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农药中毒

2024-05-01

生产性农药中毒(精选十篇)

生产性农药中毒 篇1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材料来自上海市各区县卫生部门上报于1997—2005年间市疾控中心的生产性农药中毒职报卡(2006—2008年的资料尚未正式公布)。将1997—2005年9年间中毒人员细分为重度,中度、轻度中毒3档;用重度中毒发病率、中度中毒发病率、轻度中毒发病率3项指标进行综合比较。

1.2 方法

用综合评价法之一的秩和比(RSR)法进行处理。并引入分比(SR)和经验权重系数(W')对秩和比RSR进行校正[1,2]。

方法:①对1997—2005年各年的轻、中、重度农药中毒发病率,按评价指标(发病程度)编秩(R),发病率越低,R越大。并计算出9年间轻、中、重中毒发病率的RSR,进而求出各档发病率RSR和SR,undefined。②列出评价指标(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判断矩阵[3];用层次分析法求出经验权重系数W'。③计算求出权重系数W=SR×W'。④列出各年份各档次发病率的WR。权重系数W乘以各年份相应发病率的R,即按年份排序的R。求出加权秩和比(RSRW)。⑤通过RSRW的分布的百分比计算概率单位并计算Y对RSRW的回归方程[4]。⑥根据Y对RSRW的回归方程,求出Y值4和6相应的undefined。并将各实际值RSRW分档。按照合理分档要求,一般情况下可分3档,小于4的为下档,大于等于6的为上档,其间的为中档。⑦以年份为X,RSRW为Y作图,分析发病趋势(RSRW越大,发病情况越好)。

2 结果

2.1 1997—2005年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病情况的RSR、SR

单从发病率来看1998年的重度中毒发病率最高,中度中毒发病率1997年最高;从RSR和SR来看均以重度发病率最大,分别为0.96和0.49。见表1。

2.2 评价指标矩阵及相应的经验权重系数W'

本文的评价因素有3个,重度中毒、中度中毒、轻度中毒。将其列成矩阵,通过层次分析法求得相应因素的W'。其重度中毒的W' 0.6370为最大。中度为0.2583,轻度为0.1047。CI=0.016,P<0.10,各评价指标间的排序无逻辑错误。见表2。

2.3 评价指标的SR、W'与权数W

评价指标的SR、W' 列表,计算校正后的权重系数W。见表3。

注:undefined横向排列(发病程度)的秩次,n=组数,m=指标数,undefined

注:按:undefined计算初始权重系数,进而计算归一化经验权重系数,得:W'1=0.6370,W'2=0.2583,W'3=0.1047

2.4 不同年份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病情况的RSRW

将不同评价指标的W乘以不同年份相应的发病率秩次R(按年份排序的秩次R)和WR,再求出相应年份的RSRW。可以看到2000年RSRW最大,发病率情况最好,1997年RSRW最小,发病情况最差。见表4。

2.5 RSRW分布及概率单位Y

按RSRW列表计算相应的概率单位Y。然后求出其回归方程为undefined=-0.6778+02336Y。见表5。

2.6 RSR的排序与分档

根据合理分档要求,本例分为3档。将4和6代入回归方程,求得RSRW。并以此划档,可见划入下档的为1997、1998年,上档的为1999、2005、2000年。见表6。

注:WR=每个因素的权重系数W乘以相应年份发病率秩次R(按年份排序的秩次R)

注:*按undefined。

本例undefined。

(RSRW越大,发病情况越好)

由图1显示:2002年以来,随着年份的推移,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病情况呈现波动性好转趋势。

3 讨论

本文试用按发病程度轻重给以适当权重的综合评价法对1997—2005年的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病情况作了综合评价,可以看出:①在1997—2005年这9年中,以2000、2005、1999年的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病情况较好。1997和1998年较差。逐年发病呈现波动性趋好趋势。农药中毒是我国农村的重要职业卫生问题。农药在给农、林业带来益处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我国政府一直高度关注,也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所关注。客观分析比较各年份的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病情况,特别是重度、中度农药中毒的发病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是预防控制生产性农药中毒的重要措施。前述结果显示,1997、1998年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病情况在9年发病情况中较差,主要与这2年重度中毒、中度中毒发病率较高有关,而发病原因与施药员农药药液浓度过高,药液沾染皮肤有关。据监测,这 9年间的中毒病例显示,药液沾染衣服、逆风喷药、原因不详和其他原因,占有比例分别为37.85%、10.73%、19.85%、16.09%,而重度中毒所发生的原因则主要是药液浓度过高,药液沾染皮肤。且农药中毒的主要类别是有机磷农药,其中以甲胺磷为主,还有敌敌畏、氧化乐果等。中毒的对象主要是个体农民临时工,又以未经培训居多。因此要采取有力干预措施,加以控制。鉴于目前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为个体经营,农药个体使用。目前比较有效的措施,建议除严格管理,严禁使用剧毒农药甲胺磷,用低毒高效农药取而代之,应尽可能实行施药队伍专业化,其次是加强对个体农户的安全使用农药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在农药使用高峰季节,并且目标到户,不留死角。继续扎扎实实地做好农村农药中毒的防治工作以降低本市的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病率,特别是重度、中度中毒发病率,是各级卫生部门和农业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这9年间的农药中毒发病情况有波动性。但2002年以来发病情况有逐年趋好的趋势。这主要是各级政府重视,卫生、农业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结果。从1996年起上海市就开始禁止销售使用剧毒农药甲胺磷,尽管有库存及其他渠道还有流入,但总体上甲胺磷的使用在逐年减少,用低毒高效农药取代甲胺磷剧毒农药来降低农药中毒特别是中度、重度农药中毒已取得一定成效。②按发病程度给以不同权重的综合评价法秩和比法分析农药中毒年发病情况,结果客观全面。过去人们习惯于用发病率这个指标比较各年份之间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病情况,虽然它比较直观、简单,但它忽略了发病程度这个权重的影响,因而不够全面。近年来综合评价法发展迅速,给人们全面认识事物提供了工具。本文试用田风调教授创立的综合评价法之一的秩和比法对1997—2005年间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病情况作了综合评价,并注意引入SR和经验权重系数W,给发病程度以相应的权重,即权衡了发病程度对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客观、全面,符合实际。

摘要:目的综合评价1997—2005年上海市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病情况,为农药中毒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综合评价法之一的秩和比(RSR)法进行处理。并引入分比(SR)和经验权重系数(W’)对秩和比RSR进行校正。结果在1997—2005年这9年中,以2000、2005、1999年的生产性农药中毒发病情况较好。1997和1998年较差。逐年发病呈现波动性趋好趋势。结论按发病程度轻重,并给以权重的综合评价法对9年的农药中毒发病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全面,结果可靠。

关键词:分比,经验权重系数,秩和比,综合评价,生产性农药中毒

参考文献

[1]田风调.秩和比法及其应用.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12-14,20.

[2]田风调.秩和比法的应用.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86.

[3]彭建五.层次分析法在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中国卫生统计,1990,7(6):39-40.

如何预防农药中毒? 篇2

夏季,农民朋友在喷洒农药期间,很容易受农药侵害,因此,喷洒农药时应注意自身保护,要做到以下几点:

1、戴口罩。

喷洒农药时,要戴口罩,以防农药被吸入口、鼻中,通过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进入人体造成中毒。

2、勤冲洗。

喷洒农药结束后,有条件的要立即进行淋浴和冲澡。

3、禁吃喝。

在喷洒农药时禁止吃东西及饮水,因为喷洒的农药很有可能残留在手和脸部,此时吃东西容易把农药混在食物上吃进肚子里,从而通过消化系统造成中毒。

4、少出汗。

喷洒期间尽量避免出汗,因大量的出汗,毛孔处在敞开状态,喷洒的农药雾气被毛孔吸收,会通过汗腺和皮肤进入身体,引起中毒。因此,在喷洒农药期间应选择阴天或者遮阴处喷洒。

因吃了农药污染的食物,或因误服,吸入农药蒸气等而引起农药中毒时,会出现头晕、头痛、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甚至大小便失禁、瞳孔缩小等症状,如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

一旦发生农药中毒事件,要积极进行科学的救治,做法有:1、对误服农药者,应马上催吐,让中毒病人快速连饮清水或稀肥皂水(敌百虫中毒时,不可用肥皂水,只能用清水)4一5大碗,再用手指或筷子刺激咽喉催吐,反复多次。急救后,再送医院继续观察治疗。

2、对喷洒农药中毒者,首先让中毒者迅速离开现场,安排在空气新鲜的环境中,脱去污染衣服,再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头、面部及手指甲缝等处(不可用热水,因为热水会加快毒物经皮肤吸收)。

防止婴幼儿农药中毒 篇3

一、怎样识别婴幼儿农药中毒呢?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就应该考虑到婴幼儿有可能为农药中毒:

1、呼吸性农药中毒,婴幼儿的周围环境使用了农药。田野、旱地、森林上大面积喷洒农药,空气中难免不受污染,虽然这种污染程度很轻,对成人来讲,也许微不足道,但对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岂能说不是威胁!婴幼儿往往会通过呼吸,吸入这种污染的空气,把挥发性农药吸入体内导致中毒。特别是使用农药户,对已启开瓶盖尚有余药的瓶口封盖不严,造成药液外漏和挥发,致使室内空气中农药含量增加。婴幼儿在这种环境中,更易于吸入中毒,夏季尤甚,年龄、月龄愈小,中毒愈快愈深。

2、消化道性农药中毒。有些农户,把装过农药的空瓶乱丢,往往被无知的幼儿当作玩具,使残药污染手指、食品、饮料,也有直接误服残余农药,造成农药中毒;有的农药,如70%浓度的402油剂,呈黄褐色,其色泽酷似双宝素、止咳糖浆等,易于混淆而误服。由于其味异,故一般小儿误服量不多。有的母体乳房被污染或母亲中毒,小儿吸乳后中毒。

3、皮肤性农药中毒。使用农药不慎,使衣物、布匹、用具受到污染,而又未及时妥善清洗干净,后又与婴幼儿衣物放置在一起,污染了婴幼儿衣物,使用这些污染的衣物(如穿着,作垫布或包裹),致使小儿皮肤直接接触污染源,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吸入毒物,积蓄致慢性中毒;更有甚者,由于缺乏对农药的全面了解,误以为外用农药不会中毒,而用农药灭虱、灭蚤、灭蚊,把农药洒在卧室四周地面、床铺、褥垫,甚至将农药涂在头发上给小儿消灭头虱,而致急性农药中毒。

二、如何防范婴幼儿农药中毒?

1、购置的农药和药具应妥为保管,应与食品、饮水、饮具严格分开放置,防止误食误用。

2、农药污染物、具要彻底清洗后分类处置,盛过农药的包装物不得再包装食品和小儿用品,以免小儿间接接触。

3、禁止小儿进入农药喷洒区域及其下风环境和下游池塘嬉戏、游泳、玩水。

4、小儿卧室及其活动场所严禁放置农药、药用农具和已污染的物品。婴儿和新生儿住室既要保持空气新鲜,又要防止室外已污染的空气进入室内。

5、所有接触婴幼儿的人员,全身衣物和身体必须绝对没有沾污农药;乳母应禁止接触农药,保持其衣物、体表和乳汁不受污染。

生产性农药中毒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来源于2006至2011年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农药中毒报告卡。

1.2 方法

收集的农药中毒报告卡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

1.3 调查统计内容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居住地址,中毒农药名称,中毒类型,诊断日期、死亡日期。按卫统36-表3中毒类型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分为非生产性误服农药中毒和非生产性自服农药中毒2大类,农药类别分为26类。

2 结果

2006至2011年某市共报告非生产性农药中毒354例,占同期总病例(360例)的98.33%,年平均发病率为5.52/10万,死亡12例,病死率为3.39%,有9例患者在入院2d内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主要是发现晚、服药量大和百草枯等农药中毒缺乏特效解毒药。非生产性误服农药中毒途径主要是误食和误吸,非生产性自服农药中毒途径主要为消化道进入。

2.1 人群分布

(1)性别分布:354例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病例中男性161例,女性193例,男女比例为1∶1.20;其中非生产性误服农药中毒30例,男性17例,女性13例,男女比例为1.31∶1;非生产性自服农药中毒324例,男性144例,女性180例,男女比例为1∶1.25。(2)年龄分布:从年龄分布来看,各个年龄组均有病例,中毒年龄最小者为1岁,最大者为86岁。非生产性误服农药中毒以<15岁年龄组最高,占30.00%,其次为55岁~年龄组,占20.00%。非生产性自服农药中毒以35岁~年龄组人数最多,占27.78%,其次为25岁~年龄组,占18.52%。见图1、2和表1。非生产性误服农药中毒55岁~年龄组死亡1例,病死率16.67%,非生产性自服农药中毒病死率以≥65岁年龄组最高,病死率7.50%,其次为15岁~年龄组,病死率7.14%。见表1。

2.2 地区分布

地区划分为无农田的城区和有农田的农村,以城区四环路为界划分。农村非生产性误服和自服农药中毒发病率均明显多于城区,死亡病例全部发生在农村。见表2。

注:发病率为2006至2011年年均发病率

2.3 季节分布

从中毒季节来看,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非生产性农药中毒、非生产性误服与非生产性自服农药中毒人数均以2、3季度较高,以第3季度中毒人数最多,其次为第2季度。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每季度均有死亡病例,以第4季度病死率最高,病死率为7.81%,见表3。

2.4 农药品种分布

引起农药中毒的种类较多,品种呈现多样化趋势,多达21类,但以杀虫剂中的有机磷类农药、拟菊酯类和除草剂为主。非生产性农药中毒品种以敌敌畏占17.51%、其他菊酯类占15.25%、其他有机磷类占12.99%、氧乐果占10.45%、百草枯占9.60%为常见,占全部中毒人数的65.80%。非生产性误服农药中毒以其他菊酯类中毒为最多,占26.67%;其次为敌敌畏中毒,占20.00%。非生产性自服农药中毒以敌敌畏中毒为最多,占17.28%,其次为其他菊酯类中毒占14.20%、其他有机磷类中毒占13.58%。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病死率则以混合制剂中毒为最高,达12.50%,其次为百草枯中毒8.82%、敌敌畏中毒6.45%、对硫磷6.25%。

3 讨论

3.1 中毒特点

3.1.1 某市非生产性误服农药中毒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与男性性情急躁、粗心有关。非生产性自服农药中毒女性多于男性,可能由于女性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遇到挫折时易产生轻生念头[1]。非生产性误服农药中毒以<15岁年龄组和55岁~年龄组为主,<15岁年龄组与年龄小,对农药认知度差有关;55岁~年龄组主要在家庭中从事内部管理,接触自家保存的农药机会较多。非生产性自服农药中毒以25~44岁年龄段多发,这个年龄段在生活、就业、工作中面临的压力较大,各种矛盾的积累未及时排解易轻生。非生产性误服农药中毒一般服药量小,抢救及时,病死率较低;非生产性自服农药中毒以≥65岁年龄组和15岁~年龄组病死率最高,≥65岁年龄组面临的健康问题、养老问题、就医问题等,对生活易产生绝望念头,轻生坚决,服药量大,身体机能差,加之这些老人多独居,发现时已属中毒晚期;15岁~年龄组处青春发育期,面临升学就业压力大,情绪波动较大,易产生偏激[2],思想单纯,不计后果,服药量亦大,中毒后不易抢救。

3.1.2 农村非生产性误服和自服农药中毒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城区,死亡病例全部发生在农村。城区农药主要用于居室环境消杀,多使用高

3.1.3 从中毒季节来看,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人数均以2、3季度较高,其中以第3季度中毒人数最多,其次为第2季度,与春秋季节生产劳动繁忙,各种矛盾易爆发,使用农药机会多,寻找方便有关。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以第4季度病死率最高,可能与冬季天气寒冷,人员互相交流少,中毒人员被发现已为中毒晚期,很难抢救成活。

3.1.4 引起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种类以杀虫剂中的有机磷类农药、拟菊酯类和除草剂为主,中毒品种以敌敌畏、其他菊酯类、其他有机磷类、氧乐果、百草枯5类为常见。非生产性误服农药中毒以其他菊酯类中毒为最多,其次为敌敌畏中毒。非生产性自服农药中毒以敌敌畏为最多,其次为其他菊酯类、其他有机磷类。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病死率则以混合制剂中毒为最高,其次为百草枯中毒、敌敌畏中毒、对硫磷中毒。敌敌畏、乐果、对硫磷等有机磷类均属高毒农药,病死性率高;混合制剂用2种以上农药混配,毒性协同增加,致死性亦大;目前使用的拟菊酯类农药多属高效中等毒性农药,该类农药在家庭中的应用在明显增加;除草剂中的百草枯属中等毒性,对人的毒性较强,晚期为肺纤维化[4],病死率较高,存活者大多存在有肺纤维化等损伤[5],严重影响病愈后生活质量,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

3.2 防治对策

非生产性农药中毒不仅是公共卫生问题,亦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非生产性农药中毒的发生。

3.2.1 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逐步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建议生产厂家采用小容量容器盛装高毒农药,包装须标注农药使用、保管方法、毒性与注意事项,在显眼的位置应有醒目的毒物警示标志。

3.2.2 加强对农药的销售管理,严格农药的销售专营管理,完善农药销售进销货登记制度,高毒农药凭身份证实名购置,对儿童、65岁以上老人拒绝购买。

3.2.3 加强农药保存管理,完善农药仓储保管制度,盛装农药的容器应专用,使用后的容器应回收统一处理;家庭中购买农药要有计划,可小量多次购买,一次用完;试行推广农药代存制度,剩余农药统一由销售店保管,家庭中不保存农药;农药不要与粮食、食品等混放,放置到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防止农药误服。

3.2.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农药危害的认识,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充分利用社区平台,设立心理疏导师,对异常人员早期心理干预,全社会重视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推广生命教育,提高全民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处理好社会、家庭、个人的关系,健全社会保障,有效防止非生产性农药中毒。

参考文献

[1]古庆,徐海.某县1988至1998年2540例服农药自杀者的流行病调查[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2,20(1):45-47.

[2]姬春燕,李慧,孙洪文.北京市大兴区青少年伤害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7):869-871.

[3]翁玮,秦景香,胡晓晴,等.上海市宝山区2001-2010年非生产性农药中毒情况[J].职业与健康,2011,27(16):1860-1862.

[4]任引津,张寿林,倪为民,等.实用急性中毒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62-564.

防范农药中毒的方法 篇5

如何防范农村儿童“杀手”――意外中毒?专家们认为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开展健康教育 由于农村儿童中毒事件大多数发生在家中,因此家长对保护儿童负有重要责任,也是重要的健康教育对象。他们需要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如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我保护意识差等,以了解如何保管好家庭备用药品及其他化学制品,并学会防止儿童中毒发生的防护性措施。而针对儿童的健康教育,可以采用图画、动画形式介绍中毒的种类、原因和途径,增强他们对有毒有害物质的辨认能力。这些健康教育可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儿科急诊医务人员对中毒患儿的家访等开展。

二是妥善管理药品、毒物以及加强儿童监护 毫无疑问,父母及监护人对各种毒物、药品的保管以及对儿童的严格监护,有助于减少农村儿童中毒的发生率。家长应该提高安全防护意识,避免随处放置农药、灭鼠药、各种药物以及对儿童造成危险的物品;常用药品最好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如上锁的橱柜、抽屉内;对于一些常用的家庭化学用品如洗涤剂、洗发水和煤油等,也应避免随意放置或采用一些让儿童无法开启的措施,以避免其误服。此外,家长给患儿用药应在儿科医生指导下或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后进行,不可随意服用。杀虫剂是造成农业地区儿童中毒的主要毒物,不仅造成急性中毒,还会造成慢性中毒性,会对儿童健康产生重大危害,而普及安全、合理使用农药、贮存农药的知识是减少中毒的有效措施。

三是加强立法和强制管理手段 加强毒物包装立法可使药品和日用品生产厂家采用能防止儿童中毒的安全包装,是从根本上预防儿童意外中毒的有效措施。美国自颁布了毒物预防包装法,规定了药品、日用品的包装和瓶盖必须使用儿童无法开启的药瓶,药物和毒物必须使用符合不损害儿童的容器后,明显减少了儿童意外中毒事件的发生。

生产性农药中毒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农药中毒患者37例,男12例,年龄18~81(46±7)岁;女25例,年龄13~78(41±5)岁;中毒途径均为口服,经消化道进入体内发生中毒,发病到就诊时间30min~8h,中毒症状一般在口服农药后5~20min出现。排除24h内自动出院者及不能提供农药名称及原液,且拒绝行毒物鉴定者。

1.2 中毒症状

表现为恶心、呕吐37例(100.0%),流涎多汗、皮肤湿冷29例(78.4%),针尖样瞳孔25例(67.6%),心动过速7例(18.9%),肌肉震颤8例(21.6%),四肢抽搐3例(8.1%),昏迷11例(29.7%)。根据患者农药服用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理化结果等,临床判定极重度中毒12例(32.4%),重度中毒11例(29.7%),中度中毒12例(32.4%),轻度中毒2例(5.4%)。

1.3 检测方法

对患者家属提供的农药名称或外包装进行核对,对部分遗留的原药液进行检测分析,同时抽取患者静脉血5ml或收集患者呕吐物或第1次洗胃的洗出液进行毒物鉴定,以明确农药混剂的具体成分。

2 结果

2.1 农药检测情况

检测出的农药种类包括:有机磷(乙胺磷、甲胺磷、三唑磷、乐果、氧乐果、敌敌畏、辛硫磷、对硫磷),沙蚕毒素(杀虫双),拟除虫菊酯(溴氰菊酯、氟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甲氰菊酯),有机氯(赛丹、林丹);其他如阿维菌素等。农药中化学添加剂主要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甲醇、氟化物、氯化物、硫化物等。其中有机磷混合苯11例(29.7%),拟除虫菊酯混合苯2例(5.4%),有机磷混合甲苯、二甲苯17例(45.9%),拟除虫菊酯混合二甲苯及氟化物、氯化物、硫化物等4例(10.8%),沙蚕毒素混合二甲苯1例(2.7%),有机氯混合甲醇1例(2.7%),阿维菌素混合有机磷及二甲苯及硫化物1例(2.7%)。

2.2 治疗情况

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10 000~15 000ml清水反复彻底洗胃,昏迷者均给予气管插管后再进行洗胃。常规静脉滴注葡萄糖醛酸内酯、还原型谷胱甘肽、质子泵抑制剂,补充神经节苷脂、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等。根据中毒的具体情况,有机磷农药中毒者使用阿托品、氯解磷定解毒治疗,并根据临床表现随时调整剂量;沙蚕毒素中毒者给予小剂量阿托品肌内注射,加用二巯基丙磺酸钠针0.125g肌内注射,每天2~3次。心动过速者给予适量普萘洛尔,四肢抽搐者及时给予地西泮进行拮抗。针对农药中混有有机溶剂的重症患者,使用血液净化清除血液中的农药及有机溶剂。

2.3 预后经治疗1~2周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缓解,生化指标基本恢复,痊愈出院,经随访4周,患者均无明显不适。

3 讨论

目前国内文献报道急性农药中毒的救治时,绝大多数局限在处理其有效成分的危害,而综合考虑农药中有机溶媒的毒副作用鲜有报道,说明多数临床医师并未深刻意识到溶媒在农药中毒中的危害,对于部分患者出现的一些不能用农药有效成分中毒症状来解释的问题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实际上农药中至少有二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毒物存在,对于服毒量少的患者,一般只需考虑农药原药的毒性。但对于服毒量较多的患者,由于农药溶媒摄入量大,医师还必须考虑农药溶媒毒性对身体造成的损害,也可以理解为农药原药与农药溶媒的复合中毒。因为农药的原药成分标签上已有注明,而农药溶媒成分并未说明,因此,农药溶媒的检测分析在农药中毒的诊断与抢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药溶媒以芳香族化合物多见,常见的有苯、甲苯或二甲苯等。在我国,苯作为有机溶剂,大量应用于喷漆、造漆及皮鞋黏胶等行业中[4]。苯属中等毒类,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当空气中苯浓度达2%时,人吸入后5~10min内可致死,成人摄入约15ml苯可引起休克、支气管炎、肺炎[5]。急性苯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为主要表现,轻者如醉酒状,可伴有恶心、呕吐;重者意识丧失、肌肉抽搐、血压下降,可因呼吸中枢麻痹或循环衰竭而死亡。目前认为,急性中毒的机制是因苯的亲脂性,抑制神经细胞的氧化还原功能,影响神经递质,麻醉中枢神经系统[6]。慢性中毒除影响神经系统外,主要影响造血系统[7],以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最为常见,严重者可致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

近年来,由于致癌性问题,苯被限制使用,毒性较小的甲苯、二甲苯取而代之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有机化学物。在国外,吸入成瘾是甲苯、二甲苯中毒的主要原因,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8]。职业接触及环境接触是国内急性甲苯、二甲苯中毒的主要原因,吸收途径以呼吸道、皮肤为主,毒物可透过血脑屏障,对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生活接触如误服、自服等是其中毒的次要原因,吸收途径以消化道为主,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腹痛、恶心、呕吐等;救治时应及时彻底洗胃,在无合适洗胃液情况下,大量清水是首选[9]。中毒可造成大量肝细胞、肾小管细胞变性坏死,生化检查可见肝肾功能异常;另外中毒对循环、血液等系统也有很大的损害,严重时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呼吸循环衰竭。目前,苯、甲苯、二甲苯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临床上以综合对症治疗为主,保护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10]。因此,对于口服农药中毒进行救治时,应全方位考虑,既要考虑农药原药的危害,又要考虑到农药溶媒中毒造成的损害,这样可有效降低中毒的病死率,提高救治的成功率,解决农药中毒的难治性难题。

农药混合剂中毒在农药中毒事件中的发生率近年来有增加趋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其危害性日益引起重视。救治农药中毒患者时,单纯考虑农药有效成分的中毒而忽视溶媒的危害是远远不够的。当不能充分认识到农药溶媒的毒性时,可能延误抢救时机。因此临床医师应全面分析和掌握农药溶媒的成分,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提高农药中毒的成功救治率。

摘要:目的 总结农药溶媒分析在农药中毒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7例急性农药中毒患者的农药种类、溶媒成分、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农药检测出的种类包括有机磷、沙蚕毒素、拟除虫菊酯、有机氯及阿维菌素等,农药溶媒以苯、甲苯、二甲苯最为常见。结论 农药溶媒分析意义重大,发生农药中毒时,应对农药原液及农药溶媒中毒进行综合救治。

关键词:农药中毒,农药溶媒,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金若刚,黄霜.2006-2014年长沙市农药中毒报告情况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3):363-364.

[2]张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相关进展[J].医学信息,2014,27(7):671-672.

[3]蒋炜,吴春眉,邓晓,等.2006-2008年全国伤害监测中毒病例分布特征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9):1009-1012.

[4]谢文博,彭丽.职业性苯中毒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11):131-132.

[5]孟昭泉,宋大庆,苑修太.实用急性中毒急救[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53-754.

[6]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98-799.

[7]陈延帆,郑汉朋,吴海,等.苯中毒性脑病的CT与MRI表现[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3):407-410.

[8]Kouzoupis AV,Konstantakopoulos G,Oulis P,et al.A case of severe toluene withdrawal syndrome treated with clonazepam[J].J Neuro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10,22(1):123.E16-17.

[9]黄简抒,周元陵,万伟国,等.国内文献报道急性甲苯及二甲苯中毒病例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3,31(5):369-371.

生产性农药中毒 篇7

1 家蚕农药中毒的预防措施

1.1 提高意识, 加强防中毒宣传

目前, 蚕农尚不了解怎样才能防止家蚕农药中毒。针对这种情况, 相关部门应通过培训、咨询、座谈、开广播会、印发图片资料及上门辅导等方式, 让农户了解农药对家蚕的危害、农药残存期、污染途径、家蚕中毒症状及中毒后的抢救办法等, 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1,2,3]。

1.2 养蚕错时, 错开飞防时间

林业部门在进行飞防之前, 应将飞防的时间、面积、药物、当时的风向等与蚕业主管部门进行沟通, 以使蚕农损失降至最小。如诸城市丝绸公司提出了“春蚕提前养, 飞防适当拖后”的错时防治策略, 并付之实施。科研人员研究制定了火道加温措施, 确保6月1日前上蔟。林业局调查了解到6月上旬是2、3龄美国白蛾的群集危害期, 此时春蚕正好已经上蔟做茧, 便立即飞机喷施无公害的生物农药 (由阿维·灭幼脲、尿毒、有机硅组成) 防治, 用于抑制美国白蛾幼虫蜕皮对人类、牲畜、农作物、土壤、水源等产生的不良影响。莒县丝绸公司与蚕民签定“养蚕协议”, 按照与林业部门协商的时间进行饲养,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于美国白蛾的第2、3代幼虫防治时间, 按照春季的做法适当提前或拖后收蚁。

1.3 严格掌握, 正确使用农药

桑园病虫害防治应选择乐果、敌敌畏等低毒、低残留农药, 严禁使用敌杀死、杀灭菊酯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农药残效期内切忌采叶喂蚕。不同的农药, 其安全用量也存在差异, 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量和浓度进行用药, 切忌盲目加大用量[4]。

1.4 试喂桑叶, 中毒蚕及时救治

为了防止家蚕农药中毒, 对可疑的桑叶, 必须先进行采叶试喂, 确定无毒后方可大量饲喂。一旦出现中毒现象, 应立即开门窗通风, 将残桑从蚕座中去除, 并向蚕座中撒石灰和焦糠, 加网, 给良桑。将健康蚕和中毒蚕分开养殖, 健康蚕置于通风处喂养, 中毒蚕剔除死蚕后置于阴凉通风处, 待苏醒后再喂以新鲜无毒叶, 并加强管理[1,2]。

1.5 调整布局, 合理布置桑园

抓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契机, 高度重视桑园规划。桑园最好成片集中, 保持土地平整, 以便机械化管理, 并实行良种密植。同时, 通过土地流转, 逐步引导桑园向养蚕能手集中, 使这一产业形成产业化。桑园附近的作物要采用对蚕低毒、残效期短的农药。为了避免桑叶受到污染, 保护区外的大田用药时要注意风向, 尽量不要采用高压喷雾器、喷粉机和弥雾器等药械施药, 最好采用泼浇、低施或使用内吸性的颗粒剂[1,2,3]。桑园施药防虫必须在养蚕间歇期使用残效期短的农药, 为减少农药污染, 尽量不要在养蚕用水源浸洗农药器具。

1.6 合理设置蚕期, 杜绝污染途径

合理布局秋蚕的发种时间, 尽量避开粮、经作物大田用药高峰。蚕室不堆放农药, 蚕具不盛放农药, 养蚕用品和饲养人员不接触农药等, 还要防止饲养人员的衣、物、手、足沾染或携带农药, 以免引起蚕儿中毒。大田与桑园喷雾器不兼用 (或者洗清后再用) ;施药人员要洗手换衣后才能够接触家蚕[1,2,3,4]。

2 农药中毒后的处理

2.1 解决农药中毒的方法

杀虫双中毒, 可用盐酸肾上腺素1 m L+水500 m L喷洒蚕体。有机磷农药中毒时, 可用硫酸阿托品针剂25 mg (1支) 或解磷定2支 (0.25 g/支) +水500 m L, 喷洒桑叶给蚕添食2~3次。如中毒严重, 可先用阿托品喷洒蚕体1次, 然后再添食[1,2,3,4]。发现蚕药中毒, 应根据中毒症状分析原因, 避免蚕儿继续中毒。

中毒大蚕吐液较多, 用冷水浸洗3~5 min后, 置于阴凉通风处, 然后饲喂未被农药污染的新鲜桑叶。立即更换受到污染的蚕匾、蚕网等, 并将其用清水浸泡洗涤, 曝晒后留用。烟草中毒的大蚕会自然复苏, 勿轻易倒蚕, 以避免损失[1,2,3,4]。

2.2 提高蚕农防毒意识, 及早处理中毒蚕

要求养蚕人员要勤观察早诊断, 蚕中毒后均表现为乱爬、吐液、痉挛、体缩、麻痹等症状。菊酯类农药中毒表现:膨胸、尾部缩小、头尾向背弯曲几乎接触, 肢足无力、翻滚、身体扭曲等;有机氮中毒表现:拒食、爬向四周、吐乱丝或静伏蚕座不食不动;有机磷农药中毒表现:忌避反应、缩头、膨胸、大量吐胃液、排不正形粪或带红色污液等[1,2,3,4]。一旦发现家蚕农药中毒, 应按照前文所述的方法救治。

2.3 强制上蔟

如果是5龄蚕养到第6天发现中毒, 可用冷水浸洗3~5 min后, 放到阴凉通风地方, 没有桑叶可喂, 可进行强制上蔟, 可将蔟具平整放在蚕座上。因中毒蚕的把持性差, 在搁挂的方格蔟上易落于蔟下, 进孔结茧蚕少, 而在平放方格蔟中, 则避免了落蔟现象, 自然进孔蚕增多。

综上所述, 只要丝绸主管部门和农田治虫管理部门密切合作, 互相联系, 加上蚕民的防中毒意识的提高, 防治家蚕农药中毒, 提高蚕作的安全性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缪海玲.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江苏蚕业, 2006, 28 (1) :28-29.

[2]范建奇.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蚕业, 2004, 25 (3) :45-46.

[3]景成, 宋俊荣.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与防治[J].江苏蚕业, 2007, 29 (1) :13-17.

急性农药中毒的院前急救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不同救治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24例。对照组中19例为有机磷中毒, 5例为其他中毒;45岁以下18例, 45岁以上6例;农村17例, 城镇7例;女19例, 男5例;观察组中18例为有机磷中毒, 6例为其他中毒;45岁以下19例, 45岁以上5例;农村18例, 城镇6例;女18例, 男6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直接送院救治, 未实施院前急救措施。观察组入院前实施院前急救, 具体急救措施如下:急诊科接到急救电话要及时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包括中毒原因、中毒剂量等, 根据相关资料通过电话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实施自救[3]。出动急救车, 急诊医师携带急救器材, 包括洗胃机等, 医师与患者家属联系了解患者的病情, 指导患者家属继续实施自救, 包括为患者脱去受药物污染衣服, 处理农药, 避免再次吞服, 为患者实施催吐措施。医师到达现场要及时检查患者情况, 评估患者的中毒情况, 为患者实施急救措施。例如:服农药患者要以洗胃机洗胃处理, 先抽取患者胃内的食物后, 注入洗胃液, 注入量与回抽量保持一致, 防止回抽与注入不等引起合并症。洗胃时, 医师要及时为患者改变体位, 以提高洗胃的效果。同时, 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 应用利尿剂、导泻剂等, 再配合阿托品和碘解磷定等药物治疗, 为患者吸氧治疗等再将其送至医院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治疗效果包括ICU住院时间、阿托品及碘解磷定药物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并发症有呼吸衰竭、中间综合征等[4]。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用n/%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ICU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和碘解磷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表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1例呼吸衰竭, 1例中间综合征, 并发症发生率8.3%;对照组发生10例呼吸衰竭, 3例中间综合征, 并发症发生率54.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有研究发现, 我国急性农药中毒事件逐年增高, 农药中毒病死率占10%。而院前急救也成为医院服务重要的一部分, 传统抢救模式通过对抢救程序不断的改良, 最大限度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抢救质量, 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对农药中毒患者实施院前抢救, 可以帮助患者在中毒初期实施催吐, 第一时间排出胃内大量的毒物, 尽可能减少对有机磷农药的吸收, 减轻中毒的浓度。患者家属为患者催吐过程中, 应为患者脱去污染衣物, 防止患者皮肤受到污染或呼吸道对毒物吸收, 转运过程中, 通过反复洗胃, 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等, 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从而提高患者的抢救质量。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ICU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碘解磷定用量等明显少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可见, 急性农药中毒院前急救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效果, 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农药中毒的院前急救经验, 为患者入院前急救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救治方式, 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24例。对照组直接送院救治, 观察组入院前实施院前急救,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ICU住院时间、阿托品用量、碘解磷定用量等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急性农药中毒院前急救可有效提高抢救效果,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农药中毒,院前急救,有机磷中毒

参考文献

[1]李声平.不同院前急救措施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愈后的影响[J].医学综述, 2014, 20 (12) :2273-2274.

[2]王增民, 吕云霞, 崔同军, 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 (2) :106-107.

[3]陈建春, 张磊, 廖云华, 等.2551例急性农药中毒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 21 (3) :714-717.

家畜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治 篇9

轻度中毒病畜精神沉郁或不安,全身无力、轻微出汗、食欲减退;中度中毒病畜饮食废绝、出汗、痉挛、恐怖,兴奋时前冲、大量流涎、腹痛不安、不断排稀粪、心搏增强,脉搏、呼吸增数,体温升高、瞳孔缩小、视力模糊;严重时,病畜全身战栗,狂暴不安,短时兴奋后,倒地昏睡,全身肌肉痉挛,大小便失禁,腹痛,有时粪中有黏液、血液等,心跳急速,脉细弱,呼吸困难,瞳孔缩小,成线状,如不及时抢救,中毒畜常因呼吸麻痹和心脏衰弱而死亡。

2 治疗

确诊后,用阿托品静脉注射,牛,3~5mL/头,羊,0.2~0.4mL/只,隔1~1.5 h重复注射,直至瞳孔散大、神志清醒为止;再用解磷定,按15~30 mg/kg溶于5%葡萄糖或0.9%生理盐水静注;轻度中毒的单独用阿托品或解磷定,中度中毒及严重中毒时,两种药物配合应用。同时可根据病情进行全身治疗及对症治疗。

3 小结

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与防治 篇10

1 家蚕农药中毒的种类与症状

1.1 有机氮中毒

常用的有机氮农药有杀虫脒和杀虫双等。杀虫双中毒后蚕儿呈麻痹瘫痪症状, 静伏蚕座, 不摇摆, 不食桑, 不吐水, 不变色, 背脉管仍有搏动, 逐渐死亡。杀虫脒中毒后蚕儿主要表现为拒食、乱爬、吐浮丝, 最后饥饿而死。轻度中毒则表现为不脱皮、半脱皮或脱皮出血、不结茧等。

1.2 沙蚕毒素类农药中毒

沙蚕毒素类农药主要有稻虫清、杀虫单、稻金单、病虫清等。中毒症状主要为:各龄蚕眠起时向蚕座四周爬动, 盛食期行动呆滞、缓慢, 蚕体逐步软化, 体色灰白, 体壁缺乏弹性, 头胸部突出, 少量吐水直至死亡。轻微中毒的蚕儿虽能食桑, 但食欲减退, 体色缓慢转变, 不活泼, 龄期延长 (4眠眠期延长尤其明显) , 虽能上簇, 但蚕附着力差, 易跌落, 结薄皮茧。

1.3 有机磷中毒

有机磷农药常用的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的药剂有敌百虫、敌敌畏、辛硫磷、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乐果、久效磷、毒死蜱等, 蚕儿中毒后, 停止食桑, 大量吐水, 头胸钩起, 胸部膨大, 尾角上翘, 很快倒卧死亡, 死后前半身环节膨大伸长, 后半身环节皱缩, 有脱肛现象。

1.4 菊酯类中毒

目前, 生产中使用含菊酯成分的农药主要有速灭杀丁、敌杀死、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等。蚕接触或食下此类农药污染过的桑叶后吐水, 足部失去把持力, 翻身打滚, 蚕体向背面, 腹面弯曲呈螺旋形, 最后大量吐水、脱肛、弯曲而死[1,2]。

2 家蚕农药中毒的原因

2.1 桑园零星分散

桑园零星分散, 有的桑园临近农作物, 或被水稻、蔬菜包围, 因农作物治虫导致空气污染, 临近的桑园桑叶间接受到污染, 从而引起蚕食桑中毒。

2.2 蚕农用药浓度不当

农户选药、用药不当, 许多蚕农为了提高防治效果, 人为增加药量, 造成农药残效期延长, 蚕食用安全间隔期后的桑叶仍然中毒。

2.3 蚕区农作物布局不合理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部分蚕区出现大面积的稻夹桑现象, 对蚕桑生产不利, 农作物频繁治虫使桑园和蚕室受到污染, 从而造成蚕儿农药中毒[3]。

2.4 农药质量不合格

有些农药经营单位盲目地从外地购进劣质农药, 农户购买劣质农药用于桑园治虫, 造成家蚕中毒。如2004年射阳县晚秋蚕发生大面积的中毒, 就是因为蚕农在桑园治虫中使用某农药厂生产的40%乐果, 蚕农于7月底用药, 9月还会发生蚕儿中毒现象, 鉴定发现该农药含有菊酯类成分。

2.5 治虫工具混用

部分蚕农缺乏治虫工具, 混用农田、桑园治虫工具, 将大田治虫使用过的工具再用于桑园治虫;或农户间将工具相互借用, 造成家蚕中毒现象。

3 家蚕农药中毒的防治措施

3.1 加强蚕农防蚕中毒意识

要通过广播、电视、培训、科技下乡等渠道, 让蚕农充分了解各种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残效期、农药污染途径、家蚕中毒后的症状及中毒后采取的措施。

3.2 科学合理使用农药

蚕农桑园治虫要根据病虫情报要求, 合理选用农药, 注意农药的品种、浓度、残毒期、药液使用量和保质期, 桑园用药要到指定的销售点购买, 桑园治虫要药械专用, 蚕区要禁止使用生物农药。实践证明, 桑园治虫中, 以桑园专用农药比较安全。大田治虫用药要与养蚕农户互通情报, 使蚕农做到科学用药。养蚕期间, 养蚕户白天要关闭门窗, 夜间可适当打开门窗换气[4]。

3.3 实行“四统一”治虫

集中联片发展的桑园最好实行“四统一”治虫, 即统一时间、统一用药、统一标准、统一人员。桑园周围农田治虫时不使用弥雾机, 并注意治虫时的风向、风力, 喷头不宜过高, 防止污染桑叶。

3.4 掌握常用农药的残效期, 桑叶要提前做好试喂工作

对靠近农田的桑叶以及桑树下部桑叶, 提前一天用迟眠蚕试喂, 连续试喂3顿才能确定桑叶是否有毒。发现桑叶被微量农药污染后要立即停止采桑, 残毒期过后再采叶。饲养员严禁接触农药, 沾有农药的人员不能进蚕室、接触蚕具, 以防污染蚕室环境。

3.5 蚕室内不可使用蚊香等除虫剂

夏秋季许多养蚕户常使用高效药物喷杀蚊蝇, 若使用不当, 对蚕危害极大, 应避免使用。

3.6 农药不能和养蚕设施接触

堆放过农药的房屋不能作为蚕室养蚕, 蚕药与农药要分开存放。蚕室、贮桑室及蚕具室坚决不能堆放农药, 养蚕期内不得在蚕室周围使用农药, 沾有农药的人员和工具不得进入蚕室。

4 家蚕农药中毒后处理

4.1 隔离毒源

家蚕中毒后立即撒石灰粉、焦糠, 不让污染叶继续被蚕食用, 并加网除沙, 饲喂新鲜无毒桑叶, 挑出健康蚕和轻度中毒蚕。

4.2 隔离中毒蚕

将已中毒的蚕儿从蚕座中拾出, 用干净的冷水 (井水) 浸至蚕体发软, 取出摊在蚕匾里, 放到阴凉通风处, 等蚕儿苏醒后再喂以新鲜叶或湿叶, 并用阿托品2 m L对水0.5 kg喷于桑叶上。对杀虫双中毒的蚕, 用盐酸肾上腺素1 m L对水0.5 kg喷洒蚕体, 待其苏醒后再连续添食数次, 可缓解中毒症状[5]。

4.3 查找毒源, 避免再次中毒

轻度污染的桑叶, 可以用2%石灰水浸泡20 min后再饲喂。

4.4 加强防病

中毒的蚕苏醒后, 抵抗力低, 极易感染发病, 要饲喂良桑, 加强防病和饲养管理。

摘要:对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症状和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以供蚕农参考。

关键词:家蚕,农药中毒,发生,防治

参考文献

[1]王瑞祥, 顾海洋, 韦兰和.秋季家蚕农药中毒的发生与防范措施[J].江苏蚕业, 2010, 125 (1) :15.

[2]张海霞.家蚕中毒的症状及应急措施[J].江苏蚕业, 2010, 125 (1) :16-17.

[3]孙帆.蚕常见病的症状识别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31 (2) :96-97, 101.

[4]钱忠兵.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 31 (9) :117-118, 133.

上一篇: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策略下一篇:Ap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