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创新设计论文

2022-04-17

数学课堂创新设计论文 篇1:

创新课堂教学设计 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摘 要】新课改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也提出了新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实效性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果,新课程理念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    教学方法

新课程实施以来,高中数学新教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教材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使教材具有“亲和力”。新型的课堂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实效性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果,现在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让学生自主地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就需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那么,怎样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为学生营造“乐学、趣学”的思维环境。创设良好的问题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积极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结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虚拟实验室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让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探索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二、精心设计新课引入,提高课堂效率

好的课堂引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思维量充分发挥到最大值,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设计《函数的奇偶性》时,我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美丽的蝴蝶、六角形的雪花晶体、汽车的车标、京剧的脸谱…… 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而提出数学中哪些函数的图象具有对称性,为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再如设计《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这节课时,开始模拟“幸运52”现场,让学生猜某种商品价格,学生积极表现,既体会了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又渗透了二分法的思想,培养了数学思维。在“课堂引入”这一环节,要新颖,能较大程度吸引学生,并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此过程要多提问,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使学生有一定的思维量,而不是“对不对?”“是不是?”的无效提问,做到使学生学有思考、学有收获、学有提高。

三、重新审视基础知识,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1.强化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教学中应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如函数、空间观念、运算、数形结合、向量、导数、统计、随机观念、算法等)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由于数学高度抽象的特点,注重体现基本概念的来龙去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在初步运用中逐步理解概念的本质。

2.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熟练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对学好数学非常重要。在高中数学课程中,要重视运算、作图、推理、处理数据以及科学计算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训练,但应注意避免过于繁杂和技巧性过程的训练。

3.突破重点,化解难点。为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如教学《椭圆》这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以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的直观图、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化学生对椭圆定义的理解,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观察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这样学生对这一概念就会有深刻的了解。

四、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授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

2.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在知识获取上下功夫,对于探究结果中的偏差,要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在理性精神的指导下获得解释,进以充分体验到探究过程的价值,增强学习信心,在获得知识方面,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要从“给予学生问题,给予学生思路,给予学生结论”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的教学模式。

3.倡导个性化的学习。倡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个体的独立性,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思考、猜测、操作、验证、推理与交流等学习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都应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4.关注每一位学生。要追求学习效果,首先得关爱我们的学生,对班里的优等生要严爱,对差等生要溺爱,对中等学生要偏爱,只有让学生感受课堂的温暖,教学才有可能有效果。

提高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效率,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新课程理念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学生充分“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能“活”起来,数学课堂教学才会有声有色,新课程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作者:刘范清

数学课堂创新设计论文 篇2:

小学数学课堂创新设计与操作

【摘要】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已日渐被广大数学教师所接受,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以往相比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何进行创新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创新设计与操作做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创新;设计与操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必须创新,不创新,就不会发展. 因此,教学手段的创新势在必行,从课堂教学入手,解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课堂创新设计与操作作用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各种创新中,更加呼唤着知识的创新——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 作为新世纪的数学教师,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创新使师生关系建平等,可以创设宽松和谐的创新氛围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片面追求升学率,过分重视考试成绩,管得过死,教学方法呆板等,都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学生如能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独特见解,便会逐渐成长为具有大胆探索精神的人.

(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原动力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学生对数学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影响到数学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到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教学实践中,应该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创新的方式与途径

(一)诱导激趣,培养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习动力,那么如何使学生有兴趣,进而培养创新精神呢?笔者认为精彩的导入能够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设计出精彩而有效的导入语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悬念导入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中学生又善思好疑,因此,恰如其分地设置悬念,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他们求知的心弦,

2. 故事典故导入

数学是过去人物活动以及重大事件的记叙,有丰富的故事和典故,而大多数中学生都对故事、典故有浓厚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情境.

3. 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本身具有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功能大的特点,它能够将遥远、抽象的数学现象直观的、具体的重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是纯语言导入所无法比拟的,也很适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它能够一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在于课堂教学

传统教学一问一答,一题一解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式教学作为一种具有研究和探索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他们可以大胆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与老师、课本不同的看法,从而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效利用合作学习,创新课堂教学设计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在创新课堂设计中有如下作用:

1. 合作学习集思广益,活跃课堂气氛

合作学习集自主、合作、探究于一体,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开阔学生的思维,集思广益,使课堂更加活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同学们有了更多时间进行交往,树立了展示自己的信心;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有利于今后的学习与工作.

2. 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增进效益

合作学习的基本模式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互助,真正使课堂变成学堂,促进教学相长,和谐奋进. 小组合作学习,荣辱与共,组内每一个成员就都有锻炼的机会和动力,他们会通过思想上的激励和制度上的约束促使他们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同学之间的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3. 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思维

一般来说,当教师在课堂上成功创设情境,有效引导学生展开对话时,强烈的求知欲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他们就会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碰撞出灵感.

(四)质疑问难,立异探索,训练发散思维,拓开答题思路

三、注意的问题

(一)关于小组合作

1. 在合作学习中要注意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得以实现的前提.

2. 及时引导,远离盲目合作.

3. 丰富合作形式,激励学生学习.

4. 及时跟进评价.

(二)创新要多元,不要局囿小天地. 利用多种方式,不要过分设计,重在诱导

总之,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努力挖掘创新点,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因创新而美丽.

作者:赵娟

数学课堂创新设计论文 篇3:

新课改引领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创新设计研究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想要全方位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就一定要掌握好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打造好高效的课堂是所有教师的意愿,高效课堂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自主性,从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高效,小学,数学,方法

前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地与老师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问题思维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另外,建立一个高效的课堂,可以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听力效率,减少他们的学习负担。为此,文章对如何在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希望能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教学水平有所帮助。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现状

1.气氛凝重

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们都是“全课堂”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室里的教学气氛沉闷、压抑、僵硬,就像是把知识“掰”了,硬“喂”给了学生。本来很有意思的数学知识,因为缺少了精神,就会变得索然无味,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结果,教师的演讲枯燥无味,而同学们“不买账”,小手势、八卦等违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有时候老师们还要在课堂里花很多的时间来维护班级的纪律。

2.作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题海战术的练题是应试教育的结果。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老师安排大量的家庭作业,既要占用孩子的休闲时间,又加重他们的学习负担,使他们对数学失去兴趣。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认为数学的学习是“苦差事”。

3.忽略分散式思考的培养

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常常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培养,而且还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采用了“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因此,并不能有效地改善教学的效果。与此同时,未来的社会也是一个富有创意的社会。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数学的思考能力很有限。学生盲目的追随老师,盲目的跟着课本走,很难形成发散思维。尽管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但是他们的创新能力却被抑制了,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

二、高效课堂建立的注意问题

1.构建以兴趣为基础的情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创造出一个合理的教学环境。在教学方面,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开展解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去,然后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从而在获取答案的同时,不断地掌握和运用自己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他们会不断地尝试,并在教师引导下采用正确方法得到答案。

2.注重每位同学的成长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提高他们的个人参与度。在讨论数学问题时,教师会将一些容易解决的问题分配给那些数学基础较弱的同学。为每位同学提供问题解答,让每位同学都能有机会参与,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弥补不足,促进全面发展。

3.注重理论研究

新课改给小学数学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对教师的专业理论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主动探究教学的秘密,并在教学中寻求真正的意义。新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就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终身实践的观念,不断增强学习的动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首先要加强对教育的理论研究,学习教育经典,了解先进的科学教育思想,充实和完善我国的教育制度。其次,我们要根据自身的教学条件,选取有关专业论文、数学论文,以求能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有目标的学习,教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会逐步提高,反思性教学也会有坚实的基础和动力。

4.创新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是以教学法为基础的,而在教学中,教学方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数学老师在思考教学法时,应当反省自己是否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一些概念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很抽象,学生往往不能用简单的解释去了解。同时,这种单调乏味的教学方法也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下降,从而影响到知识的呈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比如利用微课视频、多媒体展示等。从抽象到图形的转换,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加直观。

三、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变化

在小学的数学中,有很多的数学问题,如果只靠小学的数学教师来教授,是很难让学生明白的。新课程改革的到来,使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确立,而且使小学数学教師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独立的数学学习能力。所以在进行数学教育时,应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个性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然后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指导。

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为了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段时间里,小学数学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进度,保证学生的学习秩序。教师可以对学生提数学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然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最后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提问会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而该策略的实施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数学并非一种固定思维的学科,很多数和图形的运算都不止一种解题方式,虽然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但是其过程有着很灵活的多变性,因此,教师应当在数学课堂上鼓励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来解决问题。教师在发现学生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同时,应该首先询问学生的解题思路,而不是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否则很容易打消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当尽量使用解题方式不唯一的例题,让学生了解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结语

在新一轮新课改的背景下,加强对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增强其教学效果,是当前学校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尤其是新一轮新课改后,传统的单调的数学教学模式发生了转变,使数学教育有了更清晰的目标,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的数学自主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自主组织学习,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环境,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秀明.善用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2]张祥.关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J].成功(教育版),2013(11)

[3]长虹,高庆德.关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作者:杨岩

上一篇:数学问题解决研究论文下一篇:教师课堂学习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