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感悟范文

2022-05-20

第一篇:马克思感悟范文

读书感悟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已走过了百年多的历史,在时代的长河中,它的作用及重大意义在人们的心中日益深化。这不仅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产生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是人类思想史上树起了前无古人的不朽丰碑。

从《苏菲的世界》我们了解到:马克思的思想有一个实际的或政治的目标。我们可以说他不只是一个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是非对错的观念乃是社会基础的产物。人们分工的方式和财产的分配就是马克思所谓的社会的‘生产关系’,一个社会的政治情况与意识形态是由它的生产模式决定的。现代人的思想、道德尺度和古代封建社会之所以有很大的差距并不是偶然的,马克思明白社会上层结构与社会基础之间可能有互动的关系,可是他否认社会的上层结构能够有其独立的历史。他认为,使我们的历史能够从古代的奴隶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工业社会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基础的改变。

伴随着苏菲的哲学世界,自己也跟着这个爱思考的小女孩考虑了许多关于哲学的问题。书中的不少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世界从何而来?我们是谁?一个东西本来就存在吗?如何看待死亡?等等。刚看到这些问题,感觉都挺幼稚,觉着这都是没有必要思考的问题。但随着对哲学的了解学习,发现一切都值得我们恭敬地正面去面对。

在幼儿时期,我们对这个世界是陌生的,我们什么也不懂,充满好奇,什么都想知道为什么,但随着知识学习的限制,简单重复的生活,我们开始变得的麻木,对所看到的一切都过于习惯,不去探究。这其实是可悲的,我们应该让自己的大脑尽量的保持新鲜感,喜欢思考,爱上思考。我是谁?我也想不明白,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存在一个我,而我的存在又对于这个空间有什么影响,都无从得知。无论最后是否会得出答案,思考问题总会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有利,优质。

就“宇宙的基本组成物质与大自然的变化有关”这个论题而言,哲学家们根据自己的观察思考,给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大部分人接受的观点是:永恒的基本元素通过改变构成了各种事物。我觉着所有都没有所谓的对错,各种说法都是相辅相成的。关于命运,以人为主导,还是听从神的指令,它是否不仅操纵个人的生活,也左右世界的历史?;关于历史,医学,它们的发展也伴随着了哲学的发展;关于伦理学,遵循亚里斯多德的”黄金中庸”;关于政治学,亚里斯多德主张人不应该走极端,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各个学派都有着自己的学派风格,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文化造就啦他们各异的观点论与犬儒学派相似的斯多葛学派将他们的哲学解释为:“人不能沉溺于物质上的享受”。伊比鸠鲁以他所谓的“四种药草”来总结他的哲学:“神不足惧,死不足忧,祸苦易忍,福乐易求。”新柏拉图派哲学则认为自然界与神圣之光紧密联系。

从《西方哲学史》,我了解到了哲学的发展史。西方哲学史是包括普遍与个别、统一性与多样性、不变与变之间关系认识,从思维与存在浑然一体观,经过把两者看成分离对立的观点,逐步走向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客观唯心主义的思维与存在对立统一观点的发展史。在古代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前苏格拉底哲学家,希腊文明的兴起,雅典与文化的关系,原子论者,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斯巴达的影响,柏拉图见解的来源,乌托邦,理念论,不朽论,宇宙生成论,哲学中的知识与知觉;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逻辑,物理学,希腊早期的数学与天文学,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希腊化世界,哲学跟随着这些人物及事件一步步前进。在中世纪的封建社会时期,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统治者,所以在天主教哲学中:对于教父,犹太人,基督教的论述,及之后从公元五世纪到十三世纪各种文化的出现,将中期哲学的进展清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近代哲学是由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哲学。从文艺复兴开始,笛卡尔,莱布尼兹,卢梭,康德,拜伦等哲学家的涌现,又使哲学度过了一段欣盛的时期。西方哲学史给我们较全面的展示了哲学的魅力。

在阅读《存在与时间》时,我的思维几乎是混乱的,我理解不了存在与时间的真正含义,意义等。之后多次的品读,终于有了些许的头绪。在很久以来,“时间”就充任着一种存在论标准或毋宁说一种存在者层次上的标准,借以朴素地区人们看来:“存在”是最普遍最空洞的概念,所以它本身就反对任何下定义的企图;而且这个最普遍并因而是不可定义的概念也并不需要任何定义,每个人都不断用到它,并且也已经懂得他一向用它来指什么。但哲学从深层次上对存在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其复杂我不太懂,只了解到些许:过程中,哲学家们的思考将存在和时间紧密联系在一起,存在体现了时间性,时间证明了存在等。

在接触马克思主义及这些哲学书籍之前,在表层上,我一直认为:哲学是一门极其高深的学问,而关于哲学具体是什么?更是一头雾水,总感觉哲学是那么的高大上,不可触及,可是通过阅读我了解到它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哲学类问题的提出是容易的,也是几乎所有人都想要知道的,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于是各色各样的答案就构成了哲学,哲学就是那个探索的过程,是哲学家们思想的结晶。伟大的哲学家们对哲学的独到看法使我了解到知识的神秘伟大,也让我学会思考。所以以后我会下意识的去学习哲学,提高自己。

第二篇:青年马克思培训的心得与感悟

学校开办了“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我也非常有幸的参加了此次培训班,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感触良多:

为了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培养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提高学生干部自身理论水平,增强学生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加强学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建设,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以促进学生工作更好的开展。学校举办了“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班”

在本次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的学习中,我收获了很多。我深深的体会到,当今的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来自于国内、国外的双重压力之下,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是身负重任,任重而道远。听了老师讲的关于党的发展历史的报告。我更加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是多么的不容易。共产党的建设,离不开优秀的领导者的指挥,更离不开千千万万的爱国士兵的努力和牺牲。两万五千里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有无数的战士默默地倒下了,长征结束的时候,损失了我们好多的战士,但是那种勇往直前、坚贞爱国的精神永远不会消失。那种精神一直延续到今时今日,我愿做一名普通的战士,为马克思主义的发扬光大和中国共产党的发扬光大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通过这次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会,我从中了解了学生干部应该如何培养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以及协调沟通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觉悟,端正工作态度,掌握基本工作技能,力争成为一名政治强、品德优、能力强、学习优“双强双优”的学生干部。 学生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并且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学校教育思想深入学生的最好、最快、最有效的途径。通过学生干部这一沟通桥梁,学校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际的各种状况。因此,学校非常重视对我们这些学生干部的培养,召开培训。

我觉得作为学校的干部,应具备三项能力:

一.决策能力。决策是领导干部的主要职责。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和瞬息万变的形势,领导干部要善于及时的作出正确的抉择。因此,学生干部要有决策的魄力。

二.组织管理能力。每个部门的工作目标和发展策划都要靠领导组织全员来施展。正确的处理各种关系,合理组织各方力量,实现最终目标,取得良好效果。

三.综合协调能力。作为干部良好协调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要善于团结各种人,与其合作共事,善于激发大家的热情。

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青年学生干部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坚定了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青年学生干部增长了才干,提高了综合素质,创新了学习方式和工作思路,用理论指导实践,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青年学生干部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帮助其他同学提高理论知识,各位学员不仅成为了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更成为了宣传员和传播者,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与“蒲公英效应”,扩大了学习实践活动的新成果,将学习实践活动向广大青年学生拓展和延伸。 我认为做好学生干部,提高学生干部素质,也绝非一日之功,不仅需要学生干部自身在长期的工作学习中不断锻炼,不断磨练,不断从中摸索总结和提高,也同样需要高层学生管理工作者不断给予更好的指导和培养,只有这样学生管理克思主义的一些感想。我相信,有了好的老师,好的思想指引我,加上自己的一番仔细总结,我一定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承担一名当代大学生的肩上的责任。工作, 学生队伍建设,学生干部素质的提高,才会沿着健康有序,规范的方向发展,以便学生干部能够更好的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工作。

通过青马班的培训,我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看待事物的角度更全面,现在青马班即将结束,但是学习不能结束,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

******系

*****部

第三篇:我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点小感悟

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点小感悟

测控2班刘宇杰0909102022 当我们在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著作时,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各人都有一套自己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独特理解方式。当下有很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已经朽化,不再适宜于中国时代的发展了,中国特有的国情也不再同于马克思的时代,应该由一种更为适宜中国发展的理论指导中国的实践,并取而代之。然而,上了万雪飞老师的课后,我深感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是如此的肤浅,理解马克思哲学更需要进一步的修炼。

我认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绝非我们一直以来被灌输并称之为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主要的问题是让人们发自内心的思考着这一“人究竟怎么活”的问题。人怎么活,不仅仅是作为动物的人所要生存而面对现实的问题,而更为多的是作为人所必须思考生活的意义-----精神上的问题。当一个人没有精神的时候,他只是活着,如同一具行尸走肉而已。人只有精神可以永存于世而不朽,在我们阅读马克思的著作时,犹如亲耳聆听他老人家对于世人的谆谆教导,他就像在昨天刚刚与我们交谈过他的思想和心得。

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不能强行分割开来。马克思讲的是真理,是不朽的,但我们在理解马克思的思想,阅读他的著作的时候不能断章取义,生吞活剥地去读,并标榜自己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自己都不敢说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并且作为一种工具或手段来使用,这是对于马克思的盲目崇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一种被歪曲的思想,一种被误读误解的思想,一种被人为强行阉割的思想,我们有怎么能从中领悟其中的真正思想的精髓呢?统治阶级总是希望封杀对其统治不利的思想于萌芽之中,掩盖历史的真相,剥夺人民言论自由的权利,使其统治的国家只能用一种声音说话,用一种方式思考,对于“异端”的出现就一定将其赶尽杀绝,历史上的很多伟人成为“思想犯罪”的无为的牺牲品,以愚民政策来教导其统治下的人民,此乃统治阶级惯用之手段。马克思主义不是“万金油”,不能医治一切社会的病态,也不是仅仅一个“主义”就能搞定一切的。马克思在他用自己的理论指导法国的巴黎公社的革命实践中也并未成功,但实践的经验是需要积累和摸索出来的,他很快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为下一次革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要用批判的眼光去读马克思主义,批判不等于简单的批评或判断,而是在对其思想理解的基础上以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事实或理论的方式对其进行辩论,从而发现对方理论的不足之处,这也是马克思看待任何理论或学说所采用的方式。

国际歌中有一句最为著名的话语“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救世主就只能是自己。马克思主义也是如此,但有了正确的理论的指导就可以少走弯路,有了一个可行的计划和未来的理想图景,一步步走下去,就一定会到达光辉的顶点。

第四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的感悟

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就是对整个世界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的看法。光看这个就可以让一般的人感到晕了,在还没有上课之前我认为这个是没有必要的。现在的人为了金钱那还会去考虑什么价值观啊!但我随着上课的一步一步的深入,才知道这是极其必要学习的。学完了哲学会对你的思维和逻辑有很大的改变,体会叫你如何 用冷静的方法去看待处理一件别人认为比较棘手的事。能在这个世界中认识你自己的自身价值和不足的地方,能帮你在职场上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从而为你自己开阔

必须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读原著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确实是一门科学,它是认识一切事物的金钥匙。世界充满着哲学,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这个哲学世界里。但我们许多人并不认识它,是消极地、被动地适应着它,稍有不慎,就会受到违反哲学规律的惩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是哲学问题,“远虑”就是哲学的思考。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离开哲学,哲学是做人之学,是工作之学,也是生活之学。一个有哲学素养的人,与一个不懂哲学的人打交道就很困难,“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可能就是这个道理。由此说来,人人都应该学习哲学。

不言而喻,作为学生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就显得十分重要。哲学对学生来说,它就如同空气和水,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力,是领导干部必备的能力。当今时代,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哲学思想作指导,没有科学的工作方法,不但做不出成绩,还会给党的事业、单位的工作造成极大的损失。那么,要有作为就必须认认真真地、老老实实地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自己的思维方式,使自己的思想、工作符合实际,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个干部的水平高低,很大程度上是决定哲学水平,哲学水平,很大程度上又决定辩证思维能力。因此,领导干部要在历炼辩证思维能力上下功夫。

读原著坚定信念。我这个认识是否有点浮浅,但通过这几天的学习确实有这样的感觉。根据要求,我仔细阅读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篇哲学经典著作 ,今天读来才感到它的意义和份量,这些经典语言仍在闪光。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人类认识史,鲜明地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指的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何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何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恩格斯说:“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指的是,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恩格斯论证了世界的可知性。马、恩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哲学进行革命的改造,论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及其有机统一,创立辩证唯物主义。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同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一样都处在生成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尽管有种种表面的偶然性,尽管有种种暂时的倒退,前进的发展终究会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承认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而且承认这种联系和发展有着客观规律的。“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从而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和现实五大范畴。

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就是要在社会历史的客观联系中发现其运动的一般规律。恩格斯说:“在这里也完全像自然领域里一样,应当通过发现现实的联系来清除这种臆造的人为的联系;这一任务,归根到底,就是要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恩格斯分析了人们思想动机背后隐藏着的动因后,阐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提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方式是社会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命题,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基本原理。通过这些社会矛盾运动,推理断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灭亡是必然的。

学了“费尔巴哈论”后,在老师带领下学了《共产党宣言》,我又精读了一遍,还自学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节选),在此基础上,听了党校老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当代现实》的报告。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又一次吸引了我。这是马克思在批判地吸取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创立的科学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通过对商品的分析,发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背后的价值,完成了对价值范畴的科学抽象,这是马克思确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前提。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目的在于为剩余价值提供理论基础。剩余价值规律是马克思两大发现之一。这个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矛盾,阐明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特点与规律,进一步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为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庞大、科学、严谨,读了以后你不得不相信他的理论。我觉得我也没理由不去相信,因为我感到,这个理论原则无可代替。从它的论述过程到得出的结论都是科学的、严密的。所以,我坚信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的必然(这是我读原著最明显的感觉)。这种信念的确立是我们党各级组织都十分强调的问题,确实也十分重要。但目前在我们党内确立这个信念的有多少?实事求是地讲,是不容乐观的。我认为,主要是对我们的干部没有进行系统、认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可以说,我们有相当数量的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知之甚少,他们在工作岗位上不是蛮干、瞎干,就仅凭一点热情而已。可见,为了我们的事业,为了社会主义的成功,对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是多么重要!

第五篇:回归经典_感悟马克思主义的永恒魅力——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有感

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概论的基础上学习经典著作,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国革命和建设在这一旗帜的指引下取得了震古烁今的绩。仍而不得不让人感叹世界变化的真是太快!20世纪的最后十多年至21世纪的今天,马克思主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和质疑,无论是在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还是在东方的社会主义中国都充斥着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失败论”、“狭隘真理论”、“宗教论”等话语。无可否认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低落和声誉的下降是一个无需争论的客观事实,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面。如果我们能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是仅凭主观的好恶看问题的话,则不能不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它永恒的魅力,正是凭藉着这种永恒的魅力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仍然具有广范的影响。福柯认为,在现时,研究历史要想超越马克思所定义和描写的

一、 永恒魅力之一:强烈的实践品格

马克思强烈的实践品格可以从其写于1845年春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注:为行文方便下文简称《提纲》)中得到明显的确证和其之后的一系列著作也佐证了这一点。《提纲》全部内容都是围绕认识对实践的关系和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展开的。马克思把实践引进唯物史观和认识论,并把它作为认识论的基础。马克思指出,从前一切旧唯物主义,其中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缺点是只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而不是把它当作实践去理解,因此,他们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用。在揭露批判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局限性,阐述自己的实践观点时,马克思突出强调了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认为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的全部认识的基础,而且首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理论。马克思在《提纲》中通过对费尔巴哈消极的反映论的批判,阐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基于科学的实践观点,马克思认为,不仅人的认识基于实践,全部人类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在《提纲》中,马克思深刻的揭示了其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本质区别,明确地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自己创立的新唯物主义“与一切旧哲学相区别的根本标志。新哲学与以往一切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只是说明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马克思还说明了自己哲学的基本特征是阶级性和实践性。从《提纲》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和首要的观点。《提纲》中关于实践的观点在其随后和恩格思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到形态》中得到了进一步系统的阐述与贯彻。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由于其对现实的敏锐关注和对实践的依赖,使得它呈现出与体系化哲学相当不同的特色也是其最终能够超越其它哲学的根源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强调自己的理论不是教条而仅仅只是行动的指南,强调理论不仅要能说明世界更要能用以改造世界。这样,就使得其哲学具有面向实践的开放性,为理论和实践的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留下了空间,也为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完善创新这一理论提供了可能。因此,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发展,其都不可能脱离开实践而行,故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强烈的实践品格这一特质都不会落伍,其必将随着实践的发展更加丰满。

二、 永恒魅力之二:与其它哲学相比所具有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哲学产生于资本全球化的自由竞争时代,本质上就是批判资本主义弊端的产物。从产生之日起,就对这个社会造成的剥削和压迫以及两级分化,不断揭露和批判,从而时时提醒一切富有正义感和良知的人们,不断地反思这个似乎是“永恒天国”的社会。今天资本全球化已经进入垄断时代,但其制度性缺陷不仅在国内,更在国际范围内大量存在。治疗顽疾,需要介入一种坚实的批判性话语,而具有深刻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无疑成为首选。马克思哲学与生俱来的批判性精神是建立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基础上进步意识、忧患意识、求真意识和反省意识等的总和。用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话加以整理,这种彻底的批判精神集中体现在:第一,从变化发展中把握事物,“它指出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这无疑体现了注重发展、推动变革的进步意识。第二,“新思潮的优点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这种立足现实、现向未来的创新意识,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即面向诸多可能性的未来,如何使理论的前瞻性避免主观臆测。第三,“这种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遇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这里既包含着自我批判的反省意识,又包含着不畏权势的唯实精神,体现了彻底的科学态度。第四,“对当代的斗争和愿望作出当代的自我阐明(批判的哲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固有的责任意识和归属意识,是其作为工人阶级世界观的自觉追求。然而,让人感到痛心的是当历史的车轮行进到21世纪的今天,在这块日益世俗化的土地上,批判的话语却变得越来越懦弱,越来越苍白无力,马克思的一些不肖子孙把他的彻底批判理论的光芒销蚀殆尽,甚至变成了一块教条主义的石化硬売,这与马克思的彻底批判精神相去甚远。笔者以为社会要进步要更好的发展,必须要有一批勇于和敢于坚持批判精神,拿起批判武器的人士。作为一位接受马克思理论教育的中共党员,我们理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批判精神,在实践中应该自觉运用这一思想武器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这种彻底的批判精神都是我们巨大的思想财富,它的魅力也必将是永恒的!

三、 永恒魅力之三:厚重的人文主义精神 通过对原著的研读,让我感受颇深的一点是:从其著作中折射出来的对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关于这一点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于1847年――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可以找到根据,在宣言中马恩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用暴力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建立起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发展的社会条件。马克思哲学关注的中心,就是现实的人的生存状。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对这个社会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弱势群体,抱有强烈的同情,对造成他们生存状况恶化的社会根源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对由此带来的人性的扭曲、人的本质的异化,不断进行讨伐和批判。当今资本主义国家,人的价值和尊严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金钱或屈从于政治的特权。人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具有浓厚人文关怀精神的马克思主义,自然在我们当前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无疑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在笔者看来只要这个社会还有现实的人的存在,就必定离不开对人的关注。因此可以说人文主义精神在人类社会的长河中也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四、 永恒魅力之四:辨证的分析方法

通过对原著的学习让我感觉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大的魅力之处应在于它:辨证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他对问题的分析让你感觉到他对切入点的把握总是那么的准确和全面、总是那么的深刻、批判总是那么的入木三分,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笔者以为无疑与其所使用的科学的分析方法是分不开的。马克思的科学分析方法主要有矛盾分析法、抽象具体法、逻辑与历史统一法等,这是马克思哲学中极为宝贵的理论财富。这无疑应成为我们学习原著应该重点汲取的营养,因为这些方法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必将具有极强的使用价值。下面笔者将重点阐述一下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这一方法的基本要求有二:其一,提出或回答任何问题(包括对于原著的理解),都必须将其置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中(不仅仅是语境),从社会的具体矛盾冲突中考量各种思想理论的冲突;其二,对于各种思想材料和资源进行加工取舍的根本依据,不是来自思想自身,而是来自实践的要求,实践按照能够创造现实、转化现实这一根本要求,对于各种思潮、学说、主义等进行无情的筛选,并确立其历史地位。这就是说,再重要的文本,实际上也还是对现实社会关系的“摹本”,而不是“原本”。因此,尽管“解读”、“理解”必具主观性,然而“文本”如同历史一样,不是任何人“戏说”、“解构”的玩偶,其还是具有一定的客观评价尺度,绝非“怎么都可以”。

五、 结语

回到马克思的经典文本,细心的用心去品味,用心去思索你将会发现马克思其实远远地走在我们的前面,而不是像一些无知的人们自信的以为那样已经把马克思远远的甩在身后了。马克思博大精深的理论远远还未过时,相反正如笔者前文所感悟到的马克思的一些精神必将闪耀永恒的光芒,马克思主义在当前中国所取得的成功并被确认为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无疑雄辩的印证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预言:“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上一篇:母爱的温暖范文下一篇:母爱如什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