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学而教:教学思路转折点

2024-04-15

因学而教:教学思路转折点(精选6篇)

篇1:因学而教:教学思路转折点

因学而教:教学思路转折点

什么是“因学而教”?“因学而教”指的是因学生面临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发展需要、素质提高而教;因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实际、学习规律和认知特点而教;因学生应具备的方法体系而教。总之,要促使教学和谐统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随堂金四导》较好地体现了这种新的教育理念。

以前总是说“向45分钟要效率”,但实际上很难做到这一点。本书着力倡导“随堂”理念。什么叫“随堂”?即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随讲授进程而使用、参照这套书,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可以随时参考使用。这套书的作用主要集中于课堂,集中于教和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规定的学习时间之内阅读、思考、分析、演练、总结、调控,集中精力,完成学习任务,这有利于解决学习内容多和学习时间有限的矛盾。本书的每一个栏目和优化学习的基本环节都相吻合。例如,运用“单元目标”、“梳理知识”、“表解重点”、“讨论难点”等指导预习,明确本节(或本堂课)学习目标,掌握知识结构,了解重点、难点,筛选出预习中尚不能解决的知识障碍或疑点,在此基础上,听课就有目的,就能带着问题听、有重点地听、有针对性地听。

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导”的作用,依据单元目标导教、导学、导练、导考(“四导”)。

导教:强化了由知识立意向能力发展,注意了由一维、二维目标向三维目标整合;联系社会,联系实际,联系生产、生活,联系环境,联系现代科技,挖掘知识要点和高考名题的内涵,引导探究,体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导学:就是教给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本书各栏目的顺序揭示了宏观学习策略:“单元目标――单元学习――单元小结――单元自测(单元评价)”。同时蕴含了微观学习方法,如“目标导学法”(紧扣目标,指导学习),“结构学习法”(发挥知识结构在学习中的作用),“范例引导法”(突破重点、难点,澄清疑点,克服障碍点),“知识梳理法”,“变式训练法”等等。

导练: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选题“精”、“新”,富有典型性、层次性、针对性、探究性、实践性,训练有单项练习、思维练习、综合练习,体现了训练的整体性。“测试能力”中的题目可供教师在课堂上选用,减少选题、刻题、抄题的时间,从而减轻教学负担。选题“精”,还给师生留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导考:精析高考经验,把握命题走向;化一为十,触类旁通,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整体目标。能激发学生积极性,促使堂堂学习成功,个个成功,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愉悦的心情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立足于学生学习的阶段特点,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强调能力、方法、态度、情感、体验等智能和非智力因素,学习指向清楚明确。如化学注重了观察能力(对实验操作和各种现象)、实验能力(完成实验、处理实验安全问题的能力、识图辨析能力、设计方案能力、实验评价能力等)、思维能力(辨别、分析、迁移、推理、想象、综合、论证、抽象化,特别是逆向思维、开放思维)、自学能力(接受新信息,应用新信息,联系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解决新问题)在目标中的展示。

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综合学习。学生对教辅和教材同步阅读、分析领悟,自设台阶,对应练习。考点题目出示出处,增强高考意识,题目分析点拨方法,揭示关键,剖析误区,提醒要点。题目设计渗透文理综合的观点,适时适度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每单元之后的能力验收,引导学生对照答案自我评价,自我调整。总之,在使用中始终充盈着学生的自我意识。

《随堂金四导》通过对重要知识点的`梳理、表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做到心中脉络清楚;继之借助于题目分别对重点、难点、疑点、弱点、考点精析理解;最后再在运用练习中尝试巩固,达到掌握的目的,总体遵循了“整体――部分――整体”的学习策略。譬如,《高二化学》“镁和铝”一节,用括号图、反应关系图建立了镁、铝知识体系,其中重点为镁、铝的性质,镁、铝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及其有关实验,这由教材本身所决定;铝、氧化铝、氢氧化铝的两性为难点,难点有时和重点一致,有时还因学生而异。而学习的障碍,即疑点,不少也出自于解决“铝的两性问题”的题目。而考点则源于重点、难点和疑点,如A鄄lO2-已成为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在“精解名题”又以铝粉燃烧为例探讨了金属能源,对重点知识在运用中又加深了理解。学习中突破了重点、难点和疑点,解决了主要矛盾。

本书所体现的分层思想、变式思想、典型观念、能力意识、综合提高意识,渗透贯穿了“因学而教”的思想,使编写的体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步统一,在内容上和新课改、新高考、素质教育的实施相接轨,对学生的学习由面到点,由合到分再到合,达到了“导”的作用。

篇2:因学而教:教学思路转折点

一、“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结构

(一)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

“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包括十大思想:教学抓手、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反馈、教学动力、教学结构、教学发展、教学合作、教学创新以及有效教学思想。有关学者认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案作业中蕴含着一定的教学思想,学案的设计中隐含着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以及教学相长等思想;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有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相关思想。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实施“双动两案”模式的核心因素。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可以被分为阶段性目标和终结目标。其中阶段性目标和普通的教学目标相似,也就是对教学改革中标准的实施;而终结目标是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目标,两者之间较为突出的是将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目标上升到教学目标的高度。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师生双动

在实施“双动两案”教学过程中,“双动”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教师扮演着不同角色,这可以充分地体现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实施“双动两案”教学模式,可以推进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它体现出一种相互交融、相互发展、共同进步的新型师生关系,并体现出一种师生双主体的教学理念。

例如,在对“行星地球”有关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将教案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教案内容进行自学,在自学过程中学生提出“地球自转速度和哪些因素有关”、“地球哪一个部位自转速度最快”等。这时,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提出的新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对教学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学案设计步骤

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前,教师要认真备课。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对集体加强研究,从而使集体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教学大纲以及考试说明做出充分了解,从而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此外,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中的内容,进而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对高中地理知识的易漏点进行补充。通过以上内容,可以使教案的编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在确定目标过程中,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中心,同时进行技能的提升,并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时,以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培养标准。

(三)教师点拨指导

在进行高中地理习题练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准备好典型的错误题型,然后让学生自主查找错误,并对查找出来的错误进行认真分析,最后教师为学生提供解题思维和方法技巧,然后与学生共同总结这一类型的题目,最终形成一定的解题规律。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这样的规律解答新问题,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拓展,从而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对地理习题进行精炼,并及时反馈矫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一题多变或者多题一解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总结,及时发现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点,然后充分分析,并制定补救措施。如在学习“人口再生产”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对人口再生产知识进行简单介绍,然后让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知识的总结。这时,教师为学生挑选典型习题,让学生自行回答。这些活动实施结束后,教师结合学生自学情况进行讲解和补充。这样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再如,学习“地球上的水循环”有关内容时,如下图所示:

题目为:上图实现着图中(1)的功能的是副热带高气压。明显这是错误的答案,这时教师让学生找出错误所在,分析为什么不是副热带高气压。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1)是水汽输送环节,明显的是我国夏季风循环情况。对于其他现象,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分析,分析结束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并讲解分析过程。

总而言之,在实施“双动两案”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地理教学的目标,在开展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本着师生双动的原则。在课堂开展之前,需要做好教案的设计,然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科学评价。对于学生知识掌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需要及时补充,从而帮助学生牢固掌握高中地理知识。

摘要:本文就“因学而导,双动两岸”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双动两案”的教学结构,阐述了其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双动两案,高中地理,策略

参考文献

[1]常永祥.高中地理学案导学之预习策略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课程,2015,0(8):13-17.

篇3:以研立学 因学而教

[关键词]自我建构 数学思考 数学思想 数学活动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4-017

【片断一】各小组交流如何计算梯形面积后汇报。

生1:我是这样想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而梯形的面积就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方法1)

生2:我有不同的方法。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因为三角形的面积我们是会算的,梯形的面积=三角形1的面积+三角形2的面积,三角形1的面积就是(底1×高÷2),三角形2的面积就是(底2×高÷2),如图1,底1就是梯形的上底,底2就是梯形的下底,梯形的高也就是三角形的高,所以梯形的面积就是“(梯形上底+梯形下底)×高÷2”。(方法2)

生3:还可以把梯形分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高,三角形面积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上底,三角形的底是(梯形下底-梯形上底)。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梯形上底×高”,三角形面积是“(梯形下底-梯形上底)×高÷2”,把两部分合起来就是“梯形上底×高+(梯形下底-梯形上底)×高÷2”,把这个算式整理一下就是“梯形下底×高÷2+梯形上底×高÷2”,也就是“(梯形上底+梯形下底)×高÷2”。(方法3)

生4:我还有不同的方法。在梯形的腰上找到中点,连接A点和中点,将这个三角形旋转,得到一个新的三角形,新三角形的面积和原来梯形面积相同,新三角形的面积是(底×高÷2),新三角形的底就是(梯形上底+梯形下底),所以梯形的面积就是(梯形上底+梯形下底)×高÷2。(方法4)

生5:我和生4的方法有一点类似,把梯形沿着腰的中点分割开,然后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来梯形的面积是一样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是梯形的高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上底+梯形下底)×(高÷2),所以梯形的面积也就是(梯形上底+梯形下底)×高÷2。(方法5)

生6:我想问为什么从中点切开,补成的这个图形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呢?

生7:我可以用一个梯形剪一下。(操作演示了从梯形中位线剪开拼成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师:生6的问题提得很好,说明他很善于思考,不过生7也很爱懂脑筋,能想到用一个梯形进行简拼。生5的推理方法是正确的,但是以我们目前学习的方法还不能严格地证明这种推导方法,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再学习。

师:在这里,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在这些方法中都要除以2,为什么梯形的面积计算要除以2呢?

生8:因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我们先算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起来的,所以算梯形的面积当然要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了。

……

《礼记·学记》中记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过程,但更需要有合作交流的成分,课堂展示交流充分将学生的学习收获分享于众,展示交流为他们个性化的思考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莫大的成就感。首先让学生充分运用割补、平移和旋转等策略,通过迁移转化,沟通了平面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公式推导的多种方法,落脚点都是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最后,再将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中“除以2”的难点留给学生去解释。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退居讲台之后,只在学生有疑难处适时出手,强调了重点,突破难点,真正落实了教学目标。

【片断二】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非常了不起,反观这几种方法,你能找一找这些方法之间的相同和不同吗?

生1:这些方法都是将梯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面积,然后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的。

生2:方法2和方法4是把梯形转化成三角形来算的。

生3:方法1和方法5是把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来算的。

师:在转化时用的方法上有什么类似的地方吗?

生4:方法2、方法3是把梯形分割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算的。

师:这两种方法用到了分割的策略。(板书“分割”)

生5:方法4、方法5是把梯形剪开,然后再拼成新的图形来算的。

师:这两种方法用到了剪拼的策略。(板书“剪拼”)

师:这些方法都是将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进行计算的。

……

对于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多样的方法并非教学目的,而是通过多种方法的展示,让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开拓思路、启迪智慧。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应该时刻记住自己的主导身份,适时点拨,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这里,学生面对多种推导方法,到底要从这些方法中学到什么?这是我们教师需要心中有数的,因为具体的知识应用是十分有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才是更高层次的学习内容,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目标。在面积推导中蕴含了丰富的转化策略,和将未知转化成已知的数学思想,教师通过适当的提问,引导学生再次反观众多方法,异中求同,提炼了“剪拼、分割”的转化策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后续的相关学习积累了有效的数学活动经验。

【片断三】学生在明确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已经会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周老师没有就此打住,而是出示了一道变式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生:46-20=26(米),26×20÷2=260(平方米)。

师:这里没有给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你是怎么求的?

生:我们求梯形的面积时要知道上底和下底是为了知道上底和下底的和,在这里求出“46-20”就可以知道上底和下底的和了,所以就可以求梯形的面积了。

师:做了这道题,你有什么想法?

生:不要生搬硬套梯形的面积公式,有时候不知道上底和下底分别是多少也没关系,关键是要知道梯形上底和下底的和。

……

学习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它不在于解决问题的某种小技巧,而是一种面对新问题勇于尝试与探究的精神与勇气,最重要的思想是让大多数人能够以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主动学习,让所有人能从学习中获得自信,和一份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学习“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内容,直接套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很熟练,然而,这样的基础练习容易让学生产生思维定式,影响对梯形面积计算的灵活应用,而这道练习题的呈现,打破了学生原先的思考套路,让他们在练习中自己发现计算梯形面积时并不是一定要知道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分别是多少,关键是要知道上底加下底的和,从而领会梯形面积计算的核心要义,真正实现了“让人人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目标要求。

篇4:因学而教:教学思路转折点

一、“为学而教”概述

“ 为学而教 ” 即 “ 为学生而教 ”、 “ 为学习而教 ”, 要求教师要站在学生和学习的角度展开教学. 但事实上, 很多数学教师潜意识里都会受“为数学而教”观念的影响,站在数学的立场上进行教学;同时还会受到传统“尊师重教”文化的影响, 往往注重作为教师的威信,忽略了对学生的尊重,在教学中也会不自觉地将教师的“教”放在首位,要求学生配合教师的教学,禁锢了学生自己的思想[1]. “为学生而教”、“为学习而教”与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相吻合,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立场上进行教学,尊重并突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有效挖掘出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同时, 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 确保教学内容和方式符合学生特点、 满足学生需求.

“教 ”和 “学 ”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 ,前者是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后者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基础,只有两者相互制约、 依存和促进,才能有效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学活动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运行系统,学生也才能实现全面、有效的发展.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基于“为学而教”基础上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将“为学而教”的教学理念应用到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其有效教学策略如下:

(一)因材施教

即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类型、教学目标等因素设计有目的性的教学计划,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具体应考虑四点: 一是学情分析, 即分析学生的可用时间、体力、各方面承受能力等;二是目标导向,即教师要根据学情分析情况明确预期应实现的教学效果; 三是知识定位, 即先分析达到目的地需要经历或是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而确定前进的方向(方法与策略);四是问题设计,即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对学生学习产生引导和点拨作用.

(二)紧抓重点和难点

就以小学高年级数学的问题解决教学来说,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紧抓重点和难点. 如“一个长方体水泥桩长、宽都是15厘米,高1米, 埋入地面下40厘米, 问给露出部分刷红漆的面积约多少平方厘米? ”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这道题具有一定难度,有关条件也比较迷惑,因此,要解题首先就要梳理清楚题中的条件,即“长方体水泥桩长、宽都是15厘米,高1米,埋入地面下40厘米”. 接着要明确解题要求, 即求露出部分刷红漆的面积. 最后就要找准解题的关键,即“露出部分面积=地面上的5个面”.

教师引导学生找准解题的重点和难点,避免学生在审题时步入误区,既能有效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能教会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思路,为课堂有效教学做好布局工作.

(三)注重问题引导

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即学生活跃思维的过程, 为此,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问题引导,善于选择适合的问题情境、设置合理的起始问题、设计具备引导性的问题链, 先设疑问再解题,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 问题的设计应具备三个特点,即初始性、情境性与结构性.

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 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块长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纸板,并提问“同学们会计算这两块纸板的面积吗? 你知道哪块纸板的面积更大吗? ”鉴于长方形面积计算是已学习过的内容,所以学生都能很快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 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属于新内容,又该怎样求面积? 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新课内容,提问“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学生可能很迷茫,找不到下手的地方;部分学生可能想到用数方格的方式来求其面积. 这时候教师就话锋一转 “能不能像求长方形面积那样很快计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然后,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有联系吗? 如何联系? 怎样的联系? ”通过这样的设疑方式,调动学生兴趣,引发思考,在探究中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感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树立正确的“为学而教”理念,深刻认识“为学而教”的真正涵义,基于学生学习基础、学习需求、教学内容等基础上,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将“为学而教”的理念贯穿数学教学始终,进而有效提升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摘要:价值观念会影响人的所有行为,同样的,教师的素养、理念、知识、经验等对其课堂教学行为也有影响,这些观念都围绕同一个中心,即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具体到课堂教学里,就是教师“为何而教”?本文就基于为学而教的基础上,探析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有效教学.

篇5:因学而教:教学思路转折点

1. 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猜测验证中“想说、想学”

创设问题情境是新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 以问题情境为基础的数学教学能增强课堂的灵动性, 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主动性。它以生活化的方式反映数学的思想方法, 使学生在常见的情境中猜测, 并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 从而培养学生的乐学思想, 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 就会有自己的见解想要表达。

在“倍数和因数”的教学中, 学生通过猜测, 形成一定的想法, 但由于没有实践的验证, 学生不太愿意交流, 在猜测的基础上,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使学生的想法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同时学生能在合作中, 尝试说一说“摆了几排, 每排摆了几个”。这样的教学, 学生的参与度较高, 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 再检验自己的想法。这样, 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也就顺理成章了。在这样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体验更深刻, 感受更多, 想法也更多。学生就会主动交流, 也愿意继续探索。

其实情境不需要花哨, 无所谓好坏。当出现学生无法独立解决, 需要点拨、引导才能解决的问题时, 教师恰到好处地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会很乐于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有了自己的猜想, 就会验证, 这种建立在思考并操作验证的基础上所获得的知识学生会掌握得更深刻。

2. 倡导先学后教, 让学生在自学探究中“会说、会学”

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的人, 都是有着丰富内心世界和独特情感的人, 他们渴望与教师对话、与书本对话、与同学对话, 并且渴望互动。在自学活动中, 教师应尊重学生对话、互动的愿望,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采用灵活的自学方式, 尊重他们对书本知识不同的感受与体验, 并积极组织学生对话交流, 促使他们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得到真实的学习感悟和收获。

如在3×4=12的教学过程中, 在学习谁是谁的倍数和谁是谁的因数时, 这虽然是一个新的知识点, 但是对学生来说是易于理解的, 所以笔者提出“12和3与4有什么样的关系?3与4和12又有什么样的关系”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这样学习就有了方向, 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因此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交流说说6×2=12、12×1=12等算式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时, 学生都跃跃欲试, 说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学生不断熟练后, 抽象成用字母表示的乘法算式A伊B=C, 并改写成除法算式C衣B=A, 引导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是对乘法和除法算式而言的。有了自主探究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了, 表达想法的能力自然也增强了, 学生真正成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

3. 注重导学导练, 让学生在讨论思辨中“能说、能学”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 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问题, 会形成自己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互动, 他们会看到不同的理解和思路。在一堂数学课中, 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是不能忽视的。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是创新的灵魂。在教学中, 教师应激励学生依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对问题的可能性进行多角度的思索, 寻求新颖性的、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 挖掘学生的潜能。

例如, 寻找一个数的因数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 可以找15的因数为例, 引导学生从 () × () =15想15÷ () = () , 并说说在这个算式中可以知道 () 和 () 是15的因数, 从而想一想15的因数共有几个。学生体验到15的因数是一对一对地找的。教师在导学、导练的基础上, 让学生在4人学习小组内交流, 如何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地寻找一个数的因数, 在小组内的讨论思辨中, 学生的表达一步一步地完善。通过努力, 学生充分感受了成功的喜悦, 所获得的方法在后面寻找16的因数时得到了巩固。

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互动, 他们会看到不同的理解和思路, 从而探索更好的办法。在不断讨论和紧张的思考中, 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交流表达的能力也突飞猛进, 教师只需组织好学生交流, 学生就能通过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

4. 落实练在当堂, 让学生在感悟体验中“善说、善学”

一方面, 当堂练习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也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 不仅要善待学生的错误, 更要用“睿智”去化解、点拨。把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和思维发展的教育资源, 巧妙利用。让学生在反复的感知体验下, 善于表达、善于学习。另一方面,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能体验成功, 增强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

篇6:因学而教:教学思路转折点

还记得上一届自己上《背影》的时候,两个班级对那堂课都比较冷淡,整堂课结束,学生没有什么“感觉”。我试图营造“感人”的氛围,最后我感觉自己很投入,但学生却不是很投入。当时上课前我先问了全班:“喜欢这篇文章的同学请举手。”但班里只有几个同学举起手,孩子们普遍对这篇文章没有多少感觉。一篇如此经典的散文,大家没有什么感觉,这是我那时所没料到的。但课后想来也是正常:比如文中的父亲为我买橘子最感人的画面,现在的家长不但做得太多,而且做得“更好”,做得更“理所当然”。记得当时我设计的最主要的教学环节是细细品味几次背影的描写。课堂上虽然对几次描写做了深入的分析交流,但这个分析反而削弱了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学生自己的感受还是苍白的。最后我和学生交流了我自己写的一篇关于父爱的文章,“走马观花”式的迁移又让学生失去了自己做阅读“主人”的时间。是不是因为我太想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传授给学生,反而让学生自己没有真正地走进文本呢?

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做“文本的主人”?老师怎样才能真正地“顺学而教”?像《背影》这样的经典课文如何让我们现在的孩子产生共鸣?在给这届学生讲授《背影》之前,我试图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二、过程

单刀直入式的导入:“请大家说说自己读过这篇经典散文《背影》后的感受。”第二个同学的回答马上就让我们“大跌眼镜”了,她说:“我觉得这篇文章读完,我没有什么感觉,我没有像文中的‘我’那样被‘父亲’深深感动,文章不就是写了父亲给儿子买橘子嘛。”

“那好,那我们今天就一起去细细体会文中的那段父子情,去细细品味朱自清先生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我顺势推导。

导入后我设计的课堂的第二个环节是“感受流泪”。我的主问题是:“作者几次写到父亲的背影的时候都写到自己的流泪,你能理解作者的流泪吗?你觉得作者为何会流泪?”随后我们先从第6段买橘子背影的流泪开始说起。

一学生说:“父亲年级大了,又很胖,爬月台不容易,父亲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所以作者流泪了。”我指导学生尝试做动作感受一下,“攀,缩,微倾”,体会父亲做这些动作的不易。“同学们觉得哪个动作最不容易?”一个较胖的孩子回答道:“缩,因为胖的人不容易做这个动作。”

一学生说:“家里困难,父亲还要费力给我去买橘子。”“怎么困难?”“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变卖典质,还了亏空。简直是祸不单行。”“家庭遭受这样的打击,对谁来说,这些打击都如千斤重担压在身上。”“但父亲还是坚持送‘我’,那么困难还是要坚持给‘我’买几个橘子。”“你觉得‘我’当时是怎样的感受?”“感动啊,所以流泪了。”

一学生说:“父亲是强忍着悲伤。父亲明明背负着悲伤和压力,却要装作很轻松,明明买橘子不轻松,却要让‘我’觉得很轻松。”“为什么要让‘我’觉得他很轻松呢?”“不想让‘我’担心,不想让‘我’难过。”“是啊,这是怎样的一种隐忍和坚强。这让我们感受到山一样高大的父亲。”“这时,你觉得作者除了感动外,心里还有怎样的感情?”“心酸,心疼父亲。”“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希望从中读出感动、心酸和心疼。”

我说:“父亲可以不去送‘我’吗?”“可以,那时‘我’已经20岁了。”“那为何一定要送?”一学生说:“不放心啊。我去军训的时候也是这样,我妈妈一直要送我到学校,现在我明白了那时她一直对我不放心啊。”我说:“是啊,我记得我一开始让儿子独自坐公交车的时候也是这样,送儿子上车,唠叨着和司机叮嘱儿子在哪一站下车。”一学生说:“父亲怕茶坊不妥帖,怕行李太多,怕脚夫价钱高,怕夜里会出什么事。”“父亲有那么多怕,作者当时理解吗?”“没有完全理解。”“你从哪里看出来?”“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话不可。”“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里有两个‘聪明’,你能体会出这‘聪明’的含义吗?”“儿子觉得父亲不高明,觉得父亲和人家讲价钱,丢自己的脸。”“所以当父亲给‘我’买来橘子的时候,内心还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愧疚。”

我说:“橘子可以不买吗?”“可以啊。”“那为何一定要买?”一学生说:“为孩子做点事就觉得很开心。”另一学生说:“记得有一次我去旅行,外婆来送我,她也是这样,一定要给我送点零食来。”“中国式的父母,为孩子做事从没有怨言,反而觉得特别幸福。”学生的几次联系自己,让我感觉到他们正越来越走进文本。我说:“是啊,朱自清的父亲当然也是,‘橘’‘祝’谐音,既为解渴,又为祝福,此时的作者怎会不被感动?”

最后我总结说:“所以,当时我看到父亲给‘我’买来橘子时,心怀感动,心酸,心疼和愧疚,流泪是自然的。我们一起齐读来体会这份情感。”我感觉一层层地深入后,学生的朗读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有感情。

第三处的背影的聚焦在第二次背影聚焦的基础上,通过朗读体会,自然比较到位,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活泼。课堂上另一处着重聚焦背影和流泪是课文最后一次“背影”的描写,我问学生:“当时‘我’为何又流泪了?”一学生说:“读到信的最后感受到父亲身体不好,觉得自己没有好好陪伴父亲,愧对父亲,所以流泪。”“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好好陪伴父亲?”“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为何两年不见,我们可以猜测一下吗?”一学生说:“我觉得他们父子关系不好?”“你从哪里看出来?”一学生说:“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另一学生说:“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我点拨道:“是啊,所以这‘不想见’是也许可以见面但谁也没有想见。”一学生说:“流泪更是这几年与父亲之间隔阂的一种理解和愧疚。”

我这里放弃了我原先准备的链接内容:父亲时任徐州烟酒公卖局长。在徐州纳了几房妾。此事被当年带回淮阴的淮阴籍潘姓姨太得知,她赶到徐州大闹一场,终至上司怪罪下来,撤了父亲的差。为打发徐州的姨太太,父亲花了许多钱,以至亏空五百元。让家里变卖首饰,才算补上窟窿。祖母不堪承受此变故而辞世。(《朱自清年谱》)

出示的链接内容是:链接1:“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是来信里的那段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朱自清先生1947年接受《文艺知识》编者采访)链接2:朱自清父亲读《背影》:1928年,我家已搬至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房子。秋日的一天,我接到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我手捧书本,不敢怠慢,一口气奔上二楼父亲卧室,让他老人家先睹为快。父亲已行动不便,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子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珠,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父亲在看到《背影》的几年后,便去世了。(朱国华《朱自清写背影的背景》)

最后我总结:“这四次的背影中,三次我的流泪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一个可以为儿子心甘情愿、勉为其难的父亲,也看到一个对父亲有愧疚,开始真正理解自己的父亲,慢慢读懂父爱的年轻的儿子。”

此时,我觉得课堂的氛围到达了高潮,学生、我,都沉浸在文本中,被朱自清的文字和情感深深打动着。我们一起又很动情地朗读了最后一次背影的描写。

剩下最后7分钟,我又让学生沉浸到文字中,找一段读一读,继续品一品,从平实的语言中感受“爱的力量”。我先出示示例,然后请大家思考,最后交流。学生找了七八处地方,体会到朴实的语言是富有表现力的,它们或含义深长,或耐人寻味,或最能表现情意。文章用语非常简洁,似乎没有一个词是多余的,都如此地恰到好处。

下课铃声即将响起,我在毕淑敏的一段话中结束这堂课:“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但有些东西却永远无法弥补。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尽一份儿女的孝心。”

三、反思:

1. 回看整堂课,“以学为中心,顺学而教”的想法充分落实了,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沉浸在文本渲染的“深情”氛围里。

更有学生能从文本联系到自身,在体会父子情的过程中,有几个同学都用了联系自身的方式来交流,“在文本阅读中遇到了自己”,这是学生真正参悟文本的表现。

“顺学而教”是学生感悟到哪层,教师适时引导到哪层,并且最终达到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那如何把握这个“顺学而教”的契机呢?

(1)“顺学而教”需要教师适时地追问和导入,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趋向深入,并且要依照学生的情况随时做出调整。

例如最后感悟“我”和父亲的关系如何的环节时,我设置了这样两个问题:“为何两年不见,我们可以猜测一下吗?”“你从哪里看出来?”我点拨道:“是啊,所以这‘不想见’也许是可以见面但谁也没有想见。”学生最后自己理解到朱自清对父亲有从不理解到理解的情感上的愧疚和成长。这次的挖掘让原来学生没读到的或者读不懂的地方慢慢读到了、读懂了。教师的每次追问和导入除了课前准备充分外,更需要现场的机智和灵敏。

(2)“顺学而教”是教师在课堂上多等一等学生,不要总着急把自己的感悟分享给学生。

例如在交流为何流泪片段中,我提了几个“无疑反问”:“父亲可以不去送我吗?”“可以,那时我已经20岁了。”“那为何一定要送?”“橘子可以不买吗?”“可以啊。”“那为何一定要买?”这几个在学生无疑处的反问,推动学生更深入地感悟理解。很多时候老师有“顺学而教”的意识了,但在现场课堂中经常会急于把自己的感受或预先准备的内容说出来,缺少等一等的淡定和从容,从而又失去学生自己深入阅读的最好时机。

(3)“顺学而教”当然也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自己感悟深入的同时,给予最有力的点评和总结,在师生平等阅读中起到“首席”的作用。

“学生为本,顺学而教”并不是说教师就要永远站在学生的“背后”,相反,课堂的每次点评总结和教学环节的推进,都需要教师最强有效的“金石之声”。这样能更好地推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4)“顺学而教”是教师对有助于文本理解的各种材料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生成时又能做出机智的调整和删选。

有关“朱自清的父亲和朱自清的关系”,这个内容课前我是做过链接准备的,但在当时的课堂上如果出示了,我觉得反而对当时沉浸在父对子的爱和子对父的理解的共鸣感上“节外生枝”。所以这个内容我没有选择出示交流,点到为止。教师应该随着课堂的需要来选择材料的呈现。

总之,“顺学而教”是教师心里有要学生学习到哪一层的教学目标,又对学生最初的阅读感受和理解有充分的认知,完成王荣生教授所说的“一篇课文从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这个终极目标。一路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

2. 情感和语言的“重复式”教学环节的设计是这堂课最欠缺的地方。

散文教学着眼点在于让学生从作者独特的表达方式上去体会作者独特的感情。本堂课我设计的学习目标是两个,一是体会文中的那段父子情,二是细细品味朱自清先生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教学环节设计了四个环节:一、课前导入;二、感受“流泪”;三、体会语言;四、迁移结尾。上完课后,立即感受到散文的教学情感和语言分离式的教学是欠缺的。其实在第二个环节中,感受情感的过程中是不能脱离语言的,情感体会中其实也都是一直围绕着“朴实的语言渗透着深情”在展开,例如“两个聪明的体会”“又一次流泪,‘又’的体会。”等等。只是自己原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在当堂的教学过程中缺乏“临门一脚”的即时和机智。如果也能在学生的体会中顺势做出对语言及时的点评和归纳,完全可以把情感体会和语言的赏析结合在一起。也不至于使第三个环节的设计显得“多此一举”“画蛇添足”,并且让课堂还是呈现出那种“板块式”教学,没有达到一堂课一个主问题,“一气呵成”的流畅感。情感和语言重复的体会,让这堂课显得不精练,着实可惜遗憾了。

3. 这堂课的“成功”和“欠缺”之处,两个极端给自己的“教训”和“反思”,对我来说,是非常真切和痛彻的。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因学而教:教学思路转折点】相关文章:

理清思路展示教学思路04-09

教学思路地理范文05-28

教学目设计思路04-17

浅议思路教学05-09

语文阅读思路教学05-05

语文教学思路论文04-16

物理思路教学论文04-17

课堂教学改革思路07-08

项目教学设计思路07-21

整体教学设计思路07-29

上一篇:幼儿园消防疏散应对方案下一篇:保运二区2013年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