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数学课堂教学创新

2024-04-18

摭谈数学课堂教学创新(共9篇)

篇1:摭谈数学课堂教学创新

作文创新教学摭谈(教师中心稿)

安徽省当涂二中汪茂吾(中级职称)邮编:243100

E-mail:wangping9918@sina.com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作文教学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因此,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呢?笔者根据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总结出如下四种方法。

1.发散创新。所谓发散创新,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产生合理性的联想,进而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新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一个人物、一句话、一点回忆、一个场景、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可以触动学生的情思,成为他们作文的“契机”。有了这个契机,头脑中原来杂乱无章的生活积累就会突然变得有序,一个原本平凡的事件会突然闪现出光彩,几个毫不相干的人物、事情,突然会产生某种特殊的联系。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就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人的“背影”,想到自己年迈的父亲,从而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无限思念之情。这个“背影”就是作者借以表达情感的纽带。也就是说,作者由写“背影”,进而联想到父亲一生的操劳,以及对自己的无限关爱。在教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背影”是抽象事物还是具体事物?学生一致回答是具体事物。我顺势点拨:具体事物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那么抽象事物就是--学生一致回答“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我又问:对一个人来说,哪些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呢?学生略作思考后,总结出有:思想、情感、体验、心思、愿望、理想、意志、苦恼等。在此基础上我就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爸爸的……》,省略号上既可以填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要求学生自己把题目填完整,并写成记叙文。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开了。很多学生都写出了情真意切的作文。如一个学生以《爸爸的口头禅》为题,这样开头:“要是你能考上大学,我死也瞑目了。”这是爸爸平时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口头禅。它象一块沉重的大石头压在我的心上……

2.求异创新。就是对同一事物选取不同的观察点,从而得出新鲜的结论。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比较、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摒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如在上完《马说》这一课后,我就引导学生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伯乐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千里马自己。有的学生说:真正的千里马是不需要伯乐的。它应该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把自己的一切建立在对伯乐的赏识上。还有的说:千里马很多,而伯乐不会很多,就是有伯乐赏识,他也只能发现其中的极少数。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会起作用。因此,千里马被埋没的责任,应该由千里马自己承担……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逆转创新。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通幽。作文最忌的就是平铺直叙,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如鲁迅的小说《社戏》,写看戏前的一波三折:先是没船;后有了船,外祖母又不放心;最后由最聪明的双喜打了“包票”,我才能和小伙伴们如愿以偿。情节曲折,可谓摇曳生姿。又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由“我不大喜欢”蜜蜂写起,接着写吃蜂蜜而动情,听蜜蜂事迹而心颤,最后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欲扬先抑,波澜起伏。上完这两课,我就出如下一些作文题让学生训练:《难忘的星期天》《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我第一次学……》《不平常的日子》《特殊的礼物》等。另外,我国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运用逆传法写作的曲范,我就指导学生利用节假日阅读,并写出读书心得。

4.巧合创新。人们在阅读时,常常有这样的一种体验,当读到出乎意料的情节时,往往会激动地赞叹:真是无巧不成书啊!这里的“巧”是指碰巧、凑巧、巧合、巧遇。精巧的构思,巧合的情节,确实能使作品锦上添花、出奇出新。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令人难忘的巧合情节。如《红楼梦》中,当贾宝玉与孽宝钗结婚之日,正是林黛玉离开人世之时。鲁迅更是善于借助巧合让偶然性的事件表现出必然的规律。《祝福》中祥林嫂两次死夫之后做工都在鲁四老爷家,当鲁四老爷陈列福礼恭请福神的时候,祥林嫂却怀着疑惑和极度的痛苦死在雪地里;《药》中夏四奶奶和华大妈在坟场相遇。这些都是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惊人巧合。孙犁的《荷花淀》中,女人们去找丈夫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却在敌人追来时在荷花淀里“得来全不费工夫”,还引来敌人送给游击队消灭个彻底,真是别具匠心、精巧至极!曹禺的戏剧《雷雨》中,夫妻、父子、父女、母子、兄弟、兄妹的奇遇巧合,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并合理地创设“巧合”。

作文创新的方法很多,除了以上介绍的四种方法,还有语言创新、布局创新、人物形象创新、指导创新、批阅创新,等等,这里不再赘述。总之,作文要创新,切忌机械模仿,重复过去,必须大胆想象,出奇制胜。

篇2:摭谈数学课堂教学创新

当今迅速发展的时代推动着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告诉我们必须研究当今社会及发展趋势对未来人才在语文素质上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中学生的最终目的就是能过课内外语文教学活动培养和开发中学生的语文创造力,这正是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艰巨任务。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勇挑重担,在语文教学中从各个方面去认真实施创新教育。下面谈谈自己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培养创新精神,要营造适宜环境

教育家陶行知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创新思维和能力是人类普遍拥有的素质,也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势。把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变成创新行为,关键在于教师的激发。

教师要用自身的开拓进取、博学求新的精神和行动召唤学生。第斯多惠指出:“通过你是什么样的人,要比通过你知道什么获得更大的成效。”唯唯诺诺、因循守旧的`教师很难培养出敢于冒险、标新立异的学生。语文教师要善于灵活驾驭教材,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彻底摒弃“教参成能”、“师定胜生”的想法,不惟上,不惟书,敢于向权威挑战。

提倡隐性教育,不放过任何一个培养创新精神的机会。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具有人文性特点,生活中时时处处都会有学习语文的机会。如教室的墙壁,可以搞手抄报展、学生佳作展,刊登健康流行歌曲,张贴名人画像,悬挂名言条副,让学生的生活充满丰富的知识和浪漫的想象。因为想像、创新不是凭空而来,它总是要借助已有的知识、信息和经验,脑子空空、知识缺乏的学生是不会有所创造的。

二、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营造一个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勇于质疑、敢于批评的良好的集体氛围。

1、信任学生。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古训,教师对待学生也同样如此。因为学生已经具备独立人格,他同样需要尊重和信任。信任,是创新精神的必备要素之一,只有相信学生,有创造性潜能,给学生主动提供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让学生自由发挥,才能锻炼创造力,不断增强其信心。

2、减小规定。教师对学生过细的限制和规定会束缚阻碍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以便让他们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去想象、发挥、创新。

3、拒绝批评。这是斯奥本“头脑风暴法”的一条重要原则。“不批评原则”要求教师不要轻易评价学生的创新成果,这样会给学生的创新心理带来安全感,消除他们怕受批评的紧张情绪,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过多地去评头论足和指手画脚,不但会使学生产生依赖思想而且会扼杀和限制学生的创造性。

三、在品德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一个人的素质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容易被人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取得创造性成就的则是水下那部分不易看到的――进取心、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求异性等创新人格。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定要注重培养其创新人格。中学语文课本中,能培养学生品格的篇目很多,如《勾践灭吴》,勾践能隐忍十年、卧薪尝胆而来灭吴国,要让学生明白,不管面对多大挫折都不要丧失信心,要分析失败的教训,找到正确方法,东山再起。

四、在知识传授中整实学生的创新基础

知识为能力奠定基础,如果没有语文知识的积累,创造就失去了基础,学生的创造欲望即使被激发出来也难以上升为真正的创新能力,只能停留在很低的水准上。语文知识的教学不能局限在教材之内,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削弱了创造力产生的根基。语文教堂必须使学生的学习超越课本,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甚至向其他学科延伸,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语文知识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尤其应给予相当的重视。如果没有语文知识的积累,创造就失去了基础。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也不能把语文基础知识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来追求,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把学得的语文知识储存起来,而应引导他们拿去应用,去获取新知识,在获取新知识中学习创新。

五、在改进教法中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篇3:摭谈数学课堂教学创新

一、渐变式教学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训练, 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 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 紧扣教学目的, 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层设计成问题,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并引导学生就具体情况或共同讨论, 或共同操作, 从而挖掘问题的结果并总结科学规律.

课堂应用实例: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时, 在学完基本解法之后, 还进行拓展延伸训练,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我们加入了对学生分类讨论思想的训练, 这是一种高中数学学习阶段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往届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大都掌握得不好, 主要原因为分析不清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何为分类讨论, 为何分类讨论, 何处分类讨论, 如何分类讨论.针对这些问题, 我设计了从例题出发用渐变式教学模式, 让学生明白分类讨论的来龙去脉, 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题设计如下:

【例1】 (x-1) (x-3) ≤0;

【例2】 (x-1) (x-a) ≤0;

对于例1, 学生可以马上写出解集为{x|1≤x≤3}, 看到例2, 学生往往就会陷入沉思.例2与例1的变化在于引入参数, 使得两根中的一个具有不确定性.学生在此时就不会贸然下笔, 教师马上可以发问:怎么做不下去了?你们思路在哪一步出现障碍?这样就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 也为接下来问题的处理埋下了伏笔.

【例3 (x-a) (x-a+12) 0.

例3与例2的变化在于难度加大, 由一个根的不确定变为两个根的不确定, 但是有了例2的解题基础, 现在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 找出问题 (解题障碍) 所在, 然后学生自然会模仿例2, 顺利得出解决方案.

这样对例题进行微小的变化, 既能锻炼学生比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又避免了满堂灌的旧课堂教学模式, 让分类讨论思想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渐变式教学模式的目的和新课改的目标是一致的, 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要让学生知道每个知识点的产生、发展与运用过程, 亲身参与探究过程, 以不变应万变, 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二、体验式教学

新课标非常重视数学应用, 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提高实践能力.因此,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设计探究问题时, 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开始, 要创设学生熟悉、喜欢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并解决问题.

课堂应用实例:高中的数列这一章, 涉及到银行贷款中的分期等额付款问题, 学生对如何计算每期还款额度很是为难.在设计这堂课时, 我就采用了体验式的教学模式, 分两个教学片段进行, 在两个教学片段中学生分别扮演了银行者和贷款者两种身份, 并进行思考.具体过程如下:

【例4】 某人于2008年1月1日向银行贷款20万元, 年利率为1%, 选择十年分期等额付款, 2009年起至2018年止, 每年1月1日为还款日, 请你计算每次需还款多少元. (精确到元)

先让学生扮演银行者, 站在银行者的角度, 教师发问:到2018年1月1日止, 协议终止之日, 对方每次还你2万, 十年共计20万, 行吗?学生一致摇头说不行.教师请一个学生说不行的理由, 学生说那样我亏大了, 如果不借给对方, 我20万存银行10年就不止20万了.教师此时应先肯定学生的想法, 然后再提出一个问题:那么你觉得到2018年年1月1日止, 协议终止之日, 你应累计收到对方多少元钱才不亏呢?学生马上兴高采烈地动手计算, 似乎他们就是银行者, 计算结果很快出来了是20 (1+1%) 10×104.

接下来再让学生扮演贷款者, 当被告知20 (1+1%) 10×104约为220924.4元时, 教师发问:那么让你每次还22092元, 你愿意吗?此时提问个别学生就会发现, 他们站在2018年1月1日往回看已经意识到每次的还款金额已经产生不同程度的升值了, 接下来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计算假设你每次返还对方a元, 实际上至2018年1月1日还款结束时, 你相当于共还款多少元?学生就马上能列出计算公式为a (1+1%) 9+a (1+1%) 8+……+a (1+1%) 1+a.

现在已经站在双方的立场考虑过问题了, 要想做到双方满意, 就必须在两个式子间划上等号, 从而算出正确答案.

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 还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应用题, 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认识, 还能达到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的培养.不仅如此, 在大大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 还符合新课改中对学生德育情感目标的要求, 让学生体会换位思考, 多站在他人的立场想问题,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类比式教学

数学学科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性, 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来帮助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特点及性质, 既有助于学生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又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所以, 教师应注重通过类比归纳, 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获得新知识, 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课堂应用实例:在学习圆锥曲线这一章时, 教材的安排是先学习椭圆的相关知识, 然后学习双曲线和抛物线, 这部分内容一直都是学生的弱项, 主要是因为知识点繁多, 相似度极高, 易混淆等等, 鉴于上述原因, 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椭圆之后, 我并没有按常规思路, 在双曲线教学时照搬椭圆的教学方法, 而是采用类比式教学模式, 从相似点和不同点出发, 让学生在充分预习之后, 自己归纳得出结论.具体安排如下:

我设计了一份表格, 在上课时分发给每位学生, 让学生根据预习学到的知识, 将表格补充完整.

在课堂上, 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完成椭圆相关内容的填充, 以理清并巩固椭圆的性质, 接着由教师与学生一起根据预习的情况来将双曲线的性质一一列出.在填写每一行时, 都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相似点与不同点, 特别是对于不同之处, 教师更应以加重的口气叙述, 以便加深对椭圆和双曲线各自特征的记忆.最后完整表格, 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日后的整理, 更有利于接下来用同样的思路预习抛物线.

篇4:摭谈数学课堂教学创新

在新课程培训的过程中,我最大的一个困惑就是怎样让新课程的理念转化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下面,我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通过创建教学模式来渗透新课程理念.

一、渐变式教学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训练,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规律,紧扣教学目的,将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分层设计成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引导学生就具体情况或共同讨论,或共同操作,从而挖掘问题的结果并总结科学规律.

课堂应用实例:在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时,在学完基本解法之后,还进行拓展延伸训练,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们加入了对学生分类讨论思想的训练,这是一种高中数学学习阶段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往届学生对这个知识点大都掌握得不好,主要原因为分析不清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何为分类讨论,为何分类讨论,何处分类讨论,如何分类讨论.针对这些问题,我设计了从例题出发用渐变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明白分类讨论的来龙去脉,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题设计如下:

【例1】 (x-1)(x-3)≤0;

【例2】 (x-1)(x-a)≤0;

对于例1,学生可以马上写出解集为{x|1≤x≤3},看到例2,学生往往就会陷入沉思.例2与例1的变化在于引入参数,使得两根中的一个具有不确定性.学生在此时就不会贸然下笔,教师马上可以发问:怎么做不下去了?你们思路在哪一步出现障碍?这样就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的能力,也为接下来问题的处理埋下了伏笔.

【例3】 (x-a)(x-(a+1)/2)≤0.

例3与例2的变化在于难度加大,由一个根的不确定变为两个根的不确定,但是有了例2的解题基础,现在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分析,找出问题(解题障碍)所在,然后学生自然会模仿例2,顺利得出解决方案.

这样对例题进行微小的变化,既能锻炼学生比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又避免了满堂灌的旧课堂教学模式,让分类讨论思想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渐变式教学模式的目的和新课改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要让学生知道每个知识点的产生、发展与运用过程,亲身参与探究过程,以不变应万变,达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二、体验式教学

新课标非常重视数学应用,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因此,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探究问题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开始,要创设学生熟悉、喜欢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验并解决问题.

课堂应用实例:高中的数列这一章,涉及到银行贷款中的分期等额付款问题,学生对如何计算每期还款额度很是为难.在设计这堂课时,我就采用了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分两个教学片段进行,在两个教学片段中学生分别扮演了银行者和贷款者两种身份,并进行思考.具体过程如下:

【例4】 某人于2008年1月1日向银行贷款20万元,年利率为1%,选择十年分期等额付款,2009年起至2018年止,每年1月1日为还款日,请你计算每次需还款多少元.(精确到元)

先让学生扮演银行者,站在银行者的角度,教师发问:到2018年1月1日止,协议终止之日,对方每次还你2万,十年共计20万,行吗?学生一致摇头说不行.教师请一个学生说不行的理由,学生说那样我亏大了,如果不借给对方,我20万存银行10年就不止20万了.教师此时应先肯定学生的想法,然后再提出一个问题:那么你觉得到2018年年1月1日止,协议终止之日,你应累计收到对方多少元钱才不亏呢?学生马上兴高采烈地动手计算,似乎他们就是银行者,计算结果很快出来了是20(1+1%)10×104

接下来再让学生扮演贷款者,当被告知20(1+1%)10×104约为220924.4元时,教师发问:那么让你每次还22092元,你愿意吗?此时提问个别学生就会发现,他们站在2018年1月1日往回看已经意识到每次的还款金额已经产生不同程度的升值了,接下来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计算假设你每次返还对方a元,实际上至2018年1月1日还款结束时,你相当于共还款多少元?学生就马上能列出计算公式为a(1+1%)9+a(1+1%)8+……+a(1+1%)1+a.

现在已经站在双方的立场考虑过问题了,要想做到双方满意,就必须在两个式子间划上等号,从而算出正确答案.

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还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应用题,它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认识,还能达到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的培养.不仅如此,在大大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还符合新课改中对学生德育情感目标的要求,让学生体会换位思考,多站在他人的立场想问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类比式教学

数学学科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新旧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性,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来帮助学生探究新知识的特点及性质,既有助于学生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又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所以,教师应注重通过类比归纳,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获得新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课堂应用实例:在学习圆锥曲线这一章时,教材的安排是先学习椭圆的相关知识,然后学习双曲线和抛物线,这部分内容一直都是学生的弱项,主要是因为知识点繁多,相似度极高,易混淆等等,鉴于上述原因,在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椭圆之后,我并没有按常规思路,在双曲线教学时照搬椭圆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类比式教学模式,从相似点和不同点出发,让学生在充分预习之后,自己归纳得出结论.具体安排如下:

我设计了一份表格,在上课时分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根据预习学到的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

在课堂上,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完成椭圆相关内容的填充,以理清并巩固椭圆的性质,接着由教师与学生一起根据预习的情况来将双曲线的性质一一列出.在填写每一行时,都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相似点与不同点,特别是对于不同之处,教师更应以加重的口气叙述,以便加深对椭圆和双曲线各自特征的记忆.最后完整表格,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日后的整理,更有利于接下来用同样的思路预习抛物线.

当教学时遇到相类似易混淆的几个知识点时,运用类比式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动手寻找、比较、发现异同点,既印象深刻,又达到了极佳的课堂效果.

篇5:摭谈数学课堂教学创新

摭谈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及其案例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教授在2006-数学高级研修班澳门、宁波会上的发言中提到要把数学教学中的“双基”发展为“四基”,即除了“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技能”之外,再加上“数学基本思想”以及“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另外,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稿>中也把培养学生的.“双基”转向“四基”,提出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获得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以及基本活动经验.正是鉴于以上原因,笔者在高中教学中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学习与案例研究,下文将展开阐述,以供研讨.

作 者:黄加卫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中学,313000 刊 名: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英文刊名:ZHONGXUE SHUXUE ZAZHI(GAOZHONG BAN)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G63 关键词: 

篇6:古诗教学摭谈

古诗教学摭谈

 

王礼平

在传统的诗歌教学中,老师们常常采用“字字落实、句句过关”的教学方法,对活生生的艺术品(诗歌)进行“肢解”,大大破坏了诗歌所蕴含的美,使一篇篇诗意盎然、意蕴悠远的诗歌变得索然无味,生机全无,使诗歌教学尴尬地成为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被遗忘的角落,成为了最没有诗意的课堂。那么,老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味、欣赏古诗的美呢?在探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学生的几个学习片段:

片段一:课堂上,全班学生齐声背诵诗歌,声音洪亮、整齐,却毫无感情。紧接着背诵老师讲解的诗意,学生背诵流畅且与老师所给出的答案一字不差。

片段二:语文课上,老师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首诗的含义?”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半晌,一位同学站起来将诗歌逐字按照资料和教材注释解释了一番,但没有一句是自己的语言。

片段三:在语文测试中,有两道诗歌阅读题,其中一题的阅读材料是课内诗歌,要求学生翻译诗歌中的两句诗,很多学生看到题目后奋笔疾书,很快地将老师讲过的诗意默写了出来;另一道题的阅读材料是课外诗歌,让学生联系上下诗文解释诗中几个词语的含义,并分析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一些学生看到题目后马上举手发言:“老师,这首诗我们书本上没有,题目不会做。”

毋庸置疑,以上学生对诗歌的学习确实非常“扎实”,但学得过于死板,把诗歌的“魂”给丢了,以致使一首意蕴优美的诗歌在学生的头脑中没有了任何美感。我敢说,这些学生不见得真正理解了这些诗歌的内容,也不知这些诗歌为什么出现在课本里,究竟有何欣赏价值。笔者综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方法,以便引导学生体味、欣赏古诗,获得美的感受与熏陶。

一、反复诵读――感悟美

古诗语言凝练,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反复诵读,能使学生直接、有效地获得美的感受,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领悟内容,感受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钱梦龙老师曾说:“‘三分诗,七分吟’,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由此可见,古诗的教学离不开反复诵读。从自读时的读通读顺,到再读时的字正腔圆,到“美读”时的欣赏体味,不同形式的读引领着学生在曼妙的古诗里遨游、品味、感悟……如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可分以下几步进行:(1)学生自读。即让学生自主朗读,初步感知诗歌的美。(2)老师范读。老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吟诵诗歌,声音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教师心中有景,声中有情,让学生闭目静听,诱发学生神思飞扬,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把学生带进乡村郊野那自由惬意的月夜里,让学生浸润在清新明丽、宁静醇美的意境之中。(3)反复诵读。即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感受诗中那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体悟陶渊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二、引导想象――_欣赏美

由于古诗语言凝练精致,结构跳跃性较大,在人物刻画、情节发展和景物描写上都有较大限制,再加上千百年前的语言文字、社会状况、人情风俗与现在差异甚远,学生理解这些古诗往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古诗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把学生带入到诗歌的意境中去,引导学生发现、理解、欣赏诗歌的美。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每一句都是一幅画,教学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勾轮廓:即让学生根据诗歌的描述在草稿纸上或头脑中勾画出空山、明月、山泉、竹、莲等景物(意象)的轮廓。(2)着色彩:引导学生给诗歌描述的景物(意象)着上色彩,如皎洁如霜的明月、清澈的山泉、碧绿的竹叶、花红叶绿的莲……(3)描动态:指导学生借助想象将诗文转化成一幅幅动态的画面:皎洁的明月透过树林洒下斑驳的静影,清澈的山泉在石头上淙淙流淌,清幽的翠竹中突然传来了浣女的嬉戏声,渔舟在莲叶间自由地穿梭往来……经过这样的想象,学生思绪翩飞,心中的画面便有了轮廓,有了色彩,有了声音,脑海中便出现了一幅雨后山村清新、宁静又洋溢着快乐的山居晚景图,学生也轻松自在地感受到了山水的风光之美和诗歌的意境之美。

三、创新形式――表达美

感受美,欣赏美,最终是为了创造美。让学生创造美的主要形式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美。在古诗教学时,老师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古诗扩写或改写成一段话、一篇小文章或一个小故事,启发学生变成美的创造者。这些训练,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教学《夜雨寄北》,可设计这样的环节:“这首诗借‘秋雨’寄托了诗人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下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设想当时的情景,回到诗人身边,将诗歌改写成一篇小美文。”接着,在课文背景音乐的.感染下,学生思如泉涌,化诗为文,几分钟后,一段段富有诗意的文字就这样流淌了出来――“夜阑人静,形只影单的我坐在窗前,任孤寂的心四处飘荡,过去绚丽幸福的色彩和温馨甜蜜的滋味随思绪涌来……”“夜深人静,落寞的烛光照耀自己沉默的身影。回想往日红袖添香的时光,回想你的甜蜜微笑,我有写不尽的意兴阑珊。烛光摇曳,思你更切,何时我们才能对坐窗前,情深意切地共剪灯花,情意绵绵地诉说彼此不尽的牵挂”……这些优美的文字以思念为基调,通过对“秋夜”“秋雨”的细腻描写,烘托出情思委婉、悱恻缠绵的意境,足见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之透和对诗歌意境美的感悟之深。

古诗中有许多美丽动人的形象、美妙幽雅的意境、博大精深的思想、丰富多彩的情感。只要我们教法得当,还给学生自由体验的空间,还原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就一定能引领学生在古诗这座流光溢彩的艺术殿堂里获得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激发美的火花,创造美的生活。

篇7:新教材作文教学摭谈

《新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方面的修订,一是提法的改变,把中高年级的“作文”改称为“习作”,旨在进一步明确小学作文的性质是练笔,即“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二是由淡化文体的要求,《新课程标准》高年级作文的提法是“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读书笔记和常用的应用文等。”在表达上没有明确提出“有中心”的要求,条理方面由“有条理”降低为“有一定的条理”。这样做,旨在减少学生在作文上的压力,能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真实地写出来。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依据“新标准“进行高年级的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 培养阅读积累语言的习惯     大量的阅读和扩大语言积累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方面的作用,在语文教改实验中已有定论,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有效的途径。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量和背诵量作了具体的规定:课外阅读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我认为,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尤其重要的是应配备充足的课外阅读书籍报刊,要跟上指导检查。要搞好“班级图书角”这个博览天地,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手头拥有课外书籍与要求甚远,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想尽一切办法,配备充足的图书。如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优秀少儿读物,其它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也应占一定的比例。其次,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的习惯。比如采用摘录、剪报或运用电脑等方式收集、积累信息资料,养成及时记录、写出感受的好习惯。再者,一定要定期的指导检查,定时进行读书心得交流,这样才能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     二、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记实作文的源泉来自于生活。因此,应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调动学生观察、实践、练笔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掘流。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事、物,观察自然与社会。在农村从事小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老师,要因地制宜,引导学生走进农村生活,了解农村的风俗人情、社会风貌,去目睹春耕秋收的场景,去体会“锄禾日当午――粒粒皆辛苦”含义,从而使学生幼小的心灵萌生自然真实、朴素美好的情感。引导学生观察美好的自然景观,如日升日落、山河湖泊、田野村庄、孩童捕蝶、群鸭戏水等。这样学生让在真实生活中感受,并把它们引进课堂,使之跃然纸上。其次是引导学生实践,家务农活、手工制作,自然课的各种实验都要指导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感、有所悟。只有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学生才有话可写,有真实的见闻,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三、 坚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语言实践活动能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学生的实践出发,让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节目,每周摘抄3条新闻标题及主要内容,坚持写周记,记叙自己真实见闻感受;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学期办4期手抄报;让学生每学期种植一种植物,并写一篇说明实验过程、结果和体会的短文;根据个人兴趣特长,每学期参加一次讲故事、朗诵、书写等语文竞赛活动。这样,通过各种形式实践活动,加强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联系,以及学科间的融合,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四、 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作文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过分强调共性,忽略学生的差异,拘泥于“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或“统一内容、要求,指导成文”等僵化的模式。结果,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个性的张扬,更缺乏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闪现。记得习作《一个值得敬佩的人》时,全班近一半的同学描写清洁工人大清早清扫街道,他们的奉献精神值得敬佩。我们知道,作文是个性化的产物。“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不同的人,即使对同一事物感受也不尽相同,写作也应各具特色。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说得好:“我看作文教学‘目的’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既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怀地释放出来。”要让学生情感释放出来,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任何强求都会影响到“尽情释放”的效果。如让学生写《――我想对您说》,大部分学生都是想对老师说:“老师,您辛苦了,我们将努力学习,用优秀的成绩来报答您。”可有这样的一位同学,他说:“老师,借这次习作的机会说几句平时不敢说的心里话。教师,我们都是农村的

[1] [2]

篇8:摭谈数学课堂教学创新

一、创设情境, 营造创新氛围

众所周知, 积极的课堂气氛, 不仅能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 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在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时, 笔者并没有按课本娓娓道来而是开门见山地对学生说:“今天你们想考考老师吗? 同学们随便说出一个整数, 老师可以马上告诉你们它能否被2整除.”一下子学生的情绪高涨, 积极性和好奇心都调动起来了你说一个数, 他 (她) 说一个数……我都马上作出了判断, 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 (1) 能, (2) 不能, 写在黑板上. 而当学生把个位是1, 3, 5, 7, 9和个位是0, 2, 4, 6, 8的数都说了的时候, 再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数, 从而得出结论.

二、钻研教材, 激发创新意识

我们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的时候, 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水平, 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角度考虑,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笔者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 要求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 通过割、补、拼多种方法变成已经学过的图形, 然后观察思考, 小组讨论, 说说新图形与三角形的大小关系, 边与三角形的底、高有什么关系等. 拼图过程的多样化, 打破了书上唯一的局限,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最后, 让学生展示拼图的成果, 说出拼图的过程. 这是对书本的一种突破, 是跳出课本的束缚. 让学生用两个不一样的三角形做实验, 看是否得出以上的结果, 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推导、验证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这样的教学设计, 促进了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运用各种方法, 培养创新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等实践活动学会学习, 学会思考, 获得终生受益的创造才能.

1. 动 手操作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 可先问学生: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时, 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呢? 待学生说出用割补法割补成长方形后, 教师立即启发学生:你们能否用同样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这时学生跃跃欲试, 纷纷动手, 有的学生把圆形纸片分成16等份, 又把其中的1份剪成2等份, 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再分析圆的半径、周长和长方形长、宽的关系, 得出圆面积公式. 也有胆大的学生把圆形纸片剪成8等份, 把每一等份看成近似的三角形, 再分析圆的半径、周长和三角形的底、高的关系, 得出圆的面积公式. 这就说明, 操作有利于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激发创新欲望, 并最终让学生现实地把未知转化为已知.

2. 质 疑问难

“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 常有疑点 , 常有问题 , 才能常有思考, 常有创新. 培养学生质疑是创新学习的关键. 在教学中, 我时常留时间给学生质疑, 说出心中的疑惑,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合作解决. 如在学习“认识方程”时, 有的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未知数一定是用x表示吗? 能用其他字母表示吗? 一个等式中, 未知数只能有一个吗? 又如在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后, 学生提出了这些问题:比的基本性质和我们学习的哪些知识有联系? 能不能说比的基本性质就是“商不变的性质”? ……这些问题提得很好, 可以看出学生是经过了认真思考的, 不唯书, 不唯上, 只唯实的学风得以体现, 创新思维也得以发展.

四、通过练习, 发展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 精心设计习题, 强化训练是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等能力的手段, 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 设计开放性练习 , 培养思维能力. 在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后, 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六年级 (1) 班有男生26人, 比女生少16人, ? (补充问题, 编成百分数应用题) 编题、解题的过程, 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 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

2. 设计应用题练习 ,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例如在学完“三步计算应用题”后, 可设计这样一道题:“小红去商店买钢笔和圆珠笔, 每支钢笔3元, 每支圆珠笔2元, 问:小红用48元钱可以买几支钢笔和几支圆珠笔? ”这道题所包含的事件是学生熟悉的, 其内容是有趣和 富有现实 意义的 , 学生能够运用现有知识解决, 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之, 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的方法有很多, 归结到实践中就是需要教师从每一节课做起, 真正地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 让他们能在教师和他们自己设计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逐步自主的“做”和“悟”, 学会参与, 学会发现, 从而学会应用, 学会创新.

摘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所以我们老师, 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每节课的教学任务之一, 把它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 营造创新氛围;钻研教材, 激发创新意识;运用各种方法, 培养创新能力;通过练习, 发展创新能力.

篇9:摭谈数学课堂教学创新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能力;策略方法

目前,职中的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仍然是重知识、轻能力,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教师在备课时只注重知识要求,而对学生的能力目标要求不到位,甚至没有;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的内容和计划;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只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很少顾及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职中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我认为,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如何在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准备生动的材料,抽取本质属性

职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具体形象的成分较少,抽象成分较多,但为了顺利地抽取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我们必须借助具体生动的材料来引入。例如:在学习新概念时,要根据学生的原有基础和思维特点,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以形成、具体、生动的表象,作为学生思维所必须的材料。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创设情境,我们所提供的材料必须是学生能理解的或所能接受的,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新概念得出的过程,让学生不断地认识质属性,不断地排除非本质的属性,最后得出结论。这样,数学思维的训练过程便成了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

例如: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三个概念的学习,可以一气呵成,在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我准备了以下几个例子:

(1)如果今天是星期三,那么昨天是星期二吗?

(2)如果x=y,那么x2=y2吗?

(3)如果x=4,那么x2-16=0吗?

(4)在△ABC中,如果AB=AC,那么∠B=∠C吗?

这四个例子都由老师提问,学生来回答。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它们的本质属性,那就是它们所表达的都是同一种逻辑关系:如果p成立则q成立。简称:如果p则q。通俗的说法就是“有了它就行”。像这样的一种逻辑关系,我们称p为q的充分条件。

我再把上面的四个例子反过来:

(1)如果昨天不是星期二,那么今天是星期三吗?

(2)如果x2≠y2,那么x=y吗?

(3)如果x2-16≠0,那么x=4吗?

(4)在△ABC中,如果∠B≠∠C,那么AB=AC吗?

同样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然后又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本质属性。同学们经过思考,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点:它们表达了同一种逻辑关系,当q不成立时则p不成立;也就是说没有q则没有p。通俗的说是“没有它就不行”。我们说q是p的必要条件。学生归纳: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是不能分开的,当p是q的充分条件时则q是p的必要条件。

我再准备几个例子:

(1)原命題: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否命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形。

(2)原命题:如果今天是星期四,那么明天是星期五。

否命题:如果今天不是星期四,那么明天不是星期五。

经分析可以发现上面的例子表达了两种逻辑关系,p成立则q成立,p不成立则q不成立。我们称p是q的充分条件,也是q的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同时,q也p是的充要条件,即p与q等价。

在这三个概念的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他们不断地发现其中的本质属性,不断地进行归纳,不断地获得新的认识,思维在不断地顿悟,不断地飞跃。这样,数学思维便得到了训练,创新能力便得到了发展。

二、明确训练方向,做到一题多解

职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向明显特点是单向直进,即顺着一个方向前进,对周围的其他因素“视而不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定向集中思维,又要注重多向发散思维。前者是利用已有的信息积累和记忆模式,集中向一个目标进行分析推理,全力找到唯一的合理的答案。后者是重组眼前或记忆系统中的信息,产生新的信息。解答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朝不同方向进行思索,探求多种答案。在对培养学生创造能力越来越强烈的今天,我们必须十分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方向性,训练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的思维方法。

例:试判断点A(1,-1),B(3,3),C(4,5)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方法1.∵kAB=■=2,kBC=■=2

∴kAB=kBC,故A、B、C三点共线。

方法2.由两点式可得直线AB方程为:■=■

即2x-y-3=0

∵点C(4,5)满足方程,即点C在直线AB上,∴ A、B、C三点共线。

方法3.依两点间距离公式,可知:

AB=2■,AC=3■,BC=5■

AB+BC=AC知,A、B、C三点共线。

方法1是由过同一点的两线段斜率相等来判定,这是解此题的基本思维方向。

方法2是证明第三点的坐标满足前两点所确定的直线的方程,从而说明第三点在前两点确定的直线上;这样便运用了前面所学知识,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方法3的思路较特别,而且也直观,即两条线段的和等于第三条线段,说明了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这种思路新颖,且富有创造性。通过这种一题多解的训练,我们便开拓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进行系统训练,形成知识体系

散乱无序的思维是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整体性的。所谓智力的发展不是别的,只是很好地组织起来的知识体系。我们的数学教学,便是要使数学知识在其本身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相互作用下,能上下、左右、前后各个方向整合成一个纵向不断分化,横向综合贯通,联系密切的知识网络,使数、形、式各部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相互促进。实践证明,知识联系越紧密,智力背景就越广阔,迁移能力也就越强,创造性思维就越强。如果知识的整体结构是多方向、多层次的,那么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储存、检索和应用就愈有利。不同的層次、不同的阶段,反映不同的思维水平和不同的思维品质。教师在教学时应从整体的、系统的观点出发,明确每一层次、每一阶段对学生思维训练的要求,恰到好处地进行训练,最后把知识串联成一个整体,从而使学生能很好地把握知识体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表现出创造性。

如:曲线方程:Ax2+By2+Dx+Ey+F=0

当A、B为零,而D、E不同时为零时,曲线方程便变成了直线方程。

当A=B时便是圆的方程。

当A、B同号时则是椭圆方程。

当A、B异号时,则是双曲线方程。

当A为零,而其余系数不为零,或B为零而其余系数不为零时,则成了抛物线。

(上述研究皆在方程有意义的情况下,还有许多细节这里不做详述)。这样我们便把二次曲线的内容组成了一个知识体系,形成一个整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便有了创造性的可能。

四、利用迁移功能,解决新的问题

数学思维中的规律包括形式逻辑规律和辩证逻辑规律以及数学本身的特殊规律。它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存在着形式和内容、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的关系。要使学生的学习富有成效,必须揭示知识的内在的联系与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做到知识的迁移。规律揭示得越基本、越概括,则学生的理解越容易、越方便,教学的效果也越好。因此,教师在新知识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迁移功能,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比如:我们在教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之后,便可以要求学生用这种思考方法去推导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的材料是丰富的、生动的、广泛的、可变的;方向是明确的、清晰的、相对稳定的;内容是系统有序的、开放的、综合的;结构是有规律的、辩证的、层次的。这样便能很好地发展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并使学生的思维具有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敏捷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旦形成了这种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便可把这种优秀的品质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中去,便可达到培养对祖国建设有用的创造性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丘瑞立,邹泽民.中学数学方法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2]安振平.高考数学分项解题能力新导精练[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远程控制软件下一篇:某烟草公司职工纯音听力检查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