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赏析

2024-05-24

动画赏析(通用8篇)

篇1:动画赏析

皮影赏析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皮影戏是我国一种古老而又特别的优秀民间艺术,集戏曲、音乐、美术、文学为一体。它用牛皮、驴皮等材料通过雕刻创作出各种形象,钉上活动节,装上操作杆,由操作者在灯光投射下,贴着银幕演出,效果颇似小电影,故被西方电影史学者称为“有声电影的鼻祖”。早在1964年皮影戏《西游记》就代表中国在日本公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先后传入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如今,皮影戏虽然在生活中很少见,但是皮影的独特美感,皮影戏这种剪影式的美感,被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更具时代的美感。

2.重点、难点。

重点:在“赏”和“玩”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皮影的“民间”美,“艺术”美。难点:将皮影艺术与我们现代艺术结合,传承优秀的民间艺术。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我们不能赏析的过于深入和专业,但是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皮影是新鲜的,好看、好玩,他们有着浓浓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程的设计上我就是以“看”皮影为主线,以“玩”皮影为辅助,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欣赏、感受、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1.了解皮影的造型及表演特点。

2.欣赏民间艺术独特的色彩美和民间艺术的独特的制作工艺,在赏皮影、玩皮影的过程中感受中国皮影的魅力。

3.提高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兴趣,弘扬中国皮影艺术。案例描述:

一、谈话导入。设计意图:通过动画片这样一个学生喜欢的话题引入,通过一个小小的反问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课本小知识中皮影是“有声电影的鼻祖”这句话的理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看,我们现在真幸福,能看到好多好多有趣的动画片,古代人他们也想看动画片,可是没有电视机和电影院,怎么办呢? 生1:看唱戏的。

师:戏曲真好看,是真人版的“动画片”!可是戏剧表演需要演员、服装、道具等等,要有钱人才能看。咱们普通的老百姓看什么动画啊? 生2:皮影戏。

师:是啊,皮影戏是古代的老百姓和孩子们最喜爱的动画片了。你们看过吗?在哪里看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皮影》这门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

师:想不想跟着老师的大屏幕,一起去看一看,古代老百姓们看的“动画片”?播放《指鹿为马》。

二、欣赏皮影本身的艺术美感。设计意图:以看皮影为主线,看色彩,看图案,由简入深的欣赏皮本身的艺术美。1.“摸”皮影,了解皮影的材质。师:老师把皮影戏小人请到我自制的“神奇牌”电视机里了,(操纵皮影跟学生打招呼)

师:你们猜我有多少岁啦?

师:哈哈,告诉你们吧,我已经2000多岁了。

(将皮影人拿到学生面前)谁想摸一摸皮影小人,近距离的感受下他的魅力? 各个小组摸皮影,观察。

师:小皮影摸上去什么感觉啊?皮影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呢? 生:同学们猜,皮,纸等等。

师: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以驴皮和牛皮为佳。

设疑:民间艺术家为什么会选用皮来制作皮影呢?为什么不用纸、竹片„„ 生:纸容易破。

师:在古代,动物和人民的关系非常亲密。我要出远门,没有车怎么办? 生:骑驴、骑马!

春天来了,庄家要种植了没有播种机需要谁来帮忙?„„ 生:牛。

家畜很多,人们把肉吃了,皮却成了——生活中闲置的材料!(生)

所以我们聪明的民间艺人,就地取材,利用牛皮、驴皮等来制作了各种小人,所以他叫“皮影”呢。

2.“看”皮影,欣赏皮影的色彩美。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的欣赏下你手中的小皮影,你又有了什么新发现? 生:皮影是彩色很漂亮!

师:都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是如何搭配的? 生:红色、枚红色、绿色„„ 师:这些颜色真鲜艳啊。(出示皮影的图片并出示其他的民间艺术图片)

师:民间艺术家们特别喜欢红色、绿色、蓝色、枚红色等非常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在咱们中国民间艺术里广泛应用,被称为“中国红”。这是为什么呢? 生:老百姓喜欢这种鲜艳的颜色!

红色非常的吉祥!

这些鲜艳的颜色给人喜庆的感觉„„

师:自动播放更多颜色鲜艳的皮影图片,教师解读。皮影来自民间、艺人们用了百姓们喜爱的颜色绘制了一个个颜色鲜艳的皮影。这样的颜色搭配是咱们中国民间艺术的风格。

3.“赏”皮影,欣赏皮影的图案美。

师:再摸一摸、看一看我们桌子上的皮影,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皮影的外形很简练!袖子、裙摆很大!

师:在黑板上用简练、夸张的线条画出皮影的外形。

皮影的外形简单、夸张。手臂、裙摆、裤腿宽大,是因为古代人的衣袖比较长,而且这样的造型也有利于表演的效果!皮影的外形简单,内部呢? 生:有精美的花纹。

有的花纹好细致哦!(发出惊叹)师:(展示图案明显的皮影图片)皮影的造型与我国的剪纸艺术和戏曲艺术息息相关,你们看,夸张、概括的人物外形,里面刻画了精美的花纹,多美啊~。图一:花草纹装饰

师:这个皮影造型中运用了那些图案进行装饰? 生:菊花、竹叶。

师:出示中国传统花草纹图案。

在皮影中我们可以用植物花卉图案来进行装饰。图二:出示吉祥图案纹样皮影。

这个皮影造型中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图案? 生:龙!

师:猜猜为什么用这样的图案? 生:代表了人物的身份,吉祥。

师:是啊,在咱们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吉祥纹样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你还知道哪些吉祥纹样吗? 生:蝙蝠、鹤等。师:展示相关的图片。

图三:出示云纹和海水纹装饰皮影。

师:欣赏皮影中短线、点的运用。

小结:皮影中的图案可以是植物、动物、自然物、几何图形等,许多吉祥纹样表达了人们美好的愿望。艺人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现了美,并用这样的装饰纹样美化了我们的生活。

三、“玩“皮影,感受皮影表演形式的独特艺术美。

设计意图:在“玩”中学习,了解皮影在灯箱下操作的原理,学习皮影的操作。在“玩”中感悟,欣赏皮影戏的平面剪影式美,感悟皮影表演的独特艺术美。1.手影与皮影的PK游戏。师:听说班里很多小朋友手影很厉害,皮影小人不服气了。他想跟同学们比一比,哪位勇敢的小朋友上来跟他比一比? 将皮影定格在屏幕上,同学们观察,小皮影和手投出的影子有什么区别? 生:小皮影有颜色,手是黑色的影子。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皮影有颜色,手没有颜色。

师:老师把红色的水彩笔放于灯箱后面,水彩笔有颜色可是你们看的到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皮影的影子是彩色的呢? 生:因为皮影是透明的。

师:这也是人们选用皮来制作皮影的原因啊。在透明的皮上画上彩色的颜料,在灯光的照射下,贴着屏幕演出,利用了光影原理,彩色的动画片就在古代产生了。因为人们看到是在大屏幕上彩色的影子,所以,皮影戏也叫影戏!2.“玩“皮影,将皮影戏表演上升到艺术的角度。师:可是皮影是怎么动起来的呢? 生:有活动节,有操纵杆。

师:示范三根操纵杆的操作方法,讲解表演皮影戏的注意点。说了这么多,同学们想不想上来玩一玩皮影?当一回小小民间艺术家!

师:出示“状元郎“皮影,这是一位博学多才的状元郎,哪位小朋友上来操纵这个小皮影给大家表演一首诗? 生:上台表演。

师:这个状元郎啊,走上、走下,从左到右,你们发现他表演有什么特点啊? 生:他总是侧面的!

是平面的。

师:是啊,皮影戏的人物呈现一种剪影式的美感,是平面的。师:(现场采访)操控皮影小人容易吗? 生:比想象中难多了。师:那你们想不想看一下民间艺人们是怎么操控这些小皮影啊?(展示皮影戏幕后表演视频)民间艺人们一人要操作3到5个皮影人。

生:边看边发出惊叹声。师:这些朴实的民间艺人们真是了不起的艺术家啊!这高超的手艺需要艺术家在幕后付出大量的辛苦练习。你们现在各小组也在下面练习下好吗?每个小组根据你们熟悉的故事编一小段皮影戏上台表演。

生:上台表演,教师引导学生操作“翻跟斗”等高难度动作。师:(针对学生剧本和配音的问题展开)为什么我们表演的皮影戏,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啊?

生:因为事前剧情没有设置好。

皮影人操纵出现问题。„„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皮影表演不简单,他是一门真正的艺术,关系到设计、编排和艰苦的练习才能做到。

师:是啊,会动的人,漂亮的色彩,还有民间艺人们那优美的唱腔。对于古代的孩子们来说,花几个铜板的钱,就能看到这么美的动画片,他们多高兴啊。艺人们挑个担子,走街串巷,哪里都能表演,咱们一起穿越一下?看一看,那个年代的皮影艺人是怎么表演皮影戏的?播放活着葛优唱戏视频。

师:皮影戏,就是这样一种扎根在民间,给百姓们带去了无限的欢乐的民间艺术!

四、小结、拓展。

设计意图:对于传统艺术,我们不能遗忘。对于传统艺术,我们应该用与时俱进的眼光和手法将其传承发扬。孩子们在欣赏中感悟,在欣赏中寻找方法,各抒己见。

师: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有了电视机,有了电影院,我们能看到立体的动画,而皮影戏的这种独特的剪影式的美,却在新时代里绽放了更耀眼的光芒。你们看过吗?(播放《俏夕阳》舞蹈选段)

你们看过吗?(播放《功夫熊猫》片头)

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如何传承我们祖国这么优秀的民间艺术? 生:随意回答,用新视角传承我们的民间艺术。师:很高兴与大家分享了这门优秀的民间艺术。请同学们回家搜集各种你觉得可以做皮影的“新式材料”。我们下一节课一起来做一个会动的皮影。

篇2:动画赏析

原名是精益生产价值流改善动画演示,是迄今为止对于精益生产价值流改善的最佳演示动画,对于工厂推进精益生产有实际指导意义,有助于帮助普通员工学习理解实现精益生产的各个改善阶段,下面就以此动画教学做一些肤浅的分析。

整个动画分为5大阶段,分别以青铜、白银、黄金、铂金、钻石作为代号,表达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同水准的生产管理状态。

青铜时期:生产紧张、有序地进行,在制品堆积如山,操作人员一刻不停地工作着,拉货的卡车等在包装线后面,一旦满了12箱立刻拉走。图中以红色色带和箭头标示了存在的浪费,主要针对人员和在制品两类浪费,同时,以灰色带标示产生价值的作业时间,表明了整个生产现场中,产品附加价值产生和流动的过程。

白银时期:基本延续了前一阶段的状态,但是在装车的过程中导入了品质检验,只有符合工厂质量标准的产品才可以发货。看似简单的变化其实表达了一个重要的思想,任何的精益改善必定是建立在品质稳定的前提之下,而且这最后的关卡一定是伴随精益生产全过程的。虽然在实际生产中不一定需要有这样的特定人员站在门口检查,但作为精益生产的核心价值观是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只提供客户真正需要的产品,品质价值作为内在价值容不得半点差错。

黄金时期:属于精益改善的关键阶段,在品质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大幅度压缩生产线和在制品量,生产线变得更短,大大节省了空间和劳动力,整个生产周期被压缩,工厂的实际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另一个细节是发货的指令是来自于OEM工厂的需要,即不多做、不早做,只做真正需要的产品。批量装车变为逐件检验、装车,省下了装车时间,使整个流程更加顺畅。要实现这些转变其实得益于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工厂内各部门间紧密配合,市场、计划、生产、技术、工艺相互衔接,真正实现了生产周期和生产成本的大幅下降。

铂金时期:生产线继续保持高效运作,把前道原材料和人员减低,靠近生产线,做到围绕现场展开服务,体现生产中心的原则。对于原材料使用了AB箱法加以界定,不过分占用空间,又能够确保生产需求的量。以红色带继续标明浪费所在,为持续改进指明方向。

钻石时期:负责物料供应的员工直接搬到现场,原材料库存量继续减半,生成供应商管理看板(VIM),由供应商负责物料的保障。至此整个精益生产改善基本完成,生产线由大批量生产向流水线小型化转变。改造后的生产线品质稳定、交货及时,生产成本得到有效控制,能够适应少批量多品种的订单趋势,是典型的拉动式生产。

篇3:《民的1911》动画赏析

《民的1911》是一部为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而拍摄的动画电影, 影片以故事发生时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到起义爆发前的筹谋阶段和起义后革命风暴席卷全国的情形, 完整的诠释了武昌打响辛亥第一枪的全过程。影片以一个名叫民的孩子的特殊视角展开了一个宏大肃穆的历史史实。整部动画从人物场景设计到台词和音乐都十分具有时代特色, 并且很好地诠释了人物性格和故事气氛。

二、动画赏析

(一) 角色塑造

动画角色塑造是整部动画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在《民的1911》这部动画中, 由于动画题材属于历史史实, 里面涉及到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各种年龄的不同人物, 出场人物极多, 所以想要塑造出好的角色十分困难。在观赏动画的过程中, 可以看出整个制作组在人物塑造方面是十分用心的。首先, 从动画角色这一整体来看, 所有角色的服饰, 发型都十分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另外, 不同阵营立场的人物, 例如革命党、先进的有识之士无论动作、表情、台词都充满正气, 而迂腐的清政府和顽固分子, 依然留着“猪尾巴”, 表情猥琐、动作畏缩。

但是我认为动画在角色塑造上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前面说到不同阵营、层次的人物都有各自的特色, 但是在同一个阵营中, 例如起义的主要人物, 却缺乏辨识程度, 没有做到让人过目不忘, 或是记住角色的名字。我认为这对于不了解辛亥革命具体情节, 比如青少年儿童来说, 就无法很好的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另外, 动画中人物的动作也不够流畅和自然, 特别是跑、跳等比较日常的动作, 角色在说话的时候也会给人一些音画不同步的感觉, 直接原因是角色说话时嘴型基本只是简单张合。再次, 在一些特写或重要镜头中, 我认为可以用更加精细的画面和富有张力的线条来描绘角色的表情、动作, 让画面更具有感染力和冲击力, 使其与其它画面区别开来。

(二) 场景设计

动画中场景也是不可缺少的, 好的动画就是由无数个精细的场景所组成的。这部动画中场景绘制的十分细致, 让人耳目一新。场景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交代故事的背景资料;成为动画角色的支撑;渲染出整个动画的气氛;推动动画剧情的发展;统一整个动画的整体风格, 引导观众的视线等。上述几点中, 我认为《民的1911》的场景设计在交代故事背景这一方面是做的非常成功的。为了还原百年前的史实, 整个制作组在制作动画前亲自前往辛亥革命原址, 大量取景拍摄, 查证各种历史资料, 这一点对于统一整个动画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为众多不同的角色创造了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舞台。

整部动画整体色调比较灰暗, 这虽然符合故事的基调和严肃的气氛, 但是我认为这对于引导观众视线和渲染特殊剧情气氛来说就会稍显单调。在不同的剧情和故事的转折点, 加强明暗的对比和色彩的变化, 这样才能使动画产生强大的生命力。

(三) 配音配乐

动画这一表现形式, 主要是在视觉和听觉上给人带来享受。因此除了画面, 动画音乐也是一剂强大的催化剂。这部动画片主题曲《三烈士赞》由国内知名音乐制作人杨斐谱曲, 演唱者则是原“超女”歌手郁可唯, 曲风清新、空灵, 有绕梁之感。不得不说, 该动画为了吸引青少年对历史纪实片的兴趣, 用心良苦。从角色配音阵容上来看, 该动画也是空前强大, 片中的主要人物大都由《武侠》和《建党伟业》中的原班人马担任。

虽然配音演员阵容强大, 可是这里我要说的是中国动画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专业的电视电影演员不等于专业的配音演员。据有关调查显示, 专业的配音演员在配音的时候所测量出来的数据与电视电影演员的配音数据在各个反面都有很大不同。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来说, 专业配音演员的声音更有感染力、更能够深入人心。尽管《民的1911》中配音较以前的动画已经有很大提高, 但我认为, 中国动画想要在动画配音上有大的突破, 必须要成立培养配音演员的专业机构, 培育出用声音诠释生命的专业人才。

(四) 镜头语言

为了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表现不同的角度、距离, 就需要运用不同的景别。景别的划分一般为:大全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本部动画在镜头语言方面也做的十分出色。例如动画开始时的大全景就很好的引领观众到动画的世界中来。在对人物的刻画上也适时的使用了近景和特写。在整部动画中运用平拍、仰拍、俯拍、斜拍等拍摄方式并结合推、拉、摇、移、旋转等镜头的运动来引导观众、推动剧情、渲染气氛。

(五) 节奏运用

节奏可以说是一部动画的生命。剧情发展的节奏、人物的情绪起伏、镜头的转换、拍摄的手法、角色表演的速度、构图光影色调冷暖的变化、语调语速音乐的缓急高低、音效特效等的配合贯穿整部画始末。节奏是动画是否有张力、感染力、吸引力, 能否打动观众的决定性因素。《民的1911》就十分注意节奏的把握, 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辛亥革命第一枪”开枪时子弹飞出的镜头。子弹飞出本该是一闪即逝的, 但在动画中却经历了十几秒的时间, 随着子弹的飞出, 武昌城家家户户纷纷亮起了灯, 整个中国都苏醒了。子弹命中后, 紧接的却是人群奔跑的镜头。由“缓”之后立刻转换成“急”, 这种节奏的变化, 紧紧的抓住了观众的心。

三、结语

《民的1911》这部动画电影以独到的视角, 忠实的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真实历史。整部动画主要采用二维手绘的制作方式, 在发挥二维动画优势的同时, 结合了少量的三维制作手法, 使画面更加生动美丽, 为动画增添了新的色彩。这部动画剧情生动, 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带观众进入到动画的世界, 引领青少年儿童在观看动画的同时了解革命先辈热血为国的真实历史。“民”不仅仅是影片中一个小孩的名字, 而是我中华民族所有的有志国人!虽然动画中还有一些不足, 但已经是近年来少有的优秀动画, 非常值得一看。我也相信在中国动画人的努力下, 将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构图设计》, [作者], 黄兴芳,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6.

[2].《动画场景设计》, [作者]张海力,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8.

篇4:经典动画短片《老人与海》赏析

一、作品作者及时代背景

该片出自俄罗斯动画大师佩特洛夫之手,是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较有影响的大师之一,其作品制作精良,艺术性强,透着浓厚的写实主义油画风格,多次在国际大赛中获奖。该片创作于1997年。这个时期的苏联动画发展相对比较卓越,对动画技法研究与艺术性表现方面也出现多元化。艺术家们通过研究性实验不断丰富着动画艺术的表现内容,在主题选择方面也偏向于颇有内涵的问题的表现,多是对人类自身问题的探讨。《老人与海》也正是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二、品类型分析

对与动画片形态的探讨,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作品使用介质与表现手段可分为:平面动画、立体动画、三维动画、合成动画、特级动画五大类别:按作品创作主旨可分为:艺术动画片、商业动画片、实用动画片三大类:按作品体裁可分为:叙事动画片、抒情动画片、幽默动画片、讽刺动画片、音乐动画片、广告动画片、科幻动画片、武打动画片、实验动画片、记录动画片、教育动画片、体育动画片、时政动画片、片头动画片十四种类别:按作品长度分为动画长片与动画短片两种类型等等。根据动画片探讨与研究的角度不同还会出现新的片种类型。现就《老人与海》的作品形态做具体的分析。首先它属于动画短片范畴(片长在30分钟以内的都称为动画短片):它是对海明威名作的另一种艺术方式的演义。固然它也是一部叙事动画片:它是通过手绘的方式在一个二维空间内的艺术表现,它同时也属于平面动画范畴:从它创作的目的性来说,是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与尝试,而不是以某种商业利益为前提的创作,作品给观众带来的视觉冲击力与哲理性内涵足以说明它也是一部实验性艺术动画片。由此看来一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它同样拥有丰富的内涵,是在各自艺术个性基础上的艺术共性表现。

三、听语言运用

动画和电影一样是靠视听语言来讲述故事,其组成主要是镜头、摄影机拍摄角度、镜头的组接和声画结合四个元素,其中最基本构成元素是镜头,动画就是靠各种不同镜头的结合运用来表述创作着的意图。下面就该片对视听语言各元素进行具体分析。

1、镜头的运用

画面的组接和音响构成镜头,在推、拉、摇、移、跟、甩等方式的运动镜头加上大全景、全景、中景、特写、大特写等不同景别的静止镜头的运用中将故事讲述给观众。不同方式的镜头运用给观众视觉上带来不同的感受。或是紧张、或是刺激、或是压抑等,创作者从各种不同的视觉感官出发附属于镜头来向观众传达其表现意图。

该片中镜头运用较多的是大全景、与全景。开片先是通过那个男孩子的视角运用几个大全景的组接把老人生活的环境及其生活状态展现在大家面前,即海边孤独的房屋。与大海为伴。像这样的大全景描写在片中多次出现,老人出海后,飘荡在海面上仰头望着空中飞舞着寻觅食物的海鸟,这里通过一个镜头的转换。以海鸟的视角环视海面。然后迅速推镜头到海面上鱼泛起的浪花,这样的镜头运用为老人捕到大鱼埋下伏笔:后面情节中对大全景的描写多是为老人与鱼斗争及僵持的时间与气氛的衬托,如对老人孤舟漂在海上、天际浮云色彩的变化。全景在片中的运用主要是在老人与鱼刚开始的搏斗,其中一个镜头描写是通过对老人在船上拉绳子的动作细节描写,形象地表现出老人与鱼的斗争的激烈程度,后面老人为保护自己的战绩品而与众鲨鱼展开的斗争也是全景镜头的运用:片子开始对老人划的浆的描写是特写镜头的运用,主要是为突出老人体力上的老化。该片中对其他中景与特写的运用上主要是在老人在海上与鱼斗争过程中的某几个镜头,是对老人表情的特写及动作力度的表现。还有的就是老人对自己年轻时候赛桌上比赛的回忆中多是中景与特写的结合运用。

2、蒙太奇的运用

蒙太奇自普多夫金根据美国电影之父格里菲斯的剪辑手法延伸出来后就被广泛运用于视听语言的表现上《老人与海》中蒙太奇的运用主要是老人对年轻比赛时镜头的插入与组接,通过这些镜头的组接,一方面是老人战胜鱼的写照,同时也透露出老人内心的一些东西,从而引发出观众对人的现实生活状态的思考,也为影片创造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3、声音与独白

声音也是视听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是渲染影片的气氛、或是衔接不同的镜头促进影片的连贯性等。独白则是对剧情发展的一种介绍、或是主人公内心的变化等。这两种元素在片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该片中音乐与画面的配合很到位,成功塑造了片中的气氛。如在表现老人钓到第一条小鱼后的吃惊与惊喜的复杂表情时,音乐转化为紧张的节奏,为马上到来的老人与鱼的斗争起到了预示作用,同时调动起观众的欲望。揪心等待情节的发展。老人的独白在他与鱼僵持过程中的幻想起到解释作用,配合老人与鱼在海中自由游动的美妙画面,将老人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观众。透露出老人与大海的感情,也让观众看到人类生存的一些无奈。

四、技术性与艺术性

动画是一种融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动画创作者就是在不断寻找艺术与技术新的结合点,从而促进动画的发展。对于《老人与海》而言就是一种新的艺术与技术性的探索与表现。首先,从该片艺术性上来看。创作者佩特洛夫用手指进行逐张绘制,风格上具有浓烈的写实性油画风格,强烈的艺术性对观众视觉与心灵来说都是一种震撼:该片的技术上最突出的表现是艺术家在玻璃板不同层面上作画,然后运用灯光穿透玻璃进行逐帧拍摄,拍成70毫米的胶片,这样的过程重复了两万九千次,一整套操作要求技术含量相当高,对该片的制作小团体来说都是一次挑战。

五、对动画创作的指导意义

动画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每一部作品中都透露着创作者的创意元素或是新的探索研究,动画创作也是在前人创作的经验基础上的借鉴与创新。《老人与海》动画短片的经典之作,对我们的动画创作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1、表现主题的选择

动画表现的主题内容包括原创与改编,不一定只有原创才是最好的,站在艺术发展与传承的角度考虑,对表现题材的选择上完全可以是对其它艺术的重新表现与借鉴。中国早期的经典艺术短片创作都是在中国传统艺术题材基础上的借鉴与创新。中国从先秦到现在,蕴涵丰富的经典文学著作,从诗歌到散文再到小说,都可以成为我们动画创作的题材选择。再如中国其他门类的璀璨艺术如绘画、工艺美术、雕塑等,都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都是我们动画创作的极佳题材选择。

2、艺术表现方式的探索与创新

从短片的类型可以看出,动画作品既可以是二维空间内的艺术表现,也可以是多维空间内的展示。基于广泛的艺术表现空间,我们既可以选择各种艺术性的表现方式,如绘画、工艺美术、雕塑等艺术:也可以采用各种新型材料、新型技术来表现。正如《老人与海》中写实性油画风格的画面给观众带来的强烈视觉冲击力。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蕴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元素,及待我们去研究与借鉴来进行我们的动画艺术短片创作。

3、严谨的创作态度

动画创作是一个融入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艺术表现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制作与生产过程。在制作过程中严谨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创作热情也要在严谨的态度指导下展开,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稍有疏忽就可能会影响到整部作品的质量、影响艺术性的表现。所以在进行动画创作或是新的探索中严谨的态度是成功的保证。

篇5:《狮子王》动画赏析

《狮子王》被誉为动画界中的“哈姆雷特”,是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的第32部经典动画长片。《狮子王》于1994年6月15日在美国首次上映,利用了当时最先进的2D动画技术,并且配上宏伟的交响乐,融合非洲当地原始音乐,荣获1994年奥斯卡最佳原著音乐和最佳电影主题曲两项大奖,成为迪士尼动画的里程碑作品之一。

《狮子王》作为美国电影动画的代表作之一,可以很好的向我们传达出一些美国动漫特点的信息。从视听觉上来说,是一场丰华盛宴,美国动画片在画面处理、音乐配置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水平,声音与画面相结合,使得影片非常感染人;从技术层面来说,美国动画一直走在前列,美国动漫作品的技术主要表现为电脑技术和电影特技的全方位运用;从资本上来说,动画制作成本都偏高,动画片制作包括动画片的剧本、形象设计和分镜头以及具体制作,其工作非常繁复,工作量也非常大,一部电影可能常驻几十人就够了,但一部动画片需要大量的人工,没有几百人、几千人是做不下来的,而且制作周期非常长,《狮子王》耗时5年;在运作上,商业化模式非常成功,商业化的成功往往可以推进动画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这是非常好的。基本上,美国的动画特点就是这几个方面了,这些特点既为美国动漫业带来巨大的商业回报,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动漫业的发展走向提供了思路上的启迪和模式上的参考意义。

接下来便是浅谈下《狮子王》这部动画电影了,《狮子王》讲述的是这么一个故事: 辛巴是狮子王国的小王子,他的父亲穆法沙是一个威严的国王。然而叔叔刀疤却对穆法沙的王位觊觎已久。要想坐上王位宝座,刀疤必须除去小王子。于是,刀疤利用种种借口让辛巴外出,然后伺机大开杀戒,无奈被穆法沙即时来救。在反复的算计下,穆法沙惨死在刀疤手下,刀疤别有用心的劝辛巴离开,一方面派人将他赶尽杀绝。辛巴逃亡中遇到了机智的丁满

和善良的彭彭,他们抚养辛巴长成雄壮的大狮子,鼓励他回去森林复国。在接下来一场复国

救民的斗争中,辛巴真正长成一个坚强的男子汉,领会了责任的真谛。

因此,《狮子王》的主题可以说是“自我的觉醒和成长”。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肯定自己价值的过程。人活着不仅要满足生存的需要,还存在另外一个不断提升的精神需求,就是找回自我——自己之所以成为自己的理由和根底。回归《狮子王》,辛巴

从期待长大到讨厌成长,从逃避王位到争回王位,其核心在于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真正

理解了什么是使命和责任,并从生生不息的自然中体验到了生命的真义,不仅完成了个人主

体的成长,更在成长中获得了自我价值的肯定。

看完《狮子王》,除去教条般的主题说教,我所感受到或者说学到的一个道理是:在我们面对自身的错误的时候,只有通过面对才会有所解决,一味得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生

篇6:中外经典动画赏析论文

中国动画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一)中国动画的过去发展史

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很早,最早的动画出现在一九二几年,在那段时间我国拍摄了著

名的黑白电影动画《铁扇公主》以及《三毛流浪记》。解放后动画基本都是在长春电影厂和上海美术片厂制作,先是《大闹天宫》(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而后是《小蝌蚪找妈妈》(中国第一部水墨画电影)、《葫芦娃》、《黑猫警长》、《舒克贝塔》、《邋遢大王》、《小猪噜噜》、《哪吒闹海》、《九色鹿》、《魔方大厦》等。可以说从1926年的8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出现了一系列优秀动画作品。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例,50多年来拍摄了近500部动画片,累计20000多分钟,其中在国内获奖100多次,国际上获奖70多次,并在世界动画业树起了“中国动画学派”的旗帜。然而曾经的辉煌只是昙花一现。1966--1971这六年中,竟然没有一部动画片制作出来。之后的几年,形势似乎有了一点好转,但是1972-1977年间也只有每年2-4部动画出炉。这一段时期,中国的动画事业几乎是在原地停滞了十多年。

(二)中国动画的现在状况及问题

如今,中国动画在世界已经失去原有的地位。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动画创作相对

于世界动画的发展呈现了缓慢的趋势。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动漫艺术的质量不高。首先,题材范围狭隘,针对低龄化人群。个人认为经典这种东西是适应当时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而产生的,记录着一个时代辉煌。旧作翻拍显然失去意义,往往只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过这些都只是次要因素,重要的是定位问题。中国动画业消费面定位狭窄,成人市场长期被忽视。成年人是一个巨大的尚未得到开发的市场,具有极大地市场潜力。国产动画的服务对象本来就不是10岁以上的孩子,所以10岁以上的观众没有资格评论其好坏。可如今教育方式、家庭关系、社会节奏产生巨变,信息传播途径多元化,现在的小孩普遍早熟,也就是说部分国产动画连低龄观众也觉得幼稚。如果中国动画仍将消费群集中在少儿,且过度重视教育感化功能,忽略动画漫画作为传媒产品应有的娱乐功能,导致我国动画产品政治性过强,娱乐性不足,缺乏吸引力。其次,中国制作水平低下,缺乏原创力。中国动画产业涉及面狭窄,大部分题材都与神话、传奇,如《葫芦兄弟》、《哪吒脑海》《封神榜传奇》或者是小动物为主的动画,如《黑猫警长》、《阿凡提的故事》、《喜洋洋与灰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11-2012学年 第2学期Term 22011-2012 Academic Year HeilongjiangInternationalUniversity

太狼》等。虽然这些题材对少儿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成年人却对这些不太感兴趣。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90年代动画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商业运作上飞速产业化发展,制作手法上动画艺术逐渐和高科技接轨,表现手法则和电影电视越来越接近,题材越来越广泛,观众年龄阶层不断提高。

中国动画始终停留在少儿阶段,缺少创意,没有新技术的支持,必将导致我国动画产

业的发展滞后。最后,中国动画产业人才缺乏,投资不足。我国动画从业人数不到1万,仅占韩国的1/30.主要是因为各界对动画产业重视不足,当然,首先就是政府,全中国人口有13亿占世界1/3,国家级的只有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两个生产基地,且中国人均动画片拥有量也只有0.0012秒,而日本的人均拥有量是300-480秒。反而不少民营组织或个人本着对动画的热爱之心投入到动画制作中来。这些组织成员普遍年轻,充满热情,可是资金、设备的严重不足,加上不成体系,使之无法完成高质量的长篇动画和动画影片。动画人才的攻击和需求出于严重失衡状态,导致动画原创力不足。

(三)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策略

如今的我国经济及科技飞速发展,国民的精神娱乐需求越来越大,书刊,广播,电影,电视,游戏一步步深入百姓生活,而动画这种最直接,最生动,最综合的表现手法可以说是无所能及且运用广泛,所以理所当然的重新被人们重视。因此,我认为,只要我们即使更新观念,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我们国家发展的前进道路,我们动画产业一定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新的浪潮。

篇7:动画影片赏析实训题

一、《功夫熊猫》 第一部分简答题

怎样让你的题材一鸣惊人?

如何在动画电影中突出动画表演? 如何看待创作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如何运用看似简单却独具匠心的方式来实现“画龙点睛”的效果?

5、如何运用对比实现影片强烈的视觉特征和美学特点? 第二部分论述题

作为一部功夫题材的动画电影,举例说明,创作者如何借鉴了中国功夫片的创作素材?(提示:导演马克·奥斯本用了多年时间研究中国文化,尤其迷恋中国功夫;制作这部影片历时5年,制作人员认真翻看了从20世纪70年代起至今的大量港产功夫片;为了把中国功夫的招式放到动画里,幕后人员亲自上阵接受中国功夫的训练。)讨论创作者如何在动画电影的创作中展现中国文化?

二、《海底总动员》 第一部分简答题

怎样将生活中稀疏平常的事情提炼成一部充满情感的优秀影片? 怎样处理主要人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典型性格对于剧情的推动? 如何在电影中塑造众多人物的同时又赋予他们鲜明的个性? 在当代动画电影中童心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如何为自己的电影选择一个恰如其分的切入点?

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动画电影的视觉奇观?

怎样运用多种线索交织的叙述方式来制造影片的节奏和悬念? 怎样编织动画电影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

如何运用简单的故事来编制出一部精彩纷呈的影片? 第二部分论述题

结合《海底总动员》谈如何有效地发挥配角、群众角色在电影中的作用?

(提示:整个影片中人物有点有面,控制得相当成熟。在众多人物中有着重表现了几个人物的个性,比如鱼缸中几个在面貌狰狞的吉哥领导下的难友、成天喊着“鱼儿不是食物”的鲨鱼布鲁斯、性格乐天豁达的大海龟、人心敏感的鹈鹕尼格等。)讨论创作者在影片的美术设计与电脑技术上是如何有机结合的?

三、《埃及王子》 第一部分简答题

如何运用人物转变历程来塑造人物?

怎样将一个重大严肃题材改编成动画影片?

如何在动画电影中实现幽默和诙谐,在少而精中达到严肃中淡淡一笑? 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动画电影的视觉奇观? 如何运用人物转变历程来塑造人物?

如何合理地在动画电影中运用音乐(体现在叙事、抒情、交代剧情、心理刻画等几方面)? 第二部分论述题

举例说明,美国动画电影创作中创作观念的变化与发展?

(提示:本片的矛盾冲突纷繁复杂,首先在社会环境方面,由于影片主题与信仰息息相关,因此影片一大戏剧冲突在于“神(即信仰)的冲突”。作为信仰的反方,即信奉假神是通过担任埃及法师的丑角来实现的,人们对巫术的迷信造成了对神力的误解。)比较《埃及王子》与日本动画片《浪客剑心》,在严肃性主题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异同?

四、《玩具总动员》 第一部分简答题

怎样理解影片立意在动画创作当中的重要性? 怎样编织动画电影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

如何合理地在动画电影中运用音乐(体现在叙事、抒情、交代剧情、心理刻画等几方面)? 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动画电影的视觉奇观? 怎样设计一个优秀的人物设定?

出色演员的配音对于影片角色塑造成败的重要性? 怎样继承和超越优秀的创作传统?

怎样在影片一开始就树立主人公鲜明的个性特色、建立起人物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论述题 比较《狮子王》、《美女与野兽》等迪士尼经典动画片,谈谈《玩具总动员》在三维技术视听语言上体现出哪些优势?(提示:电脑动画的出现无疑是给迪士尼传统动画以沉重的打击。电脑动画出色的视觉形式、匪夷所思的特效手段、各种程序的帮助使得制作周期逐渐缩短,与传统动画相比较,这些都是优势。)

讨论《玩具总动员》的创作特点以及其在世界动画史上所占据的历史意义?

五、《圣诞夜惊魂》 第一部分简答题

怎样让你的题材一鸣惊人?

怎样让一部电影具备自己的创作风格?

如何运用其他艺术形式(比如歌剧)来为自己创作的影片服务? 怎样让一个普通的过渡场次达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如何在动画电影中突出动画表演? 第二部分论述题

比较本片影片在色调方面的运用以及产生的作用。

(提示:在彩色画面中,色彩的配置和组织的份额时相当重要的,它总是以某一种夜色作为主要基调,使整个电影画面呈现出具有一定意义的色彩倾向性。所以我们看到一些电影中会出现某一种色调贯穿整部电影,有时还会在某些段落、某个镜头采用特定色调来达到特有的韵味和风格。)

比较音乐在其影片中的运用,思考我国动画电影的音乐创作情况。(提示:例如以京剧元素为主的《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等。)

六、《花木兰》 第一部分简答题

如何处理题材的戏剧化?

在动画改编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主题、人物、情节)的问题? 怎样塑造具有时代性、鲜明生动的人物?

怎样将一个古代题材编制成具有现代性的电影故事? 如何跨越文化差异来创作一部具有多元化特征的电影? 第二部分论述题

结合影片谈谈你怎样看待美国动画对于中国题材的改编?(提示:《花木兰》与《功夫熊猫》在创作模式上都以人物励志作为影片的主线,以英雄成长作为情节模式的根本,强调主人公接受使命,并在成长的过程中克服了自己的缺陷,最终超越了自我,打败了威胁正义的敌人。)

2、谈谈中国体彩创作如何与全球和视野相结合?

七、《怪物史莱克》 第一部分简答题

如何强化影片的喜剧风格和突出影片的喜剧特色? 如何在创作中体现对传统类型的颠覆的特点?

如何在艺术突破与满足观众娱乐性口味上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动画电影的视觉奇观? 如何看待创作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出色演员的配音对于影片角色塑造成败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论述题

讨论影片在颠覆情节和传统上所做的突破?

(提示:一天清晨,当菲奥娜公主非常高兴,无意中与一只小鸟比起了高音,令人吃惊的是鸟儿承担不了过高的高音而发生爆炸!这段经典段落我们曾在《白雪公主》中见过,这里的调侃无疑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颠覆与搞怪。)

比较《怪物史莱克》与后续系列电影在创作上的继承、创新以及不足之处。

八、《冰河世纪》 第一部分简答题

影片中如何形成具有独特视觉风格的动画造型? 电影音乐在影片中的成功运用?

如何运用社会心理需求去引导创作思路?

4、如何强化影片的喜剧风格和突出影片的喜剧特色?

5、怎样处理动画电影的喜剧基调?烘托闹剧特点?

6、如何确立影片与众不同的美术风格?

7、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动画电影的视觉奇观? 第二部分论述题

举例说明动画片的戏剧创作与喜剧真人电影的异同之处。(提示:例如与经典喜剧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对比)比较“弃子还乡”题材的几部电影的创作手法。(提示:例如《人猿泰山》、《恐龙》、《森林王子》、《怪物公司》等动画片,紧扣了孩子离开家园进行冒险、旅途中结交朋友最终回家的故事。)从《冰河世纪》到《冰河世纪3》,讨论影片在创作手法上的演变。

九、《小鸡快跑》 第一部分简答题

怎样理解影片立意在动画创作当中的重要性?

2、怎样运用多种线索交织的叙述方式来制造影片的节奏和悬念?

3、如何运用新材质来寻求影片风格的新突破?

4、如何制作一个精彩而吸引人的影片开场?

如何跨越文化差异来创作一部具有多元化特征的电影?

7、怎样合理处理影片内容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论述题

联系《小鸡快跑》这部动画片,谈谈你对中国人偶动画片发展的看法?(提示:例如中国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偶片《阿凡提的故事》、《西岳奇童》、《曹冲称象》等。)

你认为中国人偶动画片的出路在哪里?

十、《狮子王》 第一部分简答题

如何处理动画电影中的台词?

塑造人物时,怎样做到杂中取主,来实现人物性格的典型性? 影片中如何形成具有独特视觉风格的动画造型?

4、如何运用对比实现影片强烈的视觉特征和美学特点?

5、优秀的电影音乐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动画艺术表现力的?

6、如何运用人物转变历程来塑造人物? 第二部分论述题

结合本片以及今天三维动画电影的创作现状,谈谈你对而为传统动画的看法?(提示:例如用三维技术重现的二维动画人物故事《米奇圣诞嘉年华》等。)2、2010年迪士尼隆重推出二维动画《公主和青蛙》,结合案例,讨论传统二维动画的出路在哪里?

十一、《怪物公司》 第一部分简答题

如何在同类题材中突出自我?

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动画电影的视觉奇观? 第二部分论述题

1、《怪物公司》的细节处理有何特点?并讨论如何理解细节在影片创作中起到的作用?(提示:影片通过各种细节的叠加来获得轻松剧情的效果。影片的大量幽默细节对观众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整个欣赏过程充满了谐趣的氛围。)通过《怪物公司》这部影片,讨论创作中世界观设计的重要性。

十二、《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第一部分简答题

如何继承动画电影常用的几种创作模式? 怎样处理写实风格和卡通风格的结合? 第二部分论述题

分析当代迪士尼系列动画新片《星际宝贝》、《星银岛》、《失落的帝国》、《闪电狗》、《机器人瓦力》中体现出的对于迪士尼传统的突破与创新。(提示:例如《星际宝贝》与《失落的帝国》等。)怎样处理写实风格与卡通风格的结合?(提示:例如《小马王》、《南方公园》等。)

十三、《铁巨人》 第一部分简答题

如何运用社会心理需求去引导创作思路? 如何处理一个时代性非常强的题材? 如何在同类题材中突出自我?

如何运用人物转变历程来塑造人物?

怎样给影片创作一个荡气回肠的高潮阶段? 第二部分论述题

篇8:动画赏析

关键词:种树的人,牧羊人,橡树,环保

《种树的人》 (L'homme qui plantait des arbres) 是加拿大动画大师弗雷德里克·贝克 (Frédéric Back) 在1987年导演制作的动画短片作品。这部片长30分钟的短片改编自法国作家让·乔诺 (Jean Giono) 在1953年出版的同名小说。用了5年的制作时间, 绘制了2万张素描图片。整部动画充满了诗意的叙述。讲述一个名叫艾尔哲阿·普菲尔的孤独牧羊人凭着一己之力和数十年的时间, 在普罗旺斯这片偏僻的荒芜之地种出了大片树林, 把荒原变成了绿洲。高超的绘画功底, 流畅的线条表现, 散文般的旁白叙述, 风格简约而又意味深长。

2006年6月在法国安锡 (Annecy) 国际动画电影节上评选出的“动画的世纪·100部作品”中荣登第五名。

完成这一伟大壮举的艾尔哲阿·普菲尔, 没有显赫的地位和财富, 只是一个牧羊人。牧羊人这个形象的设定, 有一定的宗教意味。欧洲文化长期受基督教的影响, 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受其浸染。提起牧羊人, 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圣经·出埃及记》里的摩西。

《圣经》中如此记述:当时, 埃及的希伯来人生活在埃及人的严酷统治之下。希伯来人生养众多, 埃及法老担心有朝一日埃及变成希伯来人的天下, 便颁下严令:当希伯来妇女分娩时, 若是男孩, 就把他杀了, 若是女孩, 就让她存活。但这一禁令并未能阻止希伯来人的繁衍, 法老再次颁布法令:希伯来人的男孩, 都要被丢在河里, 而女孩, 可以留其性命。而被丢下河里的所有男孩里, 摩西就在其中。

当时, 法老的女儿正在河边, 看到了这个希伯来男孩, 孩子哭得很可怜, 法老的女儿便收养了他, 她给他起名摩西。摩西渐渐长大, 他越来越多地看到希伯来人糟糕的生活状况, 看到他们所承受的苦难。有一次看到一个埃及人监工鞭打希伯来人, 他竟失手将监工打死, 并埋入沙土。之后摩西了解了自己的身世, 也为了逃避杀人的罪责, 逃到了米甸, 成为了一个牧羊人。一天, 耶和华向摩西显示了神迹, 要求他回到埃及, 带领苦难深重的希伯来人去往流着奶与蜜的迦南地。一路上经过种种险阻, 牧羊人摩西终于带着他的希伯来族人成功逃出埃及。

牧羊人艾尔哲阿·普菲尔只是个普通的牧羊人, 有着高贵的品格和心灵, 完成了神一样的伟业。一万多人的幸福源泉, 来自艾尔哲阿·普菲尔的赐予。他通过种植树木消除了荒漠, 创造了绿洲, 驱走了荒蛮, 带来了幸福与繁荣。普罗旺斯人的生存状况的改变因植树而起, 并将永远受其福荫。而艾尔哲阿·普菲尔最初种植的, 却是橡树。

为什么最初种植的, 不是胡杨, 不是旱柳, 却是橡树?除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自身的存活特点外, 还得从原始人的巫术信仰说起。

在原始人心目中, 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超自然力的支配。这种超自然力来自于神灵, 而这些神灵像普通人一样, 很容易因为别人的祈求、希望而感动, 并作出相应的许诺, 为了别人的利益而去改变自然的进程。

在原始社会, 原始人经常把树木看作神, 在这种树神崇拜中, 巫术信仰和万物有灵观融为一体。在欧洲农村的很多仪式中都有树神崇拜的遗迹可循, 树被认为是灵魂的长期或临时居所。圣树的灵魂对于五谷丰登、人畜兴旺都颇有影响。欧洲的一些民族, 在春季常常表演由人扮演的植物神的活动, 希望借此产生一种巫术力量, 使庄稼丰产。植物崇拜, 尤其是橡树崇拜曾经存在于希腊人、罗马人在内的所有印欧民族当中。他们的最高神曾经是橡树神和雨神。

欧洲文明起源于希腊、罗马文明, 并影响至今, 现在欧洲各地仍随处可见它们的影子, 所以《种树的人》采用橡树这一意象, 也是有据可循。

在这部短片里, 橡树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道具, 也不应理解为行使交感巫术的工具, 而是一个具有深意的意象。主人公艾尔哲阿·普菲尔正是通过种植橡树, 在那片荒废的土地上再次唤醒了神灵的力量, 将生机带到了人间。

看过这个短片, 不得不联想到当前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如英国BBC制作了大量有关环境专题的纪录片, 使我们能够直观、详尽地了解并保护我们的地球;美国前总统阿尔·戈尔制作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 (An Inconvenient Truth) 》, 为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奔走呼吁;国内的“科学松鼠会”“果壳网”等组织在人文科普方面做出的努力;我国政府一直倡导的“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等等。人类现在的生存和未来的发展都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 我们因自己的错误而自食其果, 而我们也正为改变现状付出着不懈的努力。

世界上不存在神赐的乐土, 我们也不可能通过祈求神灵来得到福祉。只能像艾尔哲阿·普菲尔那样, 身体力行创造“流淌着奶与蜜的迦南地”。

参考文献

[1]薛燕平.世界动画电影大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2][英]爱德华·泰勒著.原始文化[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安全继电器使用说明书下一篇:怦然心动经典好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