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

2024-05-10

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通用8篇)

篇1: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

厚“李”相伴,有“背”无患—历史唯物论0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生产关系规律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方式】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方式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方

式实质上是把握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逻辑范畴。)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两类构成要素: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智能性或渗透性要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本质:人与自然之间实现物质变换的能力。特征:属人性、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构成: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关系三个方面,体现在社会生产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人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方式,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生产关系性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

是否适合,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篇2: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

(1)社会规律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①从形成机制上,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②从作用方式上,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③从表现形式上,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统计学规律揭示的是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2)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表现为它是无数创造历史的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恩格斯关于历史中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平行四边形合的思想说明:①人的活动的目的不是主观自生,而是由人所生活的物质条件所决定;②人们活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活动的结果不是预期的;③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可以加速或延缓、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④由人们相互作用的合力所形成的客观规律不仅不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相反的它却制约着人们的目的,并规定着社会发展的趋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物质的决定性出发,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所谓解放思想,就是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更新观念,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要求我们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点,认识和探索客观规律。

两大社会历史基本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第一个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显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唯物史观把它表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其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发展,生产关系是否需要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

(2)正确认识这一规律具有重大意义。①这一规律是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②这一规律揭示了杜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启示人们看到生产的社会化、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最终实现的历史联系。③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的根本要求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根本的客观依据。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根本目的。

第二个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1)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2)正确认识这一规律的方法论意义。①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每一历史时期的上层建筑都能从经济基础中得到科学的说明。②这一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的重要根据。③这一规律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引起政治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对于保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于哲学基本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时,所形成的“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这一基本原理。这一原理既是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论线索,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的解题方.第一:哲学基本问题含义,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其二,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是否具有同一性。

第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所构成的对立,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构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唯物主义主张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主张思维决定存在,意识决定物质。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构成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可知论主张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具体怎么体现?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另一方面,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它贯穿在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是矛盾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的辩证统一。

必然性怎样转化为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必然性总是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也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任何偶然性都不能完全摆脱必然性的支配和制约。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即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例如,生物的某些新的性状在开始时或在一个长时期内只是偶然的,但由于这些新的性状适合于新的环境并逐渐发展,以至于最后使生物有机体发生根本变化,这种性状也就成了新的物种的必然性状;相反,生物的一些必然性状由于越来越不适应环境的变化,越来越退化,以至于成了偶然的东西。又如,人类的祖先猿人全身长毛是必然的现象,现在社会出现的“返祖”现象则具有偶然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怎么理解?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以及人类认识发展不断在曲折中前进的辩证实质。

(1)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它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它破坏现存事物使之转化为其他事物。最初,肯定方面处于支配地位,否定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但是,在矛盾双方的斗争中,否定方面总会由弱变强。一旦否定方面由被支配地位上升为支配地位,事物就转化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实现了对事物的否定。事物最终之所以被否定,根源在于事物的内部,是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战胜了肯定因素。因此,事物的否定是自我否定。

(2)否定之否定含义。事物由于内部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的矛盾而自我发展,由肯定到否定表现为对立面的展开;由否定又发展到第二次否定,又达到对立面的统一。这就是事物发展的两次否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和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事物经过否定之否定之后,第三阶段作为第二阶段的对立面必然与第一阶段有某些特征相似,但这第三阶段经过两次扬弃,吸收了前两个阶段的优点,是更高级的新事物,是一种自我完善。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例子如:原始公有制——私有制——公有制。在原始社会初期,人们处在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中;后来这种公有制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就变成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它被废除,被否定了,出现了私有制;私有制在自己的发展中,又反过来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就必然地产生出否定自己的公有制。不过这时的公有制已不再是原始的那种公有制,而是建立在更高的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公有制。质量互变规律的复杂性有哪些表现?第一,量变和质变形式的多样性。量变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另一种是事物构成成分在排列组合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如围棋。质变的基本形式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爆发式飞跃;另一种是非爆发式飞跃。爆发式飞跃是指通过对抗的形式来实现的质变,如战争。非爆发式飞跃指不通过对抗的形式,而是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来实现的质变。

第二,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一方面,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包括阶段性部分质变(如人的成长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和局部性部分质变(如在白色政权统治下存在着局部的红色政权)。另一方面,质变过程中有量变,即在质变过程中存在着量的扩张,即新质要素在数量上的增长。

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这里的“同一性”,是指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和反映存在,存在是否可以被反映。

(1)认为思维可以反映存在,世界是可知的,即可知论,如认为可以通过对历史的发展过程的分析,进行对历史发展趋势的判断,此种认识是可知论。

(2)认为思维不可以反映存在,或者不可以彻底地反映存在,思维无法与存在统一,即不可知论,如有神论者认为既然不能认定神是不存在的,就不能否定其存在,这种认识包含了不可知论的成分。

因此,我们可以说,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绝大多数哲学家(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不可知论的代表主要是康德和休谟。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反映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怎么理解?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从群众中来”是研究矛盾的特殊性,从个性中概括出共性,即矛盾的普遍性,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到群众中去”是指用矛盾的普遍性去指导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因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反映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什么?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作为一种“新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去理解物质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而且主张从实践中去把握物质世界。不仅把世界理解为自然演化的结果,更是把世界理解为实践创造的产物。第一,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这种相互作用既不同于一般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于一般的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特点,但又不能把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归结为一般的物质性,它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即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第二,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主体对象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客体化。客体非对象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

真理的特点是什么?

(1)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即真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例如,中世纪时期,很多天文学家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尽管遭到教会的百般抵制,但仍不能改变地球并非宇宙中心这一事实。二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像邓小平说的,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也就是说,真理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

(2)真理的绝对性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这种认识不取决于人的主观意志,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质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例如,“日心说”****了“地心说”,就是天文学上的一大变革,尽管“日心说”后来也被证明是不完善的,但这正说明人类的认识又前进了一大步。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例如,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漫长的,这一过程中,人们提出了很多理论,每一个理论都是当时条件下的相对真理,随着这些理论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宇宙的认识不断发展,也不断接近绝对真理。

(3)真理的相对性也有三层含义: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适用于一般情况,但在真空等特殊

情况就不适用。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例如,受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在中世纪人们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心,这一说法在太阳系是正确的,但对整个宇宙来说,太阳系只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还有待于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例如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必将过渡到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怎么理解?

(1)真理向谬误的转化主要是指:其一,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适用于特定条件和范围,如果真理的运用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就转化为谬误。比如牛顿的经典力学,在一般条件下是真理,但在微观条件下就被量子力学所****。其二,真理是发展的,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实践发展了,还照搬过去的理论,或者把将来才能有条件做到的硬搬到当前现实中实行,在这两种情况下,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其三,真理是全面的,如果把其中某一个方面孤立地抽取出来,加以夸大,以致与其他原理相对立,也会丧失其原有的真理性而转化为谬误。例如,我们在运用邓小平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时,不能离开姓“资”还是姓“社”这个前提,否则,就失去了大的方向。

篇3: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

艾宾浩斯依据实验的数据画出遗忘曲线, 人们称之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它解释了遗忘在数量上受时间因素的制约规律:遗忘量随时间递增;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迅速, 然后逐渐缓慢。就是说,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 结合历史与社会综合性、时代性、人文性等学科特点, 本文总结出历史与社会学科“点—线—面”相结合的教学复习方法。

一、点:课堂教学—课后复习

(1) 及时复习。根据遗忘规律先快后慢的特点, 采用课堂及时复习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还可以减轻学生的课后压力。如某个重要的知识点讲完, 要求学生30秒或60秒记忆、复述, 老师对记忆又快又准确的同学加以表扬, 通过引进竞争机制的方式使学生记忆知识。另外, 在课堂上教师要安排集中复习的时间, 10分钟左右, 再加以课堂检测。在这种边学边记的氛围中, 学生的上课就会像考试一样紧张, 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2) 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对材料的复习, 可以通过反复阅读进行, 也可以通过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试图回忆来进行。研究表明, 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比单纯通过反复阅读来进行复习效果更好。

(3) 复习要适量。及时复习的内容、数量要适度, 过多地布置作业, 大搞“题海战术”, 不但不能提高复习效率, 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身体健康。

二、线:周复习计划—月复习计划

(1) 分布复习。复习不能过于集中和疲倦, 要把所要识记的材料分散在若干相间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研究表明, 在一般情况下, 分布复习的效果要优于集中复习。一般来说, 分布复习的时间间隔是先密后疏, 每次复习的量应是先多后少。从周到月的学习过程中, 要遵循先密后疏的分布复习方法。另外, 要强调的是在组织复习时对难度较小的知识可以集中复习, 对于难度较大的知识应分散复习。

(2) 适当超额复习。超额不是指增加学习的内容, 而是增加同一内容的复习次数。适当超额复习, 可以增加知识的重现率。实验结果表明, 学习程度达到150%时, 记忆效果最佳;但超过150%, 效果就会降低。因此, 进行适度的超额复习对记忆的保持是有效的。

三、面:期末复习—复习方法的多样化

(1) 歌诀记忆法。学习中如能把识记材料编成合辙押韵的歌诀, 记忆效果会好。如把七年级上册《中国政区》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编成“七字歌”口诀:“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四西北上天, 内蒙台海福吉安。还有重庆和港澳, 三十四个不能少”。

(2) 比较记忆法。这是通过辨别事物之间异同来记忆。例如容易混淆的字“戊、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先后顺序、地理位置;再比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思想主张进行比较, 学生就容易辨别, 也容易记牢。

(3) 图标记忆法。这是对复杂材料用图表简化的记忆方法。比如八年级下册易混淆的知识点: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时间、通过的文献、领导人、意义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的代表阶级、主张、结果、影响等都可以通过列图表对比的方法记忆, 从而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4) 自编提纲记忆法。在期末综合复习阶段, 学生通过自编知识框架或“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复习记忆。例如比较好的“手抄报”还可以在全班或全年级展示, 此时学生的作业已不仅仅是复习资料, 而成了“作品”, 这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很大的鼓励。这种方法既便于学生动手、又便于动脑, 也便于寻找知识间的线索。

篇4: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

①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民生问题等次要矛盾的解决有利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 ④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共同富裕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 时至今日,持续的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表明( )

①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 ②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 ③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 ④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3. 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这是“社会心态”一词首先出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国家重视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是因为( )

A. 社会心态受社会现实的制约

B. 社会心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C. 社会心态是影响社会现实的精神因素

D. 社会矛盾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心态来化解

4.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房产新政,如同“重磅炸弹”落在房地产市场,开发商和消费者的心态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开发商是百分之三百地想卖,很多购房者则因为房价太高的原因,购房意愿只有百分之五十。在这样的胶着状态下,许多地方的房价已经拉开了档次。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 )

A.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B. 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

C. 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

D.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5. 梁启超认为:“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这一思想属于( )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历史决定论的观点

6.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体现的关系是( )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B.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C.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D. 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7. 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

A. 人们总是依据生产工具以及分工状况来建立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

B.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C. 社会形态的更替必然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变化上

D. 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优越,其优越性表现在生产工具的进步上

8. “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这一观点属于:( )

A. 英雄史观 B. 唯心史观

C. 唯物史观 D. 宿命论

9.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句话的核心意思是( )

A.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发展中的质变

B.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C. 社会主义改革可以代替社会革命

D.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10. 认为“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这一观点( )

A. 承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作用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正确观点

B. 否认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从属于并受制于人民群众的作用的错误观点

C. 承认所有的个人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历史合力论的正确观点

D. 否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和贡献的错误观点

11. 整个宇宙都受着唯一的运动规律即万有引力规律支配,不仅自然界要按照万有引力规律运动,社会也要按照万有引力规律发展。可见,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关系上,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

A.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形式相同

B.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本质不同

C.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没有共同之处

D.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是本质相同但表现形式不同

12. 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同自然规律的区别是( )

A. 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人造的

B. 自然规律是自然界固有的,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出来的

C. 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社会规律通过人的活动实现出来

D. 自然规律无法废弃和改变,社会规律可以废弃和改变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较大,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PM2.5等项目监测首次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2012年GDP预期增长目标定在7.5%,这是八年来首次低于8%,彰显了中国政府减缓经济增速以提升发展品质的决心,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地发展。

结合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谈谈如何认识我国调低经济增速。

14. 2012年,中央各部委机关将陆续公开“三公经费”(因公出国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因公接待费),推进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纸面到实践层面的落实。这背后,除了政府部门行政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也有公众参与的强力推动。这一改革推动了行政透明度的不断提高。

篇5: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它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两者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它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3.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但这一过程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这既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曲折性,又为社会形态更替的跨越性提供了条件和历史契机。

篇6: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警钟长鸣

“在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每年的9月18日晚和城市中美丽的夜景形成鲜明反差的事情是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回答:“刺耳的警报声!”“这是为了纪念什么事件呢?”申老师开门见山切入抗战主题。学生异口同声:“九一八事变!”,“国耻日!”

申老师在大屏幕上打出“九一八纪念碑”图片,同学们都表示出浓厚的兴趣,申老师知道他们都去参观过九一八纪念馆,面对愤怒和悲伤交织的脸庞,申老师强调:“尽管回忆和反思耻辱的过去,是让人不愉快的;但知耻后勇的道理又提醒我们,不能忘记耻辱。今天让我们回到那个七十多年前的战火纷飞的时代,拾起不该淡忘的历史,追寻警钟必须长鸣的一万个理由。”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申老师请同学们先仔细阅读课文,了解日本入侵中国的经过,并找出自己不明白或不理解的问题标出来。等大家都仔细阅读完,申老师让大家说说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申老师看到不少同学都高举起手,示意手举得最高的黎平,黎平箭一般串起来:“老师,我不明白日本关东军悍然向沈阳发动攻击的理由是什么?凭什么打我们?”

同学们迫不及待地举手,老师示意孟祥,他流利地回答: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说中国军队炸毁了南满柳条湖的一段铁路,以这个为借口突袭了中国驻军。但实际上这段铁路是日本人自己炸掉的。” 老师在大屏幕上打出几幅九一八事变的图片和《日军进攻东北示意图》。

“这不是贼喊捉贼吗?”“污蔑!”“强盗!”同学们都很气愤。张敏文到“老师,那为什么日本要挑起战争?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偏偏食选择了我们中国?”

王磊举手说:“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的事变,开始了变中国为日本殖民地的阶段。时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日本帝国主义,由于内外矛盾,不但使得它不得不举行空前大规模的冒险战争,而且使得它临到最后崩溃的前夜。这是毛主席指出的。”同学们对平常内向的王磊刮目相看。

申老师补充:“战前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是一部血腥的侵略史、战争史。日本军国主义是靠用武力攫取殖民地起家的。”

焦黄点点头说出了颇有哲理的话:“看日本军国主义的过去,就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知道它的将来。”

林海有了疑问:“申老师,您刚说日本军国主义是靠用武力攫取殖民地起家的,中国和日本曾有过哪些冲突?我只记得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战争结束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

接下来,同学们七嘴八舌。“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就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他们有一个不讲理的强盗哲学--我不欺人,人必欺我。”

“中国和朝鲜是日本最近的邻邦,比起地震和火山频发的岛国日本相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是一块“王道乐土”,必然垂涎三尺。”

“对。”申老师点头补充:“以武装侵略为手段发展起来的日本经济,先天不足,基础脆弱,原料和市场都大成问题。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日本也难逃厄运。当它的各种固有矛盾日益尖锐而无法解决的时候,日本军国主义就要发动新的侵略战争,来试图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摆脱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九一八事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快点把入侵的鬼子赶走啊!蒋介石为什么还是下达不抵抗命令呢?”快言快语的王超问。

申老师早就希望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了。同学们也都激动,神情焦急。“回忆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内容,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爆发时做什么?”申老师提示。

“他正在对红军和根据地进行围剿。”李思恍然大悟。

“即便他的缴共计划是既定的,在外族入侵,祖国大好山河遭到蹂躏时,应以枪口对外,共同抗击外来侵略吧?!可是这个民族的败类根本无心抗日,只顾缴共,所谓“攘外必先安内”。”倪铁冬发表高见。老师请同学看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手令。

“民族的罪人!”“无耻!”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平时读书颇多的倪铁冬继续他的高论:“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余人;东北军主力虽然调往关内,但关外部队总数仍有19万多,实力对比占绝对优势。倘若奋起抗战,组织得当,又有当地人民的支持,与日军大可一战,至少不至于把东北拱手让人。”

伴随着一页一页翻过的被日军践踏的沈阳城照片,申老师适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同学们个个神情肃穆,毕竟这是曾经发生在我们自己城市的真实画面。

“日军占领东北全境后,又扶植清废帝溥仪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说着,申老师将还沉浸在悲愤中的同学们引到下一个问题上,播放《溥仪访日》照片。

“当时的东北人民和共产党是怎么做的?”申小若提问。申老师说:“东北人民当然不甘心做亡国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组织了东北抗日联军、抗日同盟军,东北爱国官兵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抗战长达14年。”说到这里,播放《杨靖宇像》和《赵一曼像》。

“老师,我知道杨靖宇将军是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在艰苦的东北密林中坚持抗战,战斗到最后一刻。当他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中弹牺牲后,医生解剖他的遗体时,发现他的胃肠里一粒粮食也没有,见到的只是未能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在场的敌人也暗暗佩服他惊叹:‘中国竟有如此威武不屈的人。’”范兰兰娓娓道来。

“是的,我们敬佩杨靖宇将军,为他的爱国情结感动,如果你是那个时代的学生,会怎么做呢?”申老师引导。

“参加抗联!” “投笔从戎!”

“赶走日本帝国主义!” “好骨气!”申老师称赞:“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会容忍,无视自己的祖国遭受的耻辱。我们来看看当时的爱国学生是怎么做的吧!”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申老师转换了话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北,他的野心没有得到满足,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哪里?”

庞华举手说:“接着又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 “老师,我知道。”张景洪补充:“1935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华北事变,进一步控制察哈尔,并指使汉奸殷汝耕在冀东成立傀儡政权。国民党政府继续坚持不抵抗政策,竟准备于12月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适应日本帝国主义提出的华北政权特殊化要求。失地丧权,亡国灭种的大祸迫在眉睫。”

申老师接着他的话题:“此时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处在国防最前线的北平学生,痛切感到什么?”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有人精确地找出了书上的原文。

申老师提出下一个问题:“不愿做奴隶的北平学生具体怎么去表达他们的救国思想的?”老师打出了一二九运动的几幅图片。

“他们没有坐着哀声叹息,也没有胆小怕事,12月9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北平爱国学生6000余人,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李铁说。

“那国民政府此时的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学生的行为?”申老师继续问。“国民党政府出动大批军警镇压,30多人被捕,数百人受伤。10日,北平各校学生宣布总罢课。在‘冀察政务委员会’计划成立的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又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 乔惠抢先回答。因为课前没有布置什么预习,申老师被同学们课外知识的渊博感动着。

“那么,面对国家危亡站起来的只有北平学生吗?”申老师巧妙地引入下一个议题。

暂时的安静过后,好几位同学举手。申老师示意今天默默听课的宋丹发言。她缓缓地若有所思地站起来说:“后来,天津学生又组成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人民中间宣传抗日救国。杭州、广州、武汉、天津、南京、上海等地相继举行游行示威。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然后,他胆怯地看看老师,全班同学给了他热烈的掌声,面对老师赞许的目光,宋丹的脸上升起两片红晕。

掌声过后老师过渡到下一个问题:“有谁知道一二·九”运动的性质?”

见同学们回答不出来,申老师缓慢地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同学们连连点头并做着笔记。

申老师做小结:“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这时,爱发言的袁野开口了:“‘一二·九’运动虽然已成过去,但‘一二·九’的精神应该长存,我倡议咱们全班同学,勿忘历史,将以天下为己任,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将‘一二·九’勇敢顽强的精神发扬下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教室里掌声再一次响起。

申老师满意地环顾同学们,在大屏幕上打出了一首无名诗人描写九一八屈辱的诗,做了最后的小结:“同学们,耻辱的历史是无法改写的,但我们作为后来者,有责任、有义务不让耻辱的历史重演。这就是警钟长鸣的理由,你们说呢?”

伴随着下课的音乐铃声,同学齐喊:“是!”

课堂训练

基础训练

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题干括号内。

1.小丽每年的9月18日晚都能听到长长的警报声,她所处的城市是()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沈阳

2.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标志着()

A抗日战争全面打响 B蒋介石开始抗日

C中国军队开始破坏日军建的铁路 D日本关东军精心策划的武力侵占东北计划的开始

3.东北抗日武装的核心力量是()

A东北军 B 关东军 C东北联军 D东北抗日联军 4.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开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七七事变 5.1932年初,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建立的傀儡政权是()A满洲里帝国 B伪满洲国 C关东帝国 D大东亚帝国 能力训练

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1)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

(2)“悲惨的时候”是指什么?

(3)为什么脱离我的家乡去流浪?

(4)你怎样理解歌词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实践与提高

7.抗日战争时期,涌现出大批的民族英雄,你知道图片中的人物吗?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吧。

8.众志成城投身民族解放战争,假如你生活在抗战的年代,你会怎么做呢?

参考答案

1D 2D 3D 4C 5B

6(1)《松花江上》(2)1931年九一八事变(3)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在东北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东北学生脱离家乡流浪。(4)表达了东北流亡学生饱含血泪的浓浓乡愁,早日赶走日本侵略者回到家乡的强烈渴盼。

篇7: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运动员入场宣传稿

生命的价值在于运动,别样的风采,高昂的斗志,同学们,现在迎面走来的是历史与社会文化系运动员代表队。他们精神饱满,以铿锵有力的步伐展示历史与社会文化系的必胜信心,他们一直在不懈努力着,因为他们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他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竞技的舞台上展现坚韧顽强的精神和青春的热情,发扬“团结,拼搏”的精神,向“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迈进。本系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全民健身,增强体质”为宗旨,“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更是历史与社会文化系勇士们真正的本色!。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文化系成立于2000年,是学院成立最早系之一,现设置专业有现有历史学,地理科学,旅游管理三个专业,现有上千名学子在这里成长,他们携手并进,共同学习为本系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本系以教学为立系之本,科研为强系之本,就业为固系之本,本系师资力量雄厚,毕业生就业率高。经过十年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批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人才,他们在社会各个行业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系现设有中国史教研室、世界史教研室、旅游管理教研室和夜郎文化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近两年历史与社会文化系迎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 本系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历史和地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既有独立工作能力又有健康体魄的、能够胜任各级、各类学校历史和地理的教学及教学研究的复合型、多用型人才。在上一届全民健身活动会上本系取得优越的成绩,在本届全民健身活动会上,本系会顽强拼搏,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再创佳绩。飞吧!胜利在向你微笑。青春的旋律永远回荡在耳畔。

篇8: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

一、女子体育对上海女子风尚的影响

第一, 健美观念的变化。追求美丽是女人的天性,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 女人的美丽是以身体的摧残为代价的, 出于礼教观念, 缠足束胸是美女的必备特点, 只有美丽而没有健康, 这是一种病态的美。到了近代中国, 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 人们开始倡导健康美, 论者主张先进行身体的解放, 放弃缠足束胸等陋俗, 而身体解放后的下一步工作是锻炼身体, 追求健康, 造就真正健康美的身体。“西方女子体育传入中国之后, 知识分子提出保国强种的论调, 要求女性与男性一样从事体能运动。为吸引女性对运动产生兴趣, 由‘健康’和‘美丽’这两个概念组合成的‘健美’这一名词在1920-1940年代广为流行。”在被称为“摩登之都”的上海, 对于女性健美的诠释也见诸于各大报刊。30年代, 上海《体育皇后》、《健美运动》等以体育和健美为主题的电影深受大众喜爱。体育、健美与当时最先进的传媒电影和报纸相结合, 宣传力度不可谓不强。1934年由联华公司出品, 孙瑜导演, 著名影星黎莉莉主演的影片《体育皇后》是一部无声电影, 孙瑜在片中寄予“体育救国”的理想, 倡导不仅要启蒙心智, 还要强健体魄。主演黎莉莉体格健壮并且热爱体育, 拍电影大多在晚上, 白天她带上网球拍, 骑自行车去上学。她还常去虹口的游泳池, 在上海游泳场开幕式上做跳水表演。片中黎莉莉扮演体育女校的学员, 她是短跑冠军, 赛场上身姿矫健动如脱兔, 生活中也是活蹦乱跳, 黎莉莉活力四射的形象深入人心。此片上映, 健美女性蔚为风尚。这部影片也让黎莉莉赢得了无数影迷的追捧和一个几乎跟随她一生的雅号———体育皇后!同年, 影片《健美运动》上映前, 《申报》上以整个版面刊登广告, 广告词如下:“含有伟大教育意义的少女艺术声白巨片, 二百余健美的少女无邪地为艺术而显露色相, 二百余健美的少女纯洁地为大众而表演健康, 二百余健美的少女勇敢地为同性而作先驱, 二百余健美的少女诚恳地为健美而作领导, 藉电影艺术的表演给不健美的女性一种强烈的突击。”在上海当时的社会现实中, 除了黎莉莉等电影演员因主演运动题材电影而走红外, 一些女性体育明星也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对象。

杨秀琼这个名字在中国近代女子体育史上广为流传。她祖籍广东, 童年迁居香港, 而她在上海扬起的风头, 远胜于香港。20世纪30年代, 她屡次在国内运动会和远东运动会上的游泳竞赛中折桂, 也以其在游泳项目上的天赋和成绩, 漂亮的脸蛋, 更重要的还有她健壮的身材而被当时的媒体誉为“东方美人鱼”, 并且和宋美玲、胡蝶、何香凝、丁玲、罗迦陵、胡木兰等著名女性并列, 被传媒评为“中国十大标准美人”之一。她身着泳衣的健美形象屡屡出现在上海各大报刊中, 成为女性效仿的对象。正是由于女子体育得到大力提倡以及传媒对女性健美观念进行的传播和倡导。民国初年, 在上海, 女性的审美标准发生了诸多变化, 人们的鉴赏力转向自然健康, 这不仅利于女子体育运动的开展, 更从身心两方面推动了女性的解放。

第二, 生活方式的变化。正因为体育在上海社会被作为现代健康的生活方式, 所以吸引了许多女子加入体育运动。从事体育活动就意味着适应现代的运动规则和生活规律。越来越多的上海女性走出家庭, 走向世界。当时上海的摩登妇女是可以出外交际的, 可以出入舞厅、电影院, 中国传统妇女的形象至此正式公开化, 她们活动的场所就是租界所提供的公共空间。随着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新女性不再仅仅把自己囿于狭小的家庭范围内, 她们纷纷走出家门, 舞厅、体育馆等也成为她们呼吸新鲜空气、领略新式生活的重要场所。作为上海滩的公共空间, 舞厅或体育馆, 亦或游泳池带给上海女性的不仅是身体的放松, 还有社交能力的提高。

上海女子运动员还走出国门, 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风姿。1923年5月, 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在日本大阪举行, 中国派出了一个由113名运动员组成的参赛队伍, 第一次派出了自己的女选手:中国女子排球队和网球队, 其中女排队员就包括上海的苏祖祺、张畹清、贺生曦、陈彦融、高爱鸿。最终女排0比2负于日本, 获表演赛第二名, 女网则分别败给了菲律宾和日本, 获得表演赛第三名。虽然成绩不理想, 但却是中国女子运动员第一次参加大型运动会, 走出国门的国际性比赛。上海《大公报》如此评论:此次中国女子与赛, 本意不在争胜, 为向世界宣传中国妇女对于竞技之觉醒耳。

第三, 女性着装的变化。谈起民国时期的上海女装, 首先要提及的当属旗袍。上海旗袍样式变幻多样, 从领子的有无到袖子的宽窄, 再到开衩的高低以及下摆的长度等等, 真可谓美轮美奂, 令人应接不暇。二三十年代, 旗袍的下摆较短, 1930年流行的旗袍样式“下摆再提高一寸, 袖口以西洋法裁成”, 这主要适用于“女学生校服, 适合运动”。而这种适合运动的女生校服在上海社会中广为流行, 当“多少总有点色情狂的男子”对“有两条粗壮的腿, 会拍网球、打排球, 还会在水中游来游去”;“会高耸着小嘴唱歌, 又会飘动着旗袍跳舞”的女学生“骨头发松, 魂不附体”的时候, 连“从未读过书、一个字也不认得的太太”也穿革履和长统袜为标识的“学生装”。

同时, 欧洲和东洋的时髦衣装也以极快的速度流行到上海, 据统计, 日本时装在上海流行仅需一个月, 巴黎的新款流行到上海也只需三个月。越来越多的上海女士青睐长裤、短裙等简便装束, “爱好运动的女士们多穿红色镶银边的百褶裙, 并以胸罩代替旧时的肚兜”, 由于女性热衷于户外运动, 手表、有色眼镜、提包和伞等实用性的装饰品也广为流行。

三、女子体育对上海社会风尚影响的深层探讨

上海是打开现代中国社会之门的一把钥匙, “上海, 连同它在近百年来成长发展的格局, 一直是现代中国的缩影”。20世纪10-30年代上海是中国开放性程度最高, 现代化最为发达的城市, 它与纽约、巴黎、伦敦齐名, 是世界性大都会之一。上海的女子体育事业和上海社会的发展进步, 对女性产生诸多的影响。1912-1937是上海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急剧转型期, 各种社会现象都被打上了转型的烙印, 女子体育的发展也是这样的时代产物, 它和上海社会的现代转型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1. 上海社会的进步和城市现代化是女子体育得以发展的基础。

现代是相对传统而言的。我国古代的女子体育多是与生产劳动、军事斗争、宫廷嬉戏等结合在一起的, 与现代竞技体育有本质上的差异。近代随着西学东渐传入中国的西方体育本身即是西方工业化社会的产物。民国初年, 上海社会经济相对繁荣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妇女有闲暇和经济能力去从事体育运动。另外, 上海城市功能渐趋健全, 体育设施较为完善, 这也是妇女从事体育活动的必备条件。如上海县公共体育场 (1928年改称上海第一公共体育场) 于1915年10月16日由上海县教育会奉上海县知事沈宝昌命令在该会事务所开会研究筹建。该公共体育场占地30亩, 投资2260银元, 设柔软体操球类、器械田径等四部分, 有一足球场, 300米煤屑跑道, 300平方米健身房一座, 建有排球场、篮球场、网球场和妇女活动的场地等, 并配有浴室供运动员使用, 1917年3月30日建成, 并被充分的利用。

2. 女子体育的发展推动上海的现代化进程。

首先, 女子体育的现代化是上海现代化运动的一部分。20-30年代上海现代化运动的历史进程, 是由上海各阶层几百万市民平凡普通而又极为丰富多彩的社会途径编织而成的, 这其中也包括上海妇女及其从事的体育活动。中国现代体育与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是一致的, 民国初年, 上海盛行的女子体育项目大多为西方现代体育项目, 如游泳、网球等, 也有武术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总的来说, 上海女子体育进行了对中国传统体育的超越和整合, 实现从传统体育到近代体育的转型, 这也是上海城市现代化的一部分。

其次, 体育运动促进了上海女性的现代化。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现代化, 作为人类社会的半边天, 女子自身素质的提高关乎整个社会的进步。妇女从事现代体育活动可以强健自身体格。社会的进步, 民族的复兴要求女性有健康的身体, 体育活动使女性从缠足束胸等封建禁锢下解放出来, 利于其身体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金秋十月课文下一篇:在《星空》的背后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