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论文

2022-04-20

摘要: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派生出来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这一理论,试图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效应。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论文 篇1: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的动态异质性

摘要:新常态时期我国的产业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服务化趋势,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分迅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兴力量时间序列上,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结构均呈“服务化”趋势,相较于产业间关联,生产性服务业的内部关联效应日渐增强,但其内部分化严重,发展水平较低,对进口的依赖较强,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不高。研究同时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行业匹配程度较高,但行业异质性明显,知识密集型生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需求拉动力上,而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推动力较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前向与后向关联也存在较大的异质性,两者呈完全的镜像关系,其间接关联也呈两极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间接推动作用弱化,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间接拉动作用日渐突出。要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既要扩张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也要进一步优化其内部结构,同时还要顺应其产业关联的动态变化及异质性,强化产业间的关联机制。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产业结构;产业关联度

一、引言

新常态时期,我国的产业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的43.9%,我国产业结构由原来的“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而且这一转变趋势得以延续。201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与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的差距进一步扩大至5.5%,2015年这一数据更是达到了10%,第三产业的增长率也明显高于第二产业,我国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服务化趋势,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十分迅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兴力量。作为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专业化的产业体系,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和技术密集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推动制造业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有重要的积极影响。但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的制造业却面临需求、供给两端不振的困顿局面。一方面,我国制造业的新订单指数长期在临界点左右徘徊,其需求增长缓慢:另一方面,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指数更是自2015年开始便长期位于临界点以下,其供给能力趋于萎缩。总体上看,我国制造业企稳回升的态势并不显著,尤其是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相对不足,《2016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整个“十二五”时期,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维持在8%左右,201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工业占比尚不足11%,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还很漫长。而制造业创新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化发展,两者之间的关联效应能否得以充分发挥是实现转型升级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

理论上,作为制造业企业内部生产服务市场化发展的产物,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形成了专业化的产业分工体系,在这一体系内,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制造业尤其是制造业内部的纵向一体化程度。制造业纵向一体化程度越高,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拉动作用越强,相对于组织内供给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的外部专业化发展更有利于节约制造业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可以说,基于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联发展形成了一种数量和结构叠加的优化效应。从价值链的角度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制造业企业向产品价值链高端攀升,而我国之所以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主要也是因为价值增值的源泉——生产服务环节主要被发达国家占据,处在价值链高端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的发展十分有限,其与制造业之间的关联发展效应并不突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外部效应较小。高觉民、李晓慧(2011)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就表明,二者相互积极的互动作用尚不充分;刘书瀚、张瑞、刘立霞(2010)的研究同样指出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效应仍处于较低水平;张月友(2014)更是直接提出了“中国产业互促悖论”,认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关联互动尽管增强,但工业化却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着重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2002-2012年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联水平,并按照技术特征将制造业细分为低技术制造业、中等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考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结构匹配问题。而且,上述所提基于投入产出的关联分析主要集中在2010年之前。2010年之后,金融危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一步显现,产业问的互动互促与前期相比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利用最新的2012年投入产出表数据,综合分析不同阶段产业关联的异质性,明确产业关联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正在进行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概况的统计描述

按照Greenfield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我们一般把生产性服务业界定为提供中间投入的部门,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生产性企业,把消费性服务业界定为给最终消费者提供最终需求的部门。但是由于大部分服务业既可以为生产者提供中间投人,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最终需求,因此,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外延),学术界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学者较多采用的是以中间需求率为划分依据,如Goodman&Steadman(2002)、周及真(2013)等的相关研究。本文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说明,采用中间需求率对投入产出表中服务业的各细分行业进行分类(见表1)。以投入产出表为依据,按照中间需求率均值>50%为标准。将生产性服务业归纳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批发和零售业。

本文主要采用历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投入产出延长表的相关数据,目前我国投入产出表更新至2012年。其中,2002年、2005年、2007、2010年均为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其中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分两个部门,我们计算时将其所有数据合并为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科学研究事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合并为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共涉及到139个部门,我们进一步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将其划定为42个部门,以保持数据研究的统一性。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中制造业共包括17个细分行业,我们借鉴Lall(2000)的研究,结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技术产业分类,把我国制造业内除其他制造业和废品废料业之外的15个细分行业划分为低技术行业、中等技术行业和高技术行业三大类,进一步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内部三大技术行业间的关联效应,考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结构匹配度。

1.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量变化

从总量上看,2004-2012年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取得了较大发展,其产值增长了近4倍,但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以及占GDP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甚至是一些中等收入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其占比变动幅度不大,尚未表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如图1)。从经济贡献率上看,与服务业的GDP贡献率变动趋势相一致,2007年之前生产性服务业的GDP贡献率趋于上升,其后呈波浪式下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不显著(如图2)。

从就业吸纳能力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增长率稳步提升,并且高于全产业以及服务业的就业增长率。与其产值占比相比较,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比重明显偏低,生产性服务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较强。同时,六大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对劳动生产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尤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下降显著,下降率达50%以上。

2.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动态变化

首先,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仍以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数据分析表明,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较高。一直保持在50%以上,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以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较低,且逐渐下降。传统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尤以2007年以来下降明显,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所占比重也趋于下降,所有细分行业中,只有金融业占比显著上升。从GDP贡献率来看,2007年之前生产性服务业的GDP贡献率呈上升趋势,但2007年之后显著下降,2010年短暂上升之后又下降(见图2)。各细分行业中,批发和零售业的贡献率最高,其均值近1%,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最低,只有0.14%。现阶段,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以传统服务行业为主,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尚且不足,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不高。

其次,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结构呈服务化趋势。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2007年之前一直是“二、三、一”的格局,逐渐演变成了“三、二、一”,而且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服务业成为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中占比最高的产业,制造业所占比例在2005年之后显著下降(下图3)。

第三,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结构一直维持“二、三、一”的产业分布,第一、第二产业占比趋于下降,第三产业占比趋于上升,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2005年之后,制造业所占比例趋于下降(下图4)。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1.研究结论

第一,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分化严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占比较低。且逐渐下降。与产业间关联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的关联发展效应日渐强化,其中间投入结构与中间需求结构均呈服务化发展趋势。

第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行业匹配程度较高,但行业异质性明显。知识密集型生产服务业对高技术制造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需求拉动力上,而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供给推动力强于需求拉动力。尽管结构合理,但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问的规模矛盾突出,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人主要依赖于进口,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无法直接满足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知识密集型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不足。

第三,不同阶段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联异质性较强。2002-2010年间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后向关联尤其是间接后向关联效应更加显著,而且这种关联更多地体现在生产性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之间。2010年之后,这一趋势完全逆转,两者间的间接前向关联水平显著提高,而间接后向关联水平则明显减弱,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联从生产性服务业的供给推动转变为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的需求拉动。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动力不断强化,这正适应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的发展要求,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相一致。

2.对策建议

结合前文分析,要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就必须顺应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产业关联的动态变化,补足两大产业互动互促作用机制中的短板,具体思路包括:

其一,不断增大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规模,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对接高技术制造业的自主创新驱动。

其二。现阶段推动两大产业有效融合的关键在于增强其直接前向关联水平和间接后向关联水平。增强直接前向关联水平的关键在于发挥制造业升级发展的驱动器作用,以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扩张,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动力:而增强间接后向关联水平的关键在于优先发展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以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变迁推动制造业的结构调整。

其三,合理选择生产性服务业的主导行业。尽管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的升级推动效应较为明显,但综合考虑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细分行业的属性变动,在对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应优先发展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次是金融业、交通运输及仓储、邮政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业。

其四,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机制。地方政府应从产业关联效应的视角改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同集聚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强化在人力资本、信息化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积累和投入,扩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的区域边界;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制造业集聚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外溢效应,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突破行政藩篱,构建建立在产业联动发展基础上的跨区域产业关联机制。

作者:卫颖

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论文 篇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派生出来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这一理论,试图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效应。本文首先定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与制造业关联的理论基础,然后利用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生产性服务投入率、生产性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得出结论: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程度总体上来说,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不能满足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急需专业化,规模化。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产业关联;投入产出表

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消费性服务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Machlup(1962)最早提出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知识密集产出的行业。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国内外学术界对生产性服务业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对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了不同的概念界定。陆小成(2010)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为其他产业生产商品和提供中介性服务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产业。

由不同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界定可知,虽然仍存在一定的分歧,但是有三个方面是基本一致的,即生产性服务是一种中间投入而非用于最终消费;生产性服务是服务于生产环节的产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密切的联系。由此推断得出,生产性服务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服务部门派生出来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贯穿企业生产的上中下游诸多环节,为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供服务产品。中国政府正式公开使用生产性服务业这一概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是作为消费性服务业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提出的,其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的理论基础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性强。生产性服务本身的发展经历了内部化向外部化的演变过程。在经济发展水平与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交易成本较高时,生产性服务通常由企业自身内部专门的服务部门来满足其生产的需要。伴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变革,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产业链进行分解,将自身产业链中核心竞争力以外的、价值不高的一些支持活动,如会计活动、运输、仓储等活动都外包出去,经济系统中开始涌现出专门提供生产性服务的独立市场,这些外包出去的业务慢慢形成了专门化的独立的生产性服务产业。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看,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物流、技术服务等环节,本来就是一个循环完整的价值链,上下游各种服务同制造过程相互关联依存;另一方面,制造业部门的产品附加值中越来越多的比重来源于服务,服务含量在整个企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越来越多地作为中间投入用于制造业部门的生产。

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依附性强。生产性服务业是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服务的,这些现代的专业性服务借助于生产过程、物质资本、各类优秀的技术和服务人员,为生产过程提供复杂的配套服务。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用于中间投入而非最终使用,所以它渗透到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具有统合、协调、控制、计划、评估等功能,具有较强的正向关联性,能够把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引入到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是构成制造业部门的产品价值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分析

本文主要选取2007年和201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来进行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选取包括8个部门,分别是:A交通运输及仓储业,B邮政业,C信息传输、D金融业,E房地产业,F租赁和商务服务业,G研究与实验发展业和H综合技术服务业。制造业的选取包括16个部门,分别是a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b纺织业,c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d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e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f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g化学工业,h非金属矿物制品业,i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j金属制品业,k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l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m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n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o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p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含废品废料)。以下用字母代号记录。

(一)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产出的比较,进行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

从图4-1中看出,制造业、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产出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升高,并没有发现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二)从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进行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联系

从总体上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中65%都是用于中间投入,其中邮政业的90%都是用于中间投入,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金融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研究与实验发展业中50%以上都是用于中间投入,房地产只有20%用于中间投入,原因可能是房地产业包括投资性房地产和商品房交易,房地产交易自然是用于最终使用中,投资性房地产一般用于中间投入,在这里我们应该将房地产业划分为投资性房地产和非投资性房地产。由于数据存在局限,所以笔者并没有将其区,我们可以忽略房地产业。再从另一方面来看: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为25.7%,这一数据来看,并没有体现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在生产性服务业用于中间需求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流入到制造业的部分为39.33%,其中用于制造业的部分最高的是研究与实验发展业的74.58%,最低的是邮政业的27.93%。从最后一列比分比可以看出:在生产性服务业用于中间需求中,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流入到制造业的部分不低。

数据显示:生产性服务业对具体制造业的投入率较低,10%左右。但是从2007年到2010年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制造业的比例从8.75%上升到9.97%,小幅上升。毕竟制造业投入比重大的仍然是原材料、技术、设备等物质投入。

(三)从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联系

数据显示: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产业有12个行业,有75%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大于1。表示制造业的总需求增加一单位时,其他所有产业包括其自身所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超过1。

说明制造业是一大支柱性产业。从制造业影响力系数来看,制造业中除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外,各具体制造业行业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各制造业的总投入增加1个单位时,对国民经济所有其他产业包括其自身的中间投入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都大于1,表明制造业同时具有主导性。具体来看:各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各制造业的总投入增加1个单位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基本上大于1,表明制造业的增产将会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及进步。

数据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除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和金融业外,其他生产性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都没有达到1。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并非是一大支柱性行业。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倒是一大主导性行业。生产性服务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感应程度小,尽管上述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中间需求率高达60%,但是对整个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影响还是巨大的。再具体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大多小于1,说明生产性服务业的总需求增加一单位时,对制造业的需求感应程度较小。

三、结论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程度总体上来说,处于一个较低的位置。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不能满足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急需专业化、规模化。

从中间需求率来看,2010年整体制造业对整体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为39.33%,这对生产性服务业需求不低,而从中间投入率来看,2010年整体生产性服务业对整体制造业中间投入为6.31%,也就是说中间投入中有将近93.69%仍然来自物质投入,这种高物质消耗发展模式导致制造业在某种程度上更依赖于制造业本身。从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来看,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是不低,但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投入实际上很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并没有满足或适应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与制造业需求的协调性还较低,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加强。因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程度在总体上明显不足。

(二)生产性服务业对具有环保、技术密集产业的中间投入比重加大,这是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与优化的良好体现。

从上述分析得出:2007年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率合计为8.75%,2010年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率上涨到9.97%,2007年传统制造业略低于先进制造业,2010年传统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率逐渐加大,可以看出生产性服务业对具有环保、技术密集产业的中间投入比重加大,这是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与优化的良好体现。

(三)生产性服务业是一大主导型行业,对国民经济所有其他产业包括其自身的中间投入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大,对这些产业的带动作用显著。

在上述分析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中发现,制造业在我国既是一大支柱型行业,又是主导型行业。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发现,生产性服务业是一大主导型行业,对国民经济所有其他产业包括其自身的中间投入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大。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中国投入产出表

[2]田家林,黄涛珍.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关系——基于历次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0(08)

[3]李博,韩增林.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大连市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3)

[4]付承伟,李玉成唐志鹏.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京沪生产性服务业比较[J].地理研究.2013(09)

[5]焦爱丽.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14(06)

[6]纪流河.沈阳市机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价格月刊.2009(06)

[7]曹毅.天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经济地理.2009(05)

[8]柳倩.我国现代服务业产业关联分析[D].辽宁大学.2013

[9]纪流河.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商业时代.2009(13)

[10]申玉铭.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分析[J].地理学报.2007(08)

作者:张彩霞 解欢欢

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论文 篇3: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综述

[摘 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已经引起了国际上众多学者的关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一理论问题在我国开始引起关注,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互动机制以及实证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互动发展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含义及范围

目前学术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含义还存在争论,对于其内涵的界定也各不相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从产业本身的属性出发,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就是知识型产业,是知识产出的产业,如Machlup(1962年)。此后,格鲁伯和沃克在1989年时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不但产出知识,还产出人力资本。Byers和Lindahl(1996年)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主要提供专业性、科学性和技术性服务的产业。另一种观点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指其服务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作为中间投入的服务业。如Jueff(1996年)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是依靠制造业部门并为制造业部门提供服务的产业。Coffer(2000年)认为,生产性服务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中间连接的作用,用来生产其他产品或服务,是一种中间投入的产业。国内的学者大多倾向于后一种观点,如钟韵和闫小培(2005年)曾提出,生产性服务业并不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而是作为中间投入直接为相关商务企业和工业提供服务。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2006年)认为,生产性服务指的是那些被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对应的,生产性服务业指的就是生产性服务企业的集合体。

从上述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众多学者总结的生产性服务业有两个特征:一是它作为一种中间需求性的服务业而存在的,二是它通常具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或者资金密集型的特点。Toivonen M(2004年)指出,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性是它与其他服务业之间的最基本区别。同时,Aslesen H W和Isaksen A(2005年)指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构成部分。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哪些行业,目前在国内外的学术界也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学者们从各自的角度认为生产性服务具有不同的外延。Martinelli(1991年)提出,生产性服务业应包括以下行业:资源分配和流通相关的活动,如银行业、金融业等;产品和流程设计及创新相关的活动,如研发、设计等;生产组织和管理本身相关的活动,如咨询、信息、财务等;生产本身相关的活动,如质量控制、维持和后勤等;与产品推广和配销相关的活动,如运输、市场营销、广告等。Lundquist,Olander和Svensson(2008年)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应包括以下行业:信息和通信技术服务、营销、广告、设计和其他咨询、科研、证券服务、机械设备相关租赁业、金融和法律服务、技术和工程咨询、工业批发等。聂清(2006年)、田曦(2007年)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应分为上游生产者服务,如产品设计、产品研发;中游生产者服务,如贸易、运输、供应链管理等服务;下游生产者服务,如商务服务和中介服务等;全程生产者服务,如金融保险服务、结算服务等。可见,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延比较难以界定,目前多数学者进行研究时选取几个达成共识的行业,如现代物流业、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商务服务业、科技研发服务业等。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

从产业演变的视角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越来越密切,二者的动态协调关系越来越明显。对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马歇尔认为厂商的集中能促进专业化供应商队伍的形成,产生正的外部性,从而有利于知识外溢。这是制造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一个最初的论述。1990年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结合对国家竞争优势关系重大,并且描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紧密相连的关系。我国学者王玉龄(2007年)曾经总结指出,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泾渭分明阶段、共生互动阶段和渐次融合阶段。时至今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融合趋势愈发明显,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于两者之间的互动发展问题,目前主要存在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制造业是前提和基础,即需求论。这一观点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制造业的发展为前提和基础的,没有制造业在发展中产生的对生产性服务的需求,生产性服务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如Cohen和Zysman(1987年)曾经指出,工业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巨大的需求部门,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以制造业的发展为基础和前提。而制造业企业内部存在技术缺陷,因此企业对相关服务的需求必须通过外部购买来实现,从而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大发展。制造业是服务业的重要需求部门,因此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以制造业的发展为基础。Rowthorn&Ramaswamy、Klodt、Guerrieri &Meliciani等外国学者也持同样的观点。我国学者张世贤(2000年)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只有工业化和城市化都达到了一定水平,才能形成对服务业的需求和市场,服务业才有可能获得高的要素投入回报。

第二种观点认为服务业是前提和基础,即供给论。这一观点认为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才是制造业生产率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如果生产性服务业不发达,则制造业部门的竞争力不可能很强。也就是说,相对于制造业而言,生产性服务业处于供给地位,主导地位。O′Faeeell和Hitchen(1990年)指出一个地区如果缺乏有效地生产性服务业,将会阻碍其制造业的生产率和竞争力的提升,进而破坏该地区的总体发展进程。Dnniels(1989年)和Illeris(1994年)指出,有效率的生产性服务业才是制造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竞争力的前提和保障。江静、刘志彪、于明超(2007年)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是高级生产要素,它的发展是制造业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源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将在提升自身效率的同时降低制造业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最终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王贵全(2002年)认为,生产性服务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费用的降低,有利于产品差异化的形成以及贸易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它对国际贸易格局会产生重大影响,生产性服务水平高的发达国家在世界中的份额提高,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地位相对下降。发展中国家要想改变其地位和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

第三种观点是互动论。这种观点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二者之间是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制造业的发展壮大会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需求,同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会促进制造业生产率的提高。Francois(1990年)、Diaz(1998年)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是互动关系,技术变化所引起的“垂直分离”促进服务业独立出来,使得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郑吉昌、夏晴(2005年)指出,随着制造业结构形式的不断变革,服务作为中间投入要素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制造业。制造业企业活动的外置又带动了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进入了一个高度相关、双向互动的阶段。建设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必须要与相关的服务支撑产业协同发展,形成整体合力,从而保持竞争优势。李庆杨、孙秀秀(2009年)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对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二者不断融合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高觉民、李晓慧(2011年)指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的增长,同时,制造业的增长显著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且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部门与制造业均呈现互动发展关系。

第四种观点是融合论。这种观点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意义上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二者出现融合的趋势。也就是说,当两者彼此依赖加深,进入高度相关和补充阶段,将是两者的深度融合。聂清(2006年)提出,制造业功能日趋服务化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即制造业部门的产品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随产品一同出售的还有知识和技术服务;服务指导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童杰、张旭梅、但斌(2010年)以实物产品和生产性服务的关联为切入点,提出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三种模式:基于共生性的融合模式、基于内生性的融合模式、基于互补性的融合模式,并分析了三种模式的典型案例。

上述几种论述关于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我国学术界比较流行的观点。而对于这几种观点的总体看法是需求论和供给论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不免有些片面,缺乏对于问题的全面深入的剖析。互动论对于二者关系的阐述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而融合论反映的是未来的产业发展演变的趋势。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的内在机理

1.基于分工视角的互动机制。按照古典经济学派的思想,随着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促进分工进而提高生产效率。所以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分工深化的结果,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包发展是分工深化和专业化程度提高的体现。Riddle(1986年)曾经提出服务业向经济发展的灰泥一样,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是经济的黏合剂,是便于一切经济交易的产业,是刺激商品生产的推动力。格鲁伯和沃克(1999年)认为生产性服务业的本质是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这两种增长性极强饿资本导入生产过程中。薛立敏(1993年)、顾乃华(2005年)等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是知识技术等,使得生产更加专业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可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容量的扩大,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在不断加深,所以经济效率将不仅仅取决于各种生产活动本身的情况,而是越来越取决于各种生产活动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就是服务业。这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制造业的服务环节的外包来体现的。陈宪、黄建锋(2004年)认为,服务业增长的真正原因应该是社会分工。分工促进了服务业的增长,主要表现在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个方面。首先是消费性服务业方面,如现代社会中的家政服务业其本质就是各个家庭单位将原本由自身提供的服务转变为向外部市场购买服务。而对于生产性服务业来说,主要体现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原来作为企业内部环节的研发设计、会计营销、咨询会展等服务职能部门逐渐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生产服务环节和市场主体。服务业的这种外部化发展的演进趋势,是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入和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这种演进趋势的内在机制就是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分工产生的收益大于其产生的交易费用。

2.基于价值链视角的互动机制。价值链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郑吉昌、夏晴(2005年)根据价值链理论把企业的生产活动分为上中下三个环节。产品开发、采购管理等为上游环节;生产加工为中游环节;产品发运、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为下游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上游、下游这两个环节集中的基本上都属于生产性服务。随着市场分工程度的不断深化,生产性服务这一环节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成为产品价值的重要构成部分和产品差异化的主要来源。高峰(2007年)认为现代制造业企业必须把资源配给到关乎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核心生产过程上,而把生产过程的其他方面特别是生产性服务环节占有的资源释放出来交由专业化企业完成。

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实证研究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很多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是运用投入产出法及回归分析等数学方法来验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王金武运用1995、1997、200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尚未形成,主要是由于四个制约因素,即:制造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产业链的衍生社会化不足、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发展缓慢、缺乏二者良性互动的机制和平台。薛丽敏(1993年)运用投入产出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了台湾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陈宪、黄建锋(2004年)对中国31个省市2000年截面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在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接近服务业作为整体对制造业生产率促进效应的三倍。顾乃华(2005年)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DEA方法,探讨了转型时期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唐强荣、徐学军、何自力(2009年)从生态学种群Logistic生长方程的视角,在不考虑种群进化的影响并假设共生的作用是扩大种群环境容量的条件下,提出在共生作用和环境变化影响下以分段Logistic函数近似表示的环境容量不断变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发展模型,并对中国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共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与种群属性、种群密度、制度环境变化和产业环境变化有关。韩德超(2009年)利用中国分行业统计数据,借助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我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间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长期中,而这具有单相因果联系,从而证明了在长期中“需求论”适用于中国;而在短期中,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具有双向因果联系,证明了短期中“互动论”适用中国。刘权、李洪雄(2010年)以浙江省为例,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集聚效应的影响作用。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DEA模型的实证检验得出结论,金融业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较大,交通运输仓储业影响效应为负效应,而房地产业对制造业的影响最大。高觉民、李晓慧(2011年)对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在产业视角下进行了分解与重构,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机理模型,然后运用2000-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包括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出方程在内的联立方程组,对其互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五、述评

通过以上的综述我们发现,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的研究大多数学者是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剖析。从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界定方面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新的行业层出不穷,不断作为生产的中间环节进行投入。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作为工业生产的中间环节而投入的服务行业也有所不同,或者说投入比重在发生变化。所以,对于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行业的界定其实是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迁而变化的。对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也是如此。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目的是建立工业基础,因此工业是发展的重点和前提,而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制造业的发展起到辅助的作用,也就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工业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及需求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基础基本奠定以后,经济的发展要依靠工业制造业质的提升,也就是说需要增加工业制造业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增强创新能力、营销能力等,这些需要的是科技研发、物流、广告营销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也就是说此时工业制造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以生产性服务业为基础和前提的,也就是供给论。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开始互动发展,互相促进,互为前提,共同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当工业化发展到较高阶段之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经济发达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开始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型,而将其生产环节转移到欠发达地区。所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问题是一个随着经济的发展,时间的推移而重心转移的过程。

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工业基础已经建立,需要提升工业制造业质量。所以当前我国的发展重点应该转向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从而为工业制造业转型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当前我国学者对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也多是集中于运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对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进行分析,并且多集中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促进作用的数量分析,应该说这是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但是每位研究学者都是从自身的研究需要出发,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对于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行业进行不同的划分,应该说这是导致研究结果各不相同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格鲁伯,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和影响[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2]Beyers W B,Lindahl D P.Explaining the Demand for Producer

Services:Is Cost-driven Externalization the Major Factor?芽[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1996,75(1),

[3]Coffer W J.The Geographies of Producer Services[J].Urban Ge-ography,2000,21,(2).

[4]顾乃华,毕斗斗,任旺兵.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9).

[5]Toivonen M.Expertise as Business.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Knowledge -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KBIS)[D].Helsinki. Helsink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4.Epsoo.

[6]Aslesen H W,Isaksen A.Knowledge 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and Urb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2007,27(3):321-338.

[7]王玉龄.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3).

[8]Cohen S,Zysman J.Manufacturing matters: the myth of the post-industrial economy[C].Basic Books,New York,1987.

[9]张世贤.工业投资效率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实证研究——兼与郭克莎博士商榷[J].管理世界, 2000,(5).

[10]O′Faeeell P.N,Hitchens D.M. Producer servic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a review of some major conceptual policy and research issues[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0(22):1141- 54.

[11]Dnniels P.W.Some perspectives on the Geography of Service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89,(13).

[12]Illeris S.Proximity between service producers and service users[J].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1994,(85).

[13]江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区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7,(8).

[14]王贵全.论生产性服务对贸易格局的影响[J].亚太经济,2002,(2).

[15]郑吉昌,夏晴.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分工的深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

[16]高觉民,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6).

[17]童洁,张旭梅,但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J].软科学,2010,(2).

[18]薛立敏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之研究[D].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1993.

[19]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20]郑吉昌,夏晴.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例[J].财贸经济,2004,(9).

[21]高峰.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J].现代管理科学,2007,(1).

[22]唐强荣,徐学军,何自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模型及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12).

[23]韩德超.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18).

责任编辑 宫秀芬

作者:魏亚男

上一篇: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下一篇:自媒体时代汽车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