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论文范文

2022-05-13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历史与社会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素养导向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以培育学生历史意识为应然的教学追求,在具体而微的叙事中呈现宏阔的时空格局,在缜密的史料实证、适切的历史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独到的历史评判,最终表现为逻辑严密的历史叙述,从而达成培育历史意识的目的。

第一篇:历史与社会论文范文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

【摘要】文章阐述了历史意识的基本内涵和学生历史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并就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落实三维目标、关注事物联系、加强思想教育、重视评析能力、贴近社会生活等策略开展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进行了实践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历史意识;培养策略

《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强调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如同一面镜子,学生通过学习历史形成历史意识,就能运用历史意识去分析历史,把历史融入现实,就能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看世界,用历史去审视自身,关注国家和民族,谈笑世界。

一、历史意识的基本内涵

历史意识是指在观察认识现实社会现象时,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自觉的反映,包括历史理解和历史评判。历史理解,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进行解释、比较、说明,进而形成客观、正确的历史认识;历史评判,指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从事实和价值等方面做出客观评价或判断。

历史意识是立足于历史的思维方式,是对历史进行反思和总结,从历史中寻求客观规律并运用于实际生活。历史意识既包括对现实生活世界的批判性反思,体现了主体对生活世界本质的深刻反思和把握,也反映了人们对历史事实、观点、理论的再现能力。历史意识是一种跨越时空审视历史的思维方式,它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在对复杂的历史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后,把一切事物看成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根据历史启示和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理解历史,观察现实,展望未来,进而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对自身、民族、国家、文化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责任感。

历史意识是利用历史的眼光来对发生在周围的现实问题进行探究与思考。现实生活中的任何现象都有其历史根源,看待现实问题,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目前的状况,更应该用历史的眼光和长远的眼光来分析问题的前因后果和变化趋势。根据历史经验和教训,对现实问题及可能发生的情况展开详尽的、具体的分析,再根据现实的优劣势处理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感悟历史学习的意义,认识今天的现实是由昨天的历史发展而来的道理。

二、学生历史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遵循唯物史观,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顺应社会发展,帮助学生把握生活时空、人地关系,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全球视野和环境意识,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这就意味着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目标从教授知识、总结经验教训升华到告诉学生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因此,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要更加客观地看待历史教学,才能够发现历史和历史教学的更深层次的内在规律,培养历史意识,使学生能够更科学和高效地学好历史,提高认识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历史教学价值观培养的需要

初中历史教学的素质教育尤其突出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价值观的培养是对人生的态度和对世界的看法,需要学生构建起历史意识。历史意识的培养会帮助学生科学、系统、辩证地了解历史事件,并对事件的内在规律有准确的认知。学生经过历史学习后,透过历史现象和本质,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助于学生公民意识、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及世界意识的形成,并融入自己的发展和成长中,可以辨识出世事的好与坏,哪些可以吸收利用,哪些应该摒弃。

(三)初中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需要

历史意识是一种历史反思与借鉴能力,培养中学生的历史意识有助于学生运用历史思维能力去探究历史,并能自如地迁移历史,实现古今相通,以史论今。历史意识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初中生作为祖国的未来,要顺应时代要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历史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看到历史进程中的不足,打破传统的历史思维模式,不断创新和突破。

三、初中歷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落实三维目标

教师应以落实三维目标作为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根本出发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共同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历史意识的增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三维目标的实现。在落实三维目标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一位有差异的学生个体获得有效的进步,增强历史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如学习“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时,教师可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三维目标。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澶渊之盟”“榷场交易”“宋金和战”“设立宣政院”等各民族碰撞交融的史实。在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复习学习“民族融合史”的方法,知道民族交融是双向的、多元的,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和亲、战争等方面分析。然后根据学习民族融合史的方法,自主阅读教材,对照宋元疆域版图和今天中国的版图,整理归纳知识点,古今对照,史地联系,利于形成综合思维。在自学时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在讨论的过程中实现互帮互助,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学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成果,组内成员相互补充,其他组成员参与分析评判,教师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和重难点进行点拨讲解。最后启发学生思考:“通过本课学习,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认识到历史上中国疆域内的各族人民对中华文明的发展都做出了贡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使学生树立国内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观念,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关注事物联系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了解历史有助于我们认清现实,把握未来。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清楚历史内容之外,更要关注事物联系,包括生活主题与史地知识的联系、历史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区域历史的纵横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重大事件的因果联系等,目的就是使学生跨空间、跨时间认识历史事件和现实问题,把握不同历史时期历史事件之间的动态联系,在联系中揣摩出历史规律,从整体上奠定历史意识的形成基础。

例如,在教学“开辟革命新道路”与“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两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对中国国情进行分析,并深入挖掘在两个事件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使学生明白照搬国外经验并不能成功,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要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敢于改革创新,明确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中国国情,将两个跨时空事件联系起来思考分析,有助于学生形成跨时空历史意识。并引导学生列举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交往的史实,如“丝绸之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马可·波罗来华”“郑和下西洋”“西学东渐”“东学西渐”等,并标注在年代尺上,通过制作年代尺,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古今中国对外交往的知识体系,知道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三)加强思想教育

《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强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注重思想教育,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忧患意识等,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例如为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可以“爱我中华”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举办故事会。小组成员群策群力收集爱国故事,通过对“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人民抗英”“五四运动”等爱国故事的收集整理,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通过讲故事比赛,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比较能力。通过爱国故事的熏陶,学生明白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从未屈服过,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地反抗,使列强永远不能灭亡中国,意识到爱国不是一个特定时期的事情,也不仅仅是英雄的事情,而是渗透在整个历史长河中的,贯穿着整个历史发展进程。由此激发了学生浓浓的爱国情怀,使学生认识到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增强了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四)重视评析能力

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借助对历史事件、历史问题的分析更好地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评析历史绝不是仅仅停留在记住历史时代、任务、地名、发生的事件等这些单一的知识点上,而是通过串联起这些点,形成认知、理解,升华成思想、意识,然后去评价和分析历史,从而去解决现实问题。因此,以历史意识的培养为杠杆,一方面引导学生利用学习的历史知识分析古往今来事件的前因后果,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审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途径。

例如学习“日本成为经济大国”时,对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应从“明治维新后到二战前”和“二战后”两个时期进行分析。明治维新使日本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第一个迈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开始了向外扩张的征程。日本在二战前夕和德意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军事同盟,侵占世界。引导学生思考:“日本为什么要实施侵略行为?客观地评析日本发展面临的危机。二战后日本成为美国的傀儡国,但在此时完成了民主化的进程,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日本成为全球经济强国。经过美国原子弹洗礼、二战惨重失败,资源匮乏的日本如何能在短短二十多年间异军突起?”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合作探究,增强互动交流,客观分析和评价日本。在现代生活中既要牢记历史,以史为鉴,又要理性爱国,不盲目反日,正确处理国与国的关系,树立用全面发展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五)贴近社会生活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要设法引导他们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发现历史,寻找历史痕迹,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参与中体会与历史的亲近,在参与中感知历史鲜活的生命力和跳动的脉搏,并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身边的日常问题,学以致用;让学生看到所学的历史知识、形成的历史意识是有现实价值的,是有用的。随着历史知识增多,历史意识增强,学生会更乐于学习历史知识,更坚定地培养自己的历史意识。

例如讲到“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时,通过当今重大科技成就——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视频导入新课,然后通过对火药在军事上的运用、指南针用于航海和活字印刷术推动文化教育发展等的教学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在论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时,发动学生搜集古今中外科学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的材料,特别寻找当代科技在生产力中比重不断增加的数据,分析不同国家科技发展的现状,用比较直观的手法使学生得出这一结论。这样,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能体会到科技的力量,增强对我国加快科技创新紧迫感的认识,对科技的感受逐渐内化为一种观念,使科技意识成为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还可以联系历史名人和名胜古迹作为教学资源,强化学生历史意识培养的效果,如中共一大与嘉兴南湖红船、岳飞抗金与岳王庙、苏东坡与苏堤、南宋御街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一些图片、视频等,讲解名人故事和名胜古迹的由来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联想,引导学生对历史的探究,实现历史与生活的联系,让历史学习更生动和鲜活。

四、成效与反思

实践表明,以上策略的使用增强了学生的历史意识。例如2018年4月,学生纷纷热议韩朝首脑板门店会晤,并对朝鲜半岛迈向和平充满期盼;2018年5月,因为韩美联合军演,学生纷纷为朝鲜半岛局势感到担忧。这说明学生关注国际社会发生的大事,已具有全球视野,具有热爱和平、促进发展的历史意识。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促进了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指引下,学生爱上历史,融入历史,感悟历史,积极主动参与搜集材料,积极参与课堂,发挥学习主体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课堂实效;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能够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了解人类的发展历程,了解社会的变迁演进,并在此基础上用历史的眼光正视现实世界,用历史的思维剖析社会问题。

伴随着新课改的步伐,广大历史与社会教师已普遍关注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史实时,注重激发兴趣,提升能力,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但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大多局限于课堂。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在重视课堂教學的同时,应尽可能给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更大的拓展空间。比如可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名胜古迹,参加社会调查,了解当地的历史、民俗、风情等。教研组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进行“历史学习园地”板报评比、举办“赞美祖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撰写历史小论文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定将结出丰硕果实。

【参考文献】

[1]赵晋.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06):84.

[2]王韵.浅谈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J].人生十六七,2017(32):4.

[3]梁龙飞.浅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7(18):29.

[4]王改兰.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J].学苑教育,2016(07):17.

[5]刘红兵.浅谈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17):108.

[6]张凤团.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J].新课程(教师),2010(09):57-58.

[7]王雄.历史观念的沉淀、冲突与建构——培养中学生现代历史意识的教学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12):8-10.

[8]廖耀良.历史思维与历史意识 兼论培养中学生历史意识的意义[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11):9-12.

[9]王铎全.关于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95(12):23-26.

作者:张雪娟

第二篇:历史意识:素养导向下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追求

摘 要:素养导向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以培育学生历史意识为应然的教学追求,在具体而微的叙事中呈现宏阔的时空格局,在缜密的史料实证、适切的历史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独到的历史评判,最终表现为逻辑严密的历史叙述,从而达成培育历史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历史意识;素养

无论是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还是着眼于综合课程建构的方法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任何以削弱历史教育为代价的综合方案,注定是行不通的[1]56。因此,强化历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是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必然选择。构建历史意识,既是历史学习的本质,也是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应然追求。

一、学科视角下历史意识的内涵解读

历史意识是指在观察认识现实社会现象时,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自觉的反映,包括历史理解和历史评判[2]44。结合历史与社会课程,笔者对历史意识的内涵进行以下学科化解读。

首先,历史意识是一种“自觉反映”。任何意识都具有主体性、体验性,是主观存在的独特坐标。历史意识与经验有关,是基于主体反思的心理活动,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自我理解。徐兆仁认为,历史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认知的基础上凝聚、升华而成的经验性心理、思维、观念和精神状态,是一种自觉意识[3]108;博多·冯·博里斯则认为,历史意识与情感因素密不可分,情感或心灵现象影响历史意识的形成[4]。

其次,历史意识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为客体,是人类基于特定时空发展的自我认知,是“在历史中的意识”。瞿林东认为,历史意识“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5];王雄认为,历史意识是人类对自身社会行为与共同生活所创建出的一切制度、器物进行反省、诠释的综合能力[6]。在这一点上,历史与社会的课程内容“以人类文明的进程特别是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主线”,纵向呈现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及其基本趋势,横向揭示不同地域环境和文明差异及其联系[1]76。

再次,历史意识的构建以“观察认识现实社会现象”为前提,是人类基于历史发展过程的现实性思考,反映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内在联系”。同时,历史意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超越性,是置身于更广阔和更深远的历史上下文的透视关系中,获得某种鸟瞰性的超越视野。在这一点上,陈新将历史意识界定为“引导我们以过去来定位现在的一种阐释意识”[7];约恩·吕森则认为,历史意识“以记忆为媒介将时间经验进行加工处理用以指导人类的实践生活”[8]。历史与社会课程则强调历史与现实的密切联系,把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看待,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与发展的规律[1]75-78。

此外,历史意识还表现为一种价值体认。任何历史意识都反映当事人的价值判断, 既涉及对历史的态度、认识、评价,也包括对自身民族、国家、文化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认同。徐赐成认为,历史意识是“关于主体和过去、现实和未来之间关系的集合及其价值判断和方法确认”[9];徐兆仁认为,历史意识是人类关于事物及其辩证关系的公理性思维方式和价值观[3]110;约翰·托什则指出,所有群体都有对过去的认识,但是他们倾向于用它来强化自身的信念和认同感[10]。在这一点上,历史与社会学科在课程目标上强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理念、文明多样性等价值观的认同,增强家国情怀。

二、素养导向下历史意识的培育路径

基于历史意识的内涵认知,我们确立了其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培育目标。由此,进一步明晰了素养导向下历史与社会学科培育历史意识的教学路径。

(一)论证有据:基于史料实证的历史理解

“历史”不仅指过去的史实本身,也指人们对过去史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和解释。学生在教科书上看到的“历史”和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历史”,都是经过被选择、被解释的“历史”,并非史实本身。对同一史实,“历史叙述”往往因叙述者的立场、情感和经验而有所不同,甚至彼此矛盾,需要我们以史料为基础,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进行比较、分析、综合,通过逻辑推演不断探寻历史真相,从而形成客观、正确的历史认识。这就是“历史理解”的过程[2]44。在历史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因为“历史叙述”的不足而进行质疑。首先,教科书限于篇幅,对历史知识的阐释过于简单,甚至只有史论,缺少论证。如教科书认为“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缺乏逻辑上的合理性。其次,教科书对同一史实的叙述前后矛盾,或者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的叙述不一致。如平型关大捷到底属于敌后战场还是正面战场?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和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各执一词。更为常见的是教科书的历史叙述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相冲突。如雅典的民主政治如果真的像伯里克利描述的那样完美,为什么在雅典的历史上反复被寡头政治所替代?15世纪欧洲冒险家积极开辟新航路是由于东西方传统商路被奥斯曼土耳其控制吗?等等。对于这些质疑,我们要帮助学生搜集和辨识史料,小心求证,寻求合理的历史理解。

克罗齐指出,“历史意识是逻辑意识而不是实际意识”[11]。历史意识以求真、求实为前提,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批判来获得历史事实的认识,并通过逻辑推理对因果关系或规律性等方面做出的合理判断,也就是“求其信,循其理”。逻辑推理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要思维工具,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在具体史实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如以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交往、新航路的开辟、经济全球化为例,比较不同时期区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归纳得出人类社会历史从分散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发展的基本趋势。近年来,素养导向下的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视演绎推理的运用。如在《维新变法运动》一课中,许多学生对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放弃流亡海外却选择英勇就义表示难以理解。学生倾向于认为谭嗣同更明智的选择应是流亡海外,以期能够重新投身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新探索。如何为谭嗣同的选择寻求符合逻辑的解释呢?我们适时补充谭嗣同的“酬君思想”、与大刀王五等侠客厚交等史料,从而呈现谭嗣同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神入和共情,理解谭嗣同舍身求义的内在逻辑:以死报答有知遇之恩的光绪皇帝,根植于内心深处的舍生取义的侠义精神。

无论是归纳推理还是演绎推理,均必须以史料实证为逻辑路径。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12]5。在历史学习中,建立某一史实所涉及的多种联系以及不同史实之间的联系,从而完善自己的历史叙述,构建合乎逻辑的历史认知,这一过程只能通过翔实的史料。历史逻辑是一个复杂的关系,比较重要的因素有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等,论证过程需要把具体的史实放置在具体的历史现场中去比较、分析和综合,尤其要置身于长时段的历史进程和中外比较宏大的背景中有逻辑地展开。如对中日甲午战争结局的分析,要将其放置于19世纪中后期西方工业文明浪潮席卷世界的大背景下,对比中国和日本的应对之策。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合理理解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洋务运动却未能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命运。最终让学生主动发现:甲午战争中中日两国的不同结局是由其近代化程度决定的——中国近代化仅从军事、经济、教育的局部方面着手,而日本则从政治、经济、教育等全面展开;更重要的是,中国近代化不能像日本那样建立宪政制度,从根本处做起。

(二)疏通知远:基于唯物史观的历史评判

“疏通知远”,语出《礼记·经解》,白寿彝将其解读为两层意思:一个是依据自己的历史知识观察当前的历史动向,又一个是依据自己的历史知识,提出自己对未来的想法[13]。可见,“疏通知远”既是历史与社会学习的落脚点,也是历史意识的具体表现。我们要综合历史文化在现实中的认同,探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既要基于历史的传承性为现实生活“寻根”,更要着眼于现在去理解和阐释历史,以寻求历史对现实的意义。如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日益崛起的中国大肆抹黑,到处宣扬“中国威胁论”。对此,中国政府一再重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强调“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初衷。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自古以来中国走的就是和平发展道路,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对外交往活动,见证的是合作共赢的文明交流。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里,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段苦难的历史让中国深知和平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当然,历史与社会课程强调“鉴往知来”,关注现实社会,但并不意味可以盲目追求课程的生活化,要避免“以今度古”所带来的“时代错置”。

历史评判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历史意识,指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与社会现象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2]44。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12]4。任何试图从单一向度来评判历史的做法都是不全面、不可取的,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单向度评判改为多向度的综合评判。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例,欧洲和美国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及其他殖民者的到来,使印第安文化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大量印第安人死于疾病、繁重劳动和殖民者残酷的奴役政策;被奴役的非洲黑奴认为,新航路的开辟刺激了黑奴贸易,他们被掳掠、被贩卖、被奴役的噩梦就此开始,受尽人类所发明的最残酷的奴隶制的压迫和剥削。从全球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整体世界开始形成,欧洲与亚洲、非洲和美洲各主要国家之间的商业联系日益增强,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动植物品种交流和传播。可见,对于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在不同的人、不同时期及不同国家或民族那里,往往有着非常不同的认识与评判,这些声音都值得关注。如果我们仅仅把哥伦布当作发现新大陆的伟大探险者去对待,其实也在告诉学生长大以后要倾听谁的声音,谁的声音可以不听,这必然影响其人格的发展。

(三)二律统一:基于宏观格局的微观演绎

教科书常以“大叙事”“大概念”“长时段”为基本框架,对历史的叙述偏重于宏观架构,其优点是高屋建瓴、以点带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然而,历史教育的宗旨卻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之同情”地去分析和认识历史,对历史“附随一种温情与敬意”。历史意识的构建,不仅要有辽阔的时空疆域和恢宏的时代背景支撑其宏观格局,更要有微观层面的叙事、辨析与探究丰满其微观叙事。因此,历史意识的培育既要有基于历史时空的宏观架构,又要基于历史细节的微观演绎,也就是“点、线、面”结合。

首先,要构建一种长时段大时代主题式的思考范式,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进行综合审视,实现古今中外的纵横贯通。要借助年代尺、大事年表等载体梳理历史线索,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使之系统化。要避免片面的、狭隘的历史认识,把历史的发展视为一个整体,从长时段演变中把握历史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来龙去脉,从宏观视野俯瞰历史全貌,把握历史特征,探寻历史规律,形成“通古今而观之”的历史意识。

其次,要善于选取微观视角,关注历史事件与社会现象的独特性,适度突现个体在历史上的经历与体验。微观史学理论认为,研究历史的视角不应局限在对辽阔地域、长时段和大量民众的宏观研究,而是应该注意个别的、具体的事实,一个或几个事实,或地方性事件。通过描述微细的事件和平常人物来重构历史,让人体会到历史的脉搏,即通常所说的“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对于初中生而言,历史意识的构建要以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形式进行,更需要在教学中丰富具体而微的历史细节,促发学生的共情与内化。

以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为例。宏观层面上,要整体上把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基本论断。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羸弱,政府腐败,民不聊生。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探索,但均因阶级局限性未获得成功。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充分依靠工农群众,逐步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最终领导全国人民击垮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近代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一系列探索中,辛亥革命实现了推翻帝制、创立共和的目标,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革命果实很快落入北洋军阀手中,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与英、法、美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辛亥革命有其独特性。这是中观层面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在辛亥革命中,一批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如黄花岗起义,失败的结局早在意料之中,革命者仍从容赴死。林觉民《与妻书》、方声洞和李晚的绝命书,都把这种为国舍家、为义舍身的心声表达得淋漓尽致,在生与死、爱与义的抉择中慷慨赴义。只有充分感受到革命者对家的眷顾与不舍、对亲人的真情与挚爱,才能深刻领悟这种“舍家”“舍身”行为所彰显的大爱,对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民福祉义无反顾的使命感。这是微观层面上对辛亥人物的丰满。

总之,素养导向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以培育历史意识为应然的教学追求,在具体而微的叙事中呈现宏阔的时空格局,在缜密的史料实证、适切的历史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独到的历史评判,最终表现为逻辑严密的历史叙述,从而达成培育历史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震,朱明光.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牛学文.基于核心素养的社会科考试评价[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7(12):44.

[3]徐兆仁.历史意识的内涵、价值与形成途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

[4]斯特凡·约尔丹.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辞典[M].孟钟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2.

[5]瞿林东.历史·现实·人性: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6.

[6]王雄.历史观念的沉淀 、冲突与建构:培养中学生现代历史意识的教学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12):9.

[7]陈新.历史意识引导我们以过去定位现在[N].社会科学报,2018-8-17(6).

[8]尉佩云.历史叙事的理性逻辑:约恩·吕森与当代西方历史叙事理论[J].史学月刊,2018(5):85.

[9]徐赐成.中学生历史意识构建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1.

[10]约翰·托什.史学导论[M].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11]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M].傅任敢,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7.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5.

[13]白寿彝.说“疏通知远”[J].史学史研究,1984(2):1.

作者:夏陈伟

第三篇: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新课改政策的贯彻落实,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也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而如何将历史地图有效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也就成为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教师只有结合历史教材与学生实际历史学习水平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才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历史学科的魅力,使学生可以在历史地图的帮助下强化自身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认识。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将历史地图合理应用于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策略,使其能够将有关知识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为学生历史水平的提高提供助力。

关键词:历史地图;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教师在以往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总是会依据落后的教学理念选用与学生真实学习状况不相符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难以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所涉及的知识形成正确的认识,使得学生无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内化,从而对学生历史与社会知识体系的构建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教师需要遵循时代的发展规律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使其能够对历史地图的重要性形成准确的认知,让其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加强历史地图的有效性,促使学生能够利用历史地图来充分感知历史与社会间的联系,进而让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可以焕发出新的光彩。

一、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

历史与社会作为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其具有涉及知识面广的特征。教师只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讲解,会让学生难以对枯燥且抽象的历史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使学生无法在脑海中对其形成时空概念。因此,教师要学会在实际教学中借助历史地图来加深学生对空间以及时间的认识,使学生能够站在宏观角度上来对历史人物及事件进行思考与分析,让学生可以有效掌握所涉及的历史知识。比如,教师在进行相关知识教学时就可以借助《清朝疆域图》让学生对通商口岸形成初步的认识,使学生能够站在空间的角度上来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有助于学生深化对历史的理解

历史教材是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原则进行编制的,而与教材呈现出相辅相成特征的历史地图也是以此为原则进行编制的,教师合理利用历史地图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准确抓住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进而为学生找出其发展规律奠定良好的基础,促使学生能够深化对历史对理解[1]。比如,教师可以借助《西周分封形势》让学生了解周人的活动范围,其还可以借助《秦朝疆域》来让学生对秦统一后的疆域形成准确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在读图的过程中感知到统一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促使学生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识图能力来加深其对历史的理解。

二、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深化教学内容

教师想要有效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就需要依据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当前的教学模式,使其能够加强历史教材与地图间的联系,让其可以带领学生结合知識点来对历史地图进行分析,使得学生能够从地理环境、空间、时间等不同角度来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度分析,从而为学生历史与社会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教师应学会基于学生的实际历史水平以及认知水平来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使其能够对历史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让学生可以在自主意识的推动下对历史地图进行深入探究,促使学生能够在开展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大脑来对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思考。

比如,教师在进行“隋唐时期”的相关知识教学时,就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使学生能够明晰隋唐发展的时间线,让学生在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可以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进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发展提供助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丰富的学习资源来深化对有关知识的认识,使其能够独立制作出隋唐时期的年限图表,让其可以从时空的角度来对该时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形成准确认知,促使学生能够自主构建较为完善的历史知识脉络。

(二)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想要将历史地图合理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就需要学会利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优化历史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了解单一地图的基础上明晰多张地图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某一时段事件的同时可以对社会历史变化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为学生历史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合理规避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外界影响,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活动的热情能够被有效激发,使历史教学的效率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比如,教师在进行“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相关知识教学时[2],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将中国近代发展史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中国近代史的时间线形成清晰的认知,使学生可以进一步明晰历史与社会间的联系。

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讲画结合的形式来开展历史教学,使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形成更为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可以准确抓住教学重点,使学生的历史课堂参与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为学生巩固相关知识做出良好的铺垫。

结论:历史地图是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将历史地图合理应用于历史教学中,才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收获足够多的知识,从而学生成长为具有历史素养的综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左金喜.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学文摘.2019(16)

[2]封桂苏.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2020(05):55.

作者:林珍

上一篇:环境与经济发展论文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