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论文

2024-05-03

区域经济发展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论文(通用8篇)

篇1:区域经济发展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论文

区域经济发展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论文

随着社会化生产需求变化,生产化的快速发展, 工业生产规模和市场范围的逐年扩大,社会现代化的分工越来越精细,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工业化生产和社会的发展,生产服务业逐渐成为独立行业,而且通过企业内部分工或外包等形式,与社会的各个行业的交集已经日益紧密,并逐步上升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当前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国民收入的逐年增加,对发展生产服务业的需求日益增加,但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并让其进入加快发展阶段,我们就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科学运用政策、经济调节手段,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机制,调整区域实体经济结构,从而有效促进和壮大区域实体经济实力,拨高区域经济实体发展质量。

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意义

1、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促进经济实体结构的优化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新兴、独立的行业,它不单独的,而是与其他行业并存在且息息相关的,也是重要实体经济组成部分。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是对实体经济的有益补充,它能够依托实体经济主体为基础,凭借其创新的高度性,渗透的广泛性,产业的深层次关联性和效率倍增性的优势,达到促进优化实体经济的升级。

2、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有效地提升社会实体经济整体的知识和技术含量,并能够增加实体经济的知识水平,扩大实体经济的赢利能力,为实体经济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3、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会促进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中我国的地位。在世界国际产业链条中我国一直都处在一个中低端层次,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落后,没有高水平的研发和市场营销能力,生产性服务业不能在全球生产网络和价值链中取得了支配权,从而影响了我国在国际产业链条中的直接获益。

4、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可以得到全方面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实体经济的发展,提升产品出口能力,优化区域整体生产供给和出口产品结构,增加生产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企业在产品非价格竞争力,使我国的`经济实体彻底摆脱依靠价格竞争的不利局面。

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性服务业还没有形成规模,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偏低。当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太高, 新兴服务业比例偏小、规模较小、业务范围狭窄,使得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后劲不足,发展势态受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与总体服务业的发展速度还有很大差距。

2、生产性服务业投资不足,发展缓慢。从表中可以看出, 金融业比重在历年的表现中不升反降。租赁、商务、信息传输、软件业、科研、技术服务等产业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还比较低。

3、生产性服务业对整体经济的贡献度还较低。从生产性服务业绝对值来看,其创造的生产总值实现了逐年增长,但体现到整个第三产业中,在第三产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却上升缓慢,甚至在个别年份不升反降,对于整个经济的贡献力量还不突出。

4、生产性服务业吸纳就业作用还不够明显。如今第三产业中吸纳就业人口的主要动力还是传统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仍不明显,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还较低。虽然近年来,交通运输、计算机服务行业等行业就业人数逐年增加,但其他的金融、科研等行业就业人数增减反复。

三、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效应分析

1、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提升实体经济的科技含量,推动实体经济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提升生产率。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有效改进实体经济的生产迂回度,从而使实体经济实现生产专业化,最大限度提高劳动和其它要素的生产率。

3、提升企业生产动力。生产性服务业在为企业提供紧缺的资金和技术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规避生产风险,激发生产者新的投资信心,带动产业整体就业率的增长。

4、加快优化城市结构。因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城市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生产服务业发展对于推进城市化进程影响作用非常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可以提升城市整体能力,并能在最大限度地降低各产业之间的信息和交易成本,进一步健全完善和促使城市功能。

四、生产性服务业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应措施

1、要实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效应,就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环境,一方面要大力深化服务领域市场化和服务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彻底放开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给其营造宽松、积极、公平的发展氛围。

2、要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就必须要紧密结合经济实体发展共性需求,全方位为其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还要生产性服务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结合当前实际需要完善服务的流程和环节,大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化程度。

3、要紧密结合新一轮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机遇,结合区域实际,大力吸引海外服务业人才,吸引国外中高端服务企业经验,在技术法规、标准、认证体系上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从而在当地培育一批具备国际化水平的龙头服务供应商,实现经济辐射,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实现当地生产性服务业跨越式升级。

4、要提升生产性服务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就要积极利用规划布局、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等手段,搭建各种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各种政策引导,对生产性服务业中技术研发服务、信息服务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国家给予其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产业区域性聚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体化的发展,提升区域性生产性服务业实力提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并要求其在区域经济中发挥作用,就必需要结合人才战略实施更多的措施, 面向国内外广泛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从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中高端人才能的发挥, 积极服务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作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安云飞。服务业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J] 。经济研究。, (12) 。

[2]常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 J]人文 地理。 , ( 2)。

[3]高大海。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中国统计[J] 。2010,(5)。

[4]顾旺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经济学家, , ( 6) 。

[5]姚守俭。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点关系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06, (9)。

篇2:区域经济发展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论文

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有的1300多家各级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科技服务体系,其中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由于工作触及基层、延伸到乡镇的特点,对分布在区县以及乡镇,在信息与技术的获取方面相对落后的广大中小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随着区域内产业集群的发展而发展。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并与各种产业集群相结合,不断拓展服务空间,是当前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的进一步延伸。

生产力促进中心分布相当广泛。全国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都设有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全国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之中,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在为区域产业提供专业服务方面特色鲜明。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是科技服务体系的主体

全国1300多家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区县级及以下共有700多家,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在生产力促进中心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科技部近期发布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发展县(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是我国“十一五”期间推动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纲要中还提到,“十一五”期间,县(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1000家,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给予支持,形成“建设一个中心,扶持一个产业,壮大一域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新局面。

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工作触及基层,延伸到乡镇,是落

实科技服务到乡镇目标的为数不多的触角之一。作为科技中介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受到分布在区县以及乡镇的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这些中小企业在信息、技术等获取方面相对落后,更需要科技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引导。在给基层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在信息、咨询、技术服务以及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充分显示出它们在服务基层企业方面的独特优势。

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

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可以带动区域产业的发展,这是由生产力促进中心市场性与公益性的双重特性决定的。

首先,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区域集群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区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大部分基础比较薄弱,多是从家庭作坊发展而来的。当集群内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开始意识到技术、信息、管理等因素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但是,受自身人员素质、技术研发条件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等条件的制约,单个企业无法有效解决遇到的所有问题。因此,创建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并借助中心搭建的公共信息平台和与科研院所构筑的桥梁,解决产业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大多数产业集群内企业的迫切要求。

其次,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是政府促进产业升级的有力助手。不同于一般的市场中介,生产力促进中心是背靠政府、面向中小企业开展服务的科技中介,是政府工作的延伸。公益性是生产力促进

中心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它们不以营利为目的,是政府促进产业升级的有力助手。

目前,生产力促进中心已经成为政府转变职能,完善自身管理和服务功能的重要依托力量。为充分发挥产业聚集的优势、协调区域资源配置、避免内部的无序竞争、促进集聚产业升级,地方政府大多成立了生产力促进中心。由于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政府职能特性,决定了其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主要目的是组织社会科技力量,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以及培训服务,为中小企业的新产品研制、技术创新提供服务,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提升我国整体生产力水平。因此,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市场、政府以及企业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促进企业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协调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根据2006年的快报,截至2006年lO月底,我国区县级及以下包括乡镇级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共有724家,目前纳人统计的有667家。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卜10月,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完成咨询服务4万多次、技术推广2235项、技术开发1280项、培训75500人次、导入技术879项,分别占全国总完成量的33%、32%、34%、49%、35%;服务企业17750家,占全国服务总数的20%;联系科研机构3306个,联系专家7407名,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9%与25%;为企业增加销售额近155亿元,增加利税31亿多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30%和42%。

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中心结合当地的产业特点走出了一条为企业服务的特色之路。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社会科技资源,联络大专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组织专家为企业服务,实现科研成果与企业的对接,搭建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等。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成立,可以促进行业内资源的有效配置,避免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因此,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对于区域产业集群的健康、有序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强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自身能力建设

生产力促进中心是连接政府、企业与市场的纽带。在提倡创新的当今社会,生产力促进中心构筑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与汇集科技资源的科研院所之间的桥梁,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重要的支撑服务,加速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可以说,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提高国家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同时也要意识到,新时期已经对生产力促进中心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完善自身能力建设是很多生产力促进中心面临的重大课题,特别是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首先,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工作需要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其人员队伍的构成直接影响工作的开展。目前,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普遍存在规模小、人才缺乏的问题。根据2006年快报数据,统计的1204家生产力促进中

心中,在岗职工人数为16828人,平均每个中心为14人;区县级以下包括乡镇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统计了667家,在岗职工为4530人,平均每家中心不到7人,是全国中心平均人数的1/2。1204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工作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的为1472人,平均每家中心1人多;667家区县级及以下包括乡镇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工作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的为219人,平均每3家中心中仅有1人,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3。因此,在全国范围内人。许多生产力促才普遍匮乏的情况下,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人才形势更加严峻。

人才匮乏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的开展。区县生产力中心由于所处地域偏僻、经费紧张等问题,在吸引人才方面处于劣势。因此,要解决人才问题,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培训是一条有效途径。

其次,要调动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性,支持公共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是科技中介开展工作的基础。我国科技中介的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基础薄弱,区域信息网络还没有形成,严重影响科技中介获取信息、开展工作的能力。

篇3:区域经济发展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论文

关键词: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基层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措施

1 基层区域创新体系的提出

区域创新体系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 通过在生产体系中引入新要素, 或者实现要素的新组合而形成的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网络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由政府、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几个要素组成, 其中, 政府是整个创新体系的营造者和维护者,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大学和研究机构是创新的源泉, 中介机构是联系创新源泉与创新主体的“纽带”或“桥梁”, 这些组成要素处在特定的创新环境中, 并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共同推动着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根据创新体系所处地域和行政主体的不同, 创新体系可划分为国家创新体系和地方区域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是指一个国家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 (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教育培训、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等) 及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而地方区域创新体系是指地方区域内相互关联的技术创新行为主休, 以及相应体制和机制构成的开放性网络系统。地方区域创新体系又可根据地方行政主体的不同细分为区域 (如珠三角、长三角) 、省、市、区 (县) 等基层区域创新体系。

地方基层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既相区别又相关联, 国家从全局考虑, 建设完整的科技体系, 表现在组建一系列的研究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 (技术) 中心、国家科技平台等, 其使命是进行基础研究、科技攻关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开发;而地方基层区域创新体系重点在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 发展实用技术, 加强科技的扩散、推广和普及, 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因此, 地方基层 (特别是区县级) 区域创新体系, 不同于国家创新体系, 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使命, 它是更高层次区域创新体系的基础和支撑, 是大区域创新体系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基层 (区县级) 区域创新体系组成要素中重要的中介机构组织, 在很多区县中它甚至是唯一的中介机构组织, 它在建设区县级基层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联系广大中小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政府等创新要素的桥梁, 其工作的好坏和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当地基层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

2 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构建基层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构建基层区域创新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 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是政府促进产业升级的有力助手, 是政府转变职能, 完善自身管理和服务功能的重要依托力量, 是政府科技管理工作的延伸。另一方面, 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 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 技术、信息、管理等因素在生产经营中越来越重要。但是, 受自身人员素质、技术研发条件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等条件的制约, 单个中小企业无法有效解决遇到的所有问题, 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借助中心搭建的公共信息平台和与政府及科研院所构筑的桥梁, 能有效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 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又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再也不能束之高阁了, 通过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技术经纪活动, 大量的科技成果进入到企业应用, 转化成生产力造福于社会。因此可以说, 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构建基层区域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促进企业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协调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大力发展区县级生产力促进机构, 做好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工作, 才能有效构建好基层区域创新体系, 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3 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现状

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全国生产力促进体系中, 属于最基层的地方科技中介组织, 数量庞大, 地位较低, 长期以来, 国家和各级政府都是优先建立和发展省市生产力促进机构, 而对于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没有足够重视, 造成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滞后, 目前普遍存在机构定位不清、人力不足、基础薄弱、服务能力有限、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成为各地区域创新体系的薄弱环节。以广州市为例, 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于1997年, 已有13个年头, 实力雄厚, 是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 但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明显落后, 有的只是最近几年才慢慢建立起来, 特别是几个后发展的区县, 如白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于2005年, 真正运作于2008年, 花都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于2004年, 算是较早成立的, 天河区、南沙区、黄埔区和增城市至今无独立的生产力促进中心, 由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派人驻点, 力量较薄弱, 没有完善的服务功能, 萝岗区虽然有科技园区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但并无全区性的生产力促进机构, 难以为园区外的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当前各级政府大力提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背景下, 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滞后, 滞约了基层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 影响了基层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进而影响了大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因此, 如何发挥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作用, 构建好区县级基层区域创新体系, 提高区县自主创新能力, 是各级政府和科技管理部门应给予足够重视的课题。

4 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在构建基层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发展措施

4.1 充分发挥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地位优势

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虽然发展滞后, 力量较薄弱, 但由于其处于基层地位, 最接近服务对象, 最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 因此, 它具有省市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所不具有的优势。同时, 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来看, 中小企业在选择服务提供者时, 往往也会优先选择离自己最近, 与自己处于同一层次或档次的服务提供者, 而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正符合了这一要求。因此, 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空间和市场需求是非常巨大的, 据有关部门统计, 每年全国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开展的培训服务、人才和技术中介服务、咨询服务分别约占全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60%、43%和40%, 人均服务收入也接近全国水平, 说明区县地区有较大的服务需求。区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只要充分发挥好独特的地位优势, 为服务对象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更周到的优质服务, 一定会做出很好的成效, 在构建基层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出很好的作用。

4.2 加强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功能建设

在区县区域创新体系中, 生产力促进中心是连接政府、企业与市场的纽带, 是创新主体的企业与汇集科技资源的科研院所之间的桥梁, 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重要的支撑服务, 加速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 这就要求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应具备较强的服务功能, 这些功能包括沟通功能、政策宣传功能、咨询服务功能、技术交流功能、活动组织功能等, 只有具备了这些功能, 才能够高效地组合区域创新要素进行创新活动。在实践中, 由于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范围有限, 一般主要是为本区的中小企业服务, 因此, 在服务功能的建设上不必做到“大而全”, 而要善于借助社会上的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服务。如广州市白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为了提高自身的服务功能, 与多家社会专业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共同为企业提供服务, 在该中心首次承担的2009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中, 认定企业通过率名列全市前茅。

4.3 注重培育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特色业务

生产力促进中心虽然承担着多种服务功能, 既有技术方面的, 还有商业方面的, 但并非都要面面俱到, 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应根据当地的特点有意识地培育自身的特色业务或主导业务, 培育特色业务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 一是结合本地区的产业特色, 如有的地方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产业发达, 有的地方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型产业发达, 那么生产力促进中心就可以围绕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提供对口服务, 引导和促进当地产业进一步升级换代;二是结合本地区中小企业的共同需求培育特色业务, 这些共同需求可能会有科技融资、工业设计、知识产权、市场开拓、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培训等, 生产力促进中心应学会抓住这些需求, 有意识地引进专业人才, 重点提高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服务能力, 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服务, 如在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后, 白云区众多的中小科技企业缺乏资金, 融资困难, 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区科技局的支持下, 大力开展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服务, 先后与广州市融资担保中心和中国银行白云支行建立合作关系, 采取多种灵活的方式为企业融资, 2009年共为科技企业融资25亿元, 取得显著成效。三是结合本地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需求开展特色服务, 一个地区在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中, 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如有的地方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做得非常好, 有的地方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做出了成效等, 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要及时地根据这些特点做好技术创新中介服务工作, 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进一步发展壮大本地区的这些特色, 促使形成独特的区域创新模式。

4.4 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政府建设基层区域创新体系

生产力促进中心是政府的助手, 是政府职能的延伸和补充, 其主要职责是协助政府推动技术创新工作, 促进本地区的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不但要承接政府科技部门转移的部分日常工作, 如做好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受理和评审工作、结题验收工作、科技统计工作等, 还要重点配合政府做好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工作, 如协助政府宣传和落实各项科技政策、营造科技发展和科学技术氛围、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协助政府引进专业人才和科技项目、做好科技创业服务工作等, 在配合政府的工作中, 要体现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主观能动性, 事事想在政府前面, 主动争取承接工作, 做政府的好帮手。广州市白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协助政府建设基层区域创新体系中做出了一定的成效, 中心紧紧围绕区科技局“营造环境, 搭建平台, 优化服务”的工作方针, 除了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一些常规工作外, 还重点开展了科技企业数据摸查、组织科技活动周活动、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科技培训、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辅导区内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服务功能等工作, 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做了大量工作, 成为区科技部门的重要帮手。

4.5 建立企业化运行机制树立中心发展目标

建立充满活力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内部运行机制, 是生产力促进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 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要实行企业化管理, 以企业的理念来经营, 要摆脱事业单位的固定用人机制, 要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性运行机制和与服务质量、服务效果、服务效益挂勾的利益分配制度, 激发中心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以优质服务拓展市场, 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还要确立自身的发展目标, 不能因为自己是最基层的科技服务机构就认为没有必要树立远大目标, 反之, 要通过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确定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战略目标, 用这个目标来引领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努力工作, 并通过实现目标使中心得到发展壮大。例如通过树立建设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目标等, 围绕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各项要求, 促进中心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引进专业人才、增强服务功能、大力开展业务活动, 使中心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 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只有这样, 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才能在构建基层区域创新体系中更好地发挥出作用, 为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程凌华.区县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报告[R]

[2]张永谦, 郭强, 张伟, 等.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政策[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9

[3]湖北省科技厅高新处, 湖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进一步完善全省技术创新体系[R]

篇4:区域经济发展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论文

近年来,服务业在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比重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远超过服务业的平均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巨大[1]。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有效的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在我国当前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条件下,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所差异。在这一背景下,深入探究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促进的作用机制以及对这种机制影响因素的研究,在我国大力推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今天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理论分析

格林福尔德(1966)最早提出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是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2]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已经得到广泛研究,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上。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这样的一个与自身服务对象有显著关联的产业同地区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必须要搞清楚生产性服务业如何通过对其服务对象的促进进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生产性服务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可能会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调节。

一是知识资本密度。如前所述,生产性服务业多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这其中伴随着大量的知识资本,生产性服务业在为制造业服务的同时充当传送器的作用将知识资本导入生产过程中。知识资本密集度越高,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服务的效率也将越高,也为制造业带来更大的增加值,相同规模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就越大。

二是制造业产权私有化程度。产权组织理论认为不同的产权制度导致不同的市场绩效。Shleifer等人从国有企业目标非利润最大化角度论证了产权私有化能提高企业效率。[3]制造业产权结构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对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调节。一方面,制造业内部产权私有化的企业普遍比国有企业绩效高,相同规模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给私有化产权结构的制造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制造业产权结构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利润动机和和企业绩效,而且会影响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的积极性,私有化的产权结构更能吸引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对其投入,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三、变量的选择与模型的构建

本文将运用层级回归法对调节效应进行实证检验。

(一)调节因素变量

1、知识资本密度,用当地大、中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占总体人数的比例来近似表示。

2、制造业产权私有化程度,用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占所有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来表示,这个比例越大,则私有化程度越高。

(二)检验模型的构建

本文建立的三层回归模型如下:

模型1:(Lnrjgdp)it=a*(Lnrjsc)it+Uit

模型2:(Lnrjgdp)it=aj*(Lnrjsc)it+bj*Mit+Uit

模型3:(Lnrjgdp)it=aj*(Lnrjsc)it+bj*Mit+cj*(Lnrjgdp)it*Mit+Uit

(j=1,2,3;i分别为东、中、西部分别所包含的省份的数量)

在模型中,rjgdp为地区人均生产总值;rjsc为人均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Mi为调节因素,这里分别指知识资本密度(KCD),制造业产权私有化程度(MPP);a、b、c分别为系数;U为残差。

四、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调节因素实证分析

本文将我国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分别以每个地区2000—2008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别运用上述三层模型进行回归。希望通过对不同地区大量回归数据的对比来分析调节因素在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影响。其中东部包括北京、天津等11省市,中部包括吉林、黑龙江等9省市,西部包括陕西、宁夏等11省市。

(一)研究假设

基于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上文选定的知识资本密集度、制造业产权私有化程度、制造业技术水平、制造业专业化程度4个调节因素变量。

(二)检验结果

基于我国东、中、西部2000—2008年的统计数据所得的层级回归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1、知识资本密集度(KCD)

一个地区的知识资本密集度较高一方面可以直接促进当地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而更大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具有高度化和效率化。其中前者分别在东部(b=7.253,p<0.05),西部(b=5.702,p<0.1)模型2中得到了检验,中部(b=6.928,p>0.1)说明了在中部知识资本密集度对经济的拉动并不是那么的显著。与此同时,在东部模型3中交互项〔Ln(rjsc)*KCD〕系数为正且显著水平(p<0.01)证明了知识资本密集度可以显著的调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地,中部与西部模型3交互项系数虽然为正,但却不够显著(p>0.1)。说明相对比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知识资本密度不高,知识资本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强,在这两个地区知识资本通过生产性服务业拉动本地区经济增长不是那么的明显。

2、制造业产权私有化程度(MPP)

东部的模型3交互项结果(c=0.237,p>0.1)和中部的模型3交互项结果(c=0.0863,p>0.1),而西部的模型3交互项结果(c=1.003,p<0.1),说明东部和中部制造业的产权私有化程度不能显著调节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西部地区却相反。可能的原因在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市场化程度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制造业已经从多年前单一的国有化所有权演化成为以私有化所有权为主的产权体系,产权的进一步的私有化提升空间较小;西部地区由于市场化程度并不是那么的高,地区内的制造业仍然是以国有产权为主,因此产权的进一步私有化的提升空间较大。

参考文献:

[1]马龙龙.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基于调节效应的有效性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4)

[2]Greenfield HI,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 [C]. New York: Columbia, U, Press,1966

[3]Andrei Shleifer, Robert. W. Vishny. Politicians and Firms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4):995—1025.

[4]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6)

(方磊,1990年生,安徽省定远县人,广东省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产业规划)

一、引言

近年来,服务业在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比重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远超过服务业的平均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巨大[1]。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有效的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在我国当前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条件下,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所差异。在这一背景下,深入探究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促进的作用机制以及对这种机制影响因素的研究,在我国大力推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今天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理论分析

格林福尔德(1966)最早提出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是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2]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已经得到广泛研究,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上。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这样的一个与自身服务对象有显著关联的产业同地区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必须要搞清楚生产性服务业如何通过对其服务对象的促进进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生产性服务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可能会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调节。

一是知识资本密度。如前所述,生产性服务业多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这其中伴随着大量的知识资本,生产性服务业在为制造业服务的同时充当传送器的作用将知识资本导入生产过程中。知识资本密集度越高,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服务的效率也将越高,也为制造业带来更大的增加值,相同规模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就越大。

二是制造业产权私有化程度。产权组织理论认为不同的产权制度导致不同的市场绩效。Shleifer等人从国有企业目标非利润最大化角度论证了产权私有化能提高企业效率。[3]制造业产权结构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对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调节。一方面,制造业内部产权私有化的企业普遍比国有企业绩效高,相同规模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给私有化产权结构的制造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制造业产权结构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利润动机和和企业绩效,而且会影响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的积极性,私有化的产权结构更能吸引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对其投入,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三、变量的选择与模型的构建

本文将运用层级回归法对调节效应进行实证检验。

(一)调节因素变量

1、知识资本密度,用当地大、中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占总体人数的比例来近似表示。

2、制造业产权私有化程度,用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占所有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来表示,这个比例越大,则私有化程度越高。

(二)检验模型的构建

本文建立的三层回归模型如下:

模型1:(Lnrjgdp)it=a*(Lnrjsc)it+Uit

模型2:(Lnrjgdp)it=aj*(Lnrjsc)it+bj*Mit+Uit

模型3:(Lnrjgdp)it=aj*(Lnrjsc)it+bj*Mit+cj*(Lnrjgdp)it*Mit+Uit

(j=1,2,3;i分别为东、中、西部分别所包含的省份的数量)

在模型中,rjgdp为地区人均生产总值;rjsc为人均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Mi为调节因素,这里分别指知识资本密度(KCD),制造业产权私有化程度(MPP);a、b、c分别为系数;U为残差。

四、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调节因素实证分析

本文将我国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分别以每个地区2000—2008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别运用上述三层模型进行回归。希望通过对不同地区大量回归数据的对比来分析调节因素在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影响。其中东部包括北京、天津等11省市,中部包括吉林、黑龙江等9省市,西部包括陕西、宁夏等11省市。

(一)研究假设

基于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上文选定的知识资本密集度、制造业产权私有化程度、制造业技术水平、制造业专业化程度4个调节因素变量。

(二)检验结果

基于我国东、中、西部2000—2008年的统计数据所得的层级回归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1、知识资本密集度(KCD)

一个地区的知识资本密集度较高一方面可以直接促进当地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而更大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具有高度化和效率化。其中前者分别在东部(b=7.253,p<0.05),西部(b=5.702,p<0.1)模型2中得到了检验,中部(b=6.928,p>0.1)说明了在中部知识资本密集度对经济的拉动并不是那么的显著。与此同时,在东部模型3中交互项〔Ln(rjsc)*KCD〕系数为正且显著水平(p<0.01)证明了知识资本密集度可以显著的调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地,中部与西部模型3交互项系数虽然为正,但却不够显著(p>0.1)。说明相对比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知识资本密度不高,知识资本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强,在这两个地区知识资本通过生产性服务业拉动本地区经济增长不是那么的明显。

2、制造业产权私有化程度(MPP)

东部的模型3交互项结果(c=0.237,p>0.1)和中部的模型3交互项结果(c=0.0863,p>0.1),而西部的模型3交互项结果(c=1.003,p<0.1),说明东部和中部制造业的产权私有化程度不能显著调节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西部地区却相反。可能的原因在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市场化程度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制造业已经从多年前单一的国有化所有权演化成为以私有化所有权为主的产权体系,产权的进一步的私有化提升空间较小;西部地区由于市场化程度并不是那么的高,地区内的制造业仍然是以国有产权为主,因此产权的进一步私有化的提升空间较大。

参考文献:

[1]马龙龙.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基于调节效应的有效性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4)

[2]Greenfield HI,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 [C]. New York: Columbia, U, Press,1966

[3]Andrei Shleifer, Robert. W. Vishny. Politicians and Firms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4):995—1025.

[4]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6)

(方磊,1990年生,安徽省定远县人,广东省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产业规划)

一、引言

近年来,服务业在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比重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远超过服务业的平均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巨大[1]。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有效的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在我国当前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条件下,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所差异。在这一背景下,深入探究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促进的作用机制以及对这种机制影响因素的研究,在我国大力推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今天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理论分析

格林福尔德(1966)最早提出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是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2]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已经得到广泛研究,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上。要分析生产性服务业这样的一个与自身服务对象有显著关联的产业同地区经济增长的经济效应,必须要搞清楚生产性服务业如何通过对其服务对象的促进进而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生产性服务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可能会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调节。

一是知识资本密度。如前所述,生产性服务业多为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这其中伴随着大量的知识资本,生产性服务业在为制造业服务的同时充当传送器的作用将知识资本导入生产过程中。知识资本密集度越高,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服务的效率也将越高,也为制造业带来更大的增加值,相同规模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就越大。

二是制造业产权私有化程度。产权组织理论认为不同的产权制度导致不同的市场绩效。Shleifer等人从国有企业目标非利润最大化角度论证了产权私有化能提高企业效率。[3]制造业产权结构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对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调节。一方面,制造业内部产权私有化的企业普遍比国有企业绩效高,相同规模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给私有化产权结构的制造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制造业产权结构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利润动机和和企业绩效,而且会影响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的积极性,私有化的产权结构更能吸引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对其投入,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三、变量的选择与模型的构建

本文将运用层级回归法对调节效应进行实证检验。

(一)调节因素变量

1、知识资本密度,用当地大、中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占总体人数的比例来近似表示。

2、制造业产权私有化程度,用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占所有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来表示,这个比例越大,则私有化程度越高。

(二)检验模型的构建

本文建立的三层回归模型如下:

模型1:(Lnrjgdp)it=a*(Lnrjsc)it+Uit

模型2:(Lnrjgdp)it=aj*(Lnrjsc)it+bj*Mit+Uit

模型3:(Lnrjgdp)it=aj*(Lnrjsc)it+bj*Mit+cj*(Lnrjgdp)it*Mit+Uit

(j=1,2,3;i分别为东、中、西部分别所包含的省份的数量)

在模型中,rjgdp为地区人均生产总值;rjsc为人均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Mi为调节因素,这里分别指知识资本密度(KCD),制造业产权私有化程度(MPP);a、b、c分别为系数;U为残差。

四、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调节因素实证分析

本文将我国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分别以每个地区2000—2008年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别运用上述三层模型进行回归。希望通过对不同地区大量回归数据的对比来分析调节因素在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所起到的影响。其中东部包括北京、天津等11省市,中部包括吉林、黑龙江等9省市,西部包括陕西、宁夏等11省市。

(一)研究假设

基于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上文选定的知识资本密集度、制造业产权私有化程度、制造业技术水平、制造业专业化程度4个调节因素变量。

(二)检验结果

基于我国东、中、西部2000—2008年的统计数据所得的层级回归的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1、知识资本密集度(KCD)

一个地区的知识资本密集度较高一方面可以直接促进当地生产效率的提升,进而更大带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具有高度化和效率化。其中前者分别在东部(b=7.253,p<0.05),西部(b=5.702,p<0.1)模型2中得到了检验,中部(b=6.928,p>0.1)说明了在中部知识资本密集度对经济的拉动并不是那么的显著。与此同时,在东部模型3中交互项〔Ln(rjsc)*KCD〕系数为正且显著水平(p<0.01)证明了知识资本密集度可以显著的调节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地,中部与西部模型3交互项系数虽然为正,但却不够显著(p>0.1)。说明相对比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知识资本密度不高,知识资本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强,在这两个地区知识资本通过生产性服务业拉动本地区经济增长不是那么的明显。

2、制造业产权私有化程度(MPP)

东部的模型3交互项结果(c=0.237,p>0.1)和中部的模型3交互项结果(c=0.0863,p>0.1),而西部的模型3交互项结果(c=1.003,p<0.1),说明东部和中部制造业的产权私有化程度不能显著调节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西部地区却相反。可能的原因在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市场化程度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制造业已经从多年前单一的国有化所有权演化成为以私有化所有权为主的产权体系,产权的进一步的私有化提升空间较小;西部地区由于市场化程度并不是那么的高,地区内的制造业仍然是以国有产权为主,因此产权的进一步私有化的提升空间较大。

参考文献:

[1]马龙龙.生产性服务业与经济增长——基于调节效应的有效性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4)

[2]Greenfield HI,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 [C]. New York: Columbia, U, Press,1966

[3]Andrei Shleifer, Robert. W. Vishny. Politicians and Firms [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4):995—1025.

[4]顾乃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文献综述[J].经济学家,2006(6)

篇5:区域经济发展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论文

1目前云南公路运输的发展状况

因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所处地形、地貌的不同,在不同区域中其交通运输有着不同的发展状况,对此,文章根据云南区域的公路交通运输发展状况展开分析与研究。从云南公路建设的实际状况来看,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山区面积占94%以上,地质结构复杂,高速公路长隧道、多桥涵、高边坡等工程较多,施工难度大、工期长,导致建设成本高、投资大。据统计,我省高速公路平均每公里造价是中东部地区的2~3倍。同时,我省地质灾害频发,公路养护和经营成本高。除了建管成本高,云南省高速公路还处于全国公路网末梢,车流量较小,仅为全国平均车流量的59%左右,也低于周边省区水平。在期间,省级相关部门发布了相关公告,内容是云南高速公路通行费收标准将进行结构性调整,这项公告的原则是基于:改变现行收费公路通行费费率模式,根据不同路段的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制定相应的费率标准,实行“一路一测”,对500米以上桥隧单独计费,学习四川、贵州、重庆三地实行的桥隧单独计费与普通路段合并收取通行费的方式,以体现通行费收费的公平性,确保新建项目融资顺利。其实,在这个期间云南发布该公告的主要原因是高速路成本高费率低,导致去年亏损了约20亿,每年通行费的收入连偿还建设高速公路的贷款利息都不够。因此,云南省级部门已开始实行“一路一费率”的收费模式,以此平衡云南高速公路建设成本和后续高速公路跨越式发展的需要。2月14号云南省高速公路重点项目在楚雄召开了生产调度会,会议内容是着重研究和解决云南高速公路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目前,国家的“一带一路”、云南高速公路三年攻坚项目已经开始实行,根据云南高速公路的发展形式来看,云南的三年攻坚项目建设目前正在加快建设,20是云南省高速公路三年攻坚计划实施的第二年,也是任务非常繁重的一年。在云南宣曲、东南绕、蒙文砚等项目将会在近期开展建设,丽香、小磨等项目争取早日建设,云南省目前正在加快高速公路的建设工作,每月会集中开好生产调度会,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解决。由此可见,云南省政府为了提高当地各个区域的跨越发展,正在加强高速公路的建设速度,从云南省高速公路三年攻坚计划来看,云南省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管理,分别是精心组织、强化措施、有效推进、保障质量这四个方面。随着云南的高速公路的加快建设,目前云南高速公路路网还在建设当中,部分地区的高速公路路网已建设完成,其建设意义主要有:高速公路路网的形成使云南破解交通基础设的施瓶颈制约,充分发挥云南省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通道,进一步凸显云南在国家战略中的交汇支点地位,使全省人民都能够享受快捷与安全的交通运输服务,使云南的乡镇城市也能够连上网络,加快了乡镇地区和中心城市的同步、整体发展。

篇6:区域经济发展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论文

关键词: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作用

在我国的生产部门当中处于重要经济地位的就是交通运输业,这充分的说明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情况与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相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社会生产活动中存在很多的形式,而交通运输业则可以将这些不同形式的生产活动有机的联系起来,推动我国社会形式中各种经济活动的共同开展,成为目前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关系纽带,是大路上运输方式的集中体现。结合公路交通运输的特点来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分析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一、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

(一)公路运输灵活性强

我国公路运输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常灵活和多样性,与其他的运输方式对比存在明显的优势和价值。因为地域比较辽阔而具有较广的分布面,已经成为最主要的路面运输方式,公路交通运输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有效的融入到什么的生活当中,在各种形式上表现出灵活的特性。

(二)公路运输速度较快

作为路面上的主要运输形式,公路交通的运输存在着速度较快的优势,究其理由在于公路运输可以实现何种地方形式的运输,在运输的过程中不需要经过太多的渠道该变,进而直接到达运输目的地。因此能够快速的实现运输的结果,满足经济的发展要求。

(三)实现直达运输

公路交通运输中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实现门对门的直达运输,这对于任何其他的运输形式来说都是独一不二的优势,因为公路运输中使用的交通工具的体积比较小,能够去任何运输任务需要的目的地。而不需要重复换成其他的交通运输方式。这对于有着特殊要求的运输任务来说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商品的生产厂,以交通运输的方式直接将货物运输到需要到达的目的。省去了中间的许多环节和手续,大大提高经济效益的实现途径。

(四)操作简单,投入成本低

公路交通运输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就是投入的成本较低,在运输的制度标准上没有空运和水运那样的严格,进入运输的过程相对简单,同时在资金成本投入上相对要低,这是人们选择的主要条件之一。其次,公路运输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运输工具也相对的容易实现,不像其他空运和水运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来完成最后的运输结果,只需要提供公路交通的固定车辆即可,运输车辆的获得要比飞机、船舶相对容易和简单。

(五)公路运输的适应能力较强

公路运输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运输的实际情况来做相应的调整,例如,公路运输的车辆在装运货物的过程和时间都非常的灵活,同时完成这些运输货物的也相对的容易,不需要过多繁琐的程序,操作性强。有利于提高运输的质量,同时,在各环节的衔接过程中需要的时间也相对较短。无形中降低了运输的成本,提高了运输的经济效益。针对特殊的运输表现出非常大的优势,救灾物资的运输中就完全的体现出来,能非常强的适应各种运输任务环境,实现最终的运输目标。

二、公路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公路交通运输能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针对目前的主要运输形式来看,各种交通运输都关系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各种原材料的加工都需要依靠不同的交通运输来实现,其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为公路运输,在整个运输方式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些运输方式的存在直接为各种生产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而产品的需求方也需要以各种不同的运输来实现最后的交易目的。运输在实现产品供应和需要的关系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这些运输的具体形式都是建立在交通运输的基础之上的。以门对门的特殊运输占据着其他的运输方式所不能相比的优势,通过这样的有效链接使得各种经济联盟相互依存和发展,在公路交通运输的过程中不仅运输形式更加多样化,还不断的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二)公路运输能有效的降低经济的成本

国民企业在实现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将必须采取一切有利的办法来降低经济过程中的成本投入,而关于运输的方式上就占据着很大的比重,选择恰当的运输方式能有效的实现成本降低的目标,究其理由还是在于公路运输能缩短运输的时间,时间对于降低运输成本来说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同时公路运输中车辆的能源消耗也是考虑的一个重点理由,将其作为经济成本降低的影响因素。根据公路运输的特点得知车辆运输的交通工具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获得,同时在使用中的磨损也相对较小,这些优势都为延长运输车辆的使用寿命做了巨大的贡献。尤其表现在高速公路的运输上面,普遍的快速、安全、舒适成为公路运输的规模化发展的标志,以这种全新的运输模式能,满足各种实际运输的任务和要求。在有效的节约运输时间的过程中也大大的降低生产企业投入的成本。

(三)公路运输的改革能有效的提升运输质量

在如今的公路运输中普遍以高度公路作为主要的运输媒介,是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但运输的形式还存在一些理由和障碍,尤其体现在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上存在严重的技术落后和基础运输设施的薄弱。公路运输的形式则有效的解决了这一系列的理由,通过和其他运输方式对比,发现能弥补其他运输中出现的各种理由。以恰当的方式将各种运输的断裂处链接起来。公路交通运输形式的使用推动了经济运转的改善,进而使经济发展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其他的交通运输所不能达到的,经济运转方式的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动力来源,因而发挥出特有的价值和作用。

(四)公路交通运输有效的实现了信息的传递

因为目前经济的逐渐发展和进步,农村的发展形式也逐渐城市化,运输成为实现城市与农村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因为农村处于较为偏远的地区,各种链接和交流形式都不完善,公路交通的运输成了链接其的主要方式,这关系到我国城乡经济经济建设的未来发展。除此之外,农村的大量劳动人员进入到城市发展,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城市中的项目建设也不断的深入到农村中去,推动弄农村的基础建设和发展。这一系列的发展形势都建立在公路交通运输的基础之上,是实现城市与农村相互发展和进步的主要途径。这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项目。

结束语

现代运输方式的多样化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定趋势,作为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公路交通运输则表现出更大的价值和作用。通过相关数据研究发现公路运输在所有的运输方式中位居第一的位置,这项统计充分的说明公路交通运输对我国整体运输行业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随着各地高速公路的开通,推动了公路运输业的持续发展。各种经济活动离不开公路运输的支持与协助,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这关系到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只有不断的完善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和实现其特殊的运输职能才能引领我国的整体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去。

参考文献

[1]王向东;王忠贤.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商场现代化,(7)

[2]刘红燕.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1)

[3]王宏伟.浅议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企业导报,(1)

[4]张朝霞.论公路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4)

篇7:区域经济发展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论文

辽宁港口体系建设在东北区域经济开发中的作用

要建立辽宁沿海港口体系,树立港口大体系的观念,以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开发.该体系成为东北区对外开放的窗口.

作 者:王金虹 Wang Jinhong 作者单位: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刊 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分类号:F213.2关键词:港口体系 东北区域 经济开发

篇8:区域经济发展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论文

1.1 评价指标的统计范围

近年来,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及其在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中的作用问题, 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不同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定义, Grubel和Walker认为 (1989) 生产性服务是指为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 与满足消费者最终消费需求的消费者服务 (consumer services) 相对应, 这是一种常用的、狭义上的生产者服务概念。高传胜以中间需求率或者非居民需求率为标准来界定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延, 认为生产者服务具有宽、窄两种不同口径, (1) 狭义的, 也是最常用的, 指提供给一、二、三产业作为中间投入使用的那些服务。 (2) 更宽泛意义上, 只要不是满足消费者对服务的最终需求的, 都属于生产者服务, 其中满足的“生产者”对象, 不仅包括三次产业, 还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国外部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 将生产者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国内外学者的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内涵和外延的不同认识的原因主要在于有些部门既可以作为生产者服务又可作为消费者服务。本文认为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都不同比例地分别为生产者和最终消费者提供产品或者服务, 同时具有生产性和最终消费的特征, 一个产业部门究竟多大程度上算是生产性服务业或者是最终消费性服务业, 并不影响我们的相关理论研究。因此为了统计分析的便利, 本文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多个方面。从《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选取了全国各省份2008年的数据。

1.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较为科学、全面、系统地评价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从4个方面即现有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规模、产业内部结构、市场化程度和城市化水平来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生产性服务业城镇就业人数、第三产业单位法人数、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第三产业增加值、就业人数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全部就业人数的比例、技术市场成交额、高校教职工数、高校毕业生数、固定资产投资额、市场化程度、人均居民消费水平、民用汽车数、电话数、互联网上网人数、商品房销售额、城区面积、人均道路面积等。

2 评价模型的构建与计算

对25个指标综合分析比较困难, 为了减少变量数, 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反映所有指标的信息, 本文运用SPSS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法, 将25个指标集成一个可以评价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变量。由于原始指标数据计量单位不同, 表现形式不一致, 不能直接进行比较研究, 为了消除指标数值大小、单位等的差异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我们首先要对原始数据无量纲化, 即标准化处理。这里使用的是线性方法, 令yi= (xi-minxi) / (maxxi-minxi) , xi为指标实际值, minxi为样本指标中的最小值, maxxi为样本指标中的最大值, yi为指标评价值。这个方法所得的评价值随着指标值的增大而增大, 适合于正向指标, 评价值的范围在0和1之间。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公因子的贡献率代表了公因子对原始数据信息的反映量的大小, 从表1可知, 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 前4个因子的贡献率达到了85.39%, 也就是说, 这4个经过正交旋转后的公因子代表了原来的25个指标的85%以上的信息量, 可以作为原始指标的转换体系来评价我国各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主成分的权重的确定方法是:Fi的权重=Fi的贡献率/∑Fi*100%, 即F1的权重=32.28/85.39*100%=37.81%, F2的权重=32.28/85.39*100%=27.77%, F3的权重=17.43/85.39*100%=20.41%, F4的权重=11.97/85.39*100%=14.02%。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方法:方差最大化

从表2可知, 第一主因子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生产性服务业城镇就业人数、第三产业单位法人数这些指标的载荷比较大, 这些指标的共同特征是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两个方面反映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规模水平, 可取名为产业规模因子。第二主因子在市场化程度、人均居民消费水平、民用汽车数、电话数、互联网上网人数这些指标上的载荷比较大, 这些指标的共同特征是从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条件方面反映了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因素, 可取名为城市化因子。第三主因子在第三产值占总地区GDP的比重, 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总的地区GDP的比重,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总的就业人数的比例等指标载荷比较大, 反映出国民经济内部的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比较大, 可取名为产业结构因子。第四主因子在商品房销售额, 市场化程度等指标上, 相对载荷比较大, 商品房的销售额主要在城市实现, 这也是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重要体现, 这主要反映出市场化程度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 可取名为市场化因子。其他指标如科技水平、高校教职工数、高校毕业生数、固定资产投资额等在4个主要因子上的载荷相对比较大, 也比较分散, 说明这些指标属于生产性服务业业发展的最基础性指标。

3 评价结果及分析

根据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模型, 得出全国各省份各因子得分及排名, 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总体看来, 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3.1 地区发展不平衡

根据最终得分, 可以把全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划分为若干个方阵。

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占据了排名的前4位, 得分都大于1, 这一方面反映出这4个地区的总体经济水平比较高, 由此带来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巨大发展, 另外, 生产性服务业在这4个地区的较快发展也反映出国家总体的经济战略部署, 即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的发展。当然, 北京、上海、天津的面积相对于其他省市要小很多, 而城区面积相对比较大, 即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这也是它们排名前3位的重要原因。

广东、浙江、辽宁、江苏等省的生产性服务业排名紧随北京、上海、天津之后, 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前, 得分都在0.5以上。我们认为, 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特别这几个地区的制造业比较发达, 尤其是知识技术含量较高的先进制造业比较发达, 这带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中西部地区各省市总体上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不高, 得分在0.5以下, 在全国排名靠后。我们认为这也是与这些地区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

有些省市是农业大省, 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相对比较弱一些, 所以虽然总体经济水平如GDP比较高, 但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最终得分不高, 排名也相对靠后, 如山东、河南等省。

总之, 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城市化程度以及产业结构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总体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

3.2 各地区的具体影响因子差异比较大

从表3我们还可以看出, 各个省市各个因子的得分和最终的总得分总体具有一致性, 但也有不一致的省市。

总体来看因子1和2的得分比较高, 即生产性服务业现有的规模水平和城市化程度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 总体上得分比较高, 排名靠前的地区, 在4个因子上的得分也比较靠前, 这反映出各地区在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以及城市化水平、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具有相对一致性或者说正相关性。

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各个地区在不同因子上的得分并不与最终得分或者总排名一致, 比如吉林和黑龙江在因子1即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上相对得分较大, 超过排名靠前的浙江、江苏的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上的得分, 反映出这些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差异。

全国大部分地区, 无论是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还是相对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 生产性服务业的最大的影响因子是现有的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 而广东、浙江、山东的因子2即城市化水平因子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影响大于因子1即现有的生产性服务业规模的影响, 反映出这些省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不同于其他省市的规律, 它们更依赖于各自的城市化水平而对现有的生产性服务业规模的依赖性较小。

3.3 大部分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相一致

也有一些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其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海南的总体得分和排名都比较靠前, 而其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却没有这么高。这是和海南的特有的产业结构相关联的。

参考文献

[1].赵惠芳.中部省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评价[J].统计与决策, 2007, (21)

[2].李朝鲜.现代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4].刘志彪.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决定因素与政策[J].江苏发展研究, 2005, (6)

上一篇:卢梭忏悔录读后感下一篇:工匠精神演讲稿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