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数学教学创新论文

2022-04-21

激励式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常用与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数学教师,我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应用此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多年的实践结果让我体会到,这是一种体现“人本精神”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其创新精神,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助于改变当前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一些难题,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程数学教学创新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课程数学教学创新论文 篇1:

让新课程数学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一句饱含对历史深沉的审视,对现实冷静的洞察,对未来辩证的思索的至理名言。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所以有人说,创新就是教育的终极存在的价值所在,就是教育的真谛所在,要义所在。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如何把创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呢?我在教学中感悟到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营造自由与安全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一个自由、安全的环境可以使人的智慧最充分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采取民主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气候和土壤。这里特别要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中,学生才会感到心理的安全与自由,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观察思考,学生群体才会有群情激动、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创造欲望和行为才能得到激浩。

二、提供主动探究与独立学习的最在时空

目前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教师“一言堂”、“满堂问”、“满堂灌”的现象,这种课堂表面看来热闹非凡,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参与教学,只是少数学生能够呼应教师的教学。这种教学状况是绝对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因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学生自己不断地探究、体验而形成的。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最大限度地把时间与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独立學习中逐渐地形成创新能力。

三、创设创新性的问题情境

创新源于问题解决,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围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氛围,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感染学生,利用有趣的习题和生动的教法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事物的愿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愉快,促进创造思维的发挥。例如:学习了分解质因数后, 我设计了一道有趣的应用题:某班班主任带领着学生到海边捡贝壳,学生恰好分成三组,如果老师和每个学生捡贝壳的个数同样多,共捡了215个贝壳,那么平均每人捡了多少个?这是一道用常规方法无法解答的应用题,但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解答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把215分解质因数,215=5×43,而在5与43中,只有43被3除余数是1,是师生的总数,5就是平均每人捡贝壳的个数。这样创设情境,就引发了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因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求欲望。

四、进行多方位与多角度的思维训练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方式,但它又不是某一具体的思维方式,它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体。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创造性思维等同于发散思维或者是别的什么思维。创新的过程中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聚合思维;既需要直觉思维,也需要分析思维;既需要逆向思维,也需要正向思维。任何一种创新都不是单一思维方式所能达到的。因此,在小学数学创新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训练学生的思维。除了让学生知道“怎样做”之外,还要注意让学生思考“还能够怎样做”,也就是说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特别是在解答应用题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而找出不同的解题方法。

五、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

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集体智慧的结晶。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学习小组可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这样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群体之间的互补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发展。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首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你想把圆割拼成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怎样割拼?拼成后的图形与圆有怎样的联系?”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割拼的方法,并根据拼成的图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在交流时学生各自把成果展示给同伴。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既发扬了教学民主,又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机会,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广泛的信息交流,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巨大创造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跨世纪人才。

作者:曹德鸿

新课程数学教学创新论文 篇2:

让新课程数学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

激励式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常用与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数学教师,我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应用此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多年的实践结果让我体会到,这是一种体现“人本精神”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其创新精神,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助于改变当前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一些难题,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

任何一个学生,他的品格、智力与体能状态总是处于相应的层次上的。所以,教法应围绕“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冒出来,使多数迈大步,叫后进生不落伍,达到班级整体优化”来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在施教过程中,应贯彻如下“两条原理”和“三个基本原则”,以达到教师的激励与学生的发展有机地结合。

激励式阶梯教学法的基本作法包括四个方面。

一、定好起跑线

先向学生宣传激励式阶梯教学法的目的。使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划分梯级的目的是为了划定每个学生现有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最终缩小差异,达到班级整体优化。之后,公布学生双基考查成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申报A、B、C三个学习小组。教师宣布备组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的不同标准和要求:C组学生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完成学习,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完成练习题以及A组习题;B组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达到教材基本要求,独立完成练习题、A组习题及部分B组习题;A组学生独立达到基本要求,主动学习“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等知识拓广性内容,在完成A、B组习题中总结归纳解题思想和方法,同时帮助B、C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进步。

二、分阶梯授课

1、备课设阶梯

备课时,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形象记忆性内容设为第一梯级,保证C组学生“吃得了”;抽象理解性内容为第二个阶梯,使B组学生“吃得好”;知识扩展性内容为第三个梯级,满足A组学生“吃得饱”。例如,初二“同类二次根式定义”教学的三个梯级为:(1)实例引入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举正反例反复理解;(2)定义应用,充分理解“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并举几组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例子进行理解;(3)定义的拓广,从同类二次根式定义中发现一般同类根式的定义(新教材正文不做要求)。

安排作业时,教师可将课外习题分为以课外习题集和教材B组习题为主的超基本题;以A组习题为主的基本题;以练习题和大部分A组习题为主的起码题,以此来分别满足A、B、C三个学习小组课外作业的要求,把教材以及与教材配套的习题全部落到实处。

2、讲课沿阶梯

激励式阶梯教学法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一般讲课规律的基础上,在知识和时间的安排上做了较大的改进。就新授课而言,三个阶梯既独立成段,又前后连贯,以便三个梯级的学生都明白自己在该梯级学习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对思维的发展起定向作用。

在时间的安排上,第一、二个阶梯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保证,一般25至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组学生听懂吃透。第三个阶梯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组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

另外,课堂练习能异于常规教学。各个学习小组的练习内容和标准应有所不同。既要明确不同梯级学生回答相应梯级的问题,又要激励低组学生回答高组问题,完成高组的任务。教师还可将重点内容设置几个有梯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以求自己获取知识。

三、分梯级评估

成功感是人们顺利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学习也是如此。在以上分级授课的基础上,学生顺利完成了本梯级的学习任务,而且经常超级答问和超级完成作业,这时,教师应进一步培养其信心,改革考查方法,让学生得到满意的分数。于是,我们采取如下考查方法:

(1)同一套试卷分两部分命题。双基题80分,拓深题40分,其计分方法是:A组学生实得分=100分一扣分,B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100/120。C组学生实得分=120分-扣分。(此种方法常用于综合考查)。

(2)题同评分标准不同。基础题对低组学生基分高,对高组学生的基分低:以部分知识拓广题补足A、B组学生的基分满100分;允许C组学生做拓广题,作为升级的参考因素。(此种方法常用于单元考查)。

考查成绩90分以上者为该组优秀学生。连同平时的听课、作业以及智力因素等,作为学生升级的量化依据。

四、反思式评估

在教师组织下,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维过程的重新整理总结,达到认识的深化与认知结构的完善,在反思中发现的新问题又可以深化进行探究和延伸。通过实施激励评价,让学生反思探索过程,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与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勉励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将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内化成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

五、教学诊断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与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收集各种教学“病历”,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历”,并对“病理”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做到堂堂清,周周清。

激励式阶梯教学法实验五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养成,毕业总合格率均高于对比班,在实验阶段无一人违纪。我坚信 一种真正闪耀着“人本精神”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实践中切实有效地解决当前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一些难题,对于提高我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数学成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皮宗俊

新课程数学教学创新论文 篇3:

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世纪的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中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中学教师应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塑造学生创新个性,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千方百计地激“活”学生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如何在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1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新课程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以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只有学生爱上数学,对数学知识发生兴趣时,才会有积极持久的求学劲头。教师要精心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科学、生产和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实例,使学生明确数学在社会和现代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可以克服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数学仅仅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需要的片面认识,加深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的理解,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应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学习数学对于提高思维素质,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都具有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树立“学数学能使人更聪明”的观念,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中学数学教师必须具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使数学教学寓教于乐,运用生动形象、具体鲜明、妙趣横生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领会知识的同时学习数学的艺术美、科学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关键和重要手段。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意志,提高数学创新能力。

2 把握新课程标准,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

非逻辑思维包括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研究表明,形象、直觉、灵感思维在人的创新思维能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数学的创新发明过程往往是先通过形象、直觉、灵感、审美等非逻辑思维迅速找出问题的突破口,再通过逻辑思维作出严格的证明。非逻辑思维是打开数学创新大门的钥匙。数学家高斯认为:发现比命题论证更重要。因为一旦抓到真理之后,补充证明往往只是时间问题。许多数学家总结发现真理的过程是“长期积累,偶尔得之”“大胆猜想,严格论证”。这就是说数学真理的发现取决于非逻辑思维,而真理的论证取决于逻辑思维。

中学数学虽然对社会来讲,一般不会有客观上的结果,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对于培养其创新素质是极为有利的。长期以来,人们在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视逻辑思维,过分偏重于演绎推理,过分强调形式论证的严密逻辑性的严格作用,但对非逻辑思维的认识不足,忽视形象思维在创新中的作用,忽视直觉思维的顿悟作用。甚至认为数学思维只有逻辑思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在重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重视培养学生非逻辑思维能力和提高数学美的鉴赏能力,要把纯演绎式的教材体系,还原为生动活泼的数学创新思维活动。揭示思维过程,讲清概念的来龙去脉,利用数学中的“形”,创新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形象、直觉思维训练,设计问题对学生进行猜想的训练,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新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数学创新教育的目的。

3 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凸显新课程理念创新力

新课程数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行为观念,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并未真正在广大教师头脑中确立,“重教轻学”的问题仍然存在。有的教师贪多求全,一味讲解,拼命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思维没有得到充分展开,知识僵化,依赖性强。这种“注入式”教学法的指导思想是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相悖的,严重阻碍创新思维的发展。要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自主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要当好引导者,重视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和探索问题。数学教学是揭示数学思维过程的活动,教师要充分暴露思维过程,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发现、再创新的过程;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创新民主课堂,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充分让学生参与教学,互相争论,互相启迪,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力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再创新,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凸显新课程理念。

4 注重数学新课程学习兴趣,培养创造力

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教育家认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乐于探索,勇于创新,是数学教师要研究的现实问题。

4.1 采用正面激励,培养创造力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天性好奇,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当学生提出创新的方法时,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求异。学生在教师的赞许中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但是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时比较幼稚,教师要启发引导他们,而不能粗暴地批评和打击不够成熟的想法。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好的学习成绩取得最能代表自己的成功,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应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使每位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学方法,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层面上获得成功。这种成功感会激发学生进一步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去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4.2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造力

数学由于其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征,决定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往往使学生望而生畏。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材料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对不同类型的数学概念、问题等,要注意创设合理情境,选取具体、生动、易懂的教学素材,从生活中挖掘事例,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与兴趣,更好地激发创新精神。

4.3 注重探究学习,培养创造力

所谓探究活动是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水平出发,让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活动。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未知世界了解的欲望尤其强烈,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和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有了求知欲望,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课堂知识,恰如其分地提出难易适中的问题,并且又是学生熟悉或喜欢的题材,容易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动力。

总之,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意识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增强学生的数学素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新课程数学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内丘县第四中学)

作者:杨二书

上一篇:人文素质研究生教育论文下一篇: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