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县建市城镇化率

2024-04-23

撤县建市城镇化率(精选5篇)

篇1:撤县建市城镇化率

撤县建市**背后

镇远、三穗、岑巩三地,无论官方、民间,普遍认为撤县建市是好的。但到了市政府选址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这背后,掺杂着错综复杂的市民、商人和官员的诸多利益。

10月24日,从拘留所出来时,黄锡海突然发现自己“名满天下”: 三穗县大街小巷,偏远山村的电线杆上,都贴满了关于他被拘留的“公告”。远在广州的朋友,也在网上知道他出事了。

46岁的黄锡海,是三穗县八弓镇灵山村村民。这事得从半个月前说起。10月9日,在三穗县城,黄锡海参与了一场“散步”。诉求是:希望新组建的镇远市市政府所在地,选在三穗县。

后来,他被行政拘留10天。在官方公告的描述中,他成了“散发传单、购买话筒和扩音器”的积极分子。

10月26日上午,在黄锡海家里,他告诉记者,在几万参与“散步”的人员中,自己只是很普通的一员。“我有点想不通”,黄锡海告诉记者,自己只是个铁匠,在自家楼下的窝棚里,默默无闻打铁30年,从未犯事。那天,自己就发了十几张传单,至于购买扩音器,也只是跟在别人后面看热闹。

让他想不通的,不仅是自身遭遇,还有撤县建市中的种种问题。

建市**

三穗是贵州省黔东南州下属的一个县,与它接壤的镇远、岑巩县,在2010年传出了撤县建市的消息—主要是3个县撤销,重新合并成一个县级市。此前传出整合的新市,叫黔东市或镇远市。贵州正构造“一圈两核七组团”,镇远、三穗、岑巩的整合,是7个组团城市中的一个。

“从区域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讲,整合的利大于弊。”10月29日中午,贵州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黄勇告诉记者,在贵州,黔东南州的经济很弱,公共服务能力也比较低,整合有利于统一布局,彼此借力发展。

黔东南州16个市、县中,除凯里、镇远的经济较好外,其他都是贫困县。

作为比较,以地处贵州西北部的毕节市为例,很多县的人口都在百万人左右,诸如威宁县一个县的面积就60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45万人。织金县、纳雍县、黔西县等,人口都在90万人以上。但在黔东南州,镇远、三穗、岑巩三个县的总人口加起来,也不过70万人。3个县的总面积还不到4500平方公里。

在黔东南州发展规划中,三穗县被定位为黔东片区的中心城市。10月24日,三穗县规划局工作人员给记者出示的《三穗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显示,三穗的发展战略目标是黔东中心城市。“这个定位获得上级的批准,从区位上,三穗也是黔东片区的中心。”这位工作人员称,在三穗电视台,以前每天都播这些消息。但今年9月底后,就没再播了。

因为9月底,撤县建市起了变化:9月28日,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同意黔东南州政府关于撤掉镇远、岑巩、三穗三县,并合并建镇远市的议案。镇远市政府选址在现在的镇远县青溪镇。按照法律规定,行政区划撤并方案还须逐级上报,最终经国务院审批。

但消息很快在三穗县传开,许多三穗人感到很失落。10月7日,三穗县有人上街“散步”,提出“建市为由征我良田,如若不建立马退田”。随后几天,人数越来越多,高达数万人。

10月11日,三穗县发布通告称:经黔东南州委、州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并请示省人民政府领导同意,三穗、镇远、岑巩三县合并建市方案暂缓报批。

记者在镇远、三穗、岑巩三地采访时,无论官方、民间,普遍认为撤县建市是好的,老百姓也欢迎。但到了市政府选址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这背后,掺杂着错综复杂的市民、商人和官员的诸多利益。

选址问题上,应该说此前拟定的青溪镇,黔东南州还是兼顾了三县的感受,因为选址并不在任何一个县的县城,这是个折中方案。新选址在镇远县青溪镇,属于3个县的接壤处。离镇远县城最远,达40公里,距离三穗县城23公里,距离岑巩县城10公里。

但“起风”的,为何在三穗县?

为什么是三穗?

是不是当地的民风比较彪悍?“别人可能这么认为,但我们不是刁民,我们也是没办法。”记者在三穗县采访时,很多民众这样解释。

建市选址起**,也有人分析是当地房地产商等商业领域的人在“点火”。实际上,两年前三穗县委、县政府从谋划撤县建市开始,就广泛动员民众参与。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将民众的未来生计,也一并“捆绑”到建市行动中。

“征地时,都说是建市用。”10月24日上午,三穗县八弓镇胜利村党支部书记杨洪告诉记者,2012年下半年后,就传出了三县合并后,新建的市政府选在八弓镇高寨村和响洞村之间。

八弓镇是三穗县县城驻地,多位村干部告诉记者,征地时,很多民众是反对的。因为包括青苗补偿费在内,征一亩地才给3万多元,村民还要每年缴纳100元的养老保险费,连续缴纳15年,这样,在60岁以后,村民每月最多才可领取129元。

对失地农民而言,每亩地几万块钱的征收款,就把他们的未来和子孙的生计都买断了。村民甚至反问那些“当官的”:如果给你们几万块钱,买断你们的工龄,让你们退休,干吗?

但城市化的进程“势不可当”,村民的地还是被征收了。在村民看来,即便没了土地,如果市政府设在他们家乡,可就近做点买卖、出租房屋。“说得难听一些,捡矿泉水瓶都还能糊口。”杨洪说,现在突然说是建到镇远去了,干部群众心里不好受,也很恼火。

八弓镇有28个村4个社区。据记者了解,以建市为由征用土地的,涉及八弓镇23个村的绝大部分土地。据杨洪介绍,胜利村408户、1440人,包括山地、耕地在内,大概2000亩,目前耕地几乎全部被征用了,只剩下林地的一点点边角。当初,按上级传达的意思,征地时,杨洪挨家挨户做工作,说大家要支持建市,市政府设在这里了,对子孙后代都有好处,但现在突然改址了,搞得他很尴尬,“老百姓不信我们了”。

灵山村也是位于三穗县城边缘,征地时也遭到村民反对而卡壳。后来铁匠兼一组组长黄锡海出面给村民做工作,这才把地征下来。

“灵山村的地是八弓镇最少的,500多亩,全被征了。”黄锡海说,当时也说是建市用,市政府就在县城附近。

记者在星光村、高寨村走访发现,大片的土地都已被征用,并被压路机轧平,一些还没有来得及建设的土地上,覆盖着大片黑色的塑料网膜。村民告诉记者,“这都是雇人盖上去的,每天给100块工钱,覆盖是官方担心上面来检查,就好忽悠说下面在种土豆呢。”

以建市为名,确切征用了多少土地?记者就此找到三穗县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但他们没有接受采访。

如今,当大片土地已被平整或深挖搞建设时,却说不在这里建市了。

另外,许多人担心在镇远建市后,三穗的人气预期会逐渐变淡,生意将越来越难做。大批在三穗经营农民土地的房地产商,也将变得灰头土脸。所以,他们认为,即便无法建市,保持现状也还算不错的选择。

早前,地方政府将农民的“命根子”(土地)和三穗建市捆绑在一起,结果突然生变,大家有些失落。

在岑巩、镇远,《记者走访发现,也有征地拆迁,但如三穗这般兴师动众、大量征地、早做准备的,还是很少。所以农民对建市的关注度和热情,没有那么高,表现得比较平淡。

历史心理背景

那么,三穗方面在建市选址问题上,为何此前有这样的自信?

尽管今年9月28日前,黔东南书面没有明确提到,三县整合后,市政府就定在了三穗,但从官方行动中,给三穗方面如此解读的空间是存在的,否则也不会在大量征地时,以建市的名义征收,还提到了市政府所在的具体位置。

关于这种解读空间,记者来到三穗县委宣传部时,工作人员没有回应,他们建议记者向黔东南州委州政府了解。

不过,在三穗县政府官网的“领导讲话”栏目上,记者发现,今年7月17日,三穗县人民政府在给上级领导和专家所做的《三穗县关于黔东一体化工作情况汇报》中提到,“根据州委、州政府《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域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一核两心三群’的州域城镇体系规划结构,黔东片区行政区划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实施黔东片区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征求意见的函》,州委、州政府关于撤销镇远、岑巩、三穗三县合并设立镇远市(暂命名),以及市人民政府驻三穗县八弓镇(主城区包括八弓镇、青溪镇、羊坪镇、思旸镇)的意见。我县积极抢抓黔东一体化这一历史性机遇„„”

这意味着,在今年7月17日之前,设市选址在三穗确实是有上面的官方说法的。

但突然的变化,令官方和民间都备感失落。据悉,在9月25日,三穗县召开县人大会议时,一名刘姓副县长透露市政府选址在镇远时,现场官员面面相觑,大家摇摇头,长时间沉默。

建市的选址,从形式上看,肯定是经过专家学者的科学论证和各方面权衡、考量的。但这些论证目前还没有公开,外界也无法了解。

相比三穗、岑巩,镇远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很高的知名度。在1956年,黔东南州建立时,就选镇远作为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1958年,州府从镇远迁往凯里,留下的镇远就是由三穗、岑巩、镇远合并而成的。1961年,岑巩县从镇远独立出来。1962年,三穗县从镇远独立出来。

50年后,当他们再度酝酿合并时,青溪镇让镇远在建市选址问题上“起死回生”。青溪镇有驰名的青酒厂,有大型的火力发电厂和水泥厂,工业基础居黔东南前列,是工业重镇。

以前的整合,基本不会有什么大的矛盾。但50多年过去,形势已经大变,不仅仅是人心,还有掺杂着的复杂利益关系,比如以前不会有房地产经济。而且50年前,还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农耕社会。三穗县,原称邛水县,因“秋收丰稔,一禾三穗”而改为三穗县。足见,农耕社会里,三穗有一定的“江湖地位”。

但进入工业社会后,这种失落感无处不在。他们曾经作为水稻配种基地的农田,如今已被埋葬在现代推土机和压路机下,变成了视野开阔、滚滚红尘下的平整土地,但等来的,却不是现代工业的文明。

对他们而言,如果主角不是自己,整合就不再那么重要,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根留住”,不能把现有的位置也丢掉了。

目前,这个事情暂告平息。黔东南州委宣传部副部长杨俊告诉记者,这件事,因为暂缓报批后,省和州里都已经暂时不讨论了,不提了。

篇2:撤县建市城镇化率

——遵化撤县建市20周年城市建设随感

遵化一中 张福顺

九月,湛蓝的天空,像是一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一般悬挂在我们头顶,温暖和煦的太阳散发着柔和的阳光。初秋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走在遵化的大街小巷上,只见宽阔的马路四通八达,风格各异的商住楼鳞次栉比,道路两旁枝繁叶茂,鲜花成片,住宅小区温馨恬静,护城河在城市中间欢快地穿梭,公园广场风景宜人,让人真真切切感受到遵化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欣欣向荣,感受到这座城市20年的巨大变迁。

遵化是个千年古县,素有“畿东第一城”之称。遵化,设县始于五代后唐时期,清康熙年间升为直隶州,称右北平郡。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曾以“穷棒子”精神和“当代愚公”精神享誉全国,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称赞;七十年代以“五小工业”闻名全国,亚非拉国家领导人纷纷前来参观考察。改革开放后,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均取得骄人成绩。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掀开了遵化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一页。

自遵化撤县建市20年来,遵化发生了沧桑巨变:到2011年底,该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85.26亿元,是1992年14.22亿元的20.7倍,年均增长16.4%。人均生产总值66557元,是1992年2182元的30.5倍,年均增长16.5%。财政收入26.28亿元,是1992年的6775万元的38.8倍,年均增长21.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1332元,是1992年1629元的13.1倍,年均增长14.5%,发展各类龙头企业57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3%。成功入选2011年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东部五十强第36位、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百强县(市)第47位、2011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第24位、中国十大最具创新力城市、中国循环经济优秀品牌城市。20年间,遵化连续10年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连续7年进入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

虽然这些数字我们读着不乏有些枯燥,却真实地记录着遵化撤县建市20年来经济社会前进的每一个足迹,展现着遵化经济和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百花齐

放的勃勃生机。

想百姓之所想,新民居建设结硕果

1992年撤县建市之初,10多万人口蜗居在历经沧桑的老城区,房屋低矮破旧,交通不便,没有公交,没有物业,环境脏乱差。经过20年的发展,遵化市现如今正在逐步实现“山水园林城、文化旅游城、新型工业城”的城建目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走向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沿着宽敞平坦的文礼大街走进遵化镇北台村别墅区,一栋栋三层连体别墅优雅肃静而又美观大方,门前精致的栏杆围起一个个宽敞又独特的小院„„

“在城中村改造前,这里是一片高低错落的平房,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里的平房全是自己烧火取暖,一到冬天就黑烟滚滚。”北台村村民张大姐说起平改前后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自平改以后,我们村家家住上了水、电、暖、气配套齐全的小别墅,这在以前哪敢想啊!”

北台村的变化是遵化新民居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撤县建市20年来,遵化市以城中村改造为切入点,按照“因村制宜、尊重民意、规划先行、产业带动、分类指导、规范运作”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先后探索出“村企共建、合作共赢,多村联合、再造中心,弱势强起、新民居催生新产业”等6种建设模式,打造出西三里乡“富力绿洲”、团瓢庄乡“兴隆山庄”、平安城镇“平安家园”等精品典型。目前,遵化市实施了91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建设工程,累计投资16.6亿元,完成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

开元峰景,开元豪庭,天之润青年特区,龙源小区高层,富力城小区,依水桃李花园,依水现代城,华远世纪城,港陆花园等,多个集生活、教育、医疗、娱乐于一体的高标准住宅小区在遵化境内拔地而起,无以数计的老百姓搬进了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的高楼大厦,不得不说,这20年的变化给每一个遵化人都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实惠。

急人民之所急,城乡交通建设展奇观

遵化市建市20年来,始终把城乡道路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先行工程”来抓,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高标准规划设计,多渠道筹集资金,全方位搞好道路建设,从而使该市城乡道路交通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2006年以来,政府投资4800万元,改造农村公路49公里;投资338万元,2

改造危桥2座80延长米;完成华明路拓宽改造、凤凰路、愚公路北段、文礼东街、朝阳路等30多条道路的改造和开通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近10亿元,是1992至2005年城市道路投资的5倍。目前,城区道路总长度已达178公里,道路总面积431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22.6平方米,形成了“五横五纵、三环相绕”的城市路网格局。

截至2011年底,遵化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1465公里,形成了以承唐高速、国道112线、省道邦宽线、县道洪火线和平东线等为主干的“四纵四横五条线”公路主骨架网,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96公里。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公交客车、出租汽车实现了从无到有,全市公路交通网络日臻完善,道路运输市场空前繁荣。

目前,遵化市区新修道路宽阔笔直、四通八达;648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村村通公路,25个乡镇通往市区的干线公路全部得到翻新扩建;新建扩建后的112国道、省道邦宽公路和遵宝公路在该市境内交叉而过;贯穿南北的承唐高速公路在该市设有四个出入口,已与京、津、唐、承、秦等大中城市实现高速互通,由此使遵化成为了河北省东北部又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极大地促进了遵化与全国各地物流、人流、商流顺畅通达。

综合治理环境大改善 生态建设旧貌换新颜

1992年撤县建市之初,有马路的地方,马路是又窄又坑坑洼洼,路边不用说绿化,连野草都是少的。再看看现在,走在道路两旁,抬头望去,满目翠绿,不是柳树就是松柏,绿化带又宽又长。文明标语就在马路两旁,让人们把文明时时刻刻看在眼里,落实在行动上。

人民公园,人民广场,小河游园,沙河治理工程等,多个以健身休闲为主题的生态公园陆续建成,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之后有了放松娱乐的场所,无论大人、小孩、老人,都可以在公园内找到自己的乐趣所在。人们不经感叹,现如今真是生活水平提高了,以前忙着填饱肚子的时候,哪里懂得吃完饭溜溜弯,锻炼锻炼身体啊,现在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2011年10月,一场以“环境卫生、市容市貌、拆违拆陋、园林绿化、交通 3

秩序、旅游环境”等12项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全面打响,全市动员、全民参与。人们对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的实际行动和丰硕战果津津乐道。

目前,遵化市实现主街主路保洁每天不少于20小时,一般道路不少于16小时,实现了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投资1600多万元,在城区新建水冲厕所21座,旱厕改水厕8座,水旱厕所维修升级216座次;建成垃圾中转站83座,安装地下垃圾箱72座,重点路段增设果皮箱1226个,城区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提升;对城区主要进出口、汽车站等广告牌匾进行整改示范;对沿街64个单位的亮化进行改造,安装主街主路路灯4171盏,小街小巷路灯1125盏,路灯亮灯率达到98%以上,给市民营造了祥和、靓丽的城市夜晚。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2.5%,集中供水普及率达到100%,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100%。获得“省级园林城市”称号。

建市20年来,遵化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秉承着古老文明的优良传统,焕发出现代文明的耀眼光彩,一个以“山水园林城、文化旅游城、新型工业城”为城建理念的城市已呈现在世人面前。遵化用撤县建市20年来的发展历程,向人们展现了“繁荣绿色幸福新遵化”的新诗篇。

篇3:撤县建市城镇化率

随着邗江融入扬州市区, 依托扬州主城区, 引伸基础设施、错位发展经济、引导城镇集聚建设, 打造了30分钟城镇圈。宁通高速、沿江高等级公路横穿东西, 扬天公路、扬菱公路贯穿南北, 全区开通了公交车, 引入了长江水源的自来水。近两年来, 随着大交通格局的形成和扬州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邗江区有必要对以前城镇建设的思路进行调整完善, 尤其是要从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的角度, 加大资源整合、协调推进的力度, 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宽视野上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 明确发展方向。

一是就邗江发展现状而言,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推进, 全区在空间布局上已初步构建了“四大经济板块”, 即中部的主城区板块, 东南部的北洲片区板块, 东部的杭集片区板块, 北部的北山片区板块。

二是从各镇 (街道)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看, 各镇 (街道) 规模基本合理, 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如城镇体系特点不明, 仅仅从区位的特点去划分, 没有突出产业优势和产业特点。发展的重点不突出, 集镇规模体量都不大、建设品位相对较低、基础设施配套不全、产业配套水平不高。这种格局已很难适应邗江区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快速推进的要求, 难以承担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三是从邗江统筹城乡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 邗江要以建设扬州滨江城市新区为目标, 必须尽快融入城市, 在价值取向上由过去的相对独立、依托城市、服务城市转向融入城市、接轨城市、建设城市。因此, 进一步推进城镇发展,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科学重构城镇空间格局成为当务之急。根据四大经济板块格局、集镇区域分布和各地人文历史情况, 在每个板块内确立一个中心城镇, 高标准规划, 高要求建设, 提高全区的城镇化水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 邗江区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应调整确定为“一主四中”, 即一个主城区, 四个中心城镇。具体设想如下:

一、主城区建设

主城区由一区二镇三街道构成, 包括邗江经济开发区, 杨庙镇、瓜洲镇 (沿江高等级公路以北部分) , 邗上、蒋王、汊河街道共130平方公里。邗江经济开发区位于江阳西路以南, 与市经济开发区隔润扬南路东西相连, 总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 目前已开发8平方公里。初步形成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电子电器、生物医药、服装服饰等四大产业, 是邗江主要工业集中区和商贸物流配套区, 承载城市工业的主要职能。邗上街道是区政府所在地, 成立于2002年2月, 经过7年的开发和建设, 建成5.8平方公里的城区, 有较为完善的城市道路网络, 公共交通发达, 三产服务业配套齐全, 在来鹤台广场逐渐形成了扬州第二商圈, 已和扬州主城区融为一体。蒋王和汊河街道正进行着片区改造。蒋王街道应进行商业开发和市政建设, 构建与扬州新城西区、邗上主城区和谐统一的居住生活、商业文化区;汊河片区应在市政、商业设施粗具规模的基础上, 走整体保留、局部开发的路子, 有序推进周边村组的集中居住项目和学生公寓、“打工楼”的建设, 逐步建成服务于扬子津科教园和邗江经济开发区的生活配套区。杨庙镇处于蒋王西部, 宁启铁路将其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南部应和蒋王一道打造成生活服务区, 北部应利用火车站的资源优势, 规划建设物流中心, 成为城区货物的集散地, 打造成生产服务区。

二、瓜洲古镇建设

瓜洲古镇为瓜洲镇沿江高等级公路以南部分, 约4平方公里, 定位于扬州城市副中心和滨江新城区。1300年前, 古运河的桨声灯影载来了瓜洲的繁华, 1300年后, 润扬大桥的通车又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天的瓜洲处于长江和运河交汇的节点,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拥有江浙古镇无法比拟的古文化资源, 并拥有3470亩的润扬湿地公园, 环境优美宜人。瓜洲镇东有扬州港、二电厂, 西有仪征化学工业园, 北有扬州、邗江两大开发区, 未来急骤上升的工业人口对服务业需求强烈。瓜洲古镇充分利用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 以文化为本、生态为纲、经济为用, 建设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长江文化与运河文化交汇融合、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统一, 集旅游、度假、休闲、商贸多功能于一体的苏中第一古镇。在开发理念上体现动态开发与静态开发的结合, 在开发思路上突出“三古” (古镇、古运河、古寺) , 应挖掘和恢复瓜洲人文景观, 保护古渡历史街区, 在建筑风格上体现江南之秀与北方之雄的结合, 在长远规划上体现旅游业与商业、房地产业的结合, 形成资源互补的整体效应, 放大联动发展的规模效应, 将瓜洲古镇建设成集现代商业、生态景观和传统特色文化为一体的扬州滨江城市副中心。

三、李典滨江新城建设

李典是邗江区惟一个全国重点镇, 镇区规划位于北洲片区中部, 定位是与北洲工业园区配套的滨江新城。北洲片区包括头桥、沙头、李典三镇, 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北洲工业园现有船舶 (重工) 工业园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 并有沙头电器电缆特色产业园、李典太阳能及新能源特色产业园、头桥医疗器械、电器配件特色产业园。船舶重工产业园3——5年后可形成150亿元的产销规模, 6——10年后达300亿元产销规模, 将成为长江沿线有一定影响力的船舶重工产业基地。针对沿江产业板块形成所带来的人流与物流剧增的新形势, 结合船舶 (重工) 产业园生活配套区与农民集中居住的启动建设, 按照常住人口5——6万人的规模, 规划建设李典滨江中心城镇。

四、杭集旅游日化用品城建设

杭集是江苏省重点镇, 该镇定位于旅游日化用品城。杭集镇被称为“中国牙刷之都”, 位于邗江区东部, 东与江都市毗邻, 西与广陵新城交界, 三面环水, 宁通高速公路横贯东西, 区域面积36平方公里, 杭集工业园被列为市“一区四园”之一, 2006年, 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亿元, 工农业产值68亿元。随着曙光路的建成和工业园区的完善配套, 杭集镇的集镇形象得到提升, 一个工业化的城镇已粗具雏形。杭集应坚持产业规划与集镇规划有机衔接, 全面对接市沿江产业带建设规划, 并向泰安镇辐射, 充分利用凤凰岛生态资源, 建设成南为工业园区、北为休闲度假生活区的综合性小城市。

五、北山中心城镇建设

篇4:撤县建市城镇化率

[关键词] 小城镇;行政区划升级;政策评析

[作者简介]缪丽华(1966—),女,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朱慧斌(1976—),男,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学系讲师。(浙江临安 311300)

浙江省龙港镇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农民第一城”,是改革开放以后新崛起的城镇。从一个百户小村(方岩下村)发展成为如今面积达83.7平方公里,人口达23.2万的小城镇,建立起印刷、纺织、服装、包装、机械仪表、工艺美术、标牌证卡等七大行业,形成一个以商促工,以工兴城的经济发展模式,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37.5亿元,工业产值87亿元,综合实力居浙江省百强镇前列。

浙江省鳌江镇是举世闻名的百年古镇。100多年前就形成了繁华的商埠,成为浙南、闽北的区域经济中心。改革开放以来,机械轧钢、皮件制革、水产加工、塑编纺织、化工酿造等行业产值逐年猛升,成为温州十大重点工业卫星镇,也是国家级文明示范镇。如今鳌江镇镇域规模已发展到102平方公里,人口18.6万,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29.2亿元,工业产值46.1亿元,综合实力排行温州市30强镇前列。

一、龙岗鳌江建市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鳌江、龙港两镇同处浙江八大水系鳌江下游的入海口,两镇隔江相望,自古以来都是平阳县的辖区。1981年10月,区划调整,平阳县一分为二,新建仓南县,鳌江南岸划归仓南县。由于两县、镇政府各自为政,规划难以互相衔接,重复建设越来越多;同时,受镇级财政和经济实力的制约,多数建设项目规模偏小、水平较低,给今后两镇组合建市带来极大不利。

鳌江、龙港两镇组合中等城市,可谓强强组合。它们可扩大产业规模,走集约化道路,发挥产业互补优势,做到设施、资源共享,使未来的城市成为以工业和商贸为主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区域经济中心。两镇合并为中等城市,可带动整个鳌江流域、浙南和闽北的协调发展,使该地区成为温州市域南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温州市的次中心,大大推进温州城市化进程。

1999年6月,温州市委、市政府决定组合鳌江、龙港中等城市,对两镇原规划作了整体协调。鳌江、龙港组合中等城市的战略方针提出以来,成立了市推进城市化工作协调指导小组,编制了《龙港、鳌江两镇整体协调规划》。该规划经过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多次论证,确定了未来中等城市的性质、规模、功能、布局、发展战略目标;还规划一个适应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发展需要,集商贸、金融、办公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公共中心。两县、镇多次修编了总体规划,调整了道路网,编制了城镇的建设规划,并已开始付诸实施。正在建设的瓯南大桥连接两镇城区,一个4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便自然形成。

鳌江两岸人民自古联系密切,交往深厚。鳌江、龙港整合建市是鳌江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对龙港、鳌江进行区划调整,尽早建市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 。

从浙江龙港和鳌江两镇组合升级为中等城市战略的实践来看,该战略从温州市政府提出并付诸实施以来,截止到2005年底已有6年半的时间了,但这一战略目标仍然未实现。究竟是客观上连接两镇的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延缓了城镇升级,还是我国的行政区划法规明确不允许镇升级为市,也从没有镇升级为市的先例呢?就区划法规而言,事实并非如此。1986年4月19日,为贯彻“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国务院批转了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县的报告》;1993年5月17日,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推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国务院再次批转了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两个先后颁布执行的设市标准,都规定了可以将镇升格为县级市,但其主要的设市模式是撤县设市。仅1989-1997年的9年里,我国就撤县设市233个,撤镇设市屈指可数,例如1987年12月27日设立的石狮市,1996年4月29日设立的东兴市,1996年5月28日设立的合作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石狮市。

由此可见,一方面国家的行政区划管理规章并未禁止镇升级为市,而且还有此方面的若干先例可循;另一方面,一些早已具备升级为市资格的小城镇,升级设市仍然进程艰难。这种相互矛盾的现实,令人对发达地区小城镇行政区划升级难的现象困惑不解。

二、小城镇行政区化升级困难的主要原因

1、撤镇设市标准模糊,审批程序复杂。根据国家行政区划法规的有关规定,撤镇设市的审批权限在中央政府的民政部。程序是由镇政府提出申请,报请县人民政府、地级政府和省政府同意,交由民政部审批颁布后实施。按现行行政区划规定,市的最低级别为县级市,那么,撤镇设市一般都是由科级镇升为县级市。虽然撤镇设市的标准在民政部1986年和1993年的两份调整设市标准的政策文件中有过规定,但主要强调撤县设市模式,而对撤镇设市的标准规定不明确,且要求严格,程序复杂。

2、由非城关镇升格为市,面临着县市行政管辖体制的冲突。如果在一个县域范围内,将县政府所在地的城关镇升格为市,实际就是撤县设市模式。原城关镇大多转为街道办事处,城关镇驻地的县政府转变为县级市政府,不存在行政级别的变动,主要是换牌子,也就不涉及人员和机构的结构性大调整。因此,发达地区小城镇由城关镇升格为县级市或者说撤县设市在现行体制下比较容易,已进入程序化的解决渠道,不存在难点。困难之处在于,经济发达、人口规模大、财政实力强又距城关镇远的非城关镇,在向市级行政体制转轨时,如果仍留在一个县域范围内,将不可避免地遇到行政级别和管辖权等方面的冲突。按现行行政区划规定,市的行政级包括省级直辖市、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地级市和县级市四级,撤镇设市一般为县级市。于是,一个县域范围内就会平行存在两个县级政府,即城关镇驻地的县政府和由非城关镇升格的县级市政府,谁领导谁的行政管辖权冲突由此产生。是否可以将非城关镇并入城关镇,走撤县设市模式呢?若此类非城关镇与城关镇相邻或接近,可以按此办法进行。问题在于待升级的小城镇与城关镇距离远,无法合并,撤县设市又主要以城关镇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来划定。既然无法与远距离、待升级的非城关镇合并,城关镇自身又达不到设市标准,撤县设市道路走不通。若设置副县级市或镇级市,也许此问题可解决,然而我国的现行行政区划规定没有设立县管市模式,也没有设置副县级市或镇级市的具体规定。

3、切块设市,步入利益冲突的雷区。为了解决“一县两府”问题,可以走切块设市的道路,即将小城镇升格为县级市,并与原县政府脱钩,平行接受上级政府的领导。但是这种零和博弈的调整非常敏感,又会引发诸多方面的利益冲突。

(1)县政府与镇政府的财政资源和权力资源分配冲突是主要矛盾。一般县政府的领导层,都倾向于追求财政收入、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和辖区面积的最大化,镇政府官员也不例外,这是同级别政府官员在彼此竞争中追求实际利益最大化的具体体现。申请升级的小城镇在县里往往是财政收入贡献大、人口众多的经济强镇。如果将其切块设市,首先县级财政收入将承受很大损失。例如,浙江仓南县龙港镇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6亿元,其中75%以上,约2亿元留给了县政府。若龙港设市后,意味着仓南县将减少近2亿元财政收入。其次,升级镇切出去后,原县所辖人口规模显著减少,辖区面积削减,经济总量下降,都减少了原县的实际经济利益。因为这意味着该县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在一个地区内的下降。

(2)县政府有关部门与镇政府的利益调整矛盾。镇升级设市前,县工商、税务、公安等职能部门在镇设派出机构,这些机构大多负重要的业绩数额甚至部门创收任务。若切块设市,这些机构可能留在新市且级别上升,但原上级部门的利益渠道中断,因此县政府有关部门容易出现消极甚至抵制态度。

(3)县政府、镇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利益关系也会受到影响。小城镇切块设市后,原县政府有关部门的派出机构可能划入新市,没有了“婆婆”下达的创收任务,工作走入正常执法收费,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企业受益。此外,设市后形象提升,投资增多,商机增加,既利于企业发展,又增加居民收入和镇民转为市民的自豪感,企业、居民得利。相反,原管理机构则因本县实力减弱而产生失落感。

因此,尽管有政策依据、撤镇设市有成功的先例,但这一领域的权力与利益分配十分复杂,改革深化触到了零和博弈型的“暗礁”。如何改善小城镇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效能,需要开拓思路,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三、改革和完善现行制度,提高政策效能,促进符合条件的小城镇行政区化升级

1、加紧修订小城镇行政区划升级的国家政策。我国现行的设市标准是1993年的试行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从我国国情看,撤县设市是目前设市的一种重要模式,但不应是唯一模式,应该让具备条件的小城镇发展成为区域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并在设市标准中明确体现。抓紧修订设市标准,优化设市模式,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建立合理的区域城镇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2、设立利益补偿机制,确保切块设市后原县财政的平稳过渡。鉴于县财政大量抽调经济发达小城镇财政收入的现实,为了避免一些地区小城镇切块设市后所带来的财政收支失衡危机,可采取一些过渡性的利益补偿措施,以减少县政府对此类小城镇撤镇设市的阻力,化被动为主动。一种方案是新设市向原县政府以逐年递减的方式,支付财政收入损伤补偿金。另一方案是上级政府在3-5年内按逐年递减方式核减切块设市的县政府上缴税收额度,资金由新设市上缴的税收弥补。

3、试点多种模式,推动小城镇的行政区划升级。有三种模式:学习计划单列市模式,设立副县级市;设立镇级市,但要类似于县级市政府的职能;迁移县政府进镇,走撤县设市之路。原政府所在地的办公楼等基础设施部分转给镇政府外,其余向社会转让,回收资金用于在新址修建市政府办公设施。过渡期可借用升级镇政府的部分办公设施,一些次要政府部门也可分批搬入新址。为此,要精简机构和人员,尽量将相关部门集中在一处办公,压缩新的市政府办公大楼,做到“小政府、大社会”。

4、改革完善行政区划管理体制。从长远来看,“市管市”、“市管县”带来的管理和统计信息混乱,缺乏与国际惯例城市的可比性。市长主要精力被分散,并不在抓城市,而是用来解决大量的农村问题,专业分工被打乱。同时,我国的行政区划等级又过长,政府机构太多,管理宽度不等,成本太高。其中,管理宽度最窄的就是地(市)级政府。平均管理单位明显少于中央政府和县级政府,一般也低于省政府。有的地市级政府只管1-2个县或区,但机构门类齐全,管理能力严重闲置。按新中国建国时的行政区划建制,地级政府并不是一级完全政府,只是省政府的派出机构,行政区划为中央、省、县和乡四级建制。后来,随着制度的逐渐演变,地级层次逐渐强化,尤其是地级市的设置,更是强化了地级政府的行政职能,由不完全政府转为完全政府。

按照市场经济“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多层级严格控制型行政管理体制,因交易费用过高,信息传递层级多、漏损大,已不太适应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要求,需要建立一个层级少、层幅宽的扁平式行政管理结构。美国联邦政府可以管理50个州,我国中央政府至少可以管理30多个省级政府,足以说明一级政府的管理宽度,即下属单位数可以明显高于目前的水平。

逐步削减、合并直至取消地级政府,撤县并市(县级市),减少县市级政府数量,控制管理宽度,县级政府直接归省政府领导,继续完善撤乡并镇工作,尽量拓宽并保持合理的县级政府所辖乡镇数。同时恢复中央、省、县和乡四级建制,按照切块设市原则,多设直辖市,取消计划单列市或副省级市,市政府、镇政府独立设置,只管市域和镇域内的城镇经济社会发展事务,不管农村事宜,各级市(镇)政府与同级地方政府平行接受上级地方政府的领导,市政府之间没有隶属关系。最终形成一种层级少、层幅宽的扁平式行政区划结构:中央—省、直辖市—县、县级市—乡、镇。

[参考文献]

[1]蔡向海,徐强,郑德能.众盼合一:谈螯江、龙港组合中等城市[J].小城镇建设,2002,(3).

[2]庞森权.撤镇设市是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J].中国方域,2002,(1).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Z].1985-01-15.

[4]宋振远,包永辉.从龙港镇看小城镇发展的因素[J].内部参考,第19期.

[5]杨维汉,翟伟.民政部副部长罗平飞谈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EB/OL].新华网,2002-12-29.

[6]李水华.我国小城镇发展进程中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1,(9).

[7]陶雨花.进一步完善苏南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机制[J].中国农村经济,1999,(12).

[8]国家计委欧洲城市化与小城镇管理考察团[J].经济研究参考,2003,(72).

[9]尹成杰.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J].求是,2003,(2).

[10]姜长云,蓝海涛.当前小城镇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3,(1).

[11]史育龙.非农产业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J].中国农村经济,2002,(4).

[12]朱孔山,高秀英.农村城镇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

[13]张怡.关于加快城镇化的几点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1).

[14]国务院体改办小城镇研究发展中心“小城镇政府管理体制研究”课题组.“布吉调查实录”[Z].2002-08.

篇5:撤县建市城镇化率

最近有消息称,安徽已有十三个县已正式申请撤县建市,其中,宣城地区广德和泾县都提出申请。所有提出申请的县是否能获国家批准不敢说,但广德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可观的经济总量,获批的希望极大。如果广德获批,宣城地区将形成两个县级市并列称雄的格局。

广德近些年异军突起已是不争的事实。当我们说宁国相对周边县市的优势在缩小,实际上这个“周边县市”主要就是指广德,论经济总量,宁国不及宣州,但毕竟人家有80多万人口,且是地级市,体量大是自然的。而广德经济突飞猛进则是近十年才有的事。2016年,广德经济总量达202亿元,增速9.86%;宁国254亿元,增速8.67%,从总量上说广德与宁国尚有50多亿的差距,假如都以各自2016年的增速发展,广德要想赶超宁国至少是十年之后的事,但是,撤县建市后,广德的发展极可能进一步加速,在增速上扩大对宁国的优势。

撤县建市的好处至少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能使地方的知名度大幅提升。知名度提升有利于招商引资,这是毋庸质疑的。第二、是撤县设市后市财政比县财政可以获得更多的周转资金,并且有一笔可观的城市建设费用;另外,在财税分成上,市比县可截留更多的财税资金。

第三、在中央和省内的发展计划中,能够拿到更多的项目和经费。对地方发展也有着更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市比县更加注重城市建设,如果条件允许,在城建上会有新的突破。

从地方当局的角度来说,撤县建市肯定还有更多的好处,比如地方官员的行政级别可以上调半级,还可增设一些县所不具备的机构单位。

如果广德获批撤县建市,至少有三个原有优势将被进一步放大,对宁国形成压倒性优势。第一、区位优势。在本地区乃至本省,广德的区位可谓得天独厚,广德是三省六县(市)交界的交通枢纽,是安徽南部面向江浙沪发达地区的门户,铁路公路网发达,高铁的开建更是使其在交通方面如虎添翼。

第二、人口优势。广德人口达50余万,众多的人口为广德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同时也为广德房地产乃至其它行业提供了市场保障。而房地产业尽管已经臭名昭著,但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不容小觑的。

第三、省直管优势。广德是省直管县,若建市后,则是省直管市,在政策上享有一般县级市更大的优惠。

另外,就城建而言,广德县城的地理位置优越,只要有需求,城区和开发区的拓展空间巨大,成本却相对低廉。

由此可见,广德的发展潜力巨大,即使不撤县建市,广德仍有可能在将来某一时期超越宁国,如果能顺利撤县建市,广德在十年内赶超宁国的可能性无疑就会大大增加。

就自然资源来说,宁国与广德不相上下,各有特色,宁国的优势是开发早,成系统,而广德自然资源的开发相对较晚,尚未形成系统优势。宁国真正相对广德的优势是工业,当年是工业实力把宁国送进“百强县”,目前这一优势仍然存在。尽管近些年宁国在安徽省县域经济排名中有所下降,但仍然是首屈一指的工业强县,这是目前广德所远远不及的。

但是广德发展工业的潜在优势也是不能低估的,如果不是近几年经济形势趋紧,国家去产能政策的实施,广德凭借区位优势在招商引资上很可能会有更突出的表现。即使在十年内广德工业没有赶超宁国的希望,但哪怕只相当于宁国工业实力的60%,也会对宁国造成巨大的赶超压力。

对宁国人民来说,有两个底线是必须守住的,第一,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名中不能被挤出前十;第二,宣城第一的位置不能被其它县市夺走。这两个底线都事关宁国人民的荣誉和尊严,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经济发展成就一旦被其它县市掀翻在地,那将是对宁国人民集体自尊的巨大羞辱。

上一篇:周公诫子的阅读题答案下一篇:电子商务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