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制造业论文

2022-04-18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产性服务制造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产性服务制造业论文 篇1: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

摘 要: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作用机制。文章首先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其次在介绍了经济增长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分工理论和创新理论的基础上,对其作用机制展开研究。研究发现:资本积累、服务外包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分别通过生产资料的转移和积累、培育核心竞争力、知识和技术外溢来推动制造业的发展,三者结合又可以共同创新服务形态,推动制造业转型。最后,还针对高科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创新能力低、金融机构对制造业支持力度低等问题,提出了提高生产性服务业信息化、智能化,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集聚式发展、加大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支持等6项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转型升级;信息化

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快生产制造与信息技术融合,促进我国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这是我国首次全面部署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国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低端制造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双重挤压,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未来的制造业必将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网络信息技术的载体,可以将知识和技能嵌入到制造业中,通过工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的信息化、服务化和智能化,进而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1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生产性服务是制造业知识、技术密集化的构成要素,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1]。

1.1 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

首先,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社会生产的“润滑剂”、生产要素与行业之间的“黏合剂”,其交易技术和方式的改进可以减少制造业的交易费用。其次,生产性服务业分离于制造企业有助于削减企业的一些经常开支,如员工薪酬、保险等。再次,生产性服务业外部化可以使企业集中精力于自己的优势环节,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并通过最大化地利用外部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企业生产和交易成本[2]。

1.2 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一方面,应专业化和分工的要求,制造业将内部的生产性服务业独立出去,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是提升制造业价值链的关键和核心,通过知识和技术的输出,可以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最终打造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3]。

1.3 提高产品附加值

制造业发展正发生着由“产品导向”向“产品—服务共同导向”的转变,研发设计、市场调研、营销、售后服务等生产性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制造业产品的附加价值,扩大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如美国通用公司有2/3以上的收入来自于生产性服务领域。

1.4 推进信息化和智能化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黏合剂”,可以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入到制造业的生产工艺和流程中,进而推动制造业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型。

2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理分析

2.1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知识积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把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入制造业的“黏合剂”作用,同时其作为中间投入行业,具有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性的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利用新技术和高级人才将自身所具备的资本、知识和技术等注入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和工艺中,完成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的革新,提升产品竞争力,逐步提升产业高度,促使制造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最终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2.2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独立于制造业后,形成专业化的服务部门,拥有专业的生产工艺、技术和人才,因此它所提供的服务也是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服务费用也因规模效应的存在而公平合理,企业通常以追求理论最大化为目标,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制造业企业就会选择放弃自己的弱势环节,而通过购买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或者采用生产性服务外包的方式来生产,这样一方面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另一方面还为其培育自身核心优势,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最终实现生产企业的转型升级[4]。

2.3 基于分工理论的分析

分工理论认为,分工协作会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一方面,这种产业的分工使企业生产的迂回程度大大增加,迂回程度的增加使制造业生产的环节拉长,各环节需要的中间投入增多,从而扩大了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产业分工的存在,让制造业的各个生产过程更加精细和专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2.4 基于创新理论的分析

创新即是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5]。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成为了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制高点。而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相融合的过程即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过程,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推动力,将顺应现代科技的发展,通过不断变革和创新服务形态,来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服务化,进而引导制造业的转型升级[6]。

3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和价值提升的过程[7] 。主要从3个方面来阐述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其中,资本积累基于经济增长理论,服务外包基于分工和交易成本理论,而产业集聚与协同作用是基于创新理论提出的。

3.1 资本积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知识技术输出的载体,成为制造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的主要引导者,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一个企业竞争能力的大小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而生产资料的转移又取决于企业竞争力的差异,生产资料往往会由生产效率低的部门向生产效率高的部门流动,这种资本的长时间积累最终会推动制造业结构的升级。生产性服务的投入往往会使产品拥有高附加值,其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会带动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相反,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也会支撑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同样,制造业的结构升级在对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产生需求的同时也会促进其不断发展(如图2所示)[8]。

3.2 生产性服务外包推动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形成

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和资源是有限的,服务外包能够促进企业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开发和维持其核心业务上。首先,生产性服务外包可以节约成本,转移风险,优化资本运营结构。其次,服务外包可以获取专业化服务,提升制造业生产和组织效率[9]。最后,制造业企业员工在服务外包过程中,通过与外包企业人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对方思维和观念的影响,进而对提高自身企业管理和生产等各方面的技能有着很大的帮助。

如图3所示,生产性服务外包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路径有:①技术外溢,主要指技术的转移、学习和模仿等;②人力资本积累,生产性服务业具有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性的特征,通过知识和技术的输出,形成人力资本在制造业中的积累;③规模经济,生产性服务外部化可以促进制造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④产业结构优化,生产性服务外部化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可以促进制造业和贸易结构的优化,最终实现整个产业的结构优化升级[10]。

3.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协同作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的协同作用源于彼此需求关系的存在,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引起了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附近集聚;而制造业集聚下高效便利的投资环境又会吸引生产性服务FDI流入,促进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功能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来进行讨论。

3.3.1 功能型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

功能型服务业是指为生产企业基本活动提供的服务,包括运输、仓储物流、维修维护服务、商贸会展、批发零售业等。

1)竞争产生的外溢效应。首先,功能型服务业企业集聚在一个区域,企业之间会存在相互竞争,这种适度竞争可以促进各个企业努力改善自身工艺流程和服务模式,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同时有利于制造业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其次,通过空间集聚,功能型服务业可以充分利用其信息优势向制造企业施加压力,迫使其在竞争中实现技术和产品创新,从而减少其他各方面的投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2)合作产生的外溢效应。功能型服务业集聚区的企业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协作的,它们通过相互学习和补充来降低贸易成本和交易风险,进而减少交易费用,最终达到创新服务的目标。而这整个过程就是制造业价值链的整体集成能力和竞争能力得以提升的过程。同时,不同功能型服务业集聚可以通过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创新价值链,进而推动制造业升级。

综上所述,如图4所示,功能型服务业集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实质就是一方面通过降低制造业的贸易成本,使制造业取得成本上的剩余;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制造业价值链的整体集成能力和竞争能力以及集聚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模式创新,优化和创新制造业价值链,推动制造业向生产要素和资源消耗成本更低的发展模式转变[11]。

3.3.2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会产生明显的知识溢出效应,即知识和技术在产业之间相互流动和扩散,促进产业关联性增强。知识溢出的渠道主要有3种:一是面对面交流;二是人力资本的行业间流动;三是信息网络传播。

如图5所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主要通过知识溢出效应,为制造业产品技术的创新提供支持,同时随着集聚区内产业之间分工协作,会提升整个区域内的产业资源配置效率,产生整体经济性,最终使制造业取得收益上的剩余,有利于制造企业加速创新,实现转型升级。反过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又会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生更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强化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规模报酬递增效应,从而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

综合以上三方面的阐述,资本积累、服务外包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分别通过生产资料的转移和积累、培育核心竞争力、知识和技术外溢来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将三者结合起来,其共同作用的机制如图6所示。通过知识和技术的外溢以及先进科技和人才的引进,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和应用创新,从而完成变革和创新服务形态,最终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4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问题

4.1 高科技含量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低

2013年中国服务领域(包括房地产、零售、金融等)在GDP中占比46%,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产品、服务手段、配套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能力较弱,整个产业能级较低。生产性服务业R&D投入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并且以政府投入为主,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邮电通信、金融服务等少数行业,造成顾客满意率低,全球化程度不高;国内市场对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足[12]。

4.2 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创新能力低下

我国生产性服务企业长期依靠技术引入,模仿创新,造成研发缺少原创性,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不足发达国家的一半,创新型企业的研发经费只占到全国研发总额的36%,高科技企业占企业研发投入不足20%。因此,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普遍缺乏原始创新能力,缺乏以科技引领整个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4.3 金融机构对制造业支持力度低

制造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有些中小型制造业缺少资金进行生产等活动,但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制造业的贷款申请受理比较严格,对制造业贷款的资金非常有限。如长三角、珠三角的民营制造业企业和给大型企业做配套的或者出口加工的制造业企业给银行带来很多的坏账。制造业给银行的资产质量带来大麻烦,这导致了银行对制造业实行严格的贷款申请受理。

5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随着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概念的提出,数字和信息革命开始兴起,新一轮产业变革将是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和互联网基础上,同时叠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完成制造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和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13]。

5.1 推行智能化的“中国制造”,提高“两业”的信息化能力

将推广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作为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制高点和主攻方向。首先,推广信息软件在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应用,如将ERP、CRM等嵌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经济管理中,通过交易自动化、智能化并作用于关键的业务流程,从而更好地为制造业服务。其次,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如在2020年前,广泛推行数字化制造,在优势行业以重点企业为主体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示范;2020年后,全面推广智能制造,高度重视发展数控系统、传感器等关键部件和工业机器人、3D制造装备等关键装备,并加以全国推广。最后,利用高信息技术为生产性服务企业和制造企业提供标准化的运作模式,引导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6]

5.2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实施智能制造试点

一是促进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出台工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发展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引导纺织、服装、食品等行业加快“机器换工”步伐。培育工业互联网行业协同创新平台。推进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创建两化融合示范园区,实施“百千万”企业示范推广工程,加快智慧企业、智慧城市的建设。加大信息消费力度,建设数字家庭“1+1”试点项目。二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服务型制造。实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服务化试点示范项目,支持制造企业整合研发设计、电子商务、售后服务等资源。实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项目,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融入生产企业供应链管理。引导制造企业采取直接租赁、售后回租、厂商租赁等方式推进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开拓市场[14]。

5.3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集聚式发展,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平台

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发展产业园,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集聚区域,在产业园区内配套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孵化区,并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向制造业所需的服务功能方向发展。在空间布局上,根据不同类型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选择合适的集聚地点。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并更新信息。

5.4 加快生产性服务领域改革,引入竞争机制

要适当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政府主导的一些非基本公共服务行业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调整相关产业政策,引导和鼓励非国有经济进入非基本公共服务行业,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还应重视国有服务企业的经营改革,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政府管制体制。此外,还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生产要素向生产性服务领域转移;吸引国外高端服务业进驻,通过其产生的知识和创新外溢效应来提升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

5.5 加大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的投入

搭建共性技术和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包括信息和数据共享、检验检测服务、人才培训培养等创新服务平台。建立科技中介机构发展专项资金,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用于扶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信息平台建设;紧紧围绕当地重点产业和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引进权威检验检测机构和相关的高层次人才,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第三方产品检验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各地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服务,并推动区域性或行业性的科技中介服务的网络化建设,使各类科技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15]。

5.6 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

实施扶助中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拓宽政府资金增信范围,为中小微企业股权质押融资、信贷融资、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提供增信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在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和融资,落实“万家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发挥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作用,拓宽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加强融资性担保机构监管和风险排查,支持县(市、区)政府整合资源,设立政府主导的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更好的服务[14]。

6 结 语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国际产业高低两端的双重挤压,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网络信息技术的载体,可以将知识和技能嵌入到制造业中,推动制造业的信息化、服务化和智能化,进而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涌现为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我国制造业必须抓住这些机遇,以高新技术、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动力源泉,通过互联网和信息化对制造业进行改造和升级,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隗斌贤.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J].科技通报,2009(11):866-871.

[2] 卫中旗.生产性服务业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探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1):96-98.

[3] 吴 雪.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4] 闫宗敏.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分析[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5] 欧阳文霞.论供应链环境下的合作创新[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12):7-9.

[6] 许颖丽.从“两化融合”到“中国制造2025”[J].上海信息化,2015(1):24-27.

[7] 詹浩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8] 施鹏程.生产性服务业对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9] 白 清.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制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5(4):17-23.

[10]王慧娟.生产性服务外包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

[11]詹浩勇,冯金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理与实证检验[J].商业研究,2014(4):49-56.

[12]苗先亮.浅议生产性服务业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撑作用[J].内蒙古统计,2015(2):26-28.

[13]杨 明.以智能制造作为突破口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N].中国工业报,2014-11-27(A02).

[14]张晓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加快福州工业转型升级步伐[J].中国经贸导刊,2015(4):45-47.

[15]万资平,余凤楼.关于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5(4):1-4.

作者:贾莹 王铁山 徐玲

生产性服务制造业论文 篇2: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协调发展机制不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的增长方式抑制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外资制造业与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关联程度较低等方面,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不均衡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调发展

文献标识码:A

从产业演变的角度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动态的协调发展关系。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还是制造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彼此的互动协调。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将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并提高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不仅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与更大的利润空间,而且可为消费者创造更方便、价值更高的产品或服务。理论和实践表明,制造业的结构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高不仅要依靠制造业自身的进步,同时还有赖于生产性服务业等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高速增长,逐步成为世界制造大国。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990年6096.7亿元上升到2006年68850.0亿元,增长10.2倍。2006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制造业产品在出口商品总额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49.7%增加到2006年的94.5%;制造业吸收了大量城镇就业人口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制造业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从总体看,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较弱,主要表现为制造业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处于价值链低端等,在参与国际分工时,往往只能从事一些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加工装配等环节,或是一些资源能源消耗较大、对环境污染较重的产品生产,因而所能实现的增加值和利润极其微薄。

近几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也取得长足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量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快速增长,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由1990年的2463.5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9192.7亿元;从内部结构看,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产性服务仍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为:服务业产值规模小、内部结构不优化,在国民经济和整个服务业中的份额相对较低,按照2004年普查数据,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比同年美国水平低36个百分点,比日本低31个百分点,甚至比印度低10个百分点。

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不均衡的主要表现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协调发展机制不完善。一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模式不完善,主要表现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力”不够。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核心服务能力,不能完全满足制造企业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制约了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力”也不足。我国制造业产业链条较短,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尚未成熟,区域产业配套能力不强,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跨区和溢出功能的有效拓展和发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者之间基本上是“点对点”或“点对群”的协调发展模式,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对制造业企业提供的服务更多的是单一功能或是生产经营的某个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资源最大化利用,与“群对群”的最佳模式仍有较大距离。二是我国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市场竞争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市场竞争仍不充分,特别是那些在原有体制下属于垄断性的服务行业,如,金融、保险、通信等行业,改革的进程比较缓慢,市场竞争难以发挥作用,导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制造企业的需求。反过来,又会阻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规模效益比较差。一方面,由于我国绝大多数的制造业企业依然处于“大而全、小而全”的封闭式自我服务阶段,制造企业不能有效地培养核心竞争力,不能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外包。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诚信体系不完善,无法保证外包业务能按时完成,也无法保证外包契约能连续、顺利的履行。这样,不但导致制造业的产品单一,而且妨碍与制造业紧密相连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品开发。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很少,提供的产品品质也不高,无法满足两种产业协调发展的要求。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制造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规模小又严重制约两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我国制造业的增长方式抑制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我国制造业是基于进行加工贸易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基本上从事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或装配活动;即使是技术或资本密集型的产品,我国从事的也是劳动密集型的工序,产品附加价值和技术含量较低。这些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生产、加工、装配、制造环节,其技术经济特征是对资源的高强度消耗和高密集化使用。跨国企业凭借生产性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占据了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赚取高额利润,而我国依靠跨国企业贴牌定制的“中国制造”往往产出多,资源消耗大,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很低。长期以来,我国外资拉动型的制造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较大规模和竞争力的生产性企业集团较少,平均规模较小,在组织规模、服务技术、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四)外资制造业与本地生产性服务业关联程度较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廉价资源和要素,如,劳动力、土地和环境等,吸引跨国公司到本地投资以承接国际制造业向本地的转移,从而迅速扩大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这种模式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较为明显的局限性,即外资企业与本地产业的关联薄弱。外资制造业中加工型、出口型、生产型企业居多,而且大多属于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组织体系中的封闭环节,产品线和产业链延伸不足,呈现“二少一多”特征,即外资企业对本地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需求少;产品设计、关键技术、零部件依赖于进口,对本地研发或技术服务需求少;产品直接出口多,而且多进入跨国公司营销体系。此外,外资制造业所需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物流服务、法律服务、广告策划、市场调研等服务,表现出明显的外向化特征,使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内在的产业关联被割裂,产业链

向生产性服务业增值部分的延伸受到抑制。

三、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和竞争机制。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大部分属于垄断的行业,如,金融保险、铁路运输、邮电通讯、信息等行业。这些行业由于自然垄断或行政垄断的属性,进入门槛较高,导致市场竞争较弱,结果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受到抑制。同时,进入的壁垒也导致服务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程度降低。因此,政府应高度重视并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扶植与支持力度,降低进入门槛,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构建有利于竞争的市场环境,促使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切实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形成相互支撑、相互推动的紧密关系,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

(二)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模式。应有针对性地吸引外资服务业进入,变单纯的制造业集聚为集成制造与服务功能的产业链集聚。同时,进一步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强化企业内部资源、业务整合的自主性。引导和推动制造业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逐步将发展重点集中于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和品牌运作上,将一些非核心的生产性服务环节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以核心竞争优势整合配套企业的服务供给能力,大力发展产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体系。

(三)推动制造企业生产性服务环节外包。从宏观方面看,影响制造企业生产服务外包的主要因素是交易费用的高低。在一个低交易费用的环境中,制造企业在外包生产性服务过程中,能有效地削弱“搭便车”行为、发现隐藏信息、甄别虚假信息、转移外包风险等,从而稳定外包利润的预期。为降低交易费用,政府应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政府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服务效率,加强诚信建设,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等。从微观角度看,影响制造企业生产性服务外包的主要因素是生产服务企业的效率。为此,政府要制定合理的产业组织政策,建立起有利于竞争的市场环境,从而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使制造企业将会计、审计、研发、设计、信息、物流、技术咨询和广告营销等各种服务性业务加以剥离,外包给不同的专业公司,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

(四)增大科研投入,加强信息技术应用,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制造业的先进性需要依靠先进技术作为支撑,而持续技术创新则是保持技术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创新可产生极高的附加值,促使产品价值链发生连续突变和飞跃。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的融合,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融合不仅具有更高的附加值与更大的利润空间,而且可为消费者创造出更多、更方便、价值更高的产品或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生产性服务业的虚拟化、网络化成为一种可能。同时,无论对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化改造,还是以信息化带动和发展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都将强化产业体系的整合,而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没有大量的前期投入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根据我国目前情况,需要增加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各项投入,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教育、人才等优势,建立服务功能强、辐射作用大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

(五)制造业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制造业企业应转变增长模式,转变经营理念,进行组织创新。注重核心技术的培育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并通过将生产服务业环节外包化来整合外部专业分工优势,推进产业链条企业优势互补,形成企业间的强强联合,确保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保持良好的动态的契合,不断提升整个产业价值链竞争力。

(六)从制造业的“招商引资”转变为“招商选资”。现阶段,我国有关外资政策的关键问题不再是通过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而应改变招商引资战略,把重点放在高技术、高产出和高附加值的大型项目和商贸配套服务项目上,特别要引入外资企业的研发中心和营销网络,给外资服务机构国民待遇,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给予支持。

(责任编辑:闫春英)

作者:杨仁发 张爱关

生产性服务制造业论文 篇3:

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研究

(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摘要]文章以《2002年江苏省42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结果表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带动制造业发展的能力相对较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互动不足,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互动不足。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产业关联效应

[[[

[作者简介]蒋希(1984-),男,湖南湘潭人,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战略;李锦飞(1962-),男,江苏南通人,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工业工程。

The Study on Industry Relevancy Between Producer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Jiangsu Province

Jiang Xi, Li Jinfei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212013)

Key words: producer service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dustry relevancy

生产性服务业也称为生产者服务业,是指被其他商品或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Greenfield H,1966)。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需求性服务业,贯穿于生产过程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环节,与国民经济各部门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笔者主要研究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关联效应,对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的江苏省在引导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制造业的结构升级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西方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其中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方面的研究主要有:Daniels(1986)、Park & Chan(1989)、Coffey(1992)、Bathla(2003)等认为,生产性服务和制造业部门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Lundvall & Borras(1998)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两者出现了融合趋势;Erik R.Larsen & Ann van Ackere & Kim Warren(1997)则总结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在四个方面为制造业提供服务,从而形成较强的技术关联性。

国内的学者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相对较晚,其中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研究的主要有:刘勇(2007)认为,在不同的时期生产性服务业在制造业领域内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唐强荣等(2007)研究了新工业化条件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原毅军等(2007)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了在技术关联条件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研发策略;林略等(2007)研究了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专业化集聚化发展;杨春立等(2008)以价值链为切入点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价值链变化。

二、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笔者研究的数据来自《2002年江苏省42部门基本投入产出表》,表中将国民经济划分为42个部门,其中第一产业1个部门,第二产业25部门,第三产业16部门。江苏省2002年制造业的部门根据GB/T4754-2002确定。另外,结合我国统计分类标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科学研究事业等8个部门。

笔者采用投入产出法,选取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四个指标,通过具体计算来对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关联效应进行分析。投入产出分析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瓦西里·列昂惕夫(Wassiyl Lenoetif)在1936年创立的。该方法自创立以来就成为进行国民经济产业关联效应分析的重要方法。对生产性服务业而言,投入产出法是刻画其产业联系的最普遍方法,它能够提供微观层次的产业间交易信息和最终需求输送情况,有助于探讨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Stabler&Howe,1993)。

三、研究结果分析

表-1 2002年江苏省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率(%)

由表-1可以看出,制造业中间需求最高的生产性服务业部门是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之后依次为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金融保险业、邮政业。在这中间需求率排名前五的生产性服务业中,除金融保险业外,其他都属于传统服务业,尤其是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中间需求率高达58.53%和46.94%,远大于其他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技术和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偏低。这说明,江苏制造业部门中间需求的层次较低,主要是由于制造业部门档次不高所致,未来制造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压力较大;江苏省制造部门的自主创新能力较低,这与加工工业占据江苏省制造业较大比重的现状是吻合的;江苏省制造业部门的业务外包开展较少,很多企业还是停留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阶段,制造业部门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较低。

表-22002年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

由表-2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业中对制造业中间投入最高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排在前五名的依次还有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科学研究事业、金融保险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这些部门也是对制造业的发展带动能力较强的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与前面对中间需求率分析的结果不同的是,对制造业中间投入率较高的5个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中有3个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分别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事业、金融保险业。这表明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对制造业的带动能力相对较强,这些部门既能够给制造业提供专业的管理支持、融资支持等服务从而促进其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壮大,又能为制造业提高先进的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从而帮助其准确全面地抓住信息、促进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因此,重点引导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部门发展的对于提升江苏的制造业档次,促进制造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和实现江苏省的产业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表-3 2002年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影响力系数

表-4 2002年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感应度系数

如表-3所示,江苏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为1.2629,大于1,说明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带动能力较强,是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江苏省所有的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都小于1,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能力有限。

如表-4所示,江苏省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为1.3664,说明江苏省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支撑作用明显。在生产性服务业中,批发与零售贸易业的感应度系数为2.5993,交通运输与仓储业为1.2823、金融保险业为1.2650,这些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说明这三个部门对于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较为明显,而其他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

由于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消费者,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带动能力是有限的;生产性服务业中的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与仓储业、金融保险业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较为明显,其他部门支撑作用有限。总之,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不足,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互动不足,主要原因是制造业的结构不尽合理,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制造业企业的业务外包动力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其专业性也有待提高。

四、结论

笔者通过以投入产出法为研究手段,以《2002年江苏省42部门投入产出表》的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产业关联效应,主要结论如下。

(1)江苏省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主要集中在批发与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与仓储业等传统服务业部门,制造业的档次较低;生产性服务业中对制造业中间投入率较大的部门主要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事业等,这些技术和知识密集的部门对制造业发展的带动作用相对较大。

(2)江苏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互动不足,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互动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带动能力有限,除批发与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与仓储业和金融保险业外,其他部门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也有限。

[参考文献]

[1]刘 勇. 论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J]. 学习与探索,2007,(6):150-154.

[2]林略,杨俊萍,但斌. 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专业化集聚化发展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7,(10):74-75.

[3]唐强荣,徐学军. 新型工业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J].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1):122-124.

[4]杨春立,于 明.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价值链变化的分析[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14(1):154-159.

[5]原毅军,耿殿贺,张乙明. 技术关联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研发博弈. 中国工业经济,2007,(11):80-87.

[6]Bathla. Inter Sartorial Growth Linkages in India: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Liberalized Reforms,2003,23-29.

[7]Coffey W, Bailly A. Producer services and systems of flexible production. Urban Studies,1992,29(3):857-868.

[8]Daniels P W. Services Industries: A Geographical Appraisal. London: Methuen,1985.

[9]Erik R.Larsen, Ann van Ackere, Kim Warren. The Growth of Service and the Service of Growth: Using System Dynamics to Understand Service Quality and Capital Allocation[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1997,(19):43-49.

[10]Greenfield H. 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6.

[11]Landfall B.Bad Boras,the Globalizing Learning Economy:Implication for Innovation Policy TESER Programmer Report,DG.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1998:45-52.

[12]Park.S.H,K·S.Chan. A Cross Country Input Output Analysis of Intersector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and their Employment Implications,1989,(2):199-212.

[13]Stabler J C, Howe E C. Services,trade and regional structural change in Canada,1974-1984.Review of Urba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1993,5(1):29-50.

[责任编辑:黄兴豪]

作者:蒋 希 李锦飞

上一篇:呼叫中心远程教育论文下一篇:反授权的数字电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