: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问题解决 》同步练习题

记得有一位作家在一篇文章上说:“台湾的鸟不语, 花不香。”我相信这位作家一定是住在台北市。在台北市, 看到的是高耸的洋楼, 蛛网般的电线, 根本看不到鸟, 自然听不到鸟语。台北市早已是寸土寸金, 即使有豆腐干大的一片院子, 一般都铺上了水泥, 偶尔在阳台上种一盆花, 过多的二氧化碳使花朵变暗, 叶子发黑, 连新鲜都谈不上, 自然不会散发香气。只有住在郊外的人, 才知道位于亚热带的台湾, 一年四季都有鲜花吐香, 一天到晚都有鸟语不休。

我爱乡间的清晨, 早上从屋子的后窗里望出去, 是竹梢树影, 农夫荷锄, 从河堤上走过, 把黑色的剪影投在窗上, 窗棂 (línɡ) 截取了远山的一角, 作为背景。在背景的树梢修竹, 蓝天白云之间, 点缀 (zhuì) 着人物, 构成了一幅生动逼真的画。

我爱乡间的黄昏, 晚霞染红了田野, 微风吹过, 秧苗摇曳 (yè) , 田埂上有牛在默默地啃着草, 偶然抬头, 长鸣一声, 是那么幽扬悦耳, 这是一幅大自然的动人图画。

太阳下山了, 带着孩子, 沿着野草高过小腿的小道散步, 让晚风轻拂着发丝, 让蝴蝶绕身飞舞, 从缀满野花的山坡上回来, 满身都是花香。

我爱乡居, 因为在乡间无需购画, 有大自然的杰作供我自由欣赏。不必种花, 却有四季闻不尽的花香。虽不养鸟, 但每天有盈耳的鸟鸣。

篇9: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问题解决 》同步练习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113-01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接受和分析能力往往比较差,因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开展“解决问题”教学呢?现笔者结合多年从教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经验,谈几点见解。

一、三读问题,初步了解题意

低年级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只有让学生多读,才能对问题有表像的理解。而要求学生认真读,大声读,多读,也是很多名师常用的手段。通过反复的读,学生可以感悟题意。鉴于此,教师在上课时应对学生的读提出要求,并让学生读后画出题目给出的数量,然后说说它代表的意思,确定要求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笔者认为,数学教学也要像语文教学那样,先让学生理解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思考:题目有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例如,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0页的例1“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让学生读题后理解这两个数学信息:“有15个气球”就是一共有15个气球,“卖了9个”就是从15个气球里面拿走了9个。再有一个数学问题:“还有几个?”就是剩下的意思,这时气球就没有原来这么多了,所以用“15-9”进行列式计算。这样综合题意,学生回答起来就有了方向,不至于答非所问。学生从中逐步感悟到一个完整的问题至少有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而且一般说的是同一件事,条件和问题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条件”是解题的依据,“问题”是解题的目的。

二、借图进一步厘清解题思路

数学来源于生活。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可以接触的、可以描绘的数学题,学生如能做到结合图形解题,化繁为简领悟题意,就能使解题过程更加直观,进一步厘清解题思路。借助图形建构数学模型,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比如:妈妈买了12个苹果和8个雪梨,苹果比雪梨多多少个?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画12个苹果,在苹果相对应的下面画8个雪梨,从而明显地对比出苹果比雪梨多出4个,示意图如下: 学生借助直观演示和比较,在数量关系中找出差别,再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就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了。

三、求助问题信息,确定解题方法

抓住问题所告知的信息,理解关联之意,是解题的重中之重。数学课是一门抽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正确、深入理解问题的关联信息,方能不入“歧途”。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抓住题目中的“一共”“还剩”“增加”“减少”“余下”“多出”等关键信息,加强加、减法的应用,从而确定在什么情况下用加法计算,什么情况下用减法计算。例如:小明的爸爸养了3只小猫、5只小狗,小猫和小狗一共有多少只?小明送了两只小狗给别人,还剩下多少只小狗?在学生读了题目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一共”这一关键词,理解这是把它们的数量合在一起的意思,所以要用加法计算;“还剩多少只?”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这就是说比原来的数量少了,所以用减法。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做适当的改编,举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促使学生都能够准确抓住题目中所包含的关键信息,从而为问题的解决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各显其能,提倡解题方法多样化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要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学会寻找不同的解题途径,寻求多种解题方法。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善于分析和总结各种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熟知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并能结合问题特点灵活运用。以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后的一个数学案例为例:小明去超市买了一个书包用去30元,一个笔盒用去8元,他付给售货员50元,还找回多少元?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抓住“用去30元”“用去8元”“付给50元”“找回多少元”等问题信息,认识和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摆脱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如第一种方法:用去30元,再用去8元,可以根据题意理解成从50里面减少30再减少8,用减法列式计算:50-30-8=12(元);第二种方法:把用去的钱先合起来算,再算找回的钱,列式计算为50-(30+8)=12(元);第三种方法:和第一种方法的理解相同,只是顺序变了,结果一样,列式计算为50-8-30=12(元)。通过大力提倡算法多样化,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真正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愉悦地感受到数学的解题方法不单单是“自古华山一条路”。

科学地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的特点,采取深入浅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低年级数学教师必须从基础抓起,引导学生通过“读”“思”“悟”“解”来提高解题能力。

篇10: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问题解决 》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已知两根木棒的长度分别为4厘米和5厘米,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小于厘米,大于()厘米可围成三角形。

2.右图中,∠1=(),∠2=()。

3.至少用()个等边三角形可以一个

;至少用()个等边三角形

可以一个。

4.在一个三角形中,∠1=640,∠2=360,∠3=()。

5.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1和∠2是两个锐角,∠1=380,∠2=()。

二、按要求分割图形。

(1)在下面的.长方形中画出一个最大的等腰三角形。

(2)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等腰梯形。

三、分别算出下列三角形中∠3的度数,并说明是什么三角形?

∠3=()∠3=()∠3=()

篇11: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问题解决 》同步练习题

【学习目标】

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在探索运算定律的过程中,发现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符号感。

【学习重点】

理解加法交换律,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学习难点】

能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由具体上升到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活动方案】

活动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今天今天好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他们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问题吗?他们想知道我们班上有多少小女孩?多少小男孩?谁能告诉他们?那么我们班上一共有多少个孩子?

活动二:课前谈话(讲“朝三暮四”的故事)

我们先来听一个“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的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只桃子。几年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好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于是他跟猴子商量说:“从今天起,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只桃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只桃子,不知道你们同意不同意?”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

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象非常不愿意似的。老人看到这一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每天早上给你们四只,晚上再给你们三只,这样该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桃子已经由

三个变为四个桃子,跟以前一样,就高兴的在地上翻滚起来。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些什么呢?(交换、不变)

(课前,讲了朝三暮四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诉学生要思考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并从中发现规律。)

活动三:呈现事实,形成问题。

1.计算得数。

(1)27+7373+27(2)37+5858+37

2.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

①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答案

③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3.根据讨论的结果猜想结论

4.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

活动三:验证猜想,形成结论。

1.自己设计一组算式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

2.这种猜想看起来比较可靠,但我们不可能把符合猜想的例子全部举完过就给我们的证明留下了遗憾,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我们来看生活实例。

例:一家电影院,走廊的左边是476个座位,走廊的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几个座位,(用两种方法计算)

(1)列式:

(2)判断:得数会相同吗?

(3)计算结果,得出结论:

3.小结:

(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2)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换律。

【检测反馈】

1.放录音、做游戏——“我该在什么位置”

470+830=830+1013+214=十

256+214=+256十367=367+

(1)将卡片470、880、1013、214、58、58发给六个同学。

(2)伴随音乐,寻找自己的位置,并贴上。

(3)小结:你发现了什么?

2.这节课我们发现了什么?是怎样获得证明的?

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a+b=b+a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3.综合练习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147)

(23+47)+56=23+(□+□)

654+(97+a)=(654+□)+□

(2).在符合加法结合律的等式后面打“√”号。

a+(20+9)=(a+20)+9()

△+(○+b)=(△+□)+b()

(10+20)+30+40=10+(20+30)+40()

3.有一天,小明爸爸对小明说:你从1数到100,小明刚数完,爸爸便说出了这l00个数的结果是5050,你能帮小明说明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

篇12: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问题解决 》同步练习题

1、卡车从南方出发,沿高速公路开往杭州。如果每小时行90千米,已经行了2小时,此时距终点还有20千米,南京到杭州的距离是多少千米呢?

2、甲、乙两地相距1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3小时后,离乙地还有15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一列火车,提速前平均每小时行驶71千米,从秦皇岛到邯郸用12小时,提速后平均每小时行驶95千米,提速后从秦皇岛开往邯郸大约需要几小时?

4、一辆从北京到青岛的长途客车,中途经过天津和济南。早晨6:30从北京发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5千米,大约何时可以到达青岛?北京到天津137km;天津到济南360km;济南到青岛393km。

5、王叔叔从县城开车去王庄送化肥。去的时候每小时行40千米,用了3小时,返回时只用了2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一辆旅游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最后到达山顶。已知旅游车在平原每小时行50千米,山区每小时行30千米。这段路程有多长?

7、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甲车每小时行7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6千米,8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8、甲、乙两地相距6千米,某人从甲地步行去乙地。前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80米,后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70米。问他走后一半路程用了多少分钟?

栽树、排队问题

1、校门口一条长180米的林荫路两侧各栽了一行杨树,起点和终点都栽。共栽了20棵,如果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你知道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吗?

2、有24名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小朋友们围成一个正方形,每边人数相等,每边有几名小朋友?

3、同学们排队做操,如果每行站24人,需要站36行;如果每行站32人,需要站多少行?

4、在一条长为18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20米栽一棵。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

5、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6、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7、学校楼前摆放了一个方阵花坛。这个花坛的最外层每边各摆放8盆花,最外层共摆了多少盆花?

8、园林工人要沿一条长210米的公路一侧植数,每隔6米种一棵(两端都要植),一共要植树多少棵?

工程问题

1.修一条长960米的水渠,原计划24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修48米,实际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2.甲工程队每天修路128米,乙工程队每天修路236米,丙工程队每天修路136米,丁工程队每天修路264米。现有一条500米的路,要求一天修完,选择哪几个工程队合修比较合适?

3、张师傅每小时做18个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做20个零件,两人同时工作,6小时后完成,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4、黄村修水渠,已经修好480米,剩下的一段比修好的2倍少96米。这条水渠长多少米?

5、一条公路长360米,甲、乙两支施工队同时从公路的两端往中间铺柏油。甲队的施工速度是乙队的1.25倍,4天后这条公路全部铺完。甲乙两队每天分别铺柏油多少米?

6、修一条路,已经修了320米,没修的比修的3倍少47米,这条路有多少米?

7、一台拖拉机上午耕地3小时,共耕地1050平方米。照这样计算,下午再耕4小时,这一天能耕地多少平方米?

8、修一条长960米的水渠,原计划24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修48米,实际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停车问题

1、在公园门口,小李 停放小汽车,第一小时需付款4元,以后每小时付款2元;小张停放面包车,第一小时需付款5元,以后每小时付款3元。他们都付了14元,各停车几小时?

计算问题

1.小马虎在计算时,不小心将除数25写成52,结果商是6,余数是40。正确的商是多少?

2、两个加数之和比一个加数大27,比另一个加数大72。这两个加数的和与差各是多少?

3、李军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43写成34,结果得到商16还余22。你能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吗?

4、甲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甲数可能是几?如果乙数既是36的因数,又是6的倍数,乙数可能是几?

5、用0、3、7三个数字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是2的倍数;再排成一个三位数,使它是5的倍数,你排出的数分别是多少?

6、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既是偶数又是质数,十位上的数字既是奇数又是合数。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7、小红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30写成了3,结果得到的商是150,正确的商是多少?

书架、棋子摆放

1、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22本。如果从上面取出6本放到下层,两层书的本数就同样多。书架上、下两层各有多少本书?

2、有两堆棋子,第一堆有67个,第二堆有53个,从第二堆中拿出多少个棋子就能使第

一堆的棋子数是第二堆的2倍?

3、书架上有两层书,共144本。如果从下层取出8本放到上层去,两层书的本数就相同。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锯木、敲钟问题

1、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2、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

3、.时钟4点敲4下,6秒敲完,那么9点敲9下,几秒敲完?

4、一根木头,每据一下需要8分钟,现锯完这根木头共用了40分钟,问把这根木头平均分成了几段?如果每段长5米,这根木头共有多少米长?

年龄问题

1、前年小明比妈妈小24岁,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明的3倍。小明和妈妈今年分别是多少岁?

其他问题

1、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亚洲最高的电视塔,它的高度是468米。一楼房有12层,高39米。电视塔的高度相当于几个12层住宅楼的高度?

2、李老师要用80元买一些文具作为年级运动会的奖品。他先花45.6元买了8本相册,并准备用剩下的钱买一些圆珠笔,每枝圆珠笔2.50元。李老师大约还可以买几枝圆珠笔?

3、一根竹竿长若干米,用一根绳子来量多1.8米,如果将绳子对折后再来量,又少1.2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4、小林身高124厘米是表妹身高的2倍,而舅舅身高是表妹的3倍。舅舅身高是多少厘米?

5、打字员小李每分钟打字45个,小李1小时20分钟可以打字多少个字?

篇13: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问题解决 》同步练习题

一、建设针对性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数学知识需要不断累积,才能使知识得到深化。所以老师需要将以往的知识和新知识进行结合情况,建设针对性的学习情境,而且这个学习情境也需要迎合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根据数学情境,建设有关三角形的数学模型,激活学生脑海当中的知识,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首先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学生已经了解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有关的内容,因此可以使学生联系以往学会的知识进行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可以灵活使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更多阅读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其次学生也已经比较熟悉平角、直角等方面的知识,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动手折纸,使其了解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均为180度这一理论。最后要从三角形内角和这一章进行引申,使学生进行了解为什么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这两个差别比较大的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是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从而为学生解决更多的数学难题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丰富教学的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知识量

在教学大纲当中清楚地提出数学基本思想主要是指建模、推导、模拟,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单单从数学的表面进行解决问题,需要将问题进行转化,使其变成比较简单的问题,从而提高解题的速度。首先老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舍弃一些比较难的问题,选择一些符合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其次要将所选择的问题进行转化,使学生可以学会解题思路,使其学生灵活使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解决许多具有难度的题目。比如在老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时候,使学生自己进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为180度,并且使其应用所验证出来的结论进行解释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为使课堂的学习气氛更加浓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心强这一点,使学生按照自身的想法加入到等腰三角形组、钝角三角形组、直角三角形组、锐角三角形这四个组当中进行验证内角和是否为180度这一理论。使每个组在纸上剪裁出不同的三角形,并且将三角形的角剪下来进行组合,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可以从纸上计算和实际动手操作这两个方面进行验证三角形内角和的理论,也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虑问题,使学生解题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丰富教学活动的过程,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学生要想获得更多的数学经验,就需要经历许多数学活动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因此进行教授《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章的时候,老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进行探索的机会,使学生积累更多的经验。首先老师要由浅入深地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比如老师可以在教学之前,先要学生预先进行阅读《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章,使其获得初级的知识,并且根据章节的内容找出自身感兴趣的问题,等待到课堂上进行提问,获得对应的答案。其次老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使学生自由进行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进行分组,根据所得出的不同答案进行辩论,确定最终的答案。最后由老师对学生所给出的答案进行点评,使学生了解其所犯的错误在哪,使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时候,学生可能会提出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谁的内角和大?这种问题,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使学生可以主动进行思考问题的答案。同时使学生进行不断计算,进行验证不同三角形的度数,从而可以深刻地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理论的正确性,从而可以灵活使用这一理论解决许多有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结束语

数学教学不是简单的理论传授,需要通过不断引导、解析和积累,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时候,不仅需要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的内容,也需要使其了解对应的解题思路,从而提高自身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需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设针对性的教学情境、丰富教学的探究过程、积累学习经验等方面出发,使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理论,并且充分利用这一理论,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摘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小学数学的必修章节,其对后续的图形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需要使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的主要内容,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但是目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的质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赖文学.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6(03):88-89

[2]苏会生.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意识的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5(03):452-453

篇14: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题

1.两个数分别是15.36和1.035,它们的和是( ),差是( )。

2.一个数由6个百、4个一、5个十分之一和9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精确到十分位是()。

3.把5.036、5.306、5.603、5.063、5.630这五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4.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约是2.4,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5.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746.把60-40=20,705=2,20=4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7.把0.3缩小到它的是(),把0.3扩大到它的100倍是()。

8.9800克=()千克( )克=( )吨

9.一根木料长15米,把它锯成3米长一段,每锯一段要5分钟,锯完共用了( )分钟。

10.在边长是12米的正方形花坛四周放花盆,每隔3米放一盆,每边可放( )盆,四周共要放( )盆。

二、我会判断(1分=5分)

1.0.45扩大到它的10倍等于450缩小到它的 。 ( )

2.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0倍。( )

3.明明量得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65€啊?5€啊?5€啊? ( )

4.三角形的任意一边一定小于其它两边的和。 ( )

5.从折线统计图中一定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

三、我会选(1分=5分)

1.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A.大于B.等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2.一个西瓜重4.25千克,与它大小相等的数是( )。

A.4千克25克 B.425克

C.4250克D.4千克250克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不能拼成( )。

A.长方形B.正方形C.平行四边形D.梯形

4.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5cm和6cm,另一条边不可能长( )。

A.9cm B.10cmC.11cmD.12cm

5.把1.008米改写成以“分米”作单位的数是( )。

A.0.1008B.1.008C.10.08D.100.8

四、我会计算(32分)

1.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8分)

6.94+1.78 15.13-13.6280636423

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3分=24分)

0.485+0.64+3.36 5.76+2.43+0.24+10.57

72.51-9.34-12.6610.75-1.86-2.75-3.16

14.02-4.5+0.989.5+4.85-6.13

429-4293+14.50 182+9982

五、我会画三角形底边上的高。(9分)

六、我会应用(25分)

1.在一条长3千米的公路两旁栽树(两端都要栽),每隔8米栽一棵。一共栽树多少棵?

2.四(1)班学生进行广播操比赛,排了4路纵队,队伍长度22米,前后两排相距2米,四(1)班有学生多少人?

3.小东身高1.43米,小亮比小东高5厘米,小强比小亮矮0.02米,小强身高多少米?

4.修一条长1920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96米,这条路如果由乙队修可以提前4天完成,乙队每天修多少米?

5.王叔叔要到天宇大厦的十六楼送文件,因停电使电梯停开,王叔叔只能走楼梯。他从一楼走到第五楼用了72秒,照这样计算,他从五楼走到十六楼,还需要多少秒?

七、我会推理(4分)

篇15: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问题解决 》同步练习题

1.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2分)□+153=781,□要填的数是()。

A

.628

B

.618

C

.615

2.(2分)□+45=50,□里要填的数是()。

A

.25

B

.35

C

.5

3.(2分)15+34﹣34+15的计算结果是()

A

.0

B

.30

C

.49

D

.68

4.(2分)在加法算式中,和()任何一个加数。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大于或等于

5.(2分)减数等于被减数()差。

A

.+

B

.-

C

6.(2分)验算472-328=144,下列验算方法错误的是()。

A

.472-144

B

.328+144

C

.472+144

二、填空题

(共7题;共14分)

7.(1分)根据375+466=841,可以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

8.(2分)看图列式计算。

加法:_______

减法:_______

减法:_______

加法:_______

减法:_______

减法:_______

9.(4分)请你来评判。

△-○=□_______        □-○=△_______

÷

=

_______

×

=

_______

10.(2分)上海市的面积5800平方千米,比北京市小12000平方千米.北京市的面积是_______平方千米?

11.(3分)选数写算式。

(1)4,5,6,11

+=

_______

-=

_______

(2)6,5,8,14

+=

_______

-=

_______

12.(1分)根据123+254=377,写出两个减法算式_______、_______。

13.(1分)小巧用一根绳子去测量一口井深。单股去量井:绳子多2米,对折双股量井:绳子又少2米。井深_______米,绳子_______米?

三、计算题

(共1题;共15分)

14.(15分)口算.

12+54=

63﹣28=

90﹣36=

16+19=

25﹣16=

45+15=

800+500=

1500﹣800=

540﹣360=

260+470=

750+90=

870﹣230=

四、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15.(5分)被减数是357,差是281,减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1、2-1、3-1、4-1、5-1、6-1、二、填空题

(共7题;共14分)

7-1、8-1、9-1、10-1、11-1、11-2、12-1、13-1、三、计算题

(共1题;共15分)

14-1、四、解答题

(共1题;共5分)

上一篇:马化腾精彩语录下一篇:读《赤脚开门的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