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产性费用管理制度

2024-04-09

非生产性费用管理制度(精选8篇)

篇1:非生产性费用管理制度

划分生产性费用和非生产性费用是否会影响本期利润?为什么?划分生产性费用和非生产性费用的意义是什么?

要求:完成PPT一份(上传并在课堂讨论使用);完成不少于1000字的报告(在报告中说明小组成员的分工和贡献)

关于划分生产性费用与非生产性费用意义的相关报告

在会计学中,生产性费用主要指企业日常经营中产生的与从事生产活动直接相关的费用,例如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非生产性费用主要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但与产品生产过程无直接关系的各种费用,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无论是生产性费用还是非生产性费用在期末进行当期利润结算时,都需要被当期收入减去,所以是否划分生产性费用和非生产性费用对本期利润的结果并不会产生影响,但划分生产性费用与非生产性费用在现如今的会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生产性费用与非生产性费用具有不同的特点。生产性费用与生产活动息息相关,它反映了当前的市场状况下,企业生产该种产品所需的相对固定生产成本,它与市场中原材料的价格、运输的价格以及劳动力的价格等有关,一般不具可控性。而非生产性费用主要体现了为保证生产过程的有序、顺利进行而需投入的额外费用,它与企业的管理模式、销售模式等有关,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因此,划分二者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具有重要意义。

划分生产性费用和非生产性费用,使企业管理者可以更好的了解到当前的管理状况。例如,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管理费用的所占的比例来评估当前的管理模式,确定费用的预算;通过销售费用与销售情况对比,评估当前的销售模式;通过生产成本来评估当前的市场状况,为接下来的决策提供依据。企业投资者可以更好的获得管理者的履职情况,评估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例如,投资者通过审查管理费用的流向来监督管理人员是否有滥用公款行为。税务部门可以更加详细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的资金流向,避免偷税漏税。例如对企业管理费用的审查,防止企业通过夸大管理费用,增大税前扣除的偷税漏税行为。

其次,划分生产性费用与非生产性费用有利于会计监督职能的履行。通过细分发生的费用,使会计的事后监督得以更加顺利的进行。

最后,划分生产性费用与非生产性费用使会计核算更具合理性。生产性费用属于成本类费用,基本可以明确是为生产什么而花费,应该通过配比原则在相应收入取得的情况下确认(即谁受益谁承担)。而非生产性费用属于期间费用,无法明确与之对应的收益,所以为了会计处理的方便,确认为当期的费用。

篇2:非生产性费用管理制度

包括职工宿舍用电支出在内的非生产性费用,发生零散,容易被忽视,不可预见性大。因此,堵住管控的漏洞,就显得格外必要。这种通过科学管理为非生产性费用“堵漏子”,进而“倒逼”职工提高节约意识的做法,能使非生产性费用得到高效利用。各单位在忙于生产经营之外,不妨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为非生产性费用“堵漏子”。

要全面查找非生产性费用管理漏洞,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严格的管控措施,为非生产性费用“堵漏”。俗话说,百密一疏。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任何管理办法都有值得完善的地方。要结合油田“一压两提升”经营政策,对单位非生产性费用管控方式“挑刺儿”,发现不足之处,制定周密的管理办法,确保非生产性费用支出科学合理,每笔钱都用在“刀刃”上。

篇3:非生产性费用管理制度

关键词:产权制度改革,农民财产,收入增长

现阶段, 农民财产性收入主要来自农民耕地占有权、房产权和宅基地用益物权, 以及农民对集体资产权力三个方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意在保障农民财产权利的基础上, 增加和保障农民合理合法的财产性收入。

一、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出来的生产力, 在推动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了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以及收入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是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在农业农村发展上的反映, 也是与财产收益息息相关的法律规制进步的表现。

1. 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分析

2012年, 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16.6元, 比1978年增加了7783元, 增长58.26倍 (见图1) 。不仅如此, 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1978年, 按收入性质划分, 在当年133.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 生产性收入124.05元, 占93.2%。在生产性收入中, 第一产业收入113.47元, 占91.5%;第二产业收入10.58元, 占8.5%;没有第三产业收入。同时, 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9.52元来自非生产性收入, 占7.11%, 占生产性人均纯收入的7.66%。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解释, 非生产性收入主要是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由于国家统计局是将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合二为一公布, 因此我们无法准确判断这两项的具体数字分别是多少, 但从当时发展情况看, 农民几乎没有什么可供获取收入的财产, 因而这部分收入差不多可视为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实行的各种补贴。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3) 绘制。

与1978年相比,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和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见图1和图2)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已经超过40%, 而且还多了交通运输邮电、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社会服务业、文教卫生业等收入。同时, 在统计上也将非生产性收入中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开单独统计。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916.58元中, 工资性收入3447.46元, 占43.55%;家庭经营性收入3533.37元, 占44.63%, 高于工资性收入1.08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比重不断上升, 说明其在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两者合计935.75元, 占11.82%, 比1978年的7.11%提高了4.71个百分点。其中, 转移性收入686.70元, 占8.67%;财产性收入249.05元, 占3.15%。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3) 绘制。

2. 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已呈常态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3) 绘制。

通常对财产性收入的理解是: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 即家庭拥有的动产 (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 和不动产 (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 所获得的收入, 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及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它包括几个含义:一是财产性收入的基础来自财产, 而不是其它方面;二是财产性收入的产生来自财产的交易或出售;三是财产性收入可以创造财产。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中国农民获得收入的渠道和途径更为多样化, 在经济发展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动产和不动产不断增多, 促使财产性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见图3) , 特别是在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比重不断下降的背景下, 财产性收入已成为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个新增长点。随着农村土地价值和房产价值的不断上升, 农民财产性收入不仅增长势头强劲, 而且财产性收入增长也将成为一种常态。

二、与产权改革相关的三种农民财产性收入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1]现阶段与农村产权相关的农民财产性收入, 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收入、集体资产股份制分红收入, 以及农户住宅和宅基地增值收入三种。

1.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收入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 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 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也属于集体所有”。[2]这就从宪法层面确定了中国的土地只有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同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又规定:“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3]言下之意, 凡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农户家庭, 在承包集体土地时均可得到法律保障, 而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农户家庭, 对其它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不具有法律保护上的承包权, 这就从法律上实现了所有权与承包权的合二为一。

但是, 经营权既不像所有权有特定的身份, 也不像承包权有特定的对象, 经营权可以与所有权、承包权合一, 也可与所有权和承包权分离, 所有者可以是土地的占有者, 但不一定是直接经营者, 承包者的道理亦同。所有者和承包者可以将经营权交给第三方来执行, 因此, 为实现不改变所有制形式基础上的土地流转创造了条件。所有者和承包者通过经营权流转获取的收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 从用益物权的角度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角度, 给予了司法解释和保障。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2013) 提供的数据, 2012年中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为249.05元, 比2011年增加21元, 增长9.0%, 财产性收入对全年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2.2%。值得注意的是, 在财产性收入中, 来自耕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收入虽然只有47元, 占当年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总额的18.88%, 但比2011年增长了25.5%, [4]超过同期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幅16.5个百分点。

土地承包者从集体经济组织获得承包土地, 实际上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对集体资产占有的体现, 承包者一旦放弃土地承包权力, 就意味着失去对集体资产的占有, 从法律的角度看也就失去了本应属于自己的财产及收益。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 让每一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即使不承包土地, 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集体土地资产, 很多地方开启了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改革。农户通过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改革, 获得的将不再是实物化的土地, 而是财产化的土地资产。承包经营权股权化改革, 既维护了集体和农户的利益, 也有利于促进农户财产性收入增长。

2. 集体股份制资产收入

农村集体资产主要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的农业、工业和商业企业及其物化的固定资产和货币资产, 以及属于集体所有且未发包的土地, 主要是建设用地和地上房产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 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5]按照现行法律, 每一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都是集体资产的所有者, 但是由于资产的不可分割性, 以及每一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可能直接经营和管理属于自己的资产, 因此只能由代表全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意志的少数人来对集体资产进行经营和管理, 经营收入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对村集体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户来说, 集体资产股份分红已构成农户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

在产权虚置的背景下, 由于存在监督缺失和经营者道德风险等问题, 集体资产很容易被少数人用来谋取私利, 损害集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 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也就无法落到实处。贯彻宪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等法规对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享有对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权利的最有效办法是, 加快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的股份化改革进程。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 一方面有利于资产所有者对资产使用进行监督, 有利于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有利于维护集体资产所有者利益, 并防止少数人侵犯多数人利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全面落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享有的财产权利, 使资产所有者真正享有属于自己资产的收入。

3. 农户住宅和宅基地增值收入

在中国农村居民的资产中, 有一种资产因为与其连带、且不易分割的资产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所有者, 而很难将其统一视为农户资产, 这就是农户的房产以及在房产下面的宅基地。在现行法律制度下, 农户房产归农户所有, 农户房产增值、出租和出售获取的收益理所当然也归农户所有, 现实中的情况亦如此。因此, 房产涨价增值、出租或者出售, 便成为农户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 这在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工业开发区及经济快速发展的沿海地区农村比较明显。

但是, 农户宅基地所有权远比房产所有权复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农户房产下面的宅基地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所有, 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六十条规定, 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因此, 房产虽然属于农户, 但房产下面的宅基地则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所有, 房产主人因为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所以和其他成员共同拥有宅基地的所有权。这样一来, 农户既是宅基地的使用者, 也是宅基地的所有者, 更是宅基地用益物权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 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尽管农户没有宅基地的独占权, 但作为用益物权人, 他有权享有宅基地涨价、出租或出售获得的部分收益。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范畴, 随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格的不断上升, 农户这部分财产性收入也会相应增加。如果能够通过深化农村产权改革, 使房产所有权和宅基地所有权并轨, 让农户既成为房产的所有者, 也成为宅基地的完全所有者, 将极大提升农户财产性收入水平。

三、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

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有的土地和集体经营性资产, 物化并落实到每一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上, 变成农民能够自主支配的财产;将农户住宅 (包括宅基地) 变成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房产, 能够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处置, 不仅需要深化农村产权改革, 而且还要对某些法律条文进行必要的修改、充实与完善。

1. 大力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

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 是集体资产价值量化到户的体现, 也是股权化和股份化后财产增值收益归农户的要求。一要明确参与股权化和股份化改革的对象, 即参与“二股”改革的对象必须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二要在“二股”改革中依据公平性、贡献性、公益性和长远性发展原则, 科学制定股权结构和股份结构, 既要照顾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拥有集体资产的基本权利, 也要体现不同成员对集体资产贡献的差异性, 同时还要考虑带有公共服务和长远发展利益的公益性与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三要在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和表决通过的基础上进行“二股”改革, 使改革有一个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2. 探索农户房产和宅基地“产权合一”的并轨方式

赋予农户对现有房产完全行为权利的关键在于实现房产与宅基地所有制形式上的“产权合一”。当前应利用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利时机, 积极推动房产和宅基地产权并轨, 即在严格划分农户住宅面积的基础上, 给予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居民集中居住用集体建设用地以国有土地的性质, 使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居民具有同城镇居民一样的完全房产权利, 确保房产增值收益归农户所有。需要指出的是, 这里所说的农户房产和宅基地所有权并轨改革, 暂不包括目前已经形成并在商品房市场上公开出售的所谓小产权房。

3. 建立并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集体资产股份化和以房屋为核心产生的农户财产性收入, 要通过财产的出租和交易来实现, 因此建立以市场化为基础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对保障农户获得合法财产性收入至关重要。建立并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 一要建立科学的产权交易组织结构, 形成以大城市为龙头、区县为龙身, 辐射一定区域的网络化农村产权交易体系, 为农村产权交易提供高效、便捷和安全的服务;二要以市场化和法制化为核心制定产权交易制度, 让所有的产权交易在阳光下、法制下进行, 保障产权交易的公开、公正和公平, 维护交易双方的基本权益。

4. 修改、充实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改革, 让每一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实际上获得了集体土地的财产权, 因此也具有了将承包耕地出让给任何自然人和法人来经营的权力, 这样一来就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承包主体]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发生冲突;也与第四十一条[承包经营权转让]承包方有稳定的非农职业或者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的, 经发包方同意, 可以将全部或者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条款发生冲突。此外, 第二十六条有关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 转为非农业户口的, 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场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 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耕地和草场的规定, 在物化的承包经营权已经成为承包方事实上的财产背景下, 有剥夺农户财产之嫌。因此, 为了保障农户承包经营权股权化改革后获得的事实上的财产及收益,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进行补充性修改、充实和完善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9.

[4]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2~2013)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篇4:生产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探析

[关键词] 生产性企业 物流成本 物流质量 物流速度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地认为是企业在除了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又一个可以增加利润的方式。

一、物流成本管理的内涵

物流、物流成本及其主要学说物流就是物的流动。在物流过程中,为了提供有关的物流服务,要占用和耗费一定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这些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为物流成本,也称物流费用。物流成本管理就是通过成本去管理物流,管理的对象是物流而不是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可以说是以成本为手段的物流管理方法。企业物流成本的全貌应该是三维的,这就是支付形态、运作范围和功能形式。就支付形态而言,包括:人工、材料消耗、运输设施和仓库折旧、合理损耗、资金占用利息、委托外包等;就功能形式而言,包括:包装、搬运、保管、装卸、流通加工、信息交换等

正确理解物流成本管理的含义,还需要了解物流系统效益的背反性,是指随着企业通过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来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不断追求,必然会对物流系统注入更大的投资,从而提高了物流成本。一般说来,,除非有根本性的技术进步,企业很难既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同时又降低了物流成本。但是,物流成本上升的幅度低于经济效益的增长幅度,所以物流成本占的比例是在缩小,从而成为经济效益提高的源泉,这正是研究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所在。

二、提高物流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

加强和完善物流成本管理不仅只是财务管理范畴内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财务、管理、体制、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完善物流成本管理必须从财务制度、组织结构、技术管理、素质教育等多方面同时着手,综合治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提高企业的物流竞争能力

企业的竞争能力最终反映在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和获得客户持续满意的能力。这个能力体现在对市场信息的把握程度和反应速度上,通过对市场先机的把握去创造更大的需求市场.这就是积极的参与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最终表现是价格,价格竞争的关键是成本,成本下降的空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流成本。要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必须了解物流的实际情况,建立物流成本数据库,对物流系统进行分析,有了基础数据,就有了比较基础,就可以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有了比较基础,才可能制定目标,建立新的物流系统。

2.利用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來改善物流管理。

物流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不同,解决的具体方式方法也就不同,但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却是大致相同的。根据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理论,物流的各个活动的成本往往此消彼长,若不综合考虑,必然会造成物流成本的增大,造成物流费用的极大浪费。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物流合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效益,也是物流管理追求的总目标。物流的合理化要根据企业物流流程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规划,不能单纯地、片面地强调某个环节的合理、有效、节省成本,而是必须系统考虑。

3.加强物流质量管理,降低物流成本

因为只有不断提高物流质量,才能减少并最终消除各种差错事故,降低各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降低物流过程的消耗,从而保持良好信誉,吸引更多客户,形成规模化的集约经营,提高物流效率,从根本上降低物流成本。物流质量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物流服务质量。物流服务质量指企业物流为满足生产或流通要求的服务效率。尽量争取在物流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服务水平,或保持物流服务水平不变,尽量降低物流成本,或用较低的物流成本,实现较高的物流服务。另外,还有一种是增加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归根结底在于企业的竞争力。从物流成本系统论的观点来说,虽然增加了物流成本,但是企业的整体效益得到了提高。(2)物流工作质量。物流工作质量是指物流服务各环节、各岗位具体的工作质量。这是企业在一定标准下的物流质量的内部控制。具体的控制是物流工作质量指标,包括运输工作质量指标、仓库工作质量指标、包装工作质量指标、配送工作质量指标、流通加工工作质量指标、信息工作质量指标等。(3)物流工程质量。物流工程质量是指把物流质量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对影响物流质量的诸要素进行分析、计划,并进行有效控制。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人的因素、体制因素、设备因素、工艺方法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具体的物流工程质量指标有:运输工程质量指标、仓库工程质量指标、包装工程质量指标、配送工程质量指标、流通加工工程质量指标、信息工程质量指标等。(4)商品质量。指商品运送过程中对原有质量(数量、形状、性能)的保证,尽量避免商品的破损。

4.提高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速度,节省时间资源,可以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物流周期,降低库存费用,从而节省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速度可以从提高各个物流子系统的速度入手。比如,提高采购物流的速度,提高生产物流的速度、提高销售物流的速度,来缩短整个物流周期,提高资金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杨海荣:《现代物流系统与管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2]傅桂林:《物流成本管理》,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年1月

篇5:非生产性费用管理制度

现在生产性实训被视为一种有效并重要的高职人才培养方式,以提高高职人才的素质,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真正满足需求。生产实训只是一种短期的培养方式,高职人才并不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这本书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教学以及运营管理之间发现问题,并且从中分析设计实训基地的运营管理。

一、旅游管理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含义及意义

这里所说的旅游管理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培养旅游专业高职人才的学校与社会中旅游企业相互合作,让旅游专业的学生既能通过在实训基地对旅游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又能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地方[1]。而旅游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营管理机制的设计,主要包括了生产实训的人、物、资金等因素,还有影响这些因素在旅游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营中发挥作用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的旅游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已经变成了各所培养高职人才的院校内部的简单实训,没有了本身的意义。学生需要一个平台进行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重点为进入社会,为社会创造利益做准备。而建设一个有效的运营机制是保障实训基地教学与生产同时发挥效用的必要条件。

二、旅游管理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营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管理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存在很多的问题,包括:学校老师实践指导能力不够;旅游企业与学校合作无动力;实训基地设施不够完善;实训基地的生产与教学之间存在矛盾等。本文将就其中两点进行一下重点分析。

(一)实训基地设施的管理与维护

实训基地的设施是重点,因为这些设施既要为学生的实习服务,又要为生产服务,因此对于设施的维护与管理不能与单纯的生产设施相一致。现在很明显的问题就是实训设施的责任权问题。很多实训基地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设施管理组织和机制。因此基地设施损耗率大,从而造成了运营资金的加大。

(二)实训基地的生产与教学存在矛盾

旅游专业生产实训基地既要为社会提供优良的服务又要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既要为市场创造经济价值,又要遵守学校的教育教学。现在,与培养旅游专业高职人才院校合作的企业并不多,如各大院校自行组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就会导致校内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缺乏专业的生产性,因为教师缺乏对旅游企业的专业管理能力,生产实训基地也就缺乏了生产性,只注重了教育性[2]。那么,怎样协调实训基地的生产性与教育性就成了旅游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能否继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旅游管理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营管理机制的设计

(一)合理安排生产和教学

实训基地的运营目的并不应该在于生产和创造经济效益而盈利,而应该在于用实训来服务教学,对人才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实训基地应该以教学为主,生产为辅。在以此为前提的情况下,实训基地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自身的优势熟悉生产,也可以适应实训基地的运营模式,让学生在生产中得到锻炼。

(二)学校与企业相结合培养人才

学校应该与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计划。如果单方面的建设实训基地,必定不能够保证实训基地的需求。学校建设实践基地,则缺乏真实的实践模式,企业建设实训基地,则没有相对的生源以及有利的教导资源。因此,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人才的培养是最合理的选择。学校和企业可以就学生的课程安排,内容设置,实训指导和质量检测等进行合理协商安排。这样,既有学校提供专业的教师指导,对旅游业和旅游产品的研发等进行了系统的教学,又有旅游企业提供项目的实践,市场的开拓。

(三)落实实训基地运营管理制度

因为旅游行业是一种服务行业,因此旅游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专业的服务技能与意识,还应该具备专业的道德素养和合作精神。因此,在学校与企合作的同时,可以选出几名能够掌控大局的专业人员,其余工作人员均由学生来担任。实训基地可以成为一个虚拟的小型的工作职场,从干部的担任到基层人员的工作都实行轮岗,让学生能够全方面的去体验去实践,达到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目的[3]。

(四)加强实训基地设施的维修与管理制度

服务行业是接触客人最多的行业,因此客人的满意度就是工作质量好坏的评定。没有好的设施自然得不到好的评价。而实训基地的设施损耗较大,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基地应该完善设施的维修或者加强维修的力度,聘用更加专业的维修人员。同时要完善制度,以制度进行约束。

篇6:非生产性费用管理制度

近年来,虽然农民收入不断增加,从2009年起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比也从2009年的3.33:1缩小到2013年的3.03:1。但就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其中最具潜力的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仍然缺乏实质性突破。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已经成为关系农民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当前,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仍面临着许多严峻的制度性约束,因此,分析农民财产权利实现的制度性障碍,对于重新审视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状态,推动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尽管农民财产性收入是农民收入的组成部分,然而在农民收入绝对值持续增长的近一段时期,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幅度甚微,其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近十年仅维持在3%左右。就我国现实看,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主要基于下述三个方面的基本需求。

——深化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截至2013 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 53.7%,但按户籍人口计算仅为36%,大大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表现出显著的半城镇化特征。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农民市民化成本过高,据相关部门测算,一名农民转化为市民的成本在10万元左右,这一数量庞大的农民市民化成本如果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承担几乎是不可能的。正因如此,在以政府补贴为主的基础上,探索如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有效提高其进入城市的生存和发展能力,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及城镇化质量的提高。还需指出,在当前条件下我国城镇化需要首先解决已在城市长期居住就业的农民,在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问题上给予进城农民平等的市民权利,消除“候鸟式农民工”的畸形现象。这就内在地要求优先赋予进城农民的财产权利处置权,使其最大化地利用自己的财产增加收益,保证进城农民的市民化与国家的城镇化同步推进。

其次,城镇化是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把推进城镇化作为重点。随着农民工在城镇安家落户,其消费环境的改善、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消费意愿的改变,必然会促进其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升级,带动消费需求的整体增长。因此,增加进城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显著提高其消费能力,对推进城镇化发展和扩大消费需求增长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要求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从1990 年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对差距由2.51:1扩大到3.03:1,绝对差额由286.3元扩大到18059.2元,扩大近63倍。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慢、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大,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尖锐的矛盾之一。从城乡发展的趋势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势头在我国方兴未艾,但增加农民务农收入的难度还很大,即使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扶农措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仍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此背景下,探索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破解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矛盾的有效路径。同时也成为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有力支撑。

——缓解农民收入结构性矛盾应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农民的收入主要包括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从当前现实看,农民收入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增长农民财产性收入是优化农民收入结构的重要现实选择。一方面,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不确定性较大。近年来农产品“量增价涨”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目前仍然是农民收入最主要的收入构成,但是灾害性气候多发频发和农产品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始终是农业经营要面对的两大考验。在农业经营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保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工资性收入增长难度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和务工工资水平双增长是推动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但是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拐点”,多数农村劳动力已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留在村里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今后继续通过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空间不大。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到当前较为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经营比较困难,继续通过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工资标准的办法来大幅度增加农民务工收入的同样难度越来越大。此外,转移性收入不足以支撑农民持续增收。近年来国家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农民转移性收入逐年增加。但是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主要是体现政策引导,还难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因此,必须调整政策,强化创新,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作为建立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的重点加以突破。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的可能性调查

近年来,农民财产性收入虽然总体上仍然增长缓慢,但并非意味着其缺乏现实基础和增长空间,相反,从财产数量、流转意愿、部分地区成功的实践经验来看,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是切实可行的,具有可靠的现实基础。

——农民财产数量可观。四川社会科学院调研组近期对内江市中区、安岳县、井研县281户农户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农民户均占有宅基地150.8平方米,含院坝面积达220.2平方米,房屋平均建筑面积172.8平方米。相比较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占地面积仅34.7平方米,农民宅基地和住房的拥有面积相对更大,从总体上评价,农民的财产总量较大但基本处于缺乏交易价值实现方式的“沉睡”状况。

——农民财产流动性差。农民外出务工后,许多承包地成为荒地、宅基地空置。已有调查数据显示,全国2亿亩农村宅基地有约9%处于闲置状态。而四川是人口大省,劳动力数量占全国的6.4%,农村劳动力流出规模更大,农村“空心化”矛盾更为突出,据调查,部分地区农民宅基地空置率已达到30%—40%,若这些“空心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的耕地将多达 1.14亿亩。农民有财产无收入,无疑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面临的突出矛盾,农民财产无法通过流动实现增值。

nlc202309042313

——农民流转愿望强烈。四川社会科学院281户农户问卷调查的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农民认为无人流转土地,是其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要求流转土地的愿望较为强烈。另外,有58%的村民表示只要补偿合理,他们愿意退出宅基地。并且在这些人群中有明显的年龄阶层差异,越年轻的退出意愿越强。因为对这些 年轻“农民”而言,土地、住房的保障性功能在逐渐降低,他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财产转让增加其整体收入。

——部分地区已有成功经验。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率先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探索创新,把更多的土地增值收益留给农民,使农民财产性收入得到大幅度增加,占农民收入的比例甚至已经达到20%—30%。如成都市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民财产性收入所占比例达到8%。;广东东莞市通过让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用地开发经营,使农民财产性收入达到农民收入的21.1%;苏州市以土地入股开展股份合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财产性收入已经占到农民收入的35%,这一系列的探索实践,已经为今后深化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展现了良好前景。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面临严峻的制度性约束

综合上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既有其自身发展的实际要求,更有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客观价值。调研数据同样显示了农民实际拥有大量未发挥资产性收益作用的财产,增长财产性收入的潜力不可低估。然而,当前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进展并不乐观,仍然面临着大量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约束,一些制度安排或是阻碍了市场作用的发挥,或是由于界定不清农民的财产关系,从而对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形成制约。因此,只有从根本上理清制度性方面的困扰,才能在宏观政策设计上消除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现实矛盾。

从总体上分析,土地承包地、农民宅基地和农村集体资产是阻碍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三个主要方面,其面临不同的制度性约束。

土地承包地经营流转面临的制度性约束

—— 流转期限过短。由于《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转让土地的时间不得超过二次承包期限,因而在流转土地过程中,租赁土地者的短期化行为难以避免,农民的土地流转收入普遍低位固化,无法分享到土地增值带来的收益,合作的长期性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缺失。

——产权不完整。由于产权主体不清晰,导致土地流转中广泛存在政府干预和代民做主现象。并且在财产权的使用上也没有独立的个体法人使用权利。“农民集体”的主体虚位造成所有权代理人村委会在集体决策中表现出明显的风险偏好倾向以及机会主义行为,不仅可以不承担决策失败的经济责任,相反还可以从失败中获利。

——政府对土地经营者的扶持政策力度不够。由于流转来的土地只能从事比较收益较低的农产品生产,且政府扶植、补贴力度不强,因而土地经营者的收益总体不足,导致其无法将增值收益分享给农民。

农民宅基地入市交易

面临的制度性约束

——宅基地的用益物权先天不足,《物权法》明确界定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为用益物权。该法也明确规定,“用益物权人对他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但具体到宅基地使用权时,却规定“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权利”,未提及收益权。可见,宅基地用益物权在法律上表达模糊、自相矛盾、存在先天不足,以致农民的宅基地用益物权往往容易受到忽视和侵害。

——农村宅基地和农房产权不完整。首先,《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村宅基地一户一宅,严禁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农村宅基地的现行制度安排,不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平等流通,农村居民宅基地上的房屋只能在本集体内流转,资产价值难以得到充分显现,其抵押、担保等经济功能缺失。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宅基地的商品化属性越来越明显,但由于农民的宅基地实行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制度,使得宅基地的资产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宅基地被固化在农民手中难以实现资产变现。

农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

面临的制度性约束

——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入市。现有国家法律明确规定,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入市。农地转为非农业建设用地,包括转为城市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分别采取国家征用和集体转用两种方式。《土地管理法》规定,只要土地转为非农使用就要实行征用,只要土地进入城市范围,就要实行土地国有,因此农村集体不能直接向市场供应土地,集体建设用地必须先转为国有土地才能入市交易。政府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垄断权力,削弱了集体以及农民的谈判能力,使得政府能够以较低的价格从农民或村集体手里拿到土地。除此之外,国家确定的征地补偿标准相对较低以及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不清,也必然大量诱发借公共利益名义进行商业开发的现象。地方政府与开发商结盟大规模侵害农民土地权益,造成农民难以得到合理的土地利益补偿。

——集体资产难以有效流动。农村集体资产一方面主体缺位,另一方面数量不清,导致普遍存在管理混乱,流失严重的现象。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流动渠道,绝大多数地区农村集体资产基本处于闲置状态,难以通过有效流动实现保值增值,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影响极其有限。

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是农民收入中最具有增长潜力的部分,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探索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对我国农村发展将产生长期和深远的影响。阻碍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因素不仅是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农业支持政策不匹配、农村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农民知识文化素质不足等,更关键也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制度层面的一系列约束。当前,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着力点应该是进一步深化以土地为主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及时调整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和完善农民财产性权利的相关制度体系,通过制度创新加大对农民财产权利保护力度。

篇7:非生产性费用管理制度

一、中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容

中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职类院校通过充分发掘并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 与政府、行业及企业等进行联合, 通过建设实训基地的形式, 主要从事产品生产、技术研发、社会服务等内容, 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方式, 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经济效益的协同提高, 因此这种模式受到国内各类院校的欢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立不仅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培养实践能力的环境与条件, 同时还也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属于一种互利双赢的模式。

二、中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构建

对于中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 通常有三种。一种是以学校为主导的运行模式, 这种模式适用于专业基础条件较好, 并且师资力量比较雄厚, 同时实训设备比较先进的中职院校。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种生产形式, 其过程基本是由学校进行控制, 因此具有比较强的自主性与便捷性, 并且在这样的模式中教学功能比较显著, 效果比较明显。然而其缺点也比较突出, 首先这种以学校为主导的运行模式的管理成本较高, 为学校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其次, 这种模式的市场化程度比较低;除此之外, 以学校为主导的运行模式的生产效益较差。第二种是以企业为主导的运行模式, 这种模式普遍适用于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中职院校。这种模式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营能力较强, 并且生产效益较高, 然而其实训安排的自主性与灵活性较差。第三种运行模式就是校企共建模式, 这种模式具备以上两种模式的优势, 同时将前两种模式的缺陷进行了改进, 校企共建模式适用于校企合作融合度较深的院校。主要形式是由学校提供场地与设备, 由企业提供运营资金, 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实行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管理的形式, 这种运行模式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实践的环境与条件, 受到了各类中职院校的认可与欢迎。

三、中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要点分析

在校企共建的中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中, 学校与企业并非是两个独立的机构, 而是一个协同合作的整体, 同为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利益相关者, 因此学校与企业需要加深合作, 从而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配合, 实现共同的目标。

1.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对于规章制度的制定, 需要包括综合类制度, 例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条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目标细则》等, 并且需要包括比较具体的行政工作管理制度, 包括《教职工考核制度》、《行政管理细则》等, 除此之外, 还需要包括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制度及实际训练操作方面的规章制度等。建立健全先关的制度不仅可以规范生产实训基地中的各类行为, 为实训基地的顺利开展与进行提供制度保障, 同时还可以对相关人员进行一定的约束与束缚, 并为其管理行为及操作行为提供参考与借鉴。

2.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与企业需要协同配合, 结合学校与企业的实际条件与具体情况,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从而将目标管理开展与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进行有机的结合, 以ISO9000系列标准为主, 充分发挥目标管理的作用, 针对生产及实际训练的每一个环节都制定相关的总目标、分级目标与子目标, 并提高这些目标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其次, 质量保证体系主要针对基地生产经营与学生实践能力两方面内容, 最终目的在于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同时又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因此中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质量保障体系需要包括基地内部质量管理、行业企业质量管理与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三部分内容, 最终在学校与企业的协同配合下实现共同的目标。

3. 优化教师队伍

对于中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来说, 要想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共同目标, 就需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协同合作, 因此在实际训练过程中, 教师的综合素质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实际训练过程中, 教师队伍不仅需要包含学校的专业课教师, 同时也需要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 因此学校与企业要加强合作, 积极提供机构内部的优秀人员, 建设一支及具备理论水平又具有专业水平的教师队伍, 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教师队伍进行有效的融合, 加强学校教师与企业人员的沟通交流, 使学校教师掌握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 并使企业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理论技巧与教授能力, 这样才能优化教师队伍, 在中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中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现双方的共同目标。

四、结论

现阶段, 国际竞争与国内竞争日益激烈, 社会呈多元化发展, 这就促使国家与社会急需既具有理论水平同时还具备实践能力的人才, 因此对国内各级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中职院校来说, 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因此需要中职院校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 对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进行探索与优化, 为国家及社会培养并输送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摘要:时代的发展促使国家与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 这就要求我国各级学校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起高度的重视,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为国家与社会培养并输送素质全面的人才, 从而促进国家及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对于中职院校来说, 在校内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中职院校, 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进行研究, 为国内各类中职院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中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

参考文献

[1]贺彩玲, 张玉静.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模式与管理机制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4, (2) :169-170.

[2]顾林森.引企入校, 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 2014, (6) :25-27.

篇8:非生产性费用管理制度

摘 要 在生产型企业同质化产品的竞争格局下,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成为了提高利润的重要途径;而原材料采购在企业生产成本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有着深远的影响。本论文深入研究其原材料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侧重分析了采购流程和供应商选择两方面的问题,并就这两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改进等建议。

关键词 原材料 采购管理 供应链

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渐步入了后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背景下,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利润随着竞争的白热化而慢慢被摊薄,为此,生产性企业要加强产品的竞争力只能从降低成本途径入手,透过比竞争对手更低的成本以达到产品畅销的目的。在企业众多成本支出中,原材料采购链条所附带的成本占据着40%左右的比重;而且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体系下,如何提高企业原材料采购水平、优化原材料采购管理策略对企业产品竞争力的增强有着积极的作用。根据美国CFO杂志的报道:降低l%的采购成本等于增加了营业收入的2.3%;所以,降低采购成本进行采购程序的再造和创新,是企业追求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

一、生产型企业原材料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生产性企业在原材料采购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共性问题:

第一,流程分割较为笼统。生产型企业原材料的采购流程一般分成采购申请、下单、发货、验收以及入库等五个环节,这在生产型企业当中是非常笼统的。一般而言,从各二级厂需求计划的提出到落实采购的过程至少需要13个环节,而且是采取分权式管理方式,多数流程步骤均需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完成。

第二,采购流程监督机制不完善。尽管一些生产型企业对原材料采购管理与采购流程设立一套相应的制度与策略,但是对原材料采购流程的监督却并不完善。一方面对不同类型原材料、不同时间下的采购应采取何种策略、进行何种谈判等都没有做出相应的说明与规定,这往往容易导致采购人员在采购管理过程中依据自身的经验判断去进行,使得采购人员一些陈规陋习对原材料采购带来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导致制度监督缺位,制度执行往往有名无实,员工缺乏岗位竞争和危机意识,导致工作效率比较低下。此外,由于在采购管理制度执行方面没有相应的监督机构,日常采购中或多或少也存在降质采购、超量采购等现象,降质采购容易得到品质太差的原料,不但无法达到使用目的,还会增加使用上的成本与损失;超量采购占用了宝贵的库存资源,增加公司流动资金占用及仓库占用等费用,造成管理成本的损失。

第三,对供应商的分类不够合理。供应商的分类管理是体现企业原材料采购管理水平与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与有效的供应商分类管理体系可以显著降低企业在进行供应商选择与优化过程中的工作时间与成本,起到显著提升企业经营水平与绩效的重要作用。目前,企业供应商分类的方法有许多种。大部分生产型企业对于供应商的管理主要是根据原材料类别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对每一家供应商进行定期考评,有问题发生时才会对有问题的供应商进行指导。但由于供应商的信誉及生产能力参差不齐的,公司本身资源的限制等因素影响,就不可能每个供应商进行考察和评审。但是,这就发生问题的隐患就会大大增加,不能在事发前就对供应商进行指导监督。

二、企业原材料采购管理策略的优化

目前,在供应链物流理念的熏陶下,供应链采购管理逐渐被各大企业所应用。简单来说,供应链采购管理就是当处于供应链条内部的企业具有原材料采购需求时,向同样处于供应链条内部的供应商企业下采购需求订单,且供应商及时将货物供应给需求企业的过程。根据供应链采购管理理念,企业原材料采购管理策略的优化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优化原材料的采购流程

在供应链采购管理环境下,企业原材料采购业务流程与传统流程有着较大的区别。第一,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业务流程变化。因为在供应链采购管理下,制造商与供应商、制造商与分销商、供应商与供应商之间的业务联系一般都是通过Internet来完成的,一些曾经须通过人工处理的业务环节,在Internet下变得不再重要,使得采购业务流程出现了变化。第二,企业内部分工流程的变化。在供应链环境下,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平台,数据可以实现共享,并且可以实现并发(实时)处理,使原有的工作方式发生变化。第三,技术手段的变化。供应链环境下“横向一体化”管理思想改变了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把企业的资源概念扩展了,更倾向于与企业外部的资源建立配置联系,因此加强了对企业间业务流程的紧密性。

(二)完善与改进采购的内部控制机制

企业的采购管理工作涉及到大量资金和物资的流动,对企业生产的进行与产品质量、成本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加强采购流程各环节的控制是确保企业生产顺利进行和采购战略顺利实施的保障。就目前国内生产型企业原材料采购内部控制的情况来看,主要有采购计划与合同控制、采购价格控制、库存控制和质量控制等四方面。

首先,改进采购计划与合同控制应由统一的部门进行管理,并按采购计划的编制、采购合同的控制等程序予以规范。其次,要做好采购价格的控制工作。加强价格信息管理,主要是要做好市场信息的搜集和分析工作;应定期通过业务人员走访、互联网、电话等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主要原材料的市场供求状况及价格信息、各主要木材的采购价格信息及價格的变化,制作原材料供方出厂价格信息表和主要木材厂采购价格信息表。第三,加强原材料库存控制,减少资金占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物资储存保管费用、增加企业的利润。最后,改进采购质量控制,做到事前规划、事中执行、事后考核以及帮助供应商导入新的体系和方法等方面的工作。

三、小结

原材料采购管理是今后企业管理的研究方向与重点之一。本文主要是从生产型企业原材料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引入供应链采购管理理念,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1]计国君.供应链管理方向与策略.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孙晋力.采购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科技创业.2008(2):39-41.

上一篇:高露洁广告下一篇:学生积极情绪与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