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2024-05-07

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精选14篇)

篇1: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1、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状态。

从课一开始,学生就以一种轻松的心情进入情境,“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善于想象的低年级孩子思维处于积极、兴奋状态,在学生感兴趣的画面中学生的思维火花开始点燃了。接着的“看木偶戏”和“买面包”学生的兴趣有增无减,尤其在买面包中,学生想到

“面包师傅的面包有可能会不够,因为排队的还有好多小朋友。”“面包师傅零钱可能会不够,找不开了。”“面包师傅一共做了多少面包?”“一个面包要多少钱?”“王老师,看到这些面包,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会碰到的问题,听来可爱,似乎在进行想象训练。当师老师提到“跷跷板那里又会发生些什么呢?”孩子们的想象又一次打开了“闸门”,在自主遍题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如何去解决问题,而且掌握了如何去提供一定的信息和从中提出问题,巩固了题目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没有呆板的数量关系的说理分析,灵活、积极的思维状态胜过了说理,这是我在新课程中“用数学”方面的对“说理分析”的尝试性的突破。

本课从学生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最后自己编题,使整堂课融为一体,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状态。

2、学习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学生手中。

问题的产生、提出、解决这一系列过程都是孩子们自行完成的,教师在其中始终处于引导者的地位。、“师: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生1:我想知道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在看木偶戏,现在有几个小朋友在看木偶戏?”顺理成章地把画面“切换”到了“看木偶戏”的“镜头”。“师: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和同桌交流一下。”“师:看了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吗?”教师始终处于引导的地位,由学生根据画面情况及自己的想象提出问题,在同桌或小组交流中解决问题。包括小括号的产生:

54–30=24(个)

22+8

54–30=24(个)

228

学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完善地认识了小括号,并掌握了如何运用小括号。如果前人没有规定好,那么孩子的方法就已经很好地解决了“把第(5)种方法也写成一个两步的算式”的问题。当主动权掌握在孩子手中时,孩子们的创新思维是会不断闪现火花的。这是我本节课自感比较满意的地方。

3、教师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

新的理念已经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学始终要为学生学习服务”。本课简单的几张幻灯片的制作,却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引起了孩子无限的想象。尽管课上的很多时间并不是在“解决问题”,比如“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

这样的问题不仅在丰富图的内容,更在丰富儿童的想象。再如“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极好地培养了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当老师要求学生把“22+8=30(个)54-30=24(个)”也写成一个两步算式时,孩子们的思维是积极的,创新的,如果老师直接告诉孩子这两个算式可以写成“54-(22+8)”,那么就剥夺了孩子主动探索的过程,尽管结果或许差异不明显,但至少这个过程是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将很难具备。教师的教学不仅要为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服务,还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篇2: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1、让孩子学会自己看图收集数学信息,读懂题目所要表达的意思,并会根据图画内容,提出数学问题。

2、会通过收集到的数学信息进行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如下:

一、复习导入。

因为孩子们已将学过6和7的认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8和9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基本一致仅仅是数字上发生了变化,所以我先用两个看图列式计算的题目引出8和9解决问题的方法,由简单到复杂。第一题要求孩子们进行加法列式计算,第二题是减法列式计算。并让孩子练习用自己的语言将图画中的内容表达出来(图画的意思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用加法或者减法)

反思:大多数孩子能正确劣势计算并根据简单的图示表达其中的内容,如根据大括号的位置来判断加减法。

二、新知识讲授。

课前分析:新知识讲授这一块难度足最大的是将原来看图列式计算中的大括号和问号的结合变成了文字,所要解决的问题孩子能明显的从图中数出来。重点是教会孩子读懂题目的意思,自己找准要解决的问题。

1、小鹿图

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一共有几只小鹿?跑走了几只?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天鹅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3、蘑菇图

请同学们自己挖掘题目中的信息,列出来,并根据你收集到的信息,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分享给大家。

三、新知识的应用练习

练习十二中1、3题重点练习孩子的看图发现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1、课堂内容安排逻辑性不是很强,好多孩子刚开始兴趣很浓,课堂进行到一半便开始有些听不明白。

2、孩子们习惯于直接列式计算,对于口头表达出图片内容语言组织不是很充分,导致不敢开口,一部分孩子不明白什么叫做问题。

篇3: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关键词:解决问题,数量分析,常用题型

一年级的学生处在智力和思维发展的基础阶段, 对于抽象的东西, 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即使简单的问题也不一定能做对。有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 碰到学过的还能熟练地做出来, 但只要稍微变化一点点, 他们就会束手无策, 容易出现不敢答、胡乱答的现象。所以, 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 要做到反复强调、深入浅出、抓住要点, 学生还是能慢慢接受且解答无误的。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 笔者认为老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学生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

1. 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常言说, 习惯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只要学生能养成自己读题、找问题的习惯, 就不怕学不会如何去解决问题。一年级的问题都是从看图列式到图文应用, 再到文字应用。做这类题时, 要教会学生看图、读题, 弄懂题目传达的意思, 让学生学会列算式解答。刚开始他们会有点不适应, 但经过老师一段时间的反复讲解、刻苦操练, 学生会发现其实一点也不难。解题的首要工作就是理解题意, 读懂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已经做出了一半。因此, 审题必须认真, 绝不能敷衍了事。

2. 要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和熟悉常用题型的思路

数量关系是指解决问题中已知数量与已知数量、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之间的关系。这里会碰到迷惑我们的数据 (对我们解决问题无用的数据) , 只有弄清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才能把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算式, 通过计算算出答案。所以笔者觉得要特别重视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分析工作。举个例子, 农场里养了13只小鸡和15只小鸭, 卖掉5只小鸭。现在农场里还有多少只小鸭?这里问的是现在农场里还有多少只小鸭, 那么题中的已知13只小鸡就是无关数据, 可以不看。剩下的已知数量是原来的15只小鸭, 还有卖掉的5只小鸭, 因为原来的15只小鸭卖掉了5只后, 比原来就少了5只, 所以要用减法去计算。列算式:15-5=10 (只) 。答:现在农场里还有10只小鸭。一年级的问题是最基础的, 下面笔者着重介绍一些常用题型的解决方法, 可以帮学生在解决问题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要解决的问题中有“一共”或者“一起”这些字眼, 都用加法计算, 但是要提醒学生看清楚问题问的具体是哪些“一共”或者“一起”多少个, 因为有些数据对解决问题无帮助。例如, 王奶奶家养了11只小鸡、7只小鸭和6只小狗。王奶奶家养的小鸭和小狗一共有多少只?读题后发现我们要解决的问题里有“一共”, 可以确定使用加法计算, 然后认清是问小鸭和小狗一共有多少只, 那么题目中的已知11只小鸡是可以忽略的, 对我们解决问题完全无帮助, 剩下的已知数量就只有7只小鸭和6只小狗了, 正好是解决问题要用到的, 所以应该这样列算式:7+6=13 (只) 。答:王奶奶家养的小鸭和小狗一共有13只。

在遇到问题求哪个比哪个多几个, 哪个比哪个少几个时, 用减法计算。找到这两样在题目中的已知数量, 用大数减掉小数, 列好算式计算出结果即可。例如, 学校里有17个足球, 9个篮球, 足球比篮球少几个?很明显要用减法, 可以列算式:17-9=8 (个) 。答:足球比篮球少8个。再如, 白兔拔了3个萝卜, 灰兔拔了15个萝卜, 灰兔比白兔多拔多少个萝卜?15-3=12 (个) 。答:灰兔比白兔多拔12个萝卜。

若读完题后发现要解决的问题是还剩多少或者还有多少, 一般都是用减法计算。例如, 原来有15个鸡蛋, 小红吃了9个, 还剩下多少个鸡蛋?15-9=6 (个) 。答:还剩下6个鸡蛋。再如, 盒子里有12支铅笔, 小明拿走了7支, 现在盒子里还有多少支铅笔?12-7=5 (支) 。答:现在盒子里还有5支铅笔。

如果题目里有“上车下车”“飞来飞走”这样的字眼, 记住列算式时“上车”“飞来”就用加法, “下车”“飞走”用减法。例如, 公交车上原来有13人, 后来有5人上车, 又有9人下车。现在公交车上有多少人?13+5-9=9 (人) 。答:现在公交车上有9人。再如, 树上原来有9只小鸟, 飞来6只, 又飞走7只。现在树上有多少只小鸟?9+6-7=8 (只) 。答:现在树上有8只小鸟。

3. 培养学生时常检查的习惯

一年级的孩子普遍马虎, 经常会看错题目、算错答案、忘记作答, 所以老师平常要多叮嘱他们列好算式, 算好答案以后再认真检查一遍, 然后才可以作答。在作答的时候, 笔者会这样跟学生说, 要解决的问题照样子抄写, 但里面的“几”或者“多少”要改成所求问题的答案, 最后把问号改成句号, 才算大功告成。

篇4: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研究

【关键词】数学 解决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02-02

《数学课程标准》在解决问题方面明确提出了一个课程目标——“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1]“解决问题”是当今世界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这里所提到的问题不是那种仅仅通过“识别题型、回忆解法、模仿例题”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强调对不同个人智力的挑战,是因人而异的,概括起来是指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面临的、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直接解决而又没有现成对策的新问题、新情境。[2]小学一年级问题解决学习指的是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在识字范围内清晰易懂、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可以解出来的现实问题和情境。这是对数学学习的一种延伸,也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数学活动。解决问题学习不但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于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当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中的常识相关联时,每个学生都会津津有味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因为这些生活中的事物他们有感性认识的基础,所以在分析这些事物或活动中的数学问题时就很容易激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然地运用积累的经验来理解,并提出解决其中的数学问题的思路。比如在教学排队一题时,小红前面3人,后面1人,这一队共有多少人?又如小红和同学排队从前面数她是第3,从后面数是第2,这一队共有多少人?遇到这类题时,学生往往会不知道该怎么办,有时会多说一人,有时会少说一人,这时,我就指几个学生扮演小红,在教室做到快、静、齐的条件下,自找合作伙伴,按照题目要求自行站队,等学生站好队之后,他们会豁然开朗,自信的告诉老师正确答案,不必教师做烦锁的讲解。

二、引导审图读意,培养良好习惯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完成两个转化。第一个转化是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抽象成数学问题;第二个转化是分析其间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求解。新课标教材在低年级注重第一个转化,没有像老教材那样呈现现成的条件和问题,而是图文结合,把条件隐藏于图画或人物的对话之中,问题要么以问号形式出现,要么干脆省略,要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留出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充分地叙说图意,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说的过程中,明确哪些是已知的信息,什么是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所需的已知条件是哪些等等,初步感知简单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例如,在一年级上册 《金色的秋天》——6、7 的加减法的应用时,我是这样做的:在第一幅图中,引导学生准确表述出“草地上原来有4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而大括号下面的问号所隐藏的问题是“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第二幅图虽然也呈现了两部分的向日葵,但由于问号标在左侧,因此,在引导学生表述图意时,首先要明确大括号下面的“7个”表示一共有7个向日葵,另外一个已知条件就是摘下了3个向日葵。左侧的向日葵个数即使能数得清,也不可作为已知条件,因为问号标注在此,说明这是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图意可以表述为“一共有7个向日葵,摘下了3个,还剩下几个?”对这幅图来说,学生的叙说就显得更为重要,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理解了图画的含义,分清了已知和未知,明晰了条件和问题。

三、利用直观教学,化抽象为具体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年纪小,生活经验缺乏,所以只能借助直观和操作活动来丰富他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逐步形成数学的概念,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解答的方法。如池塘里游走了5只鸭子,还剩8只鸭子。池塘里原来有几只鸭子?学生读完题目后,让学生扮鸭子“玩”起来。黑板上先画一个大池塘,叫13个学生到黑板前扮演鸭子。首先让5只“鸭子”游回座位,这时黑板前只剩下8只“鸭子”。提问:原来有几只鸭子?该怎么解答?为什么用加法?你是怎么想的?很快学生讨论交流出共识:原来的鸭子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游走的,一部分是剩下的,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解决问题是不能单看几个字如“游走”“剩下”而是应该仔细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接着,教师再把题目变成:池塘里游来了5只鸭子,现在有8只鸭子。池塘里原来有几只鸭子? 学生仍兴致勃勃,直到解题之后,他们还意犹未尽。教师如果能把这种直观操作有目的,有控制地运用到低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巧设练习游戏,体验学以致用

游戏符合儿童爱玩好动的天性,它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为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游戏多为运用在课堂后半部分,大半节课下来低年级学生会显得有些劳累,这时我就采用游戏来进行巩固练习,能够重新振作学生精神,寓教于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游戏在实际问题教学中也有同样功效。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时,是这样安排的:(1)设立各小组商店,说明规则: 每组将各自的商品放在一起成为一个小商店,然后选出一名售货员负责管理合买东西,一名财务人员负责记录(姓名、买了什么、付了多少钱、找了多少钱),其他组员当顾客。(2)指导学生购物和出售,及时发现并处理,发现闪光点及时作出评价。这一教学片段采用购物游戏,学生“玩”兴十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他们在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习的境界,真正体现了数学解决问题的内涵。

小学数学中的“解决问题”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需要每一位一线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积极的探索应用,寻找并发现其中的规律,根据学生的学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造性的开展教学,使“解决问题”教学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1]胡庆正.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及策略[J].才智,2015,18:41.

篇5: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面包师傅的面包有可能会不够,因为排队的还有好多小朋友。”“面包师傅零钱可能会不够,找不开了。”“面包师傅一共做了多少面包?”“一个面包要多少钱?”“王老师,看到这些面包,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会碰到的问题,听来可爱,似乎在进行想象训练。当师老师提到“跷跷板那里又会发生些什么呢?”孩子们的想象又一次打开了“闸门”,在自主遍题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如何去解决问题,而且掌握了如何去提供一定的信息和从中提出问题,巩固了题目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没有呆板的数量关系的说理分析,灵活、积极的思维状态胜过了说理,这是我在新课程中“用数学”方面的对“说理分析”的尝试性的突破。

本课从学生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最后自己编题,使整堂课融为一体,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状态。

2、学习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学生手中。

问题的产生、提出、解决这一系列过程都是孩子们自行完成的,教师在其中始终处于引导者的地位。、“师: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生1:我想知道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在看木偶戏,现在有几个小朋友在看木偶戏?”顺理成章地把画面“切换”到了“看木偶戏”的“镜头”。“师: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和同桌交流一下。”“师:看了这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吗?”教师始终处于引导的地位,由学生根据画面情况及自己的想象提出问题,在同桌或小组交流中解决问题。包括小括号的产生:

54–30=24(个)

22+8

54–30=24(个)

228

学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完善地认识了小括号,并掌握了如何运用小括号。如果前人没有规定好,那么孩子的方法就已经很好地解决了“把第(5)种方法也写成一个两步的算式”的问题。当主动权掌握在孩子手中时,孩子们的创新思维是会不断闪现火花的。这是我本节课自感比较满意的地方。

3、教师的教学始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

新的理念已经告诉我们:“教师的教学始终要为学生学习服务”。本课简单的几张幻灯片的制作,却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引起了孩子无限的想象。尽管课上的很多时间并不是在“解决问题”,比如“从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

这样的问题不仅在丰富图的内容,更在丰富儿童的想象。再如“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

篇6: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xiaoxue.xuekeedu.com

我在学校上了一节《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公开课,在上这节课之前我认真的对教材进行了研读,又查阅了相关的资料确立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1.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教材对这节课的编写是按三个层次来安排的:一是给出条件问题完备的应用问题,借助情景让学生理解意义进行计算;二是给出明确的信息、数据,由学生提出问题后,理解意义进行计算;三是由学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数学信息,自己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课一开始,我设计了小精灵邀请大家做游戏的生活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课中我根据“男生有6人,女生有8人”设计了猜一猜小精灵会给大家提什么问题,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对做一做的引入也设计了到动物园参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最后,将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延伸。观察家里的物品,给爸爸妈妈或是好朋友提个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小组合作中,大部分孩子都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从而对根据已知条件条件提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在学生解决了三个游戏中的数学问题,进一步感知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后,通过媒体显示相关数学信息,再引导学生观察整个画面,选择有用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更加明确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掌握如何根据特定的情景,提出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有利于提高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整个探究阶段,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直观作用,选取了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和活动场面,创设了逼真的情境,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在图文声并茂,静观和动态结合的情境中,呈现公园情景图,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扶—半扶半放—放”的原则,依照“整

xiaoxue.xuekeedu.com

体——局部——整体”的观察顺序,让学生从图中众多的信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感知解决一个问题应具备的条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和广泛的活动经验。

篇7: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信诚木棉小学

谢伟清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习了一些基本解题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安排学生学习同数连加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也更具有挑战性。这需要学生充分理解题意,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题目的理解,并探索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节课,我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数学问题生活化、情境化。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是很重要一部分,就是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节课在组织教学材料时,围绕六一布置课室的事情,创设一个现实的生活情景,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的情景中,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体验到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并体现了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例题图出示以后,让学生充分观察情境图,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尝试自己列式。列式后,由学生质疑:“3个同学”这个条件在加法算式中用到了吗?这个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的。

2、学生主动建构新知。本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让学生通过看、想、说、算等实践活动,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教师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建构。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形式多样化。在例题出示以后,为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例题中题目中的意思,我让学生动手实践,用小棒摆一摆图中的信息。让学生自己用更形象生动的方法去感悟题意,也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在练习环节中,我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题,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3、注重算法多样化。如何解决“他们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这个问题,方法是不一样的,可以列综合算式,也可以列表解答。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学生没有想到列表的策略,我就引导学生去思考,该如何填写表格。算完后,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哪种方法更简便。

4、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在拓展思维的环节,我让学生两人一个小组,先想想9串气球一共需要多少个气球?再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个气球。不拘泥于一般题型的练习方法,使学生的思维不停留在固化的模式上。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

1、教学重难点突破得还不够。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有些快。尤其在教学例题时,我引导学生理解“每人折了6个”是什么意思。可是,我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交流,去体会。这使得我没有关注到,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了题意。

2、练习题的层次性欠佳。我设计了三道练习题,围绕教学中的难点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但是练习题的层次性不强。有些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

篇8: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 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是苏科版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学内容. 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我在当天的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发现存在问题, 但是在学生的家庭作业我批改了这样一类题目:“某市实验中学为八年级寄宿学生安排宿舍, 如果每间4 人, 那么有20 人无法安排, 如果每间8 人, 那么有一间不空也不满, 求宿舍的间数和寄宿学生人数”. 这个题目居然没有人会做. 我反思了当天教学中这类题目没有涉及, 于是第二天我及时的补充了这节课, 以下是这节课的教学案例片段.

【 教学案例 】

片段一:激趣导入

问题呈现:

开学初, 某班级已领回全体同学的外语作业本, 每个人可以发10 本, 那么多140 本, 如果每人发15 本, 那么其中一名学生领到的作业本不足15 本, 求这个班级的人数. (这是每名学生都可能经历过的事情, 很熟悉, 很多学生脸上洋溢着兴奋)

师:请同学们认真分析题目含义, 能找到不等关系吗?

生:能, 就是“其中一名同学领到的书不足15本”这句话.

师:很好, 那么, 如何设未知数, 能列出不等式 (组) 吗?

生:设这个班级的人数有x人.

生:“其中一名同学领到的书不足15 本”, 只要将这名同学领到的外语本用表达式列出来和15 比较就可以. (下面有很多同学表示赞同)

师:外语本总数如何表示?

生:外语本总数为:10x + 140.

师:那这名同学领到的外语本如何列式呢?

生: (10x + 140) - 15x.

生:好像不对 (有一部分学生很犹豫) .

师:用 (10x + 140) - 15x表示这名同学领到的外语本数可以吗? 就拿我们班来说, 36 个人, 每个人领15 本, 有一个人领到的外语本不足15 本, 这名同学领到的作业本数, 应该用作业本总数减去什么量?

生:应该减去前面的35 个人领的作业本数目 (有好多学生恍然大悟)

师:那这名同学领到的外语本如何列式呢?

生: (10x + 140) - 15 (x - 1) .

师:如何列不等式 (组) 呢?

生: (10x + 140) - 15 (x - 1) < 15.

(我没有表示我的意见, 请学生动笔计算解集, 但很快有学生提出了疑问)

生:老师, 好像求不出答案.

师:哦, 是吗? 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难道题目出了问题, 或者大家再仔细阅读题目, 我们是不是有列式不对呢?

生:没有呀, 都对的.

(我把 “不足15 本”给加了标注, 立即有学生开始讨论)

师:“不足15 本”的真实的含义是什么? 1 本可以吗? 2 本可以吗? 3 本呢……0 本可以吗?

生:肯定有, 但还有个限制条件, 要大于0 (有好多孩子若有所思) .

生:不等式组应该是0< (10x+140) -15 (x-1) <15.

片段二:例题精讲

师:请大家看我们做的家庭作业:“某市实验中学为八年级寄宿学生安排宿舍, 如果每间4 人, 那么有20 人无法安排, 如果每间8 人, 那么有一间不空也不满, 求宿舍的间数和寄宿学生人数”有同学愿意试着分析不等关系是什么吗?

生:“有一间不空也不满”表示不等关系, 那么应该是这间的人数大于0 小于8.

师:那么请大家设未知数来解答这个题目.

(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都列出了正确的表达式0< (4x+20) -8 (x-1) <8)

片段三:变式练习

师:同学们请思考一下, 不空也不满那么这间一定有人, 所以大于0 且小于8, 那么这间最少会有几个人?

生:既然有, 最少要有1 个人.

师:那么0 < (4x + 20) - 8 (x - 1) < 8 的最小值不和0 比较, 和1 比较可以吗?

生: (很快几个思维反映快的同学开始兴奋) 老师可以, 但是和1 比较是不是应该加上等号?

师: (我停顿了一会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 是的, 这个不等式组还可以这样列1 ≤ (4x + 20) - 8 (x - 1) < 8.

师:那么0 < (4x + 20) - 8 (x - 1) < 8 的最大值还可以和什么数值比较?

生:不满, 一定小于8, 最大可以是7, 所以还可以和7 比较, 还可以这样列0 < (4x + 20) - 8 (x - 1) ≤ 7.

生: (立即有同学站起来) 老师还可以这样列1 ≤ (4x +20) - 8 (x - 1) ≤ 7.

片段四:巩固练习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 某消防队官兵了解到汶川地震灾区一帐篷小学的小朋友喜欢奥运福娃, 就特意购买了一些送给这个小学的小朋友作为节日礼物. 如果每班分10 套, 那么余5 套;如果前面的班级每个班级分13 套, 那么最后一个班级虽然有福娃, 但不足4 套. 问该小学有多少班级? 奥运福娃共有多少套?

(在学生练习中, 仍然有个别学生理解很慢, 但大多数学生基本上可以正确列式, 列式形式大多数是:设小学有x个班级, 0 < (10x + 5) - 13 (x - 1) < 4, 只有少数几个尖子生列式中用1 和3 比较的. )

片段五:拓展延伸

某饮料厂为了开发新产品, 分别用A、B两种果汁原料19 kg、17.2 kg, 试制甲、乙两种新型饮料共50 kg. 下表是试验的相关数据:

(1) 设甲种饮料需要配制x kg, 请写出满足题意的不等式组, 并求其解集.

(2) 设甲种饮料每千克成本为4 元, 乙钟饮料每千克成本为3 元, 两中饮料的总成本为y元, 请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并根据 (1) 的结果, 确定当甲种饮料配制多少时, 甲、乙两种饮料的总成本最小?

师:同学们题目中有不等关系的文字吗?

(教室里安静了一阵, 但很快几个男生开始交头接耳, 互相交换意见. )

生: (有人低声地说) 没有?

师:我举个例子, 如果爸爸给你20 块钱买东西, 你买东西用的钱和20 元有关系吗?

生:不能超过20 元, 哦, 老师, 不等关系是用的原料不能超过现有的原料 (这个回答问题的学生满脸写着激动和开心, 而且下面其他的学生都点头表示理解. )

师:非常好! 这里的不等关系没有告诉我们, 但是和生活联系用生活的经验我们找到隐含的不等关系, 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希望大家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

(练习结果, 该题很多学生都正确的列不等式并解答. )

很快, 学生也解答出不等式组的解集, 但第二问很多学生开始试图把解集28 ≤ x ≤ 30 的解28、29 和30 代入求解成本是多少, 总成本y = 4x + 3 (50 - 3x) 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化简, 计算的过程很烦琐, 而且有计算的错误.

师: 生产的果汁的质量是解集28 ≤ x ≤ 30 中的什么解, 一定是整数解吗?

生:不一定.

师:那么, 把28, 29和30代入求解成本是多少, 合理吗?

生: (很多学生很疑惑)

师:总成本y = 4x + 3 (50 - 3x) 可以化简为x + 150, y = x +150 这是什么函数?

生:一次函数.

师:该一次函数的k是多少?

生:k=1

师:y随x的增大会如何变化?

生: (很快有学生意识到我的意图, 积极的举手要回答问题)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那么x取最小整数解时, 总成本是最小值.

生:应该取x = 28 时, y最小.

师:x=28是解集中的最小整数解吗?

生: (哦……) 是最小解.

师:很好, 这里我们对总成本的求解可以借助函数的增减性可以简化我们解答过程.

(很多学生若有所思)

【教学反思】

在后来的复习和测试中, 对“不空也不满”、“不足多少”一类题目班级里大多数学生得分率很高, 这节补救课效果很好. 我事后还曾问过几名学生, 为什么这类题目会做了, 学生都说课堂的“发外语本”让他们记忆犹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本节课以“发外语作业本”为起因, 每个题目都来源于生活, 有生活体验, 易于消除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陌生感, 从而避免出现学习的紧张不安情绪, 使之体会到数学与生活中那些有趣的事情有关, 教学和生活是联系的, 使学生自觉产生学习的需要.

篇9: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教学;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58-01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学数学不做题,如入宝山而空手归。”足见解题对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和方法的重要性。新课标对解决问题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学会阅读,理解题意

1、初读感知,探究中了解题意。学生独立认真地阅读题目,读通题目,画出要求的问题,找出已知条件。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我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再请小组派代表说说自己的阅读收获及不懂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归纳,引导学生精读领悟。

2、精读领悟,弄清题意。从教学经验来看,一年级学生解决应用题的第一障碍是文字障碍。会读其字,不解其意。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熟读题目,找出重点词句说说、读读、议议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意思,或采用转译的方法进行理解。如:一个足球50元,一个排球40元,一个篮球60元;(1)篮球比足球贵多少钱?(2)排球比篮球便宜多少钱?“贵、便宜”这两个词学生较难理解。因此要求学生多读几遍后,采用换词法读读后交流、比较体会。如:把“贵”换成“多”,把“便宜”换成“少”再读,小组讨论、比较题意是否改变。接着用更具体的数学语言60比50多多少?40比60少多少?表示出来,最后转译为数学算式,这道题就解决了。

二、巧用信息技术,可视问题情境

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直观生动的形象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教学中如果能借助信息技术,图文结合,把问题的情境再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题目。如:(一年级下册教科书59页的习题6),一个足球50元,一个排球40元,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多少元?学生读了题目之后一般对“付给、找回”不能理解,但是如果借助信息技术把买卖的过程用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再配上对话,学生很快就能被问题的情境吸引住。观看之前,老师抛出问题: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会认真主动地观看,看完请学生讨论后回答,他们就会明白“付给”就是拿给的意思,“找回”是阿姨还给小朋友的钱。最后转译成数学算式就简单了。信息技术把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创造成生动有趣的动态数学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三、借助图解法,理清思路

一般地说小学生的思维是由于遇到问题而产生的。但遇到问题时,他们往往不会想或者想不清楚,思维杂乱无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思维,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借助某些手段和方法进行有序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思考问题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画线段图可使较复杂的数量关系直观地反映在图上,对题目中的各个条件、问题建立起清晰的表象。如(一年级下册教科书25页的习题6):松鼠妈妈说:“你们真能干,一共采了12个松果。”小松鼠说:“哥哥采得多,我只采了5个。”哥哥采了多少个?经过分析可以把已知的数量用线段画出来,剩下的用“?”表示。这样就把文字应用题转化成图形应用题,学生“按图索骥”就能寻找到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图解法,除了画线段图,还可以根据题意画出简单的图形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明确地表示出来。如二年级下册指导丛书25面的跳一跳:自行车和三轮车共有8辆,共有19个轮子。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通过分析要求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多少辆?就要知道它们各自的轮子共有几个?而题目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按照常规思路求解很困难。如果用 当车身,用○当轮子,先画8个小,在每个下面画2个轮子,这样一共画了16个轮子。比题目中的19个少3个。再把3个轮子一个一个(三轮车有3个轮子)地补上去,从图中可以看出自行车有5辆,三轮车有3辆。

四、立足生活,拓展延伸

篇10: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一一列举”的策略不是完全的新知识。在小学阶段虽然安排在五年级学习,但是在各册教材中都有渗透,这种解题的策略对学生来说不应该是陌生的,所以,我布置了四道预习作业作为本节课的铺垫1、把7个苹果随意分成2堆,有哪几种分法?2、《科学世界》、《七彩语文》、《数学乐园》,从中任意订2本,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法。3、解放军叔叔轮流换岗,第一次换岗时间是7:00,第二次是9:00,第三次是11:00,第四次是( ),第五次是( ),第六次是( )。4、用10根火柴棒摆一个长方形,有几种摆法?请你摆一摆,画一画。

从预习作业来看1、2、两题列举方法多样,第四题好多同学把10看成了长方形的周长。“一一列举”的策略不是一一列表。教学中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分类列举,用文字,用字母,画图等等,表格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先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表达出了多种形式,有列式的,列表的,用长宽对应书写的。然后教师再向学生推荐表格列举。通过有序与无序、重复与遗漏列举的对比,让学生感悟列举要性。

篇11: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一、策略的适用性

一般来说,不同的解题策略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某类问题。特别是,在学生初次明确地学习相关策略时,要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策略的价值,教师首先要对某种策略所能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这些问题的共同特征,这样,才能提供更典型的问题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例如,在有些实际问题里,条件与问题的关系不能归结为常见的数量关系,因而很难列式计算出答案,但是,与问题相符的一些可能答案却很容易凭经验或直觉得到,只要把符合题意的所有可能答案全部找到,问题也就顺利解决了,“一一列举”就是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像周长一定的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面积一定的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三种(不同)杂志各一本,最少订1本,最多订阅3本,共有几种不同订法等都适合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某种策略所能解决问题的特征,才能提高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二、策略的价值性

学生对策略的态度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态度表现为对策略有热情,感受到策略对形成解题思路的作用,具有自觉运用策略的意识和习惯。消极的态度则把策略看作负担,理解为教科书和教师的规定,是被迫进行的。因此,教师要设法让学生体会某种策略对于解决某类问题的必要性和价值,并转化成学生解决问题的内在需要,真正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以“一一列举”的策略为例,在让学生初步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了周长一定的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围法后,我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把一一列举的策略与以前的解题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感悟一一列举的具体含义,初步体会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即可以把符合要求的答案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来。通过体验和分析,学生体会到一一列举的策略的确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从而对这种策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在下次碰到类似问题时,学生会自觉运用这种策略去解决。

三、策略的体验性

策略不能直接从外部输入,只能在方法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体验获得。体验是心理活动,是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获得的意识与感受。体验使数学教学不再仅仅关注到数学事实的接受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扩展到促进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还是以“一一列举”的策略为例,为了让学生体验到这一策略的价值,我设计以下环节:

(1)设疑启思。在出示问题“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后,我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思考,让他们尝试寻找答案。学生由于受经验的限制,他们中的一部分只能找到一两种符合要求的答案。这时,我又引导他们思考:怎样才能找到符合要求的全部答案呢?学生又陷入了思考。

(2)激活经验。我让学生再次理解“不同围法”的含义,即围成的各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米数不同。学生很自然地想到了可以从长方形的宽是1米、2米……从小到大依次地想,也可以从长方形的长是8米、7米……从大到小依次地想,学生已有的列举经验(学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被激活了。接着我还与学生讨论交流了列举到什么时候停止,初步体会列举的有序性、周密性。

(3)回顾分析。在解决问题后,我请学生对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了回顾与分析,一方面再一次明确和消化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列举策略的价值,为他们解决类似问题积累经验。

(4)延伸拓展。在后面的例2(订书问题)和例3(安排房间问题)的教学和练习中,我总会让学生先谈谈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好处,促使学生在例1中获得的一一列举的经验能顺利实现迁移应用。

四、策略的灵活性

策略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随着具体情境的变化,具体运用策略的形式也是灵活多样的。在列举的策略教学中,三道例题所呈现的是填表列举的形式。在练习中,有些练习已经列出了表格,学生可以填表列举,有些可以直接在图上画画、填填,找到答案,还有一些练习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列举的形式。如练习“有1克、2克、4克的砝码各一个,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能在天平上直接称出多少种不同质量的物体?”学生在练习中有的运用了填表列举的方法,也有的用画图来说明问题:

篇12: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一、课前交流,渗透“等量代换”思想

“等量代换”是假设策略的核心思想,我在课前让学生重温了“曹冲称象”的故事,意在让学生明白曹冲用石头的重量来替代大象的重量实际上就是蕴含了一种数学思想“等量代换”,为解决课上的实际问题作了铺垫。在解决例1时,也确实起到了作用,大部分学生能很顺利的想到将大杯换成小杯,或将小杯换成大杯。

二、创设问题情境,形成认知冲突。

在学生口答完简单的只有一个未知量的题目后,出示例1含有两个未知量的题目,呈现对比强烈的问题,引导学生比较问题的结构特点,形成认知冲突,进而产生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解决问题策略的欲望。

三、以学定教,教学中适时调整教案

在教学例1时环节,我的教学预案上,我预设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三种思路:第一种是全部是小杯或全部是大杯,第二种是通过画图再解答,第三种是列方程解答。但是在课堂上学生都是采用了第一种假设方法,画图也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全班没有列方程解答的学生。这时,我就调整教案,展示了第一种思路。方程的解法,我选择是一带而过,只需要让学生了解这类题目也可以用方程解答,方程也是假设的思想,而且列方程解答,相对列式解答来说就复杂一些,既然学生能掌握列式解答的方法,就不必要求他们列方程。

四、自主尝试后小组活动

非操作类小组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充分自主的基础上。在解决例1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尝试,列式解答。再让学生在小组内活动,说清楚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这样让组内学习较好的学生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对于后进生来说,在自主尝试的时候没有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在小组活动的时候,他们可以听取组内其他成员的思路与方法,对他们理解题目起到帮助作用。个人认为在这些非操作类小组活动前,先由学生自主尝试,能培养学生面对难题时独立思考的习惯,让学生有勇气去面对难题。如果没有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思考尝试的时间就进行小组活动,这样就会让学生对他人产生依赖,形成惰性,面对难题时也就失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五、展示交流多样化。

真学课堂的要求指出: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主动交流的机会。我在本节课中运用了组内展示、全班展示,直观展示、口答展示等形式。在学生小组活动时,让学生在组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路,在小组活动结束后我选取了两种不同方法的作业纸,通过投影仪展示在前面的白板上,让学生直观清晰的看清楚他人的作业,这时我并没有请被展示作业的学生进行自己作业的讲解,而是请全班同学共同思考这份作业的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再指名回答。我认为被展示作业的学生已经在小组内展示过了,没有必要让他再讲解一遍,应该给予他们更多发言的机会,同时又给予了全班同学又一次理清算式每一步的机会,再指名回答,在倾听他人回答的时候,这时全班同学又进行了第三次思考。

在展示“试一试”解题过程时,我并没有在投影仪下展示学生的解题过程。因为我通过巡视,发现全班基本都会做这道题,所以我只是让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同时提醒学生倾听,这样让学生一边倾听同伴的发言,一边思考同伴说的是否正确。既培养了学生倾听的习惯,同时在倾听的同时又思考了一遍,强化了解题思路。

不足的地方:

一、回顾总结不到位。

教材上安排了“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这一环节,而我只是把这些渗透在解决具体题目中,并没有作为一个环节,回顾解决了的问题。我应该启发学生从为什么假设、怎样假设、假设后怎样思考等方面展开交流,并作适时的提炼和概括,以提升认识。

二、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整节课,可能由于后面坐了听课的老师,学生有些紧张,举手的学生不多。我没能很好的调动他们的发言积极性,所以有很多学生会回答但是手却不举起来,这就需要我平时在教学中要注意,多使用激励性语言,多鼓励孩子。

三、关注学困生还不够。

篇13: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 面对同一个问题的解决总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想法, 而这个时候正是我们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时机。如何来正确面对学生的想法, 如何来进行有效的指导, 如何来开展正确的评价, 都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下面, 我以《面积》教学的片断及反思为例, 谈谈数学学习中学生解决问题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及教师引导的方法。

【片断展示】

教师引出了异类形状图形 (长方形与正方形) 面积大小的比较, 这无疑是一个具有挑战难度的问题。

师:同学们, 仔细观察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 你能说说哪个图形的面积比较大吗?为什么?

学生困惑之情溢于言表。

师:那大家四人小组先讨论交流一下, 呆会儿我们再来汇报。

小组活动……

生1:我觉得还是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比较的。

师:怎么比较呢, 说来听听。

生1: (学具操作) 比较多出的部分面积大小, 我发现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面积大。

师:大家同意这样的比较方法吗?

生:同意。

生2:我觉得还是用尺子量的方法比较简单。我量出来正方形是16厘米, 长方形是16厘米。所以, 两个图形的面积应该是一样的。

生:不对!不对!这样比的是周长, 不是面积。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用尺子量的方法看来行不通,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3:老师, 我觉得用书上“摆硬币”的方法挺好的。

师:哦, 那我们看看书上的“摆硬币”方法吧。

生:这方法好是好, 但我们没有这么多的硬币呀?

生4:老师, 我有好办法了, 不需要很多的硬币的。

师:哦, 说来听听。

生4:我还是用重叠的方法。只要比多余部分就可以了正方形多余部分摆4个硬币, 长方形多余部分摆3个硬币。所以正方形面积要比长方形面积大。

师:这样的方法大家觉得好吗?

生:好。

师:还有要表达自己意见的同学吗?

生5:老师, 其实我觉得用摆硬币的方法还是挺麻烦的。我觉得用画格子的方法会简单些。

师:你准备怎么画格子呢?

生5:在两个图形里面画上相同大小的正方形小格子, 看哪个图形画的格子多, 就那个图形的面积大。

师:拿起准备好的两个图形纸片, 我们一起试着画一画吧。

学生活动……

师:介绍一下你们的画法吧。

生6:我将两个图形分解成了大小一样的小正方形格子, 正方形的纸片一共画了16个, 长方形纸片一共画了15个。所以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面积大。

【反思】

1. 合理创设认知冲突, 使之成为问题解决的生长点。

认知冲突多产生于学生的思维与学习材料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问题情境。对于同类形状的图形的大小比较, 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能够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共识;但由于异类形状图形的出现,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所以学生的困惑产生也是可以预见的。而这种冲突点的出现是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契机。所以, 作为教师来说, 必须吃透教材, 了解学生, 充分利用教材内在的矛盾因素和学生认知的特点设置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2. 提供探究操作环节, 使之成为问题解决的踏脚石。

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将外显的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使之成为“思维的动作”和“动作的思维”。同时, 操作活动是一个动态过程, 它顺应了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 又可集中注意, 激发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探究操作环节, 让学生在学习中动手, 在动手中学习, 使问题解决过程真正成为互动有效的学习内驱力。

3. 让学生经历“比较——反思”的“最优化”思维过程。

生1利用重叠的方法来验证图形面积的大小, 源于前面对相同形状图形面积大小的判断基础。生2用了尺量的方法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显然他是将面积和周长的大小判断发生了混淆。生3的方法虽然取自于书本,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原有的生活经验是形成这样一个方法的基础。与生4的方法比较, 我们也不难发现, 学生在操作中更加关注了方法的比较与选择。对于比较面积大小这一问题, 学生知道用摆硬币的方法对于小图形可能是好方法, 对于大图形的面积却不一定适用。生5的所提出的是判断面积大小的最佳方法。形成这个方法的过程也说明, 学生的思维过程是一个由操作作为基础, 由离散逐步趋向统一的过程。经过前面一些方法的积累, 学生逐渐将最优法形成。教学中, 如何引导学生将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最优化”处理, 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环节。

篇14: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113-01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接受和分析能力往往比较差,因此,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开展“解决问题”教学呢?现笔者结合多年从教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经验,谈几点见解。

一、三读问题,初步了解题意

低年级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因此,只有让学生多读,才能对问题有表像的理解。而要求学生认真读,大声读,多读,也是很多名师常用的手段。通过反复的读,学生可以感悟题意。鉴于此,教师在上课时应对学生的读提出要求,并让学生读后画出题目给出的数量,然后说说它代表的意思,确定要求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笔者认为,数学教学也要像语文教学那样,先让学生理解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思考:题目有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例如,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0页的例1“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让学生读题后理解这两个数学信息:“有15个气球”就是一共有15个气球,“卖了9个”就是从15个气球里面拿走了9个。再有一个数学问题:“还有几个?”就是剩下的意思,这时气球就没有原来这么多了,所以用“15-9”进行列式计算。这样综合题意,学生回答起来就有了方向,不至于答非所问。学生从中逐步感悟到一个完整的问题至少有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而且一般说的是同一件事,条件和问题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条件”是解题的依据,“问题”是解题的目的。

二、借图进一步厘清解题思路

数学来源于生活。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可以接触的、可以描绘的数学题,学生如能做到结合图形解题,化繁为简领悟题意,就能使解题过程更加直观,进一步厘清解题思路。借助图形建构数学模型,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比如:妈妈买了12个苹果和8个雪梨,苹果比雪梨多多少个?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先画12个苹果,在苹果相对应的下面画8个雪梨,从而明显地对比出苹果比雪梨多出4个,示意图如下: 学生借助直观演示和比较,在数量关系中找出差别,再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就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了。

三、求助问题信息,确定解题方法

抓住问题所告知的信息,理解关联之意,是解题的重中之重。数学课是一门抽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正确、深入理解问题的关联信息,方能不入“歧途”。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抓住题目中的“一共”“还剩”“增加”“减少”“余下”“多出”等关键信息,加强加、减法的应用,从而确定在什么情况下用加法计算,什么情况下用减法计算。例如:小明的爸爸养了3只小猫、5只小狗,小猫和小狗一共有多少只?小明送了两只小狗给别人,还剩下多少只小狗?在学生读了题目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抓住“一共”这一关键词,理解这是把它们的数量合在一起的意思,所以要用加法计算;“还剩多少只?”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这就是说比原来的数量少了,所以用减法。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做适当的改编,举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促使学生都能够准确抓住题目中所包含的关键信息,从而为问题的解决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各显其能,提倡解题方法多样化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要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学会寻找不同的解题途径,寻求多种解题方法。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善于分析和总结各种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熟知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并能结合问题特点灵活运用。以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后的一个数学案例为例:小明去超市买了一个书包用去30元,一个笔盒用去8元,他付给售货员50元,还找回多少元?此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抓住“用去30元”“用去8元”“付给50元”“找回多少元”等问题信息,认识和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摆脱思维定势,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如第一种方法:用去30元,再用去8元,可以根据题意理解成从50里面减少30再减少8,用减法列式计算:50-30-8=12(元);第二种方法:把用去的钱先合起来算,再算找回的钱,列式计算为50-(30+8)=12(元);第三种方法:和第一种方法的理解相同,只是顺序变了,结果一样,列式计算为50-8-30=12(元)。通过大力提倡算法多样化,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真正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愉悦地感受到数学的解题方法不单单是“自古华山一条路”。

科学地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的特点,采取深入浅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低年级数学教师必须从基础抓起,引导学生通过“读”“思”“悟”“解”来提高解题能力。

上一篇:秋天的怀念优秀作文400字下一篇:大一班家长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