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文献综述

2022-11-09

“生产性保护”这一名词的国内首次提出,是在2006年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这一书中。该书归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几种方式,其中一种即为“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经济资源,以生产性方式保护”,并指出:“对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工艺性、技艺性项目,进行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性保护,如剪纸、年画、风筝、鼻烟壶等项目的开发,就可成为提供就业机会和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行业,就会给项目保护带来可持续性的长远发展。”[1] 概括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基本理念。

一、2006年—201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相关文献梳理

2006年至2010年期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方式研究并不太广泛,研究者及地区工作人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多处于抢救及传承的方式居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开始主要是用于手工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中,如《重振手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2] ,研究者从手工技艺传承的活态流变性的特征出发,论证传统技艺的保护不应该成为僵化的消极保存,而应该在尊重自身规律及发展的情况下,导入当代产业体系,使其在生产实践中自身适应及得到保护。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生产性保护”也因其科学的发展理念,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中的一个重要并引人注目的关键词,国内也陆续开始举行相关学术活动,如2009年江苏苏州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暨第三届苏州论坛”[3] 。

到2010年后,在非遗研究者们、非遗传承人、政府部门等对于非遗保护的探索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开始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在知网中检索2010年至2015年的文献,以“生产性保护”为关键词检索为191篇,以“生产性保护”为篇名检索为367篇。生产性保护的定义、作用及意义愈来愈完善,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几点理解》[4] 文章从生产性方式保护的理由、范围、生产、产权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全方位阐释。并且大多研究者都对生产性方式保护用于非遗保护的基本方式之一持积极态度,如《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5] 中,研究者考察研究后得出:“荆楚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作为一种更为积极的保护方式,能够在不断适应社会环境变迁的情况下,为荆楚非遗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性空间。”《湖南通道侗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6] :“针对侗锦这类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生产性保护方式,让其在新的市场环境下持续焕发生命力,实现自身的造血功能,形成生产和保护的良性循环在发展中进行保护。”

二、总结

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总结关于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几点重要意义如下:

1、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间大众,须将其回归到民众生活之中,激发和培育民众的文化消费兴趣,让民众指导市场

如《定位分层、核心传承、创意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若干思考》[7] 中研究者提到:“……日常生活中民众群体有没有这样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情趣及爱好,在某种意义上左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这也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最终导向。”。

2、传承人在生产性保护中的起着文化主体性作用,他们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活的载体,传承人的具体实践主导着非遗的本质面貌

如《论传承人在“非遗”生产性保护中的作用——以东阳木雕为例》[8] 文中通过对东阳木雕传承人的研究得出:“……传承人在非遗生产性保护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应由政府、市场经济规律或者专家学者决定,要由传承人在非遗文化中的具体实践行为决定。”

3、生产性方式保护不是能全盘商业化,需保持非遗自身的本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须是活态的传承、可持续的发展,生产性保护就是强调从非遗的发展本质去探索保护方法,以此达到可持续。《坚守与变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几个关系》[9] 提到:“我们无法完全回避非遗的商品化、产业化,但决不可完全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作,造成破坏性的开发,最终造成对非遗毁灭性的打击,使非遗保护这项文化传承工程也丧失了原本必不可缺的文化价值,从而变得毫无意义,违背了非遗保护的初衷。”

通过对2006年至2015年期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的文献整理,了解了生产性方式保护的提出、探索和发展,这些成果离不开人民群众、传承人、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离不开研究人员的不断追求创新的思想。要正确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需要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特殊性,尊重传承人的志愿,尊重遗产产权等问题,不能盲目追求利益,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渐兴盛,经过多年的实践,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总结出了一些可行的方式,如抢救性保护、传承性保护、生产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等。本文通过对2006年至2015年这期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梳理生产性保护的产生、探索、发展过程及所取得的相关学术成果,总结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 吕品田.重振手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

[3] 刘修兵,乔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暨第三届苏州论坛开幕[N].中国文化报,2009.

[4] 谭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几点理解[J].江汉论坛,2010.

[5] 詹一虹,龙婷.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6] 熊诗意.湖南通道侗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D].湖南大学,2014.

[7] 陈勤建.定位分层、核心传承、创意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若干思考[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8] 孙谦.论传承人在“非遗”生产性保护中的作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4.

[9] 刘德龙.坚守与变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几个关系[J].民俗研究,2013.

上一篇:VES-DF清洁压裂液实验研究下一篇:浅谈高校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