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行为

2024-04-29

非言语行为(共8篇)

篇1:非言语行为

论非言语行为及其文化差异

非言语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信息发出和接受者具有潜在信息价值或意义.

作 者:李春梅 作者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外语系,黑龙江,哈尔滨,150050刊 名:边疆经济与文化英文刊名: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年,卷(期):“”(12)分类号:G05关键词:非言语行为 文化 差异

篇2:非言语行为

虚构话语:言语行为和非交际性

本文比较了塞尔基于言语行为理论对虚构话语的逻辑地位的解释和汉伯格根据特定语言模式所得出的虚构话语非交际论,分析了二者的.矛盾之处,并利用塞尔本人的理论来调和其中的对立,以界定虚构话语的本质.

作 者:谢晓河 余素青 XIE Xiao-he YU Su-qing  作者单位:谢晓河,XIE Xiao-he(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83)

余素青,YU Su-qing(华东政法学院,上海,200042)

刊 名:外语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年,卷(期): “”(3) 分类号:H0-06 关键词:虚构话语   言语行为   非交际性  

篇3: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非言语行为初探

关键词:非言语行为,大学英语课堂,定义,内容,功能,意义

一、

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 交际行为的实现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符号作为其信息的载体。符号可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非语言符号是指不具有词汇、语法结构和语义解释的符号系统。它只是一种动作、表情、姿态、音响、物件、图形、图解、图像以及传播的环境等等。根据这些符号的性质和功能, 可以分为六大类:动作符号、音响符号、图像符号、目视符号、实物符号和感觉符号。非语言符号在信息传播中具有语言符号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人们进行传播活动的有效工具。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 在人与人之间面对面表达感情和态度时, 语言只占交际行为的7%, 而声调和动作表情等非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却多达93%。可见, 人们在进行交流、表达思想、传递信息时, 除了通过语言符号表达, 大量的信息还依靠非语言符号来交流、传递, 非语言符号对信息传播的效果有着重大影响。课堂教学也是一种交际, 是师生之间的交际行为。长期以来, 人们过多地关注于课堂教学的语言层面, 而忽视了非言语层面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 试较系统地阐释一下课堂教学的非言语行为。

二、

非言语行为是指运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手势、目光接触等无声言语或语速、节奏、音调等辅助言语传递信息的行为。它既能表达一个人的意志、性格和情绪, 又能表达某些意图, 它可以补充、加强甚至代替言语, 使它更加明确有力。

非言语行为的内容包括:

1.体态

体态是一种非文学语言的信息传递手段, 亦可称为体态动作, 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躯体和四肢动作传达和辅助传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活动。主要包括站立姿态、行动姿态和手势。动作姿态是替代词语表达的一种有效而经济的辅助手段。手势语是通过手和手指的动作来辅助表达思想, 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早使用的交际工具。手势具有很丰富的表达能力, 而且在体态语中是动作变化最快、最多、最大的。它的运用往往与讲述、面部表情相配合, 是一种重要的无声的语言教学。一个好的教师从来都重视掌握与运用手势, 平时注意这方面的自我训练和经验的积累。借助手势, 教师的言语表达就会变得更生动形象, 更有感染力。

2.目光

目光是非常重要的交际手段, 其表意功能极为丰富。有调查表明, 中国人的面部表情占非言语行为的48.8%, 而其中眼与眉的行为占了1/6。在传递细微的情感方面, 目光语起着其他言语行为所无法起到的作用。上课之初, 用目光扫视全班, 示意自己已经做好准备, 同时要求全体同学配合。讲课过程中, 目光来回扫视全体同学, 而不是单一地只注视几名同学, 以示老师对全体同学的重视和一视同比如, 教师如果在课堂活动中能够更多地注意到目光接触的效果, 在教学中就能保持和学生的目光接触, 一方面使学生从教师的眼神中感受到或默认、鼓励、赞许, 或提醒、责备、制止的示意。另一方面, 教师也能以此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多寡与生熟的程度。通过这种方式, 师生能够互相从对方的眼神中获取正确的信息, 从而促进教学相长。

3.空间距离

交际者可充分利用空间距离来传递信息, 空间距离可根据疏远的程度分成四种: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距离越远, 亲密程度越小。在课堂上, 教师一般在讲台讲课, 与学生保持公共距离 (约12~25英尺) , 说话声音较大, 内容不带个人色彩。外语教学是语言教学, 以灵活的课堂形式, 良好的课堂师生互动为显要特点, 故对大学英语教师来说, 有效、灵活利用空间距离理论能够拉近师生距离, 克服学生课堂恐惧, 提高课堂效率。

非言语行为的功能:

1.有利于师生互动, 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课堂上,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为学生所关注, 都能在情绪上影响学生, 从而影响他们的积极性, 影响他们对课堂内容的关注, 在内心里对老师的授课出现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2.有利于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教师在讲授过程中, 如果能伴以适当的非言语行为, 以姿势助说话, 以眼神传递真情, 就能把学生带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气氛中, 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产生丰富的想象, 使课文中内容形象生动地再现在脑海中, 使学生迅速理解教师授课内容, 心情愉快地牢记知识。在这方面, 有许多课堂教学经验可以借鉴:教师可用非言语行为配合口头言语描述人的某种活动的特征。教师可用非言语行为, 补充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表达的未尽之意, 帮助学生理解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因为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 当人的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无法表情达意时, 可以用非言语行为表达出来。

3.有利于培养师生感情, 老师更加爱学生, 学生更加尊敬老师, 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延伸到课堂之外。由于对老师充分信赖, 学生们课下就会更加重视作业, 更愿意按照老师的思路去阅读, 去练习, 这毫无疑问会对学生的学习提高有很大的好处。。

三、非言语行为的研究意义主要有两个方面:

1.课堂是语言学习的环境, 是语言学习参与者 (即学生和教师) 的活动场所, 教师的行为构成语言学习的外部条件。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的一举一动都非常关注, 教师良好的非言语行为会很好地与课堂语言艺术结合, 给学生带来高水平的课堂教学。

2.以往研究偏重课堂的认知侧面, 注重教师行为对学生认知的影响, 而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影响。情感是影响语言学习行为和效果的重要因素, 发展积极情感是语言教学的目的之一。在课堂教学中, 充分发挥非言语行为的功能, 使师生能够在心灵上相通, 感情上共鸣, 刺激学生学习兴趣, 反过来又鼓励老师的课堂发挥。

四、结论

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不可低估的作用早在1968年就得到了证实。教育心理学家Rosenthal和Jacobson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在学生中进行了智力测验, 并以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出百分之二十的学生作为实验组, 并向教师伪称这部分学生是班上“最具天赋”的学生。班上其他学生则为控制组, 两组学生仍合班上课。18个月以后, 再次对学生实施智力测验, 结果发现实验组的学生智商的提高远远超过控制组的学生。由此可见非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屠国元, 丁蕙.教师非言语行为对课堂气氛的影响[J].长沙中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3, (4)

[2].常思亮.论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基本功能[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4, (1)

[3].吕林.教师的非语言符号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 (9)

[4].刘健龚少英.言语行为与课堂教学[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 1994, (3)

[5].刘丽华, 李明君非言语行为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 (6)

[6].王智.英语教师课堂行为的实证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6)

[7].梁雪清.非言语交际与外语课堂教学[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7, (3)

篇4:如何最佳运用非言语行为

【关键词】非言语行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教师本人的文化知识、修养、教学技能和表达能力等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注意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还应该重视提高非言语行为的表达能力,并适宜地把非言语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教学更加轻松自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实,无论教师在课堂上采取哪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信息沟通和教学管理,其目的都在于能使师生的信息顺利地传递,情感及时地交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而要达到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自如地运用非言语行为,还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一、提高认识

非言语行为可以在不中断运用语言进行教学活动、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的情况下,对个别思想不集中的学生进行调控,也可以补充加强甚至代替教师的语言,使教学语言的含义更加明确。还能配合语言传递,能增强语言的直观效应,使学生感染到教师的热情和兴奋,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作为教师,只有自己对非言语行为的使用达到足够的重视,才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使教师向学生传递的信息更加有效。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代教师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幻灯机,而应该是最新的多媒体,以动感的画面,悦耳的声音和精彩的互动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还保留那种传统的站在讲台上单纯讲解的方法,即使语言规范得体,如果不发挥非言语行为的优势,课堂也会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只有在课堂上把语言讲解与非言语行为进行完美及有机的结合,才能为学生创设一个高效的学习气氛。

要想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兴趣和注意力,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分散现象,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借助非言语行为来控制。教师在课堂上的非言语性行为是一种暗示因素,它通过手势、表情或其他暗示等间接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情绪产生迅速的影响,从而实现课堂的调控,达到优化课堂的目的。

二、自觉领会

非言语行为在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中是一种非常微妙的沟通师生感情、增强师生联系的工具,教师必须自觉领会到教室里除了有一个言语交流的空间之外,还存在一个非言语交流的环境,教师必须认真对待、高度重视这两种不同的环境。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目光相交和举手投足,学生和学生间的目光相交及其他细小的动作都在进行着信息沟通和感情交流。老师必须领会到这种无声的语言的效果以形成这种交流的共鸣,如果教师领会不到这种交流的存在,或者不顾这种交流情况,就会很难继续进行正常的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

事实上非言语行为往往和有声语言搭配着使用,这就必须考虑合理搭配和最佳的选择。如果同时使用多种非言语行为,还要考虑他们的最佳组合,最好是做到协调一致。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非言语行为方式的使用方法,对各种非言语行为在教学内容中的相互关系要详细了解,针对课堂上出现的具体问题准确把握,从而对非言语行为具有准确选择的能力。

三、协调统一

非言语行为的表达要与语言表达协调一致,要符合语言表达的特定情景,切忌牵强附会,矫揉造作。它可以增进人与人间的和谐,且有鼓励、支持的效果,老师带着笑容和颜悦色地上课,也能带动学生快乐的情绪,达到良好的效果。

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作为教学系统的一部分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及教师内心情感表达的需要和其他教学行为紧密配合,只有达成与其他教学行为的合理搭配和最佳选择,才能以取得最佳的效果。教师在运用非言语交流时,必须做到与课堂气氛、教学情境和谐统一,周密部署每一个细节。当在教学中遇到某种突发事件时,如果熟练运用这一原则就可使教师化被動为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熟悉对象

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对非言语交流的影响很大,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非言语行为必须是学生能接受和领会的,因此,教师要想理解和使用非言语行为,就必须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和行为规范等,并要了解其社会心理的变化。教师要了解学生,知道教学对象籍贯、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年龄特征。对优秀学生与成绩稍差一些的学生,对性格内向、拘谨与性格外向、开朗的学生,对与自己沟通较多或沟通较少的学生都要因人而异。根据课堂教学的教学情景,力求采取适宜的非言语行为表达教师的情感、意图与学生的具体情况协调一致的非言语行为,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运用非言语行为时,除了要了解学生的基础,教师还要注意与教学内容气氛、课堂的具体教学情境形成最佳协调状态。也就是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喜怒哀乐气氛设计非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教学环节而设计运用、在教学中要注意个别差异,做到因人而异,采取适宜的非言语行为方式表达出教师的意图和要求,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五、把握标准

在使用非言语行为时,标准的控制和分寸的把握又都以师生沟通效果最佳为取舍标准。教师在运用非言语行为时要把握好度,对于不同的情况,不仅在使用的种类上要有所选择,在使用频率上也须有所控制,因为不同的使用方式有着不同的效果,不同的表达方式传达着不同的信息,教师必须能恰如其分地使用。一般情况下,要防止非言语行为在某一时间段运用过多,种类变化过于频繁,最值得注意的是更要防止一种或多种非言语行为充斥课堂,让学生感觉到反感,反而起到相反的教学效果。

同时,在使用非言语行为时还要大方得体、时机恰当,注意不能矫揉造作。不注重使用非言语行为,会使课堂教学呆板、缺乏生气,过分地使用非言语行为会让人生厌。只有恰当地将各种各样的非言语行为与教学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学氛围结合起来,才是最佳的选择。

总之,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让我们的教师更显个性与魅力,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通过加强自己的非言语行为的使用与调整,把握好非言语行为的良好表现形式,重视非言语行为的重要作用,我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篇5:非言语行为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借助非言语行为与学生交往,培养学生的各种人文素质,非言语行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言语行为无法取代的作用。研究表明,非言语行为在人的交往中传递的信息占总信息的65%-93%。教师在教学中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因此,非言语行为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对语文课堂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教学现状是,许多教师注重于教学环节的设计、讲求教学语言的选择,往往忽视非语言行为对学生的影响,语文教学同样存在着老师忽视非语言行为问题。

一、非言语行为与语文教学非言语行为

非言语行为是指借助有声言语以外的东西,如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手势、目光等无声言语或语调、节奏等辅助言语来传递信息的行为。这些行为不仅能表露一个人的意志情感以及交往中的附加信息,而且有时能代替或加强言语行为,使表达更为明确有力。与言语行为一样,非言语行为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1、非言语行为的信息容量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不同的接受者,同一种非言语行为包含的信息量也有所不同。例如,对教师皱眉叹息这一非言语行为,有的学生可能只从中看到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恼恨;而有的学生却不仅觉察到了教师的失望,而且也体会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怒其不争”的思想感情。

2、非言语行为的含义具有模糊性和随意性。例如,如果教师的目光经常集中在一位同学身上,却并未用言语表明自己的目的,被注意的学生和其他学生就可以把这一行为化为某种具体的意思。当然,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背景和不同的气氛中,对同一非言语信息的理解和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上例中提到的被注意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心情的好坏以及与教师关系的好坏,得出“教师是在故意出我的丑”或“教师在注意我的学习,关心我的课堂学习情况”等不同的结论。

3、非言语行为的表达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同一非言语行为可表达多种含义,同样,同一含义也可以通过多种非言语行为表达出来。如:同一个拍肩动作,在学生精力不集中时,意味着教师对他的提醒和警告;在学生有独特的见解或师生之间进行愉快的交流时,则意味着教师对他的鼓励和赞扬。同是赞扬,可以通过点头、微笑、等多种行为来完成。

非言语行为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不能经常单独使用,而必须配合言语行为才能获得最佳效果。非言语行为表达的模糊性、随意性特点,也使其不太适用于以明确的概念和抽象的逻辑推理为主要特点的理科教学,但是却比较适用于语文等人文学科的教学。语文教学以人文教学和言语教学为主,汉民族言语的最大特点是表意的多元化和模糊性,而文学则注重表达上的概括性和内隐化。言语与文学的这些特点使汉语文教学不可能像数、理、化各科教学那样单靠公式概念的讲解,而必须在运用感性形象言语的同时,辅以大量生动传神而又含义丰富的非言语行为。以此切合语文教学含蓄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达到培养学生较高的言语驾驭能力、文学感悟能力及审美能力、交往能力等目的。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非言语行为多种多样,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为了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些非言语行为,语文教学中的非言语行为可以从“身势体语”、“辅助言语”、“类言语”中得到主要体现。

(1)身势体语 这类非言语行为是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社会心理学中常说的“体语”,也就是体势动作,是以身体动作来表达意义的信息符号系统,包括身体各部分的无声动作,如体态、手势、面部表情等。由于这些非言语行为既可以与言语行为同时使用,又可以单独使用。

(2)辅助言语 辅助言语,指言语的非声音方面,即声音的音质、音量,说话的声调、语速、节奏、停顿等。它属于言语表达的部分。其功用在于辅助言语的表达,使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在语文课堂中,对相同的一段语词,教师如果采用不同的语调、音量和节奏,就能表达不同的含义,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柳宗元的《江雪》一诗时,如果教师用一种舒缓轻松的语调来读,学生可能会把诗的基调定在淡泊宁静这一层面上;如果教师用一种深沉凝重的语调讲课,学生可能会从中体味到一种凄然之情,从而产生对诗的不同理解。

(3)类言语 类言语是指无固定语义的发音,如:笑、哭、叹息、呻吟、口头语及各种叫声等。类言语虽然没有固定的意义,但它与辅助言语一起使言语更为生动、活泼、含义丰富,使双方的交流和沟通更为深入。因此,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不同的辅助言语伴随下,同一句话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正是这两种非言语行为使语文教学中的言事更为鲜活生动,洋溢着勃勃生机。

二、语文教学非言语行为发生作用的原理

非言语行为在信息沟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思经实验得出结论: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语调+55%的面部表情。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动作、表情等非言语行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多种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有一定的哲学、心理学基础。

从哲学上来看,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教学活动中,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内容,如果没有好的表现形式,即使它再好也难以得到完美的体现。这里所说的表现形式,既指教师的言语行为,也包括教师的非言语行为。

语文教学作为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传承过程,其特有的人文性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运用美的言语,还要借助美的非言语行为,把语文教学的内在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净化心灵,提升人生境界。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恰当地运用语调、节奏等辅助言语及各种动作,以配合言语表达把教学内容生动地传递给学生。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要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和谐,就不能忽视非言语行为。

在语文活动过程中,非言语行为的辅助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解释某种意思。如当教师讲解文言文中的“顾”字时,可做出“回头看”的样子,不必多费口舌,学生便会理解这一个词的含义。

(2)配合言语行为描述事物的特征、人物的动作和神态等。如教师在讲解孔乙己这个人物时,可模仿他的迂腐穷酸,表演他在“排出九文大钱”、“吃茴香豆”等情景中的神态,也可以让学生结合影视媒体中接触到的封建文人形象,揣摩表演这一人物的动作,以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其性格特征。

(3)加强感情分量。人的情感是含蓄内隐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并不都是通过言语直抒胸臆地表达出来,它更多的是借助各种外在的因素和非言语行为间接表现出来的。如轻快的语调,使人兴奋激动;缓慢低沉的语调、紧锁不展的眉头,弥漫出一种悲痛沉重之情;……这些非言语行为,不仅使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直观,而且有助于学生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情感基调,使之受到心灵触动。

(4)补充文字表达的未尽之意。语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文字表达“言不尽意”,或作者故意留下“空白”让读者去填充等情况,对此,教师不能把这些“未尽之意”一股脑儿灌输给学生,而应让学生感受到“空白”的存在,主动去思考、填充和建构,从而,在体验的高度上阅读文章,提升人生境界。让学生感受到“空白”的存在。如教师可利用朗读中语调的变换和停顿时间的长短,把学生带入一种意味悠长的境界中;也可以在课堂时间安排上下功夫,在关键之处戛然而止,或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或使教学在学生心中余音萦绕。

正是由于非言语行为具有替代和辅助言语行为的功能,它总是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有效地获得并巩固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记忆信息时,并不是按语词一个个记忆的,而是把它们组织成一个个事件、形象、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语文教学更要注意这一学习原理,因为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多少词语,而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及对语言的感悟能力。非言语行为的参与,使信息通过两个信号系统形象地传递给学生,这样不仅使学生大脑两半球都活跃起来,有效地接收信息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还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不易疲劳。

三、语文教学非言语行为的优化

良好的言语行为对整个语文教学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最优化,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对不良非言语行为的纠正,其二是对一般非言语行为的促进。纠偏与促优相结合,能够促使语文教师的非言语行为不断优化,有效地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中不良非言语行为的纠正

非言语行为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虽然重要,但因为它是潜在地发生作用的,其效果不像言语行为那样直接、明显,所以它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普遍重视。许多教师在运用非言语行为时,普遍存在着随意、自然、凭个人爱好等出现了一些不良的非言语行为。这些不良非言语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非言语行为的选择不加限制,无意义非言语行为过多过滥。语文教学活动是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中展开的,要求师生双方的行为都要自然、大方、真实,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师可以只顾言语行为,而在非言语行为上马马虎虎。因为语文教学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着对非言语行为不加选择、盲目随意运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经常出现的一些对习惯性动作不仅无助于言语信息的传递,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阻碍知识的传授。

2、非言语行为的运用,缺乏艺术性,把握不好“度”。有的教师已经开始有意识地运用非言语行为,但是在运用中把握不好,没有达到最佳艺术效果。这种情况表现在各类非言语行为中,如语调、音量等辅助言语的运用,或是过于平板无吸引力,或是过于慷慨激昂,使人难以接受;衣着服饰,或是过于讲究,给人以轻浮之感;身势动作,或是幅度过大,频率过高,给人以夸张滑稽的感觉,或是幅度频率过小,造成拘谨、呆板、僵化的印象。以上各种不良非言语行为,不管是“过”,还是“不及”,都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无助于甚至有碍于语文教学任务的完成。

有效地纠正不良非言语行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加强广大语文教学对非言语行为重要性的认识,使广大语文教师普遍认识到非言语行为的众多功能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自觉主动地运用和改进自己的非言语行为。

其次,提高教师的内在修养和道德素质。“诚于中必形于外”,外在的风度行为来源于内在的修养,语文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素质和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热爱,才可能处处表现出美的行为举止,展示出人格魅力,为学生所接受、所爱戴。

再其次,加强与非言语行为有关的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语文教师要主动学习一些与非言语行为有关的知识,如体语学、距离学、目光学、触摸学、副言语学等,以便正确把握语文教学中各种非言语行为所表示的涵义,从而正确运用。其二,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自觉进行非言语行为训练,培养运用非言语行为的能力。

四、语文教学非言语行为优化的原则

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非言语行为的作用,仅仅纠正不良的非言语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使各种非言语行为符合语文教学的具体需要,以达到最优化。因此,语文教师在运用非言语行为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善意尊重原则

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非言语行为的目的,不仅在于形象地传递知识,而且要有效地调控学生的行为,肯定激励正面表现,否定抑制负面表现,最终使其以最佳状态接受种种信息。而且语文教学特有的人文内涵,规定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绝对的二元对立关系,而是包含了一种平等的人际交往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师只是作为经验丰富的长者与学生进行对话,给他们以启示。因此,教师在运用非言语行为时,也要从思想上真正把学生作为平等的人来看待,尊重其人格。否则,不仅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反而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阻碍教学的进展。

2、适度恰当原则

教师在运用非言语行为时,要讲究一定的“度”,不能过于夸张,也不能过于拘谨。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非言语行为时,要艺术地把握非言语行为,特别是在多种非言语行为同时或交替使用时,更要注意种种行为之间的变换,考虑到它们产生的综合效应,使其适度恰当。

3、协调一致原则

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必须与课堂教学气氛、具体的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相一致。即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到具体的环境,运用相应的非言语行为。如当学生们安静地看书时,不要随意地指指点点;当学生注视着黑板思考问题或做题时,不要在黑板前来回走动;在很融洽的讨论中,不要突然以严厉的目光注视某个学生……否则,这些原本没有什么不妥的非言语行为会因为与环境的不谐调而产生负面效应。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相一致,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非言语行为时,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性格类型、平时表现不同的学生以及性别不同的学生,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非言语行为,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学生之间的差异,不仅包括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包括不同班级之间的集体差异。所以在一个班级适用的非言语行为,在另一个班级不一定能够产生好的效果,教师必须及时加以调整。

4、合理搭配原则

教师在非言语行为与言语行为、各种非言语行为之间要做到合理搭配,形成最佳组合。这就要求教师对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准确地把握具体的教学情景,作出适当有效的决策。例如,当教师对学生提出口头表扬时,要辅以亲切赞许的目光和微笑,否则,会给学生以虚假的感觉;当教师以严厉的目光警告某个违纪学生时,可配以适当的走动,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加威慑力。

5、自我控制原则

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师身份,学会控制无益的非言语行为。有时教师可能会产生对教学无益的情绪和思想,教师应学会自我控制,并采取适当的非言语行为进行掩盖。如当教师对学生的纪律问题束手无策时,不能把这种焦虑表现出来,否则更不利于教学管理;当教师心情恶劣时,要学会自我调节,不要把这种坏情绪传递给学生,影响其学习。当然,对无益的非言语行为进行控制,并不意味着要求教师戴上假面具演戏,有时,教师需要敞开心扉真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了解自己,但是这需要保持一定的分寸,不能把无益于教学的不良非言语行为不假思索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以上各项原则,是对语文教学中非言语行为运用的具体规范,是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侧面进行的具体规定,具有内在联系,在教学实践中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语文教育从其表层的意义而言,是要教导学生准确和熟练地使用自己祖国的言语和文字,而归根结底地说,语文教育的任务是要从事于人性的升华与完美,因此语文老师在给予学生言语行为的同时,应给予学生非言语行为的默化。

参考书目

1、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程江平,试论非言语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93(2)

篇6:非言语行为

委婉不一定是语--试论非言语隐喻与非言语委婉

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隐喻是人类生存的主要的和基本的方式,是可以脱离人的自然语言而独立存在的一种思维手段,而不仅仅是语言的词语表达形式.因此可以认为,人们时时处处都在进行隐喻,包括使用言语隐喻和非言语隐喻.我们在本文中想进一步说明,至少“委婉”也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和词语表达形式,它也是一种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同样也存在着“非言语委婉”.

作 者:陈道明 Chen Daoming 作者单位:华侨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泉州,36刊 名:外语教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年,卷(期):26(2)分类号:H030关键词:隐喻 委婉 思维方式 认知语言学

篇7:论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但语言并非是人类唯一的交流沟通方法,其实非言语沟通也是人们经常在应用的, 它往往比言语交流更为常见,也更具有表达力。我国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空城计”,讲的是:“武侯弹琴退仲迟”。诸葛亮守着空城,在城楼上镇定自若,笑容可掬,焚香弹琴。司马懿的15万大军不战自退。这就是非言语艺术运用的成功案例。尤其在当今这个发展迅猛的信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早已远远超越语言和文字这种单一的沟通方式,而是更多的利用大量非言语的表现形式来进行信息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传播。

本文从非言语沟通的概念出发,结合其特点和实际案例,着重解释解释了什么是非言语沟通以及非言语沟通在人际之间交流和沟通中的作用。

关键词:非言语沟通 特点 作用

论文提纲:

一、非言语沟通的概念

二、非言语沟通的特点

1、普遍性

2、民族性

3、社会性

4、审美性

5、规范性

6、情境性

三、非言语沟通的分类及表现形式

四、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一、非言语沟通的概念:

所谓的非言语沟通是指通过非语言文字符号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沟通方式。换句话说是人们利用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距离、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实物标志、色彩、绘画、音乐、舞蹈、图像和装饰等非自然语言为载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

美国口语学者雷蒙德.罗斯曾经分析,在人际沟通之中,人类所获得的信息总量,只有35%是通过语言符号传播的,而剩余的60%则是非语言符号传达的。其中仅面部表情可传递65%中的55%的信息。为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公式:信心传递/接受的全部效果=词语(7%)+表情(5%)+声音(38%)。

二、非言语沟通的特点:

非言语沟通具有六个特点,分别为:普遍性、民族性、社会性、审美性、规范性、情境性。

1、普遍性

在人类沟通过程中,几乎每个人从小就自觉不自觉地学会了非言语沟通的能力。据考证,这种沟通能力的获得是人类有史以来就有的一种本能。人类产生以后,就开始了人与自然界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活动,这种非言语沟通是人们在语言符号产生之前就已是最重要的沟通形式了。随着人们的实践活动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人们的非言语沟通能力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这种非言语沟通能力不仅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不过,由于各国文化的不同,这种非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就一般意义上来讲,与各国各民族所用的语言比较起来,非言语沟通的信息共享更强一些。国际音乐节和舞蹈节邀请了许多国家的歌唱家一起同台演出,有时并不需要说同样的语言。音乐和舞蹈可以跨越言语障碍进行人与人之间的非言语流。

2、民族性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决定了其特有的非言语沟通符号。例如,在我国的侗族,如果不会唱侗族大歌就几乎被人视为残废;比较典型的人际沟通例子是人们通过握手、拥抱和亲吻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欢迎和爱抚。在欧洲一些国家,亲吻、亲鼻是一种礼节,是一种友好热情的表示,尤其是对女性而言。但中国人往往不太习惯,而更习惯以握手的方式来表达同样的感情。

3、社会性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人们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伦理道德、价值取向、生活环境、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都对非言语沟通产生影响。社会中的不同职业角色,不同阶层都对非言语沟通有着较细微的规定性,如有些年轻人喜欢以相互用手拍肩膀以示友好或表示“哥们儿”。然而,如果用同等方式去向父母亲或年龄较大的长辈使用同样的方式来表达友好就显得缺乏礼貌了。

4、审美性

非言语沟通所表现的行为举止是一种美的体现。对此类行为的认同的基础是人们的审美观念。人们审美观念的形成与年龄、经历有着很大关系,例如人的仪表美就是一个有争论的题目。对女人梳妆打扮、抹胭脂、搽口红、戴首饰等是一种美的表达,但也有可能给别人传达一种过分轻浮的信息。如果沟通的参与者意见不一致,对外在美所体现的心灵美看法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际沟通。

5、规范性

这种规范性是指一个社会群体或一个民族受着特定文化传统的影响,长期以来对非言语沟通所产生的社会认同。每一种社会角色都有着被大家承认的行为举止准则,在运用非语言符号时,要考虑沟通对象的文化因素、民族因素、环境因素、年龄因素、心理因素、社会道德因素等等。一旦忽略了某种非语言符号所特有的规范性,便会造成误解和障碍。

6、情境性

非言语沟通一般不能够单独使用,不能脱离当时当地的条件、环境背景、包括与相应语言情境的配合。只有那些善于将非语言符号与真实环境背景联系起来的人,才能使非语言符号运用得准确、适当。

在信息传播和表达情意的过程中,语言沟通一直是不可取代的方式,然而,许多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告诉我们,非语言沟通同样不可缺少,而且极为重要!

三、非言语沟通的分类及表现形式:

非言语沟通的一般分为动态语、静态语、类语言、和辅语言,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动态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头语:

1、点头:可以表示多种含义。

2、摇头:一般表示拒绝、否定的意思。

3、仰头:表示思考和犹豫的意思。

4、低头:低头一般表示两种含义:一是陷入沉思时,表示精神很集中;一种是受到批评、指责或训斥时,表示认错、羞愧和无地自容。

(2)手势语:

手势语一般分为指示手势、情意手势、象形手势、象征手势。许多书中记载了伟人演讲时具有特色的手势,例如列宁演讲时喜欢挥动右手用力一斩。孙中山先生演讲时时常拄着手杖。林肯演讲时为了表现欢乐情绪,两只手臂形成50度的角,手掌向上好像已经抓住了喜悦。讲到痛心的时候,他便紧握双拳,在空中用力挥动。这些例子说明接触的政治家在公众场合很注意使用手势语,以吸引民众。

(3)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主要是指身体姿势显示出的气质。优美的身姿能反映岀一个人良好的思想意境和情感世界,并能成为调动他人情绪的有力手段,也最能表现出不凡的风度。例如:当一个人突然起身,整个身体背向你或者紧缩双肩,身体向后倾斜,显示出的就是“拒人以千里之外”或者“心不在焉”的态度。一些顾客也会利用清嗓子,擦手或用力地一捏耳朵或者换股左右等方式来传达明显的抵触情绪。相反,当一个人身体前倾,双手摊开,握手有力,双臂放松,双腿交叉叠起并朝向你则会传递可行性的信号。

(4)面部表情:

表情是最能直接反应出一个人内在情绪的方式,如一个人开心时会大笑,而伤心则会哭泣。此外眼神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途径。例如,直视表示平等,仰视表示崇敬、期待,俯视表示权威、支配。长时间注视则是一种失礼行为,也可以认为是挑衅,刚看一眼就闪开则会被认为是做贼心虚,诚心不足。长久不注视则是冷落对方、不重视对方或者对谈话不感兴趣的表现。中国古人对某人喜欢,则用青眼注视对方,即青睐,讨厌某人则用白眼。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里提到的阮籍就是这样待人的。鲁迅说“白眼大概是全然看不见谋子的,恐怕要练习很久才能够的。青眼我会装,白眼我却装不好。”

(5)人体接触:

人体接触主要包括职业性接触,如医生给病人检查时与病人的身体接触。礼貌性接触,如握手,礼节性的拥抱。有爱性接触,如朋友间的深度的拥抱等。情爱性接触,如恋人之间互相挽着手臂。

2、静态语:

(1)空间效应:

空间效应主要包括个人空间和人际距离两个方面。和运动体态一样,静止体态也是一种沟通手段,也能沟通人们的思想和感情,无论是站或坐,无论是正襟危坐还是斜依外靠都传递着一定的信息。在人们交往沟通中的人际距离虽然是无意中形成的,但却反映了人们之间已经建立或者希望建立的关系。例如和女友走在路上一般都会并肩携手共行,和普通女性朋友一起走在路上,始终保持一定距离。(2)时间控制:

掌握时间能传递相关的信心和态度,控制时间还包含着行为是否礼貌的信息。

(3)环境布置:

在整洁、优雅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不仅让人感到舒适愉悦,还会让人精神放松,有益于身心健康。(4)衣着仪表。

3、类语言:

类语言交际符号是指有声而无固定意义的语言外符号系统,它是功能性发音,不分音节,而发出的声音。诸如哭声、笑声、哼声、叹息、咳嗽、掌声以及各种叫声。在人际交往中,熟练掌握类音节语言的成分,将有助于通过声音来判断对方的情绪,了解人们的需求,以便能及时做出反应,实施有效的沟通。

4、辅助语言:

辅助语言指的是语言的非言语部分,包括语速、音量、音质、银色等声音要素。

四、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非言语沟通的作用从空城计这个著名的故事里就可以看出了,诸葛亮妙用非言语沟通的技巧传给司马懿一个信息,吓退了司马懿的15万大军,而转危为安。由此可见,在非言语信息的传播领域里,可以说是“眉来眼去传情意,举手投足皆语言”。非言语沟通作用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使用非言语沟通符号来重复言语所表达的意思或来加深印象的作用。

具体我们使用自己的言语沟通时,附带有相应的表情和其他非言语符号。例如,当你对一件事表示同意时,你会一边说“可以”或“很好”,一边点头。相反当你对于某件事情不认同时,往往会一边说不一边摇头,这就表现出非言语的符号起到了重复发言或加深印象的作用。

2、替代语言。

有时候某一方即使没有说话,也可以从其非言语符号上比如面部表情上看出他的意思,这时候,非言语符号起到代替言语符号表达意思的作用。例如在噪声较大的工地上,人们根本无法听见对方的讲话,便可以用手势来指挥吊车工作和其他车辆停车。但是这种替代是有条件的,就是必须是处于同样的文化氛围或者普遍被人们认同才能应用,否则就会产生误解,例如哑剧演员 在表演时,一句话也不说,完全凭借手、脚、姿势等非言语符号来表达特定的剧情。而对于那些有较少舞蹈语汇的人来说,由于不能完全理解剧情也会觉得乏味。

3、非言语符号作为言语沟通的辅助工具,又作为“伴随语言”。

使语言表达的更准确、有力、生动、具体。如一个人下定决心时,会拍案而起,将手一挥,这个动作很可能伴随“就这样决定吧”这类语言。

4、调整和控制语言,借助非言语符号来表示交流沟通中不同阶段的意向,传递自己的意向变化的信息。

在和年龄大的农民交谈时,当他不想讲话时,或者对你的观点不太赞同时,往往表现为不断地抽烟袋。有时在讲话之前需要考虑时也有这种情况,即是烟袋锅已经灭了。

参考文献:

篇8:论非言语行为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一、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

在课堂上, 教师面带微笑, 目光凝视、眼睛传神, 点头、摇头、皱眉、耸肩、各种手势等都是非言语行为的具体表现。最常见的课堂非言语行为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接近度, 即教师与学生的空间距离。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的互动过程,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良好课堂教学的最基本前提, 教师与学生的空间距离对课堂交流、师生互动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越靠近学生,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越多, 学生的态度和表现就会越好, 参与互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就越高。

在低年级, 教师的靠近会被孩子们看成是对他们的喜爱、亲近、友好。因此, 有经验的教师讲课时, 不是把自己固定在讲台上, 而是不时走下讲台和同学们拉近距离去讲解、去沟通、去互动。同时, 当个别学生不认真听讲时, 教师若一边讲课一边走近他, 大多同学看到老师向自己靠近, 就会很自觉地立即停下手里的小动作或振作精神, 集中注意力, 认真地听起讲来。对于极少数比较“顽固”或者反应比较迟钝的学生, 教师还可以用眼神或提高声音等方式来暗示, 这样, 他们就会明白那是老师在给自己无声的批评, 自然会猛然醒悟, “改邪归正”, 集中精力, 认真听讲。

2. 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 透过学生的眼睛, 教师可以洞察其内心世界, 对学生进行心理控制。一般来说, 教师用眼睛盯着学生, 会引起他们的注意, 使之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认真听讲。教师的微笑对课堂行为也有重要作用, 因为微笑可以促进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形成, 而这种气氛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姿势和手势。

教师的姿势及相应的手势也是一种能起积极作用的非言语行为, 因为容易接近学生的教师常表现出无拘无束、落落大方的表情和姿态。教师讲课时, 宜将身体微微向前倾向学生, 特别是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更应如此。因为喜欢把身体探向学生的教师, 一般都被认为是欢迎学生、关心学生、喜爱学生的教师, 这样的教师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 因而学生愿意接近。此外,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 若辅之以恰当的手势, 也能调动学生认真听讲和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并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4. 辅助语言, 指语言的非词语方面。

包括教师讲课时的音量、音速、音调、强度以及犹豫和停顿等, 它是言语表述的一部分, 却不是词语本身, 它能补充、加强甚至代替教师的语言, 使教学语言含义更明确, 作用更突出。有的意思仅靠语言可以说是无法表达或者说无法表达清楚、准确, 而只能通过辅助语言的要素来折射。例如, “你真聪明”这句话仅就词语表达本身的意思只能是称赞对方;若这句话的意思是讽刺对方, 就只能借助辅助语言, 用讽刺的语调说出, 使其产生词语本身所不能表达的那种尖刻的轻蔑。值得注意的是, 沉默也是一种辅助语言要素, 它可以表达各种情感, 如蔑视、不喜欢、不关心、愤恨、喜爱、同情、惋惜、遗憾, 等等。课堂讲授中片刻的沉默往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的警觉。

二、非言语行为对教学的影响

课堂非言语行为虽然不能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 但它对知识的传授过程及其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或加强, 或消弱。特别是对组织课堂教学, 有着言语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非言语行为能增强语言的直观效应, 使学生被教师对讲授内容的热情和兴奋所感染, 从而有利于记忆和理解。

2. 有利于维护课堂纪律,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善于用非言语行为来维护纪律。例如, 当遇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有点乱时, 不是大声地加以制止, 而是突然中断讲课, 保持片刻沉默, 学生反而会顿时安静下来;当某个学生搞小动作时, 不是用语言加以批评指责, 而是用眼睛去捕捉学生的视线, 然后微微一笑, 暗示“我已经看到了, 请不要再搞小动作了”, 那学生就会红着脸停下手里的小动作, 专心听讲。这样做, 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又在不中断运用语音进行教学活动的情况下, 维持了课堂秩序。

上一篇:骨干教师小学英语班徐婷教学反思下一篇:大咖秀正式开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