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思路教学

2024-05-05

语文阅读思路教学(精选十篇)

语文阅读思路教学 篇1

一、抓基础, 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对小学生来说, 提高阅读能力最重要的方式依然是多读、多看、多积累, 因为小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弱, 认识的字也没有那么多, 语感也不是那么好, 通过进行多遍的阅读, 记住了其中的字词, 培养出了语感, 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可以把握了, 所谓的“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就是这个意思。同时, 在进行基础阅读的时候, 教师也要适当地给学生创造机会, 让学生能够有提高的过程。随着阅读的增加, 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随着提高, 因此教师适当地根据学生的能力提高阅读强度, 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很有用。

二、抓预习, 引导学生探思路

预习, 是从开发智力入手, 培养学生自觉能力的重要途径, 他是整体感知阶段, 也是对课文理解的初级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大体理解文章“写什么”“怎么写”。预习时, 我们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字、词、句, 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还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文章的思路, 对一部分课文, 我事先精心地设计好一些思考题, 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

如, 教《挑山工》时, 我设计了这样几道题:什么是挑山工?登泰山时, 挑山工挑着担子是如何登上山的?挑山工走的路远比游人多一倍, 为什么往往还能先登上山顶?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课文是分哪几层意思来说明这个道理的?

教《草原》时, 我事先提出了这样的几个思考题: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草原的景色有什么特点?草原的主人是如何欢迎、接待客人的?本文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

经过长时间带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预习, 使学生渐渐地明白:学习一篇文章, 首先要弄懂“为什么写”“写什么”, 然后还得弄清作者是“怎么写的”, 探索文章的思路。

三、抓析题, 引导学生找思路

析题, 是深刻理解文章的突破口, 也是培养学生智能 (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推理能力、综合能力) 的重要手段, 因为课题是文章的题眼, 有些课文抓住课题进行剖析, 常常能收到纲举目张, 势如破竹的效果。

在教《鸟的天堂》时, 我便紧紧地抓住什么是“天堂”?什么是“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到底是什么样子?然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去阅读、理解, 学生很快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对课文有了比较明晰的总体印象。

教《草船借箭》时, 我抓住课题提出:谁借箭?为什么用草船借箭?他为什么要借箭?以此来导出课文的思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析题训练后, 现在, 学生一般看了课题后就能根据题眼从“为什么”“怎么样”“结果如何”这几个方面去揭示文章的思路。

四、抓结构, 引导学生理思路

文章的层次结构是作者思路的表现形式。阅读教学中抓住层次结构进入了部分理解阶段, 这是课题的深化阶段。主要让学生弄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是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的重要步骤。

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文, 我便扣住“引上狼牙山——引上绝路——引向峰顶——跳下深谷”这些按空间顺序表明文章结构层次的关键词语, 表明五壮士立场坚定、机智勇敢、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 向学生展现一条主要情节发展的线索。

又如, 教《一夜的工作》, 课文写的是作者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 亲眼见到总理一夜的工作的情况, 表明了总理的工作辛苦、生活简朴。在教这篇课文时, 我要求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从哪里到哪里是写总理的一夜工作的, 学生很快便找出是二——六自然段, 那么开头、结尾几个自然段又写的是什么呢?学生再读课文后便能说出开头是交待事情发生的原因, 结尾两自然段是作者看了总理一夜工作后的感想。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了, 文脉也就显示出来了, 再要学生紧扣主题, 找出作者选用那些细节描写来表现周总理工作的辛苦、生活的简朴就不再是难事了。

五、抓中心, 引导学生明思路

作者写一篇文章, 总是围绕着自己的写作目的去选择组织材料, 我们学一篇文章, 就是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组织结构入手去揣摩、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有的文章中心思想往往已经在课文中明确地写出来了, 如果我们能巧妙地抓住文中的中心句, 因势利导, 教学时就能做到“红线串珍珠” ——思路明确, 层层相扣。

例如:《桂林山水》一文, 开头就是: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便是文章的总起句, 抓住这句话去探索为什么桂林的山水能甲天下呢?学生便能以此得出本文。这一条思路能体会出对桂林山水的一片爱恋之情。

《养花》是一篇思想性、哲理性较强的文章, 学生不容易理解, 但是作者在文末却明确地点明了“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这就是养花的乐趣”这一中心, 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来表达这个中心的呢?我引导学生从文章结尾的中心句反馈, 明确文章的思路是:爱养花——爱养好种易活的花——天天照管——有益身心——分享快乐——最后总结出“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一中心。

这种方法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经过几次训练后他们就能举一反三, 学习运用, 并很快发现点明中心的句子大多是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抓住中心句, 多问几个为什么, 就能探究出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 自己也就能较快地读懂一篇文章了。

由此可见, 在阅读课中狠抓思路教学, 学生的阅读能力可得到较为普遍的提高。现在, 每当我上完一篇课文, 学生基本能够流利地讲述这篇课文写什么, 为什么写以及怎么样写, 这样, 一篇篇课文犹如一幅幅蓝图铭刻在学生心中, 自己作文时就不再感到思路枯塞了, 而能够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地展开联想, 促进了写作能力的提高。

小学语文的阅读能力不仅关系到语文的成绩, 也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因此,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但是阅读能力的提升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而是在长期的阅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 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以后的学习也很重要, 在提高阅读能力的方法方面, 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 要加强学生阅读基础的培训, 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重视对学生阅读的指导, 多听取学生对阅读的意见, 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摘要: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 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必须抓住阅读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从抓基础, 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抓预习, 引导学生探思路;抓析题, 引导学生找思路;抓结构, 引导学生理思路;抓中心, 引导学生明思路等几个方面入手,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思路教学 篇2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3

余映潮语文阅读教学艺术50讲―― 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3三、教学思路的设计艺术――线索式思路1990年第3期的《中学文科参考资料》杂志有一篇李士侠老师写的《没有春天的祥林嫂》说:为了突出祥林嫂在封建强权压榨之下,从来没有获得过春天的特色,作者刻意把丧夫、再嫁、失子、归天几个最关键的情节,都安排在春天发生,从而巧妙地揭示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苦命女人。笔者后来根据这篇有独到见解的论文,编写了如下教学简例:《祝福》教学主问题: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研读课文,证明这种看法。祥林嫂--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是一条多么生动多么富有吸引力的阅读线索,同学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反复认真地咀嚼课文,理解词句,梳理脉络,终于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到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①丽春之日,丈夫夭折--她是在春天没有丈夫的;②孟春之日,被迫再嫁--她是在新年才过时被婆婆抓走的;③暮春之日,痛失爱子--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④迎春之日,一命归天--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大家理解到,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的春天;作者突出祥林嫂没有春天的悲剧,其中蕴含了一定的象征意义,从而更加深刻地剖析了封建社会的反动本质。于是,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条线,串起了人物、情节、内容、形式、语言等等课文内容的珠,也串起了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像这样用一个教学主问题牵动课堂阅读教学、牵动学生研讨活动的教学设计思路,就是线索式思路。所谓线索式思路,是说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始终或大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或重要教学板块都被一根教学线索贯穿着,表现出课文整体阅读的一种教学思路。线索式思路的教学设计艺术,实质上是一种精练的教学艺术,一种严整的教学艺术。它要求对课文进行整体处理并从中提炼出优美的教学线条,从而能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表现出一种高屋建瓴的设计风格,有着鲜明的整体阅读教学的特色,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满,于明晰之中透露出细腻,十分有效地突现了课文内含的最佳信息。设计线索式思路的基本要领是:通过对课文的认真分析,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把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中心目标,使语言、篇章等方面的学习都成为达到中心目标的过程或手段,并在围绕这个中心问题的`讨论中,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课文的每一处。很明显,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就是教学设计所要抓住、所要突现的线索。它一方面能带动对全篇文章的阅读理解,另一方面又能牵动课堂阅读活动生动有序地进行。在日常教学设计中,线索式思路中的线索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词语线索以词语为线索的教学设计思路,我们称之为一词经纬式思路。其特征就是巧妙抓住足以结构全文教学过程、铺展教学主要内容的一个词(或短语)去设计教学方案,力求用这一词(或短语)去纵横连贯全课的教学内容,带动对全篇课文的阅读品析。一般来讲,这种词可以下面三种姿态出现。第一种,是课文作者安排在文中、据以突出课文主要内容的重点词、中心词、关键词、点题词等。它们或点示在文题之内,或有节奏地出现在课文内容之中,形态鲜明,直面读者,比较容易捕捉,也比较容易形成教学方案。如《向沙漠进军》的教学,若紧紧扣住文题中进军一词,用进军来贯穿教学内容,则可形成较为顺畅明晰的教学流程。第二种,是反复出现在课文之中,具有一定表达作用的词。它们不时地见于课文之中,把它们从课文中拎出来,它们竟是同一个词的集合。如《孔乙己》有十几处写到众人的笑。作者处处突出旁人的嘲弄、哄笑,在每一层描叙之后,都以哄笑笑声一类语句作结,以至形成一种节奏。若以笑为话题组织研讨,则能较好地让同学们理解到笑在这篇小说中显示出的独特的艺术力量。第三种,是伏于课文之内,需要提炼或补充出来,同时又是能直接点示课文、直接表现课文内容的词。如《愚公移山》有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句,句中平险一词,便是此篇课文之关键字眼,教学中抓住平险一词,则顺利地牵动了愚公移山故事的方方面面。下面请看笔者《口技》教学创意:教材精析:《口技》一文,运用了用关键词统领全篇的写法,它重在一个善字。教学设想:四个字--诵读,品析。教学创意:紧扣一个善字,指导学生品析课文,要求针对课文内容,用善这个词来造句--同学们说出的句子越多,表现对课文的内容理解得越深刻。品析过程:教师要注意课堂调控,按如下三个层次有步骤地进行:《口技》一文,从口技者的表演看--善在声音有大小。如,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善在声音有远近。如,遥闻深巷中犬吠。善在声音有内外。如,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善在声音有动静。如,夫J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善在声音有疏密。如,妇拍儿亦渐拍渐止;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善在声音有张弛。如,妇拍儿亦渐拍渐止;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善在声音有分合。如,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善在声音有点面。如,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口技》一文,从作者的描叙看--善在文字简洁--全文365个字。善在文字生动,具有画面的特点--如变色离席、惊觉欠伸、呓语等。善在文字贴切--如遥闻、微闻、絮絮不止、作作索索等。善在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如从拍而呜之夫叱大儿可见母亲性情的温和、父亲态度的严厉。善在表现出人们的情态--如从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可见胆大的与胆小的不同的神情意态。善在文中的口技不像一般的口技表演逐个摹拟各种声响,而是有一定情景和简单的情节。善在口技人恰当地处理了声音的远近、高低、强弱、轻重,有单声有混响,节奏快慢有别。善在用排比、夸张、反复的手法以及众多的短句,渲染出一片火海。……《口技》一文,从作者的构思看--善在有正面的细腻描写,善在有侧面的尽力烘托,善在有首尾的反复映衬,善在有比较复杂的情节,善在有作者的评议赞叹;善在记事有条理,行文有波澜,剪裁有详略,前后有照应。善在用善字通贯全篇,善是概括本文题旨的关键字眼。2.问题线索以提问或问题为线索的教学设计思路,我们称之为一线串珠式思路。其特征是;用一个重要问题、关键问题从整体的角度来连贯全课的教学内容,牵动对全篇文章的阅读品析。这重要问题、关键问题可以是研讨的话题,也可以是有分量的提问。这种问题的产生主要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精心品析玩味,也就是要求教师尽力在课文中找到可以把许多知识的散珠串联起来的线条,使教学过程显得形散而神不散,使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的认识,或感知,或理解,或分析,或赏读,或品味语言特色,或揣摩选材立意,进行有的放矢的阅读教学。如下面的一些提问或问题,都是很好的教学线索。《孔乙己》:小说怎样通过手的描绘来表现孔乙己的悲剧命运?《群英会蒋干中计》:说说周瑜用怎样的方法堵住了蒋干的嘴。《狼》:例说故事生动曲折的特点。《荷塘月色》:这篇优美的散文可以从作者行踪、作者感情变化、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这三种角度分层划段吗?还有没有另外的分层划段的角度呢?《旅夜抒怀》:试一试,将课文改写为一篇散文。……请看下面《过万重山漫想》教学设想:课文精析:这是一篇美文,它一想之怪,二想之深,三想之广:由想而寄意。教学创意:从发现的角度处理课文,用审美的眼光去教学这篇优美的文学作品,指导学生对课文的奇妙写作创意、表达方式运用、表现手法运用、谋篇布局技巧等等内容进行妙要列举,借此组织多姿多彩的课堂创造活动。教学线索:《过万重山漫想》妙要列举。教学视点:体味、品赏文章的妙思、精段、语句以及高超的表现手法。在这篇课文中,仅就课文的妙思就可以引出许多的品评赏鉴:〖HTK〗妙在总体思路明晰,有明显的语言标志。妙在一个激发想象的动情点:三峡。妙在一个延展想象的高度浓缩的空间:从夔门到三峡的出口。妙在漫想的思绪紧扣一个想象的点:第一个。妙在从过万重山旁逸斜出,实写漫想的巧妙角度。妙在想中有想--自己想第一个过三峡的人想些什么呢?妙在想中之想内容奇妙,句式精美,层次明朗。妙在向前想了还向后想,巧妙地联系了现实。妙在三峡含义的由实到虚。妙在文中的放与收--进行交通工具与三峡形成的穿插。妙在文章的由叙到议,表达出一个鲜明的思想。妙在首尾圆合,遥相照应。还有文中的写景美段呢,文中的议论美段呢,文中的动词运用、句式组合、修辞格的运用等等,学生恐怕能够说出百余个美点!这就是一线串珠。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体会到线索式思路在教学上的作用:(1)它表现出一种整体阅读教学设计的艺术。(2)在教学设计上,它追求一种执一而驭万的教学效果。目标似乎很单一,而牵涉的内容却是丰富多彩的。(3)学生的阅读思考、表达见解的活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学生的能力提高和智力发展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流,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立体式双向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从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4)有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教师在这样的教学中,既要具备高层次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反复地、多角度地阅读钻研教材,发现教材的不同侧面、不同层次的美点,又要提高教学设计水平。另外,线索式思路还十分有利于处理不同类型的课文。对于教读课文,可设计两至三条线索,进行多角度的整体阅读教学;对于自读课文,可只指点一条学习线索。广而看之,在课文的研究性学习中,每一个话题都是一条富有牵引力的线索。

语文阅读思路教学 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倒立式”;教学思路

思路表现在文章中,就是作者为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构思、谋篇布局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把要表达的中心内容组合成一个严密的整体。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高效地掌握一篇文章的情、志、理、趣,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有这么一个思维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教学思路。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说过,所谓“教学思路”,是对如何展开教学内容的“想法”,是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所规划的、所要实施的教学流程。它或明或暗地被划分成若干个教学步骤,以便在课堂上有序地向前推进。

但是,就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教学思路往往以理清文章的思路为基础,而如何理清文章思路这个过程则侧重于模式化。一般情况下,要了解一篇文章,先是了解题目和作者,然后是分析文章内容和写作特点,最后为归纳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由此,也形成了一套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思路,教师先讲授题目和作者及社会背景,然后指导学生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得出主要内容,再次引导学生通过中心内容获得作者的情感和写作意图等,最后归纳写作特点。这一套教学思路遵循了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也便于教师随时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但是,如果长期如此,不仅课堂气氛会越来越沉闷,缺乏高潮,学生思维也会在不断反复中麻木呆滞,教学效率也不能提高。

所以,教学思路的创新就成了我们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话题。余映潮先生曾经提出了四个具有开拓意义的教学思路,它们分别是“线索式”教学思路、“迁移式”教学思路、“版块式”教学思路、“反复式”教学思路。笔者在这里要提出的是另外一种教学思路,“倒立式”教学思路。所谓“倒立式”教学思路,就是把传统教学思路的步骤倒立过来,不是从一般的字词句段篇和背景介绍开始分析,最后到作者情感和写作意图,而是一开始直接提出作者在文章中表现的情感或者写作意图,最后再落实课文分析和背景介绍。“倒立式”教学思路颠倒了学生获得知识的常态方式(传统常态方式为直接提出知识载体让学生归纳总结从而获得认识,而现在是让学生直接得出自己的认识,并指导学生利用知识载体来验证自己的认识正确与否,最终得出结论),也颠倒问题的呈现技巧(传统问题呈现技巧为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而现在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发现问题,并在不断尝试错误中找到最大价值的问题,并逐渐降低问题的难度,使问题得到完美的解决)。具体做法是,一开始让学生去揣摩作者情感或者写作意图,直接把学生送到了问题的高峰,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证据来验证自己的认识正确与否,教师只是从中点拨。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成就动机,也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可以采用“倒立式”教学思路。比如,学习戴望舒《雨巷》一文,在完成初步诵读之后,可以设计如下。

一、情感探究,奠定文章情感基调

教师提问一:课文读完了,我们感觉到什么了吗?

教师归纳: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

教师提问二:我们体验到了这首诗的低沉、哀怨和无奈。那么,我们的感觉和体验是如何获得的?

教师归纳:通过意象的组合获得这样的感受。主要是三个意象:油纸伞、雨巷、丁香花。

二、课文分析,抓住文章意象深意

教师提问三:为什么这些意象能够给人低沉、伤感的情绪?

教师归纳: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

雨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

丁香花,哀怨、凄美的象征(这里可以结合李商隐的《代赠》补充丁香一词为什么蕴含忧愁情绪,也可以补充丁香与姑娘的关系来引出主题的探讨)。

三、背景介绍,引导学生掌握主题

教师提问四:诗人为什么会用这些意象来表达哀怨的情绪?(展示写作背景)

教师归纳:参考一:黑暗的现实要诗人找不到出路而陷入迷茫,只好把理想寄托在那个丁香花一样的女子身上。理想虽然美好,却是那么虚无缥缈。

参考二:痛苦的心境(失恋)。诗人爱上了施蛰存的妹妹(丁香花),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平生第一次受挫。

四、作者介绍,挖掘文章写作特色

教师提问五:什么样的诗人才会用迷蒙的意象来表现内心的矛盾?(展示作者介绍)

教师归纳:作者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最擅长用象征手法来营造朦胧含蓄的氛围,同时他也和同时代的很多诗人一样,特别注意诗歌音韵的和谐,节奏的舒缓悠扬。

教学反思:本文的教学思路是一个概况,它从作者情感入手,再一步一步分析课文内容,最后从背景和作者的介绍中得出主题和写作特色,由问题牵线,环环相扣。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尝试发现问题,一旦问题出现了偏差,教师就进行引导,最终获得正确的认识。当然,“倒立式”教学思路也并不是单纯的一条线式的思路,其中还可能有穿插和反复,如本文介绍丁香花内涵的延伸那个环节就是穿插,而在介绍丁香与姑娘关系时就可以适当涉及主题内容,这与第三环节就形成了反复,但是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倒立式”教学思路的补充和变形。

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时,也可以采用“倒立式”教学思路。比如,2007年重庆高考语文卷现代文阅读为《告别三峡》。其中,第17题题目为“全文渗透着作者告别三峡的强烈情感,请具体说明其情感的变化”。学生读完全文后通过关键词很容易就能看出作者情感的变化依次是“惆怅而失落、感动与崇敬、肯定和褒扬”,三种情感分别对应文章三个部分,学生在掌握了文章各部分情感基调之后,就可以做文章分析的题目,第15题题目为 “‘游人的告别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情结一种诗情,而百万移民的告别才是实实在在撕心裂肺感天动地的’,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这句话出现在文章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我们可以发现这一部分作者的情感是“惆怅而失落、感动与崇敬”,因此答题的时候可以结合作者这样的情感去分析句子的含意,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出答案“游人的告别只是对‘原始长江三峡’景点的告别,由此生出的只是怜惜、惆怅和失落,而百万移民的告别则是故土难离的割舍之痛和舍弃家园的巨大牺牲,作者是由衷的感动和崇敬”。学生先获取文章作者情感,再具体分析文章内容和其他,通过 “倒立式”教学思路训练,学生可以养成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和情感的习惯,从而提高现代文阅读的速度和答题准确率。

当然,学生一开始可能并不能准确地概括出作者的情感或者写作意图,因此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如何筛选对文章的认识,如何判断自己的认识与文章的契合度,再让学生学会用最快的速度从错误问题中走出来,进入到下一个问题中。这样不断地尝试,最终获得正确的认识。

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话”思路 篇4

关键词:阅读教学,对话,文本

语文阅读教学不是简单地教学教材中的文章内容, 而是以文本为载体, 实现教师和学生两个教学主体之间以及这两个主体与文本之间的情感、语言、思想共生的“对话”过程, 那么, 如何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对话”呢?

一、激活教师对文本的体验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如果教师本身的经验和体验没有激活, 那么就不可能有效激活学生阅读学习的对话, 甚至会误导学生。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时, 通过周瑜和苏轼两个人的形象对比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了周瑜和苏轼两人的画像, 然后引导学生对两个人的形象进行描述。学生马上说周瑜“卓越非凡、气宇轩昂、英姿飒爽”, 有大将风范,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苏轼则是“老态龙钟、失意悲催”, 教师最后点出两者的“落差”。但是由于分析占用的时间比较长, 还有不到十分钟就要下课了, 但教学内容还有三分之二。很明显, 这节课是低效的。

把不同环境背景下的两个人放到一起比较本身就欠妥当。苏轼也曾少年得志, 很小的时候名声就已享誉京华, 在他仕途沉浮之时, 也没有减少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之心, 锐意改革, 心忧天下, 即使被贬偏远之乡也仍然保持着豁达豪迈的胸怀, 境界之高常人难比。而周瑜恰逢乱世, 自然驰骋沙场, 成为一代英雄, 两者相比实属牵强附会。苏轼在此提到周瑜, 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对一代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或许这位教师会随着教学进程的深入逐步对苏轼的真实面目进行还原, 但可惜的是, 由于时间原因无法将其呈现出来了。

作为一名教师, 对待文本教学, 必须把握文本的整体, 对文本所蕴含的时代与背景做事先了解, 并形成自己独特的体验, 再整合课内外的丰富资源, 赋予教学内容新的内涵, 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不偏失。

二、共融教师与学生的观念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以文本为载体的平等交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乏师生观念的碰撞, 有时会生成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课本内容变成教学内容, 而是应该把对文本的理解变为自己独到的见解、激活教学内容, 以准确地驾驭课堂教学的焦点问题, 尤其是当课堂教学出现偏离现象的时候, 教师的这种激活更显重要。

如笔者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时, 原打算利用“催泪”的故事情节去激发学生的兴趣, 没有想到在讨论主人公形象的时候一名学生突然发问:“哈尔威真笨!他完全有时间逃离, 可他为什么要镇定自若地去死呢?毕竟生命无价啊?他的死有价值吗?”学生的问题一下子让教学变得复杂起来, 教材的本意是赞扬主人公勇于负责的大无畏精神, 而这位学生的观点却与教参背道而驰。如果不能驾驭好这个突如其来的“意外”, 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与观点, 一定会影响到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于是, 笔者马上就此设计了关于生命意义的讨论, 让学生明白以下道理:一是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是受到不同时代背景和区域文化所影响的。二是人生的价值取向决定着生命的意义。三是追求生命意义的同时也应该顺应民族大业的需要。据此, 笔者再把作者雨果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写作目的呈现给学生, 并再次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终于明白了课文的价值和意义, 认可了主人公的人格魅力和内心世界。

这里, 笔者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激活了学生的主动思维, 既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能让教学不会因为“意外”而偏离教学目标, 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共生

阅读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过程, 教师应该利用多种途径或形式指导学生学会和文本对话, 例如, 充分利用互联网或图书室等资源,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延伸教学内容。在一次讲座中, 主讲人讲了一个关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阅读教学片断, 笔者听了, 很受启发。窦桂梅老师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 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只有邱少云一个人身上着火?”“他被火烧了真能一动不动地趴着?”等问题。窦桂梅老师把学生的这些质疑当作一个契机, 组织学生以分组的形式, 引导学生走到课外开展探索研究。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图书查阅以及拜访历史教师等方式, 得出了结论, 如“战斗之前战士预料到敌人可能会放火, 因此就先在自己的身上都浇了水, 而邱少云是通讯兵, 身上有许多文件资料, 就没有浇湿自己, 因此他着火了”, “邱少云因为已经被浓烟熏昏过去, 所以他才能趴着不动”, 等等。

这样的教学巧妙地解决了课堂的“意外”问题, 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又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学生有效地运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实现了知识、情境、情感、言语的共生,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素养。

2022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思路 篇5

1.加强整体感知,明确所写之物、所抒之情和所阐之理。细读标题,浏览开头、结尾,筛选反复出现的词、句(尤其抒情句、议论句)。开放型试题:评+引+析+结

2.谈看法或补叙结尾:感悟+引申

3.找到符合题目要求的阅读区间,有时阅读区间跨度比较大,注意筛选、截取符合题目要求的语句。精心概括,合理重组,必要调整,适当转换。原因题:客观原因+主观原因

4.词语的表达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确性+结构性

5.联想感悟型:感:根据文本,联系全文

悟:联系实际,结合自身,另举一例,提出建议

6.句子的作用:思想内容上:联系本句含义+突出强调内容或揭示段意+联系中心、态度、感情+用了修辞或表现手法的要揭示表达效果

结构上: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伏笔、渲染气氛、照应前文、总结上文、使结构严谨、承上启下、揭示文章脉络层次

7.关键句子理解:抓句中关键词+联系上下文

8.写x为什么要从y写起:揭示x与y的关系+引出写作主体+突出主体特点

9.怎样论证:论证方法+论证过程

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步骤

阅读理解成绩分数不高很多时候是因为步骤不明、思路不清造成的,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要明确阅读理解答题步骤,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在考试中才能思路清晰,才能有条理的答题。

1、做语文阅读理解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2、浏览考项,细读答题。在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同学们可浏览一下短文后面的题目,然后带着这些问题仔细的阅读第二遍,以做到有目的的阅读。(要做到认真读题目中的每个字,并在原文找出大体范围,就等于答对该题的一半了。)

3、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语文阅读理解的万能模板

同学们都想知道语文阅读理解有没有一个万能的模板,这样就能一劳永逸了,虽然在这里准备了语文阅读理解的万能模板,但是仍然有必要提醒各位考生,阅读理解题型多变,因此,核心还是要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某句话在文中作用

1、文首 开编点题 渲染气氛(散文) 埋下伏笔(记叙类散文) 设置悬念(小说) 为下文做铺垫 总领下文

2、文中 承上启下 总领下文 总结上文

3、文末 点明中心(散文) 深化主题(记叙) 照应开头(议论,记叙,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句子本身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 拟人 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写出了 + 对象+特征

2)有气势 加强语气 一气呵成 强调了+对象+特征

3)设问 引起读者思考 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语文阅读思路教学 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审美建构 艺术特征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建构的意义

小学阶段,儿童的身心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自身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知识及技能学习,感知与理解外部世界。小学生记忆能力强而问题分析能力较弱,对问题的思考多停留在表面。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构建,还原阅读艺术特征,对小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养成进行积极引导,从而有效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长效发展。

(一)实现小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极大提高

小学阶段是人的审美情趣培养的重要阶段,是奠定人未来审美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小学生接受语文学习的时候可以通过阅读文章,汲取文章中的审美养分,进而不断实现内在审美能力的提高。受制于认知能力及思维水平,多数小学生阅读时较难对文章的深层次含义有所理解,只有通过反复阅读、训练,多思考,才能读懂字里行间深藏的思想情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建构,就是通过多种感官阅读,实现眼、耳、口、脑并用,从而对文章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与理解,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极为重要。

(二)实现小学生审美表述能力的综合提高

阅读是人类感知与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础能力之一。阅读是学习活动的基础,离开阅读,任何学习活动都是不能有效进行的。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其正处于对外界环境的初始认知过程,在阅读中小学生逐步养成审美学习习惯,提高审美能力。

(三)实现小学生审美欣赏能力的综合提高

阅读是人们认知世界、感知外界的重要方式,通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生动准确的用词,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语文的美丽,而且对孩子们的精神世界是有效的锤炼,全面激发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学习的浓厚兴趣。小学生心灵更为纯净,对外界的接受能力较快,通过审美构建在阅读文章中能够全身心投入,更容易与文章思想产生极强共鸣。在长期不断阅读过程中,小学生的审美思维能力及欣赏能力不断得到增强,人生的思想感情及价值取向更加向上。因此,语文阅读不仅帮助孩子们了解这个世界,而且是对孩子们精神世界的洗礼。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具体路径

(一)以图文并茂的情境导入阅读

语文阅读是生动活泼的,不是枯燥乏味的,为了达到有效的阅读教学目的,需要充分发挥出语文阅读的作用,以图文并茂的情境导入阅读,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为了有效帮助小学生理解与认知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纪录片或者语文影片,通过教学带入的方式引导小学生进入语文情境。如学习《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等中国自然景观的时候,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该方面的纪录片、视频等影像资料,让小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感受到领略祖国大好山河的壮丽景观,让小学生徜徉在优美的自然风景中,进而激发小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参观博物馆、建筑遗址等,让小学生近距离感受到中华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二)在阅读中实现良好互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建构中,教师应努力迎合小学生的需求,要考虑全面了解小学生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因此,实际阅读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创建学习兴趣小组,根据每个小组的实际情况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营造多维互动的学习氛围。通过角色扮演法让小学生扮演文章中的人物,进而通过人物语言的标书,领略文章中的深层次内容。如学习《军神》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分别扮演“德国医生”、“刘伯承”、“医护人员”等角色,每个角色按照书本上的内容进行表演,从而让小学生对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不怕牺牲、为人民谋福利的行为有着更深的理解,并将其转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

(三)把握教材原本美

小学阅读教材中蕴含丰富的自然美,这些自然美并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需要教师们整合相关内容,将其以小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阅读材料中富含众多原本美,这些原本美构成阅读材料的核心思想,而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掘出原本美,在阅读中穿插美学教学,反而给孩子们带来了艺术享受。如《绝句》一诗中包含多种多样的色彩,黄鹂鸟的黄色、翠柳的绿色,这样可以让小学生感受浓浓的春天的颜色,白鹭的白色、青天的青色给小学生带来潇洒和优美的审美感受,通过这种原本美,可以实现对整篇诗歌作品的有力烘托,实现对小学生的艺术洗礼。

(四)激发孩子们浓厚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学方式,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引导方式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让小学生投入足够时间及精力进行物理自主学习。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掘阅读教学的多种元素及教学方式,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宽,积极引进一些孩子们接受的教学内容。如阅读《哪吒闹海》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引入相关神话故事,如《杨戬斧劈桃山救母》、《大闹天宫》、《白蛇传》等,通过让学生阅读神话故事,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兴趣,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会提高很多。

参考文献:

[1]王云玲.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J].小学生之友(小学版)(上半月),2009(11).

[2]杨相品.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建构的探讨[J].小学教学参考,2008(27).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的思路与措施 篇7

1. 多维度的丰富阅读内容

拓展阅读的内容应立足教材, 通过深挖教材, 多维度的寻找契合点。

(1) 在障碍点上拓展。不论是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 其文本都是编委会精心筛选的, 也凝结着作者的智慧与情感, 许多课文堪称经典。但对于部分课文的内涵, 由于小学生知识有限、阅历不足, 所以可能不能领悟到。而相关的拓展阅读资料让他们有了更多的信息源, 通过拓展阅读的内容孩子们就有可能深入了解到课文背景、内涵, 并体验到作者的情感。

(2) 在兴趣点上拓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课本中学生关心、关注的内容, 上课时应鼓励孩子们说出来, 并以此开展拓展阅读讨论。

(3) 在发展点上拓展。小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孩子实现全面的发展,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也是以这一目标为导向的。在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在把握文本的前提下, 通过深挖, 找到发展的契合点, 积极引导孩子们去延伸阅读。

2. 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1) 要开放学校的图书馆或阅览室, 定期补充新的图书, 既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又要让孩子们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想要的阅读书籍, 满足他们的阅读欲望。

(2) 要定期地开展拓展阅读活动。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使书籍成为了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但是如果只顾自己埋头苦读, 而不去跟老师、同学、家长交流心得、分享收获, 这对提高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收效甚微。因此学校要经常组织一些读书活动, 如读书交流会、亲子读书会、阅读成果展览等等, 即在阅读中学习, 在学习中交友, 让孩子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要将拓展阅读纳入课堂教学计划。我们要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 提倡拓展阅读教学, 鼓励孩子们扩大阅读范围。因此, 加强科学的拓展阅读方法的指导势在必行。

3. 做好阅读的跟踪与评价

由于小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较差, 加上兴趣爱好也经常出现变化, 所以要想让他们养成阅读习惯, 除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外, 还要做好阅读跟踪与评价。

(1) 跟踪检查拓展阅读的进展。 (1) 课前检查。让学生做好课文预习, 通过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并进行阅读指导, 孩子们可以对作者与文章有一定的认识, 更容易领悟文章的内容、内涵, 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等。 (2) 课中引导。对于孩子们在课中遇到的障碍点、兴趣点、发展点, 教师应适时地给予引导。可以根据课文的写作背景、主题内容、作者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阅读,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进行课堂交流、讨论。从多个角度来丰富拓展阅读的内容, 可以让孩子们领悟课文的内涵, 体验作者的情感, 进而积累更多的知识。 (3) 课后反馈。拓展阅读是否收到了好的效果, 课后的反馈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课前、课中的阅读情况, 教师要定期检查。由于孩子们大多数的拓展阅读是在家里进行的, 因而教师要与家长取得联系, 要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与全力支持, 共同检查, 以便及时掌握拓展阅读的情况, 课后的信息反馈是下一步教学的重要基础与参考。

(2) 重视拓展阅读的考评工作。一方面, 可以通过读书知识竞赛、讲故事、评选读书小明星、读后感、检查读书笔记等行为评价对小学生拓展阅读的成果进行考评;另一方面, 也可以对小学生的拓展阅读进行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实际上, 在实践中教师经常性的口头表扬既直接方便, 又能起到效果, 能大大地激发起学生的读书兴趣。

总之,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是一种动态化的教学实践, 在拓展内容上应立足教材, 从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出发, 同时还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并做好跟踪与评价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专.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浅谈[J].当代教育论坛 (下旬刊) , 2009 (08) .

[2]张弘.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实践与探索[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版) , 2008 (02) .

语文阅读思路教学 篇8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要追求有效、高效, 切实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阅读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教学思路的设计。教学思路是课堂教学得以展开的一条主线。好的教学设计, 其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是紧密的, 步骤是流畅的, 条理是清晰的, 前后环节是相互照应的。为此, 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 抓住文本特点, 来精心设计教学思路, 将各个教学环节有机地串联起来, 使一堂课的教学形成一个前后呼应、结构严谨的整体。

二、设计教学思路应注意避免的几个问题

(一) 跟“学路”不一致, 一意孤行地沿着“教路”走

阅读教学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教路”, 而不顾及学生的“学路”和文本特点。如, 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 执教者先让学生整体感知人物形象特点及作品主题, 然后分析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这种从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 在有些课文的阅读教学中也许行得通, 但是这篇课文是外国作家写的发生在19世纪的故事, 初中学生受阅读体验、知识结构等限制, 阅读这样的作品, 他们的直觉感悟能力还不能一下子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人物特点及作品的主旨。所以, 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的初次讨论就走向失败。教师不得不回过头来, 先局部品读, 再总结归纳。跟“学路”不一致, 一意孤行地沿着“教路”走, 是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

(二) 与课文的阅读思路相违背, 搞乱了学生的思维

教学思路的设计是有规律可循的, 符合课文的阅读思路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偏离了这个思路, 就会“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譬如, 教学《最后一课》, 执教者指导学生阅读文本语言, 分析领会文中小弗郎士这一人物形象, 学生思维进入活跃与有序状态, 饶有兴趣地讨论小弗郎士这一人物形象时, 教师突然发问:“韩麦尔老师这个人物你们觉得怎么样?”其实, 这个问题是在学生发言中提到这个人物时, 教师随机发问的, 而课前并没有很好地预设这个问题。于是, 在学生讨论中教师引导不是很到位;当学生发言出现分歧时, 教师也没能进行有效地点拨, 于是只好找借口中断了课堂讨论, 把教学思路重新拉回谈对小弗郎士的印象上来。这样做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也使学生的思维出现了紊乱。

(三) 跟语文课改理念相违背, 循规蹈矩地教, 缺少创新意识

一教师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 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导入课文之后安排学生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学习生字、词语;接下来再分段讲解。讲读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弄懂了“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重点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等。指导学生欣赏语段时, 先是教师范读, 而后学生各自练读, 最后学生齐读。审视此教学思路, 仍体现出程式化的教学特点。教师并没有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出符合教材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思路。这样的思路缺少创新意识, 教师总是循规蹈矩地按着以前的老路走, 没有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注重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 在感悟中朗读, 进而欣赏散文的意境之美、语言之美和结构之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升审美能力。

三、根据文本特点, 科学、合理地设计阅读教学思路

(一) 抓住课文的标题或叙述的线索设计教学思路

题目乃文章之眼睛, 从标题入手拉开教学序幕, 往往能够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朱自清的《背影》, 笔者抓住“背影”来设计教学思路, 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结构, 明确课文写人时的虚实结合、详略得当的特点, 而且有效地引领学生从整体到局部, 层层深入地研读课文。线索是贯穿课文的一根红线, 这根红线对于教学环节的设计有很大帮助。如, 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 笔者抓住“我”的情感变化这条线索, 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和讨论, 既让学生理清了作者的思路、文章的文路, 领会了课文精妙的结构技巧, 又在品读中深刻感悟作者的情感与思考。一条线索, 串连起对散文理趣美与形式美的品味。

(二) 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设计教学思路

课文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语言简练、涵义深刻的句子, 这些关键的句子有些表达了段落的中心, 蕴含着文章的主旨。如果能够准确抓住这些语句来设计教学活动, 不但能够引导学生领会这些句子的内涵, 而且可以以它为突破口, 引领学生解读整段、整篇文章。如教学《孔乙己》一文, 笔者抓住“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这句话中“大约”和“的确”这两个既矛盾又统一的词语, 分别设计出了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 针对“大约”进行的阅读思考:孔乙己处在怎样的环境中?孔乙已有着怎样的特殊身份?哪些人嘲笑孔乙己?为什么要嘲笑他?针对“的确”进行的阅读思考:孔乙己两次出场, 在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孔乙已的必然下场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形成的系列构成了一个清晰的思维框架。在笔者的点拨下, 学生在依次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 不仅能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写作意图, 同时还把握了文章的结构, 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中正确地领会课文的主旨。

(三) 抓住课文中人、事、物之间的联系设计教学思路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人、事、物之间的联系来设计教学思路, 让学习活动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能够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对人物形象的感悟, 训练学生概括、综合等阅读能力。如,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三个方面的人物, 即鲁提辖、郑屠户和金老父女, 教学中就可以抓住他们之间的关系来设计教学思路。事实证明, 抓住课文中人物、事理之间的联系常常可以设计出理想的教学思路。对于叙述事件、描景状物、阐述道理的文章都可采取这种方法来设计教学思路。

四、结语

语文阅读思路教学 篇9

一、初中语文阅读的现状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初中生的升学压力加大,语文教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却在不断降低,致使阅读教学没能在语文课堂中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帮助。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往往只是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分析讲解,而忽略了学生阅读的自我理解能力以及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这种现象对初中生的个性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影响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因此,为了初中生未来的发展,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去除影响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加强初中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增加学生对语文阅读教学习的热情,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的主要特征

首先,目标明确。语文教师在备课阶段,应对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科学的设置,并且制定较为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即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以制定的教学目标为主,通过正确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方法恰当。语文教师在阅读课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直接决定了初中生的学习效率。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语文教师所教授的阅读知识,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选择合适的、简易的授课方式。例如,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这能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并使语文教师能够及时地对问题进行解答。此外,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授课方式进行调整,以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所讲内容。

最后,内容要与生活相联系。在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语文教师应结合当前的实际环境,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由于教学内容最终会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所以授课教师应选择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教学实例,通过对实例的讲解,加强现实生活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提升初中阅读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一)塑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积极的学习环境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决定着语文教师在阅读课程中的教学效果。由于初中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对一些感兴趣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望。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初中生的性格特点,营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例如,语文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放映一些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影视资料,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背景有所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是教授学生阅读知识的重要角色,直接决定着整个课程的教学成效。因此,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中的知识学习程度。为使学生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加强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尤为重要。通过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教师在课堂中所起到的引导作用,能够更为全面地对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引导。同时,在解答学生问题时,高素质的语文教师能够学生更为系统地回答学生的问题。

(三)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较多,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也参差不齐。这就意味着,相同的问题,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往往较为优秀的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而相对较差的学生则不能及时地理解问题,这对教师进行授课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所以,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层教学,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较为优秀的学生,授课时教师可以进行简单的引导,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学习课堂知识,使他们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提升自学能力和水平。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授课教师应保持耐心,针对他们的实际能力,为他们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加深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信心,进而提升阅读效率。

(四)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也进行了更新。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程教学方案制定阶段,加强社会因素与课程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学习课程的知识,及时地了解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此外,语文教师应注意,举例应适合当前阶段初中生语文学习,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课程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程明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空间[J].学周刊,2011(01).

[2]张寿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导刊,2010(07).

语文阅读理解题“四步法”答题思路 篇10

因此, 对初中的学生来讲, 做好阅读理解题确实存在不小的困难, 也有不少学生对阅读题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感。于是, 凡是阅读要么空着, 要么乱答一通。即使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学生也反映要做好阅读题不是一件易事。其实, 要是能简单掌握一些阅读题的解答思路, 是可以大大降低其难度的。

综合多年的教学经验, 笔者总结了一套简单的解答思路, 以求能够帮助学生找到答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那就是一定位, 二联系上下文, 三联系生活, 四组织答案。

第一步, 定位。这指的是准确指出题目的源头所在, 它要求学生首先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然后找到“问题源”在文中的准确位置。这一步一定要准确。因为, 有些相同的字眼在文中会出现多次, 这就很容易干扰学生的视线。不过一般来讲, 找“问题源”还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找准了这个位置, 也就缩小了答题的范围, 有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精确“打击”。

第二步, 在定位的基础上, 联系上下文。这一步也是很重要的, 因为任何文章都隐含了作者的写作思路, 同时任何题目都隐含了命题者的思维, 而命题者在命题时是离不开语言环境的。联系上下文就是初步感受这道题目的语言环境, 感受到了语言环境就是抓住了作者的写作思路, 抓住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就等于开启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只有感受到了作者的写作脉搏, 才能准确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寻找文段或全文的中心句可以更快捷地帮助学生把握写作思路。有的中心句在段前, 有的在段后, 也有少部分在中间。中心句的特点是一般都不长, 具有很强的概括性, 或表达出作者的某种感情倾向。

概括文段内容也有助于帮助读者更快地领会作者写作意图。概括的方式一般有两种, 如果是写人的, 可以简单概括为“谁做什么事”;如果是写物的, 可以简单概括为“什么东西怎么样”。

在整体明白文章写了什么东西之后, 可以再粗略寻找出能表达作者写作感情的句子, 抓住了这些句子, 也就把握了作者写作的脉搏。

第三步, 把语言环境移植到自己的生活实际中。生活是客观存在的,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相通的。这个移植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思想移植的过程, 是内心投射外物的过程, 或者说是将心比心的过程, 或者说是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

这一步的难度比较大, 也是答题的核心关键步骤。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简单, 局限于学校、家庭, 他们与作者的生活经历相差甚远, 因此, 学生与作者的思维方法也是不同的, 对事物的认知是不同的, 必定会产生不同的心理观感。如果学生不能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文章所设定的语言环境, 那么要想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就不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这也就显示出了题目的“难”。如果能够感受并把握文章的语言环境, 那么难度也就降低了许多。因为人的感情只有放在同一个频率上才能产生强有力的共鸣。

第四步, 组织答案。此步必定要认真地走完前三步才能完成, 特别是受第三步的制约。单单有这种思维并不能说就能够高枕无忧, 必须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因此也就涉及书面表述的能力问题了, 要努力做到有效地表达且不会产生歧义。语言简洁明了, 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复啰唆, 不得要领, 往往会出力不讨好。在答题之后, 如果时间允许, 要重读全文内容, 充满信心地进行复查。所有答案全部做完后, 携带阅读理解的成果回归原文, 检查答题有无疏漏, 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 对照各题目推测判断, 确保无误。

上一篇:基于FPGA下一篇:广播电台音频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