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课堂教学中话轮转换的调查与分析

2024-04-25

口语课堂教学中话轮转换的调查与分析(共5篇)

篇1:口语课堂教学中话轮转换的调查与分析

口语课堂教学中话轮转换的调查与分析

以课堂录音转写成的文字材料为语料,结合课堂观察和开放式访谈等形式对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话轮转换的类型、教师与学生分别引发的话轮转换的数量及比例、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分别引发的话轮转换的.数量及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教师只有恰当地运用各种话轮转换类型及转换方式,让学生享有较多的话轮转换的主动权和控制权,才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质和量.

作 者:颜晓华 YAN Xiao-hua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衡阳,421007刊 名:平顶山工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PINGDINGS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年,卷(期):200817(1)分类号:H319.9关键词:口语课堂教学 话轮转换 语言的输入和输出

篇2:口语课堂教学中话轮转换的调查与分析

试析口头交际中话轮转换特点

文章以Sacks等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分析口头交际中话轮转换模式及其特点,研究结果认为学习者不仅要掌握交际的语言形式还应掌握语言的.交际功能,特别是话轮转换的功能,以及怎样才能进行顺利自然的话轮转换.此结论对大学外语口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作 者:管振彬 GUAN Zhen-bin 作者单位:黄石理工学院,湖北,黄石,435003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年,卷(期):28(9)分类号:H03关键词:话轮 话轮转换 话轮转换模式

篇3:浅析会话中话轮转换规则与技巧

关键词:话轮,转换,规则,技巧

会话是人类语言交际最典型、最常见的方式,是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会话是话语的一种基本形式,因而会话可以看作话语分析中的一个分支领域(Schiffrin,1988)。Brown&Yule (1983)认为,会话既是社会协约,又是人与人相互依存的必须。而看似随意和无序的会话,实际上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规则及语言习惯而运行的,在如此规则制约下的会话实现了人际交流的目的。而会话的一个特点是话轮,也就是说话人的轮换,即参加会话的人在整个会话的过程中轮番说话。为了使人际交往有效进行,了解在会话过程中影响话轮转换的规则与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话轮

话轮的概念首先是由Sacks,Schegolff和Jefferson (1974)最早提出的,之后许多中外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话轮做过解释。Edmondson W.(1981)用这个术语来表示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指在会话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称为说话者的机会;二是指一个人作为讲话者时所说的话。如果发生,就标志着一个话轮的结束和下一个话轮的开始。在刘虹的《会话结构分析》提出了两个衡量话轮的标准:一是,说话者是否连续,即在一个语法语义完成序列的末尾有无沉默。如有沉默,那么说话者的话就不止一个话轮。二是,是否发生了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苗兴伟(1995)提出:会话过程中,发话者的话语从开始到结束被看作一个话轮。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目前比较公认的话轮可以定义为“话轮转换是指发话者与受话者不断交换所扮演的角色,即发话者变为受话者,受话者变为发话者”(黄国文,1988)。话轮可以由不同的语言单位构成。在会话中,可以构成一个话轮的语言单位包括字词、短语、从句、句子和句子组合等。下面一段对话很好地诠释了话轮的构成。例1 (以下例句均出自老舍《茶馆》):

王小花:爸,这是我的两位老师!(话轮1)

王大栓:老师们,快走!他们埋伏下了打手!(话轮2)

王利发:谁?(话轮3)

王大栓:小二德子!他刚出去,就回来!(话轮4)

王利发:二位先生,茶钱退回,请吧,快!(话轮5)

王大栓:随我来!(话轮6)

对话中的话轮3是字词,话轮6是短语,话轮1是句子,话轮2、话轮4和话轮5是句子组合。

二、话轮转换及规则

话轮转换是会话双方轮流地说话,互换听说角色(胡壮麟,1994)。参与会话者遵守一定的话轮转换规则,通过连续的话轮不断进行角色转换,话轮转换说明会话是一动态过程。话轮转换通常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一是说话的人选择下一个说话人;二是下一说话人作出自我选择。(黄国文,1988:162)

Sacks等人和Levison (1983)指出,话轮转换应遵循以下规则:一是话轮转换出现在话轮过渡关联位置上,即某个话轮可能终止的位置上。二是本规则适用于任何话轮的第一个过渡关联位置:(a)如果说话者选定下一个说话者,说话者必须终止谈话,入选的说话者必须接下去谈话。话轮替换出现在下一个说话者选完后的第一个过渡关联位置。(b)如果说话者未选定下一个说话者,会话参与者可以自选,第一个自选者成为下一个说话者。(c)如果说话者未选定下一个说话者,会话参与者也未自选,说话者可以(但并非是必须)继续谈下去。

陈志国(2005)对话轮转换的规律进行了总结,发现七个原则:空间原则、顺序原则、帮助原则、身份原则、回避原则、焦点—平衡原则、消解原则。前两个原则比较有参考价值,因为其从空间及受话人的社会身份进行了话轮转换分析。

1. 空间原则

(1)多人谈话中,当前说话人结束话轮未选出下一说话人,其它参与者自择。有时话轮流转方向会以当前说话人为原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按座次顺序进行。

(2)多人谈话中,当前说话人结束话轮未选出下一说话人,其它参与者自择。第一个发话者随机出现,此时,话轮流转方向会以第一个发话者为原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按座次顺序进行。

2. 顺序原则

当前说话人结束话轮未选出下一说话人,但受话人之间由于在身份地位、学识程度、年龄长幼等方面存在差异而形成潜在的顺序。顺序可由高到低也可由低到高。

话轮既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形式,那么就应该遵循一定的人际交往规则。还要遵循话语交际的合作原则: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至少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合作的,每个参与者都应该认识到,无论会话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都应该是朝着双方可接受的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对为实现既定的会话目标做出应有的努力,实现成功的交际。Grice对合作原则的描述说明话语中开始时双方就已经达成了相关知识的联想意向,对会话参与者能否参与会话就有了选择的前提。但是,除了Grice描述的合作原则外,还应该包括Brown,Levinson和Leech等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提出的礼貌原则,以及一些其他的诸如情感、态度、幽默等的合作原则知识。

三、话轮转换技巧

话轮转换对于我们进行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只有掌握了话轮转换的技巧,我们才能有效地交际。吴宗杰(1994)指出:“娴熟的话轮替换即话轮转换是交际能力之一,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技能。它要求一个在观察话轮进行的同时,判断获取发言的机会,而且还要考虑一旦获得发言权后应该怎么说,这种技能具有很明显的社会文化特征;没有这种能力,一个外语学习者即使具备良好的遣词造句的能力,也无法有效地用外语进行自然会话。”

话轮转换技巧主要有夺取话轮、把持话轮和转让话轮。

1. 夺取话轮

(1)开始话轮,是指用自选或者他选的方式进入谈话,拿到第一个发言权。当参与会话的人均未开始说话时,想要获取话轮就要先声夺人,可以选择合适的话题首先打破沉默。这种做法摆脱了成为受话者的被动局面,成为主动话题的引导者。

(2)当在已有说话人的情况下,想要获取话轮:

①受话者可以明确的向发话者发出索取话轮的信号,如:“我可以说一下我的想法吗?”

②恰当加尾:在受话人估计当前说话人马上要结束谈话的时候,他可以不留间歇地给说话人已经完整的话语加一个恰当的结尾。

③尾部建议:自选受话人在恰当时刻给一个尚未结束但已经接近结束之处或者语法临界处加上一个他建议的恰当结尾。

④异口同声/随声附和:受话人能够预测一句话的结尾部分,从而能和当前说话人同时说出同样的内容来结束一句话。

⑤礼貌插入语:有时候当前说话人始终没有表示任何马上结束谈话的迹象,自选的受话人可以寻找安全的插入口,例如在话语可能结束之处,运用一些传达礼貌隐含意义的插入语。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语气词或声调提高,或用面部表情、手势等示意对方以获得话轮。

2. 把持话轮

如果当前说话人不想让受话人夺走自己的发言权,即话轮,那么当前说话人就不得不采取一些策略保住自己的话轮,使之不被人夺走,但又不失礼貌。

(1)搪塞语:利用搪塞语(hesitation filler),例如:er、well、um、you know、let me see…等填充空白,以拖延时间,达到保持话轮的目的。

(2)未完成标记语(incompletemarker):利用例如first…,on the other hand.来保住话轮。

(3)话语未结束语:例如but,and,however…

(4)加大响度:当前说话人可以通过提高声高、加大响度来保住话轮。

3. 转让话轮

(1)提名选定:当前说话人通过提名来选定NS。

(2)仅指定话题:当前说话人限定NS的话语类型,但不指定NS。

(3)完全自选:当前说话人既不指定NS,也不指定话题。

(4)相邻对:当前说话人提出要求,例如评价、邀请、提议或请求(即当前说话人给出相邻对的第一部分)后,由下一说话人给出相匹配的回应(即下一说话人完成该相邻对的第二部分)。

(5)附加疑问句:利用含有疑问形式的短语、句子、句子组合等传达让出话轮的意图。

(6)套语:当前说话人利用含有and you,you know,you see…等套语发出出让话轮的信号。

篇4:口语课堂教学中话轮转换的调查与分析

关键词:换论转换;小组会话;策略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033-02

一、引言

我国的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语法式和重复式教学已经难以应对日趋频繁的口语交际。有些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人际交往时无所适从,听得远比说得多,或者不知道如何礼貌恰当地进行轮番说话,以至于对话没有实质性进展就匆匆结束,赶紧逃之夭夭,无法实现有效的沟通交流,从而很难拓展职业生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英语教师不得不正视现实,寻求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困难。本文着重探讨在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小组会话活动中,如何应用话轮转换策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

二、话轮与话轮转换

会话是由会话者交替参与的一项口头活动,这一活动的基本特征是话轮转换。话轮这一概念最早由Harvey Sack,Emanuel Schegolff和Gail Jefferson于1974年在“A Simplest Systematic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中提出。Harvey Sacks认为,会话的基本单位是“话轮”,话轮是指在会话过程中,说话者在任意时间内连续说出的具有某种交际功能的话语,以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色互换或以沉默为放弃话轮标志的言语过程。在Sacks之后,中外很多学者也对话轮进行过研究和解释。Edmondson W认为话轮这个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指会话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称为说话者的机会;二是指一个人作为讲话者时所说的话。在会话中,第一个说话者将发言权转移给下一个说话者就构成了一个话轮,也就形成了话轮转换。话轮转换是指“参与讲话者在谈话中组织自己进行有效接替话轮的一种方式”。话轮转换是会话双方轮流地说话,互换听说角色。[5]目前中国学者比较接受的解释是,由黄国文教授提出的“话轮转换是指发话者与受话者不断交换所扮演的角色,即发话者变为受话者,受话者变为发话者”。它是语言学家进行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语言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娴熟的话轮替换是交际能力之一,它要求一个人在观察话轮进行的同时,判断获取发言权的机会,而且还要考虑一旦获得发言权后应该怎么说,这种技能具有很明显的社会文化特征,没有这种能力,一个外语学习者即使具备良好的遣词造句能力,也无法有效地利用外语进行自然会话。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话轮的研究也对会话的分析与研究开始,从静态描述发展为动态研究。Psathas指出,话轮转换的规则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①他选:发话者选定下一个发话者;②自选:受话者寻找时机发话,接过话轮;③如果他选和自选都没有出现,发话者只能继续发话,不引起发话者的变更。[3]

语言教师在口语课堂中引入话轮转换的理论,教授学生掌握话轮转换的技巧和策略,是提高交际能力的必要手段。教师可以从话轮的开始、接续、把持、施让和结束等几个方面,鼓励学生学习话轮转换的常用话语并在小组讨论中运用这些策略进行会话活动。

三、话轮转换策略应用研究

小组会话是英语口语课堂的重要的练习形式,三四个学生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组,即构成了一个交际场景。大家针对一个话题展开讨论,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促进了合作学习。对话和小组讨论的重要性自然不在话下,但是如何有效地指导会话活动,从微观层面帮助学生与别人进行会话,并且得体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的确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从话轮转换的角度切入,让学生有意识地在小组讨论中使用话轮转换策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在应用话轮转换机制组织会话活动时,笔者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基于话轮转换理论做出相应的解释。

1.引导学生掌握话轮转换策略进行话语填充

话轮转换策略可以作为课堂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管理会话的策略,学会观察和捕捉话轮的转换之处,从而抓住机会与对方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根据英国英语教育法专家Richards的研究,话轮之间的转换策略可以有以下几点:第一,施与话轮策略(Strategies for taking a turn),即说话人放弃自己的话轮,施与话轮给其他人;第二,接续话轮策略(Strategies for holding a turn),也叫获取话轮;第三,把持话轮策略(Strategies for relinquishing the turn),即说话人还有话要说。Sacks等人认为话轮转换多出现在转换关联位置(TRP:Transition Relevance Place),Furo指出这些位置主要包括语法完整点(Grammatical Completion Points),即发话者完成了一个完整的语法结构;语义完整点(Semantic Completion Points),即发话者完成了一个意义表述;语调完整点(Intonational Completion Points),即发话者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升调或降调等。[2]学习者要练习使用话轮转换策略,在转换关联位置上选择接续话轮或是放弃话轮。

笔者发现,中国学生因为性格和文化等原因,不太会去主动插话,教师可以在接续话轮上多给学生提供具体的策略支持,比如通过表达对对方观点的赞同或者反对来接续话轮。教师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分别对学生展开话轮转换策略的讲解,并组织学生就此展开训练。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应该具备话轮转换的基本知识,并通过话轮转换技能的培养,懂得如何在多人会话中交替话轮。

2.控制副语言特征和语音词的比重

在话轮转换策略练习实施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小组成员会多用副语言特征(paralinguistic features)或者使用“Er,um,em,en,mmm,eh”等語音词进行话轮转换。副语言特征,指的是用表情、动作、姿势、手势、沉默、语调等副语言特征来控制话轮。这种非语言符号在提示对方什么时候开始讲话、什么时候结束讲话时具备一定的交际意义。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控制学生使用副语言特征进行话轮转换的比重,多引导学生练习话题转变(topic change)的话轮控制策略。语音词的使用固然有延缓话轮、抢占时间进行思考的作用,但语音词不具备实际的交际意义,同时它反应出学生的英语语感不够,不会使用诸如“well”等词汇进行话语填充。教师在口语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语料,减少汉语在英语表达中的负迁移影响,提高学生口语交流的自然性和流畅性。

3.提高学生的交际意愿

尽管话轮转换策略在多人会话中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交际的顺利完成并不能单单依靠话轮转换策略的掌握。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会有体会,有的学生有强烈的交际意愿,有的学生受到性格和情绪的影响,在小组讨论中的话语量特别少,几乎不运用语言的转换策略。所以话轮转换策略只是交际中的一种智力因素,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也是教师不容忽视的其他因素。因此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尽量能多多创设轻松的交谈氛围,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的搭配,让学生在相对愉悦和宽松的环境中自发地使用话轮转换策略进行会话。

四、结束语

话轮转换机制是话语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教师可以把这一理论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传授给学生,并在小组讨论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训练。话轮转换策略包括施与话轮策略、接续话轮策略和把持话轮策略,其中,教师要多加注意接续话轮策略的训练。另外,教师还要控制副语言特征和语音词在小组讨论中的使用,多鼓励学生使用话题转变的方法来控制话轮。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对小组讨论话题和环境的创设,尽量营造活泼轻松的讨论氛围。小组讨论虽然接近自然会话,但毕竟只是一种课堂训练形式,学生必须在动态的、自然的环境中才能领会话轮转换机制,娴熟地运用话轮转换的策略进行交际沟通。

参考文献:

[1]Cook,G.Discours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2]Furo,H.Turn-taking in English and Japanese[M].New York & London:Routledge,2001.

[3]Psathas,G.Conversation Analysi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5.

[4]Sacks,H,Schegolff,E.A.& G.Jefferson.A simplest systematic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turn-taking in conversation[J].Language,1974.

[5]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6]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8]苗兴伟.话轮转换及其对外语会话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1995,(3).

[9]张祺.学生会话话轮转换处的会话填充语——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4).

篇5:口语课堂教学中话轮转换的调查与分析

一、简述话轮含义

起始话轮指的是在某个话轮转换体系中,由引出话题者发起会话,介绍和阐述发话人对话题,进而引发一系列的话题,供以人们进行讨论和研究。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指导着话语的进行,引导各话题的讨论,掌控讨论话题的进度。话轮转化体现在会话中交际双方或者多方轮流交换绘画中会成为说话者或者听话者,在会话中,参与会话的各方主体应该交替着说话,交际者听话者和说话者要保持好话语的交叉转化。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课堂话题转换学生就可以在英语口语交际中得到一些的可理解性输入与输出,这样才能确保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在课堂上小学生才能更加积极的进行互动,转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完善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

二、灵活利用英语语言,提高小学生会话热情

无论是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知识的小学生来讲,还是已经有一些英语基础的高年级小学生而言,英语教师必须要采用话语转换对策来吸引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会话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不但要全面理解小学生的话语,而且还能使小学生很好的理解自身的话语。由于小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很少,对语法和句型更是知之甚少,在交流中英语教师应使用一些简单的语言,灵活的、准确的使用话语技巧,为小学生创设出与他们学习能力相符的话论场,并由浅入深的激发出小学生英语知识储备量,并充分调动起英语会话的兴趣,促使他们能够积极的、主动的参与会话交流过程中,理解英语教师所讲的话语,进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很大的欲望。

三、细细研究语言,为小学生设计语言情境

生动的、有趣的语言情境是小学生英语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前提。在思想情感运动的支配中,语句彰显的声音形式便是语气,表达情意作为语句的主要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任课教师应以各大教学目标为主,有计划、有目的研究语言,为语言细节进行造型,并适当调节自身的语气,在思想感情的变化下,将自身思想情感在声音的作用下生动的表达出来,达到强化英语教学整体性的目的。如:在讲解完“Children's Day”后,从另个角度来强调英语课程内容,英语教师可转化话题,借助多媒体软件向小学生展示有关于山区学校的照片,破旧的教室、老化的设施、穿有补丁衣服的孩子,让小学生在观看这些图片后,与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对比,从而激发出他们努力学习的信心,使用恰当的、合适的语言来升华小学生内心的情感,比如:

T:My dear children,you are very happy.You have many friends,a happy family,and a beautiful school.Your classroom is very bright and big,your school things are very abundant.You have a happy life,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anything.

上述句子就是任课教师简要陈述了小学生的现状,有很好的学习条件,先进的教学设施,宽大明亮的教室。在这个过程里,教师还可融入一些肢体语言,之后转移话题,描述图片中这些可怜的孩子们。

T:But do you know,in the same world,same country,there are some poor children,very poor children.They don't have any new books or pencils,they don't have a clean classroom.But they still work hard,they love studying very much.So I just want you know that you are very happy,please enjoy your school day and love your life.OK?

教师利用饱满激情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孩子们想要读书却因为家里贫穷或者当地没有学校而不能读书的情境,在转换话锋中要带有一种深深的无奈的情感。同时还可播放一段与语言情境相符的背景音乐,这样更能感染小学生,引导他们能够珍惜自身的幸福生活,学会感恩,进而更加积极努力学习。

四、结语

总而言之,结合我国小学生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来讲,其教学效果并不是很令人满意。想要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对课堂话轮转换的特点进行分析是十分关键的,这样能够引导英语教师意识和明确到在话轮转化中应采用相适应的原则,进而不断提高英语教学实效。

摘要:话轮作为会话主要形式,在英语会话过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境而适实话轮转话,就是每一位参与者都要讲话,既要做倾听者,也要做交流者。将话轮转换策略应用到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有利于小学生发现会话结构规律,促使小学生积极的交流,不断提高会话效率。本文研究了在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应用话轮转换策略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英语会话,效率,话轮,转换策略

参考文献

[1]彭艳虹.英语会话中话轮转换系统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06).

上一篇:一级教师材料目录下一篇:绿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