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演变论文

2022-04-15

[摘要]“自然观”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结构的纵横。它包括人们对自然的基本认识和对自然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则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前提和标准来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而且“自然观”是对整个“自然”的定义和看法,而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自然观”的多维度决定了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变迁,人类社会也受“自然”所支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马克思演变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克思演变论文 篇1:

马克思企业结构演变中的产权思想探源

摘要:企业内部存在的基本关系,既包括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又包括资本所有权内部关系,而资本所有权内部关系是通过企业产权的分配来实现的,马克思全面系统地考察了企业产权的分配状况。马克思关注和研究产权问题,是在他1842年参加工作以后。到了晚年,马克思特别注意到了建立在资本主义企业组织结构与形态演变基础上的内部财产关系的变迁,形成了股份公司两权分离的思想,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权理论。

关键词:产权;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股份公司

一、马克思企业产权理论初探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企业的权利来源于资本的权利。“资本只不过是把它找到的大批人手和大量工具结合起来。资本只是把它们聚集在自己的统治之下。”[1]正是资本权利的不同配置,才使企业形成了不同的权利结构和组织结构,企业也因此才具有了不同的类型。正是由于资本权利要通过资本的人格化的代表——资本家及其代理人来执行,才形成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的权威关系。科斯在1937 年的论文中也提出,在企业内部是权威支配资源、由企业家指挥生产的见解[2],但是,他当时还没有能明确地将企业理论与产权理论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所以,对于为什么是企业家成为权威、为什么企业家拥有生产指挥权等更深层次的问题,他并没有作出解释。在西方经济学家中,首先将企业理论与产权理论挂钩的恐怕是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但这是1972 年的事[3],而在此一百年之前,马克思就已将企业权利与财产权利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了。

马克思是立足于资本雇佣劳动的角度研究企业问题的。在个别资本内部,马克思首先分析了资本与劳动的产权关系。他认为,在企业内部,资本家在取得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支配权的同时还取得了对劳动者的支配权。资本的财产形式的特征是通过劳动力市场上资本家与劳动者彼此作为法律上地位平等的所有者发生交换而表现的。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是劳动者唯一拥有的所有权。因而,在企业内部这种财产形式下,“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或它的产品的权利,而对于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 [4]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的财产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组织结构经历了由工场手工业到工厂制度,再到股份公司制度的变化历程,当股份公司制度出现后,资本支配劳动的范围发生了变化,在这里,私人资本为社会资本所取代。在企业内部,社会资本与一切在生产中实际进行活动的劳动形成对立关系,其职能已经同资本所有权相分离,而劳动也完全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

对企业内部财产关系的分析,是马克思产权理论对经济活动的微观层面——企业进行分析的结果,是马克思产权理论系统的微观层次。

二、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企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考察

(一)早期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结构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认为,历史地看,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孕育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在封建制度下,农村中的劳动者被土地所束缚,城市中的劳动者被行会制度所约束,而且他们同生产资料都是直接结合的。因此,使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的历史,一方面,表现为生产者从隶属地位和行会束缚下解放出来,而另一方面,这些从封建制度下解放出来的劳动者,只有在他们被剥夺了一切生产资料和旧封建制度给予他们的一切生活保障之后,才能成为劳动力的真正的出卖者[5]。马克思在“资本原始积累”的分析中指出:“货币和商品……开始并不是资本。它们需要转化为资本。但是这种转化本身只有在一定的情况下才能发生,这些情况归结起来就是:两种极不相同的商品所有者必须相互对立和发生接触;一方面是货币、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他们要购买别人的劳动力来增值自己所占有的价值份额;另一方面是自由劳动者……失去了生产资料……因此,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4]这种分离的历史“是用血腥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4]。因此,“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4]可见,在马克思对资本原始积累的分析中,实际上向我们提供了构成早期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结构的两极,即资本家和职工形成的历史过程。

(二)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结构的演化过程

在对资本主义企业结构的起源进行了研究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资本主义企业内部产权关系的演化动力和组织形态的演化过程。马克思将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形态与结构划分为工场手工业、工厂制度和股份公司制度三种类型[6]。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形态的起点,股份公司是资本主义企业迈向新的更高的生产形式的过渡点,是作为私有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形态的变化根源在于生产力,生产力提高之后,原来的企业组织形态为适应这种变化了的生产力而逐渐产生变动。不同的企业组织形态具有各自的技术基础:工场手工业建立在资本主义早期的手工劳动基础之上,工厂制度建立在工业革命之后的机器大工业基础之上,股份公司制度建立在技术革命爆发和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即生产力大幅度提高而单个资本无力满足一些新兴行业或建立大企业所需的最低资本要求的基础之上。在手工劳动的技术条件下,较之单个的手工业者,工场手工业中作坊的分工与协作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机器出现后,生产的技术条件发生了革命,机器的广泛采用使得工厂制度确立起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兴行业需要巨额资本,私人资本无法满足这种大规模生产的需求,同时企业的生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股份公司应运而生。马克思指出,无论企业组织形态如何变化,都要服务于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形态的变化不能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企业内部的财产关系随着企业组织形态的变化而发生了相应变化,企业内部所体现的社会结构由此也随之发生变化。机器的应用使得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大生产就需要监督劳动,管理的重要性因此而日益凸现。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企业中的管理源自两种因素:第一,规模较大的生产对合理组织企业各种资源的需要;第二,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其中第一种需要服务和服从于第二种需要。这里可以理解为以下三点:一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工作有可能从原来的资本家手中转移到更加善于管理的職业经理人手中,这样,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实际控制权就转入了职业经理人手中,而资本家对企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产权从此就弱化了;二是职业管理者尽管掌握了企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一部分产权,但仍然要服务和服从于资本家的意志,最终所有权仍然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产权;三是在企业内部中,由于存在不同的财产关系,致使企业内部划分为资本家、经理和工人三个阶层。管理活动的独立化与企业组织形态的变化紧密相连,如果说管理活动从资本家那里脱离出来在工厂制度中只是个别的情况,那么管理活动的独立化在企业组织形态由工厂制度转变为股份公司制度后就变得尤为明显,演变成为一种趋势了。

三、马克思资本主义企业结构演变过程中体现的产权思想

在马克思的晚年,他敏锐地注意到了由资本主义企业结构演进引致的企业内部财产关系的变迁,形成了股份公司两权分离的思想。他还认为,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关系发展到极限,必然会导致私有财产制度的灭亡,社会生产方式由股份公司制度向更高一级迈进。可见,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由工场手工业到股份公司的演进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对这一过程引致的企业财产关系的变迁作了深刻分析。

从工场手工业到工厂制度再到股份公司制度的发展中,马克思分析了企业内部资本产权结构的变化。第一,在资本主义早期,企业产权结构有如下特征:一是企业规模小、资本所有权结构单一,资本家使用自有资本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资本主要来源于资本家个人的资本,或者是家族内部成员的合伙。二是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合一的,资本家既是资本所有者,同时又是资本的管理者,企业内部的权利结构简单。第二,以简单协作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时期,资本家专制管理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企业内部的所有者与经营者、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离。一部分经营管理工作由一些以监工、车间领头的身份的工人掌握和具体执行,而不完全由资本所有者行使。马克思认为,企业产权结构的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分工协作和机器大工业为基础的管理已不再是简单的经验管理,而是建立在科学知识、技术为基础上的分工管理。第三,股份公司出现之后,企业产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企业所有权主体多元化,企业资本逐渐为社会资本所替代。二是资本的所有权可以分解。三是所有权职能与经营管理职能相分离,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四是产生了资本的管理人,即经理阶层。五是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日趋复杂化。马克思对企业内部生产资料的财产权的两权分离的考察分析,体现了财产权在企业的分化。对于这种分化,马克思指出会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因为这些阶层拥有的财产客体不尽相同,或虽然拥有同样的财产客体,但对这些财产客体拥有的产权不尽相同,这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在企业内部组织生产和经营管理中的权利分配,进而决定他们在企业中的地位和收入。

在资本主义企业的三种形态中,股份公司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对这一企业结构有着特别的研究。关于股份公司的产权结构,马克思有着十分精辟的分析:第一,马克思指出,在股份公司内,“生产资料已经和实际的生产者相异化,生产资料已经作为他人的财产,而与一切在生产中实际进行活动的个人(从经理一直到最后一个短工) 相对立。”[7] 这句话指出,资本主义股份公司与资本主义其他企业形态相比,具有相同的社会性质,其内部基本关系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依然是资本雇用劳动,而不是劳动雇用资本。第二,马克思认为,股份公司的资本已不是个别的私人资本,而是“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7]。这一点说明,股份公司与用自己资本经营的企业和用借入资本经营的企业又是有区别的。其区别在于:股份公司是各个个人资本的联合体,而以前的企业均是单个人独资企业。由此马克思讲,股份资本是“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并且它的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这是作为私人财产的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7] 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的结果必然是私有财产制度的灭亡。因此马克思将股份公司看作是向更高一级的生产方式的过渡阶段。第三,马克思指出,在股份公司内,“实际执行职能的资本家转化为单纯的经理,别人的资本的管理人,而资本所有者则转化为单纯的所有者,单纯的货币资本家”[7]。这一点揭示了股份公司产权结构的重要特征,使股份公司大大不同于以往的企业:股份公司内的资本职能,由单纯的经理执行,这个经理是“别人所有的资本管理人”,已不是资本家。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逐渐形成了由产权基本范畴、企业内部财产关系和人类社会产权制度变迁三部分组成的较为完整的产权理论[8],从而形成了批判的唯物主义的产权观。

四、结语

(一)马克思的企业产权理论具有系统性、科学性

在马克思之前,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对产权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一些产权思想,然而这些产权思想多是对现象的描述,缺乏逻辑体系和内在分析过程,所以没有称之为产权理论,但这些产权思想中不乏光辉之处,从中也不难发现马克思产权理论的一些源头。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丰富的产权现象和空前激化的社会矛盾,为产权思想向产权理论的嬗变提供了土壤。在批判吸收这些产权思想合理成分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较为系统的产权理论,而这些理论是在马克思资本主义企业结构的演变进程中逐渐走向成熟的。

(二)马克思与西方企业产权理论具有互补性

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在分析企业内部权利配置问题时,提出了“职能与所有权分离”的命题,看到了资本所有权内部存在的矛盾,并觉察到资本所有者与资本管理之间的对立倾向。但总的来说,马克思分析企业内部关系是将重点放在资本与劳动的对立上,他还没有将经理人员当作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来看待,而是将经理人员看作是被资本家收买的监工,是一心一意为主人服务的管家。因此,马克思的研究虽然涉及到资本所有者与资本经营者之间的矛盾,但却没有深入分析这一矛盾,这可能与当时这对矛盾尚未充分展开有关。半个世纪以后,即20 世纪30 年代以后,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和法学家提出“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的观点,从此对企业所有者与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关系的矛盾开展了周详的分析,补充了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的不足。由此可见,如果忽略企业的阶级性,那么马克思的企业理论与西方现代企业理论并不全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而有着互补的因素。

(三)对我国企业产权改革的启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已被提到核心位置,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战略性转移、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巩固等方面,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9]。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产权制度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内容。西方现代产权学派的代表人物诺斯认为,有效的产权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所以生产力的发展是产权制度变化的根本动因。但同时一个社会的产权制度会对一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重要的反作用。所以,产权制度是基础性、根本性的体制方案设计,是涉及整个社会体制的。归根结底,我们要在马克思产权理论的指导下,借鉴西方产权理论的合理内容,应用于指导我国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11.

[2]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0:3.

[3]A.阿尔钦,H.徳姆塞茨.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G]//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4]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74-871.

[5]苏小方,程保平.马克思企业产权结构模式及应用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95.

[6]杨波.试论马克思产权理论的系统结构[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7]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杨波.产权思想到马克思产权理论的嬗变:条件、过程与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8,(6).

[9]贺静,颜鹏飞.论马克思的产权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作者:李雪娟

马克思演变论文 篇2: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演变研究

[摘要]“自然观”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结构的纵横。它包括人们对自然的基本认识和对自然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则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前提和标准来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而且“自然观”是对整个“自然”的定义和看法,而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自然观”的多维度决定了人类社会的演变和变迁,人类社会也受“自然”所支配。所以在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前提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分析人类社会,总结出其发展的自然规律将有助于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简介]白孝天(1994-),男,汉族,湖北洪湖人,云南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一、自然与自然观

自然是一个哲学名词,它包罗万象,宇宙中的一切真理都蕴含其中,它由三部分组成即自然界、物理学宇宙和物质世界及物质宇宙。一般的自然指的是自然界的现象,然而现象又分为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现象。因此,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可见了解自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自然观是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观点,而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自然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所以自然观也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唯物主义自然觀认为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具有客观性。自然界的一切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中的物质世界,它与唯物辩证法对应,自然界的事物都是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以及对立统一的。

在自然界中对世界的本源究竟是什么进行了思考,产生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派别,可见自然世界对哲学的重要性,由于自然观的多层次导致了人类对自然问题的哲学化思考,衍生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多结构显示了在自然界中包含经济自然、政治自然、文化自然、社会自然和生态自然。从自然观的多结构分析人类社会的自然则会发现自然结构的多样性,由于自然结构的多样性才产生了众多学科、科学流派,可见对自然观进行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分析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巨大推动力,然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则对此进行了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分析,提出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了自然分析和总结,指出一条人类社会演化的道路。对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理解有利于人们顺应自然,让马克思主义真理指引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给人类社会造福。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然观纵横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它是揭示人类发展规律的科学,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活动为转移的,所以要“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相结合”,这里的客观规律也具有客观性,所以“客观规律”也就赋予了自然性,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也是总结和归纳人类社会自然性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①。马克思对经济的自然解读才解决了人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非自然”的扭曲,马克思对的剩余价值的解读以及对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揭示给予人类社会生活的自然性。因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自然的、符合人性的、更是解放人类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结合的过程是中国化的过程,在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非教条性”本质上则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性,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质的自然性才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现实社会中变为可能。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自然过程中,“中国具体国情”也就是“中国社会变革的自然条件”,“中国变革的自然条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自然性”有机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正因如此形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毛泽东从中国历史状况和现实条件进行了自然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是依据当时中国革命力量的自然分布而提出的想法和观点,可见毛泽东思想也是顺应自然力量的体现,其自然观也蕴含在其中。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则是顺应自然的体现,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自然条件就是什么样的,从实际出发来顺应自然则是“顺之者昌”的体现。这便是中国革命成功的必然条件。群众路线的理论渊源便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所以中国共产党始终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荀子所言: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里的“水”指的是人民群众,所以人民群众是一个永保政权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也是创造历史的自然力量。独立自主,则需要充分发挥每一个中国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则不需要依赖他人或他国,可以自然的发展。独立自主是自然的发展,是走向强盛的根本保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们都是自然发展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演化一切以时间、条件、地点为转移,它们都散发着真理的光芒,“时间”“条件”“地点”便是自然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中国具体国情自然的反映,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具有普遍的现实指导意义。它们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因为其顺应自然,这些理论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都发挥着解放人类的自然特征。

自然是一种人或社会对某一真理的探索和诉求,这种诉求使其发展自然化,它同时也是一种探索性的追问,如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定义到底是什么。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便是在自然的探索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之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

邓小平理论便是对自然探索的产物,邓小平理论为了使中国顺应时代的发展,扬弃了先前中国的一些“非自然”因素,即“两个凡是”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自然法则,进一步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时提出“市场”与“计划”并不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唯一标准,重新定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且指出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邓小平理论是自然的,它符合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观,它是一套科学的自然的理论体系,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自然与真理即对立又统一,真理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也是唯物的、客观的、所以它们统一于客观性。真理是以时间、条件、地点为转移的,三要素一旦变化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而真理变成谬误的原因也就是没有随着自然的变化而变化。

真理是已被感知到的,人类对这些感知到的真理进行归纳和总结便成为了客观规律。自然是未知的,它包括人类并未感知的自然力量和规律,所以它就需要人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去感知和认识,正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所描述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自然的未知性和待被认知性是自然区别于真理的特性。这就意味着自然需要被探索,同时也应验了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邓小平还指出:“我们现在做的事都是一个试验,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前进”②。可见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对未知自然的探索以及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功的信心都是通过实践一步步走出来的。当改革开放的真理被实践探索认知便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真理与自然的对立性则表现在真理的已被探知性和自然的尚未可知性。同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符合特定时期的自然性探索,它符合于时代性,同时时代性又赋予了它时代的真理性高度,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便成为了特定时期党的最高指导思想,这是一种将自然转化为真理的过程,中国化的政治真理也蕴含其中。

自然与真理的部分统一性又在于部分自然在经过实践被探索后形成了一部分人定的真理規律,这反映了自然与真理的部分统一性。江泽民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自然顺应的需求所向,表现出当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提高时精神生活自然也要得到满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是体现人民性的自然力量得到敬畏,它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中国共产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表现出了强大的时代真理性。

自然的演化再次与中国的自然条件问题相结合,而推导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理论成果即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存在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法与处理路径。同时也体现了自然的“动态性”,自然是运动的,而自然出现的社会问题也是运动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自然事物都是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其中的任一事物都不可能脱离某一事物单独存在,这一切便都融入了自然万象之中。

科学发展观也体现了时代真理性,它的提出是在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时代自然背景中提出,科学发展观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自然的结果,它解决中国现实中的各种自然问题。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的过程是自然的过程就像自然界的生命一样,都有着它的生命周期,发展是客观的。它包括人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整个自然生态的演变,这里的发展是指生命的需求自然生长,而不需要外力干预,所以“发展”是人或社会的自然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社会有机的一部分,人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发展,社会自然也会发展演变,只有每一个人自由而充分的协调发展,共同将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有机结合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所以科学发展观自然的以人为本。

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贫富差距扩大自然产生了大量社会矛盾,然而解决这些社会矛盾的方法也相应而生,在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破坏,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自然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应对提出,它是一种对自然的诉求以满足自身发展的一种状态。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中国的东部崛起自然要进行中西部平衡发展,所以邓小平很早就提出先富带后富的理念,所以科学发展观是对自然诉求的一种解决成果,根本解决中国该怎样发展以及实现什么样发展的问题。

如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进一步提出与凝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新的自然问题进行了自然的诉求。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④基本矛盾的转化体现了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发展中心的思想。中国共产党对新的自然力的诉求体现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之上,从人民之处获取自然稳定,同时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体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则表现为结构性性的“非自然”,以及社会主观能动性释放的不彻底“非自然”。这些矛盾既被感知,则中国共产党必然会产生自然真理去解决,所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魅力所在。

战略布局的四个全面是中国共产党去解决被感知矛盾的手段之一。“习近平同志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将“不平衡和不充分”进行“充分化和平衡化”以达到自然状态的发展和谐,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五位一体总布局共同推进实施,同时与全面深化改革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解决矛盾问题,全面依法治国确定“国家宪法日”确立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坚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全面从严治党,反腐倡廉确保政治生态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也是一个小的自然环境,只有确保政治自然实现“绿色循环”才能保证党政治生态的生机与活力,政治生态的正本清源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不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也反映了对中国变化现状问题的自然感知,同时也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然对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真理性,使其与中国自然现状有机结合,最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现实指导意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自然真理与中国各阶段不同自然现状的有机结合的时代真理。在当今实施五位一体总布局中,也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过程就是自然的过程,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演变就是一股无法抗拒的自然力量,它是历史的选择自然的规律。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⑥。马克思正是因为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才归纳出以上观点。纵观当今中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推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应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充分将市场与计划进行有机结合,在充分尊重自然经济规律的同时政府进行适当干预,使自然经济规律更好的发挥它的价值,造福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今中国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只有充分认识当下内外部经济气候条件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要充分认识则需要“自然感知”,“自然感知”到那些“非自然因素”才能制定一套“自然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处理经济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法宝。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在政治建设中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自然力量。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让人民通过参选人大代表来行使自己的权力,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这样就可以永保人民群众这股强大的“自然力量”围绕于党的周围,使中国共产党永保人民性的政治特色,有利于党的执政地位,使中国共产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一股不可战胜的自然之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同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其舒适、自然的精神力量滋养每一个中国人,使他们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培养政治坚定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一直是中华民族所向往的社会境界,和谐社会是一种自然的、常态的、顺畅的社会。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诉求其实就是人们对人类社会的“自然化”的需要,“自然的社会”是一种社会發展到一定阶段的高级境界,而马克思主义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则与和谐社会有相似之处,两者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谐社会也是共产主义努力追求的目标,和谐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和谐,一切都是自然而又美好的,和谐社会也是共产主义社会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所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真理,中国共产党一定会率先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深化发展进入社会主义更高级阶段。

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⑦,习近平指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因为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生态破坏而提出的自然诉求,提倡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在确保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但是从不同角度来探讨“生态”与“文明”又有着区别之前的内涵,生态本来是自然界的“元生态”,它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元自然”演化的结果,“元自然”创造万物宇宙以及目前人类生存的地球生态,它是万物之本,最原始的自然。文明是相对于人类文明来说的,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社会的“自然化”诉求即产生“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当代中国的“文明”之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对国家的自然诉求,它是国家达到文明条件之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国民而言,每一个国民实践履行则个人文明自然得以实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社会的自然诉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法则,是社会达到文明的自然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所指的“文明”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国家之间的自然契约。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其中之一,是攸关和制约发展的关键一环,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使中国的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进行有机结合,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注释]

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②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1994.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第263页.

⑦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白孝天

马克思演变论文 篇3: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演变与发展

摘 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吸取了以往自然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克服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因素,提出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全面认识人的实践活动。自然观的演变与发展也是人类思想的一步步探索和进步,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愈加突出,但这种矛盾并非不能调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开展实践活动是我们人类应持有的态度。

关键词:自然观;自然科学;实践;生态文明

一、古希腊自然哲学

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发源地,不仅奠定了西方思想、概念和体系的基础,也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尤其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理论。古希腊人民生活在相对民主和自由的城邦民主制度中,这种社会制度使他们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性和探索反思性,是古希腊自然哲学产生的决定性的关键。

古希腊自然哲学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宗教和神话的限制,他们的思想是朴素直观并带有猜想性的,试图获得关于宇宙万物的必然性或规律的知识,在变化多彩的自然中找到不变的永恒的元素。古希腊人民是善于思考,心系人类终极关怀的民族,他们通过认识自然从而认识自身,核心问题便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生成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宇宙生成论。大自然具有最明显的表象,当人们开始思索月象的变化、太阳和星辰、四季交替和花草树木枯荣这样神奇的景象,人们不禁会发问:是什么导致万物生灭变化、循环往复呢?于是第一个概念:本原便产生了。这个时候的古希腊人民对自然是敬畏、神圣而又与自己融为一体的,把自己看作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个方面,还远远没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实践自然的观念。

代表人物有: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美尼,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以及本体论的奠基人巴门尼德。古希腊自然哲学所说的自然元素,来自自然却又不完全是自然元素,而是哲学的概念。据说泰勒斯说过两句话:一是“大地浮在水上”,是指水是万物的本原。这是一种感性的直观,水来自自然,具有流动性、易变性、可塑性和生命原则的特点,正是化生万物的本原应该具有的基本特征。另外一句话是“宇宙充满了灵魂”,即灵魂是一种活动的能力,是灵魂推动万物周而复始。泰勒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在他看来本原是“气”,原义是“呼气”、“呼吸”,这又将本原赋予了生命、活动的含义。

赫拉克利特将活跃的火视为本原,同时他思想的进步性表现为:虽然一切皆流一切皆变,无物常驻,变才是不变的,但变化是有尺度和规律的——逻各斯。逻各斯和中国老子的“道”很接近,肯定了运动变化的永恒,带有朴素的辩证法意味。例如,赫拉克利特还说:“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生与死、醒与睡、老与少是同一的”。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这有相当的普遍性和抽象性。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是同时代的人,赫拉克利特强调运动变化、万物是多;巴门尼德则强调静止不动和存在是一。后期又出现了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和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从一元论转向多元论,但眼光依然停留在自然物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他一方面坚持用质料来规定本原,另一方面以原子和虚空来解释宇宙自然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解释了世界万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同时具有浓厚的机械论的色彩。

由此可见,古希腊自然哲学处于摸索、猜想的阶段,秉承万物有灵论,他们潜意识地意识到万物是有机体,相互联系、制约、影响。哲学家们探索的是隐藏在世界万物背后的灵魂是什么,强调自然事物是按其本性自然而然地生长的,并没有刻意强调人与自然物的区分,反而还将人以及人类社会的诸多事物归入自然物的行列。

二、中世纪宗教哲学

中世纪哲学主要包括教父哲学、经院哲学、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所以中世纪自然哲学的核心是上帝,而自然与人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神学自然观。人第一次从自然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特殊存在物,贬低了自然,为近代欧洲出现的人与自然的对立埋下了伏笔。

中世纪自然哲学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与基督教密不可分。首先,基督教的“超验性”向人们展示了一个无限的超感性世界,在某种程度上开拓并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其次,基督教的“内在性”区别于古希腊自然哲学,它使无限的精神具体化与个人的心灵之中,强调个人的内心信仰、灵魂救赎。再次,基督教的“自由”是他们始终想解决的难题。最后基督教的“超自然主义”,即它们的自然观,自然不仅没有神性,而且是上帝才是一切事物的根源,上帝是创造者、支配者和管理者,这种贬斥自然的观念不利于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为后来广泛流行的人与自然对立的观点埋下了伏笔。从基督教的教义来看,它规定除了上帝之外你不可以有别的信仰和别的神,上帝是天地万物的主宰者,人类因有原罪和本罪无法自救,只有通过对上帝的信仰和救赎才能进入天堂。上帝是自然,自然也是上帝,是上帝的善创造了自然的一切,这样就完全把人与自然割裂开了。

基督教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奥古斯丁他对人类恶的问题、上帝存在的证明进行了论证;被称为“最后一位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的安瑟尔谟,他的论证被称之为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即不需要借助有限的经验事实。只需要逻辑力量就能从概念推演出上帝的存在;基督教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神哲学家、被尊为“天使博士”的托马斯阿奎那在《神学大全》中提出了五种证明得出必然结论:上帝是存在的。

综上所述,中世纪自然哲学的中心围绕的是上帝,这种思潮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历史进程息息相关,他们对自然研究上的贡献是有限的,但在道德伦理、宗教信仰上有突出的成就。

三、近代机械论的自然哲学

14世纪之后,欧洲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民族国家的独立思潮兴起,各国纷纷建立起王权专制,另外教会内部的严重腐败,导致教皇的威信一去不复返。在西欧各国,随着生产工具和动力系统的改进,封建行会和封建庄园经济逐步解体,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商品经济日趋繁荣。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或地理大发现,引起了西欧商业的革命性变化,有力刺激了欧洲各国生产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形成,这是欧洲在世界历史上崛起的标志。

同时,这一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仍然是基督教及其经院哲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在这样一个旧意识形态的内部孕育、形成和发展。文艺复兴对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进行复兴和再生,创立了一个与宗教精神相反的原则——纯粹人性的、自由的、自我意识的、博爱的、无所不包的、无处不在的、普遍的、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科学精神。人文主义的实质就是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生价值,人们的目光由神转向了人,突出了人的优越地位。

文艺复兴除了发现了人,还发现了自然。人们对世俗生活的重视也引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以及对自然科学突破性成果。文艺复兴使古代科学著作得到翻译和传承,人们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的领域研究得到普遍加强,观察和实验日益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数学和物理也受到重视,并逐渐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进一步揭示了自然界万物的规律和变化。在那个“科学成了神学的婢女”的年代,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震撼了教会权威,他的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伽利略把实验引进力学,发现了落体定理和惯性定理,为近代物理学奠定了基础,扩大、加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作为百科全书式的“全才”牛顿,他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辟了大科学时代,是近代机械论的自然哲学的典型代表。但牛顿的自然哲学也无法避免时代的局限:“重力解释行星的运行,但不能解释谁使行星运行。上帝治理万物,知道一切可做或能做的事。”牛顿相信是神创造了这个世界,就让自然规律去统治这个世界,自己再不插手,世界在自然规律的支配下运转。牛顿的宇宙观,属于宗教的另外一个分支,也叫做“机械宇宙观”、或者“钟表宇宙观”。

我们可以看出近代机械论的自然哲学存在着重大的缺陷:正如弗兰西斯培根的口号“知识就是力量”,只要我们发现了事物的形式,就能够改造自然、支配和利用自然为人类谋福利。后期笛卡尔的“动物是机器”和拉美利特的“人是机器”,这种“机械自然观”暗含了发生在人与自然之间的二元对立,自然变成了有待研究的纯粹客体,人类则是自然界的旁观者和征服者,并将自然界的最初动因归于“第一推动力”即上帝,将自然事物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还原为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无视自然界的演化与发展,无视自然的历史性。

四、德国有机论的自然哲学

德国有机论的自然哲学代表人物是康德和黑格尔。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生活在世界大事纷至沓来、方兴未艾的年代,也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争论陷入僵局、科学理性与自由发生冲突的时候。启蒙主义的精神集中体现在作为认识能力的“科学理性”,理性和自由是根本,理性是权威和基础,自由则是最终的目的。而卢梭却在启蒙主义的内部发现了矛盾:理性与其成果科学知识的发展和进步不但不能使我们逐步摆脱种种的束缚与限制从而走向自由,反而与自由是背道而驰的,科学、文明越是进步,人类就越是不平等不自由。理性与自由、科学与道德是互相矛盾的。这与近代机械论的自然观有必然联系:他们相信无论自然、社会还是人类自己统统服从于统一的法则——自然的因果律,一切事物都可以由此而得到合理的说明,人也服从于自然法则,不仅没有自由没有尊严,人与机器、与任何自然物都没有区别,只不过是更精密更复杂的机器而已。

康德在自然科学方面成就斐然,在1755年匿名出版的《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论》当中,运用牛顿力学研究太阳的起源,首次提出了天体演化的星云假说,这一假说以一种辩证的、生成的和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自然,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和有机的体系。之后逐渐开始了“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工作,最终走上了批判哲学的道路。康德具备最初的辩证法思想,一方面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服从于普遍必然的自然法则,在这个领域中他是没有自由的;而另一方面人又是“人自身”,因而亦具有不受自然法则限制的一面。“人为自然立法”,康德认为自然的规律是由人的经验赋予的,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和理性存在者,介于自然存在物和纯粹理性存在物之间,既会服从自然界的法则又会遵从理性的法则而活动,同时又提高了人的人格和理智的地位和价值。之后的黑格尔扬弃康德的“辩证法”,把自然界描绘为一个具有不同发展阶段的、活生生的整体,是绝对精神自我生成、发展、完善的结果,自然只有通过精神才能获得理解,自然只是精神自我外化的一个阶段或环节,这是一种典型的唯心主义自然观。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自然观的唯心主义基础,认为自然就是存在,而思维或精神则是自然的反思,认为人只能通过对象才能实现自身的本质。但是,费尔巴哈抛弃了黑格尔自然观中的辩证法因素,只是从直观的角度来理解人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因而并不懂得人正是通过对象化的活动来实现自身的。

五、19世纪进化论的自然哲学

19世纪自然哲学的成就集中体现在生物学上,以拉马克和达尔文为代表的“进化论”摧毁了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并认为这既是生物产生变异的原因,又是适应环境的过程。拉马克尽管遭到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物种不变论者的打击和迫害,但他依然不畏强权,坚持探索真理。达尔文证明了所有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把自然界的进化视为一个有规律的过程。此时的自然哲学也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

六、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最开始关注的焦点在哲学和历史上。马克思生活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各国家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细胞学说的创立、能量守衡定律的发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问世为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观点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进行了革命改造。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以往自然哲学的合理因素、特别其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创立了一种人化自然观,实现了自然观上的变革。而且批判地汲取了黑格尔关于劳动中介性的观点,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分化与对立,又从实践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旧自然观往往将自然的世界与人的世界看作是互不相关的两个世界;与此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人类实践的角度来理解和规定自然,认为自然是伴随着人类实践活动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与人的历史发展相统一的自然。我们从前面的古希腊自然哲学、中世纪自然哲学、近代机械论自然哲学、德国有机论自然哲学一直到19世纪进化论自然哲学,人类的思想从探索世界的“本原”发展到对自然界规律的猜想,从单一孤立静止到多元联系辩证,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根本上克服了以往自然观中的唯心主义因素和形而上学因素,既肯定自然存在的客观实在性和物质性,又强调自然界本身的辩证发展及其与人类实践的紧密联系,由此创立了一种人化自然观,从而实现了自然观上的伟大变革。

关于自然界对人类先在性的看法,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机械唯物论的霍尔巴赫表现得最为典型,他断然否定上帝的存在,只有物质才是唯一的真实存在;只有能被我们感官感知的东西,我们才能确信其存在。他将物质定义为:“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觉的东西。”。他说:“人是一个纯粹肉体的东西;精神的人只不过是从某一个观点、亦即从某些为特殊的机体所决定的行为方式去看的那个肉体的东西罢了。”他还说:“宇宙,这个一切存在物的总汇,到处提供给我们的只是物质和运动。”他指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构成的,不但无生命的东西如此,就连人也是“一个由不同物质组织而成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还提出两个相对概念: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自然人化更多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人类为了自身能够生存和发展,不断地进行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同时也促进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自然史与人类史是统一的,自然人化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的发展史。人化自然的诞生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的必然结果。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是一个彼此相互作用、逐渐发展的过程。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不仅仅是单一的自然的人化过程,而应该是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辩证统一的双向运动过程。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对立是可以消除的,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之间的统一也是可以建立起来的,但它们不可能是一种自发的过程。在科技部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4年度报告》中,2014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供应形势良好,但受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中国的国际重要湿地面临更高的压力和威胁。生态破坏及其容易,但是好后期的维护和重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培养人的保护意识也是一个长期教育和宣传的过程。

生态文明的提出,在实践上是人类长期实践得到的结果,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精神上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当成为人类的职责和使命,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了人类自身不断的完善,也为了人类因为过度改造自然而引发的灾难和恶果。

我们一方面要通过科学技术更加深入了解自然,了解人类本身,另一方面,要将人类的利益最大化,形成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消费方式、生活观念,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文明、人类全面发展的共同发展。(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李丹

上一篇:幼儿园教育论文下一篇:网络财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