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中学生发展状况影响的调查报告

2024-04-09

网络对中学生发展状况影响的调查报告(精选8篇)

篇1:网络对中学生发展状况影响的调查报告

网络对中学生发展状况影响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逐步融入到人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因其方便、快捷获取信息的功能,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使用网络的时间过长,会对网络产生一定的依赖性,许多学生就是因为迷恋网络无法自拔,最终荒废了学业。

为此,学校加快文化建设,当地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对那些已经沉迷网络或即将沉迷网络的学生,迫切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同时,也要加强网络使用道德规范,使学生上网时能够进行比较好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网络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网络道德规范网络素质增长知识 自我迷失网络建设

一、研究背景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手段和通讯交流平台,深深地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然而,互联网又是一把“双刃剑”,在网络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作为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是否同时得到了快速提高呢?网络建设的确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我们也不可以盲目乐观的看待网络发展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在现实中,仍有部分学生还在网络的认识和使用上都有很大不足,所以关注中学生使用网络利与弊的情况十分必要。

二、研究过程:

为了掌握中学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我们对近百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各个村上的部分中学生。调查问卷设计了17个选择题,其中2个多选题,15个单选题。90多名学生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本次问卷调查收回93份,有效问卷90份,通过对这90份试卷的分析,得到了真实和详尽的材料,总体看来,中学学生使用情况有利有弊,但是利大于弊,大部分学生能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但也存在部分问题,网络素质有待提高。

三、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统计法、文献资料研究法等

四、研究成果:论文

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它不仅丰富了信息资源,而且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时间。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一代,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因此,分析和研究网络对中学生的重要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交流形式与人际交往方式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自我创造、扩大交往、增长知识、心理沟通、排解不良情绪的巨大空间,但也催生了许多心理问题,网络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一)网络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信心,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网上各种网站、校园网的论坛、社区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认识自我、施展才华的新天地,不仅锻炼了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来认识、调节自我心理状况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提高自信心。

2、能培养青少年独立的探索精神,网络社会是一个充分自由和开放的社会,人们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取信息,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制造信息,还可以无节制地传播信息,致使网络社会资源异常丰富。不同信息之间的交流、碰撞乃至融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3、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提供了良好途径。中学生面对学校、社会、家长等诸多的压力,使我们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异常情绪,心理健康受到影响。而情感表达和宣泄在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网络的虚拟性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感表达和不良情绪宣泄的新途径。

(二)网络对中学生的消极影响

许多事实告诉我们,每当一种新技术出现后,它就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网络也不例外。网络既让人欢喜也让人忧,它在对青少年教育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很多消极影响。

1、网络交往导致青少年对现实交往的冷漠化。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沟通在一个人的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交往方式的改变将导致人的诸多方面的相应改变。因沉溺于网络交往而产生的对现实交往的冷漠化会进一步演化为对现实情感的麻木以及正义感和道德感的缺失,甚至到最基本的事实和道德判断能力的丧失。因此,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所造成的人际交往方式的改变对青少年的影响都是不可低估的。

2、网络使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网上色情、垃圾信息大行其道,青少年的信息选择能力、是非判别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还不足以抵御这些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不良信息“污染”的对象。使一些青少年是非观念淡薄,道德意识减弱,道德水平下降,缺乏自我调控力。

3、网络信息的泛滥,容易导致青少年自我迷失,在人格的形成发展上出现障碍。一部分迷恋于网络中的青少年,由于对新事物的易接受性和本身认知分析能力的欠缺,对电视、网络等媒体文化中渲染的各种信息,容易不加辨别,盲目吸收,甚至盲目崇拜。同时,由于过度崇拜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同大多数人相比,不利于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而最终导致自我的迷失,出现人格发展上的障碍。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逐步融入到人们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因其方便、快捷获取信息的功能,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使用网络的时间过长,会对网络产生一定的依赖性,由于网络的吸引,使我们在不使用的情况下经常觉得无聊,所以会不自主的用网络来填补思想空虚,许多学生就是因为迷恋网络无法自拔,最终荒废了学业。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它的好处也有不好之处,究竟青少年对网络认识多少,又是如何认识的,他们的上网情况又是如何?这些值得我们去关注。

根据问卷结果看,将近有一半的学生都是通过自己接触来认识网络的,超过一半的学生每周上网次数在1至3次,将近一半的学生的上网次数选择了一般,这很好,说明了大部分同学对上网都能够很好的控制住,不让自己沉迷于网络。有少部分学生因为迷恋网络经常逃课上课,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学校以及家长需要格外关注这部分分学生,引领他们正确使用网络。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28%的学生使用网络是因为获取信息,拓展自己知识面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网络作为信息交流渠道的重要地位。可是,值得注意的是,将近40%的学生是因为好奇而接触网络,可但我们询问他们上网主要是做什么时,许多学生都说是玩游戏或聊天交友,而查阅学习资料却只有少部分,不可否认的是,日常生活中我们获取信息和进行娱乐、消遣等活动,很大一部分都是借助网络手段来进行的,但是网络本身也有不足之处,这也客观反映了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学校和父母应该多加指导。

大约一半的学生认为上网的确对学习会有影响,但是只要适当的上网,不但可以减少影响,而且还可以放松心情,这也说明了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网络,使用网络。超过一半的父母不鼓励孩子上网,他们认为上网会让孩子沉迷,而将近30%的父母则不过问孩子上网情况,从这几个数据可以看出,父母对网络的认识还存有不足,不能很好的认识网络,指导孩子使用网络,父母自身的网络素质有待提高。

如今是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给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影响。在肯定互联网积极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它的消极作用,如果对学生教育不够,学生容易沉迷网络之中,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家长和社会的事情,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部分学生上网次数过于频繁,网络素质不高,容易沉迷于网络之中而无法自拔,以致影响学习成绩;对于孩子上网,家长的指导十分重要,可是部分家长自身对网络的认识不够,要么对孩子指导不够,要么就不过问,甚至会极力反对孩子上网,这种现象十分不好,对学生学习生活会产生不利影响。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一天中许多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如果校园文化建设没能够加强,对于学生尤其是正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满足不了精神需求,容易受周围影响而渐渐沉迷于网络之中。为此,学校应加快文化建设,当地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支持,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对那些已经沉迷网络或即将沉迷网络的学生,迫切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学校可以开设一些网络指导课,将网络知识培训作为一个经常性工作落实到位,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告诉他们互联网这个宝库可以做什么,如何才能充分利好这个宝库。同时,也要加强网络使用道德规范,使学生上网时能够进行比较好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从而整体提高学生网络的整体素质。

篇2:网络对中学生发展状况影响的调查报告

今天当我们步入网络社会,发现青年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青年在网络影响下千奇百怪,虽然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也令人倍感惊喜。但不少青年网民的失色表现却无论如何不能给社会增辉,不能让人高枕无忧。

一、上网地点:58%的青少年用户在家里上网,31%的用户在亲戚朋友家上网,在网吧、咖啡厅或电子游戏厅上网的占20%,在父母或他人办公室上网的占15%,在学校上网的占10%。

二、上网时间和对上网时间的满意度估计: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212分钟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约30分钟左右。37.0%的用户认为自己上网时间“正好”,认为“比较多还能满足”的用户占12.0%,认为“太多了”的仅为0.7%。31.7%的用户认为“比较少”,18.5%的青少年用户认为“太少了”。也就是说,50%的青少年用户对上网时间并不满足。

三、互联网功能的使用:玩游戏占62%;使用聊天室的占54.5%;收发电子邮件占48.6%;下载储存网页的占39.7%;使用搜索引擎占25.0%;订阅新闻占21,9%;网络电话占14.7%;网上寻呼的占14.3%;制作和更新个人网页的占12.6%;上传文件占9.4%;公告板(BBS)占9.2%;代理服务器占2.3%。

网络为人类带来无限生机和动力,展示出一方美好的乐园。人们对其的喜爱程度,从每年倍增的上网人数可见一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网络与青少年的个性相适应。上网有瘾,这早已成定论,正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网消得人憔悴”。那么,网络的神奇力量究竟是什么?它对青少年的影响到底怎样?我们如何采取措施克服其不利的影响呢?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

1.有利于青少年非线性思维方式的形成

线性思维方式强调事物的先后顺序,对事物的认识从头到尾都遵循单一的顺序。而在网络中大量使用的超文本阅读方式是以网状形式来构筑和处理信息的。它是一种跳跃式的、综合的非线性思维方式。从非线性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的同时必须考虑它与周围事物的种种联系,并透过这种网状的联系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改变了传统线性思维所固有的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发散性思维、拓展青少年的思路,有利于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网络的使用同时又可以培养青少年以一种系统的眼光看待问题和积极利用现代化工具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而这恰恰是信息时代所必需的。

2.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

随着国内几大互联网的崛起,年轻的网络创建者们成了青少年的榜样。网络创业的神话、网络平等的故事激励着大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知识与创造力的重要性已越来越深地植根于广大青少年的心中。网络上的信息极其丰富,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青少年在这种浩如烟海的信息面前,不再看重“博闻强记”,计算机和网络就是他们的记忆。他们面临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获取已知,而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运用新知识。网络使青少年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无论是在创新观念、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内容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的智力得到了升华。

3.满足了青少年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

网络高效、快速、方便、独特的交流方式与当代青少年偏于好奇、乐于幻想、追求独立的要求相吻合。因此,网络一出现,便注定与青少年紧紧联系在一起。网络使得青少年和世界息息相通,使得他们在有限的学习、工作的重压之外获得了更广泛的空间。当全世界缤纷多彩的信息资源集结在青少年的面前,他们的视野、心胸会与以往完全不同。

二、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网络在为人类进步提供了历史机遇的同时,也为社会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而言,这些影响更加严重。

1.在认知方面

大量的网上信息常常使得青少年应接不暇。他们注意力往往随着信息的不断变化而转移,集中注意的时间太短。加之网络诱导他们用“看”的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而排斥“想”,因而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维方式会有一定的影响。使之思维有广度而缺乏深度,想象过于虚幻与生活背离。

2.在人格方面

五彩缤纷的网络信息无时空感和压抑感,容易使人产生亲密感。而这种力量是其它任何事物都无法具备的。特别是现在的青少年物质生活富裕,希望展现自我。他们极富好奇心和冒险精神,但自我监控能力又不强。在学习、工作的重压之下,为了宣泄、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互联网成为其沉醉的场所,有的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沉溺其中而欲罢不能,造成心理错位或行动失调。

3.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有报道指出,由于计算机作业面高度欠佳,显示器的高度、角度不合理及缺乏合理的支撑,加之不合格或不合理的网络用品充斥市场,对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危害。同时,长时间面对计算机屏幕,导致青少年生理机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正常节律被破坏等等。据有关专家介绍,长时间坐在计算机前的青少年中,30%患有缺铁性贫血、近视,脊椎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疾患也明显偏高。

4.民族意识的弱化

互联网的使用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增强了青少年地球村村民的意识,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另一方面,与这种“一体化”意识相伴的却是种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模糊,特别是网上国外的信息占据了绝大部分,它们的观点和世界观会对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面对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绝不能“因噎废食”,更不能坐等事态的自然发展,而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尽可能地将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毋庸质疑,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个层面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协作。为此,要坚持宏观导向和微观监管并举、宣传教育和技术监控并举、德治和法治并举、网上交流与网下社会实践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篇3:网络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

关键词:网络发展,大学生,影响对策

21世纪是信息化普及的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网络逐渐普及到各家各户, 以它特有的优势与发展速度, 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 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智力素质, 身心素质, 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都是双重的。所以现在急需探索有效合理的措施和对策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把正面的影响发挥到最好, 从而达到辅助学风建设、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研究方法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充分运用多种调研方法, 力求使所得的资料相互补充, 相得益彰, 保证本研究以点面结合的方式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 从而保证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本次调查课题组成员深入温州、瑞安、绍兴和宁波等地区开展实地调查。本次调查发出问卷77份, 回收72份, 有效回收率93.5%。调查对象为大学生, 调查方式为随机方式, 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本调查的特点是:以当代大学生的视角, 反映网络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

(二)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1. 性别:

本次调查中, 被调查对象男性占本总量的48.6%, 女性占41.4%。

2. 居住地:

在被调查对象中, 大城市占11%, 中小城市占19%, 县、乡镇占39%, 农村占31%。调查结果显示, 网络在农村的应用逐渐普及。 (如图所示)

二、网络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现状分析

网络是一个信息万花筒, 网上内容丰富, 既包括教育、学术尖端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也有不利于大学生成长的黄色、暴力等不健康的信息, 会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摧残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信息垃圾弱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在现今高校中, 网络问题也是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最棘手的课题之一, 解决此问题是现今高校提高办学水平, 促进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和了解网络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 上网理由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 因为好奇而上网的人数占调查总量的29%, 追赶时髦而上网的占调查总量的43%, 因他人影响或其他原因而上网的占8%, 但因学习需要而上网的仅占20%。从下图中可见因为学习需要而上网的大学生并不占多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网络虽然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途径, 但是, 如果大学生不懂得合理利用, 网络反而会成为影响他们学习的重要因素。

(二) 上网地点及时间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 选择在家上网的占58%, 在网吧上网的占18%, 在他人家中及其他地点上网的占24%。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内占19%, 在1—3小时左右的占38%, 3小时以上的占43%。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家庭条件的日渐富裕, 电脑已经成为大部分家庭的必需品。网络也占据了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 毋庸置疑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虚幻的网络空间, 会令大学生深陷其中, 不能自拔, 从而导致迷失自我, 与社会脱节, 更甚者会走上犯罪道路。

(三) 上网的目的

为了获取学习资料而上网的占调查总数的20%, 为了娱乐的占调查总数的44%, 聊天交友的占调查总数的9%, 打发时间的占17%, 其他目的的占10%。从而可知, 网络对学习, 娱乐都有一定影响 (如图所示) 。虽然说读大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 但作为一名学生, 学习还是主要任务, 不能因为其他原因耽误了学习, 更不能让网络影响了学习。所以,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网络, 合理利用网络。

(四) 上网月花费

上网月花费在50元以内的占32%, 50到100元的占29%, 100到200的占29%, 200以上的10%。上网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从本次调查结果中可看出, 大学生还是能很好的掌握网上消费的金额。 (如图所示)

(五) 父母对大学生上网的看法

通过本次调查, 我们得知禁止大学生上网的占15%, 允许适当上网的占50%, 支持上网的占35%。从调查结果中, 我们还可以看出大部分父母还是允许大学生上网的, 但也有少数父母认为上网会成瘾, 会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 从而禁止他们上网。

网络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 它具有高科技性、超时空性、自由性、开放性、伪真性与时尚性等特点, 对大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所以, 大学生应该有网络安全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进而, 把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六) 大学生对上网的看法

在调查结果中发现, 51%的大学生认为只有合理利用网络才能对自己有所帮助, 17%的大学生认为上网可以促进学习进步, 25%认为上网可以增强综合素质, 其余7%的朋友认为上网耽误学习。同样的大学生也认识到了上网的危害, 49%的人认为上网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 25%的人认为上网影响身体健康, 其余的认为上网会诱发犯罪并且浪费时间。大学生能看到事物的两面性是其能抵抗网络上不良信息诱惑的基本条件。

但当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 生活节奏的空前加快, 使得大学生群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心理负担。缓解压力与抒发情绪已然成为大学生网络交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大学生必须提高分析事物两面性的能力, 才能更好地运用网络资源。

(七) 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的理解

从调查中得知, 24%的人认为网络文化改变自己对世界的看法, 35%的人认为多少离不开网络, 14%的人认为网络可有可无, 27%网络纯粹消遣。 (如图所示) 从数据中, 也可以看出网络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了网络, 大学生对世界的认知也就减少了一个重要渠道。

(八) 对网络信息的满意程度

在本次调查中, 对网络信息非常满意的占9%, 对网络信息表示满意的占36%, 觉得一般的占50%, 不满意的占5%。由此可知, 网络的建设还有待加强, 网络信息还应进行一定的管理。 (如图所示)

三、对策和建议

从结果分析中可知, 因为学习需要而上网的仅占20%, 其余的都是因为娱乐、交友等。大学生还处于好玩好动的时代, 对网络充满新奇, 再加上处于青春期, 思想、行为都不成熟, 所以, 容易受网络上不良信息的诱惑。有的大学生因为迷恋上网络游戏, 而逃课去上网, 导致学业荒废, 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网络潜在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为了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健康、安全的成长, 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方面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网络的发展而造成的影响。

(一) 社会方面

社会必须做好监管工作。任何人生活都离不开社会, 大学生也不例外。通过社会监督, 可以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公安机关等司法部门应加强对网吧的监管, 取缔“地下网吧”, 整顿“问题”网吧。社区、街道等应对辖区内的青少年的情况进行了解, 并及时对“问题少年”进行教育和引导。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 网络的诱惑所产生的影响也会相对减弱。

开辟更多的更好的青年网站, 积极占领网络阵地。目前, 大多数大学生网站没有新鲜感、时代感, 显得比较呆板, 不容易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因此我们要尽快建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独特而富有新意的大学生网站, 以“主题鲜明、形式活泼、清新高雅、健康向上”的风格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 真正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上有所突破。同时, 要加强大学生教育软件的开发制作, 利用法律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打击网上违法犯罪现象, 走“以法治网”的良性发展轨道。

(二) 学校方面

学校作为教育场所, 应该将网络安全意识融入教学。首先, 加大宣传力度, 让学生对网络安全加深理解。其次, 开设有关网络安全的讲座, 使大学生了解网络的优越性和潜在的危害性, 提升他们的道德水平。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的大学生在网上上当受骗的案件, 都说明了, 他们缺乏系统的网络安全教育。所以, 应该尽快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让他们能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选择性接受,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要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 构建校园网络体系, 开辟学校健康教育事业的虚拟阵地。实现全国范围内学校之间、至少在地区范围内学校之间的网络体系的贯通与一体化, 实现资源共享, 为学生创造在学校上网的合理机会, 这样可以把学生从社会不适宜的网络环境中争取过来, 并通过强有力的网络环境的感染力量实现对学生的教育。

(三) 家庭方面

家长要控制大学生上网, 不能一味放纵, 应做好督促工作。网络上的信息是丰富的, 有些家长为了能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 而购买电脑让他们上网, 但是, 网络的信息并不是只有正面的, 它也夹杂着很多负面信息, 对大学生的成长造成影响。家长要学会变通, 不懂变就难以和孩子沟通, 在实际教育孩子的行动上就不得其法, 往往事倍功半, 甚至徒劳无功。不能一味的制止大学生上网, 因为网络毕竟是一个获得最新资讯的重要渠道。适当的上网, 会使大学生对世界的认知有所提高。所以, 家长应在不反对孩子上网的同时, 经常与孩子沟通, 引导孩子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让他们明确上网的目的。

(四) 自身方面

大学生自身应重视网络安全并加强自律性。父母和师长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你们身边, 不能总为你们做判断, 所以, 大学生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自律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尽量避免接触不良信息, 合理利用网络。

参考文献

【1】李一网络交往与网络陷阱学术论坛2003 (1)

【2】肖晋湘马军互联网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2 (4)

【3】潘宪华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分析[期刊论文]-科技信息 (学术版) 2008 (24)

【4】宋志英大学生网络依赖行为的表现、成因及对策[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 (01)

篇4:网络发展对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发展;中学计算机;交互方式;控制能力

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社交方式等都渐渐受到网络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模式也得到了改变。在教育方面,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学的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一些消极的影响,网络信息的发达,导致学生在选择信息时容易走错方向,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呢?

一、网络发展对计算机教学的正面影响

网络的发展给学生带来了一个新的世界,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视野,面对高科技,有的学生会产生敬意;有的学生会因此更加认真地学习计算机,了解这个世界;也会有学生因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对计算机产生兴趣,自主地开发创新。网络为他们创造出另一个生活圈子,使得他们觉得生活十分广阔,在信息的天空自由翱翔。

1.网络发展为学生提供的知识更加丰富

在中学的计算机教学中,很多都是Word,Excel,PPT等基础知识的教学,简单的计算机知识使得学生感到乏味和无趣,对计算机失去兴趣。如果老师能够在计算机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网络,使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讲授更加新鲜的计算机知识,会使学生与老师的关系更加融洽,并且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资源,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使得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加丰富。

2.网络为学生获得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

以往的传统教学,学生遇到关于计算机的任何问题,就会第一时间想到老师,或者去翻阅书本解答,这样得到的解答千篇一律,没有任何新意。但是,网络的发展,使得学生上网的目的变为获取更多的信息,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网络信息的特点就是量大、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能够给学生全面、多角度的解答,并且通过结合网友的答案,可以重新认识各类问题,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此外,网络的发展使学生查询信息的方法更加简便。

3.网络有助于学生提高计算机技术水平

在当今社会,使用计算机技术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在网络中,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对于初中生,网络中有数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计算机知识,如果在掌握计算机基础技能的前提下,有效地运用网络知识,能够使他们的计算机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

4.网络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宽的交互方式

网络使得学生能够在同一时刻与多个地方的人交流,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加强他们的交流,并且网络社交的发展,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网络社交的互动能够使学生交更多的朋友,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网络发展对计算机教学的负面影响及其解决策略

1.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叛逆阶段,在这个阶段应该教育学生对事物的是非、好坏、善恶等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虽然网络能够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但是学生在面对这些大量的信息时,却没有那么成熟,对于网络上的信息难以辨认;所以,对于判断能力较差的初中生来说,过早接触网络并不利于他们的道德发展。例如,很多学生在网络中形成了孤独忧郁的性格,网络的虚拟空间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情感交流的愉悦,能够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久而久之,他们就对实际生活中的人和事产生了对立情绪,并且表现出孤僻的性格;或者染上游戏瘾,在网络中迷恋电脑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和身体健康质量的下降。

2.相应的解决措施

(1)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

学生在上计算机课时,计算机老师应该对网络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对计算机网络操作和信息的交流有正确的引导,建立道德准则来约束学生。

(2)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老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应该在开课之前对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进行培养,做到不攻击别人,学会预防网络攻击,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和教一些简单实用的防范操作。

(3)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和控制能力

网络的信息量很大,所以老师应该教学生如何筛选有用的信息,并且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和鉴别信息的真假。当然,控制能力也需要进行培养,也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监管。

(4)推荐一些优秀的教育网站

网络的发展主要是让我们去学习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老师应该多推荐一些优秀的教育网站,让学生在良好的网站中学习,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取向。

总之,网络信息技术是提高中学计算机教学效率的重要渠道,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面对网络,正确使用网络,使网络成为我们学习的辅助工具,而不是娱乐工具,需要老师与家长共同帮助学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参考文献:

[1]梁为民.计算机教学新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5(7).

[2]单春方.对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探索[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3).

[3]彭晶.探究以学生为本的网络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1).

篇5: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xx学校

调查内容:关于网络带给中学生的影响

调查方式:小组讨论,问卷调查,校园内随机采访

调查目的:为了了解信息时代,网络给当代中学生所带来的影响,通过调查希望能正确引导中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这一重要的信息来源和沟通平台。

调查的步骤:

(一)小组讨论。确定社会调查选题,分工,进程安排,具体实施步骤,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的具体题目。

(二)问卷调查。分别对学校各年级同学进行问卷调查,以保证调查的范围全,调查的对象覆盖面广,以便更能反映出信息时代网络带给中学生的影响。

(三)校园内随机调查。选定校园内某一地点(过往人群比较多,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对过往的同学进行随机的采访调查。

(四)小组总结。通过对问卷调查及校园内随机采访的结果统计,得出结论。

(五)形成可行性报告。针对本次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拟定可行性报告,我们应采取怎样具体的对策去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内容:主要针对信息时代网络带给当代中学生的影响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具体内容:

1.你经常接触到网络么?( )

A. 经常 B. 不经常 C. 从不

2.你认为网络有用么?( )

A. 有用 B. 没有用 C. 应人而定

3.你在上网时经常做什么?( )

A. 查阅资料 B. 交友聊天 C. 玩网络游戏

4.你认为网络能帮助我们开拓视野么?( )

A. 能 B. 不能 C. 不知道

5.在上网的时候你经常查资料或浏览新闻么?( )

A. 经常 B. 偶尔 C. 从不

6.你认为网络能扩大我们的人际交往圈么?( )

A. 能 B. 不能 C. 没感觉

7.你认为网络交友可靠么?( )

A. 可靠 B. 不可靠 C. 无所谓

8.你认为网络游戏有益处么?( )

A. 有,可以帮我们娱乐 B. 没有,浪费了我们的时间

C. 没感觉

9.你认为网络对于我们当代中学生是益处多还是弊端多?( )

A. 益处多 B. 弊端多 C. 没感觉

10.你认为我们当代中学生应如何利用网络?

调查结论:通过对各个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及不同性别同学进行调查发现。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普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引领潮流的大学生,更是无“网”而不胜,网络对于他们是一个挡不住诱惑的新奇世界。但网络却是一把“双刃剑”,当代中学生在享受着网络给自己带来的诸多方便与快捷、知识与乐趣的同时,其身心正承受着网络带给他们的“煎熬”。

人际交往的错位

中学时期正是中学生心理趋于成熟的时期,此阶段,特别需要别人的理解,愿意向别人倾诉自己的思想,以便通过别人的理解与安慰而对压抑的情绪进行调节,使心理压力得以缓和。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年龄、性别、地域、经历等的不同,相互间的交流会有一些无法回避的障碍,但互联网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在网上,人们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伪装,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可以消除各种社会暗示和物质表象的干扰,平等地与对方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以求得对方最大的.理解和帮助。这样长时间就会造成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直接交流减少,人际关系淡化,引起大学生与社会分离,逃避现实世界,只满足精神需求,在真实的交往中感到紧张、不适应,产生孤僻的情感反映。久而久之,会走入“现代与孤独”,造成现实人际交往的矛盾与错位。

对网络过分依赖

网络世界的虚拟往往会使中学生网民产生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做一些平时不能做也明显不恰当的行为,尤其是在心情不好时,有些中学生常常上网发“帖子”,招徕许多网友共发牢骚,还相互安慰一番。久而久之,明明知道靠网络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但还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产生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心理。更有甚者,一些同学沉溺于网络游戏,他们从中产生一种强烈的满足感和快感,可以感觉到现实中感觉不到的自信,从而一头扎进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成为“电子xx”的吸食者,染上“网络成瘾症”等心理疾患,因此而荒废了学业。

冲击社会道德

在互联网上,人们以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方式进行交流。正是网络这一虚拟性的特性,给我们的社会道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网上说谎可以说是这种冲击的排头兵。据对在校生同学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200名同学之中有48.6%承认向网民说过谎,或者用另外一种身份结交过网友。

在访问一些聊天室时,有些同学经历了这样一些怪现象,有些自称自己正在日本的人却不知道“TOKYO”(东京)是什么。对于长期沉溺于谎言中的学生来说,这种冲击是巨大的。对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对中华民族优秀社会传统道德的继承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网上黄毒泛滥、逆流渗透、黑客袭击等,这对于我们这些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的中学生来说危害极大,也对传统道德教育方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面对网络给中学生心理带来的这些不良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对应策略,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功能,努力克服在中学生上网交流的过程中给他们带来的消极影响。

首先,教育中学生要全面地认识和理智地对待网络的作用。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网络世界里,中学生网民要学会筛选有用的信息,让网络为我所用。另外要用理智的眼光正视网络的负面作用,提高自身抵制污染的能力。自觉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在时间上自己限制自己,不沉溺于脱离现实的虚拟世界,使自己不仅是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者,更是计算机网络的建设者和真正的主人。

其次,加强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这要求学校要经常组织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积极的人际交往心理,教育他们在交往中学会信任、尊重、宽容、以诚相待,使他们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三,要有意识地磨练中学生的意志,提高他们的自我调适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引导中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从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敢于正视现实并与其保持正常的接触。对周围事物保持清醒客观的认识,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困难、矛盾,从而提高他们耐挫折的能力。

篇6:网络对中学生发展状况影响的调查报告

网络发展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调查方式:网上调查、收集资料

 引言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将我没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计算机信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负面效应有如它的积极作用一样,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据资料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0次互联网调查报告表示:目前中国的青少年学生网民数已经达到5800万人,占总网民比例的1/3(35.8%),占青少年网民的70%。5800万网民的结构特点非常突出。规模最大的是高中生网民,有2000万人;其次是大专及以上青少年学生网民,有1800万;初中和小学生共同构成了其他的2000万网民。

这些青少年学生网民中大多居住在城镇,接近3/4的青少年学生网民都集中在城市,农村仅有1/4(28.3%),约1600万。

中国25岁以下网民总规模已经达到8294万人,占据了1.62亿总网民的半壁江山。此后年龄越大,网民数量越少,中国1.7亿60岁以上老年人中,网民规模仅有170万人。

中国网民仍以高学历为主,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超过4成(43.9%)。这些网民中,又有一半是本科及以上学历(23.8%)。从历史变化情况来看,中国互联网网民学历结构正在变化,高学历网民的比例在逐步下降,网民中学历较低的人群正逐步增多。

可见,青少年在网络用户中占的比率是很大的,大学生更是一大部分,而在当中更产生很多问题,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 调查结果

网络是把双刃剑,因而它对青少年的影响也要一分为二。

(一)积极影响:互联网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而广泛,如果正确利用互联网,可以在青少年的成长的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起到有利的引导作用。

1.开阔了学生视野。网络已经成为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全世界各大图书馆的资料大多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它不仅快捷而且也省去了大量的额外的花销。在网上,中学生

重庆邮电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可以看到最新,最快,最准确的新闻,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了解到更广泛的信息,也使更多的学生更快、更早、更接近科技前沿。

2.扩大了交流渠道。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每一名成员可以十分方便地与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与尴尬。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时现在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3.活跃了思维方式。在互联网上,他们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知识与文化。增强了他们的种种意识,利用互联网就可以学习、研究及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以提供许多的学习知识。这给中学生进行的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改变了许多学生思维固有的死板和狭隘。

(二)负面影响: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极大的信息量,广阔的知识面,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人们对信息和知识的需要。但是互联网不是一块纯洁的净土,在互联网上也有很多不健康的内容以及它的一些特征也会使广大青少年为此受到不良的影响。

1.在认知方面的影响。

大量的网上信息常常使得青少年应接不暇。他们注意力往往随着信息的不断变化而转移,集中注意的时间太短。加之网络诱导他们用“看”的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而排斥“想”,因而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维方式会有一定的影响。使之思维有广度而缺乏深度,想象过于虚幻与生活背离。

2.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长时间面对计算机屏幕,导致青少年生理机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正常节律被破坏等等。据有关专家介绍,长时间坐在计算机前的青少年中,30%患有缺铁性贫血、近视,脊椎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疾患也明显偏高。

3.民族意识的弱化。

互联网的使用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增强了青少年地球村村民的意识,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另一方面,与这种“一体化”意识相伴的却是种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模糊,特别是网上国外的信息占据了绝大部分,它们的观点和世界观会对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网络的不良信息加剧青少年暴力犯罪行径。

网络是一个信息万花筒,既包括教育、学术尖端科技等方面的内容,也有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黄色、暴力等不健康的信息。我曾看到一篇报道:国外医学专家曾做过这样一个

重庆邮电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实验,让一些未成年人经常看暴力电影,后来观察发现,生活中不少动作都在模仿影片中的暴力行为。这项实验表明,过多的暴力场景和画面对人的潜移默化,而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尤甚。专家认为,过多的杀人游戏会让他们形成对生命的漠视和麻木。更可怕的是,这些心理、生理都未成熟的孩子,一旦在现实中遇到矛盾和冲突,暴力,这一最熟悉的方式,就成了首选。 原因分析

俗话说“看菜下饭,量体裁衣”,提出干预中学生网络沉迷的策略,首先要对中学生网络沉迷的成因作出恰当的归因分析,合理的归因分析,才可对症下药。青少年的网络心理障碍原因分析: 1.青少年独特的心理特征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青春懵懂时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这就造成了他们身心发展的不平衡。这时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怪心,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探索欲,也敢于向新事物挑战,但缺少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使他们走上消极的道路。现在的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缺乏与别人很好交流的能力,一旦在交际或学习上受挫折之后,便会对现实感到灰心失望,在网络虚拟的世界里,他们会得到内心多种的需求,网络游戏可以使他们在一次一次的拼杀后得到自信心的最大满足和一定的成就感。QQ和MSN等聊天工具使他们可以尽情的和陌生人谈天说地,而无需任何的顾忌,也无需任何的责任感。他们躲避在网络虚拟的世界里,内心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和慰藉,致使他们在网络中长时间的不断的寻求快乐、成功、满足,由于自控能力很差,一旦接触网络,便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以至成瘾。

2.家庭教育的放任现代家庭大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就是家庭的中心,父母对孩子百般的宠爱,但因工作的繁忙忽略了孩子们内心真正的需求,亲子之间缺少内心的交流,孩子内心感觉到孤寂,他们便会转向网络世界中去寻找快乐和刺激。有的父母具有家长作风,不愿意听从孩子的意见,对于孩子具有的新思想和新观念无所适从,只有使用家长的权威压制孩子,使得孩子也只有在网络虚拟的空间里去实现自己内心的需求。不管是在粗暴的压制中,还是在百般宠爱下的过度的放任,都是一种危险的信号,这种信号容易导致孩子沉沦在网络虚拟的海洋中,随波逐流,不能自己。

3.学校教育模式的落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充斥着整个社会,也使得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却显得相对滞后。特别是德育教育,内容缺乏新意,形式缺乏创意,没有时代感。随着青少年主题意识的不断加强,传统道德教育模式中,不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不重视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不重视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模式的落后。承受着升学压力的学校没有赶上时代的

重庆邮电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发展,把学生牢牢的束缚在刻板的学习上,让学生在深感压力的同时,却透不过气来,最后终于逃离到网络世界中去释放自己。学校的网络教育也相对的落后,也没有行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缺乏科学的引导和有效的管制,使得学生在网络消极方面的影响下迷失了自己。 个人建议

充分认识网络发展中的“青年问题”,对症下药,积极寻求良好的解决方案,本人提出以下对策:

(一)学校方面

1.培养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加强自律。事实上,在我们的调查中,同学们表示学校对上网已经进行了一些具体指导,譬如开设讲座进行主题班会等。

2.把电脑作为学习的工具,比如本次社会调查报告,让我们进行人物采访、辩论会、资料查询等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同时,也利用了网络的优势。

3.转变学习方式 利用网络,课堂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而不是将网络作为玩游戏、聊天的代名词,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4.丰富课外活动平时上学,除了教室、厕所、食堂,就是家庭也根本没有活动的空间。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我们希望学校:拓展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让学生查查资料,交流体会;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社团,如我们喜欢的动漫、棋类、街舞等,尽量把课外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用健康有益的活动来抗击不良信息的侵袭。

(二)家庭方面

在调查采访中,一位同学曾说:“我妈连电视都弄不明白,更别提什么网了!”一位家长说:“这东西非常不好!弄得孩子整天心不在焉,严重影响学习。”因此,有的同学想尽一切办法撒谎,家长对我们也只有抱怨、唠叨,久而久之,导致我们中学生与家长因上网问题矛盾不断。调查显示,16%的家长认为该关闭网吧;62%的家长认为严格控制网吧纪律,不得未成年人进入;79%的家长坚决反对孩子上网吧。

作为家长,对互联网不应是拒绝而是了解,应从提高自身水平入手。这样,既可以了解孩子,又可以消除与孩子的代沟,增进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同时,也要监督、控制学生上网的内容和时间,因为学生的鉴别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为了防止中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家长应与学生建立安全上网规则。

(三)社会方面

1.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力度。.重庆邮电大学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尤其对网站内容,上网时间和身份证等方面要细心检查,严格管理,阻止不健康的进口游戏泛滥,保护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同时要为中学生创造优良的网络环境,把电子游戏作为一项文化产业,组织开发具有我国文化特色、主题健康、情节生动、青少年喜欢的游戏产品。

2.改变投资导向。

目前各学校电脑设施陈旧,不能满足学生健康上网的要求,因此引导网吧老板到学校投资,由他们经营管理,由老师组织学生集体上网。这样既解决了学校电脑设施陈旧的现状,又使网吧老板获取回报,还解决了学生渴望上网和健康上网的需求,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3.多建立中学生喜爱的网站。

这些网站不是说教式的,而是有趣味,能吸引中学生,并能使中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增添管理正规导向健康的论坛,让中学生能在其中畅所欲言,倾诉苦恼,发表对网站、老师、家长、学校的看法和建议,这样就能用中学生喜欢的方式,远离不良网站。 实践总结

我个人对网络的认识不是很深入,但是我知道凡事都有两面性的,网络也不例外。网络能给年轻一代带来更多的信息,如果青少年能正确利用,肯定有益健康,但是由于青少年的个性弱点,或多或少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对青少年的网络利用进行限制,特别是未成年人。

篇7:网络发展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前言:

调查目的:互联网是一个广阔而崭新的空间,它对处于信息化时代的人们有着默化的影响,互联影响已渗透进整个社会,而对于正处于社会潮流,知识,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大学生群体而言,面对互联网所带来的种种,无疑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对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有利于了解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时间:2011.5.23—2011.5.29

调查地点:净月大学城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分析:

一.大学生上网的目的大部分学生上网主要是娱乐,比如玩游戏,音乐,聊天,交友等。女生每天上网人数仅占10%,男生占60%。女生上网8%是为了聊天或看电视,1%是玩网游,1%为了学习。男生55%是为了玩网络游戏,只有4是为了聊天或其他,仅1%是为了学习.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上网玩网游已成为大多数大学生的选择。经过统计,认为是由于没事做带来的时间空虚,来到大学后使自己丧失了奋斗目标,失去了进取心的人占79%。

有些学生认为这与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关系。大学更侧重大学生的自我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自控力差的学生来说,多余的时间不知道怎么合理安排,所以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网络游戏中。也有同学认为,过度依赖网游是对现实的不满和逃避,再加上学习的氛围不浓,久而久之,他们就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网游中。只有少部分的同学玩网游是为了获取利益。

二.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原因

有首先同学迷恋网络游戏的前三位原因分别是:①现实生活太平淡,空虚无聊,觉得上网之外在校园里没有什么乐趣可寻;②学习压力太大,希望发泄和放松;③

寻求刺激,获得满足感.其次是他们对网络游戏的投入,对他们来说一副耳机,一张网络游戏充值卡,一瓶水,一包饼干,就是一个世界,往往一坐下来就是一整天,这些同学普遍有逃课习惯,甚至经常通宵上网等,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其他同学.同学认为游戏可以给他们带来一种精神上的满足,这种感受让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长期乐此不疲。有的同学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造成同学关系紧张,而网络游戏的匿名性就可以给他们带来交往上的安全感,让他们可以更加轻松的释放内心的情感,体验友情和关爱,满足心理上的情感需求。有的同学由于大学中的激烈竞争,使得他们丧失了原先的优势地位,造成心理上的落差。而在网络游戏中这些同学可以通过不断的升级和装备的不断更新来满足他们这种对优越感的需求,最终使自己不能自拔。网络游戏中有很多游戏涉及冒险和竞争,而很多男同学从小就有一种对英雄的崇拜情节,玩网络游戏就可以使他们的这种英雄情节在虚拟世界中得以实现。同时由于网络游戏是一种多人同时在线的活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可以使得玩家体验到许多人共同做一件事情的激情和快感。正是由于它的这个特点,使得许多同学,尤其是许多男同学对网络游戏割舍不下。

三.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每个调查对象都承认网络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情况。在学习方面,有近一半的同学认为网络的娱乐使学习成绩下降,有些男同学因为过度浪费时间在网络游戏上导致挂科,考试不及格的情况。也有个别同学因为过度迷恋网游长时间逃课而降级,退学等情况。也有同学受网络影响较小,但是也会是成绩有起伏。在健康方面,长时间在网络里漫游有害身心,一方面让人产生社会隔离感和沮丧,孤僻,焦虑等心理;另一方面机体会出现视力下降,颈椎病,肩周炎,背痛,手臂肌肉僵硬和手指灵活度降低等病变.那么大学生是否已经意识到了这些健康问题呢 本次调查中,大部分的同学认识到长时间上网对健康有负面影响, 76%的人对电脑辐射有清楚的认识,69%的人感到长时间上网后身体有不适,43%的人认为上网尤其是长期上网,对日常作息规律有较大影响,22.7%的人出现由于长期上网引发的视力下降,颈椎痛,胃肠功能失调等病症

四.网络对社会交往的影响

调查显示:(1)42%的同学对网络交往,如聊天,交友等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互联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扩大了交往范围;同时,为现实生活中的同学亲友提供了不同于电话,电报的新的更方便快捷的联系方式.网络的虚拟性也使一些不愿被身边亲友了解的内心世界在网上得以倾诉;在网上,可以实现交往简单化,关系平等化,身份虚拟化等等.(2)35%的同学则对此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网络交往本身有很多未知性,容易滋生谎言和欺骗,容易产生精神麻木和道德冷漠的问题.经常上网聊天交友是现实生活空虚无聊的表现.如果网络交往不转入现实,即终日与电脑交流,容易造成现实人际情感的萎缩淡化,使个人趋向与社会的分隔与孤立,造成更多的心理问题.(3)另外的23%的同学回答是“没尝试过”或“有利有弊”.但无论他们对网络交往的态度如何,认为网络中的朋友值得信任的只占不到7%.回到现实后愿意与网络中朋友继续交往的占19.7%对经常上网聊天交友的同学的调查显示他们聊天的目的,24%的同学为了考研,考证等进行学习交流,45%的同学为了更方便快捷地和同学亲友联系,23%的同学为了交友,倾诉,另外8%的同学选择了“其他”.五.网络资源的利用情况

大学生在学习中对网络资源的利用上有所增加,但总体利用程度还很低.在被调查学生中,只有很少的的同学回答能够经常利用网络检索学习资料,了解专业动态。还有很多同学根本没有尝试过上网学习,更多同学则是尝试过上网学习但不懂正确的网络检索方法,无法获得有效信息.经常上网的同学大多数是偶尔以完成论文或COPY作业为目的整篇下载,89%的同学都回答“使用过BBS,学生论坛,络留言等”,但以获取学习信息或学术交流为目的的,只占其中的31%左右;被抽样学生中,只有4%左右尝试过网络远程教育.13.9%的同学们认为网上信息完全真实可信,11.2%的认为完全不可信,而绝大多数74.9%的同学觉得一部分可信.结论: 学生对网上资料最感兴趣的项依次是文学艺术、情感交流、聊天、社会科学、教育、游戏。学生“上网做些什么?”多选题中,学生选的最多的是音乐,娱乐占47%,其次是查学习资料占36%,再次是玩游戏占24%,再次是聊天占16%,剩

下的是交网友占10%。做作业的占9%,收发电子邮件的占8%。在回答“上网的主要目的”时,68.6%的同学回答是娱乐,回答学习的还不到10%。

以上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和消遣,当然这和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有关,也与在网吧上网的环境有关。但关键是学校没有给学生制造利用网络学习的氛围,教师没有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兴趣。

篇8:网络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一、网络对小学生身心的影响

1. 小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原因。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无时空限制的没有压力感的世界。而儿童判断力差好奇心比较强, 对新鲜事物敏感。学生长期上网容易对网络形成了依赖性, 缺乏动手动脑实践能力。

2. 小学生上网的现状。

(1) 根据吉林省四平市地址街小学2008年11月的一份调查报告, 小学生上网的占30%, 偶尔上网的人数占62.5%。

(2) 上网的时间段。根据调查研究, 小学生上网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和晚上。其他时间段的时间相对比较少, 占37.5%, 平日晚上上网的占14.28%, 有空就上的占8.92%。

(3) 每次上网的时间, 大部分在一个小时左右大约占64.1%, 上网在两个小时左右的占19%。

(4) 小学生上网玩游戏的人数占上网人数的44%。

(5) 家长对小学生上网持“不管”态度的有15.38%。

3. 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从调查研究来看, 上网的人数比去年有所增长。

(1) 身体上。小学生在一次上网时间集中在一个小时左右, 这个时间相对于正在发育的的小学生来说相对较长, 小学生心率血压肺活量以及其他生理指标都不稳定, 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容易导致骨骼弯曲。而且, 现在小学生视力普遍降低, 排除电视、学习姿势不对、遗传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电脑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对玩电脑的小学生来说。从调查研究来看, 小学生上网玩游戏的比重也相对较大。

(2) 心理上。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 有很强的模仿、简单再现的能力。小学生经常玩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 长期接触的是勾心斗角、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等内容, 就会无意识地模仿, 间接淡化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差异, 错误地认为达到那种成功是合理的, 结果扭曲了小学生的道德观。而且, 玩网络游戏容易情绪激动, 不利于小学生的心脏的健康发展, 易损害心脏。最新研究发现, 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 不仅会遏制小学生左前脑的正常发育, 而且特别影响儿童早期智力早期的开发。日本科学家将玩“任天堂”游戏的人的脑图像与其他只做一些简单重复性算术题的学生的脑部水平的检测研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发现计算机游戏只刺激了与视觉和运动有关的那部分脑的活动, 而算数则刺激了负责学习、记忆和情感的大脑额叶左半球和右半球活动。我国义务工作人员对7到18岁学生进行的脑图像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因此, 儿童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情况必须引起关注。

(3) 对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网络不仅影响小学生身心发展, 而且影响小学生学习生活, 小学生的学习是终生学习的基础阶段, 如果基础不好, 可能会影响小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 而学习成绩反过来也会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例如, 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相比成绩好的同学会有自卑心理。因此, 身心发展与网络、学习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调查研究结果中发现, 有一部分家长对小学生上网的态度也使得一部分小学生上网毫无限制。

二、消除影响的措施

1.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加强小学生与家长的沟通, 小学生上网时可以让家长陪伴其左右, 让家长控制小学生的上网时间, 筛选有用的信息, 抵制不良信息入侵。网络游戏也并不是完全的一无是处, 它能锻炼孩子思维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开发小学生的想象空间, 同时也能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要提高网络的利用率, 就要求小学生与家长沟通好, 合理安排游戏作息时间和游戏的种类。

2. 加强网络监控。

设置网络监控管理。通过各种网络技术以及行政手段对网络不良信息及时进行删除, 为小学生提供正确健康的软件, 引导小学生进行学习, 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校同家长相互沟通, 开展“绿色上网, 健康上网”活动, 让学生家长分别在承诺书上签字, 并宣誓抵制网上不良信息, 树立健康上网的新风尚。

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 追踪小学生上网浏览内容, 正确引导小学生上网。

4. 进行心理疏导。

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室, 让小学生把自己出现的问题, 包括网络上的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网络心理咨询, 以达到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5. 加强培养小学生的多元化兴趣。

积极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网络的出现造就了新的教育生活环境, 放弃了网络的教学, 将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 也是一种教育的缺失。所以, 所有家长、教师及全体社会成员, 在关注小学生的健康发展的同时, 应加强合作联系沟通, 从根本上切实关心儿童, 使小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

摘要:当前, 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与网络接触。网络的优点数不胜数, 但是网络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其中的负面影响是值得关注的。根据网络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的实际情况, 必须采取措施减少网络带给学生的危害, 提高小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网络,影响,措施

参考文献

[1]刘贵萍.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5) .

[2]扶持和规范网络游戏产业[N].法制日报, 2002-3-4.

上一篇:增值税及消费税习题下一篇: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