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公开课教案

2024-05-04

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

篇1: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公开课教案

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诸子”,什么是“百家”,什么是“百家争鸣”

2、认识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主要派别、主要思想观点及代表人物;

3、知道孔子的思想体系及对后世的影响

4、通过课内的诸子扮演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诸子百家的思想特点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教学难点:

孔子的思想体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塞翁失马”的FLASH

2、这个故事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大学问家——老子告诉我们的。在春秋战国时期,象老子这样有学问的人还有很多,历史上把他们称为“诸子百家”

二、教与学过程

1、什么是百家争鸣(1)、百家——数量多,例如:阴阳家、杂家、名家、兵家、小说家等等,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孔子和孟子是“儒家”的代表,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代表,孙子和孙膑是“兵家”的代表,墨子是“墨家”的代表,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2)、争鸣——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和思想家希望按照本阶级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和社会做出解释,于是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综上所述,所谓的“百家争鸣”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2、产生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1)、提问:假如你是一位经历过春秋战国时代的长者,请把你在这两个时期中最深刻的印象告诉我们!(分春秋和战国回答)(2)、时代背景(投影)

3、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投影)(1)、针对当中比较难理解的观点,有必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清楚。(2)孔子的思想体系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投影)(3)、角色扮演:主要角色: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各一人,国君。

剧情:一人因赋税过重,生活困难。偷了人家的钱财,被官府抓获。如果你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你对此行为作出怎样的评价? 如果你是一国之君,你会采纳哪一派的观点?为什么?

4、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三、小结:各抒己见

四、作业:课本82页第2题

篇2: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公开课教案

音乐导入——多媒播放《国际歌》并出示歌词: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提问:这首歌词表达了一个什么极其深刻的真理?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板书)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问题:

1、如何理解哲学上所讲的“人民群众”?

2、从哪些角度理解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找出关键词)讲授新课

人民群众的含义及其地位(板书)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体部分是劳动群众。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特别强调

(1)质的规定: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2)这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视频回放

温家宝总理:群众最有资格评价政府 2009年2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他提到,我一直认为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并且对政府的政策提出批评意见,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推进政务公开和决策的民主化。提问:这里的“民”指什么?为什么要坚持“三问”?

2、人民群众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板书)(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细化理解

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创造了衣、食、住、行等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生活资料。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一切物质财富归根到底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共同产物,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作用都十分重要。知识经济时代,脑力劳动者在创造物质成果中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知识分子的作用越来越大。

请您欣赏——《西游记》第10集、《赣南采茶戏》片段

合作探究——《西游记》的创作过程完全是凭想象的吗?作者需要哪些物质条件?(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点拨说明:

①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有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货物发展的源泉。(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特别说明

①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②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变革”,既可以指根本性转变(如改朝换代、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等),也可以指一般性转变(调整、改革等)。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板书)

图片展示 —— 今年6月24日下午,温家宝总理在江西抚州察看灾情,民众感动落泪 共鸣——为什么民众会感动得落泪?

1、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板书)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板书)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为方法论,是由“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主义世界观决定的。在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板书)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课堂小结

概念——人民群众

原理(世界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练习巩固

1、没有一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没有劳动群众通过生产活动创造的物质资料,任何科学、文化、艺术的活动都不能进行。这说明(d)a、劳动人民的实践是科学艺术活动的唯一源泉 b、物质财富越丰富,精神财富越充实

c、体力劳动创造物质财富,脑力劳动创造精神财富

d、劳动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是人们从事精神财富创造活动的前提

2、陕西长安附近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考古发现震惊世界,数千个与真人大小相似、姿态各异、个性鲜明、工艺精细的兵马俑的出土,使世界再次领略了中国两千多年前灿烂的古代文明,通过这些艺术品,可以反映出中国古代的艺人和工匠已经具有极高的艺术创造水平和制作技术。这一文化宝库的发现,说明的道理是(c)a、秦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

b、劳动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

c、劳动群众直接参与和创造了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 d、我国2000多年前的艺术作品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3、江泽民同志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因为(a)

a、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b、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要求 c、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决定的

d、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板书设计

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含义及其地位

2、人民群众是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2、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篇3:社会历史的主体优秀公开课教案

上个学期, 按照学区的工作安排, 我要到本学区内的另一所初中上一节公开课, 主题是《中国人权的百年巨变》, 接到任务后我不敢怠慢, 立即投入到学案的编制设计中来。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作为一名老教师, 我也非常希望自己的课堂教学能显示出新的气象和新的活力, 所以, 在教法的选择上, 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按照“情境导入———小组合作学习———汇报交流学习成果———教师归纳总结”的教学思路进行了教学设计, 在设计的同时还沾沾自喜, 认为这样的设计思路肯定可以获得评课教师的好评。

遵循惯例, 在去别的学校上公开课之前要先在自己的学校做一下“热身运动”, 我选择了本校的306班作为试教班级, 并邀请了教务处的领导来听课把脉。没想到自以为很符合新课程理论的小组合作讨论法彻底失败。主要表现在, 学生分组讨论时的气氛不热烈, 让我初步感到些许尴尬, 更糟糕的是在发言交流讨论成果的时候, 各小组都是三言两语草草了事。课时内容结束了, 下课铃还没有响, 当时的我如坐针毡。

在课后的评议上, 同学科的老师开始替我打圆场, 有的说教材内容太抽象, 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的说学生素质不高, 加上对这部分内容不熟悉, 回答起来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所难免。总之, 他们都把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归结到学生的身上。教务处的朱老师一语中的, 提出问题出在我身上, 本节课失败的主要原因出在教师的学案设计上。首先是教师对教学问题的设置没有梯度, 面对比较突兀的问题, 学生一下子就懵掉了;其次是学生对人权这个概念比较陌生, 而我在教学设计时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学生缺乏对中国人权的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就设置了一些让学生讨论的问题, 使得学生无所适从。

二、问题的解决

初次试教的失败, 让我头脑彻底清醒, 结合教师的建议, 我认真进行了总结:之所以出现合作冷场的现象, 主要是我的教学设计出现了问题。直接让学生去讨论人权既显得突然又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 怎么办?我陷入了沉思之中。教材中不是涉及了奥运会的材料吗?2008年不是奥运年吗?奥运的字眼时时冲击着我的思维。我何不以学生感兴趣的奥运话题为切入点, 由浅入深, 步步推进, 从而展开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呢?

按照这样的想法, 我对学案第一稿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问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动, 把直接让学生讨论旧中国和新时代的人权状况这一大问题分解为三个小问题:第一是合作讨论三个关于奥运的问题, 第二是由奥运问题讨论当时国家主权和社会状况, 第三是再由国家主权和社会发展的状况思考讨论人权的变化。

问题分解清晰之后, 这堂课的思路就非常清晰地显露出来了, 一共有三条明了的线索:第一条线索是从20世纪初开始到2008年奥运会这一百年间的三个奥运问题, 即 (1) 中国何时参加奥运会? (2) 中国何时派一支代表团参加奥运会? (3) 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第二条线索是旧中国时代到新中国成立和20世纪下半叶, 特别是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这一个世纪里我国的国家和社会现状。第三条线索是由国家、社会的状况所反映出的中国人民的人权状况变化。改动后的教学设计 (简案) 如下:

《中国人权的百年巨变》教学设计

一、对话并视频导入

教师:同学们, 今年是奥运年, 当我们正在积极筹备奥运会的时候, 不少国际组织却对中国举办奥运会进行诋毁和阻止 (播放在巴黎金晶护圣火的视频材料, 吸引学生的兴趣) 我们这节课就先谈谈与奥运有关的话题, 下面老师有三个小问题请教同学们:

1.奥运问题 (教师板书)

(1) 中国何人最早参加奥运会?

(2) 中国何时组队参加奥运会?

(3) 中国何时举办奥运会?

(投影显示问题, 激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合作讨论 (略)

二、新课过程

教师:第一个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是1932年时的刘长春, 比赛结束后, 刘长春因路费不够, 而无法回国, 后来是在当地华侨的捐助下, 才回到中国。

第一次组队参加奥运会发生在1936年, 大会闭幕后, 因缺乏路费, 代表团靠当地的华侨和学生募捐才得以回国。

(幻灯帝国主义五次侵华战争相关图片)

这两次相同的遭遇反映了中国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学生讨论回答 (略)

播放视频:“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

2001年7月, 中国申办北京奥运会成功, 你认为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略)

2.由奥运问题看中国的国家主权和社会状况 (教师板书)

(1) 旧中国时期, 国家积贫积弱, 主权遭受践踏。

(2) 新中国成立, 特别是改革开放后, 国家主权独立, 经济发展迅速, 综合国力增强。

教师:由以上事实可以看出, 国家主权和人权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略)

3.由国家主权和社会状况看人权状况 (教师板书)

(1) 国家主权不完整, 积贫积弱, 人权就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 国家主权完整, 综合国力强, 人权得以维护并不断改善

4.畅想三十年后的中国人权状况 (学生回答)

结束新课。

实践证明, 这堂公开课的效果很好, 学生对奥运问题的交流兴趣浓厚, 课堂气氛很活跃, 由学生感兴趣的奥运问题切入, 使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地由奥运问题思索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及中国人权的状况这两大问题。评课教师的评价是, 课堂的三条线索清晰, 线索之间又存在科学的联系, 整堂课显得一环扣一环, 层层递进, 问题不断, 高潮不断, 水到渠成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问题解决后的思索———从一堂课的实践看学案的设计策略

一堂课结束了, 虽然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由我一手包办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比较明显, 但是在课堂上, 学生的主体作用却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从试教的失败到最后成功给了我许多的教益, 具体如下:

1.引入的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导入妙不妙, 事关整堂课的成败。特别是借班上课, 师生之间较为陌生, 不容易打开局面。所以, 导入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为此, 在这堂课之前, 我预设了金晶在巴黎保护奥运圣火的视频材料, 并在课前播放, 目的是缓解紧张的课堂气氛。课堂开始后, 我就顺势问学生:“你们对干扰圣火传递的那些人有什么看法?”问题一出, 学生情绪激愤高涨。这样, 我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让学生在极大的兴趣中不由自主地进入这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

很多教师为课堂的导入而犯愁, 为自己的课堂气氛沉闷而苦恼, 有的甚至把责任归咎于学生, 怪学生不懂“风情”, 等等。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 教师不妨把镜子反过来照照自己, 看看自己的教学设计是不是符合学生的胃口, 能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符合学生认知的东西才是吸引学生眼球的最好抓手。

如金晶在巴黎保护圣火的视频材料, 是受到学生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用这样的社会热点议题作为引子, 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极大激发起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所以, 学生在听、看完我预设的内容后, 课堂合作讨论的气氛异常活跃, 这是一个成功的导入。导入的成功与我精心设置课堂引入是分不开的。

2.过程的设计要做到环环相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 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就本堂课而言, 当我用社会热点问题作为课堂的引入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时, 已经为下面教学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课堂才刚刚开始, 如何让下面的教学环节顺理成章, 又是我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这个想法的指引下, 我精选了三个奥运问题, 即“中国何时最早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组队参加奥运会?”和“中国何时能举办奥运会?”, 这三个问题贯穿了整堂课的始终, 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眼球, 发散着学生的思维, 为课堂有条不紊地展开提供了扎实的凭借。

不少教师埋怨学生听课不认真, 注意力不集中, 通过这一节课, 我认为作为教师, 在寻找对策时, 要勇于从自身寻找突破口, 品一品自己的教学设计是不是有生活味, 看一看生活化的材料是不是精挑细选的, 想一想是否用有悬念的预设串联整堂课的始终, 做到环环相扣。如果教师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兴趣的问题把整堂课串联起来, 就不担心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 更不用担心课堂气氛不活跃。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那些进入注意状态的信息, 才能被认知, 如果学习时学生的注意力分散, 心不在焉, 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 就会造成学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发生, 他们也就不能很好地从课堂上获取知识。所以, 只要以有效的问题把整堂课串联起来, 做到环节之间紧扣, 就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让学生在整堂课中都处于思维的兴奋之中。

3.问题的设计应瞄准学生认知的冲突点

新课程刚刚实施阶段, 多数教师都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 陷入一种误区。随着课程的深入开展, 加上不断地反思, 教师对有效课堂的认识不断趋于理性。促使一堂课是否有效果, 并非在于课堂表面的热闹程度, 一个主要的隐性因素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否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 换句话说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有没有让学生“心动”。如何才能促使学生“心动”,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进行精心的设计。

以本节课为例, 我就在材料的预设上做足了功夫。首先, 让学生通过我预设的材料体验在旧中国中国人在奥运会上的尴尬, 接着用事实材料说明今天的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 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学生的认知冲突在自觉不自觉中被调动了起来。新旧中国在奥运会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在我引导下, 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从国家民族所处的状况去联系, 去思考。可以说, 有效的认知冲突引发了学生的“心动”。

实践证明, 在本节课上, 材料不断呈现, 问题不断推进, 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矛盾的冲突之中, 它极大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原委的积极性。在课后的评课阶段, 一位评课教师用这样的话发表他的听课感受:“三条线索, 步步悬疑, 环环相扣, 水到渠成。”教师要不断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 为学生进行深度思维提供有效的抓手。

4.结尾的设计要回味无穷

一开始设计本课时的学案时, 在结束阶段我选择的是让学生做练习题。试教之后, 感觉这样整堂课的节奏一下子被放缓了, 不尽如人意。最后, 我把课堂的结尾环节设计成让学生对三十年后中国人权的美好状态进行畅想, 旨在在体现开放性课堂的同时, 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体的参与性。有的学生说, 我们的人权将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人权, 有的说我们和发达国家还会有差距, 学生的回答异彩纷呈。

在课后的评课阶段, 这一环节的安排设计得到了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 这一个环节的安排, 让整堂课在最后阶段又出现了新的高潮, 即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整课堂给人回味无穷之感。

四、结语

通过对这堂课前前后后的反思, 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一堂课需要生成, 没有生成的课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效的生成以教师的充分设计为前提。生成是课堂上娇艳的花朵, 是每一位教师奋力追求的, 而教师潜心的设计则是培育花朵的肥沃土壤。

摘要:本文作者以一堂公开课案例谈《历史与社会》的学案设计, 首先对案例进行了描述, 其次详晰了问题的解决过程, 最后开展了反思, 旨在说明学案设计要巧设妙导, 这样才能水到渠成地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公开课案例,《历史与社会》,学案设计

参考文献

[1]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组编写.新课标初中历史教学丛书教学设计探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4.

[2]唐全腾著.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2.

篇4: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教学设计】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

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河南林县人民从1960年开始修建红旗渠。在严重自然灾害时期,修渠民工每人每天只有半公斤粮。民工们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人们形容红旗渠是“劈开太行山”,建成了“人工天河”。民工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建成了“人工天河”的壮举,被世人称颂为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条人工天河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凿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民工的伟大创造力量。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了历史,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否意味着历史是由所有人创造的?(不是。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人们除了包括人民群众,还包括对社会历史起阻碍作用的人们,即反动阶级和反动人物。)

人民群众是一个群体概念,而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为什么能够成为历史的创造者?

你知道古今中外有哪些生产工具的发明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吗?(英国纺织工哈格里沃斯夫妇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的效率,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广泛应用于轮船、火车,大大便利了世界各地的交往。这些发明者大多都是普通的劳动群众。)这些“利器”还要人来操作,那么是谁来操作这些机器?(劳动群众操作机器,他们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投入到机器操作的生产过程中去。没有劳动群众发明和改进劳动工具,没有劳动群众进行劳动生产,就不会有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我们可以看出谁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什么作用?(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离骚》、《水浒传》、《聊斋志异》,这些名篇名著的作者分别是谁?(《离骚》的作者是屈原,《水浒传》作者是施耐庵,《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他们创造这些精神财富的灵感和源泉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离骚》直接取材于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创作的神话传说,《水浒传》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基础上加工整理而成的。蒲松龄在创作《聊斋志异》时,设立茶馆,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不仅如此,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什么条件呢?田园诗人陶渊明曾经在车篱旁边吟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陶渊明吟诗作词离不开人民群众,为什么?(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他不但没酒喝,也没饭吃,只能饿死在车篱旁边,哪里还会吟出什么诗句。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我国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图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统称为“刻版印刷术”。到了北宋年间,“布衣”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书籍印刷更为经济、方便。毕升在胶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烧硬后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铁框的铁板上敷一层松脂蜡,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热使蜡稍溶化,以平板压平字面,泥字着在铁板上,可以像雕板一样印刷。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不是仅仅是劳动群众创造的物质财富?它是不是精神财富?(毕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对前代印刷技术的改良和创新,凝聚着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因此这些物质成果也是一种精神财富。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总之,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分析: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知识分子也参与物质财富的创造。精神财富也不只是知识分子创造的,这是因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大起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都是农民起来推翻地主阶级统治的农民革命战争。革命的辉煌成就是广大人民争得的。历史上一切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的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曾使中国农民在劳动和分配上都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结果是饭越吃越少,人越过越穷。为了改变这一状况,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偷偷摸摸将一些麦田、油菜田承包到自己家里种植,搞起了“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在18位农民手中起步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除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外还有哪些伟大的创造?(乡镇企业容纳了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有从1981年开始的农村村民自治,实现了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这些都是基层农民自己创造的。包括基层农民在内的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起到了什么作用?(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人民群众仍然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他们所起的作用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战国思想家荀子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能群”是指什么?(人们能够利用群体的力量征服自然界。我们在改造自然界和社会时不能脱离群体,要依靠群体的力量。)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运用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实际工作中去就形成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陈毅元帅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在三大战役中,支援前线的民工就有490万,支援的粮食就有40万吨。中国共产党战胜困难、取得成功都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那么为什么群众会支持共产党,会成为共产党的依靠?为什么邱娥国会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爱戴?(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才能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是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群众观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确立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哲学依据是什么?(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因此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作业】

XX年7月20日光明网载文指出,众所周知,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程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1)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问的矛盾。但是,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的,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即通过改革来解决。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教学反思】

篇5:社会历史的主体政治上教案

学 科: 政 治

学 校: 广东北江中学

年 级: 高二年级

题 目: 《社会历史的主体》

姓 名: 周 招 萍

邮 编: 512026

联系电话: 13420547979

一、设计思想

1、教学理念凸现一个“新”字。依据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理论等现代学习理论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内容与教学素材的整合抓住一个“扣”字。紧扣学生的生活、时代的主题及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的融合,引导学生去感知、思考。

3、教学组织过程突出一个“动”。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与电脑互动,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相统一。

二、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与结构特点:本节内容主要是介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关于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本框题共有两目组成,两目内容呈递进的关系:第一目主要讲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材从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角度分析了该观点;第二目是在第一目的基础上得出方法论——要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但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还比较模糊,因此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2)教学重点、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学情分析

(1)认知起点:我所教的文科班学生整体素质较好,学习积极性高,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较好的分析及归纳综合的能力,对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感性及理性认识,但学生在社会历史观上还不能辩证地分析历史的发展,尚末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2)学习兴趣:班中学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较强,对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有了解的兴趣;也喜欢关注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对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有认识的兴趣;对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获取知识有参与的兴趣。

(3)学习障碍:由于“个人英雄主义的”的干扰、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健全及科学思维方法的欠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效果。

(4)学习难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和践行。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对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正确认识和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牢固群众意识,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实例引导法、讨论法、讲授法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回顾历史上法国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及重大意义,启发学生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由此导入新课,提出什么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剪切视频】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报告上的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其讲话内容设计为两则材料并设计两个问题,将学生分成两大小组;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

材料一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 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回答:

1、“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哲学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给我们青少年有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本组问题并派出代表回答第一个问题。

教师点评: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之所以提出“要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就是因为懂得只有人民群众才是实践的主体、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及其社会地位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3页“名言”“专家点评”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的作用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朱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取得的成就”,并提出问题:是谁创造了这些巨大的成就?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所提问题。

——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20.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跃居世界第四.

——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全国财政收入3.9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7694亿元

——人民生活有较大改善。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0.4%和7.4%。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劳动群众是物质生产的承担者。

篇6:历史公开课教案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 开城中心校历史 复习研讨课

2011历史热点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时间:2011年5月17日上午第二节 地点:904班 执教:钱

进 复习程序

一、整体概述 90年分期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

2、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49—1956)

3、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2011)

二、知识梳理 开展课堂探究

建党(日出东方):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上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党的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

又称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

(1)创立黄埔军校。1924年5月

广州

培养了大量优秀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北伐战争

1926年至1927年,中共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主的叶挺独立团屡立战功。(3)蒋介石叛变革命。

2、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又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放弃进攻城市,转而向敌人力量薄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星火燎原)。(3)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4)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长征途中在1935年1月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力挽狂澜)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3.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1)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3)1937年9月,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中国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4)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进行百团大战。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5)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灯塔指引)。

4.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1)1945年8月重庆谈判: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中共努力争取和平;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2)1947年3月,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3)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4)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通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

(5)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

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2)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人民当家作主。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60周年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5)1950年-1952年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1953年-1956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3年-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良好探索)。(2)1958年,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经济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3)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4)1966-1976年,由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到巨大损失。

2.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78以后)

(1)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2)对内改革:从1978年开始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4)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1987年中共“十三大”,正确分析国情,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级的基本路线。

(6)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视察讲话,强调党的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7)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三:直击中考 1、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某校历史探究性小组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建设”为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搜集了如下素材: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2、分析题见多媒体显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在历史的关节点上》

(1)请结合所给材料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重大关头 重要历史事件 伟大历史作用 日出东方

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了。星火燎原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始。力挽狂澜 遵义会议

灯塔指引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民族复兴的奋斗凯歌。32000多个平凡但伟大的日子,承载决定党合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要事件,谱写了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

(2)建国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取得“壮丽辉煌的历史篇章”的国内外有利因素有哪些?

上一篇:五写作下一篇:李若谷,字子渊,徐州 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