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动平台对中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22-09-10

一、网络互动平台的特征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 各类网络互动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和成长, 中学生使用网络的频率和创新网络利用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趋势。以微信、微博和各网络直播平台为代表的网络互动平台在满足中学生基本情感联络需要的同时, 也在无形中影响和引导着中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并充分利用其互动性影响中学生的道德价值观。

(一) 交往互动性

网络互动平台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单一输出性, 实现不同网络互动平台的使用者利用点赞、评论、转发、弹幕、送礼等方式就某一热点事件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及时交流和反馈, 极大地提高了中学生的网络参与度。以交往互动性为特征的网络互动平台, 使中学生在日常交往过程中, 广泛地参与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 并对此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观点, 在评论、转发以及送礼等方式中, 中学生的道德价值观伴随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进一步凸显。

(二) 大众娱乐性

网络互动平台面向广大互联网使用者, 以其通俗易懂、操作简单、娱乐大众的特点吸引着不同年龄结构和生活背景的人。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极富感染力的呈现方式和开放性的全民参与性使不同价值观相互碰撞, 而以娱乐性为主导的网络互动平台具有取悦大众、吸引公众关注度的特点, 因此, 主流价值观能否占据主导位置具有不确定性。

(三) 多元文化性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交往性与复杂性, 文化的更新转型日益加快。不同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各自的机遇与挑战, 网络互动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主流价值观和扩大主流文化影响力, 但与此同时, 网络文化的包容性也使得一些非主流文化充斥在网络互动平台上, 如“网红美妆”、“社会摇”以及利益驱使下的“三俗”直播等, 严重影响了网络互动平台的发展环境, 多元文化特性使中学生难以做出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

二、网络互动平台对中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

网络互动平台以其信息传递性强、覆盖面广的特点, 吸引着广大网友的参与。当代中学生在网络大背景中成长起来, 更容易接触到社会热点问题及大众对此的评价。网络互动平台的快速发展, 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宽广的教育视野,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学生的社会参与热情。但由于网络互动平台的虚拟性、娱乐性等特点, 加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待加强和心理发展不够成熟, 使得网络互动平台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中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养成造成诸多不利影响。

(一) 道德自律性和责任心的弱化

在网络互动平台上, 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中学生由于身心发展还不成熟, 对复杂社会现象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观察不仔细, 缺乏全面观察, 很难做出理性、正确的评价, 甚至是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 刻意去触碰道德的边界。在网络互动平台上, 没有形成一种可以约束中学生道德底线的规范, 中学生普遍缺乏自我约束力, 使中学生的道德自律性呈现出弱化的趋势。虚拟的网络互动环境, 道德约束机制不健全, 使一些中学生缺少责任心, 做出一些违反道德底线的事情。

(二) 道德价值标准宽松化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可塑性非常强。网络互动平台在为中学生提供价值认识新途径的同时, 也使道德价值标准呈现宽松化的趋势。多元化的文化融合与交汇对当今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提供的便利, 并影响着中学生主流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长期沉迷与网络互动平台的中学生会逐渐形成一种网络式的思维模式, 虚拟的网络互动性使中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丧失社会属性, 缺乏现实的社会交往与评价, 出现道德价值观偏离主流的趋势, 严重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 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盛行

中学生参与网络互动平台的人数和热情居高不下, 一部分网络互动平台甚至形成了以中学生为主体的分享和讨论的趋势。在类似的网络互动平台上中学生可以自由的展示自己的个性, 利用其充分的互动性和娱乐性特征,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强烈, 以自我为中心, “粉丝”文化下, 中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易于获得。“互联网+”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微商, 充分利用网络互动平台扩大其影响力。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收入的观念也在影响着中学生群体, 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风气在网络互动平台的推波助澜下也在中学生群体中盛行。

三、规范和引导中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方式

(一) 加强网络管理, 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政府应加强网络管理力度, 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从而使网络互动平台的管理者提高自我监管意识, 以此提高网络互动平台的公信力。同时, 政府应该积极利用各网络互动平台来宣传主流道德价值观, 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充分利用文化传播机构和组织的作用, 研究各网络互动平台与中学生之间的关系, 致力于网络互动平台更适合于中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娱乐。

(二) 充分利用网络互动平台, 传播网络正能量

作为网络互动平台的开发者, 各媒体产业应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积极利用网络互动平台, 传播网络正能量。首先, 各媒体产业应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使网络互动平台的开发和使用符合主流价值观, 使互动内容在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其次, 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网络互动平台的开发和管理更侧重社会效益。媒体产业不能只侧重经济效益, 应该树立责任意识, 加强互动话题的监督与审核, 增强网络互动平台传播内容的思想性与教育性。最后, 增强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及时、有效的删除对中学生发展不利的言论, 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共同参与中学生的教育和成长。

(三) 重视学校和家庭教育, 提升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学校教育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 系统的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规则和价值观念。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尤其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家庭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规范中学生的行为, 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因此, 中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引导需要学校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共同致力于中学生的成长。学校教育应充分利用网络互动平台的影响力, 创新利用网络互动平台的形式, 使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以中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呈现, 使主流道德价值观更加深入中学生群体。家庭教育应该全力配合学校教育, 引导中学生关注符合其年龄和心理成熟度的网络互动平台, 用平台对话的方式启发中学生思考和看待问题的角度。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努力, 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 使各个网络互动平台也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网络互动平台的交往互动性、娱乐性和多元文化性吸引着广大的中学生参与, 在为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使中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出现标准宽松化、道德自律性和责任心弱化的趋势, 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 对中学生的道德价值观造成不利影响。针对网络互动平台的特点以及给中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 本文从政府加强网络管理、学校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和媒体产业增强责任感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一些规范和引导中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方式。

关键词:网络互动平台,道德价值观,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叶佩兰.农村中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4.

[2] 张将星.大众媒体对青少年道德价值观影响调查分析[J].教育研究, 2011, 32 (04) :105-110.

[3] 韩丽霞.手机媒体对城市中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4.

[4] 刘红, 薛志刚, 唐晓红, 张金勇.网络文化对中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6 (04) :81-84.

[5] 韦丽娟.当代中学生价值观现状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8 (09) :154-156+166.

[6] 李婷.网络文化对中学生道德形成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中华少年, 2016 (07) :15.

上一篇:中职生道德问题及其教育对策下一篇:分析微课在中高职英语翻转课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