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动画赏析范文

2022-06-04

第一篇:影视动画赏析范文

影视动画僵尸新娘赏析

优秀平面动画赏析期末作业

《僵尸新娘》

——黑色的浪漫

《僵尸新娘》取材于俄罗斯的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在经过蒂姆·波顿一番颠覆性地改造之后,这个故事早已形似神非。其场面及情节非但没有我们之前想象中那般令人毛骨悚然,而且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那光怪陆离的地狱反比黑白冷漠的人间更显缤纷温暖,看似诡异恐怖的骷髅僵尸们,实际上也远比人间那些衣冠楚楚的伪君子们要显得真诚可爱的多,这不由人在莞尔一笑的观影之余,亦难免会多少心生一些“人不如鬼”的唏嘘感叹。

在《僵尸新娘》中,影片的颜色主要是冷灰色和色彩明艳的暖色为主。但该片却将冷灰色用在了活人的世界,而在死人的世界里用了大量的暖色。这种颜色的套用似乎错位,却直接让嗅到了蒂姆•波顿对现实社会的讥讽。因此在活人的世界里,所有的人如同行尸走肉,没有感情,而在地底下,那些可爱的骷髅却让观影者感受到了温暖。

而本片中音乐的使用也如同影片中颜色的使用一样,在现实世界中,影片的音乐很少,或者说是低沉的,甚至有点诡异的,到了地底下,却多有热情奔放的音乐,影片中最温情的歌曲也是出自于那个可爱的僵尸新娘之口。

在颜色和音乐的配合下,蒂姆•波顿将这部影片爱恨的主观性抒发地最为直接。

对于这样的一个童话故事,是不需要太复杂的剧情的影片不像迪斯尼的影片那样,在其中内加入过多的说教意味,也不如梦工厂的动画片那样诙谐,但影片却是带着一种坏笑,调侃着里面的所有角色,不温不火的向你讲故事。纵观全片,无论是人物之间的冲突,以及剧情的发展,都是丝丝相扣,除了两段歌舞之外,决然没有为了增加片长而加得一些无畏的片段。

虽然这是一部偶片,但我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并没有将这部影片是部偶片放在脑海里,而是逐渐跟着剧情喜怒哀乐,可以说,木偶片曾经给小时候的我带来了诸多欢乐,就对个人而言,喜欢偶片是大大超过动画片的,因为偶片所带来的那种道具质地以及光线的真实感,是动画片所无法代替的。在当今CG技术越来越发达的同时,动画片也渐渐将更多的工作让电脑来处理,有时手工反而成了辅助。这偏使得我们在荧幕上看到非真人所扮演的电影其数码味太浓,看得精彩,却总觉得少了什么。

影片初看时很是压抑,可维克多的亮相却让我为之一亮,苍白的脸,忧郁的眉毛与眼神,和随后那些众多造型夸张面目丑陋的人物的登场,都让我惊叹影片的奇特。影片中因为维克多因为练习时,误把戒指戴在了枯枝上——其实那不是枯枝,是僵尸新娘的手。虽然这是我认为最恐怖的画面,看见枯骨拽着维克多往坟墓里拖,想起死亡的世界让人有点发麻。可后来再想起这段却很喜欢,因为下面的世界是这般鲜活可爱,哪怕是断头的女老板,轮番歌舞表演的尸骨,都自有一番滑稽。这也是在告诉我们,死亡虽然未知却并不一定可怕,下面的世界也许更温馨。

新娘出场了,月光在上,一袭白纱很是动人,她欣喜终于等到了爱人,虽然她已是一堆白骨。她原本也是好人家的女子,只因遇人不淑,被前未婚夫谋财害命,才含冤惨死,变成现在这般模样„„然而她虽然命运多舛,但却一直都相信爱情,并且对婚姻抱有美好的希望与憧憬,渴望能等到一个真正爱她的男人对她

优秀平面动画赏析期末作业

许下庄严的承诺,并与她长相厮守,因此当维克多出现时,虽然是阴差阳错,但那番声情并茂的爱的誓言以及那枚婚戒已深深打动这个孤苦女子的心,她天真且执著地以为眼前这个敏感腼腆、多愁善感的男人就是自己苦等多年的真命天子。她也曾真诚送上结婚礼物,她也曾含羞表示愿意跟随他去见公婆„„可惜无论她再怎么努力,维克多心里一直想着念着始终都是旁人„„

谁叫她是个僵尸呢?

虽然后来维克多愿意真的娶她为妻,为她喝下那杯毒酒但她知道,那是因为维克多得知自己的心上人要改嫁他人,才愿意成全她。而他对自己的感情,也始终都是怜悯多过爱情„„所以最后,她毅然决定成全维克多,让他与他真正爱的女人结婚

纵观这部影片,其实是一个由童心层层包裹着的凄美浪漫的爱情童话。而在这个童话中,艾米莉虽然找到了自己梦中的王子,只是很可惜,她却不是那个适合王子的公主„„所以,我们最终只能看着她黯然退场,并在柔美月光下翩然化蝶,以最美丽的姿态为这个童话划上一个令人唏嘘的句点。

第二篇:影视动画观后感《哪吒闹海》赏析

优秀平面动画赏析期末作业

《哪吒闹海》——

永远的经典

故事梗概

陈塘关总兵李靖的夫人怀胎三年零六个月后,生下一个肉球,忽然光芒四 射,从中蹦出一个男孩。李靖正在闷闷不 乐,一个叫太乙真人的道长却来贺喜,为男孩取名哪吒,并收为徒弟,切当场赠他两件宝物:乾坤圈和浑天绫。哪吒七岁那年,天旱地裂,东海龙王滴水不降,还命夜叉去海边强抢童男童女。哪吒见义勇为,用乾坤圈打死夜叉,又杀了龙王之子敖丙。龙王去天宫告状,途中又被哪吒打得半死。于是,东海龙王请来三位兄弟 ,共商报复之计。第二天,四海龙王 带领水兵水将水淹陈塘关 ,要李靖交出哪吒才肯收兵。哪吒想反击,却遭到李靖的阻拦,并收去哪 吒的两件法宝。哪吒为了全城百姓的安危,挺身而出,悲愤自刎。事后,太乙真人用莲花与鲜藕为身,使哪吒再生。重生后的哪吒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大闹龙宫,战败龙王,为民除害。

本片于1980年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1983年获菲律 宾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1988年获法国第七届布尔波拉斯文化俱乐部青年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奖、宽银幕长动画片奖 。

《哪咤闹海》取材于古典文学作品,从主题和立意上基本摆脱了原著,可见当年的动画人的才智因而得到极大的发挥空间。

《哪吒闹海》是以一个“闹”字为中心,故事在一开始就具有了一种奇幻感,构筑了一个所谓人、神、妖共处的世界。

《哪吒闹海》里的龙,特意突出了其恐怖残忍的特性,使这个故事的冲突更加激烈。影片的第一段戏,就是造出黑暗阴沉的氛围,四海龙王火烧森林,将动物赶到海中淹死,在一开始就展示了邪恶力量的残忍。

影片对原著的改编非常成功,哪吒之死一段写的尤其残忍。哪吒和父亲的矛盾,原书里也写到了,哪吒最后被逼才向父亲低头。这样的故事如果以今天的眼光和手法来改编,恐怕就要改得非常残酷,甚至要改得有俄底浦斯的味道,总之会很黑暗,但是《哪吒闹海》的改编,却是非常人性化的,虽然外表是神话,内核却仍是人间的故事,而原著中种种跌宕起伏,上天入海,变幻多端的奇幻感,则在动画片中得到了完美的还原。最难忘的是哪吒踏着风火轮劈开大海闯入龙宫的一段,简直有了一种荡气回肠的史诗感。

“绝”是指影片的细节和表现,要有绝招,令人称绝,这一点在《哪吒闹海》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比如《哪吒闹海》的配音,便首先应该称之为“绝”,按照当时的传统,配音者是不上字幕的,在今天仅可以知道给东海龙王配音的是邱岳峰——中国最伟大的两个配音演员之一,邱岳峰是配音这一行中的大师,他配的反派一向极具魅力,常赋予邪恶以优雅的气质,本片中的东海龙王是个例外,只剩下了极端的可恨,这当然是因为动画片的缘故,邱岳峰生动地配出了这个人物的虚伪、凶残、蛮横的种种特质,邪恶而不失其真实人性,而龙王两面三刀,嚣张跋扈哀怜求饶种种情绪的变化,也被邱岳峰拿捏出妙到毫巅的精彩。哪吒的配音者我们并不知道,但是这个清亮的童声所具有却显然是每个人都不会忘怀的。

还有影片对京剧的借鉴,四海龙王被复生的哪吒吓得体如筛糠的场面,其中的抖袖的动作便显然是从京剧里借来的。李靖讲话,也有用捧须这样的京剧动作来表示情绪。哪吒的亮相,举手投足间,都有京剧的韵味。这显然是和影片的导演之一,负责动作设计的严定宪等曾下大功夫研究京剧有关的。

《哪吒闹海》中也有着独特而毫不逊于迪士尼的幽默感,四海龙王开联欢会的那一段,尤其显的精彩。

“壮”,是说影片的悲壮感。也是这部动画片最吸引我的地方,我觉得《哪吒闹海》之所以是一部伟大的杰作,“奇绝美”都是其次,首先是因为它的悲壮,当然可能很多人并不会这么认为,会觉得这是一部很不现实的片子,但其实这只是它的一种描述现实的角度而已。《哪吒闹海》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它是在讲一个关于普通人成长的故事。

影片的主题是一目了然的,尽管不知道导演是有意还是无意识地表现这一点,是出于艺术家的刻意,还是人性中的自觉,我觉得应该是后者——这部影片其实讲的就是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的对比和对立。比如说,电影里儿童世界的对错观是非常清晰的,它体现在哪吒身上,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帮人对,害人不对。但成人世界的是非观就太复杂了,它受到很多很多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对的可能变成错的,错的也可能变成对的。李靖向龙王讨饶,道歉,他不是不知道自己对,对方错,可是在强权面前,对也可能变成错的——这就是成人世界。

导演王树忱强调戏剧冲突,影片最高潮的一段,哪吒自刎,是严定宪设计的,音乐、剪辑、故事,都催发到了逼迫心灵的地步,真的是剧力万钧。哪吒自刎,音乐、画面都戛然而止,定格,一顿之后,剑再慢慢滑动,坠地,当年不知有多少孩子曾为这一段流下眼泪。

很多电影都表现过这样一种情形,我们少年时还懂得反抗,越是长大就越是慢慢接受。所谓“青春是我们臣服的最后一站”,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并不仅仅只有孩子为这一幕流泪,对于还记得那些所谓“童年的委屈”的成人来说,这同样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

我身边有很多朋友有很深的动画片情结,而且我觉得称得上“情结”的,好像都是对中国的动画片有着不能忘记的记忆。如果说日本的动画是给成人看的,美国动画是给孩子看的,而中国的动画片却是儿童也能看,成人也可以看,而且会看到两个不同的故事,也可以说,是更多给那些多少有一点留恋童年的大人看的。

“美”,指的是画面的美,这确实是一部极美的动画片,无论陈塘关青绿山水的意境,天宫景致的瑰丽雄奇,海底龙宫的奇幻华丽,陈塘关李靖家中的古朴韵致,都得到了很完美的表现,确乎给人以美的享受,这当然是与中国早期动画人始终坚持从中国传统艺术中汲取养分,不放弃自己民族的文化根基有关。但我觉得除了画面的美之外,还应该加上人性的美。

比如太乙真人这个人物,一出场就是仙风道骨,但形象上又是很卡通的一个小老头,李靖称他为神仙,他便笑说“俗话说,神仙也是凡人做,只是凡人心不坚。哪有什么神仙啊?我只是爱开玩笑,好打抱不平的老头儿罢了。”多么的举重若轻。我常觉得这样的句子,我们今天很难写得出来,今天可以有很深刻很复杂的东西,可是,要在很浅的东西里让人感动和思考,现在就很难看得到。

还有音乐的美,金复载的配乐在这部动画电影里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古筝,笛子等中国乐器的运用,与情节画面的配合恰到好处,提琴演奏的主题音乐的旋律极为动人,无论开始时的优美轻盈,自刎时的悲壮激烈,重生后的昂扬光明,始终有着动人心魂的力量。假如去掉音乐,《哪吒闹海》的感染力恐怕也就要大打折扣了

“哪吒“,这个脚踏风火轮,手执火尖枪,肩上套着乾坤圈英姿飒爽的少年英雄,伴随这无数孩子走过了金色的童年。他之所以根深蒂固的烙在了国人的心中,原于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天真活泼不失儿童顽皮的本色。他倔强顽劣不向邪恶低头,心地善良是百姓的守护神,他是正义和勇敢的化身。他是孩子们心中的小伙伴,小英雄。他为了百姓与四海龙王结仇,他面对着震怒的龙王,依然是高昂着不屈的头,一脸的倔强与刚强没有丝毫的惧怕。面对的父亲严词的相逼不肯谢罪,于是剔骨还父,削肉还母,最后还是授业恩师太乙真人,给了他一副莲藕和莲叶的身躯,使他再世为人扫平了为祸人间的妖孽,完成了从人到神的涅磐。这个故事将有着中国特色英雄主义的古代神话演绎到极至。

在经历岁月的侵蚀和生活的磨砺后,《哪吒闹海》这部经典巨著在动画史上的地位依然是不容置疑的,历久祢新百看不厌。25年的时间让一个蒙昧无知的少年,成长为一个饱经世故的成年人,多少人情冷暖,多少沧海桑田,只有在看这部片子时才能让我们感到依稀又回到了童年,那时的山,那时的水一切已远离我们,惟有这部动画片始终伴随我们。

经典永远是经典,无论世事怎样变迁,无论岁月怎样流失,《哪吒闹海》这部动画片会让我们永远难以忘怀,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也伴随着一代代动画人的新老交替,在默默地奉献着他们的智慧和青春。期待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再铸辉煌!

第三篇:动画赏析

动画片的艺术魅力

动画短片应该是动画片中极具个性化的一笔,属于非主流动画的范畴,它往往采用不同于传统动画的制作形式,达到对动画形式与内容更新、更深入的探索与应用。其中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别出心裁的构思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画面,使这种动画形式充满了神奇的艺术魅力。

纵观国内国外非主流动画的发生和发展,发现这些动画短片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手法和思想与所处时代的艺术思潮和流派的发展密切相关。比如:德国《走钢丝的演员》受极少主义的影响,用简约的线条来表现深邃的内涵;法国的《美丽城三重奏》用大量超现实主义画面来表现。

动画短片与主流动画相比,有更广阔、更自由的个人发挥空间。它强调的是独立构思、设计、拍摄完成自己的作品,因此这类动画也更具有独立性和原创性,深受动画人士的喜欢,已经自成体系,成为各大电影节的评奖项目,同时它也是主流动画内容与形式以及技术探索上的有力补充。国外一些大的动画机构都有专门创作实验短片的部门。

动画片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短小精悍,以情以景打动人

这些动画短片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短,注重写意。因此注定了创作者更多的精力不是放在讲故事上,而是试图在有限的时间内表达丰富的感情和思想。创作者把多年的艺术修养和创作经验带进短片的创作过程中,以高度概括的手法表现主题与主要内容,以流畅的镜头来传递细腻的情感,用细节的处理完成对神态的刻画。

我们熟悉的《和尚和鱼》,通过小和尚徒劳无功的捕鱼过程,让我们经历了一次难忘的心灵之旅,感受到了冲破樊笼的自由。在简单的音乐中,略带夸张的人物、跳动的小鱼、明快的画面色调,整个感觉天人合一,飘逸空灵,极具艺术神韵,意境的营造独特到位。

二、表现手法丰富

由于动画短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使得许多创作者在构思创作中,早已不满足于动画的一般表现,各种先进的技术与形式在这里都得到更好的尝试。动画短片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手绘动画和玩偶动画、流沙动画以及用盐、工业零件、生活用品和我们日常物品等创作的作品。以上只是一部分比较常用的动画制作的手段,事实上在动画的制作领域还有多种制作手段和方法,如铁丝动画片、多媒体动画片、水果动画片、彩色铅笔动画片、版画动画片、拼贴动画片、实拍动画片等各种动画片,从它们的名字我们就能想到制作它们的所要采用的手段,而一些新的动画方法也在不断地被创造和发明出来。动画和其它艺术

一样贵在创造,只有不断地创造,不断地探索,才会提高其自身的发展和自身的艺术表现力。

俄罗斯的一部出名的艺术短片《老人与海》,整个短片是用逐格拍摄完成,画面借用了油画的表现形式,深沉厚重,很好的把影片的感觉表现出来,做到了动画语言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尤其是画面色彩斑斓,跳动的光影效果显示了创作者无以伦比的绘画技巧与艺术修养,每个画面就是一张完整的油画作品。

三、含而不露,以丰富的内涵启发人

动画短片与主流动画在创作思路和风格形式上是截然不同的。这些作品有些是对世俗标准价值的批判,有些是对社会弊端的不满,有些是表现形形色色的现代艺术观点。通过这些意蕴涵独特新颖的内容,创作者理性与非理性的世界被刻画、展现在我们面前。

与国外的动画短片相比,我国的动画短片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还有些差距,单纯表现某种理念和情绪的动画短片数量不多,还需要国内的动画人士多去创作和实践,寻找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动画语言形式。

宫崎骏是我最喜欢的动画导演,而《千与千寻》则是最好代表。

谈到宫崎骏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总是任性自然的风,透明清澈的水,变化万端的云,顶天立地的 大树,环保,动物,飞行,少女,魔法,梦想,人生,生存这些令人反思的讯息,以及自然和人类的永恒主题。从主人公,到配角,到背景,似乎每个人物身上每一 幅画面都有着某种隐喻,都隐藏着宫崎骏看这个世界的方式,和他对这个社会的评判。而作为一个动画电影作家,宫崎骏能够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同和赞誉,主要原因 也在于他所营造的个性鲜明而又意蕴丰富的想象空间中,倾注了深切的社会意识和高度的人文关怀,从而使他的作品呈现出深邃幽远的思想内涵。

每一次看完《千与千寻》,它所展现的美都深深地震撼着我。这种美,不单单是画面的美轮美奂,还有最最简单的人性之美。人性之美,人性之善,只要是人类,皆 会有所感应。善良,在哪里都会成为动人的音符,击打所有人的心扉。最简单的音符往往能奏出最强音,引起所有人的共鸣。

就像宫崎骏所说的,《千与千寻》是为5位10岁的小女孩所作的,电影里所说的故事也是一位10岁小女孩在一个奇异世界的经历,体现的正是她的成长经历,她的感受,和她眼里的“大人世界” :

成长

和过去宫崎骏作品里的女主角不同的是,千寻不具备天真可爱,聪慧伶俐的资质。在搬家的旅途中,对千寻来说,她即将面对的是全新的学校和朋友,可是她的面部始终是不动声色 的冷漠,看到新学校时不屑地吐舌头,说道:“还是以前的好。”她那怯懦的性格,没精打采的神态,对这个世界的任何事物都缺乏孩

童的好奇,也不希望自己踏入 未知的社会的态度,就像当今社会上许许多多的同龄人一样。她进门不懂得敲门,别人帮助了她也不懂得答谢别人。但在油屋那样的环境里,求生的欲望让千寻迅速 地成长起来。她从开始连搬煤炭都比不上煤炭屎鬼,地板也擦不好,到后来帮河神解除病灶,到后来敢于与汤婆婆谈条件,她的坚强能干是慢慢体现出来的。而她的 善良也是。如果说千寻用河神的药丸救治白龙是出于爱意,那么剩下的一半药丸她又送给无脸男,就完全是出自真诚。在明明知道药丸可以拯救父母之后,她仍然愿 意拿出来拯救其它需要帮助的人,千寻心胸的宽阔只用浅浅几笔就跃然眼前。

电影中中刻画了几种爱:千寻与白的朦胧之爱:电影中没有一句“我爱你”之类的煽情语句,千寻与白的真情却是如此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当白拿着饭团给还没 习惯油屋生活的千寻吃时,千寻流着眼泪吃下去了,在此时,流泪也是幸福的。千寻对父母的爱:她为了救父母,历尽艰辛,再困难时也是以此为信念坚持下去的。 其中最特别的就是汤婆婆对她儿子的爱了。汤婆婆有着强烈的控制欲,甚至对她的儿子也是这样。她对宝宝说外面有“病菌”,让宝宝认为外面都是危险的,只要每 天睡在大房子里就好了,而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宝宝也整天只知道吃、玩、哭、睡,不会长大。她总在替宝宝思考,她决定了宝宝什么要做,什么不做。 她的教子方式当然愚蠢,可天下的父母难免没有在生活中照着做的。

帮助

在油屋,千寻得到很多人的帮助:白,锅炉爷爷,煤炭屎鬼,小铃,无脸男,河神等等,而千寻也给予他们很大的帮助:帮白解咒,帮锅炉爷爷烧水,帮煤炭屎鬼搬煤炭,帮小铃打扫浴场,帮无法沟通却渴望沟通的无脸男,帮河神淋浴等等。感恩似乎是电影中的一大特点,千寻每每帮了一个人,那个人总会有所回报;而有人帮 了千寻,千寻也会有所回报。甚至在这个世界,解开诅咒的唯一办法就是“为别人做一件事”。

性格

宫崎骏的作品,多是天马行空之作,但都含有深远的寓意。这份寓意,其实都是始自对现实的不满。电影中的人都暗暗蕴涵了现代生活中某些现状,某些人的性格。 千寻代表了当今孩子的性格,对社会不满,害怕溶入社会。千寻的父母则是处于安逸生活的现代人的代表。汤婆婆是强权主义者,但她却连自己的孩子都无法好好地 照顾,只知道溺爱。无脸男无法说话,性格内向,受到浴场奢华的环境影响,却变得性格暴躁,只知道挥霍金钱。白的前身是一条名叫“震早剑琥珀川”的河,他由 于被人类填埋而逃到汤婆婆处。河神由于人类乱扔垃圾而变成“腐烂神”,浑身发臭。这些人物,都是宫崎骏用来刻画现实生活、用来表现现实生活的。

关于这部纯洁质朴的巨作,要说的还有很多。宫崎骏的作品永远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可以通过多种的视角进行讨论或评析。我甚至觉得,讨论它们的内涵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们带来的感动。

第四篇:影视赏析

《中外电影精品赏析》结课论文:张玛玫,1008150220,10英语(2)班

女神斯佳丽

一直以来自己都不怎么看外国的电影,当观看了《乱世佳人》的一部分剧情后,我就决定要完整地把它看完。看完后,颇有些感触。不久前,我和一个高中同学聊起这部奥斯卡经典作品时,才知道它另一个唯美的名字《飘》。

这部影片是以南北战争为背景 ,展现了一个暴发户的女儿斯佳丽和几个男人的爱情纠葛 。影片成功地塑造出相貌出众、敢爱敢恨的斯佳丽, 温文尔雅、守传统礼仪的爱希礼,贤淑端庄、心地善良的玫兰尼 ,粗犷豪放、具有独特处事哲学的白瑞德等等 。在这部影片中 ,既讲述了在战争中永恒不变的爱情, 又展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更令人感动的 ,便是没被湮没的友情 。在如此**不安 , 战火纷飞的年代,闪耀的人性光芒依然夺目 ,甚至被血与泪洗涤得更为晶莹剔透 ,更为崇高上。也使这部看似通俗的作品产生了感人的艺术力量。

而影片的女主角斯佳丽,一个猫一样的女人。有着猫一样的目光,猫一样的微笑,猫一样的步伐和猫一样的敏捷。那么,这个猫一样的女人提供给我们是怎样的一些对待生活、对待爱情、对待困难和挫折的态度和经验呢?

首先她在困难的时候敢于承担责任,虽然也有动摇,但最后仍然承担责任,比如她救了玫兰妮,她重振塔拉庄园,后来长期扶助爱希礼一家等等。

其次她敢于去爱、无怨无悔,她的整个青春都在爱着爱希礼,没有回报但她仍没有放弃努力,直到能力的极限为止。

还有就是知错能改,当她最后明白她之前所为是错误时,她马上向瑞德道歉,请求原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守护他们的爱。

总的来说,斯佳丽堪称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人中龙凤,难怪瑞特这样的牛人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每次看《乱世佳人》,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年轻时看,讨厌虚荣爱出风头的斯佳丽,喜欢纯洁善良的玫兰妮,不喜欢油腔滑调的白瑞德,喜欢温文尔雅的爱希礼,喜欢南方如画的景致和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不喜欢北方的浮华和放荡。后来看了多次之后,不由得对斯佳丽敬佩起来,原本是一个弱女子,任性而年轻,第一次结婚是一时的冲动报复,嫁给了不爱的男孩,让自己成为了年轻的寡妇。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为了答应过爱希礼照顾玫兰妮的一句承诺,在北军就要攻占亚特兰大的时候,斯佳丽又果断地替玫兰妮接生,并找到瑞德冲破重重阻碍和关卡,回到了乡下老家--塔拉庄园。在又饥又饿之时,她又遭受了母亲病亡、父亲痴呆、家里被劫,一穷二白的多重打击,她不屈不挠,带头种田干活,喝令妹妹下床摘棉花,并照顾玫兰妮和小波,支撑一家人的生计,那时她顶多也不过是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本应是个在母亲怀里撒娇的小姑娘。可是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勇敢挑起家里的重担,以常人难以企及的毅力抗争命运,每每看到斯佳丽举着萝卜向天盟誓,决不愿让家人再受苦挨饿时,她不再是流连于各种舞会的花蝴蝶 ,不再是娇纵人性的千金大小姐, 她,开始了通彻心扉的蜕变 。她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去耕种 ,一双白嫩的手变得枯黄, 长满了代表成长的厚厚的茧。她 ,累了。 可是, 她却不能停止,整个庄园的人都离不开她 。我总是觉得拍片导演对光线和背景的运用是那么巧妙和艺术, 它那么生动地刻划了斯佳丽渴望安定、渴望生存、渴望富裕的强烈而真实的内心情感。曾经娇生惯养的斯佳丽 ,曾经沉迷情爱不能自拔的斯佳丽, 曾经骄傲幸福的斯佳丽。斯佳丽 ,这个美丽的女孩, 在战争中并没有倒下, 而是依然以骄傲的姿态,生活于生活之上。每一次似乎无法逾越的困难在一旁冷冷嘲笑的时候 ,斯佳丽都无畏地去面对粮食没了,她到废墟下去挖 , 直至手指出血也不放弃 ;辛苦种了一季的棉花被炮火烧了, 她毅然放弃,到城市做起了令人不屑的 “女商贩”; 与最爱的男人白瑞德的小女儿因骑马摔死了, 她悲痛欲绝,但还是理智地准备了后事„„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和毅力 ,战胜了一个个如大山般沉重的困难 ,外表柔弱的她, 藏了一颗火热的心,一颗充满信念的心 ,一颗令人无法不动容的

人 .我觉得那时的她,已完成了最艰难的嬗变,由一只丑陋的毛毛虫破茧而出变成了美丽的蝶,自由而高贵,那时的斯佳丽就像一个女神---渴望富有、并为此能不择手段的欲望女神。

战乱后 ,废墟连连。 而斯佳丽,宛如盛开在废墟上永不颓败的花朵 ,开到荼蘼, 芬芳馥郁, 氤氲开来,温暖了这个四季 ,这个战乱里的四季 。生活总是布满了荆棘和陷阱 ,四处危机四伏.。可是, 只要我们具备"斯佳丽式 "的美丽心灵, 荆棘会变成鲜花,陷阱会变成糖果 。困难是生活给予我们的慷慨馈赠 ,抓住并战胜它, 生命的财富便是如此积累而来,别灰心 , 别气馁 , “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

虚荣,这应该是一个贬义词了,可是,斯佳丽的虚荣心似乎格外的可爱,在她的身上,虚荣似乎也变成了褒义词。有位名模曾说:“女孩子总是要有一点虚荣心的,无论这虚荣心表现在什么方面。”当斯佳丽扯下母亲唯一的遗物——窗帘,无论如何也要用它做一件漂亮的衣服,还将它披在身上憧憬着新衣服的样子时,她的虚荣心使她成了一个看起来不孝的女儿,但她的这种做法(也就是她的虚荣心)是当时拯救全家的唯一出路。由虚荣心而使全家人都有了生存下去的希望,这样的虚荣心也不应该算是值得摒弃的。贪婪,这总应该是个贬义词了。但是,斯佳丽的贪婪不仅是有情可原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还是难能可贵的。战后的泰勒庄园在北方军的控制之下,母亲的去世和父亲的崩溃使斯佳丽——家中的长女担起了“家长”的重担。斯佳丽一家人过着艰辛的生活。战争使她贫穷,贫穷继之以饥饿。然而最可怕的是无钱交税险些失去生活来源的土地,为了借钱交税,斯佳丽勾引了妹妹的情人,继而当起了一家小店的老板娘。在经历这一切后,她明白了她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以及在这个社会中钱的重要性。所以,当她拥有了当前她所需要的钱之后,她自然会想拥有更多的钱。在她追求“更多的钱”的过程中,她表现出了一个早期资本主义的资本家所必须具有的优秀品质——贪婪。残忍与自私,这两个词无论用在什么人身上似乎都应该是表贬义的词语,特别是以温和、善良为美德的女性。但是,斯佳丽的残忍与自私在某种适度上却是值得褒扬的。首先,在社会转型的时期,人的观念需要从传统的观念转变成为新型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观念。不能在第一时间内转变观念的人就失去了领导时代的主动权。斯佳丽就是一个在第一时间内转变观念,接受了新的社会和社会制度、新的价值观念、新的生活方式,并且成为了一个小资本家的女人,在这一点,她是非常了不起的。而且,在刚刚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时,自私和残忍对于一个资本家来说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资本主义社会,对世界的博爱已经是阻碍资本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因素,此时,自私与残忍就成了强者的优点。美丽,斯佳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待爱情的态度。她美丽,但她只是适当地运用她的美丽来得到她所喜爱的东西,从来不用自己的美貌来玩弄爱情,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爱情。斯佳丽是美丽的,但美丽不是拥有爱情的必备条件——你可以没有斯佳丽那样美丽动人,但你也有权利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

嫁给瑞德是斯佳丽走向属于她的真正生活的第一步,因为她与瑞德的爱恨纠结教会她如何去爱如何去真正生活。深爱斯佳丽的瑞德不仅给了她充足的物质生活还给了她最深沉的爱。但生活并非完美,因为人本身不可能完美,特别是被给予的人一般都不会意识身边人的好。瑞德虽爱她胜过一切,却因为从事不法生意而让斯嘉丽有所防范。而瑞德也与她心目中风度翩翩的白马王子形象相差太远,至少斯佳丽心里是这样认为的。为此,斯佳丽一直认为瑞德是不爱她的如同她不爱瑞德一般,他们走在一起只是因为利益的关系。加上斯佳丽是倔强并且自尊心强盛的人,她害怕拒绝也害怕失望,那么即使爱着也不敢不会轻易透露,所以她与瑞德的爱情一波三折,双方也相互折磨得身心疲惫。不可置疑的是,和瑞德在一起的日子,斯佳丽是幸福而可恶的,幸福的是瑞德宠溺她到了极限,可恶的是她享受其中却不知感恩。似乎天恨其不知珍惜。接着,斯佳丽遭受了女儿夭折、丈夫失望出走,而她偏偏此时才了解自己最爱的人是丈夫瑞德,她苦苦回去争取,但瑞德失望回绝“斯佳丽,我这个人从来没有那

个耐心,把已经破碎的布再拣起来粘在一起,然后对自己说,这不好的布和原来一样好,已经破碎的总是破碎的------我宁愿记住它破碎以前的样子也不愿把它补好后一辈子看着那些补丁······”如果是常人,想必不会有重补的信心了,只是斯佳丽非常人,她从不缺欲望和希望,也不乏行动的能力,“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斯佳丽总是坚强乐观的。失去瑞德也让斯嘉丽认识到爱需要付出需要珍惜,而她以后也正以这种姿态去挽回瑞德。爱他,就希望他幸福。斯佳丽开始走进了我心里。

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和开放的时代,我们不必去为生计担忧,也不必担心随时降临的战火,但是,我们的生活中何尝没有起伏坎坷呢?我们也许会为一场考试的失利而懊恼失意;会为事业上的坎坷而痛苦伤心,我们绕不开那些必经的曲折,就只能像郝思嘉一样,勇敢地面对它们,而不是退缩、放弃。很多时候,命运总是在和我们开玩笑,我们对它哭,它只会让我们觉得更痛苦;我们对它笑,它就会带给我们希望,既然如此,何不放开已不能再改变的过去,来把握一个属于你的明天?毕竟,再多的痛苦与失败也只属于昨天,明天只属于自己,只有自己能改变命运,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没有什么能阻止我们的努力与奋斗。不论思嘉选择的路正确与否,她在痛苦面前不屈服的勇气便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正是要用他那种永不言弃的精神来面对学习、生活中的一切纷扰与失意,成为生命的强者。

斯佳丽,集合着人性中的优缺点,敢爱亦敢恨,她是一个个性丰满的人物,所以理解她如同理解自己,爱她如同爱自己。真爱从不会迟到,追梦也从不会太晚。这是《乱世佳人》里斯佳丽给我最有意义的启迪。

第五篇:法律影视赏析

《永不妥协》

——电影观后感

在《法律影视赏析》课上老师放了一部电影,电影讲的是美国诉讼历史上最大的一宗赔偿一亿三千三百万美元。电影看后感触颇深。

电影讲诉了艾琳.布洛科维奇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她高中毕业之后就结束了学业,两次结婚,并且生了三个孩子,没有稳定的工作,没有收入,没有什么文化。并且在赢得这一著名官司之前,她还刚刚输掉一场本该赢的人身伤害官司。她很不幸,处境很糟糕,在走投无路之际,她去找替他打人身伤害官司的律师,想寻求他的帮助,不知是出于自责还是同情,那个律师给了她一份普通的工作——杂物文秘。也就是这份工作给她带来了动力、希望和荣誉,她处理的是一桩污水处理案件,由于电力公司工厂排出的污水污染了周围居民的饮用水,致使六百多个附近的居民患上了癌症之类的绝症。赋予正义感和同情心的艾琳,决定要帮这些人维护他们的合法权利,为他们讨回一个公道,与是她开始了艰难的调查取证和了解案件事实的过程,可想而知,这个过程的艰难和任务的艰巨。但是天生的正义感和巨大的责任心驱使着她,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为这些受害者奔走。

通过这部影片,我还加深了对美国法律制度的了解。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文化概述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英美法系国家,不论其立法风格还是司法程序都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陆法系国家有着巨大的差异。《永不妥协》这部电影从头至尾都是以美国法律诉讼为主线的,因此,通过欣赏这部电影,观众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国等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文化特色和法律诉讼环节等。美国具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法律制度,其国内的民众对法律也有着很高的信仰,法律文化已经深入了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当发生各种纠纷之后,美国人往往倾向于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解决问题,诉讼已经成为美国人的定性思维。

(一)美国的陪审团制度

在美国的司法体系中,陪审团制度在法庭审判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陪审团制度的引入使得美国司法更加具有亲民化的特点,更能够体现出社会普通民众对法律的理解和评价。例如,在电影《永不妥协》中曾经出现了多次法庭审判的场景,每一次法庭审判都可以清晰地看到陪审团,镜头还刻意为陪审团做了几次特写,使观众对美国的陪审团制度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在美国,陪审团一般由12人组成,这些陪审团成员可能来自于美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宗教信仰、文化水平、财产状况、家庭背景等也不尽一致,但正是因为成员来源的分散性才充分体现了美国司法审判的公正性。在影片中,双方当事人在庭审时提交证据,进行质证和自由辩论,法官和陪审团则作为中立者倾听双方的发言,在这个过程中,法官不能主动地介入到双方的论辩之中。美国的庭审制度和中国、德国等国家的庭审制度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庭审理过程中,法官是处于绝对的中心地位,并且可以根据自身的职权对审理进行积极的介入,例如,询问双方当事人、对双方提出的证据提出质疑等。因此,美国的司法制度同大陆法系的司法制度相比,更能削弱国家公权力在审判过程中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反映出社会公众对法律纠纷的看法和评价。最后,美国法官根据陪审团提出的意见,结合相关的判例或者法律规定作出最终判决。在电影中女主人公艾琳?布罗克维奇出席交通事故的法庭审理时,法官和陪审团只是静静地聆听艾琳.布罗克维奇以及她的诉讼代理人的申诉,这一场景就可以明显地体现出美国独具特色的司法审判制度。

(二)美国的判例法传统

英美法系国家也称判例法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司法审判程序中,以前出现过的经典判例对最终的法院判决有着重要影响。法官在倾听完当事人的陈述和辩论之后,需要根据以前出

现过的与本案较为相似的判例作出判决,因此,美国法官在处理案件的时候往往比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官拥有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如何正确运用判例成为评价法官司法水平的重要标准。在电影《永不妥协》中,PGE公司非法采用对人体有害化学物质,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生态环境,并对民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尽管影片的最后忽略了法官审理案件的具体过程,但是根据美国的司法制度可以确定,法官肯定引用了美国以前相关的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方面的判例,并结合陪审团的综合意见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作出最终判决。

二、 美国环境诉讼行为的界定

环境侵权行为是一类较为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指因工厂企业等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违规排污行为所导致的不特定人身体健康和财产方面的损害,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应承担相应民事损害赔偿责任的行为。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家,在环保方面的立法也比较健全和完善,在发生了环境侵权损害案件之后,基本能够做到按照正常的司法程序进行处理,并获得一个较为公正的审判结果。电影《永不妥协》所讲述的就是一个典型的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案件,影片中PGE公司违规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六价铬的行为是符合环境侵权行为的基本定义的。环境侵权行为是伴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侵权行为,因而与传统的民事侵权行为有着较大的差异。

首先,环境侵权行为的受害人具有广泛性。环境侵权行为往往是一些规模较大的工厂或者企业的排污行为,那么在一定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都不可避免地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生活于该地区的居民都会受到污染物的侵害,因而会导致被侵权的人数众多,而且分布范围较广。电影《永不妥协》中,由于一个小镇周围的水源受到了有害化学元素的污染,导致镇上大部分居民的身体产生了不良反应。有的得了不孕不育症,有的得了后天性的遗传病,有的子宫被切除,还有的造成了高位截瘫,等等。由此可见,环境侵权行为的受害人往往具有不特定性和分布广泛性,同一个环境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也因不同的受害者而差异甚大。大量的原告和多样化的损害情形使得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诉讼非常复杂,调查取证也非常困难,而且也难以对众多的受害者进行组织和协调。

其次,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诉讼的被告具有特殊性。在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原告和被告双方的实力相差巨大,具有严重的不对等性。环境侵权行为的主体一般是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型公司,掌握着丰富的政治和经济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都具有影响力。这些涉案公司可以利用具有优势的各种社会资源和专业的律师团队来为自己进行辩护和免责,同时,由于美国的司法程序非常繁琐,因此,原告往往难以承受巨大的诉讼压力和高昂的诉讼成本,最终选择放弃诉讼。

此外,在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原告受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影响,身体经常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坚持诉讼的话往往会感觉力不从心,即使最后赢得了诉讼,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损害赔偿所带来的益处。

在电影《永不妥协》中,被告是一个巨无霸公司,拥有着上百亿美元的资产和遍布各地的分支机构,而且对政府部门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当女主人公艾琳.布罗克维奇和律师埃德?马斯瑞面对如此强大的诉讼对手的时候难免会感受到强大的压力,在办案的过程中他们也多次受到了PGE公司代表的威胁,但是最终艾琳.布罗克维奇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战胜了强大的对手。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诉讼的难度较大,即使在美国这样法制健全的国家也会面临巨大的诉讼压力,但是通过这些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决不放弃的决心又充分展示出了艾琳?布罗克维奇的人格魅力和执著严谨的法律精神,而这也是一大批美国法律从业者的真实反映。再次,调查取证难度大。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案件非常复杂,牵涉范围广,受害人众多,这些都大大增加了调查取证的难度。而不论是在英美法系还是在大陆法系,证据都是决定诉讼成败的关键因素,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证据,才能真正地把握诉讼的主动权。

三、电影《永不妥协》所体现出的法治精神

《永不妥协》中女主人公艾琳.布罗克维奇的行为向观众展示了美国人对法律的信仰和依赖,同时也体现了美国独特的法治精神。美国是世界上最为发达的法治国家,法律在美国深入人心并被人们奉为最高的行为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没有违反法律的权利,否则必将遭受法律的严厉制裁。正是由于这种法治精神的存在,才使得美国的普通民众心怀对法律的敬畏,事事都以法律的标准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当违反法律的时候也甘愿接受法律的惩罚。美国人深刻地理解到任何权利和自由都是相对的,必须受到法律的有效约束,否则如果法律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那么必定会导致权利的滥用和社会秩序的混乱,这不但会对每个人的利益造成损害,而且会对国家利益造成根本性的损害。尽管每个人的家庭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所从事的工作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美国法律的信任,他们相信在自身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后,通过法律诉讼的方式能够使自己得到应有的赔偿。在《永不妥协》这部电影里,最后的审判结果让我看到了美国法律的公平。三权分立原则使司法能够独立,法官的任命和经济上是独立的,这样就不会受到干扰,判案时更符合公平、公正原则

上一篇:言情小说简介范文下一篇:营商环境系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