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文处理工作常见问题刍议

2024-05-09

高校公文处理工作常见问题刍议(通用11篇)

篇1:高校公文处理工作常见问题刍议

高校公文处理工作常见问题刍议

刘星

公文作为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对高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公文处理的实践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文作用的发挥,制约了公文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在长期的公文审核工作中,笔者发现,高校公文处理常见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文写作不够规范,影响了公文质量的提升;二是公文处理程序不够规范,影响了公文效力的发挥。

一、公文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公文处理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为了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大多高校都制定了公文处理的制度。但是,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公文数量日益增多,对公文处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公文质量的提升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公文除了格式不规范、表述不恰当等常见问题之外,还存在一些特殊问题,给高校办公室公文审核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1.公文种类使用单一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绦例》)规定了15种常见的公文。从使用范围和规格来说,除“命令(令)”“公报”“议案”外,其他种类皆可用于高校公文。但目前高校的发文,尤其是下行文,使用最多的文种是“通知”,且大有用“通知”取代其他文种的趋势。笔者以为,应根据文件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文种,不能无限量放大一个文种的使用范围。如高校常有关于表彰优秀教师和学生的公文,这类公文主要是为了表扬先进,激励师生创先争优,一般没有具体的执行要求,属于知照性公文,用“通报”更为合适。又如“意见”这个文种,1996年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首次把“意见”确定为公文文种,2012年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也明确“意见”是常用的15种公文之一,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但时至今日还常常见到《关于印发(×××意见)的通知》,忽视了“意见”本身就是一个文种,这是很不规范的。

2.公文内容照搬上级文件

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或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是公文行文的缘由之一。高校这一类公文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就是来文单位在起草公文时机械理解照搬照抄教育部或者省市教工委的文件,以为原封不动才能和上级精神保持一致。这样的文件往往指导原则多,具体内容少,与学校自身实际脱节,缺乏操作性与针对性,让人摸不着头脑。这类文件以规章制度、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类居多,比普通的事务类公文更为复杂,办文人员在审核的时候,如果不能全面把握学校全局和透彻理解各方面工作,是很难将之修改为一篇合格的公文的。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来文单位要结合学校实际,有的放矢地起草文件,办文人员也要与起草单位充分沟通并加以引导。

3.公文语言论文化

公文语言要求准确、庄重、精练、严谨,这样才便于理解和执行。近几年来,高校行政工作人员多为硕士及以上学历者,他们大多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这有利于培养一支专家型的管理队伍。在公文处理的实际工作中,笔者却发现,一些来文单位起草的公文常使用专业术语,且通篇用论述的表达方式,读起来晦涩难懂。诚然,在阐明某项工作指导思想的实施意见类公文中,运用论述的方式是必需的,但一定要适可而止。《教育部贯彻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的实施办法》明确规定,文件要“减少重要性、必要性等一般性论述”,文件的核心在于“观点鲜明、言之有物”,尤其在具体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等发文中,要语言清晰明白、一目了然。

二、公文办理程序方面的问题

《条例》对公文办理程序作了统一规定,高校公文处理工作也有一整套完备的程序,但是,有一些环节运行起来总是不太顺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文办理的规范性和时效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文权限不明造成校级发文过多

当前,从发文数量来看,高校发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既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所涉事项日益增多有关,也与学校内部发文权限不确定、职能部门大量升格发文有关。属职能部门权限范围内的事项,尤其是事务性工作,本应由职能部门自行发文,但在实际工作中,职能部门往往愿意以“校发文”的方式行文,以为这样既能以“学校”的名义安排事项,又能提高办文部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其实,这样不仅导致学校发文数量不断增多,给发文工作带来压力,也不利于学校公文的规范化处理。

2.发文前沟通不畅造成会签、审核时间过长

学校内部涉及多个部门联合发文的,需要在发文前由相关部门会签。如果拟文单位在拟稿前没有和相关部门有效沟通,还存在一定的有分歧,则文件的审核周期就不可控了。《条例》明确提出“涉及多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部门之间未协商一致的,不得向下行文”。文件中有关事项的协商应在起草环节进行,向后推到审核环节,只会进一步加大公文处理的难度,延长公文处理的时间,降低公文处理的效率。

3.办理时限太紧造成急件频发

在实际工作中,有一种情况比较常见,即发文单位对文件办理要求比较急,刚提交文件就希望马上印发。公文处理有初审、审核、签发等程序,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办公室往往会同时接收到好几个部门提交的文件,只能根据轻重缓急作出安排。虽然办文人员应坚持特事特办、急件急办,但是“特事”和“急件”太多,就会打乱正常的工作频率和节奏,忙中出错。仔细分析这些“急件”,除了有少部分确实属于“急件”外,更多的则是普通件。

三、进一步做好高校公文处理工作的对策

上述问题的出现,折射出高校的公文处理工作还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也在一定程度上凸现了高校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党中央在“八项规定”中提出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指明了方向。我们应从制度、培训、协调等方面人手,对症下药,理顺公文处理中各个环节的关系,提高公文质量和高校内部管理水平。

1.以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

要按照《条例》规定,修订学校的公文处理办法,并紧密联系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精简文件、改进文风”的精神。以办法为纲,结合学校实际,对公文的办理程序、发文要求、办理原则、公文写作和公文格式等作出详细规定,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倡“短、实、新”文风,要求文件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晰、言之有物;详细规定适合高校使用的常用文种,框定每个文种的适用范围;明确校院两级发文权限,规范发文规格,避免升级发文;理顺行文关系,规范发文流程,严格发文要求,尽量减少急件、错件;严把发文质量关,建立发文退回机制,将有质量问题的文件第一时间退回来文单位,修改后再予以提交。

2.以人员的培训作为抓手

公文处理工作要规范、科学,有一支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队伍是关键。要加大对学校办公室办文人员的培训力度,着力增强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二是对学校全局和中心工作的研究能力,三是公文审核、写作等方面的业务能力,让办文人员争取成为公文审校和写作方面的“专家”。要在学校各二级单位明确专职或兼职的文秘人员,学校办公室负责对他们开展业务培训,结合常见问题,重点就公文基础知识、公文写作方法、公文文种使用、公文送转程序等开展培训,确保公文质量的提升。

3.以高效的协调作为基础

协调是公文处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公文审核过程中,与来文单位充分沟通,对于及时解决问题,保证公文正常运转至关重要。协调中要将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办文,对于不按照公文办理流程办文的,要向来文单位说明情况,争取来文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对送审文件中内容不清楚、难以理解的地方,要及时向来文单位请教;对不合规范的文件,应坚持原则,退回来文单位,让其修改后再次报送。同时,协调要讲究艺术性,坚持灵活性,多站在来文单位的立场上思考,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核稿人员修改后,应与来文单位再次确认,并将修改稿发给他们,提请他们注意文稿中出现的问题,避免再次出现类似问题。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学校办公室)

篇2:高校公文处理工作常见问题刍议

提纲:

一、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一)、高校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1、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3、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4、实现办学目的的需要

(二)、高校党建工作的特殊性

1、高校的特殊性:高校本身和高校教师

2、大学生的特殊性:思想不稳定和可塑性

(三)、高校党建工作的意义

1、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高校党建工作促进党的建设工作的全面发展

(2)吸纳新党员发展壮大党员队伍

2、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合格人才

3、有利于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思想阵地

4、促进校园安全和谐稳定

二、我校党建工作的可行及创新之处

(一)、党建工作在政治学院的活力

1、专职和兼职“两课”教师比例逐年增加,且理论素质和党性觉悟齐头并进

2、理论更新与实践检验充分结合,特色专业中共党史理论研究水平领跑全省

3、学生入党情绪高涨,比例居全校前列,专业素质和理论素养明显高于他院

(二)、党建工作在基层的亮点

1、坚持开展党性教育,提高党员教师政治生活的质量

2、定期举行召开教师考核,使政治思想考核落到实处

3、院校两级党校学习,将学生党员培训做到真实充分

(三)、党建工作在行政上的创新

1、校党委班子与院的直接挂钩,责任到人

2、定期座谈,思想汇报,实行书记负责制

三、我校党建工作的不足及问题

(一)对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

1、原因

2、表现

(二)高校党建理论与实践工作的脱节

1、干部队伍建设,行政上重理论上轻

2、基层组织建设,教学上重科研上轻

3、党员队伍建设,入党前重入党后轻

(三)领导体制与管理方式存在问题

1、党委在高校软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2、时代进步,科技更新直接导致管理方式滞后

3、网络建设缺乏跟进造成宣传不足关注度较低

四、我校党建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一)、求实创新强化发展,发挥党建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二)、提高党建工作的时效性,在现实基础上与中央的政策保持一致

(三)、加强行政领导和基层党支部建设,增强党支部的积极性与活力

(四)、增强党建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调查问卷设计

个人信息:性别年级专业类别政治面貌党龄

问卷内容:申请入党动机对党的历史及现今状况的了解程度入党前,预备期,转正后各参与过几次相关的活动党组织对学生的影响力期望参与哪些活动,在何方面得到发展

预期目标:

篇3:高校公文处理工作常见问题刍议

一、高校公文流转概述

(一) 公文流转释义。

高校公文是高校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 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公文流转是高校行政机关对公文进行收文、分类、编号、登记、拟办、传阅、承办、查办、立卷、归档的过程。比如北京联合大学规定校内请示性公文流转程序为:各学院、各部门报送请示-公文审核-办公室登记、编号、填写文件批办单-两办主任批示拟办意见 (如需有关职能部门完成相关工作, 签转相关职能部门) -送分管领导阅批-校办扫描备案后返回报送单位-适时督办-扫描件备份、保管备查。

从此流转程序可以看出, 公文流转工作具有承上启下、联系内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公文的传阅, 可以把上级领导的方针、政策、工作意图贯彻下去, 把下级职能部门的工作情况反映上来。通过公文的流转, 使各部门互相协调, 相互配合, 使全校工作声息相通, 正常有序地开展。

(二) 公文流转的作用及意义。

公文流转工作是高校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 是高校行政管理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高校日常行政工作中主要的作用有:1.“传话筒”作用:一般高校的各机关处室、各教学单位的工作请示、工作汇报都以公文的形式报至办公室, 由办公室按规定程序给校领导呈送, 校领导将已批示完毕的公文退至办公室, 由办公室返至承办部门或拟文部门。公文流转工作成为高校上下级沟通的“传话筒”。2.“助推器”作用:公文流转工作不单纯是呈送、下发文件, 还包括将校领导对某项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作指示以文件的形式予以督办的作用, 所以公文流转工作还起到促进高校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作用。3.参谋作用:有经验的文秘工作者, 针对某些特殊公文会为办公室主任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减轻办公室主任负担, 同时会及时总结公文流转工作, 为学校政策决策提供一些数据支持。比如某高校对2011年公文流转工作进行总结, 将所有校内收文情况进行分析, 并列表分析 (如表1) , 总结观点有:“第一, 经费类申请的公文所占比重较大, 这一特点与往年情况相同。第二, 教学科研经费申请件最多。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校在教学科研方面的经费支持力度仍然较大。第三, 基建修缮公文比重较大, 与该校2011年工作重点相一致。”从这份总结可以看出, 它对校领导了解近一段时期内学校重点工作的方向, 即时把握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 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起到了参谋作用。

二、高校公文流转的常见问题

各高校已经在公文流转方面构建了规范合理又具有本校风格的管理制度, 能够保证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 也能够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高效进行。但是, 随着高校内部整合资源、人员调整, 日常的公文流转工作已经出现了不能适应新要求的问题。

(一) 公文书写不规范。

1.公文标题不规范。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但在日常收文过程中, 经常有些送文部门遵循了“简要”, 但忽略了“准确”, 公文标题过于笼统, 比如“关于退换保证金的请示”“关于参会的请示”“关于支付工程款的请示”这样的标题非常不利于批示文件和归档立卷;与之相反, 有些公文遵循了“准确”而忽略了“简要”, 如“关于2011年6月19日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经费的请示”, 其实这个标题可以将“19日”略去, 标题简练、重点明确。2.公文文种混用。“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 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但送文部门把“报告”写成“请示”或“报告”中夹带请示的情况时有发生, 非常不利于公文的分类、登记。3.公文正文内容表述不清、重要信息不全。公文内容表达清晰、要素齐全、行文流畅对于提高公文流转效率有很大帮助。随着高校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 近几年高校对教学、科研以及校园建设等方面经费投入加大, 因此高校的校内公文中以经费类申请公文居多, 但此类请示公文经常出现公文书写表述不清、重要信息表述不全的情况, 因此, 此类公文只能被退回重写, 无疑降低了办事效率。

(二) 公文呈送不规范、反馈不及时。

1.公文直送。虽然大部分高校都依据学校特点, 对党院办审批的流程做出了具体规定, 也特别规定了可以予以直送的情况。但在实际运行中, 高校公文直送领导的情况时有发生, 并且存在直送后又向学校办公室要文件的情况, 使公文处理工作变得比较被动。2.公文意见反馈不及时。高校在公文流转过程中, 经常出现公文交由承办单位落实意见时, 不能及时返回文件, 也不及时反馈文件处理进度的情况。即使有些高校在批办单上特别注明“阅后请于3日内退办公室”, 有些部门还是不能按时返回, 也不及时反馈“不能按时返回文件的原因”, 无疑影响了公文流转效率。一旦拟文单位追要文件, 就使办公室公文流转工作处于被动。

三、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高校公文流转中之所以出现上述种种弊端, 依笔者分析,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高校文秘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很多高校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并非文秘专业毕业, 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办公室业务基本技能的培训。其中很多办公室工作人员可能很精通高校所开设专业的相关行业、专业知识, 但对于办公室的业务处理知识不熟。因为近几年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 很多高校都进行了大幅度的专业调整。在这种背景下, 各高校在专业调整中有些专业教师转岗从事办公室工作, 缺乏必要的办公室业务基本功。

二是审核部门对公文书写把关不严。

高校请示性公文一般由各学院、各部门办公室向校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呈送, 各学院、各部门的办公室对本单位的请示性公文进行初步审核。但现在很多高校的各学院、各部门办公室对公文仅粗略审核甚或不审核即送两办, 因为他们认为公文都由两办进行终审, 所以他们不必花太多精力认真严格按照学校的公文制度审核。这种态度直接导致送至两办的请示性公文错误百出, 两办负责公文流转的文秘人员要针对来文中出现的问题与各学院、各部门办公室进行反复沟通, 修改, 不仅加大了两办的公文审核压力, 也降低了公文流转效率。

三是高校领导对公文流转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般高校对公文流转程序都有一套严格的制度, 这对于确保公文流转效率、保证公文流转质量很有必要。比如某些领导对公文流转工作不够重视, 无论什么情况, 对直送到他手里的公文都予以审批。也许领导认为, 在部门负责人汇报工作同时又把部门请示文件批阅, 确实提高了办事效率, 但没有考虑到这对于未来学校的文件归档带来的不便, 没有考虑到这种方式会使某些部门不按章办事的行为进一步加剧, 不利于公文流转的规范化管理。

基于以上的分析, 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努力提高公文流转工作质量, 进一步规范高校公文流转工作:

一是加强高校文秘工作人员基本业务技能培训。

高校专业调整背景下, 办公室工作人员熟悉高校专业的相关行业、专业知识, 这对于审核有关教学、科研内容公文的专业性有很大帮助, 但缺乏基本的办公室业务知识势必影响公文流转效率。因此高校应当为文秘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业务培训机会, 比如与其他高校办公室交流文秘工作经验、邀请办公室业务培训专家授课等, 这样能使具备专业知识的文秘工作者在工作中更得心应手, 也可以提高高校办公室公文管理工作的水平。

二是健全高校办公室公文流转制度并严格执行。

要使高校办公室公文流转工作高效、保质的开展, 有必要健全高校办公室公文流转制度。很多高校公文流转方面只有比较简略的流转程序, 但对于其详细的、执行性较强的规范性文件还很少。可操作的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为高校的公文流转工作的“依法”执行提供政策支持, 不至于出现“人走制度变”的现象。公文流转制度建立后, 办公室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制度。比如, 职能科室办公室对呈送校领导的公文有初审责任, 除特殊情况外, 只要不符合要求的就退回重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是加强高校两办对各职能科室办公室在公文流转工作方面的业务指导。

篇4:高校公文处理工作常见问题刍议

关键词:强迫症;高校辅导员;学生心理;工作案例

一、案例概述

1.案例经过

我院14级学生小丽有一天突然哭着给辅导员打电话,并说日子没办法过下去了,不停地问着怎么办。随后辅导员找到她,经过一番交谈才得知,该生有轻度强迫症,担心教师和同学歧视,入校后一直掩饰自己,人前隐藏自己,人后不停做出一些强迫举动,如反复洗手、反复摆放鞋子等。经过一年的“假装”,小丽不但没有好转,反而症状更加明显,眼看自己已经掩饰不了了,她焦虑、恐慌、烦闷,情绪一下崩溃。

2.案例背景

该生因为父亲入狱,受到刺激,高中时期就被诊断出有轻度强迫症,吃了一段时间的药,高考结束后,该生父亲出狱,症状有所缓和。进入大学后,该生因为自卑和学习压力,强迫症复发,但该生极力掩饰,导致症状越克制越明显,伴有抑郁、焦虑症状出现。

二、案例分析

首先,大学生是强迫症的高危人群。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者强迫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但无法控制。强迫症的治疗在医学界是个难题,症状的改善过程相对缓慢,服药剂量一般偏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及其家庭都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其次,小丽高中时期就已经确诊为轻度强迫症,但由于认识不足,中断了治疗,长时间压抑和隐藏自己,当“强迫”与“压抑强迫”斗争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她就崩溃了。

最后,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而小丽患病的诱因与家庭和压力有关,确诊了的轻度强迫症也不能仅靠心理咨詢解决问题,更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同时,得到家人的重视和关爱也是必要的。现在根据小丽的情况一是要联系家人,保证该生安全回家就诊;二是在回校后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帮助其治愈。

三、处理过程

1.对心理危机进行紧急干预

辅导员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学生身边,为了安抚学生情绪,选择在一个安全、安静的环境中倾听学生的倾诉,及时疏解学生爆发的情绪。小丽在这样的环境中,放肆大哭,哭诉自己如何辛苦地克制自己,如何焦虑地反复洗手、反复摆放鞋子等,辅导员一方面解释强迫症的相关知识,一方面建议学生鼓起勇气去接受进一步治疗。几番劝说,该生同意辅导员与家长联系,让家长接该生回家治疗。辅导员24小时陪护,直到该生离校。

2.紧密联系家长提供关爱支持

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出现心理危机,但是原因需追溯到他的家庭及成长过程。所以当学生现心理问题应及时联系家长,一方面是从监护人的角度出发,可由他们决定如何进行干预,另一方面由家长协助能从根源上解决心理问题。小丽对父亲的依赖很深,征得她的同意后,辅导员第一时间是和她的父亲联系。有幸的是,该生父亲非常重视,迅速赶往学校带该生回家,并找心理专业医生进行治疗。

3.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治疗

一个月以后,该生回到了学校。辅导员将其列入重点关注对象,每周面对面谈心一次,在寝室安排信息员督促其吃药、反馈寝室和生活情况等。辅导员和班级同学配合医生对其使用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精神紧绷状态的缓解,心理状态的改良,减少强迫性思维的恐惧。针对强迫性思维的症状,辅导员鼓励小丽应放松心态,适当淡化,顺其自然,不必介意,淡化它,忽视它,它就失去兴风作浪的本领。

4.接纳自己勇敢走出“强迫”的泥沼

首先,转移对强迫症的注意。这在根本上起到一种淡化的作用,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强迫性思维转移到工作、学习和兴趣爱好上面,特别是当自己强迫性思维出现时,一定要及时转移到其他的事情,去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活动,从而转移自己对强迫性思维的注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矛盾和痛苦。小丽听从了辅导员的建议,找到了一份自己满意的兼职工作,每周末都会到学校附近的商店进行导购,生活丰富。

其次,个性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的锻炼。只有不断地塑造优秀的性格,锻炼个人的心理抗压和心理调节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强迫症。经过班级学生和教师的鼓励,小丽在班干部竞选过程中,勇敢说出了自己与强迫症斗争的经历,并竞争班级副团支书的岗位。班级学生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大家对她的包容和肯定。这让小丽更加自信。

四、案例处理结果和效果

经过一年的服药,在辅导员、班级同学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丽情绪保持稳定,性格越发开朗起来,三个阶段治疗和复查后,专家表示该生如果继续保持稳定可在6个月后结束服药。这对于预期治疗3年的小丽和她家长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五、案例思考和工作建议

1.新生心理普查和心理排查相结合,及时发现新生心理问题

据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统计,发现有各类心理疾病的患者占56.3%,其中神经症占34.70%。排在前四位的是强迫症、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由此可见,强迫症在各类精神疾病中患病率较高,影响面较广。我国高校在新生普查中使用的PHI、16PF及SCL-90等心理量表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普查,并将结果数据提供给学院心理教师和辅导员作为A类学生排查的依据。同时还要与心理量表相结合,使后续的心理排查工作更加具有准确性。

2.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预防心理危机的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校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这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起到了基础作用。

3.建立干预运行机制

建立及时、迅速、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运行机制,是化解心理危机的有效途径。要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危机干预机制,必须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安排,早预防,早控制”的“五早”预警机制和“一名患者,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工作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雷园媛.责任感与强迫症个体反应抑制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2]王东.基于信号停止任务的OCD患者反应抑制能力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

[3]沈义良.大学生强迫性人格与强迫症的理解与应对[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6.

[4]刘晓倩.大学生强迫症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J].青春岁月,2012(23).

[5]吴玉东.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缺失与重构[J].中国校医,2008(6).

[6]吕占德.关于油田企业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5(19).

篇5: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工作刍议

德育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这给高校德育带来契机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挑战.为了更好地迎接这些挑战,我们分析了德育工作的现状及其原因,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德育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些许建议.

作 者:王桂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刊 名:科教导刊 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年,卷(期): “”(34) 分类号:G641 关键词:新形势   高校   德育工作  

篇6:高校公文处理工作常见问题刍议

网络以其交互性、开放性、及时性、广泛性等特点和优势,深受高校广大师生特别是大学生的喜爱.网络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方法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网络所建构起的社会交往空间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境遇,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在网络文明的影响下具有新的发展变化.新的形势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必须坚持和贯彻一些重要原则,只有不断加强理论研究,改进方式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才能得以不断增强.

作 者:余恩 徐鹏 作者单位:余恩(甘肃省文物局,甘肃,兰州,730000)

徐鹏(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篇7:高校公文处理工作常见问题刍议

小编语:张饶学校长的改革雷声很大,的确起到了一定效果,但在具体落实贯彻方面无疑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二级学校领导表面化执行、趁机大捞一把现象比较严重。但这就是中国教育行政化的后果,就像慢性顽疾一样难以清除,张饶学也很难做到,这几年的改革证明了这一点,但总体上张饶学的改革还是实现了某些突破!他站在平台上敢于大声疾呼,也算是一种贡献了!

————————————————————————

由人民网主办的全国首届高校校长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在校长论坛环节就“大学的创新发展如何体现”主题发言时表示,中国高等教育现在面临十大问题,需要处理好十大关系。

张尧学说,培养大学生,到底是培养大学生什么?“现在都讲大学生创新,昨天发表在光明日报采访我的文章就叫《我们现在先不谈创新》,我不是不谈创新,我认为创新是人内心的一种激情迸发,不是说你想创新就能创新,关键是你的身体、你的血液里有创新的激情。我理解创新很简单,创新就是把事情做得更好一点。但是我觉得中国绝大多数人不是做得更好一点,中国绝大多数人做事情都很马虎,不认真。所以我觉得首先是应该把事情做好,做得认真一点。”

张尧学表示,现在中国大学提综合改革是对的,中国高等教育现在面临十大问题:

(1)中国的大学是在计划和市场之间走钢丝,在夹缝中求生存和发展。这种体制是根本不可能有大的创新的;

(2)中国的大学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为主,哪怕是博士生写论文,也是为了考试时的应付,为了拿到学位而写论文,并不是为了创新而写论文;

(3)中国大学的价值涵盖和价值标准发生了严重偏离,并不是围绕人的幸福和快乐而上大学,也并不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可持续发展而上大学,而是为了票子、房子,为了找漂亮老婆而上大学;

(4)中国大学行政化趋势越来越严重,ZF对大学的管理不是越来越少,行政化不是大学本身的问题而是ZF的问题,ZF对大学的管理是越来越多;

(5)教育的地位越来越低下,口头上重视,实际上不重视;

(6)中国大学的师资水平尽管引进了很多国外的,但是水平低的仍然占很大的多数;

(7)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仍然严重不足,而且还有一种假象,认为给中国高校钱多了;

(8)中国高校的管理水平低下、落后,不讲规则、不讲程序的现象比比皆是;

(9)对教育规律的把握不准,缺少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

(10)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至今为止缺少明确的改革路线图和目标。

张尧学认为,十个关系,如果不处理好,创新也是搞不了的。

(1)中国高校书记和校长至今的关系没有理顺;

(2)中国高校学校和学院的关系至今没有理顺;

(3)中国高校管理和学术的关系至今没有理顺;

(4)中国高校学科与教学和科研的关系至今没有理顺;

(5)中国高校学生、教师和管理的关系至今没有理顺;

(6)中国高校到底是给人多给点钱,还是给设备多给点钱,这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条件投入的关系没有理顺,我们的钱大部分拿来以后都想买设备,但是不想涨工资;

(7)精益求精与创新的关系没有理顺;

(8)价值塑造与知识能力培养的关系没有理顺;

(9)讲规则、讲法与学术自由或学术民主的关系没有理顺;

(10)国家需求与学校和个人发展的关系没有理顺。

篇8:高校公文处理工作常见问题刍议

一、高校公文保密工作问题

(一) 保密观念不强, 保密意识薄弱。

一些高校的人员对公文的保密意识薄弱, 缺乏对公文保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防范意识不强, 甚至存在着“有密难保、无密可保、保密无用、与己无关”的错误认识, 没有严格按照相应的公文管理制度、要求和程序做好公文保密工作。

(二) 保密规章制度不健全, 落实不到位。

有些保密法规制度的规定过于笼统, 一些高校则生搬硬套, 制定出了自己高校相应的保密法规制度, 但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 不能有效地防止和查处公文泄密, 甚至一些高校保密法规制度并不健全, 另外在保密管理过程中, 一些高校对于保密规章制度的落实并不到位, 保密督促检查欠缺力度, 保密管理中还存在一些漏洞和死角, 如没有认真落实信息公开的保密审查工作, 将涉密文件上网, 造成泄密事件。

(三) 保密宣传教育缺乏, 保密队伍建设不力。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难题, 许多高校不进行广泛性和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按照以往的思路和方式处理问题, 从而导致公文保密工作不规范、不协调、不严密, 难以很好地保守国家秘密。另外, 各高校保密队伍缺乏有效管理, 各部门公文管理人员专职少、兼职多、流动性大、甚至个别部门的公文管理人员一年一换, 懂技术、善管理的业务干部极为缺乏, 这些均不利于保密队伍建设。

(四) 保密技术落后, 经费投入不足。

当前大部分高校均没有设立保密工作专项经费, 致使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技术和设备投入不足, 且没有发挥高校自身科技优势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工作研究,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难以得到有效防护。

二、高校公文保密工作对策

(一) 建立健全保密组织机构, 认真落实保密责任制。

高校要切实建立健全保密组织机构, 严格执行保密责任制。高校应设立保密委员会, 学校书记、校长为主要负责人, 各涉密单位的负责人为本单位公文保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按照“业务谁主管, 保密谁负责”和“分级负责、对口管理、整体防范”的原则, 始终坚持把公文保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保密责任制, 真正做到公文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

(二) 深化保密宣传教育, 提高保密意识。

高校要积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公文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深入开展公文保密宣传教育, 不断提高公文保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全校师生员工, 尤其是公文管理人员的保密观念和保密意识, 为做好公文保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健全完善保密规章制度, 加强保密监督检查。

要不断完善保密工作制度, 始终做到制度到位。根据国家相关保密法规, 结合高校保密工作实际, 制定公文保密规章制度, 增强公文保密规章制度的科学性, 对与上级公文保密工作方针政策、规章制度不一致或已经过时的规定要及时改进、修订或废止, 以解决规章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和约束力的问题, 确保公文保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密监督检查是推动和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措施, 高校要坚持不定时检查、指导、督促各单位各部门尤其是要害部门的公文保密工作, 特别是要加强公文的起草、制作、分发、传递、使用、复制、存档和销毁等各个环节上的保密管理, 计算机及其网络的保密管理和加密优盘、移动硬盘等涉密载体的保密管理。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 消除保密安全隐患, 确保学校和国家秘密的安全。

(四) 加强保密队伍建设, 提高保密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抓好公文保密队伍建设, 首先要严把用人关, 要对拟进入涉密公文管理岗位人员严格进行岗前审查, 同时要把政治坚定、作风正派、综合素质好、有培养潜力的同志充实进来;要抓好涉密公文管理人员岗前的保密培训、岗上的保密宣传教育、管理和检查以及离岗后的脱密期管理。同时高校应该关心公文保密人员的培养和使用, 积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其次, 公文管理人员应该主动吸纳保密新知识, 掌握高科技, 不断改善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公文保密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为做好公文保密工作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撑。

(五) 增加保密投入, 加强保密技术建设。

篇9:石油企业常见纠纷处理刍议

关键词:纠纷类型原则程序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7-148-03

1石油企业常见纠纷类型分析

石油企业面对纠纷种类是多样的,产生纠纷原因是多方面的,发生纠纷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认为:石油企业常见纠纷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1土地污染纠纷

是指因管线被不法分子打眼、锯口、装卡或管线自然破损导致原油外泻,造成土地污染而引发的纠纷。这类纠纷是最常见的,也是发生频率最高的,纠纷的处理难度相对较小,给企业造成的是大量原油、设备和经济三重损失,给当地群众造成的是土地和环境双重污染。主要是由油区外部治安环境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因素,而油区外部治安环境恶化是引发纠纷的主要因素,企业生产管理不善发生污染是引发纠纷的次要因素,纠纷发生频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油区外部治安环境的好坏,因企业生产管理不善造成污染引发的纠纷是极少数的。因此,加大油区治安整治力度,减少管线打眼、锯口、装卡等涉油案件,加强生产过程管理,减少管线自然破损,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土地污染纠纷,最大限度地降低国家资源损失和企业经济损失。

1.2庄基道路纠纷

是指当地群众及部分乡村基层组织以庄基、道路为由(借VI),采取挖沟挡路等手段,向企业无理索要高额赔偿、补偿所引发的纠纷。这类纠纷发生范围广,发生频率高,处理周期长,处理难度大,处理标准难以掌握,容易留下隐患,给企业造成的是停产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社会风气。主要是当地群众及部分乡村基层组织受经济利益的诱导,有靠山吃山的错误思想,把从石油企业获取高额经济回报作为发家致富的门路,把庄基道路作为致富的源泉。因此,密切企地配合,改善工农关系,强化当地群众法制教育,大力宣传《矿产资源法》,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避免纠纷发生,减少企业生产经营损失。

1.3款项拖欠纠纷

是指部分政府、部门、基层组织或者石油企业单位、外雇施工单位付款不及时拖欠当地群众的各种补(赔)偿费用而引发纠纷。这类纠纷往往是受害方不是责任方,事实真相不清,查无依据,纠纷前期调查取证难度大,债务关系复杂,拖延周期长,处理难度大,给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一是钻井施工单位和工程施工单位没有按照当时双方协议时间兑现土地青苗赔偿费,引发当地农民挖沟挡路阻挠原油生产纠纷;二是部分政府、部门、基层组织没有及时对付或挪用土地征用款、青苗赔偿款,引发的群体挡路纠纷。因此,加强施工队伍管理,规范施工单位经营行为,建立费用管理监督制约机制,实行费用结算预扣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确保生产正常运行。

1.4钻前遗留纠纷

是指油田在勘探、开发初期各钻井施工单位和当地群众、政府、部门在土地、道路、费用等方面遗留问题所引发的纠纷。这类纠纷一般是乡(镇)村基层组织和当地群众利益统一,组织性强,对抗性大,协调难度大,处理成本高,给油田后续生产造成了严重后果和不可弥补的损失。主要是钻井施工单位为了确保施工进度,节约钻井成本,追求眼前利益,在当地群众和政府的拖延、纠缠下,考虑问题缺乏长远性、系统性,没有按照有关政策、原则、程序、标准操作,无奈抬高赔偿标准,无原则地向地方政府、群众答应和承诺,甚至出现现金兑现。因此,加强钻前施工过程管理,增强钻前道路规划合理性,实行土地征借一体化管理,减少二次费用发生,为后续生产创造平稳环境。

1.5转嫁问题纠纷

是指在油田勘探开发和生产建设过程中,钻井施工队伍、工程施工队伍和当地群众、地方政府发生矛盾问题后转嫁到采油单位的纠纷。这类纠纷责任主体不清,事实真相不明,信息结果失真,提供证据不足,无理索要赔偿,处理难度较大,危害性极强,造成原油拉运受阻,油井停产等严重后果。主要是地方政府和当地群众在对油田企业的认识上存在偏差,只要是涉及和油田有关系的问题,只认采油单位,导致问题纠纷转嫁。因此,加强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沟通,消除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依法确保企业的合法利益。

1.6意外事件纠纷

是指因意外事故、自然灾害或不可抗拒力量造成的当地群众人身伤害、耕地、道路、桥梁及种植物损坏等引发的纠纷。一般是群体性强,参与面广,矛盾冲突,处理棘手,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大。对这类纠纷要作好事前预防,制定应急预案,有理有节妥善处理,尽量减少企业损失。

2石油企业常见纠纷处理原则

石油企业纠纷协调处理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工作,纠纷处理所涉及的是一种三角关系。即,纠纷方、被纠纷方和协调方。纠纷处理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2.1实事求是原则

在纠纷处理中必须坚持以政策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以政府为依托,以协调为手段,弄清纠纷发生的真正原因,搞清纠纷的基本事实,向决策者提供准确、真实、可靠的纠纷信息。切记不掌握事实真相,不到现场调查,做代言人、当传话筒,盲目汇报、乱下结论,导致决策失误,影响企地关系,造成重大损失。

2.2冷静思考原则

纠纷协调处理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不同与其他任何工作,需要讲究策略和艺术。因此,当纠纷事件发生后,纠纷处理人员不能头脑发热,盲目冲动,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激化矛盾,而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查明真相,找准原因,制定对策,对症下药。

2.3快速反应原则

一方面所有的纠纷发生都是突如其来的,纠纷方在制造纠纷前一般不可能给被纠纷方打招呼,另一方面石油企业自身特点决定了,一旦发生纠纷问题就有可能给企业造成停产或遭受重大的经济损失,这就要求纠纷处理人员在发生纠纷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快的反应,制定最有效的方案,采取最可行措施,争取最佳的效果。

2.4积极主动原则

在发生纠纷时,无论面对的是何种性质、何种类型、何种起因、何种对象,纠纷处理人员都应主动出击,认真负责,尽职尽责,以积极的态度、优良的作风,负责的精神、超长的能力,深入现场,调查研究,积极协调,妥善处理,去赢得时间、赢得机遇,创造及时妥善处理纠纷的良好氛围。而不应一开始就采取消极的态度,推脱责任,推诿扯皮,从而坐失了纠纷处理

的良机,造成了处理纠纷的被动局面,使纠纷方变本加厉,引发了更大的纠纷,造成了更大的损失。

2.5诚实守信原则

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的原则,而且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原则,特别是面对地方政府、当地群众,事事都得守诚信,时时都得讲信誉,不该承诺的坚决不能承诺,承诺了的就必须坚决予以兑现,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对立,化解矛盾,树立信誉,融洽关系。而不能求得当时问题的解决,乱开口子,乱许承诺,事后不管,任你去找。这样做只会激化矛盾,扩大事态,自找麻烦,自讨苦吃,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2.6不留后患原则

石油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一个长期的行为,而不是今天干了明天撤走的事。因此,在处理纠纷时要始终坚持“着眼当前,立足长远,一事一策,不留后患”的原则,各种纠纷处理要服从和服务企业长远发展的大局,争取一次性处理,终结性了解。而不能追求短期行为,为以后的生产留下后遗症。

2.7维护利益原则

维护企业的利益,也就是维护员工的利益。由于纠纷方在制造或引发纠纷时,往往都是寻找一点借口企图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才引发的矛盾和纠纷。那么,基于这一点,作为企业的纠纷协调处理者,就要自觉地抵制各种不合理的要求,凡事都得有政策、有原则、有标准、有程序,最大限度地降低纠纷处理成本,必要时可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等手段,来维护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失,减少企业不合理负担。

3石油企业常见纠纷处理程序

各种类型纠纷事件在规模、性质、表现形式、涉及对象等方面虽然有所不同,但在处理程序上有其共同点,一个正确的处理程序,对纠纷事件有效处理十分重要。

3.1成立纠纷处理组织,设置纠纷控制中心

明确主管外协负责人,配备专门外协人员,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建立纠纷上报、处理运行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制度。

3.2出现纠纷深入现场,及时掌握第一情况

接到纠纷信息反馈,指派外协人员及时深入到事件现场,弄清纠纷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细节,并掌握事态发展动态和趋向,对能在现场解决的纠纷,现场解决,对不能在现场解决的纠纷,在搞清基本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及时向主管外协的领导汇报。

3.3取准取全相关资料,研究制定处理对策

在掌握第一手情况和前期处理结果的基础之上,查阅搜集相关的资料和政策依据,明确纠纷处理的原则、方法,研究确定采取的对策和措施。对策和措施不仅要考虑纠纷本身的处理,而且还要考虑如何处理好涉及纠纷的各方面的关系。

3.4协调组织各方力量,推进调处措施落实

许多纠纷的处理光靠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靠各级地方政府、组织、部门共同参与,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因此,遇到复杂难缠的纠纷。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并事先和政府、组织、部门达成一致共识,取得一致意见,齐心协力妥善处理纠纷,最终形成三方共同签署的书面调处协议。

3.5认真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防患未然

每一起纠纷从发生、发展到激化,它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统一,偶然性是指纠纷的突发往往是由偶然因素促成的,必然性是石油企业所处的开放复杂环境的结果。同时,纠纷发生既是突发的又是渐进的,突发是指纠纷的发生是在对方意想不到、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爆发的,渐进是导致指纠纷发生的因素经过了一个渐进的过程,通过一定的潜伏期,膨胀发生的。因此,我们要从每一起纠纷处理中认真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防患未然,这才是最终的目标。

4石油企业常见纠纷处理方法

由于纠纷事件规模的不定性、性质的严重性、形式的多样性、对象的复杂性等方面各有千秋。因此,纠纷处理过程中所采取方法就各不相同。而对纠纷协调处理者来说,就要根据当时情况,因事、因人、因时、因环境,一事一策,一人一策,及时妥善处理纠纷。但是,在处理纠纷三角关系方面有些共同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是指借助协调方通过有理有节的摆事实、讲道理和交代政策、法规,正面引导纠纷方,使纠纷处理能够按照一定的政策、规定、程序、标准妥善得到解决的一种方法。一方面纠纷方对有关的法律、政策、规定、标准知之甚少,或者不知,而是以个人需要为标准,无理去闹:另一方面纠纷方在制造了纠纷时往往是情绪激动、不讲道理,而是根据个人的主观愿望,企图达到预期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此方法是比较奏效的。

4.2情感联络法

是指企业对外协调人员和负责人在平时对外协调、交往活动中,有意识地增强与当地政府和群众之间的情感联络,增加感情投资,建立持续友谊合作关系的一种方法。俗话说:尊人尊自己,切记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做法。要注意通过节日慰问和实施联心工程,帮助特困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影响公众舆论导向和情感导向,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企地双方、工农双方的深厚情感。

4.3心理控制法

是指在处理纠纷问题时紧紧抓住对方的心理活动规律,因势利导,控制和平衡对方心理,使事态沿着最佳方向发展的一种方法。无论是哪一种纠纷事件发生,制造纠纷者往往都处于强烈的冲动和焦躁不安之中。在这个时候,协调者首先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冷静思考,沉着对付,仔细分析,迅速决策,以“冷”对“热”,以“静”制“动”,镇定自若,这样对方的心理就会大大稳定,并能在协调者的引导下恢复理智,有利于纠纷事件的迅速及时解决。

4.4组织控制法

是指借助各级组织的、法律的力量在协调方和被纠纷方组织内部迅速统一思想,统一观点,目标一致,协调有力,使纠纷处理能够按照组织预先确定的目标协调推进的一种方法。这就要求被纠纷方在事先必须加强和协调方之间的沟通,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明确观点和立场,争取在纠纷处理过程中思想统一,步调一致,防止组织内部发生意见分歧,导致前功尽弃。

4.5迂回缓冲法

篇10:高校公文处理工作常见问题刍议

***********公文管理和保密工作自查报告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市委办公室部署了对公文管理和保密工作进行检查的工作后,我院立即召开了院党组会和中层干部会,认真学习了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一致认为:这次检查是集中教育整顿的重要阶段,自查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及时发现和纠正自身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推动今后的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把思想统一到市委的要求上来。同时,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把存在于公文管理和保密工作中的细小问题,全面剔除。以严谨、规范作为我们自查的标尺,配合好市委办公室的检查工作。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对这次工作自查,院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以院长****为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院长办室主任****为副主任的公文管理和保密工作检查办公室,并指定监察室重点配合;制定了《办公室工作检查实施方案》和配档表,确立了工作自查的指导思想、范围重点、方法步骤和具体要求;对检查工作的每一步骤都作了精心安排、落实、督促和排查。各有关业务处室负责人也按照院党组的要求,结合本处室的工作实际,充当处室自查的第一责任人,积极认真行动起来。

三、抓住重点、认真自查

1、文件管理工作

我院自2002年1月份创立至今,在公文的处理上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努力做到及时、准确、安全、保密。在所收发的文件还有公文的处理、文书的起草上,坚持按原则办理、照章行事。对不符合要求和规定的文件、公文坚决予以驳回,对脱离事实、内容繁冗的文件或发文,在上报相关领导后,限令整改。及时的将收文进行归类,该传阅的传阅、该存档的存档、该上报的上报,同时,做好文件的收文登记,保证文件的及时性、准确性、安全和保密性。

对涉密公文的管理严密、规范。对上级下达的机密性文件和本院发出的具有相当性质的文件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即学院领导、本部门主管领导、本部门一般干部三重负责的管理制度。对需要查阅文件的相关人员,在上报上级领导同意后,由本部门人员监督其查看,查阅完毕立即归档。努力做到机密文件管理的严密和规范。

在文件的收发、登记、传阅、保存、归档和过期文件的销毁等工作上,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及时对公文归档、立卷,根据其相互的联系、特征和保存价值分类整理,保证档案的齐全、完整。对超过保管期限的案卷,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部门移交,没有归档和存查价值的公文,经过鉴别和主管领导人批准,定期销毁,对销毁的秘密公文,进行详细的登记,并保证二人监销,保证不丢失、不漏销。

文件制发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公文程式和行文规则起草发行。对所发文件的格式、体式、文种要求符合规定。注意公文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保证文件的观点明确、文字精炼、书写工整;保证文件涉及人、物、事件的准确性、真实性,规范用语。

在公文处理和相关文件的管理上,配备专人负责,要求该人员政治可靠、立场坚定、工作细心,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相应的写作能力。尽最大可能的避免公文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人为的纰漏。

对涉及文件管理的相关制度,在坚持《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本院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诸如《部门管理规定》、《文件处理办法》、《办公室人员行为准则》和《保密原则》等相关公文管理和保密工作的规章、制度。同时,还设立了专门的监督委员会,保证文件管理和公文处理的稳妥、规范。

2、保密工作

***********在成立之初,就把保密工作做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在保密工作上认真贯彻和落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中共牡丹江市委保密委员会制定的《保密守则》和省农委关于保密工作的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了《保密法》及其配套法规。同时,结合本院的工作实际,按照“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保密意识;明确重点,落实领导责任制;以防范为主,标本兼治,建立保密工作有效机制”的思路,紧扣学校中心工作,开拓创新,开创了学校保密工作的新局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抓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切实落实了保密工作领导责任制;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了师生员工的保密意识;三是加强管理,建立了保密工作的有效机制;四是突出重点,抓好科技保密和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保密工作。

学院将保密工作作为安全保卫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按照明确责任、强化责任、落实责任的要求,层层签定责任状,做到了目标明确,措施得力,责任到人。建立了与安全保卫工作相协调的保密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划分了保密行政执法责任区,将安全保密工作落实到人,实行保密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凡是因保密工作不落实或玩忽职守而发生失密、泄密事故的单位或个人,取消当年评选先进和领导干部评先晋级的资格。同时,追究其相应责任。

在保密工作的宣传和对涉密人员的教育管理上,学院把保密思想宣传教育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干部职工对保密工作的认识,消除存在的各种模糊观念。采取各种措施和形式开展保密的宣传、教育,注重实效和质量。及时传达学习上级关于加强保密工作的文件精神,增强保密意识;运用典型事例开展保密教育;定期开展保密专项教育,除此,还经常利用校长办公会、中层干部会议和全院教职工大会宣传保密工作,进行保密教育。使涉密人员和全院教职工的保密意识明显提高,极大程度的推动了我院安全保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于计算机的保密管理问题不但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的保密与窃密较量愈来愈带有高科技抗衡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我院成立了专门的网络防控中心,充实了大批专业人员。该中心在一面抓好远程网络教学的同时,切实的加强对网络攻击的防控。同时,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结合学院实际,相继出台了《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保密管理规定》、《校园网络防控暂行条例》等相关规定。补充和完善了校园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制度,切实的加强了学院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的安全保密管理,确保了国家秘密及学院党政、科研秘密的安全,有效的防止了网络泄密事件的发生,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工作自查,我院的各项工作均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办公室的公文管理和保密工作上,成绩斐然,但离“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尺度,离严谨、规范的工作要求,尚有一定差距。极个别公文的拟定和文件的处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即个别公文的行文、用语不规范,如通知、计划等;个别文件处理思路不清晰,方法不灵活,被动应付较多,主动性、计划性较差;存在注重工作实务轻视理论学习和经验总结的情况,以致工作做得不错,经验拿不出来。这些都是我院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

篇11:高校公文处理工作常见问题刍议

摘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如何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本文提出要处理好五个关系:学生党员发展中数量与质量的关系;组织上入党与思想上入党的关系;学生党员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班级建设中的党团关系;学生群体中的党群关系。

关键词:高校党建,大学生党建,学生管理

一、质量并重:正确处理学生党员发展中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由一个当初几十人的小党,能发展成为领导13亿人口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有7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确非易事,党员数量的增加表明我党队伍在不断壮大,战斗力在不断增强。在高校中发展学生党员,正确认识和把握质量和数量的辩证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备质与量两种规定性,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党员的质和量是构成党员队伍的两个基本要素,党员质量的好坏体现和决定着党的性质;党员数量的多少标志着党存在和发展的范围、规模,没有一定数量,质量也难以保证。我们必须做到质量和数量并重,不但要把质量做精,而且要把数量做大。要避免两种倾向,一是为了追求数量而降低党员质量和标准;二是只讲求质量而忽视党员数量发展。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应在坚持质量的前提下保持党员发展的适当规模,吸收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加入到党组织中来。

首先,严把“入口关”。发展党员要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以及“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做到“发展对象公开、发展程序公开、审批结果公开”,把好“政审关、履行入党手续关和转正关”。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组织他们学习党的知识,明确党的性质与宗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这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极为关键。

其次,加强教育和管理,注重学生党员发展后的再教育工作。当今国际国内形势不断变化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也倍受考验。学生党员的思想要跟得上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就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先进性。通过全面的经常性的教育,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和定期思想汇报工作,真正打牢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基础,增强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党员管理,坚持和完善党的各项制度,从体制和机制上入手,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始终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最后,畅通“出口”,时刻注意纯洁党的队伍。党作为一个鲜活的有机体,必须建立优胜劣汰机制,不断吸收先进分子,汲取先进思想,淘汰不合格的成员。党内消极腐败现象的存在,会影响到学生党员之中,影响党组织的战斗力。我们必须加大力度搞好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教育,坚决把那些不符合党员标准的人清除出党的队伍,从而确保党的肌体的健康。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学生党员考核监督机制,督促学生党员不断进步与保持纯洁性。这样才能把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成为“组织精干、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具有很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精锐之师”。

二、端正动机:正确处理组织上入党与思想上入党的关系

组织上入党就是经历一定的过程、履行一定程序加入到党组织中来。大学生组织上入党是其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其成长进步的一种全新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思想上入党是指共产党员对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信仰与坚持,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和不懈追求,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认同与自觉践行,对党员身份拥有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思想上入党是一辈子的事情,有的人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入党动机并没有真正解决;有的人入党时入党动机是正确的,但入党后放松了政治学习和理论学习,放松了“三观”的改造,结果很可能蜕化变质。思想上入党是对党员永恒的要求,避免让思想上不入党的人组织上入党。

每一位要求入党的大学生,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为什么要入党的问题。然而,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包括入党动机,呈现分化和入党动机不纯的现象。有一些已组织上入党的大学生党员和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把入党作为达到某种功利目的的跳板,并非真正为信仰而入党,“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减一半”。为了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员的质量,在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和培养中一定要处理好组织上入党与思想上入党的关系。

一方面,教育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既要组织上入党,更要思想上入党,做到“未进党的门,先做党的人”。要使他们认识到,组织上入党并不等于思想上完全入党,思想上入党比组织上入党更难,因为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人的思想是不断变化的,过去正确并不代表现在正确,今天正确也不代表明天正确。如果党员们忽视了思想上入党,放松了党性修养和世界观的改造,那么即使加入了党组织也不是合格的党员,必然会被党和人民所抛弃。只要每个学生党员不断解决好思想入党问题,始终把握好思想入党这个根本,就能够自觉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检查自己的言行,防止出现“先紧后松”的现象,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

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引导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树立正确的“三观”。从端正入党动机入手,使他们厘清对党的认识,“进了党的门,做好党的人”,保证“思想上入党一辈子”,真正做到组织入党与思想入党的高度统一。只有把更多的思想上与党保持一致的优秀大学生吸收到党内来,才能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才能真正帮助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

三、学工结合:正确处理学生党员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和骨干,一般都会担任学生干部,开展学生工作,为学生和学校服务,这就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党员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

首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党员正确认识学习与工作的辨证关系。学习和工作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学生的天职是学习,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坚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习作风。对学生党员,不仅要求是学习上的佼佼者,还要为学校和同学服务,要边工作边学习,既要学习好,又要工作好。从根本上说,学习与工作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组织开展各种活动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会影响到学习,但做好工作的同时往往可以培养能力,会更好、更有针对性地促进学习。作为学生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不但要以做一名合格的学生党员为压力、动力来抓好自己的学习,还要充分认识到做学生工作的意义,要积极主动地为同学服务,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其次,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党员科学安排时间。如何在工作和学习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一门艺术,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摸索。工作和学习在时间上是矛盾的,用于工作的时间多了,学习时间就少了;反之亦然。工作和学习可以说又是统一的,学生党员通过学生工作,锻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要求科学安排时间,珍惜时间的价值,提高学习的效率、工作的效率和时间的使用效益。学生党员要学会分辨主次,重要的事情要先做,次要的可缓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重要的事情上面。要有“补时间”的意识,因工作而耽误了学习时间,要尽量利用其他时间补回来,为了工作往往要牺牲一些休息时间是必须的。学生党员的时间通常比普通学生的时间更珍贵、更紧迫,所以不能被动地等待,要主动去驾驭时间,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去工作和学习,随时抓住可利用的时间处理工作和学习的矛盾。

最后,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党员学会劳逸结合。学生党员要边工作边学习,这就意味着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劳动,苦与累自然少不了。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驰。”如果整天埋头学习,常开夜车,在精疲力尽、昏昏欲睡时,还来个“头悬梁锥刺股”,虽然刻苦钻读,但势必会事倍功半,不如休息一下,放松自己绷紧的神经,然后再学,这样的效率会高些。学习如此,工作也是如此。玩的时候要玩得开心,娱乐虽花去一点时间,但却换来充沛的精力以及工作上的高效率。作为学生党员要适当地给自己施加压力,应该严于律己,尽量把工作和学习搞好,这样才能在同学中树立起威信,真正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作为学生党员还需要具有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端正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勇于克服学习、工作上出现的种种困难,不畏艰难,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必定能够做出成绩,为学校、为同学做出应有的贡献,也为个人的日后发展奠定更加厚实的基础。

四、党团合力:正确处理班级建设中的党团关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本科学生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在党支部建在班上后,不少基层党团干部对班级中党团的关系认识不清,有些误以为两者是平起平坐的组织,是互不联系、各自为政的,因此相互争资源、争人员;有些误以为有其中之一就可以了,自觉不自觉地弱化另一方的作用,出现了党支部和团支部工作混淆,相互干扰,或者相互推诿、相互弱化的现象。因此,要正确处理班级建设中的党团关系,使其形成合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首先,班级党支部要发挥引导作用,团支部要积极追随,当好助手。党领导团、团接受党的领导是历史形成的,也是被党章和团章所确认的。班级建立党支部后组织发展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如果班级党支部独立开展许多面上的教育活动,那么学生党员干部的工作压力就会很大。因此,党团支部应该有分工有合作。党支部要重点做好本支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与培养工作,以及上级党组织布置的工作,同时发挥引导作用,积极为团组织出谋划策,为团组织把好方向,积极指导团支部或者与团支部联合开展教育活动,不宜单打独干、独立开展过多面上的教育工作。团支部要积极追随党组织,自觉结合党组织的工作重心和思想教育的主题,在党支部的指导下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做好班级成员面上的教育工作,而不是另起炉灶,自己组织自己的活动。

其次,班级党支部要发挥示范作用,团支部要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当好后备军。团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团结带领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是共青团的根本职责。”班级党支部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一名党员就是一名旗帜”等活动形成班级争先创优的氛围,带动更多的青年向党组织靠拢。学生党员自身思想的成熟也要经历一个过程,群众的监督和外在的指导对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高校中非党员的普通学生大部分都是共青团员,因此,团支部一方面要充分发动团员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认真落实推优入党工作,毫无保留地为党组织输送优秀青年;另一方面要发挥作为先进青年群众组织的监督和建议作用,发动青年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表现敢讲话、讲真话、谈实情,对班级党支部的工作提建议,从而确保党员的发展质量和班级党支部的良性发展。

最后,班级党团支部班子要有机融合,构建坚强的班子。班级党团支部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除了是因为学生干部的认识不足外,还因为两个支部的班子没有有机地融合。按照团章的规定,团员加入共产党后仍保留团籍。因此,在班级党团支部的班子建设中,可以把团支部班子成员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团支部班子成员,让团支部书记在班级党支部支委中任职,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促进党团支部工作的良性互动。

五、共建和谐:正确处理学生群体中的党群关系

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在社会政治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党历来把同群众的关系比作“鱼水”关系,水无鱼则无生机与活力,鱼无水则无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是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样,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处理好学生党员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关系,在学生群体中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尤其显得重要。这一命题也为处理党群关系、丰富党建工作理论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蕴涵了极大的理论探索空间。

首先,要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学生党组织的吸引力、影响力。学生党员生活在广大学生之中,与广大学生是“鱼水”关系,时刻与广大同学进行着密切的信息、思想、情感的交流,相互影响,共同成长。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在其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要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和在关键时刻、重大活动中的骨干带头作用,示范、影响更多的同学向党组织靠拢。

其次,要建立完善普通学生评价、监督学生党员的机制和氛围,促进学生党员时刻保持先进性。要定期考核学生党员,要求学生党员保持与普通学生的密切关系。在与学生党员的密切交往中,普通学生可以通过舆论、评价等方式,约束学生党员的思想和行为,形成评价、监督机制,帮助学生党员更好的成长、发展。

上一篇:房管班子述职述廉下一篇:写《红楼梦》读后感40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