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对中职学生思想教育模式的影响及对策

2022-11-27

随着互联网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 中职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受到网络的影响日益加深, 并不断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作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中职学生大都属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素质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他们未来的成长、成才、就业、择业及个人事业的发展, 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因此在网络环境中我们应该积极有效地开展思想教育, 应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手段拓展教育领域, 使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 形式多种多样, 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1 当前社会环境下对中职学生积极开展和强化思想教育的紧迫性与特殊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为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与时代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学生的精神境界。与此同时, 市场经济自发产生的一些弱点和消极方面, 对中职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不能低估, 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竞争加剧以及新旧体制、新旧观念的交织碰撞, 给中职学生, 特别是未成年中职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形形色色、五彩斑斓的波及和影响, 这些思想教育问题日趋凸现, 其负面影响会直接影响到当代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下述系列思想教育问题及表现。

1.1 厌学现象严重, 学习动机不强

不少学生认为学与不学, 学得好与不好都一个样, 毕业后都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对就业前景感到忧郁, 因而普遍产生厌学情绪, 缺乏学习动力, 对学业、前途、未来不抱希望。少数中职学生就是在社会公害的浸染下, 心灵扭曲或变态, 个别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2 心理承受能力减弱

当前现代家庭与传统家庭比较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是贫困家庭子女表现出明显的心理不平衡, 处在贫困下线的学生还相当多, 贫富悬殊更为明显, 贫困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二是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变化。现代社会离婚率逐年攀升, 单亲家庭子女日益增多, 据统计:在校学生中单亲家庭子女约占10%左右。生活在单亲家庭的中职学生, 由于缺少家庭温暖, 大都有一种失落感和自卑感, 心理和感情都相当脆弱, 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离校或离家出走, 给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及管理带来诸多新的问题;三是不良的家庭教育造成学生心理压力加重, 引起学生心理负担过重, 影响其健康成长。四是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 心里承受能力比较弱, 经不起打击, 被父母、老师等批评几句就会难过好几天, 以至伤心落泪认为别人不理解他, 有的甚至是一碰就折, 让生命承受了不能承受之重。

1.3 由于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引发的学生思想教育问题

中职学校则因高校扩招, 社会需求变化等原因, 出现招生难、教学难、管理难等一系列新问题, 招收的学生大都是学习成绩差、组织纪律性差的“双差生”, 教学和管理的难度增大。对这种新的情况和变化, 许多中职学校还没完全适应, 没及时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有的仍旧沿用计划经济时的统招统分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法。教学上多采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进行教学, 以课堂讲授、理论灌输为主, 缺少动手能力及操作技能培养, 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 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 逃学、旷课等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于中职学生思想的健康成长。

2 网络给学校思想教育模式提出的严峻挑战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 为不同民族文化的传播、交流和进化提供了条件。但网络不可能是“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的纯技术空间。网络已经逐渐对学生产生全方位的的影响, 并给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2.1 网络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法律意识提出严峻考验

中职学生由于大都属于未成年人, 更容易受到各种网络不良环境的影响。互联网数字化、虚拟化的特点, 部份学生长久之后逐渐形成难以控制的网上虚拟人格, 使学生表现出许多与现实生活不相适应的方面。同时与现实社会相比较, 网络行为更具宽容性和隐蔽性, 这对分辨能力和判断能力不强的中职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如有的学生由于精神空虚、迷惘, 便选择去网吧上网聊天、玩通宵游戏;有的学生在网上发布虚假消息、浏览黄色网站;有的沉湎于网络而经常逃学、旷课, 夜不归宿, 甚至离家出走, 外出会网友。目前由中职学生引发的网上犯罪的现象已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2.2 网络对传统德育模式提出挑战

传统的德育模式是一种以社会为本位, 教师为主体, 以德育知识为主要内容, 以灌输为主要方法的道德教育模式。它需要相对封闭和稳定的教育空间相配合,而网络最大特点就是不受空间限制并具有极其充分的开放性。在这种形势下, 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能否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 给德育教育者提出了值得认真研讨的课题。

3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就应坚持与时俱进, 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有效结合

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原则。实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目的和最终目的,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中, 实效性主要指方法的可操作性、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产生良好结果的可靠性。实效性原则要求我们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从教育内容的要求和特点出发, 选择相应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充分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 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 扩大覆盖面, 增强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是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德育的新课题。

3.1 利用网络平台, 积极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网络”形式的简单整合粘贴在一起, 关键是在操作性和实效性层面上做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的结合。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在文化和思想方面的优势, 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文化。实现德育与网络的有效结合。其次坚持正面的宣传教育, 强化舆论引导。围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三大教育内容, 在当前全球信息化的背景下, 坚持民族性与国际性相容并兼, 及时补充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新现象、新理论。

3.2 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校园网络中心地位

积极开展以校园网络媒介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网络媒介中心模式, 是以校园网络媒介为中心来构建校园网络信息环境三个要素之间作用关系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师生关系场所、熟人世界、陌生人世界是校园网络媒介的三种基本类型, 利用这三类网络媒介的不同传播特点和功能, 可以建立它们在校园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互动机制, 形成网络思想教育的合力。通过网络主体之间互动关系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 为思想沟通和教育引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基于校园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就是教育者借助网络中介与受教育者发生互动作用关系的过程。

(1) 师生关系场所是校园网上的正面宣传教育阵地。师生关系场所的特点决定了此类媒介在开展网络思想宣传教育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师生关系场所作为主要网络阵地, 加强网络宣传教育的主动性、增强影响力, 实现对于学生思想认识发展的正面引导。

(2) 熟人世界是在校园网络空间中用户之间彼此熟识, 有着较为稳定的交往关系的网络媒介场所。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学生组织和基于网络交往形成的网友群体是此类媒介中的主要交往群体。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用它来实现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作用, 加强思想工作的深入性和细致性, 从而发挥出学生集体的自我教育功能, 实现网上和网下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 陌生人世界是校园网上的信息集散地和校园舆论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主要用它来发挥对于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的疏通作用, 并实现对学生思想发展状况的动态监测。教育者要注重发挥其疏通作用, 基于此类媒介建立学生思想动态的跟踪调研机制, 及时掌握学生思想状况的最新发展趋势, 加强对学生思想热点的性质、类别、形成规律的研究工作, 掌握学生思想发展的主动权。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改变了当代学生成长的环境, 他们在学习与生活的方式、接受信息的形式、交往活动的方式、个性心理与思想观念的发展等方面都发生和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在当前形势下,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主动走上网络, 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 充分发挥校园网络阵地的作用, 努力实现对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有效引导。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直观性、形象性和多媒体的特性, 积极扩展学生有效接受先进性思想、先进性文化, 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 将学生从网络不良信息中解救出来, 并成为不良信息的抵制者和网络文明的建设者。网络德育工作者应逐渐由初期的守势转为积极的攻势, 即由消极的“信息守门人”成为点燃学生思想热情的“信息发布人”。只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指导,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 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增强科学性, 掌握规律性, 就一定能够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在互联网上赢得青年。

摘要:网络改变着当代学生的学习、思维和生活模式, 影响其政治态度、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有针对性的在网络环境中积极开展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有效促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建设, 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

关键词:网络环境,思想教育模式,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 郑永廷, 刘书林, 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2] 黄广友, 马光成.高校德育在网络环境下的发展研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5 (3) .

[3] 张瑜, 张再兴.高校网络信息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 2006, 3.

[4] 冯建伟.信息新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

[5] 孙小礼, 冯国瑞.信息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6] 应学俊.信息素养培养渗透教育教学中[N].中国教育报, 2003.

[7] 邵宪芝.浅论信息污染及其对策[J].现代情报, 2002, 2.

[8] 马晓兰.谈信息素养教育[J].教育家, 2003, 6.

[9] 杜琼英.信息素养与自主学习探讨[J].远程教育杂志, 2003, 4.

[10] 谢作如.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构想和实践[J].教育信息化, 2003, 10.

上一篇:开发整合美育资源有效实施素质教育——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下一篇:论社区文化在群众生活中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