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质量管理

2024-04-20

战略质量管理(精选6篇)

篇1:战略质量管理

现代企业正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挑战,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和管理现代化的今天,企业管理者的行为时时刻刻要涉及到战略问题,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者确定战略目标,在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中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达到目标的战略和一系列行动计划的过程。我国在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战略管理思想。

一、战略管理的现实意义

1.战略管理可以为企业提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企业管理者可以运用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确定企业经营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战术计划,从而可排斥企业管理的短期目标,促使企业在全面了解预期的结果之后,采取准确的战术行动以确保在取得短期业绩的同时实现企业原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

2. 战略管理为企业迎接一切机遇和挑战创造良好的条件。现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变幻无穷的,这种变幻既给企业带来了压力,又给企业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机遇和挑战。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企业高层管理者集中精力迎接这种机遇和挑战,分析和预测目前和将来的外部环境,采取积极行动优化企业在环境中的处境,使企业有能力迅速抓住机遇,减少与环境挑战有关的风险,更好地把握企业未来的命运。

3.战略管理可以将企业的决策过程和外部环境联系起来,使决策更加科学化和规律化。现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动荡不安。由于环境条件的复杂化,任何企业都将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适应。非战略管理的企业,只能采取被动防御决策,仅在环境发生变动之后才采取选择,显得十分被动,成效有限。而战略管理的企业则可采取进攻防御决策,通过预测未来的环境,避免可能发生的问题,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二、战略管理需要战略管理会计

(一)传统管理会计已不能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

1.不能适应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80年代以来,企业面临的制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企业自动化方面,高级制造技术(amt)、电脑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弹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zms)的使用日趋普及;在管理方面,采取适时制采购与制造哲学,包括各种新的管理观念与技术,如:零库存、慎选供应商并保持良好关系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等。在这种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下降,制造费用提高。与传统制造环境相比,新制造环境改变了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比例,企业的大部分成本在短期内是固定的,直接人工成本在制造成本中只占很少一部分,制造费用在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这种制造环境的革命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如何计算产品成本,如何评价企业自动化方面的投资,如何完善控制系统,如何完善业绩评价指标使之激励管理者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传统管理会计对新制造环境的不适应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成本计算系统。现有的成本计算系统提供的产品成本信息被严重扭曲,不仅不能帮助管理者适应制造环境的变化,而且限制了对这种变化的适应。(2)成本控制系统。现有的成本控制系统中,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在新制造环境中的作用也值得怀疑。对于短期成本控制而言,直接人工成本在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且基本上属于固定成本,对直接人工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就没有多大意义。大多数制造费用与短期的业务量变动不具有相关性,所以传统的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并不能为短期成本控制提供特别有用的信息。(3)业绩报告系统。传统的业绩报告一般是一月、一旬或一周编报一次,时效性较差。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企业的制造周期一般是很短的,通常要求在问题发现之时或当天就能取得相关的信息。此外传统的业绩报告中缺乏与企业战略直接相关的非货币性指标,如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等等。因此,管理会计也必须来一场革命。

2.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传统管理会计重点考虑的是成本问题。在当今世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衡量竞争优势的指标除成本指标之外还有大量的非财务指标。与企业战略目标密切相关的非财务指标如产品质量、生产的弹性、顾客的满意程度、从接受订单到交付使用的时间等,传统管理会计系统没有能够提供,这就会使企业的管理者忽视市场、管理战略等方面的许多重要因素。

3.缺乏重视外部环境的战略观念。成功的企业管理战略就是要创造和保持持久的相对竞争优势。管理会计应该指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相对地位,提供有利于企业针对竞争进行战略调整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但传统的管理会计却未能提供这种信息,例如,从市场占有额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地位的相对变化。如果管理会计报告中包括市场占有额等非财务信息,那么无疑会提高管理会计的相关性。此外,超出会计主体范围本身,联系竞争者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与外部竞争者的比较来研究本企业销售额、利润和现金流量的相对变化,这对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来说更有意义。但是,传统的管理会计却未能提供和解释这些有用的信息。

(二)战略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企业管理已发展到战略管理的阶段,由于传统管理会计存在如上所述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变革,使其过渡到战略管理会计阶段。战略管理会计是为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它服从于企业的战略选择,通过报告战略的成功与否来对战略管理产生影响。战略管理会计分析和提供与企业战略相关的信息,特别是反映实际成本、业务量、价格、市场占有率、现金流量和企业总资源的需求等方面的相对水平和趋势的信息。

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

(1)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超越企业本身的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营造企业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它所拥有的相对成本优势。在相同条件下,谁拥有了成本优势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重点搜集有关竞争对手的信息,了解其相对成本,使企业管理者知己知彼,采取相应的进攻防御措施,通过占优势的相对成本和庞大的市场占有额,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相对竞争优势。

(2)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更多的与战略管理有关的非财务信息。传统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更多的是财务信息,而战略管理会计则大量提供了诸如质量、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等极为重要的非财务信息。例如市场占有率,它是反映企业战略地位的主要指标之一,它的变化反映了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的现金流入量。

(3)战略管理会计改进了评价企业业绩的尺度。传统管理会计一般以投资报酬率来评价企业的业绩,而忽略了相对竞争地位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实际上,企业利润是否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相对的市场竞争地位。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将战略管理思想贯穿于企业的业绩评价之中,以竞争地位变化带来的报酬取代传统的投资报酬指标。即在“不采取战略行动”和“采取战略行动”的条件下比较企业的竞争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报酬的变化,对新的战略方案进行评价与决策。战略管理会计正是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运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利用战略业绩评价,以增加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4)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更及时、更有效的业绩报告。当今信息时代,多数企业都建立了信息系统,这大大方便了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他们可以通过对这些信息系统的操作和控制,来监控各种资源的运用。电脑化的信息系统为数据的综合性和及时性提供了极大的可能,编制管理会计业绩报告的时间也大为减少,使得管理会计在问题发生的当时或当天就能提供相关的信息,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改进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提供了可能,为会计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更易于取得时效性和相关性更强的信息。

由此可见,战略管理会计的应运而生和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且在现代企业竞争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

由系统论可知,正确的目标是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条件。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对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运行也具有同样意义。因此,应首先明确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我们认为,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可以分为最终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战略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应与企业的总目标具有一致性。传统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虽然能够使企业讲求核算和加强管理,但是,它不仅没有考虑企业的远景规划,而且忽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风险。为了克服利润最大化的短期性和不顾风险的缺陷,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应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权衡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自本世纪中期以来,多数企业把价值最大化作为自己的总目标,因为它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的缺点,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稳定增长。企业价值是企业现实与未来收益、有形与无形资产等的综合表现。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战略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

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协助管理当局确定战略目标;(2)协助管理当局编制战略规划;(3)协助管理当局实施战略规划;(4)协助管理当局评价战略管理业绩。

四、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战略管理会计究竟包括哪些内容,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我们认为,目前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管理会计首先要协助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司战略目标、竞争战略目标、职能战略目标。公司战略目标主要是确定经营方向和业务范围方面的目标。竞争战略目标主要研究的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竞争的目标问题,需要回答以下几个基本问题:企业应在哪些市场竞争?要与哪些产品竞争?如何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其竞争目标是成本领先还是差异化?是保持较高的竞争地位还是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职能战略目标所要明确的是,在实施竞争战略过程中,公司各个部门或各种职能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达到什么目标。战略管理会计要从企业外部与内部搜集各种信息,提出各种可行的战略目标,供高层管理者选择。

2.战略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一个对投资立项、研究开发与设计、生产、销售进行全方位监控的过程。战略成本管理主要是从战略的角度来研究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从而进一步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作业影响动因,动因影响成本。成本动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企业生产作业有关的成本动因,如存货搬运次数;另一类是与企业战略有关的成本动因,如规模、技术、经营多元化、全面质量管理以及人力资本的投入。相对于作业成本动因而言,战略成本动因对成本的影响更大。因此,从战略成本动因来进行成本管理,可以避免企业日后经营中可能出现的大量成本浪费问题。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通过采取适度的投资规模、市场调研、合理的研究开发策略等途径来降低战略成本。

3.经营投资决策。战略管理会计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各种相关、可靠信息的。因此,它在提供与经营投资决策有关的信息的过程中,应克服传统管理会计所存在的短期性和简单化的缺陷。它应以战略的眼光提供全局性和长远性的与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为此,战略管理会计在经营决策方面应摒弃建立在划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基础上的本量利分析模式,采用长期本量利分析模式。长期本量

利分析是以企业的产品成本、收入与销售量呈非线性关系,固定成本变动及产销量不平衡等客观条件下,来研究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其关键是应用高等数学、逻辑学建立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的数学模型与关系图,从而确定保本点、安全边际等相关指标,进行利润敏感性分析。在长期投资决策方面,应突破传统的长期投资决策模型中的两个假定:一是资本性投资集中在建设期内,项目经营期间不再追加投资;二是流动资金在期初一次垫付,期末一次收回。把资本性投资与流动资金在项目经营期间随着产品销量的变化而变动的部分也考虑在内,此时的现金流量与传统的现金流量有所不同,其计算公式为:

第t年的现金流量=第t-1年销售收入××第t年销售利润率×+第t年折旧额-×

将上述现金流量折现就可得出企业长期投资的预期净现值。战略管理会计以现实的现金流量为基础,更能反映企业投资的实际业绩,为企业注重持续发展提供有用的信息。

4.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为提高企业和个人绩效而进行的人事战略规划、日常人事管理以及一年一度的员工绩效评价。前者主要是人员招聘和员工培训方面的规划。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能来激励员工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并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与成本,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分析。

5.风险管理。企业的任何一项行为都带有一定的风险。企业可能因冒风险而获取超额利润,也可能会招致巨额损失。一般而言,报酬与风险是共存的,报酬越大,风险也越大。风险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威胁企业的生存。由于战略管理会计着重研究全局的、长远的战略性问题,因此,它必须经常考虑风险因素。其对风险的管理主要是在经营与投资管理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如投资组合、资产重组、并购与联营等方式分散风险。

五、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

为使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在企业会计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还须有一定的方法加以保证。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1.作业成本法。8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制造环境的变化,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它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信息加工系统,着眼于成本发生的原因成本动因,依据资源耗费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析。即先按作业对资源的耗费情况将成本分配到作业,再按成本对象所消耗的作业情况将作业分配到成本对象。这就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系统下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陷,使以前的许多不可控间接费用,在作业成本系统中变成可控。同时,作业成本法大大拓展了成本核算的范围,改进了成本分摊方法,及时提供了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优化了业绩评价标准。

2.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是从市场的角度,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来考察企业的竞争地位,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信息。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竞争对手是谁;(2)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3)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4)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3.预警分析。预警分析是一种事先预测可能影响企业竞争地位和财务状况的潜在因素,提醒管理当局注意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对行业特点和竞争状况进行分析,使管理当局在不利情况来临之前就采取防御措施,解决潜在的问题。预警分析可分为外部分析和内部分析。外部分析主要分析企业面临的市场状况、市场占有率;内部分析主要分析劳动生产率、机制运转效率、职员队伍是否稳定等。

4.质量成本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电脑化设计和制造系统的建立与使用,带来了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巨大变化,适时制采购与制造系统应运而生。在此系统下,为了使产品达到零缺陷,企业非常重视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是指从产品的研制、开发、设计、制造,一直到售后服务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质量成本分析方法。它主要分析质量成本的四个部分,即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质量损失和外部质量损失。只有全面掌握与质量有关的成本信息,管理者才能进行正确的质量成本预算,借以转变目前重产量轻质量的观念。

篇2:战略质量管理

银行会计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战略管理的现实意义,对传统管理会计不能适应战略管理和新制造环境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传统管理会计必须进行革新,向战略管理会计阶段过渡以及战略管理需要战略管理会计的观点。同时分析了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的不同之处,并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主要

内容与基本方法进行了研究。

现代企业正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挑战,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和管理现代化的今天,企业管理者的行为时时刻刻要涉及到战略问题。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者确定战略目标,在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中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达到目标的战略和一系列行动计划的过程。我国在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战略管理思想。

一、战略管理的现实意义

1.战略管理可以为企业提出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企业管理者可以运用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确定企业经营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战术计划,从而可排斥企业管理的短期目标,促使企业在全面了解预期的结果之后,采取准确的战术行动以确保在取得短期业绩的同时实现企业原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

2.战略管理为企业迎接一切机遇和挑战创造良好的条件。现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是变幻无穷的,这种变幻既给企业带来了压力,又给企业带来了意料之外的机遇和挑战。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企业高层管理者集中精力迎接这种机遇和挑战,分析和预测目前和将来的外部环境,采取积极行动优化企业在环境中的处境,使企业有能力迅速抓住机遇,减少与环境挑战有关的风险,更好地把握企业未来的命运。

3.战略管理可以将企业的决策过程和外部环境联系起来,使决策更加科学化和规律化。现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动荡不安。由于环境条件的复杂化,任何企业都将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适应。非战略管理的企业,只能采取被动棗防御决策,仅在环境发生变动之后才采取选择,显得十分被动,成效有限。而战略管理的企业则可采取进攻棗防御决策,通过预测未来的环境,避免可能发生的问题,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二、战略管理需要战略管理会计

(一)传统管理会计已不能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

1.不能适应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80年代以来,企业面临的制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企业自动化方面,高级制造技术(AMT)、电脑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弹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ZMS)的使用日趋普及;在管理方面,采取适时制采购与制造哲学,包括各种新的管理观念与技术,如:零库存、慎选供应商并保持良好关系以及全面质量管理等。在这种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下降,制造费用提高。与传统制造环境相比,新制造环境改变了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比例,企业的大部分成本在短期内是固定的,直接人工成本在制造成本中只占很少一部分,制造费用在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这种制造环境的革命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如何计算产品成本,如何评价企业自动化方面的投资,如何完善控制系统,如何完善业绩评价指标使之激励管理者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传统管理会计对新制造环境的不适应性主要有以下三方面:(1)成本计算系统。现有的成本计算系统提供的产品成本信息被严重扭曲,不仅不能帮助管理者适应制造环境的变化,而且限制了对这种变化的适应。(2)成本控制系统。现有的成本控制系统中,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在新制造环境中的作用也值得怀疑。对于短期成本控制而言,直接人工成本在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且基本上属于固定成本,对直接人工成本进行差异分析就没有多大意义。大多数制造费用与短期的业务量变动不具有相关性,所以传统的标准成本差异分析并不能为短期成本控制提供特别有用的信息。(3)业绩报告系统。传统的业绩报告一般是一月、一旬或一周编报一次,时效性较差。在新的制造环境下,企业的制造周期一般是很短的,通常要求在问题发现之时或当天就能取得相关的信息。此外传统的业绩报告中缺乏与企业战略直接相关的非货币性指标,如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等等。因此,管理会计也必须来一场革命。

2.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传统管理会计重点考虑的是成本问题。在当今世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衡量竞争优势的指标除成本指标之外还有大量的非财务指标。与企业战略目标密切相关的非财务指标如产品质量、生产的弹性、顾客的满意程度、从接受订单到交付使用的时间等,传统管理会计系统没有能够提供,这就会使企业的管理者忽视市场、管理战略等方面的许多重要因素

3.缺乏重视外部环境的战略观念。成功的企业管理战略就是要创造和保持持久的相对竞争优势。管理会计应该指出企业

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相对地位,提供有利于企业针对竞争进行战略调整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但传统的管理会计却未能提供这种信息,例如,从市场占有额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地位的相对变化。如果管理会计报告中包括市场占有额等非财务信息,那么无疑会提高管理会计的相关性。此外,超出会计主体范围本身,联系竞争者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通过与外部竞争者的比较来研究本企业销售额、利润和现金流量的相对变化,这对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来说更有意义。但是,传统的管理会计却未能提供和解释这些有用的信息。

(二)战略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企业管理已发展到战略管理的阶段,由于传统管理会计存在如上所述的问题,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变革,使其过渡到战略管理会计阶段。战略管理会计是为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它服从于企业的战略选择,通过报告战略的成功与否来对战略管理产生影响。战略管理会计分析和提供与企业战略相关的信息,特别是反映实际成本、业务量、价格、市场占有率、现金流量和企业总资源的需求等方面的相对水平和趋势的信息。

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

(1)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超越企业本身的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营造企业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它所拥有的相对成本优势。在相同条件下,谁拥有了成本优势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重点搜集有关竞争对手的信息,了解其相对成本,使企业管理者知己知彼,采取相应的进攻棗防御措施,通过占优势的相对成本和庞大的市场占有额,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相对竞争优势。

(2)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更多的与战略管理有关的非财务信息。传统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更多的是财务信息,而战略管理会计则大量提供了诸如质量、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等极为重要的非财务信息。例如市场占有率,它是反映企业战略地位的主要指标之一,它的变化反映了企业竞争地位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的现金流入量。

(3)战略管理会计改进了评价企业业绩的尺度。传统管理会计一般以投资报酬率来评价企业的业绩,而忽略了相对竞争地位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实际上,企业利润是否稳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相对的市场竞争地位。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将战略管理思想贯穿于企业的业绩评价之中,以竞争地位变化带来的报酬取代传统的投资报酬指标。即在“不采取战略行动”和“采取战略行动”的条件下比较企业的竞争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报酬的变化,对新的战略方案进行评价与决策。战略管理会计正是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运用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利用战略业绩评价,以增加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4)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更及时、更有效的业绩报告。当今信息时代,多数企业都建立了信息系统,这大大方便了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他们可以通过对这些信息系统的操作和控制,来监控各种资源的运用。电脑化的信息系统为数据的综合性和及时性提供了极大的可能,编制管理会计业绩报告的时间也大为减少,使得管理会计在问题发生的当时或当天就能提供相关的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改进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提供了可能,为会计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更易于取得时效性和相关性更强的信息。

由此可见,战略管理会计的应运而生和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且在现代企业竞争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

由系统论可知,正确的目标是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条件。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对战略管理会计系统的运行也具有同样意义。因此,应首先明确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我们认为,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可以分为最终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

战略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应与企业的总目标具有一致性。传统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虽然能够使企业讲求核算和加强管理,但是,它不仅没有考虑企业的远景规划,而且忽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棗风险。为了克服利润最大化的短期性和不顾风险的缺陷,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应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权衡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自本世纪中期以来,多数企业把价值最大化作为自己的总目标,因为它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的缺点,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稳定增长。企业价值是企业现实与未来收益、有形与无形资产等的综合表现。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战略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

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协助管理当局确定战略目标;(2)协助管理当局编制战略规划;(3)协助管理当局实施战略规划;(4)协助管理当局评价战略管理业绩。

四、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战略管理会计究竟包括哪些内容,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我们认为,目前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管理会计首先要协助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司战略目标、竞争战略目标、职能战略目标。公司战略目标主要是确定经营方向和业务范围方面的目标。竞争战略目标主要研究的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竞争的目标问题,需要回答以下几个基本问题:企业应在哪些市场竞争?要与哪些产品竞争?如何实现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其竞争目标是成本领先还是差异化?是保持较高的竞争地位还是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职能战略目标所要明确的是,在实施竞争战略过程中,公司各个部门或各种职能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达到什么目标。战略管理会计要从企业外部与内部搜集各种信息,提出各种可行的战略目标,供高层管理者选择。

2.战略成本管理。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一个对投资立项、研究开发与设计、生产、销售进行全方位监控的过程。战略成本管理主要是从战略的角度来研究影响成本的各个环节,从而进一步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作业影响动因,动因影响成本。成本动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企业生产作业有关的成本动因,如存货搬运次数;另一类是与企业战略有关的成本动因,如规模、技术、经营多元化、全面质量管理以及人力资本的投入。相对于作业成本动因而言,战略成本动因对成本的影响更大。因此,从战略成本动因来进行成本管理,可以避免企业日后经营中可能出现的大量成本浪费问题。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通过采取适度的投资规模、市场调研、合理的研究开发策略等途径来降低战略成本。

3.经营投资决策。战略管理会计是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各种相关、可靠信息的。因此,它在提供与经营投资决策有关的信息的过程中,应克服传统管理会计所存在的短期性和简单化的缺陷。它应以战略的眼光提供全局性和长远性的与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为此,战略管理会计在经营决策方面应摒弃建立在划分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基础上的本量利分析模式,采用长期本量利分析模式。长期本量利分析是以企业的产品成本、收入与销售量呈非线性关系,固定成本变动及产销量不平衡等客观条件下,来研究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其关键是应用高等数学、逻辑学建立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之间的数学模型与关系图,从而确定保本点、安全边际等相关指标,进行利润敏感性分析。在长期投资决策方面,应突破传统的长期投资决策模型中的两个假定:一是资本性投资集中在建设期内,项目经营期间不再追加投资;二是流动资金在期初一次垫付,期末一次收回。把资本性投资与流动资金在项目经营期间随着产品销量的变化而变动的部分也考虑在内,此时的现金流量与传统的现金流量有所不同,其计算公式为:

第t年的现金流量=第t-1年销售收入×(1第t年销售增长率)×第t年销售利润率×(1-第t年所得税率)第t年折旧额-(第t年销售收入-第t-1年销售收入)×(第t年边际固定资产投资率第t年流动资金投资率)

将上述现金流量折现就可得出企业长期投资的预期净现值。战略管理会计以现实的现金流量为基础,更能反映企业投资的实际业绩,为企业注重持续发展提供有用的信息。好范文版权所有

4.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为提高企业和个人绩效而进行的人事战略规划、日常人事管理以及一年一度的员工绩效评价。前者主要是人员招聘和员工培训方面的规划。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能来激励员工以获取最大的人力资源价值,并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与成本,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分析。

5.风险管理。企业的任何一项行为都带有一定的风险。企业可能因冒风险而获取超额利润,也可能会招致巨额损失。一般而言,报酬与风险是共存的,报酬越大,风险也越大。风险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威胁企业的生存。由于战略管理会计着重研究全局的、长远的战略性问题,因此,它必须经常考虑风险因素。其对风险的管理主要是在经营与投资管理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如投资组合、资产重组、并购与联营等方式分散风险。

五、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

为使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在企业会计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还须有一定的方法加以保证。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业成本法。8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制造环境的变化,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它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信息加工系统,着眼于成本发生的原因棗成本动因,依据资源耗费的因果关系进行成本分析。即先按作业对资源的耗费情况将成本分配到作业,再按成本对象所消耗的作业情况将作业分配到成本对象。这就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系统下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陷,使以前的许多不可控间接费用,在作业成本系统中变成可控。同时,作业成本法大大拓展了成本核算的范围,改进了成本分摊方法,及时提供了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优化了业绩评价标准。

2.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是从市场的角度,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来考察企业的竞争地位,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信息。竞争对手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1)竞争对手是谁;(2)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3)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4)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3.预警分析。预警分析是一种事先预测可能影响企业竞争地位和财务状况的潜在因素,提醒管理当局注意的分析方法。它通过对行业特点和竞争状况进行分析,使管理当局在不利情况来临之前就采取防御措施,解决潜在的问题。预警分析可分为外部分析和内部分析。外部分析主要分析企业面临的市场状况、市场占有率;内部分析主要分析劳动生产率、机制运转效率、职员队伍是否稳定等。好范文版权所有

4.质量成本分析。全面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电脑化设计和制造系统的建立与使用,带来了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巨大变化,适时制采购与制造系统应运而生。在此系统下,为了使产品达到零缺陷,企业非常重视质量成本分析。质量成本分析是指从产品的研制、开发、设计、制造,一直到售后服务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质量成本分析方法。它主要分析质量成本的四个部分,即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质量损失和外部质量损失。只有全面掌握与质量有关的成本信息,管理者才能进行正确的质量成本预算,借以转变目前重产量轻质量的观念。

篇3:战略质量管理

美国管理学者Lawn&Mitchell指出, 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配合, 可以帮助企业增加组织优势, 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Longneck Hall认为, 企业竞争战略不但会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同时也会受其影响, 二者之间是彼此影响、相互依赖的关系。他们提出观念性架构来描述, 并指出竞争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的整合与配合具有以下四个优点: (1) 对组织面临的复杂问题提供一个范围广泛的解答; (2) 使组织的人力资源、财务及技术能力在一个既定目标下互相配合; (3) 使组织能清楚评估自我实力, 评估所需的组织成员; (4) 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战略之间的整合会使政策执行不致受制于既有的人力资源, 也不会忽略人力资源作为竞争优势来源的重要性。

二、企业战略管理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整合的意义

战略优化整合是战略人力资源的核心。企业要通过战略优化整合来保持企业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的一致性。战略匹配分为外部匹配和内部匹配。外部匹配是指人力资源与企业战略、企业发展阶段完全一致, 也可称为“纵向整合”。内部匹配是指通过发展和强化人力资源的各种政策和实践之间的内在一致性而完成的。事实上许多高层管理者进行战略创新的时候, 战略人力资源常常被忽略, 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对达到整合的要求理解很不充分, 执行难。尤其对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 在有限的范围、有限的时间和繁多的头绪中, 保证人力资源战略被员工所理解和认同,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企业战略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整合策略

1. 人员配备。

人员配备涉及员工招聘、选拔, 以及根据具体岗位的要求和员工的能力进行人员配置。这项工作在战略实施中至关重要。当公司增长时, 需要新的人才担任管理职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对所需求的人才能做充分地预测, 需要什么技能的人才、工作的性质如何、需要多少员工, 以及何时人员必须到位。还必须确定这些要求是否能从公司内部得到满足, 如果不行的话, 是否可以制定人员技能开发方案, 或必须聘请新人。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可以开发系统, 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 使员工获得必要的实践和培训, 为满足未来的职位空缺而做准备。

2. 选拔人员实施战略。

战略实施的利害关注点是, 将恰当的人选配置在关键的位置上。要根据执行特定战略的能力来选拔总经理、副总裁和分部总裁, 选拔的标准包括经验、教育或个人素质等。将人员与战略的要求相配合的一个方法是, 利用候选人的职能背景。假如战略是基于公司某项职能领域的优势和与众不同的竞争力, 那么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重要经理人员也许能在战略实施中起重要作用。

3. 雇员发展。

公司未来人才的最佳来源是现有的雇员。公司可以在今天投资于雇员的发展以满足未来的战略人力资源需求。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可与战略实施相结合, 即按战略实施的要求, 提供相应的新技能和行为的培训。雇员发展活动的范围可从所需的文化价值观的管理到教导雇员如何运用先进的通信设备改善客户服务等。其他的雇员发展活动包括培训新产品的服务方式、为派驻海外人员提供语言和文化培训等。帮助雇员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准备能激励员工, 同时还能及时地满足公司人才替补的需求。

4. 评估和奖罚。

绩效评估和奖励能告诉组织成员什么行为是重要的, 同时强化正确的行为、以行为关注焦点, 并通过激励对正确的行为表示鼓励。为了进行绩效衡量, 不同层面的经理应将战略全局目标和计划体现在绩效标准中, 并使该标准与战略计划保持一致。经理必须与每个员工沟通, 使他们明白该如何行动才能使部门的努力为整体战略做贡献。奖励和处罚的时间范围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应与战略的重要活动相结合。为了将长期和短期业绩结合起来, 奖励机制必须建立在经理对短期和长期战略的贡献上。一个有效的奖励机制应该既包含对上年度业绩的奖励及控制同时又能为未来业绩潜力做出的贡献。长期和短期奖励相比, 两者的优先顺序依战略的性质而变。

四、结论

战略人力资源策略仅为企业战略管理活动提供了一种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其成功与否主要看这种策略指导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否卓有功效, 而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功效评价则可借鉴哈佛的研究者们提出的4Cs模型来进行, 即从全心全意、能力、一致性和成本效用这四方面来衡量。

总之, 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必须与企业战略或经营战略相配合。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成果 (4Cs) , 才能使企业在日益变化的环境中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摘要:本文分析了企业战略管理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发掘了企业战略管理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整合的意义, 得出了企业战略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整合策略。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整合

参考文献

[1]马璐胡江娴:企业成长各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4.21 (2)

[2]葛玉良李宝元:战略性激励: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J].生产力研究, 2003 (6)

[3]李安萧鸣政: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及其职能[J].宏观经济研究, 2004 (2)

[4]杨友孝李鑫: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制度安排[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4 (2)

篇4:企业战略谋划与战略管理

企业的核心问题是战略问题,而战略的支撑点是战略谋划与战略管理。战略谋划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企业内外环境,为求得企业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战略管理是企业对自己未来方向制定总体战略并实施这些战略管理过程。一个企业战略谋划与战略管理的优劣,决定着这个企业的成败。为什么有的企业开始由不知名的企业发展成为大集团公司,成为行业的一面旗帜;为什么有的企业容易“各领风骚三五年”,最后都逃不脱失败的命运,从战略的角度进行分析,他们的成功或失败,其根本原因是企业战略谋划与战略管理的成功或失败。

企业在战略谋划与战略管理过程中,都会首先涉及到企业内外部环境问题。正确地认识企业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和产生的威胁,明确企业竞争的优势,认清企业的弱点与不足,从而把握企业内外部环境关键要素,使战略谋划与战略管理能够方向明确,针对性强,行之有效,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制定战略的方法很多,如SWOT法、竞争基准法、BCG发展矩阵、麦肯锡矩阵和价值链分析等。它们都是从不同角度提供了制定企业战略的模型。笔者认为不管是哪种模型要制定出正确的战略都遵循一个原则,这就是企业的自身条件一定要与客观的外部条件相适应,企业的内部环境必须与外部环境有机融合在一起。企业制定战略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不拘泥某种方法,但必须遵循上述原则。只要能制定出适合本企业的正确的战略就是好方法。

企业的内部、外部环境要素很多,如何抓住这些环境要素制定出好的战略,是企业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在众多的环境要素中,通过外部环境分析,内部环境评估,抓住适合企业的关键战略要素,制定出适合企业的战略。这个关键战略要素一个是市场销售空间,一个是产品研发能力。企业可根据产品的市场销售空间大小和产品研发能力强弱而作出不同的战略决策。如下图所示:

位于象限Ⅰ的企业,处于市场销售空间大,同时又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有几种战略形式可供企业选择:①一体化战略。如果企业的战略目标是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则应选择横向一体化,即收买或合并同类企业或业务。如果企业为了扩大其经营业务或控制销售渠道,把自己的下游产业加以收购与合并,则选择前向一体化;把自己的上游产业加以收购与合并,则选择后向一体化。②多角化战略。如果企业战略目标是以增加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或服务的品种为主旨的,可选择多角化战略。如果企业研发与本组织原有业务并无关联的新业务,可选择混合多角化;如果企业扩展与本行业原有业务相关的营业,可选择中心多角化。③差别化战略。由于企业有很大的销售量,又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可能通过价值工程,来提高产品的功能,降低产品的成本,形成全行业与众不同的特征,以维系自身有力的市场地位,从而避免与产业中所有竞争对手的硬拼硬杀。

位于象限Ⅱ的企业,处于市场销售空间大,而产品研发能力弱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有几种战略形式可供企业选择:①战略联盟。由于企业有较大的销售能力,产品市场空间又很大,而企业自己研发能力较弱,在短期内又研发不出新产品,企业可与科研机构或大专院校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建立协作关系,用他们的技术开发自己的产品,实现本企业的销售。②“借脑”战略。由于企业有较大的销售能力,产品市场空间又很大,而企业又没有这种产品的研发能力,但企业有资金优势,可购买产品专利,尽快进行技术转化,生产和销售产品。③榨取战略。由于企业产品有一定的销售空间,但随着替代品的出现,产品生命周期渐渐退出,而企业又没有能力开发第二代产品,在原产品退出之前,必然还会有一个利润高峰期,此时,企业可收缩投资,集中榨取利润。

位于象限Ⅲ的企业,处于产品研发能力较弱,销售空间狭小,应当考虑:①修改企业战略,扭转企业现状。②与其它企业合并。③退出战略,终止企业生存。

位于象限IV的企业,由于研发能力强,而产品销售空间狭小,有几种战略可供企业选择:①产品开发战略。由于产品进入衰退期,企业着手进行产品开发和换代工作,努力实现生产第一代产品,试制第二代产品,研究试验第三代产品,构思设想第四代产品的良好经营状态,使新产品不断投入市场,提高销售量。②产品创新战略。通过改进新产品设计,改善外观和包装,增加产品功能,扩展产品用途等手段,延长老产品的生命周期来吸引新用户和稳定老用户,增加销售额。③促销战略。由于新产品还在投入期,销售量比较小,企业一方面不断改进新产品的结构和工艺定型,另一方面做大量的广告和促销工作,使新产品尽快进入成长期。

总之,战略谋划与战略管理是企业最重要的工作。世界性的经济竞争不仅就在家门口而且残酷无情,面对中国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中国的企业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采取各种措施强化企业的战略谋划与战略管理工作。如果我们的企业没有正确的经营战略,必然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遭到失败。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它首先必须是经营战略居于核心的企业,一个现代企业家首先必须是企业经营的战略家,惟其如此,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用战略的眼光和战略的思维,高瞻远瞩,未雨绸缪,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篇5:读《竞争战略》——企业战略管理

在刚拿到《竞争战略》这本书时,我真的很头痛。但是还好,我几乎读完了这本书,虽然只对几个章节有特别的思考。

我没有系统地从第一章开始阅读,而是翻到目录中标题简单的一些章节。这让我对这本书缺少了整体地、系统地认识,却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的第一章是“市场信号”。

市场信号。在还没有听到老师讲述这部分的课程,也没有开始看这章节内容时,我从字面上理解,觉得市场信号是由消费者的反应给出的,然后由企业收集并分析,得出相应结论。但当我还没有看完这一章节的第一页时,就发现自己把概念完全猜错了,连对象都没有弄对。竞争对手,这个对象才是市场信号的真正发出者。

通常在看比较枯燥的书时,我习惯于一边看一边在身边寻找例子给自己讲述。在看了几页之后,我便开始运用自己的老方法。效果还是不错。在看到市场信号的类型时,我来来回回思考好几次,给自己讲述了很多个版本的内容,也不知道自己的最终理解是否正确。比如,书上指出,市场信号的形式多种多样,采取何种形式主要依据特定竞争对手行为及使用的媒介等因素。看到这里时,我很好奇商家会用什么方式发出什么类型的市场信号给竞争对手,所以我给自己的找了这样一个例子。

我在闲时与几个同样爱好编辑、排版、创业的同学组建了一个广告传媒工作室,这个工作室是面对理工周围的商家,通过我们自己制作的杂志给他们进行广告宣传。这个小工作室让我接触了许多商家,了解了许多商家的竞争策略,包括理工后门的避风塘。避风塘奶茶店一直是我们的重要客户,在最近他找到我们说需要策划一项代金券的活动,原因是就在他们的店旁,离校门更近的一家奶茶店已经装修完毕,避风塘将会有一家很难对付的竞争对手,打破了从前垄断理工后门市场的格局。虽然他没有再说什么,我们也了解到他需要稳定市场,做出相应的回应,给新对手一个下马威。所以,在啰嗦了这么多,做了如此之厚的铺垫后,回到那句《竞争战略》中的话。我在想,避风塘的这个动作,大概就是发出一种市场信号,可能是警告对手激烈的竞争即将展开,不可避免。

随后我立刻跳至后几段内容,寻找这个市场信号属于什么类型。我没有找到有关“警告”或“宣战”等字眼,我开始怀疑自己讲述的例子并不属于市场信号,从一开始就错了。但我仔细看了每一段落之后,在小标题为“竞争的策略与其可能采取的相比较”的段落中找到了“侵略信号”和“安抚信号”,而避风塘的这种行为,应该就属于侵略信号。判断依据是避风塘所选择的战略变量已达到了可能最严重地损害竞争对手“午时岚奶茶店”利益的程度。因为避风塘的代金券面值2元,5元及以上的单品均可使用,他们的利润大减,这也导致在代金券发放的5天之内,午时岚基本没有什么生意。

午时岚奶茶店接收到了这个市场信号,并作出了相应的回应。他们也在随后的一个星期推出了代金券活动,和避风塘一样。虽然午时岚的活动没有将竞争进一步激化,但我也不认为这是一种安抚信号,他还是向避风塘示威,市场是大家的。

另外一个对我很有帮助的章节是关于对客户和供应商的战略。在这章中,有些地方给我很大启示,比如购买战略。

我们的工作室偶尔会帮顾客制作一些积分卡、代金券,所以、在刚刚开始这项业务时,我们选择印刷厂很盲目。第一次时我们想找学校的印刷厂,但这个印刷厂主要业务并不是印制名片,而是书籍杂志等。这样他们的印刷成本要高很多,给我们的报价是厂区对面一个印务店的两倍多。无奈之下,我们选择了那个印务店,价格在每千张90元。在这里印刷过两次之后,我们无意中发现学校前门也有两家印务店,他们给的价格一个是每千张80元,一个是每千张60元。更奇怪的是,价格较高的那家生意却更好一点(其实质量没有差别)。在我们比较了两家印务质量之后,选择了价格便宜的那家,并跟他说明了长期合作之意,要求给予最低价格,老板很爽快地答应了,并给出八折的价格,也就是每千张50元左右。

自此,较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在这家名为力鸥的印务店印制宣传品,直到这学期初,未央地图印刷时,老板提的价格为3000张共850元,打折痕的话再加100元。我们达成协议之后,将版面拷给他等待出品,可是却又接到电话,称折痕要打三条,要再加一百,这时如果重新选择供应商显然来不及了,只有将价格讲到1020元,勉强接受现实。之后,我们又去旁边那家印务店,他们的生意却明显冷清下来,所以同样的1000张贵宾卡制作,要比力鸥便宜200元。

说到这里,我很遗憾现在才阅读《竞争战略》这本书。书中在购买战略这一节讲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战略来克服或缓解供应商的实力,比如分散购买、避免转移成本等。如果我们将所要印制的宣传品交给两家去做,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的在不同印刷类别上的价格差异(哪个更低),引起两家供应商之间的竞争,避免他们试图提高我们的转移成本,还可以加

快产品印制的进度。但随后我想到,印刷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他的成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量”,如果把同一个产品交给两家去做,就意味着需要他们在同一个项目上做两张胶片,用两份人力,做“量”很少的一个项目。这显然对大家都不合算,对商家吸引力不高,我们也会因此而支付更多成本费用。可是,我们可以通过将相同类别的不同项目交给两家同时去做,这样解决了“量”和吸引力的问题,也做到了分散购买,使长期的成本变得更低。

我们在之前选择力鸥时,并没有和他们签定长期供应合同,不存在转移成本,所以现在我们同时选择这两家作为长期供应商,分散购买。另外在印刷类别上,两家可能制定的价格不太一致,会出现一家印制名片比较便宜,而另一家则印制传单价格较低的状况,我们可以在类别上选择供应商,在QQ上询问报价,确定项目成本最低。这样一来,我们现在又将印制成本降了下来,还以代金券为例,是每千张40元的价格。也许以后我们业务量较大时,还会对这个成本价表示不满,可能到那时会考虑剥掉印务店这一层,直接找到他们背后的印刷厂,将利润进一步提高。

最应该看的一章,“基本竞争战略”,是我后来才看的。在这一章中,让我发现了一个餐厅面临的严重问题,却没有办法去解决。

基本竞争战略有三,总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目标集聚。而我们的一个顾客,食堂二楼蓉和餐厅,夹在中间,利润无法维持。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有龙腾旗下的一楼主食堂——芙蓉食堂,有怡东国际酒店在隔壁开的员工餐厅——怡苑美食城,还有后门的摊摊点点。

一楼主食堂大体上采用总成本领先战略,它庞大的饭卡持有群是全体理工学生和部分教职工,在这样的半垄断之后,他们与供应商谈判时有更大的主动权,他们的原材料成本可以降到最低。这一点我们的主人公二楼蓉和餐厅远远比不上,没有办法在成本上下工夫。

怡苑美食城采用目标集聚战略。他们主要消费对象是怡东国际酒店的员工和部分消费水平中等偏高的学生群。即便怡苑美食城在这部分学生群上收益不佳,怡东的员工们也是怡苑美食城存在的必要原因。这一点使二楼蓉和餐厅客的源稳定性比不上他们。

再看虽不起眼但拥有庞大消费群的理工后门摊点。他们采用了目标集聚与差异化战略并行。目标顾客是力求方便快捷并注重口味的学生和不按点吃饭无法选择食堂的学生。差异化显现在他们每一家的口味独特,提供很大选择余地。例如有一家推出小豆现磨豆浆,一杯2元,价格是食堂豆浆的4倍,却生意火爆。这一点,蓉和餐厅也比不上。

而蓉和有什么呢?他的定位是什么,目标客户群是哪部分学生,我们广告代理者不知道,连他们自己也并不清楚。正是由于蓉和没有给自己一个定位,导致了这夹在中间的尴尬境地自开业持续到现在。虽然帮他们做过一些广告,但还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最近几天,我们在给蓉和策划一项代金券的宣传广告,希望将客流吸引到二楼,但效果很不明显,我更加意识到,一个清晰的定位和一个基本竞争战略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寸步难行。

我想帮助蓉和餐厅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但是没有想到好的办法。低价做不到,高品质他们觉得太难,管理者的思想较为保守,连广告都不想投入,就更不愿意冒高风险改变。蓉和餐厅处境艰难,几乎没有固定消费群,没有发展前途(在这里如果老师您有好的办法请给我一些指示,帮助他们找到一个确切的消费群)。

写到这里发现自己的“论文”字数达标了。虽然并不符合标准论文的格式和论调,但可以算是读书中的思考过程记录、整理。

篇6:战略质量管理

一、我队人员构成情况分析我队现有员工190名,其中长期合同工11名,短期合同工179名,取得高级资格证书的3名,中级资格证书的2名,初级资格证书的30名,大专以上学历的4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员工10人,初中文化程度的员工138名。小学文化程度的员工30名,属文盲的员工8名,从中反映出,生产一线技术操作员工比例严重不足,人员结构严重失衡,素质参差不齐,人岗不匹配的矛盾异常突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以员工技术培训为核心切实加强实效性更强的员工培训工作。

二、~年人力资源工作规划 一是~年,在35名员工已取得技能培训资格证的基础上,要有11名初级工拿到中级工证书,在37名城镇户口的长期、短期合同工中,要有16名无证员工拿到初级工证书。力争取得资格证书的员工达到职工总数的30%。淘汰3-5名文化层次低,操作技能差,不愿学习,不要求上进的员工; 二是现有的7名电钳工中有2名已取得采煤初级资格证书。今年要进行转岗培训要求拿到电钳工初级资格证书,其余5名要有3名拿到电钳工初级资格证书,力争在3年内7名电工中有2名员工取得高级资格证书,4名员工取得初级资格证书,同时利用公司~年职业技能鉴定的机会,要求7名维修工和8名下料工中有4名维修工拿到初级资格证书,4名下料工拿到小绞车工初级资格证书,3年内有4名维修工和4名下料工拿到中级资格证书,其余拿到初级资格证书,三是结合传导型绩效管理办法,分别从劳动纪律、工序操作、生产任务、工作质量、机电设备、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学习培训八大项进行层层分解,层层传递压力。全力引导员工从干好自己的每一件事做起,提高每个员工战略管理意识,使战略管理工作在班组加强,在岗位上体现,在作业环节上渗透,切实发挥鼓舞士气、凝聚人心,调动积极性的作用。我们将扭转往日每日一题只注重过程忽视结果的弊端,注重职工培训的实效性,班前会上提出的问题在工作面落实80%以上,员工都能掌握的每日一题培训方法。并把培训工作重心下移落实到班组,责任到工长班组长的身上,书记、技术员重点把好指导、考核、审查关。四是改变以往的考试方式:由班前会发卷、拿回去、答卷,改为集中考试、统一阅卷。这样既检查了学习效果,又检查了班组落实效果,从中使职工掌握学习效果的真实性。五是加大对培训效果的考核力度,实行奖罚分明,并层层分解到绩效考核之中,以此提高职工的积极性。六是以“学、练、强、争”为主要内容,着重引导职树立四个观念,实现四个转变。四个观念即:不断学习、终生学习的观念;知识就是财富、技能就是身份的观念;有知识才会有力量的观念;实力在于学习力的观念。四个转变即:观念上由一纸文凭定终身向终身学习转变;内容上由单一的岗位技能培训向提升学习能力转变;方式上由“缺什么、补什么”的被动学习向超前跨岗学知识,学本领转变,逐步建立一支适应羊场湾煤矿生产运营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三、~年安全生产工作规划 截止~年年底,Y262(1)采煤工作面平均进尺为320米,剩余1178.9米(至北翼第二个切眼),三班生产,按98%的循环率计算,每月进尺88.2米,可采期为12.8个月,预计放假时间为87天,预计Y262(1)采煤工作面在~年四月下旬收尾。按照矿~年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达标规划,采煤专业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二级标准,要求采煤工作面安全工程质量得分在80分及以上,优良品率100%。我队将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和矿规划要求开展工作。具体采取以下措施:

1、严格执行矿建立的质量标准化周检制度,定时定员参加,对出现的问题按照“五定”的要求进行落实处理。

2、~年将开展一系列的质量标准化专项会战活动,根据矿要求将开展矿井防治水会战活动、“一通三防”管理会战活动、机电运输管理会战、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和爆破会战活动。我队根据各活动具体安排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落实负责人、落实时间,落实处理措施。

3、我队生产技术基础管理工作,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内业,以表格、数字的形式传达信息。严格落实规程、措施编制、审批、贯彻、落实关,并由技术负责人在工作面现场检查执行情况,及时反馈到矿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4、针对采煤工作面“一通三防”、“一炮三检”“三人联锁放炮”制度的落实与监督管理工作,落实采煤工作面班组长、工长安全生产责任制。

5、采煤工作面的日常管理工作,落实谁入井、谁检查、谁负责的工作机制。

6、狠反“三违”,对三违人员决不姑息纵容,对习惯性违章作业现象采取戒勉的方法,一次给予警告,二次给予培训学习进三违~培训。三次建议人力资源部给予解除劳动合同。

四、充分发挥管理的激励机制培养人才,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一是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职业技能竞赛等形式,提高员工安全技能,并从中将技术上的尖子、业务上的能人破格提拔、重奖的手段,激励其学习业务,提高学技术的主动性。二是对员工接受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情况,列入班组考核内容,对学员在学习期间的工资、奖金与考核成绩挂钩,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学员和完成培训计划情况良好的班组在全队超额工资分配上给予奖励,员工在岗位技能考试中的成绩,也作为班组和员工年终评先选优的考核标准,使学有所成的员工名利双收。三是彻底打破长期合同工和短期合同工的身份界线,为那些生产骨干中的短期合同工提供学习深造机会,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扎根矿山、奉献煤海,对那些文化水平低、操作技能差,敬业精神不强的员工进行培训、筛选、淘汰,使他们产生压力和动力,以此事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创建学习型区队,加快区队文化建设步伐 按照《羊场湾二矿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实施意见》,结合我队实

际情况,把~年作为我队区队文化建设推进年,完善创建学习型区队、班组、个人、家庭整体规划,通过学习日、班前会、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对员工进行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宣传教育,启发员工增强学习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一是着重解决好“为什么要学习”的问题。二是着重解决好 “学什么”的问题。三是什么时候学的问题 四是着重解决好 “怎样学”的问题。五是着重解决好“学了干什么” 的问题。

六、我队现有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方面尚有一些空白,需进一步完善。

1、区队战略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

2、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

3、职工教育培训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

4、员工职业技能鉴定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

5、劳动力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

6、区队文化建设管理制度

7、员工奖惩21条、劳动合同的配套管理制度 以上空白的管理制度力争在6月底前完善。

上一篇:教师先进表彰时讲话稿范文下一篇:学生集会讲话稿-复习备考从七“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