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建设论文

2022-04-29

摘要:农业发展的新动能即推动农业快速发展且更加注重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提高的农业发展驱动力量,表现为新知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生产要素。基于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视角,从刀耕火种到未来高效农业,分六个阶段梳理了农业发展的动能转换。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推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建设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建设论文 篇1:

加快农业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舞阳县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县。2008年夏粮(小麦)播种面积58万亩,单总产达历史最高,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4.72万亩,粮食总产达到50.3万吨,平均单产达到438.5公斤,农业人口人均粮食达到967.3公斤。粮食加工业不断发展,年加工小麦5万吨以上的加工企业有8家,主要有华鑫面粉、舞莲面粉、明汇面粉、汇丰面粉、英康面粉、永毅面粉、新雪面粉、漯河奥克啤酒等企业,粮食商品率达57.9%。近年来,舞阳县农林局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把林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为目标,加快农业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截至目前,全县新建完善农田林网25万亩,合格农田林网达2606个,控制率达96.1%,为全县粮食的稳产增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态保障。

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舞阳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舞阳县农林局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积极努力,其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自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该县已登记成立农民专业台作社8个,拥有社员58人,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3个,种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5个,在投资规模上从几万到几百万元不等。农林局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管部门,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发动工作,让农民真正了解专业合作社的实质及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好处;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工作,指导他们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而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走上规范化的发展道路。

优化调整农业结构

近几年来,舞阳县立足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和资源优势,以农业特色化、产业化为发展方向,强力推进特色乡镇经济建设,突出培育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乡村典型,通过政策重点倾斜、集中资金扶持、重点加压激励等措施,初步形成了“林业成亮点,种植增效益,养殖提水平”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一是调整粮食品种结构。粮食生产以改善品种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稳定面积,合理布局,增产增效。二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优化经济作物结构。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是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重点,主要通过间作套种等措施,使经济作物比重逐年增大,以提高经济作物在农民增收中的比重。三是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发展畜牧养殖业是实现农产口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种植业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环节。

大力发展沼气建设

今年前三个季度,舞阳县农林局按照中央、省、市、县对农村沼气建设的要求,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国家能源战略,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使全县的沼气建设得到很大的发展,对改善能源结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截至2008年9月,全县共建沼气池39000座,沼气使用普及率达到28%,其中2008年新建7841座,250户联户沼气工程的800立方主体工程也已竣工。

作者:付孟奇

推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建设论文 篇2:

农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内涵、变迁、逻辑与路径

摘 要:农业发展的新动能即推动农业快速发展且更加注重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提高的农业发展驱动力量,表现为新知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生产要素。基于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视角,从刀耕火种到未来高效农业,分六个阶段梳理了农业发展的动能转换。实现农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基本逻辑是:从资源配置主体、微观生产经营主体、宏观治理主体诸方面的转变入手,为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提供重要支撑。实现农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是:树立农业发展新理念,培养职业化新农民,应用农业新技术,培育农业新业态,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形成新型乡村治理模式。

关键词:新动能;农业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文件提出要以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必须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以便更好地适应国内外复杂形势变化,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抓手,因此,在明确新动能内涵的基础上,廓清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旧动能是什么,新动能又是什么,对农业动能转换的历程进行梳理,总结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规律,探寻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实现路径,对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任务,加快补齐农业农村这块短板,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新动能、农业发展的旧动能与新动能

“新动能”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以及党的文献和各级政府文件中被反复提及的一个政策热词,2016年以来更是连续三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那么,什么是所谓的新动能?其实新动能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作为新经济的核心概念,其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新经济方兴未艾之际即已出现[1],但在国内进入大众视野是在近几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系列讲话中提及之后。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10月的一次会议中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被学界认为是较早关于新动能的阐述。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亦提出要拓展发展动力新空间,增强发展新动能。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意见》,以正式文件的形式首次初步阐述了新动能的特征、内容等。

虽然在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及各级政府政策文件中新动能被反复提及,但多被作为政策性概念来使用,其具体的概念内涵等尚缺乏较为系统的阐述。但从一些学者的观点和政策文件的表述来看,大家倾向于认为,新动能本质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物质生产、流通和交换模式的新生產力,是基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突破和应用所形成的支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表现为以创新驱动、技术进步、消费升级为牵引,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标志,以数字经济、智造经济、绿色经济、生物经济、分享经济等为主要方向,以行政性垄断基础产业、大都市圈、企业、服务业、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为主要分布领域,以现有经济提升效率、服务业挖潜、前沿性创新等为主要实现路径[2][3][4][5]。

要厘清农业发展的旧动能与新动能,则首先要阐明农业发展的动能之内涵。农业发展的动能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动能偏重于从生产力的角度定义动能,指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各种因素,如生产工具的应用,生产方法的改进,管理流程的优化等。广义的动能则泛指一切能够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提高的因素,除构成狭义动能的因素之外,还包括生产关系范畴的因素,如土地产权关系的变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变革,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变化,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的优化。

当前,学术界和实践中对于什么是农业发展的旧动能,什么是新动能,有一些争论,但尚未形成明确的共识。实际上,农业发展的旧动能和新动能没有实质性区分,也无法作出明确划分,此时来看的旧动能,在彼时都曾经是新动能,今日的新动能在明日来看亦将成为旧动能。我们所言旧动能和新动能有其具体含义,有历史阶段性,是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的环境下,在提高农业供给侧质量的语境下,将过去那些推动农业快速增长但增长质量不高的因素归纳为农业发展的“旧动能”,将同样可以推动农业快速增长同时更加注重农业增长质量的驱动因素称之为农业发展的“新动能”。在要素的层次上,我们也可以将传统农业发展主要依靠的土地、资本、劳动、能源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视作旧动能,而将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知识、信息、创新、决策等等新生产要素视作农业发展的新动能。

二、农业发展动能转换的变迁历程

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农业革命的历程,从农业生产力发展和技术的角度来梳理农业发展动能的转换历程,可以做出从刀耕火种阶段到未来高效农业阶段的如下划分,在每一个阶段,驱动农业发展的因素或基本力量都是不一样的。

刀耕火种阶段:刀耕火种是农业文明的真正开始,此时的农业发展主要依赖低层次的人力投入及对自然资源的简单利用,生产力极其低下,产出取决于人力投入多少、土地肥沃程度、雨水等自然条件及自然灾害,此时农业发展的动能可归纳为“自然资源+自然条件+人力”。

犁等简单生产工具引入及畜力使用阶段:由于农业生产器具和畜力的引入,农业生产效率相比刀耕火种阶段明显提高,但仍未摆脱对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的严重依赖,此时农业发展的动能可归结为“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初级技术+人力畜力”。

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修建阶段: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加深和农业生产技术的积累,更先进的农业工具不仅被创造并被大量使用,堤坝、坑渠等水利设施逐渐被修建,农业生产开始逐步摆脱自然条件的限制,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此时农业发展的动能可归结为“自然资源+自然条件+高级技术+人力畜力”。

农业机械化阶段:工业革命尤其是内燃机小型化将农业带入机械化阶段,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大大解放了人力畜力,并大幅提高了人类利用改造自然资源自然条件的能力,同时使得农业经营管理成为必要,此时农业发展的动能可归结为“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复杂技术”。

现代农业阶段: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大规模使用、科学育种育苗、高度机械化,农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大大降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人力投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农作物产量出现瓶颈,农业经营管理的作用更加突出。此时农业发展的动能可归结为“自然资源+现代技术+管理知识”。

未来高效农业阶段:未来高效农业最明显的变化是从重“量”向“量+质”转变;从重“供给”向“需求+供给”转变;从重生产向“生产+经营管理”转变;生产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专业化职业农民转变;生产组织者由农户向农业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转变;信息科技深度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把大量的农业生产经营信息迅速地汇集加工并用于生产经营决策参考,农业生产经营向智慧化转变;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边界逐渐模糊,“观赏农业”、“体验农业”等新型农业大量涌现,农业发展模式向产业融合发展转变。此时农业发展的动能可归结为“农业高科技+信息技术+管理知识”。

如上,本文从技术层次梳理了农业发展的动能变化,但农业发展并不只是个技术过程,农业发展史只是人类发展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生产关系亦会对农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资源禀赋不变的情况下,仅由于生产关系变化也会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结论之一。土地产权关系是人类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更是农村生产关系的关键。土地产权关系的变化会成为农业发展的动能已为历史所证实,这一点通过我国人民公社体制下和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下农业生产效率的巨大差异比较可以很容易理解。因此,不能仅将農业发展的动能理解为生产力层次的东西,生产力以外的诸多因素均可能成为农业发展的动能。

三、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基本逻辑

实现农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必须厚植新动能发展壮大的土壤,因此,要从资源配置主体、微观生产经营主体、宏观治理主体诸方面的转变入手,为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提供重要支撑。其基本逻辑是:实现农业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必须实现农业发展由单一市场化配置资源向市场与组织共同配置资源转变,为新动能发展壮大提供制度支撑;微观生产经营主体由个体农户向多元生产经营主体转变,为新动能发展壮大提供主体支撑;宏观治理主体由“政府+村委会”向新型乡村治理模式转变,为新动能发展壮大提供组织支撑。

(一)资源配置主体转变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资源配置主体具有鲜明的“组织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变特征,即农业发展的主导力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农业发展的资源配置由主要依靠政府计划完成向市场化过渡。建国初期在经历了一个短暂时期的小农经济后,我国农业即开始了合作化运动,通过合作化模式把小农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而在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难以为继的背景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发展又逐步向市场化转变。时至今日,农业的市场化道路取得了重大成就,但过度市场化导致的农地细碎化经营降低农业现代化水平、农地所有权虚置致使集体经济空壳化、个体小农组织化程度低阻碍农业效率提升等问题逐渐显现且日趋严重[6]。农业发展的宏微观环境变化要求农业发展摒弃过度市场化的导向,转向“市场组织双重导向”,更好地发挥市场的灵活性优势与组织的规模化优势。

(二)微观生产经营主体转变

农业发展新动能低碳、高效、节能、生态等特点要求农业生产土地规模化,设备高科技化、大型化、智能化、专业化,人员高知识化,管理经营组织化,服务专业化。在小农户仍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的中国特殊国情农情下,一方面要提高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和知识化水平,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小农户向家庭农场转型,同时,鼓励土地规模流转,催生大型专业农业公司。发展新型生产型组织的同时,着力提升农业服务能力,基于大数据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体系、大型农机具租赁体系、专业化农业技术供应体系及农业金融体系。

(三)宏观治理主体转变

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必须理顺农村社会宏观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给每个主体以清晰定位。目前我国农村的治理基本是政府+村委的模式,基层政府不但直接指导村庄党支部书记的配备,对村庄党支部有着绝对影响,在村委会的选举中也发挥着指导人的作用,甚至一些农业开发项目的部署等村庄运行的具体问题基层也难以完全脱身。作为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承担村庄社会治理职能的村委会,一方面难以摆脱基层政府的影子,另一方面与集体经济组织合二为一、社会治理和发展经济的职能定位纠缠不清。集体经济组织因缺乏适当的载体,发展集体经济的组织作用发挥欠佳。因此,必须明确农村社会治理的党建主体、社会治理主体和经济发展主体,形成多主体联合共治的村庄治理格局。

四、农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

总体来说,实现农业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必须要树立农业发展新理念,培养职业化新农民,应用农业新技术,培育农业新业态,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形成新型乡村治理模式,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激活资源要素潜力,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业供给体系[7]。

(一)实现农业新旧动能转换需明确的三个问题

农民是实现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主体。农业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系统工程,直接涉及到农业、农村和农民,另外还关联到政府的政策调整及项目部署、企业的技术资金支持、中介组织的服务保障等,因此需要动员全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农民、企业、政府均要有所作为,但无疑,只有农民才是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力量。农民在农业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核心主体地位必须明确,不可动摇,不可替代。政府部分可以出台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规划并组织实施,各类企业可以积极出资金、提供技术参与规划中安排的各类项目,但如果农业新旧动能转换不能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有机融合,不能成为推动三农发展的内生力量,新旧动能转换的最终目的将无法实现。

农业的新旧动能转换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农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并不是在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之外另外“创造”一个概念,“再造”一个农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而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统领部署下,在实施经济发展的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语境下,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环境下,将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语言进行了整合,将落实乡村振兴的举措进行了进一步具体化的安排,其内核仍然是推动农业优化升级的一系列政策组合。

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直接目的是落实中央发展为了农民、发展依靠农民、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的改革要求;核心目的是改变农业发展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不可持续的发展现状,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根本目的是通过农业的新旧动能转换,更好地与工业、服务业在高水平融合发展,不断优化升级我国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将使全体农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作为最终落脚点,加快实现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

(二)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实现路径

1. 树立农业发展新理念。农业新旧动能转换要求政府管理者树立新的管理服务理念,农业从业者树立新的生产经营理念,跳出农业看农业,要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看农业,着眼高端看农业,从国家现代化的系统视角看农业。“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中”只是对农业的基本要求,农业的功能只是为二产三产发展提供基本物质积累、农业难以发家致富等等传统认识必须改变。由于农业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导致的人们对三农发展“农业很弱、农村很穷、农民很苦”的刻板印象不能代表农业发展的未来前景。所以,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旋律,发展壮大农业发展新动能,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增长,保证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2. 培养职业化新农民。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对农业生产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型、复杂的农业机械需要拥有专业技能的农民操作,优质种子苗木的培育需要更高技术能力的农民实施,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需要专业的农业职业经理人经营管理,更大的国内外市场需要拥有专业营销知识的人才去开拓等等,这些要求使得我们当前平均文化程度不高且日渐老龄化的农业生产者队伍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迫切需要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制定职能农民培育的制度规范,出台职业农民培育的支持政策,建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育体系,建立职业农民的标准体系,培养年轻化、知识化、技术型、专业型、复合型的新农民。

3. 应用农业新技术。大力开发应用农业新技术是实现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技术支撑。整合各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机械技术进行产品创新升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积极推广应用智能滴灌和微灌、温室贮热加温除湿技术、农业机器人、农业传感器等农业领域高科技技术和产品。将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进行高度整合,依托数据平台服务、无人机植保、农机自动驾驶以及精细化养殖等各种应用场景发展智慧农业,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精准管理和智能控制,实现农业的远程控制及灾害预警等功能。扩大农业技术交流,打造专业会展等平台展示农业领域、实践的新成果,进行国际先进涉农技术和产品的展示交流。

4. 培育农业新业态。当前我国共享农业、体验农业、个人定制等大量新业态持续快速发展,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新动能。要横向拓宽产业链,培育发展各种服务业新型农业,如:休闲农业、景观农业、创意农业等模式。在现代农业中加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高科技元素,创新发展生物农业、智慧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随着社会组织的变革,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许多农业众筹、农村养老服务业、农产品私人定制等农业新业态应运而生[8]。当前我国进入新常态,要想实现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要紧跟社会发展趋势,加快升级传统产业,将传统产业与新元素、新模式相结合,创新出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5. 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推动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我国有2.3亿承包农户,其中大部分为小农户,小农户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如新技术新机具信息不及时、对接市场不完全、抵御市场风险较弱,因而,必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传统经营主体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转变,使他们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和突击队。此外,还要积极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创新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如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模式,通过新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扶持一批代耕代种、代育代插、代收代储、病虫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等服务组织,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9]。

6.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要创新探索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与经营模式,首先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和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也是重要的环节。要在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的前提下,提高農户组织化程度,努力推进农业经营组织体系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积极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三权”分置制度,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鼓励土地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多方向自由流转,实现多形式的土地规模经营。

7. 形成新型乡村治理模式。站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搭建“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的村庄治理架构,实现党政、党企、政企分开,彻底解决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地位不明、村庄治理体系政经不分的弊端。坚持党管一切,明确党对集体的治理组织是党支部,承担党建职能。村庄的社会治理组织是村民委员会,承担社会管理职能。组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载体,承担村庄经济发展职能,目前已有集体经济组织载体的予以改造规范,没有或空壳的重新组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集体经济组织的唯一代表,对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负责,具有法人资格,独立开展业务,企业化运作。最终形成支部抓党建、村委抓治理、公司抓经济的新型乡村治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含琳.论新动能的四个层次及其实践对策[J].生产力研究.

[2] 肖耿.逆全球化冲击下如何培育中国增长新动能[J].中国经济报告,2016,(12):3.

[3] 辜胜阻.辜胜阻:经济明显分化 发展亟需培育新动能[J].南方企业家,2017,(1):28-29.

[4] 黄汉权.推进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效、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18,393(8):2,38-46.

[5] 刘世锦.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台、周期与新动能[J].新金融,2018,(4):4-9.

[6] 周应恒,刘余.中国农业发展大趋势与新三农发展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2017,(4):34-39.

[7] 焦富民.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J].重庆日报,2017.

[8] 陈慈,陈俊红,龚晶,et al.当前农业新业态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对策建议[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

[9] 农业农村部,《2018年种植业工作要点》[EB/OL].http://www.moa.gov.cn/govpublic/ZZYGLS/201801/t20180130_6135983.htm.

作者:杨宏力 李宏盼

推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建设论文 篇3:

新农科建设中的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路径

摘 要: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新农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成为了新农科建设中的农业知识产权人才的现实需求。当前,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各环节对人才的需求巨大,但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人才不仅数量缺乏,高层次人才更是稀缺。为此,依托新农科建设,该研究建构了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体系、新平台、新路径,形成了新农科建设中创造人才、运用人才、管理人才、保护人才、服务人才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搭建了农业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实践创新平台,通过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政策知识培训和相关教学科研项目实践共同培养农业知识产权人才。

关键词:新农科;农业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人才;路径

Cultivation Path of Agricultu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Talents Under the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Construction

GAO Liang1   LIU Li1,2   NI Yuan1

(1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earch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2Schoo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Urban Management, Hefei 230026, China)

Key words: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Agricultu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tellectual property talents; The path

習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11月30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我国特色农业道路实现的根本保障,是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创新与知识产权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知识产权,创新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知识产权也为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发展通道。中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大而不强的现状始终无法彻底改变,随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的不断增强,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进程中,速度将越来越快,特色越来越明显,这表明我国将更加坚定地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升级。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农业生产的技术逐渐向着高科技化、集中化的方向发展[1]。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加强基础学科培养能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动新农科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深刻把握新形势、新特点、新任务,以“新农科”建设推动“新农业”发展,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为抓手,培养一批既懂新兴技术,又热衷农业发展知识产权领军人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实现绿色农业发展,撬动农业农村新动能。其中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生物技术等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这些都将会进入“新农科”知识产权人才教学培养课程中,从而使得传统农业学科变的“新”起来,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学科人才培养中。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农业科技创新又离不开农业知识产权的保驾护航[2]。因此,探究新农科建设中的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实现意义和价值。

1 新农科建设中的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

2019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要求深化高校专业供给侧改革,以新农科建设引领带动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内涵建设,打造特色优势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专业。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农业科技创新方兴未艾,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先进制造与智能控制等领域产生的最新科技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对高等教育中与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密切关系的“新农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新农科教育也应当是以传统农业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农教研协同创新,从而形成交叉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体系,满足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对新型农业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知识产权作为横跨情报学、自然科技与法学的新兴学科,其信息分析理论方法、技术工具,基于大数据可实现“新农科”人才培养中相关理工学科技术信息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加快农业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推动绿色农业知识产权的研发、转化与推广,实现农业与资本融通;农业知识产权专业教育亦能在对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基础上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从而服务“新农科”教育改革实践进程。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具有以下方面的现实需求:

1.1 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复杂的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创新发展掌握农业生态环境领域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是促进绿色发展破解农业生态“卡脖子”技术难题的迫切需要。实现乡村绿色发展、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目标,必然需要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研究力量,尤其是需要深入开展农业知识产权的内在科学机理、科学发展路径构建、协同发展机制等的研究。我国农林高校在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生物农业和智慧农业等方面已有一定的学科积累,但与当前科技创新发展、信息技术进步融合深度不足。因此,今后要借助新农科建设平台,建立农业知识产权服务和信息平台,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促进乡村建设,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协同发展[3]。人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要素,需要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为美丽乡村提供强大的智力与技术支撑。

1.2 助力乡村新农业发展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快速推进,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已不能够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求,建設绿色、低碳的农业成为时代主题,中国新农业发展需要与总体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进度表保持一致。因此,农业将向着生产和经营适度规模化、集约化转型,推动集群集聚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生产手段机械化和经营方式智能化、信息化转型,促进涉农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4]。农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已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行之路,开展农业知识产权发展研究是应对农业发展的深刻变革,针对农业发展基础条件、运行机制、治理主体和工作要求的变化,探索通过知识创造促进农业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建设新农科,实现农业低碳发展,最终实现碳中和。我国新农科建设必须顺应新时代、新需求下的农业发展趋向,新农科建设要为国家未来农业发展储备人才,使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需求相吻合,以满足乡村新农业的发展。

1.3 助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整个民族的复兴。农业现代化的抓手就是农业科技创新,要紧紧抓住这个“牛鼻子”,将创新置于农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地位。原始创新是自主农业知识产权的重要来源,是推动农业知识产权各方良性互动的重要抓手。我国要围绕增强在农业生态、环境、能源等领域基础科学研究的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发展的引领者、攻关的牵头人和知识的储备库。新农科建设就是要解决我国现在及未来农业、农村发展的问题,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形成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库。

1.4 助力乡村振兴新发展 我国城乡“二元化”结构发展使得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路径、生活方式、社区治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尽管如此,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乡村地域系统拥有城市地域无法替代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功能[5]。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生态宜居、乡村治理规范、乡村产业对接、乡风文明治理等乡村建设,新农科有助于乡村振兴朝着城乡良性互动、融合发展,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可以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内涵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从而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这一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需要。

2 新农科建设中的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2018版《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将知识产权及相关专业纳入其中,随着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目前,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与国家要求、社会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

2.1 农业知识产权课程设置具有复杂性 农业知识产权客体多样性,除了农业专利、农业商标、农业著作权之外,还包括农业数据库权、农业技术秘密、地理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物遗产资源等[6]。由于农业知识产权客体多样性,相关课程设置复杂,在有限课程总量的前提下,既不能大而全,相关内容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不深入;又不能选择性的一些内容重点讲解,导致学生在农业知识产权方面存在一些知识盲点。除此之外,客体多样性也导致农业知识产权本身理论基础、方法论体系及研究范式变得复杂。

2.2 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较低 由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与整体科技创新水平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思维认为农业科技含量低,政府对于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少,农业大型科研仪器布局少,农业科研机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程度低,导致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对于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保障不足,社会力量参与热情不高,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农业科技投入较大,成果周期较长,转移转化效率较低,科技创新回报不高,导致农业科技创新领域人才的吸引力不足,高端、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随着国家整体对知识产权人才需求的增加,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对知识产权人才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而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较低,也将导致人才吸引力、竞争力不足。

2.3 绿色农业发展重要性日益凸显 农业生态系统面临失衡,农业的创新创造需要有一把“绿色”标尺加以审定和评判,突出农业知识产权的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支持农业知识产权为绿色经济服务。在“绿色”新发展理念背景下,農业领域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核心是推动发展方式向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绿色技术,推动农业绿色技术推广,而这就需要开展农业绿色专利研发,绿色专利转移转化,落脚点就是农业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这些问题都是近年来我国遇到的新问题,但又是不得不解决的重要问题,相应解决路径还在探索中,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已经确定,时间上的紧迫性,给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挑战。

3 新农科建设中的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路径

在“新农科”背景下,打通人才成长的知识通道,农业知识产权教育教学,应逐步“从单学科割裂独立发展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转变”[7]。构建具有新农科特色的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体系、新平台、新路径。

3.1 新理念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和“新农科”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将农业知识产权人才作为“新农科”建设核心与关键要素,持续优化农业知识产权人才供给,创新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发展政策,优化农业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结构,为农业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和坚实的人才支撑。

3.2 新体系 传统农业人才培养主要依托农业工程、林业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林学等专业和学科;而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主要依托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环境学等专业和学科。因此,亟须建立一套适应农业知识产权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农业知识产权“人才链”,全面促进农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人才发展,以满足农业知识产权各领域、各环节、各层次的各类需求。新时期,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围绕“人才链”,打造人才培养新体系,具体包括:农业知识产权创造人才、农业知识产权运用人才、农业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农业知识产权服务人才。不同方面的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3.2.1 创造人才 农业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基础。农业知识产权创造人才所要掌握的知识主要涉及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基本原理、农业知识产权创造的方向确定、农业知识产权创造的组织模式、农业知识产权创造的激励约束、农业“卡脖子”技术分析与攻关、农业关键领域和科技前沿的知识产权布局、农业高价值专利培育、农业前沿产业技术预测、农业知识产权合作创造网络构建等方面。

3.2.2 运用人才 农业知识产权运用是实现创新价值,激发农业创新活力的关键。农业知识产权运用人才所要掌握的知识主要涉及农业知识产权运用的路径创新、农业知识产权点线面运营布局、农业知识产权运营的成本控制、农业知识产权运营的风险防范、农业产业专利导航、农业技术标准形成、农业技术转移转化流程优化等方面。

3.2.3 管理人才 农业知识产权管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一流的现代化农业企业一定是在农业商业模式创新,农业平台创新等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发挥先锋和主力军的作用。农业知识产权运用人才所要掌握的知识主要涉及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及演进、农业知识产权政策实施与评估、农业知识产权申请与审查制度、农业知识产权中介机构评价体系、农业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涉及国家安全的农业知识产权对外转让管理等方面。

3.2.4 保护人才 依托法学、法律硕士等学科和专业,培养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在完善我国农业相关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应当要对国外先进的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模式进行了解与借鉴。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是建设更高水平农业经济的保障,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关系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所要掌握的知识主要涉及农业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农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农业知识产权仲裁调解、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改革、农业知识产权纠纷诉讼外解决机制、农业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农业知识产权侵权主体“黑名单”制度等方面。

3.2.5 服务人才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知识产权服务将成为一个独立产业,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知识产权服务涉及农业知识产权相关客体的代理、转让、登记、鉴定、评估等工作,农业知识产权服务人才所要掌握的知识主要涉及农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农业知识产权情报信息、农业知识产权服务支撑体系、农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和平台建设、农业知识产权数据库建设和大数据分析、农业知识产权代理服务等方面。

3.3 新平台 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应当加强高校与农业协会、农业企业合作,需要发挥好平台在农业知识产权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搭建农业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实践创新平台,确保理论与实践同步开展。高校是教学、科研的主战场,企业作为实践的主阵地。在“新农科”建设过程中,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需进一步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依托实践创新平台,学生了解现代农业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让学生到农业龙头企业学习先进的农业生产工艺、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梳理总结农业企业知识产权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鼓励学生参与研发过程和企业实际问题解决,鼓励学生将社会实践、获得专利授权等折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农业导师”“知识产权导师”,打通学生“企业实践+理论学习+学术研究”通道,企业导师指导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农业导师教授学生农业的基础知识,知识产权导师帮助学生了解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形成解决知识产权问题的新思路,真正实现农业知识产权教学“产学研一体化”,从而有利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育人质量的提升。

3.4 新路径 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路径可以通过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政策知识培训和相关教学科研项目实践共同培养实现。支持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建立人才培养专项资金,鼓励有农业创新和知识产权基础的学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或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农业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管理服务人才、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实践人才。鼓励农业部门、教育部门、人社部门的相关研讨和社会培训向农业知识产权模块倾斜,让农业知识产权在农业科技、智慧农业、农民创业、乡村振兴、市场准入、行业规范等领域深度融合。鼓励农业研究部门、社科研究部门、创新实践主体设立农业知识产权专项研究项目或研究课题,促进农业知识产权教科研项目尽快展开,为农业发展缓解瓶颈困境和储备人才。通过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重用形成闭环,建立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库,引导农业知识产权健康发展。

4 结语

在乡村振兴与农业教育转型的机遇期,以科技创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建设“新农科”,培育“新农人”,服务“新农村”,既是高等农业教育的新使命,也是乡村人才振兴的新需求[8]。目前,知识产权尚未进入一级学科目录,严重制约了我国知识产权相关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内容涉及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技术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在交叉学科门类下增设知识产权一级学科,依托新农科建设,积极开展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不仅有助于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也有助于我国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探索。

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连续性过程,需要久久为功,既要顶层设计好,又要构建清晰、可实施的路径。多学科、多领域交叉与融合将成为未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之一,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作为农业+知识产权的交叉,同时知识产权也属于一门交叉学科。因此,今后一方面要深入探究学科交叉的深刻内涵,发展范式,交叉机理等;另一反面需要储备懂得多学科知识的教师队伍,科学设置培养方案,根据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因材施教,培养兼具农业知识与知识产权知识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雅洁.我国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问题的现状及完善建议[J].法制博览,2021(14):145-146.

[2]李玲玲,赵光辉.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環境效应:最优保护、环境技术溢出与绿色化制度设计[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1(03):94-102.

[3]张澜.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科的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化农业,2020(04):45-46.

[4]刘竹青.“新农科”:历史演进、内涵与建设路径[J].中国农业教育,2018(1):15-21,92.

[5]陆林.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研究框架与展望[J].地理研究,2019(1):102-118.

[6]陶中怡.知识产权类型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法学学科背景下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21(04):79-82.

[7]应义斌,梅亚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新农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9(1):1-6.

[8]金绍荣,张应良.农科教育变革与乡村人才振兴协同推进的逻辑与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09):77-82.

(责编:张宏民)

作者:高亮 刘丽 倪源

上一篇:中职美术教学中的素描教学论文下一篇:剖析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