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主义论文

2022-04-17

[摘要]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工业化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论及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资本主义工业化造成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等生态问题。究其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由此,实现共产主义公有制的工业化成为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马克思资本主义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马克思资本主义论文 篇1:

浅析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审美维度与和谐社会的审美化构建

摘 要: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的审美维度涉及两条路径。一种是批评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的审美贫困,另一种是批评资本主义社会缺乏和谐与美丽。马克思认为,只有消除私有制和消除边缘化的劳动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上述状况。马克思的审美批判启发了人们,和谐社会的审美构成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 马克思资本主义;审美维度;审美化构建;和谐社会

众所周知,马克思一生都在批评资本主义。长期以来,马克思的批判性话语通常被理解为对经济,政治或人类方面的批评,而对美学方面的批评则很少涉及。系统地结合并提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美学维度,不仅有助于充分理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思想,而且将激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的审美维度

(一)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审美贫困

在马克思的视角下,人与动物之间最基本的区别是人类将生活活动作为其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而动物仅根据物种的大小和需求来行动,人类则知道如何根据每种物种的规模进行生产,并且他们知道如何将内部比例应用于所有对象。因此,人类也试着依照美的规律建设生活。人们的对象性活动可以根据美学目的和实际目的进行生产,因为内部标尺可以自由和有意识地获得。

但是,马克思时代的现实与此形成鲜明对比。马克思使工人自己改造得越完善,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本身越野蛮。众所周知,工人工作的项目强度越高,工人本身能力越弱,供热练,劳动者就越无聊,他们就成为自然的奴隶。工人仅在进行动物的原始行为(饮食行为,生活等)时才感到自由。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疏远表现为具有审美意识,贫穷,低落,丑陋,野蛮,无助,迟钝的厌弃,对原始,自由和有意识的活动的向往。人类活动远离了对美的向往。

马克思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自由而有意识的人必须首先具有健康,自由和充实的感觉。充满生机和知觉的人应该将现实和知觉的对象视为生活中表达的对象。主要批评是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审美贫困,但他认为资产阶级也面临审美贫困这一事实。资本的本质是扩散。作为资本特征的体现,资本家将物质利润置于任何价值之上。由于资本的扩散,许多美学要求被故意压制。

(二)资本主义社会和谐的缺失

与前资本主义社会相比,马克思并不否认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但是,在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前提下,劳动的产物与工人相对,这必然导致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同时,按照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博弈规则,例如竞争和交换,如果没有外部力量的参与,强者将变得强而弱者将变得弱。所有这些都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缺乏和谐与美丽。

马克思批评的第一件事是资本主义社会格局的极端和谐。在他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美,但是这种美只能在局部感受到,一旦目光转向,那是另一种情况。因此,这种美丽并不代表整个社会的状况。社会格局中的不和谐实际上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随着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工作条件,工人文化权利的保护,城市景观规划等进行了一些调整,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尽管一些西方学者宣扬资本主义是历史的“终点”,但实际上现代资本主义并不能完全治愈马克思指出的弊端,而马克思的审美批评仍然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强烈警告。

二、马克思主义对和谐社会审美化的推动

當前,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对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各种文明的综合吸收。如何在避免资本主义弊端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真正赋予人民自己的美,使整个社会和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美学批判无疑为我国提供了一些经验、启示与参考。

(一)坚持以人为本

从前面提到的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不美的主要原因是它没有把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和尊严置于适当位置。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奠定了以人为本的坚实制度基础。但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第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以物为本的思想仍然很少。一些私营公司没有为工人提供基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并且缺乏对工人的充分尊重和考虑。这些不适当的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人们对美感和精神生活的压迫,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社会冲突。

从和谐社会的审美建设的角度出发,以人为本的要求如下:首先,我们必须尊重工人的主导地位,保护公众的文化权益,也要切实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因此,应努力使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这已成为现代大众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如果人民群众过上务实的文化生活,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改善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思想意识,就可以以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交流的方式塑造和谐社会。

(二)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关系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之间人与人交流之美的至关重要的在于人民。公司确定了社会主义公共道路,为人类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然而,我国的社会发展进程,以及社会发展和新形式,整个社会的利益正在逐步多样化。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很明显,如果社会彼此不信任,就会缺乏同理心和理解力。一个利欲熏心,互相憎恶的社会,无论风景园林设计多么美丽,仍然不是一个美丽的社会。

为此,首先需要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通过平衡每个阶级的利益来平衡人们的利益。第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谐必须通过道德教育和心理咨询来实现。只有这样,这样的社会才能被说成是具有人文意义和道德境界的内在美丽的社会。

三、总结

马克思主义美学具有两个基本方面:批评和治理,并且必须有两个相互支持的话语系统。在这两种话语系统中,马克思主义美学首先发展了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成为国家意识形态之后,治理意识形态是一个需要引起更多重视的基本问题。因此,审美治理是文化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另一个增长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国家治理体系中,应将审美治理提上议事日程,并通过审美治理促进民族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它也加强和发展了现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维度。目前仅有深入研究美学治理,才能促进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实现的两条道路,这有助于构建完整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薛晋锡.文化分裂、文化矛盾与文化想象——基于对资本主义文化精神的分析[J].兰州学刊,2017,(8):92-99.DOI:10.3969/j.issn.1005-3492.2017.08.009.

[2]刘军林,裴萱.马克思主义空间批判与当代美学话语反思[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9(4):77-85.DOI:10.3969/j.issn.1000-5110.2017.04.010.

[3]岳凤.社会理想建构的感性之维——马克思、马尔库塞与朗西埃的政治美学谱系[J].理论探讨,2018,(3):83-87.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

作者:邹静

马克思资本主义论文 篇2:

论马克思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

[摘 要]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工业化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论及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资本主义工业化造成人与人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等生态问题。究其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由此,实现共产主义公有制的工业化成为解决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从制度根源角度探究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为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生态文明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工业化;生态异化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13-12-10

[基金项目]2013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地特别委托项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研究”(13JDKDD001)。

[作者简介]焦冉(1988-),女,山东泰安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研究。

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蓬勃发展,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转变,但也造成了一系列生态问题。马克思对其作了深刻的分析,他通过观察资本主义工业化带来的生态异化现象,分析得出这一生态问题的本质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由此倡导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

一、马克思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的现象分析

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实行以机器体系为主的生产模式。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却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破坏。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产生与发展,生态异化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异化的直接后果。这种异化是由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破坏自然环境,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终危害人类自身。

(一)资本主义工业化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异化”一词源自拉丁语,英文中用estrangement来表示疏远、失和、隔阂等意思。黑格尔从哲学高度首次提出“异化”一词,表示主体与客体之间分裂和对立之意。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进一步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并阐述了异化的四大种类,即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与劳动活动的异化、劳动者与其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即生态异化),是人与人关系异化在自然关系中的表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是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一种人类依据自身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而进行支配和统治自然的状态。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表现为自然资源的枯竭、自然环境的破坏等。

一方面,资本主义工业化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地论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造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的枯竭以及土地肥力的衰竭。其一,资本主义工业化对森林资源的砍伐速度远远超出森林自我再生能力,造成了森林资源的匮乏。“造林不适合私人经营,因而也不适合资本主义经营。……文明和产业的整个发展,对森林的破坏从来就起很大的作用,对比之下,对森林的养护和生产,简直不起作用。”[1](P272)由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造成森林的严重破坏,出现“无林化”的现象。其二,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以机器为主体的生产方式提高了人们对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在生产过程中,矿产资源成为资本家的无偿原材料,“它只是充当使用价值的形成要素,而不是充当交换价值的形成要素。一切未经人的协助就天然存在的生产资料,如土地、风、水、矿脉中的铁、原始森林中的树木等等,都是这样。”[2](P237)在马克思看来,由于机器大工业的不断发展,机器在不同部门的普遍应用,提高了矿产开采的生产率。资本家追求利润的本质,进一步促使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造成矿产资源枯竭。其三,以资本主义工业化为特征的资本主义农业严重破坏土地肥力。“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2](P578)可见,资本主义农业促使资本家通过技术手段更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壤肥力。这种肥力的提高只是为了获得农作物的快速生长所带来的利益,而并非为了护养土地和提高土壤的持久肥力。资本主义农业的生产方式只能使土地越来越贫瘠。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工业化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污染。其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体系以煤炭为能源、以蒸汽机为动力逐步发展完善,并由英国迅速蔓延到欧洲各国。在资本主义工业迅猛发展的进程中,资本主义生产不断向自然攫取资源来扩大生产规模,并不断地将生产废气排放到大气中。排放的废气超过了自然本身对气体的净化能力,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其二,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造成的河流污染主要来源于工厂排放的有毒废弃物以及市民的生活垃圾。工厂长时间大量的排放生产废弃物远远超过了河流本身的自净能力,造成河流长期处于严重污染的状态。同时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产生的大量生产和生活垃圾无从处理,只好直接排放至河流中。“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用来污染泰晤士河。”[3](P115)因此,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严重污染了空气与河流,也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活环境,危及人类生存。

总之,资本主义工业化为自身生产需要肆意攫取自然资源,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同时生产所产生的废弃物又直接排放至自然环境中,造成环境的污染。资本主义工业化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是由于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所造成的。

(二)资本主义工业化造成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造成了自然环境破坏的同时,也使人类自身受到伤害。资本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工人们处于被剥削被压迫地位,表现在生态上,就是工人的生产生活环境的恶化以及工人身心健康的危害。

一方面,资本主义工业化造成了工人生产和生活环境的破坏。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生产方式的不断转变,以机器体系为主的生产方式占据资本主义生产的主导地位,造成工人生产环境的恶劣。在工厂厂房中,工人们忍受着“人为的高温,充满原料碎屑的空气,震耳欲聋的喧嚣等等”[2](P490),同时还时刻防备着这些大型机器可能随时夺去生命的危险。在工厂制度下,资本家节省的生产资料变成了对工人生产环境条件的掠夺,不仅剥夺了工作所必须的空间,同时也剥夺了工人生产所必须使用安全生产机器设备的权利。傅立叶将工人的生产环境称之为“温和的监狱”。同样,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工人的生活环境也极端恶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英国工人居住的地方称为“住宅地狱”,并认为工人生活环境的糟糕境地与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有着直接关系。通过分析工人的居住状况,马克思得出“资本主义的积累越迅速,工人的居住情况就越悲惨”。 [2](P757)在饮食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工人恶劣的饮食状况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同时在《资本论》中论述了少数工人略微超过免于患饥饿病的绝对最低量,大部分工人都因达不到最低量而会患上营养缺乏症。由此,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过程,是以牺牲工人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为代价的。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工业化损害了工人的身心健康。以机器体系为主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直接或间接地折磨着工人的肉体。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一是资本主义大工业本身给工人造成了许多疾病。马克思通过分析制陶、火柴、壁纸、面包、印刷、服装等生产行业中工人的疾病状况,批判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给工人带来的直接伤害。二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虽然增加了社会的财富,但是参与劳动的工人却分享不到自己所创造的财富,工人的最基本的生命需求都得不到保障。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过程中,工人在糟糕的工作环境中过度劳动给资本家带来巨大财富,而他们的工资连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工人不仅忍受着肉体的折磨,同时精神上也受到极大的摧残。在资本主义工业化条件下,工人的劳动成为一种强迫式的劳动;加上资本家为了追逐更大的利润,高强度的劳动让工人们享受不到劳动所带来的一丁点儿乐趣,更谈不上享受到劳动所带来的精神愉悦。马克思指出:“劳动的异己性完全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属于别人。”[4](P159)在马克思看来,假若工人的劳动不是被资本家强制,而是通过有节制的劳动来改造自然,人将在与自然进行合理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得到极大的精神满足。

可见,资本主义工业化破坏自然环境的同时,也压榨工人的劳动。其对自然和劳动者进行双重的压迫和剥削,从而造成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二、马克思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的原因分析

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私有制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基础,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发展的根基,是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关系异化的本质原因,是造成生态问题的根源。

(一)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制度要求。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目的是迎合资本家的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制度要求。

私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则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并运用生产资料无偿剥夺工人剩余劳动,以实现自身资本最大化为目的的制度。“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最完备的表现。”[5](P45)可见,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建立在剥削基础之上,并将这种剥削发展到充分的地步。同时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这种剥削制度,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2](P874)的制度,其目的是为实现资本的无限增殖。

私有制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为实现资本增殖目的片面发展的工业化。资本主义工业化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追求资本的无限扩张。出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促使了其工业化的产生与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在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以工业革命为发展起点,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是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资本主义工业化是生产力的一种表现,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一种所有制形式,也是一种生产关系的表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资本主义工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的一种表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满足资本的无限扩张需求,迎合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制度要求。然而,当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到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不能容纳的时候,它就会冲破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藩篱。资本主义私有制使资本家为获得利润最大化而不断扩大生产、改进技术,进而推动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制度保障。马克思指出:“对于工场手工业和大工业发展的最初阶段来说,除了私有制,不可能有其他任何所有制形式,除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其他任何社会制度。”[4](P684)资本主义工业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础上为实现资本增值目的片面发展的工业化。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为了捍卫资本主义的利益,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快速稳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础。“所有制是现存生产工具的必然结果;在大工业中,生产工具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是大工业的产物,这种矛盾只有在大工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会产生。”[4](P556)由此来看,资本主义私有制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显然,私有制成为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制度基础,为资本主义工业化迅速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总之,资本主义私有制维护资本家利益,促进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要求。

(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态破坏性。

资本主义私有制作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具有生态破坏性,是造成生态问题的本质原因。

第一,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生态问题的根源。“如果懂得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慢或快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就像人与自然的‘斗争’促进其生产力在相应基础上的发展一样,那么上述问题也就自行消失了。”[4](P528)同时,“私有制的最直接的结果是生产分裂为两个对立的方面:自然的方面和人的方面,即土地和人的活动。”[4](P72)由此来看,资本主义工业化将人与自然看成孤立的两者,以人类实现对自然的征服为目标,以挖掘自然资源和剥夺工人身心健康为基础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私有制以追求资本的无限增殖为目的,是推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的制度基础。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生态破坏性,是生态问题的本质原因。

第二,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资本的无限扩张同样具有生态破坏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2](P587),造成自然资源枯竭,破坏自然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异化关系。这一系列生态问题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合理关系造成的,也就根源于资本主义的无限扩张本质。资本家为了实现自身资本的增值不断对外扩大,其扩张的手段是刺激生产的无限扩张和消费的不断增长,其结果必然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本主义工业的扩大生产要求对原材料的扩大使用,这就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大量开采。由此,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无限扩张过程实质就成为自然资源的无限开发和掠夺的过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扩大,财富就越来越集中在资本家手中,工人所能消费的产品也就越来越少。工人们消费不起资本主义工厂生产的产品,大量产品销售不出去则会造成经济危机,从而带来自然资源和产品的巨大浪费。同时,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扩张带来的资本主义城市化的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巨大的生态问题,诸如生活垃圾、废弃物的大量堆积等现象,严重影响着城市环境,更有甚者波及周围的乡村。

第三,马克思进一步对以资本主义工业为核心的各个产业共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进行了批判。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资本主义农业也逐步纳入资本主义工业的体系,并与资本主义工业一起破坏生态环境。资本主义农业通过资本主义工业的生产方式,滥用土地和农业劳动者,造成了土地肥力的贫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论述了新陈代谢理论以及资本主义农业造成的新陈代谢的断裂,阐述了资本主义农业生产的反生态化的问题。这样,资本主义农业与资本主义工业共同破坏着自然环境,更加加深了生态破坏的程度。“大工业和工业方式经营的大农业共同发生作用。如果说它们原来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多地滥用和破坏劳动力,即人类的自然力,而后者更直接地滥用和破坏土地的自然力,那么,在以后的发展进程中,二者会携手并进,因为产业制度在农村也使劳动者精力衰竭,而工业和商业则为农业提供使土地贫瘠的各种手段。”[2](P919)这样一来,工业和农业联合起来共同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因此,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模式逐步将各个产业纳入其工业生产方式中,并使各个产业联合起来共同破坏生态环境。

总之,资本主义工业化所造成的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的弊端造成的,那么如何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工业化带来的生态问题,成为了马克思进一步要思考的问题。

三、马克思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的解决路径

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创建共产主义公有制,是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的制度基础,也是最根本的前提。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一)共产主义公有制是未来所有制的发展方向。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处于矛盾和对抗的状态:人类将自然看作异己的客观改造的对象,而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加速实现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满足资本主义私有制对资本无限增殖的要求。这必然就会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要彻底解决这一对抗性矛盾,就必须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创建公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解。当然,共产主义公有制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工业化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与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本质区别的所有制形式。共产主义工业化是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工业化,是以公有制为基础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

共产主义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合理的物质变换、人与自然和谐的制度基础和前提。共产主义公有制能够消除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实现劳动者直接与生产资料结合的自由劳动,达到人与自然的直接结合以及人与自然的合理的物质变换。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4](P185)他进一步指出:“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的人道主义。”[4](P187)这一论述对研究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制度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具有深刻意义。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实现是以共产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人类要实现自身的发展,就要关爱作为人的无机身体的自然界;而要关爱自然界,也就是关爱作为自然一部分的人类自身。这样,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得到真正的和谐。

以共产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工业化实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谐”一词是承认矛盾对立性的存在,是对立事物之间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状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与自然对抗性关系的解除;另一方面是人与人矛盾关系的变革。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4](P185)。这充分表明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既包括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也包括与之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矛盾的解决。那么,共产主义工业化是以实现人与人矛盾关系的解决为基础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解决,扬弃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条件下以资本无限增值为目的的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性关系。共产主义工业化是有计划性的,调节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工业化。共产主义工业化是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的工业化,使工人从受压迫的束缚中解救出来,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与平等的关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最终真正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只有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看待自然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自然界作为自己的伙伴,而不只是改造的对象,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合理的物质变换,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因此,共产主义公有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前提。只有共产主义工业化才能够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的解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共产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展望。

共产主义公有制是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制度基础和前提,共产主义社会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上表现又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公有制条件下人的生产的计划性、社会性、自由性上。在公有制作为特征的共产主义社会,生态技术的发展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马克思在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本质特征的论述中,同样体现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科学认识。共产主义工业化是“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合适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但是,这个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王国。在这个必然王国的彼岸,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但是,这个自由王国只是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3](P928-929)这一经典论述就体现了公有制条件下的人的生产所具有的特性。在共产主义社会中,首先人们的生产是全社会成员联合起来有计划地有节制地符合自然规律地进行物质生产,摒弃资本主义制度下为了私人利益盲目地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共产主义的这种有计划的生产能够避免对自然界进行无节制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根据自然资源的可承受能力和自我更新的周期律有计划地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生产还具有社会性的属性。公有制能够实现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促进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更加高效地实现人们生产的要求,避免资本主义私有制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最后,公有制条件下的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满足全人类整体利益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人的自由和自觉的活动是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点。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人的合乎人性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4](P187)。这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合理的物质变换,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依靠生态技术的支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同样论述了循环经济的问题,表明了生态技术在调节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重要作用。

综上可见,共产主义是通过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的有计划的劳动,通过合理地运用科学技术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产主义公有制会为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供制度基础。

四、马克思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的现实意义

研究马克思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分析资本主义工业化造成的生态问题的本质原因对当前我国发展工业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理论指导。这一思想揭露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制度根源,批判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生态破坏性,从而坚持了以公有制基础的工业化。这为我国在推进工业化建设中,坚持公有制的基础地位,从本质上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提供理论支撑。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建设工业化的制度基础和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在建设和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方面也就必然要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就决定了我国的工业化是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劳动者的聪明才智和工业化成果为广大劳动者共享的发展方式。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本质体现就是要消除人剥削人和人压榨自然界的现象,实现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由此,我国坚持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必然能够破除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关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密切联系实际,要关注中国工业发展的特殊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发展速度举世瞩目,人民也从中得到实惠。然而中国取得前所未有的生产速度的同时,也出现了包括生态问题在内的前所未有的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中国的复杂问题存在着复杂的历史根源。中国30多年间虽发展迅速,却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活水平还相去甚远。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这意味着我国存在私有制成分是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的。但从根本上说,中国存在私有制只是一个历史过程,终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私有制成分变为一种阻碍而退出中国历史的舞台。但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地位是长久不变的。就当今中国面对严重的生态问题来说,在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地位的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政策来促进工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指明了发展方向。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为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进程中,正确处理工业化和生态化的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社会与生态发展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理论指导。

我国作为后发国家,既面临着缩短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的差距和信息化的挑战,又面临着可能走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化的老路的困境。为了迎接挑战和避免发达国家遇到的困境,自2002年国家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战略。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了具体的阐述,“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苦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6](P545)十六大报告概括了新型工业化道路含义和特点,指明了我国工业化的方向。面对国际新形势和新环境,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7](P20)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化的有机结合,是我国实现持续高效的现代化的又一推动力。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必须运用信息化来实现工业化和生态化的融合。

马克思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系统论述了未来工业化发展的特征和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景象,为我国处理当前生态问题,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描述了未来发展的蓝图,是推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基础。

(三)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制度提供了思想指导。

马克思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不仅论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及其根源,而且论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工业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景象。这一思想渗透了丰富的生态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表明了生态文明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与关键因素,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联系提供理论依据。现代化建设需要渗透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原则,“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7](P39)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要以工业化生产为物质推动力,实现生产发展与生态和谐的辩证统一。面对当前严重的生态问题,有部分学者认为应该摒弃现在的发展方式,回归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方式,这样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国对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变革,不是否定工业化的发展成果,而是转变成渗透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新型的生产方式。“我们必须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8](P78)因此,工业化和生态化是辩证统一,工业化是以生态思想指导的工业化,而生态化则是以工业化为实践基础的生态化。

我国的工业化道路是渗透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工业化,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同时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以工业化发展为物质基础的,是坚持生产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总之,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立足于马克思文本研究马克思生态思想,研究马克思资本主义工业化生态批判思想,对当今我国的工业化理论和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启示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从现实来看,研究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生态批判能够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理论基础,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理论依据,为建设生态文明制度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胡锦涛.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王家芬

作者:焦冉

马克思资本主义论文 篇3:

虚幻的共同体批判视角下浅析马克思资本主义国家观

摘要:对共同体的研究贯穿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全过程,对虚幻的共同体的研究更是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通过论述资本主义国家是自身利益的守护者来论述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以虚幻的共同体为视角来研究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国家观,对于认清国家发展的本质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虚幻的共同体;资本主义;国家观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虚幻的共同体问题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比如秦龙教授、王小章教授、邵发军博士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马克思虚幻共同体思想。但是,在虚幻共同体批判视角下分析马克思资本主义国家观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试图结合马克思对虚幻的共同体的批判来浅析马克思资本主义国家观,旨在认清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观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个人利益与统治阶级利益的矛盾

马克思通过研究科學的总结出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质,共同体发展成为虚幻的共同体。马克思研究共同体的最高价值追求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然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已经成为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主体身份出现的,因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完全不是“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1]。国家所代表的“普遍利益”实际上是统治阶级采取的普遍形式的“特殊利益”,国家不过是披上了所谓的代表全体人民共同利益虚假的外衣罢了。国家是统治阶级的代表。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一方面发挥着政治统治的功能,把阶级矛盾调和到可控的范围之内,确保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统治的稳定性,从而从根本上保证统治阶级的利益。另一方面,国家还必须发挥着社会管理的职能,政治统治的稳定性需要以正常有序的社会管理为基础,并且充分发挥好社会管理职能才能使政治统治职能得以延续。因此,从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方面来说,国家不可能是共同利益的共同代表,国家作为政治统治的工具,首先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因此从本质上说,资本主义国家只能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理者,是资产阶级压迫镇压无产阶级的工具。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碰撞开始于社会分工的出现。在马克思看来: “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个人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人们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2]在原始社会时期,共同体本身就是“第一伟大生产力”,个体的生产总是以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为中介,个体既是为自己劳动,更是为共同体生产。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基于人对人的依赖而产生,个体生产的目的很大一部分是为了确定自己在共同体中的地位,个体依照在共同体中的地位、身份、职能产生联系。马克思把这种共同体的内部关系概括为人身依附和支配关系或主奴关系。在传统共同体内部,社会关系是不平等不自由的,个人被束缚在一套稳定的社会关系中,不能选择逃脱担任的社会角色,个体的个性、尊严被全面压制。社会发展导致社会分工的出现,分化成的不同阶级必然为了守护自己的利益而压制其他阶级,彼此之间矛盾的出现,导致了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分裂。

二、国家共同体:虚幻共同体的主要形式

在马克思对共同体的研究中,对虚幻的共同体的研究占有重要地位。在马克思的虚幻共同体思想中,对于国家的论述又有着深刻的影响,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存在的主要形式。从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逐渐成熟的过程也是马克思国家观逐渐形成形成系统理论的过程,经过了从批判现实的国家到批判理性主义的国家的阶段,这一批判的核心就是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在马克思看来,在一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社会这种特殊的公共场合的普遍利益,而社会这种公共场合的普遍利益是完全没有可能是由自己来加以协调和维持的。他指出: “正是由于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脱离的独立形式,同时采取虚幻的共同体形式。”[3]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分析出,在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普遍性地存在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会是以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出现,这种虚幻的共同体就是国家共同体。列宁曾经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4]其实,社会对各利益集团之间矛盾冲突的调节与化解,就要求有一种用来调节与化解由这些利益集团构成的社会关系的公共权力机构和组织,以有效维系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我们认为,这种新的权力机构或组织就是马克思所探索的国家,即虚幻共同体。

三、国家:共同体的虚幻性表现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巩固其地位与支持,总是宣称自己是普遍利益的代表。而这种虚假的宣称方式往往充分暴露出其虚幻性。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只是一种虚幻共同体和冒充的集体[5]。由于国家是一个阶级统治另外一个阶级,往往掩盖了其虚幻性的事实。就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其不外乎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资产者的利益而采取的與现代私有制相适应的一种组织形式,这种形式完全是与现代私有制相适应的。因此,我们不难分析出资产阶级国家的真实本质是资产阶级统治市民社会的工具,是资产者利益的代表。就一般的国家而言,现代国家也即是资本主义国家。在马克思看来,国家作为全体社会成员的代表,无论国家身披什么样华丽的外衣,无论国家宣称代表哪个阶级哪部分人的利益,都无法摆脱其虚幻的本质,不能代表且不可能代表全体人的利益成为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对共同体的研究贯彻马克思的一生,根据马克思的研究,共同体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且人类生活离不开共同体,人类目前所身处的虚幻的共同体并不是人类最终需要的共同体样式,共同体真正的价值归属是真正的共同体,其存在的基本条件是必须具备物质财富的极大满足和人类私有制的彻底消除这两个前提。

然而,马克思认为,当社会作为真正共同体存在的条件还不具备,人们也不可能在真正共同体中生活的条件下,只要是能够创造出一种新的共同体形式来满足自身的需求,表征自己作为人的实质的共同体,哪怕是采取一种虚幻共同体的形式,也是属于作为人的正当利益的基本诉求。在这种前提下,以任何一种共同体的形式的社会存在,都具有其存在的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但是,如果从共同体的视角来分析,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国家批判中,重点强调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虚幻性,这种虚幻性,已经遮蔽不了国家成为了人的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外在限制条件。如何超越虚幻的共同体,建立真正的共同体,走向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从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关系的视角进行了经典论述。在马克思看来,必然王国的存在是由于自然和生产力的束缚,同野蛮人为了维持生命同自然抗争一样,现在文明人在现有的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中,由于人的自然属性使其不可能彻底摆脱自然的束缚,又由于阶级属性使其遭受剥削阶级的统治,自由王国的实现开始于劳动不再是必需或受外力强制。为了彻底消灭作为阶级剥削根源的私有制,需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彻底决裂,从而消灭阶级的存在。在这场革命中,无产阶级需要担当主力军的任务。作为一个被戴上了彻底的锁链的阶级,无产阶级为自我人格的恢复,为自我的解救而斗争。无产阶级彻底的革命意识是其他阶级不能比拟的,所以唯有无产阶级才能作为为人类解放的利益的代表。“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盘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6]无产阶级成为统治阶级意味着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即无产阶级专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36.

[4]列宁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4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1.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

作者简介:朱纹正(1991.8-),男,汉族,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区人,硕士,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作者:朱纹正

上一篇:低碳经济制造业论文下一篇:青少年传统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