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护理学教案

2024-05-03

心力衰竭护理学教案(精选8篇)

篇1:心力衰竭护理学教案

社区开展产后访视的重要性

贾琼

九江学院护理学院(学号11017010123)

指导老师:汪娩南

摘要:为了适应医疗模式的转变,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产后产妇和新生儿住院时间逐渐缩短。出院后依然会在产褥期护理及新生儿护理中面临各种问题,因此产后访视是促进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1]。近些年,在产后访视开展工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还需改进。现将产后访视的重要性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综述。

关键词: 产后访视;重要性;问题;改进

产后访视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访视可了解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给与健康指导。产后访视是护理工作的延伸,在产褥期保健中起到重要作用。现将产后访视的重要性及评价综述如下。1.产后访视的运作[2]

1.1 物品的准备 救护车一辆,婴儿磅秤,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量仪,出诊药箱内药物

器械及消毒物品分层放置,按序排放,取用方便。

1.2 人员准备 设立专职产后访视小组并进行培训产后访视小组由5名成员组成,3名高年资的妇幼医师,2名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在上岗前接受培训,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等法规文件。

1.3 建立联系,信息反馈制度 按照产后访视文件的规定,在偿付出院前发给 每位产妇3张“产后访视回执”,并规定了到家庭访视的时间,第一次在产后出院3天内,第二次在产后14天,第三次在产后第28天。产后访视员在每次访视完毕后,取回产妇签名的“产后访视回执”,作为访视依据,并将产妇产褥期医疗保健情况和新生儿方式情况及指导处理意见分别登记在《孕产妇系统管理保健手册》和《宝宝健康手册》上,作为产妇保健系统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环节。2.产后访视的内容 包括母亲体温、血压、饮食、睡眠、大小便、精神、情绪、喂养方式,检查乳房以及乳头情况、有无红肿,乳头有无皲裂,注意乳房胀满程度、乳量多少等,检查子宫底下降程度,有无压痛、检查腹部或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恶露颜色及气味、产褥期症状等。指导产妇全面合理的营养,进行乳房护理指导,母乳喂养指导,指导产妇体能训练,保证产后4-6个月纯母乳喂养,产妇卫生避孕知识,了解产妇心理状况等。常规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精神状况、呼吸及体温,吸吮反应、进食情况、黄疸等做重点检查。讲解新生儿生理特点,检查脐带是否脱落、脐周有无红肿和分泌物,示范新生儿穿衣、游泳、抚触、脐部及臀部护理的操作及护理注意事项[3]。

2.1 母乳喂养 宾美英[4]对2360例新生儿进行产后健康状况的研究,结果表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患病率明显低于人工喂养组,说明母乳喂养的重要性。蒲小妮[5]通过研究不同次数的家庭访问后认为,加强家庭访视可显著提高4-6月的母乳喂养率,保证了母婴健康。

2.2 产妇出现的问题 鲁涛[6]通过对1229例产妇的方式中发现,妇女产褥期最常见的健康问题排名前6位依次是乳腺问题、肛肠疾病、乳汁分泌不足、腰腿疼痛、乳汁淤积、痔疮,不良的活动习惯为活动少不做产后操、紧闭门窗、不晒太阳、不刷牙、不洗头、不下床。通过产后访视可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给予治疗和指导,效果显著。性生活应在待产后(分娩后6周)检查完毕恶露干净、生殖器已复原情况下恢复,哺乳者不宜采用药物避孕,哺乳期无月经困难于预测排卵何时恢复,要坚持避孕。[7] 2.3 新生儿出现的问题 刘爱君[8]对209例新生儿分别在第7天、第14天、第28天进行家庭访视,发现新生儿常见的护理问题为黄疸、脐部渗液及脐炎、湿疹、惊厥、保暖过度、捆绑新生儿、夜啼、正确进行新生儿抚触、预防接种。对此在访视过程中给与针对性的干预,育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4 意义 产后访视直接关系到产妇康复,婴儿健康成长和母乳喂养的成功[8]。通过产后访视母乳喂养率达到90%以上,新生儿均未发生脐带发炎,无核黄疸发生,例数极低体重儿均顺利过渡到母乳喂养[9]。产后访视及健康指导是护理工作的延伸,弥补了产妇住院时间短的不足,将护理工作延伸到了产褥期结束甚至更远,护士走出医院,深入社区,走进家门,传递健康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鼓励并指导产妇及其家属参与到健康护理中,让他们 2

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使产妇得到及时正确的帮助[8]。3.产后访视服务现状

3.1 产后访视服务知晓率 岳廷棉[10]及其同事进行回顾性调查后表明,产妇对产后访视服务的知晓率并不高,仅为61.30%,尤其是外来人口的知晓率更低,而且知晓的途径也很有限。

3.2 产后访视率 《全国城乡孕产期保健质量标准和要求》规定了城市产后28天内应进行3次访视,其访视率应达到80%。然而在岳廷棉[10]等调查后访视率为76.97%,并不十分乐观,需要大幅度提高才能符合当前的实际要求。在未做访视的原因进行调查,除了在“月子中心”外,因无人上门或电话随访占52.80%,拒绝访视占30.77%原因为有问题可以找医院、自己可以解决、月嫂的帮助和(或)自己为经产妇有经验等,对提供的服务不信任占一定比例,因有偿服务不愿花费并未构成拒访的主要原因。

3.3 访视满意度 满意度高低反映了产后家庭访视服务的质量已经被纳入工作考核标准,岳廷棉[10]等的调查结果为产后访视满意度为68.79%,满意度较低。4.产后访视的新模式 覃桂荣[11] 在对62例产妇实施新模式的产后家庭访视,干预组由产科责任护士、接生助产士、心理咨询师、产科医生、儿科护士组成家庭访视小组,2人一组,在常规产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的基础上进行新模式的产后家庭访视。开展产后新模式易使产妇产生信任感,提高产妇的满意度,有效帮助产妇适应产后生理心理变化,降低产褥期生理疾病发生率及产后情绪不良、抑郁症的发生。

5.产后访视护理记录单 刘瑞贞[12]等按《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要求,结合护理工作实际制定了产后社区访视护理记录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⑴ 记录单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了产后社区家庭访视护理工作的过程,可为日后查证提供依据。⑵记录单采用了标准化格式,减少了社区护士书写护理记录单的时间,有更多的时间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社区护理的服务质量。⑶ 产后社区访视护理记录单可提供给其他工作人员,时期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问题有所了解,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和指导。同时也可作为科研、教学的素材,为同行间的交流、协作提供依据。

目前产后访视工作开展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我国目前从事家庭访视人员有医 3

生、护士、助产士等组成,但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13]护理人员综合素质不够,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服务知晓率较低,方式率和服务满意度均不高,因此要重视产后访视工作的开展,加大产后访视工作的教育宣传力度,优化访视服务,提高访视率和满意度。完善服务机制,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完善社区妇幼保健体系,可以从胎儿期就对孕妇进行管理,从婴儿出生就建立健康档案,改进健康教育方式和载体,应充分利用现代传媒进行宣传,以扩大覆盖面,是产妇及其家属更好地配合和支持访视人员。[14]

参考文献:

[1] 张宝芸,郭秀静,王玉琼.医院开展产后家庭护理访视现状分析.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5):57.[2] 王晓春.产后访视在社区保健中的作用.中国实用医药,2007,2(4):101.[3] 费秀英.社区产后访视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10,25:4501.[4] 宾美英.2460例新生儿产后访视健康状况分析.中国保健营养,2012,7:2245.[5] 刘爱军.产后访视中新生儿常见护理析.临床合理用药,2012,5(3A):150.[6] 鲁 涛.1229例产妇产后访视结果分问题及对策.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4):96.[7] 程 梅,陆 梅,吴秀华.产后家庭访视的护理指导.临床调护中国民间疗法,2012,20(5):69.[8] 蒲小妮.产后家庭访视与4-6月母乳喂养的关系.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152.[9] 李 玲.产后访视服务方法对母婴保健的效果分析.中国优生优育,2012,18(2):100.[10] 岳廷棉,朱丽萍,李莉.社区产后访视服务现状调查及分析.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0,1(5):269.[11] 覃桂荣.新模式产后家庭访视对产妇产褥期身心康复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2,18(9):20.[12] 刘瑞贞,李华喜.产后社区访视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护理学报,2006,13(6):56.[13] 王风云.产后访视需求的调查分析.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25(2):206.[14] 贺 荣.产后访视在妇幼卫生工作中的重要性.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1591.4

篇2:心力衰竭护理学教案

1 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心衰是一种难以彻底治愈的疾病,加之反复发作易造成心理负担,因此许多患者丧失信心,并对此病有一种恐惧心理,担心心衰发作而情绪反应敏感。对于此类患者,要热情、耐心地给予护理并加以安慰。为患者讲解心衰的医学知识,如心的起因、治疗、预后等,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使其对所患疾病有个初步了解,从而正确指导患者的饮食、治疗、用药、活动量等。这样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情绪镇静、不急躁,从而使患者积极地参与及配合治疗。来源:考试大

2 积极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康复

来源:考试大

心衰患者自信心的降低和依赖感增强常导致患者需要永久的药物治疗,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很重要的,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起指导—合作或共同参与的护患模式,就是说让患者参与治疗和自我护理。为此要经常听取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意见和要求,这种模式使患者获得了某些权利,人格也受到了尊重。在护理中共同参与疾病的治疗护理,不仅调动了护士积极性,而且调动了患者的积极性,这对护理质量和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护患关系的融洽以及疾病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3 创造和谐的生活环境,巩固疗效果

应让患者家庭成员了解心衰的疾病知识,以便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避免易发作因素,患者的家庭成员也应帮助患者树立起坚持治疗疾病的决心,引导家庭成员给予心衰患者心理支持。鼓励患者参加各种娱乐活动,调动生活情趣,使其思想放松,注意力转移,调整心情,提高免疫力,加强身体素质,从而减少心衰的发生。

4 做好情志护理,搞好护患交流来源:考试大

护理人员要耐心聆听患者的讲述,要让其感觉到护士在专心致志地倾听他的诉说,而且是十分认真地对待他的问题。应针对患者所提出的要求和意见给予正确指导和最大限度的满足。护理人员要有计划地使患者与外界保持联系,让其看报、讨论实事,了解科技发展的前景和动态,使其相信科学,相信医疗技术。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思想交流,交流时态度要坦诚,时刻以乐观开朗的情绪、态度去感染患者,做好护患之间的交流,能有效地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促进患者处于有利于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真正发挥心理护理的作用。

5 给予鼓励保证来源:考试大

篇3:心力衰竭护理学教案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370例, 年龄≥65岁, 其中男204例, 女166例, 平均年龄 (70.96±16.98) 岁。心功能Ⅰ级72例, 心功能Ⅱ级164例, 心功能Ⅲ级130例, 心功能Ⅳ级4例。原发病:肺源性心脏病98例, 冠心病96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142例, 风湿性心脏病6例, 慢性肾功能不全8例, 均好转出院。

2 护理研究

2.1 住院期间护理

2.1.1 体位:

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主要措施之一, 可使机体耗氧明显减少, 肾脏供血增加。有利于水肿的减退。如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症状时, 要立即采取半卧位或坐位, 以减少回心血最, 改善肺瘀血, 增加肺活量, 从而减轻呼吸困难, 使患者舒适。方法:摇高床头, 或用靠背架及枕头将上身抬高45°或90°使成半卧位或坐位, 腰部垫以薄枕, 下肢屈膝, 抬高30°, 以防下滑[3]。

2.1.2 吸氧:

患者出现气急、发绀时, 必须立即给氧气吸入, 一般为低流量 (2 m L/min) 持续吸氧, 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为1~2 m L/min, 病情控制后改间断吸氧。

2.1.3 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反复发作, 病程长, 常有紧张、焦虑、烦躁不安, 这些因素能影响大脑皮层交感-肾上腺系统, 加重心脏负荷。同时由于肾血管收缩, 血流量减少, 导致抗利尿激素和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分泌增加, 造成水钠潴留, 也使心衰加重。护士要注意同情, 安慰患者, 及时执行医嘱, 主动解决其生活上的困难, 在患者面前不随便谈论患者的病情, 做好家属思想工作, 尽量避免一切不良刺激。本组16例患者由于家属配合不好, 造成患者烦躁不安, 病情加重, 延长住院时间[5,6]。

2.1.4 饮食:

饮食治疗的原则是限制水分, 予以低热量、低钠、低脂肪且易消化的饮食, 少吃多餐。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钠盐限制一般不必过严, 因为利尿剂广泛用于治疗心力衰竭, 疗效良好。另外, 老年人体液总量较少, 远侧肾单位重吸收钠的能力下降, 使钠丢失增多, 易引起脱水, 血压下降, 血液浓缩、血栓形成, 对食量少的患者, 可不限钠, 以免影响食欲, 但在心力衰竭急剧加重期间, 特别是利尿剂失灵的情况下, 需严格限钠, 每天不超过2 g, 要鼓励患者进食含钾高的食物。由于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负担, 加重心力衰竭, 故对便秘者要鼓励其在饮食中适量增加粗纤维食物, 以刺激肠蠕动, 缓解便秘[7,8]。

2.1.5 用药护理:

老年人药物排泄缓慢, 易引起严重毒副作用, 在应用洋地黄、利尿剂、扩血管药时, 需掌握药物的剂量、用法及毒副作用, 便于观察和处理。一旦出现洋地黄毒性反应, 要立即停药、补钾、治疗心律失常。如特殊情况不能及时服药者, 要作反复交待, 最好取得家属合作。

2.1.6 加强病情观察:

由于老年人生理功能的改变和老化使其临床表现不够典型或被其他病症状所掩盖, 应引起重视。如老年患者多有脑动脉硬化, 或曾患过脑血管疾病, 使大脑功能受损, 记忆力减退, 从而导致意识障碍和失眠等, 所以护士应特别注意对患者的意识观察, 定时巡视病房, 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及性格特点, 随时发现患者可能出现的意识障碍表现, 及时与医师联系妥善处理[9]。

2.1.7 重视宜传教育:

忧虑和沮丧、愤怒和挫折是常见的加重身体疾病的行为方式, 常加重心力衰竭, 应采取措施使其摆脱这些因素。疾病的复发、活动的限制、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都易使患者产生失望情绪。通过恰当咨询和宣教, 往往会使疾病好转。医护人员的关心、同情都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莫大的安慰。

2.2 家庭护理:

即使心力衰竭急性症状在医院使用药物治疗而得到缓解, 出院后也需一段时间的卧床休息, 使其逐渐恢复。因此要给患者作好康复指导,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加快心功能恢复, 预防疾病复发。

2.2.1 避免诱因:

感染是诱发心衰的常见原因, 所以慢性心衰患者无论何种感染, 均需早期应用足量的抗生素。老年体弱患者感染时症状不典型, 体温不一定很高, 仅表现为食欲不佳、倦怠等, 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要告诉患者增强体质, 防止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肠炎等。本组370例患者其中228例 (61.6%) 由于合并不同程度感染而诱发或加重病情, 所以一旦发生感染, 要立即治疗[10]。

2.2.2 合理休息:

除午睡外, 下午宜增加数小时卧床休息, 可下床做些散步、气功、太极拳等活动, 但要掌握活动量, 要根据心力衰竭程度而定, Ⅰ度心力衰竭者要延长午休时间, 限制日常活动量, 可短距离散步;Ⅱ度心力衰竭者予短时间全休, 允许做些短时间的轻微活动及下床后排便;Ⅲ度心力衰竭者以绝对卧床休息为主, 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量, 活动以不出现症状为限, 老年人休息时间稍长, 要避免不必要的长时间休息, 以免引起血栓栓塞性疾病, 关节僵硬, 肌肉萎缩等合并症发生。本组4例 (1.1%) 发生下肢静脉血栓, 经及时溶栓治疗后均好转。所以, 对需长期卧床的, 要定期帮助作被动的下肢运动。

2.2.3 合理用药:

要叮嘱患者严格按医嘱用药, 切忌自作主张更改或停用药, 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应熟悉常用药的毒副作用, 这样有利于不良反应的早发现、早就医、早处理。

2.2.4 皮肤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被迫采取右侧卧位, 所以应加强右侧骨隆突处的皮肤护理, 预防褥疮。可为患者定时按摩、翻身, 护理动作应轻柔, 防止皮肤擦伤。对水肿严重者的皮肤更应加强保护。

2.2.5 定期复查:

应定期抽血复查地高辛浓度和血钾、钠、镁及尿素氮、肌酐等。并定期复查心电图, 心功能测定可每3个月检查一次, 我们对所有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均印制随访复查表, 及时填写各种症状、体质量、24 h尿量以及各种化验检查, 并根据病情由医生决定药物是否需要调整[11]。

2.2.6 自我监测:

篇4:心力衰竭护理学教案

关键词:心力衰竭诱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41-02

1心力衰竭

1.1心力衰竭(heartfailure)。在臨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常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是指心脏当时不能搏出同静脉回流及身体组织代谢所需相称的血液供应。往往心脏因疾病、过度疲劳、排血功能减弱等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1.2诱因。

1.2.1心力衰竭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脏机能下降,从而导致心肌功能下降,心脏所输送的血液很难满足身体自身的需求,从而引发相关的疾病,诸如性肺梗塞心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硬化、肺气肿或其他慢性肺脏疾患等均疾病。而这些疾病都是可能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同时,妊娠期间的妇女、过度劳累的体弱者、静脉内迅速大量补液等人群均属于加重心脏负担的群体,皆有可能诱发心力衰竭。

1.2.2冬春季节天气寒冷、温度变化大,很容易感冒并由此患上肺部感染,这恰恰是引起心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肺部感染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使心脏跳动的频率加快。人的体温每升高1度,心跳会增加16次左右,心跳加快,增加了心肌的耗氧量,使心脏本身所需求的养分增加,但心脏的功能却不能提供,这种恶行循环的结果就是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过度的体力劳动,以及情绪激动都会诱发心衰的发生。人们都知道,剧烈活动以及情绪过度激动,易导致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发生脑出血、心肌梗死,也会导致心力衰竭。

1.3早期症状。心力衰竭主要以老年人为最多。随着增龄心血管系统及其他系统在形态与功能上均发生一系列变化即所谓“生理性老化”。同时老年人又常有多系统、多器官疾赋存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发生变化。抗病能力。

早期心衰的表现并不典型,有的患者会在进行较为剧烈的活动时出现气短,上楼时胸闷、气短,休息后即可缓解。有的晚上入睡后憋气戟胸闷,需用好几个枕头垫高才舒服,每晚双下肢浮肿、疲乏无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除上述临床表现外,还可进行一些常规检查如心脏超声,它是目前诊断心衰最准确、最简便、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的方法。还有一些隐性心衰者自己并末感觉特别异样,如不是心脏超声等检查表明其心脏增大、功能减弱,这些患者几乎与最佳的治疗时期擦肩而过。

2心力衰竭病人护理的注意事项

2.1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从而保证足够的睡眠,在饮食方面,在盐的摄取量上一定要注意。一定要以清淡为主,这样可以防止水在体内长时间的滞留,从而减轻心脏负担。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多维生素、易消化为宜。注意要少食多餐,不宜过饱,因为如果摄取的食物量过多,会导致身体器官承受过多的负担,尤其是在心脏机能下降的情况下,很容易诱发心力衰竭。保证病室的安静舒适,空气新鲜,在冬季尤其要注意保暖,防止患者着凉。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在加强对其皮肤护理,保持床铺整洁,防止褥疮的发生。患者便秘的情况下,要使之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勿用力,严重这可服适量缓泻剂。呼吸困难时,给半卧位,低流量吸氧。如发生急性肺水肿应给予端坐位,两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水肿,高流量吸氧4-6升/分,或氧气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酒精。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心率、心律、脉搏、呼吸及血压等,做好认真记录。而且需要严格掌握输液速度,以15-20滴/分为宜,同时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同时,需要根据病人的特点制定带有预见性的护理计划,加强夜间尤其是上半夜对患者的巡视。

2.2在治疗心力衰竭中洋地黄类的药物属于常用的有效药物。但是因为该药物的有效治疗量同中毒量变准的含量相进,极易导致中毒现象的出现。因此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变化,并且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不适。从而针对出现的状况,及时作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同时还要注意病人有没有其他疾病,从而可以在药物治疗前为医生作出最科学的治疗方案提供基础保障。在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硝酸甘油、压宁定、硝普钠等药物的病人,要严格听从医生的嘱托。严格控制用药量,而这类药物使用微量注射泵静脉疗效最好,但是护理人员在患者使用期间要加强巡视,关注患者的体重变化。因为体重和排尿量都是观测患者体内水负荷变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护士也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托在相应的时间对患者的体重、腹围进行测量,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同时要定期检查患者的电解质、心电图,了解病人在这方面的平衡状况,从而及时纠正病人出现的问题。

2.3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加强心理护理,态度和蔼,给予精神安慰,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从而更好的了解病人的身体情况。有报道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护士可以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嘱咐,讲述禁忌事项与家庭护理的知识。对于一些病程相对较短的患者,要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身体状态,更要加强他们对健康的认知教育。只有提高了病人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才更有助于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从而合理的安排生活作息。同时要让他们明白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从而提高患者出院后对后期治疗的连贯性和科学性,以减少疾病加重和复发。

参考文献

[1]刘风纯,杨文东.药物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的变化研究.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1)

[2]贾海莲.卡维地洛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高龄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导刊,2012(2)

篇5: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ppt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ppt

对于一个心力衰竭的`病人,正确的护理和保护能起到一种很好的维护作用,提升心力衰竭病人的生存力,该怎么进行这部分的医学护理教学呢?下面就为大家提供一个精美的心力衰竭病人护理ppt模板。

  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ppt

篇6:病理学之心力衰竭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题 【A1型题】

1.下列哪一项最符合心力衰竭的概念

A.心脏的收缩功能发生障碍 B.心脏的舒张功能发生降曙 C.心输力量绝对下降 D.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E.心泵功能不全

2.心力衰竭最具特征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

A.循环充血 B.血压下降 C.心输出量降低 D.肺循环淤血 E.循环障碍

3.下列关于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哪项概念是错误的

A.心输出量较发病前有所下降 B.心输出量可高于正常水平C.组织供氧相对增加 D.心输出量相应增加 E.心脏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

4.下列疾病中哪一种不引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严重贫血 C.维生素B1缺乏 D.妊娠 E.高血压病 5.下列疾病中哪—于舒张功能不全衰竭

A.高血压性心脏病 B.二尖瓣狭窄 C.三尖瓣狭窄 D.心肌缺血 E.缩窄性心包炎 6.下列疾病中哪—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A.人肺源性心脏病 B冠心病 C恶性贫血 D.高血压病 E.心包炎 7.心脏右室压力负荷过度可见于

A.肺动脉瓣狭窄 B.高血压 C.主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三尖瓣关闭不全 8.下列哪一项不是由于容量负荷过度导致心力衰竭的

A.高动力循环状态 B.动脉瓣膜狭窄 C.主动脉瓣关闭不舍 D.二尖瓣关闭不全 E.三尖瓣关闭不全 9.下列疾病中哪一种不会出现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A.高血压病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心肌病 D.冠心病 E.心瓣膜病 10.心力衰竭的诱因可见于

A.全身感染 B.酸中毒 C.心律失常 D.妊娠和分娩 E.以上都是

11.心肌舒缩的基本物质有

A.肌球蛋白 B.肌钙蛋白 C.原肌凝蛋白 D.钙离子 E.以上都是 12.决定心输出量最关键的因素是

A.兴奋性 B.自律性 C.传导性 D.收缩性 E.肌膜动作电位

13.在心肌兴奋收缩中起耦联作用的电解质是

A.K+ B.Na+ C.Mg+ D.Ca2+ E.Cl-14.下列哪项与心衰时心肌舒张功能障碍有关

A.心肌细胞凋亡、坏死 B.钙离子复位延缓

C.胞外钙内流障碍 D.肌钙蛋白与Ca2+ 结合障碍 E.肌浆网Ca2+释放减少

15.急性心力衰竭时下列哪项代偿力式不可能发生

A.心率加快 B.心肌肥大 C.心脏扩张 D.血容量增加 E.神经体液代偿 16.下列何种疾病较早即可引起离心性心肌肥大

A.高血压病 B.肺源性心脏病 C.主动脉瓣闭锁不全 D.冠心病 E.肺动脉瓣狭窄 17.下列何种疾病不引起向心性心肌肥大

A.高血压病 B.肺源性心脏病 C.主动脉瓣闭锁不全 D.冠心病 E.肺动脉瓣狭窄

18.下列何种疾病可引起向心性心肌肥大

A.高血压病 B.高动力循环状态 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二尖瓣关闭不全 E.三尖瓣关闭不全 19.心肌纤维呈串联性增生的主要原因是

A.心脏长期前负荷增加 B.心脏长期后负荷增加 C.心率加快 D.心肌能量代谢障碍 E.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降低

20.心脏向心性肥大的本质是

A.心肌纤维呈串联性增生 B.心肌纤维呈并联性增生 C.心肌纤维长度增加 D.心肌细胞数目增加 E.心脏明显扩张 21.心脏离心性肥大的本质

A.心肌纤维呈申联性增生 B.心肌纤维呈并联性增生 C.心肌纤维增生 D.心肌纤维化 E.心肌细胞数目增加

22.心脏离心性肥大的主要发生机制是

A.心脏收缩期阻力过大 B.冠脉血流量增加

C.舒张期室壁张力增加 D.心率加快 E.心输出量增 23.心力衰竭时下列何种变化无代偿意义

A.心率加快<180次/分 B.心率加快<180次/分

C.肌节长度<22um D.血容量增加 E.血流重分布 24.心脏扩张肌节的最适长度为

A.2.0 um B.2.1 um C.2.2 um D.2.3 um E.2.4 um 25.心力衰竭时血液灌流量减少最显著的部位

A.皮肤 B.肝脏 C.脑 D.肾脏 E.骨骼肌

26.下列哪种情况易出现右心离心性肥大

A.高血压 B.室间隔缺损 C.肺源性心澄病 D.冠心病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7.左心衰竭时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

A.肺淤血、肺水肿 B.肺动脉高压

C.入睡时造成神经兴奋性升 D.入睡后中枢神经抑制 E.平卧后胸腔容积减少

28.劳力性呼吸困难时下列哪一项不存在 A.体力活动时需氧增加 B.体力活动时CO2排出增多 C.体力活动时心率加快 D.体力活动时回心血量增加

E.体力活动时C02潴留

29.下列哪一项不是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不足的后果 A.皮肤苍白或发绀 B.肝肿大压痛

C.疲乏无力、失眠、嗜睡 D.尿量减少 E.心源性体克

30.右心衰竭时不可能出现下列哪种变化

A.水肿 B.颈静脉怒张 C.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D.肝脏肿大伴有压痛 E.两肺湿罗音并咳粉红色痰

31.心力衰竭的变化中下列哪项说法不准确

A.心脏肌源性扩张 B.心输出量一定低于正常水平C.血液重新分布 D.血压不变或降低 E.静脉淤血静脉压升高 【A2型题】

32.王某,女,60岁,有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史30年,近几年病情加重,活动后有明显疲乏、心悸、呼吸困难,严重时有下肢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等表现,该患者可能出现以下哪种并发症

A.大叶性肺炎 B.急性肾炎 C.呼吸衰竭 D.左心衰竭 E.右心衰竭

33.患者,男,62岁,近年来间歇性心前区疼痛,向左肩左臂放射,某天在与人发生争执时突感心前区疼痛,气急、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抢救无效死亡。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该患者发生心衰的机制是什么?

A.心肌收缩性减弱 B.心肌舒张功能异常 C.心脏前负荷过重 D.心脏后负荷过重 E.心肌能量利用障碍 【B型题】

A.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B.上动脉瓣关闭不全 C.肺动脉辩狭窄 D.主动脉辨狭窄 E.心室间隔缺损 34.上述哪一种病可产生右心室前负荷过度 35.上述哪一种病可产生右心室后负荷过度 36.上述哪—种病可产生 左心室前负荷过度 37.上述哪一种病可产生左心室后负荷过度

A.右心室容量负荷增加 B.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 C.右心室压力负荷增加 D.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 E.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 38.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可引起 39.高血压病时引起 40.心肌病可引起

A.心肌能量生成障碍 B.心肌能量利用障碍 C.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 D.收缩相关蛋白破坏 E.心肌肥大的不平衡生长

41.高钾血症引起心力衰竭的机制主要是 42.酸中毒引起心力衰竭的机制主要是 43.严重贫血引起心力衰竭的机制主要是 44.维生素Bl缺乏引起心力衰竭的机制主要是

A.心肌细胞增生 B.心肌细胞变大 C.肌节纤维呈并联性增生 D.肌节纤维呈串联性增牛 E.心肌扩大

45.心肌离心性肥大的机制是 46.心肌向心性肥大的机制是

A.收缩期室壁张力降低 B.舒张期室壁张力增高 C.心肌收缩力降低 D.冠状动脉血流量升高 E.心脏后负荷增加 47.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引起 48.病毒性心肌炎

49.高血压病可引起 【X型题】

50.引起心功能不全的原因包括 A.心肌负荷过重 B.心肌代谢障碍 C.心肌病 D.严重心律失常 E.冠状动脉功能不全 51.容量负荷过重引起心力衰竭可见于

A.高血压病 B.心脏瓣膜关闭不全 C.急性心肌梗死 D.严重贫血 E.主动脉狭窄 52.呼吸道感染诱发心力衰竭是由于

A.毒素直接抑制心肌 B.抑制兴奋收缩期耦联 C.使交感神经兴奋、代谢率增高 D.使心率增加、心肌耗氧且增加E.影响心肌供血供氧

53.压力负荷过重引起心力衰竭可见于

A.主动脉瓣狭窄 B.高血压病 C.肺动脉高压 D.心脏瓣膜关闭不全 E.心肌病 54.以下哪些因素可以诱发心力衰竭

A.肺部感染 B.情绪激动 C.输液过多过快 D.心动过速 E.妊娠和分娩 55.感染过程容易诱发心力衰竭的机制是

A.发热过程易伴发心动过速 B.发热使回心血量增加 C.毒素损害心肌 D.代谢率增高 E.血容量过多 56.右心衰竭常发生于

A.肺源性心脏病 B.持久的左心衰竭 C.肺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狭窄 E.肺栓塞 57.低输出量心力衰竭可见于

A.冠心病

B.高血压

C.维生素Bl缺乏 D.心肌炎 E.心瓣膜病

58.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见于

A.高血压病 B.严重贫血 C.维生素Bl缺乏 D.心脏瓣膜病 E.甲状腺功能亢进 59.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可见于

A.严重贫血 B.维生素B1缺乏 C.冠心病 D.妊娠 E.高血压 60.心肌细胞能量生成障碍见于

A.心肌炎 B.严重贫血 C.甲状腺功能亢进

D.冠状动脉硬化 E.ATP酶活性降低 61.超过180次/分的心率诱发心衰的原因是

A.心室充盈不足 B.冠状动脉灌流量减少 C.心肌耗氧量增加 D.心脏每分输出量增加 E.舒张末期容积增大

62.引起心肌舒张功能障碍的机制有

A.钙离子复位延缓

B.钙离子内流减少

C.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

D.心室舒张势能减少

E.肌浆网释放钙离子减少 63.心脏肌源性扩张的特点

A.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 B.心肌收缩力增强 C.心肌收缩力降低 D.心输出量增加 E.肌节长度超过2.2 um 64.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是

A.熟睡是呼吸中枢的敏感性降低 B.迷走神经紧张性增高

C.熟睡时身体滑向平卧位 D.呼吸肌无力 E.胸腔体积增大

二、名词解释

1.心力衰竭 2.后负荷 3.前负荷 4.向心性肥大 5.离心性肥大 6.劳力性呼吸困难 7.端坐呼吸 8.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9.心性哮喘

三、填空题

1.导致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主要有、。2.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主要是由于 和 所致。3.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有、、及 等。4.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可表现为 和 两种形式。5.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有、和。6.心力衰竭时心脏自身的代偿方式主要有、和。7.心力衰竭时心脏以外的代偿反应有、、和。8.左心衰引起呼吸困难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其呼吸困难的表现形式有、和。

9.高血压病时因左心室 负荷增加,导致 性心肌肥大;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因左心室 负荷增加,导致 性心肌肥大。

10.心力衰竭时由于心排出量不足,可出现、、、和。

四、是非题

1.心力衰竭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心血管以外的疾病不引起心力衰竭。

2.维生素B1缺乏主要是使心肌结构损害导致心力衰竭。3.肺动脉狭窄可引起右心室前负荷增加,导致右心衰竭。

4.劳累、紧张、过多过快的输液、甲亢等常是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5.心力衰竭发病的关键环节是心排出量减少。

6.高排出量性心力衰竭常见于甲亢、严重贫血、妊娠、维生素B1缺乏症等疾病引起的心力衰竭。

7.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首先导致右心衰竭。

8.心输出量减少和静脉系统淤血是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病理学基础。9.心力衰竭时,心率越快,心脏的代偿功能越强。10.左心衰竭常表现为体循环淤血。

五、简答题

1.简述心力衰竭发生的病因。2.简述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

六、论述题

1.试述心力衰竭时心脏本身的代偿形式。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1型题】

1.D 2.C 3.C

4.E 5.A 6.C 7.A 8.B 9.B 10.E 11.E 12.D 13.D 14.B 15.B 16.C 17.C 18.A 19.A 20.B 21.A 22.C 23.B 24.C 25.D 26.B 27.A 28.B 29.B 30.E 31.B 【A2型题】32.D 33.A 【B型题】

34.A 35.C 36.B 37.D 38.C 39.D 40.E 41.C 42.C 43.A 44.A 45.D 46.C 47.B 48.C 49.E 【X型题】

50.ABCDE 51.BD 52.ACDE 53.ABC 54.ABCDE 55.ABCD 56.ABCE 57.ABDE 58.BCE 59.ACE 60.BD 61.ABC 62.ACD 63.ACE 64.ABC

二、名词解释

1.心力衰竭: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以致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全身性病理生理过程称心力衰竭。

2.后负荷: 又称压力负荷,是指心脏收缩时所承受的负荷。

3.前负荷:又称容量负荷,是指心脏舒张时所承受的负荷,常以心肌舒张末期容量表示。

4.向心性肥大:长期压力符合增大,引起心肌纤维呈并联性增生,肌纤维变粗,心室壁厚度增加,心腔无明显扩大,室腔直径与室壁厚度的比值小于正常。

5.离心性肥大:长期容量负荷增加,引起心肌纤维呈串联性增生,肌纤维长度增加,心腔明显扩大,室腔直径与室壁厚度的比值等于或大于正常。

6.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病人随体力活动而发生的呼吸困难,休息后可减轻或消失。

7.端坐呼吸:心力衰竭病人因平卧呼吸困难加重而被迫采取端坐或半卧体位。

8.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力衰竭患者夜间入睡后突感气闷被惊醒,在端坐后缓解,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9.心性哮喘: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时出现气喘并伴有哮喘音,称为心性哮喘。

三、填空题

1.原发性心肌舒缩功能障碍 心肌负荷过度 2.心肌结构损害 代谢障碍

3.全身感染 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代谢紊乱 心律失常 妊娠与分娩 4.心肌能量生成障碍 能量利用障碍 5.心肌收缩性减弱 心室舒张功能异常 心房、心室各部舒缩活动不协调 6.心率增快 心肌扩张 心肌肥大

7.血容量增多 血流重分布 红细胞增多 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

8.肺循环淤血 劳力性呼吸困难 端坐呼吸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9.后 向心 前 离心

10.皮肤苍白或发绀 疲乏无力失眠嗜睡 尿量减少 心源性休克

四、是非题

1.非 2.非 3.非 4.是 5.是 6.是 7.非 8.是 9.非 10.非

五、简答题

1.答:(1)原发性心肌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其为引起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常见于①心肌结构损害如心肌炎、心肌病;②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如缺血、缺氧、维生素B1缺乏等。(2)心肌负荷过重,常见于①压力负荷过重如高血压、肺动脉高压、瓣膜狭窄等②容量负荷过重如严重贫血、甲亢、瓣膜关闭不全等。

2.答:其主要临床表现可归纳为:肺循环淤血、体循环淤血、心排出量不足三个方面。(1)肺循环淤血:左心衰竭时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肺循环淤血,常表现为三种形式的呼吸困难,即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在急性左心衰时,常因肺毛细血管压升高,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肺水肿。(2)体循环淤血:是全心衰竭或右心衰竭的结果,主要表现体循环静脉系统过度充盈,压力升高,相应器官淤血、水肿、功能异常,如颈静脉怒张、全身水肿、肝肿大、胃肠道淤血等。(3)心输出量不足:是心力衰竭最具特征性的表现,常出现皮肤苍白或发绀、疲乏无力、失眠、嗜睡、尿量减少、心源性休克。

六、论述题

1.答:心脏本身的代偿形式有:

(1)心率加快:是心脏快捷有效的代偿方式,心率在一定范围内加快可提高心输出量,并提高舒张压而有利于冠脉的灌注,但心率过快超过180次/分时,由于耗氧量增加,舒张期过短,心室充盈不足和冠脉减少,反而使心输出量降低。

(2)心脏扩张:紧张源性的扩张是指伴有心肌收缩力增强的心腔扩张,这是心脏对容量负荷增加所启动的重要代偿方式;肌源性扩张是心肌拉长不伴有收缩力增强的心腔扩张,是失代偿的表现。

(3)心肌肥大:是指心肌细胞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包括向心性肥大和离心性肥大,是由于心脏负荷过重而出现的慢性代偿方式,心肌肥大可增加心肌收缩力,有助于维持心输出量,但过度肥大可引起缺氧,能量代谢障碍从而使心肌收缩性减弱而失代偿发生心衰。

篇7:心力衰竭护理学教案

【摘要】目的 研究漂浮导管技术应用于严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共收治的36例严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漂浮导管技术检测其对其血流动力学进行监测,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30例监测治疗后病情好转或趋于稳定,6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导管留置时间为1~12d;未出现致命性并发症病例。结论 采用漂浮导管监测严重急性心力衰竭者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并给予精心的护理,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关键词】急性;心力衰竭;漂浮导管;护理 引言

严重急性心力衰竭在临床疾病中出现率较高,患者血流动力学状况会变得复杂。肺动脉漂浮导管属于一种四腔型漂浮导管,可直接测得肺动脉压、中心静、心排血量等指标。我院对36例严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了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并对其进行了精心的护理,现作如下报告。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本组36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28~85岁,平均年龄62.2±2.1岁;2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甲亢性心脏病。排除严重肺、肝疾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肺水肿或休克。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并给予吸氧及快速利尿剂、血管扩张剂、镇静剂等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1.2漂浮导管的应用

经皮颈内行静脉穿刺,于床旁插入漂浮导管,分别进入右房、右室及肺动脉。然后,对患者的心率、中心静脉压、血压、心排血量及肺毛细血管楔压,计算出心脏指数。1.3护理干预 1.3.1术前准备

术前,护理人员应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良好沟通,与其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让患者去枕平卧,肩部可稍微垫高,并使穿刺部位充分暴露在外。同时,准备好各种手术器械、设备及药品,包括漂浮导管、压力传感器、加压输液袋、换能器、三通开关、深静脉置管包等。1.3.2手术中的配合 [2]

[1]穿刺前,查看各管腔通畅与否,气囊有无漏气,然后用肝素盐水将导管充满。保持对患者病情的密切观察,包括意识、心率、心律、血压等,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留意监护仪各波形变化情况。及时完成零点调节。对漂浮导管在插入过程中各压力波形与各部位的压力值进行详细的记录。协助医生完成心排血量的测定。1.3.3术后护理

⑴穿刺点的护理

注意保持穿刺点的清洁,可将3M透明敷贴贴于穿刺点起到保护作用;注意检查穿刺点周围皮肤的血液循环,留意是否出现红肿或渗出现象。

⑵对病情的观察

护理人员应认真完成各项指标的测定工作,并根据测定的结果给予相应的血管活性药物与正性肌力药物,比如硝普钠、多巴胺、呋塞米、硝酸甘油等。对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留意有无心律失常,并认真做好详细的记录;仔细观察压力示波的变化情况,查看导管位置有无移动或通畅与否;检查术侧肢体是否出现肿胀现象,皮肤及温度是否出现异常,避免深部静脉血栓形成。

⑶导管的护理

注意保护好导管外的透明保护膜,确保导管始终处于无菌状态;避免外露的漂浮导管散落于床上;使用无菌巾保护导管,并做到每天更换1次无菌巾;定期使用肝素对导管进行冲洗,预防血块形成。

⑷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①导管通过右室流出道或是肺动脉瓣时,极易出现心律失常。为预防该并发症,最好是在穿此前让患者戴上除颤仪,并准备好相应的抢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②插入导管的过程中,如果右室出现压力波形,应注意查看监护仪上的波形变化,并检查管道是否打结或扭曲;③肺梗死与肺出血,肺动脉楔压的测量应保持合适的频率,不可过于频繁,一般间隔时间应>1小时;充气后气囊在肺动脉内停留的时间应保持在15秒内;测量结束后即可放气;④气囊破裂,术后要保证气囊气量的适度,充气时不可过快;如果充气时或是排气时出现腔内流出血液、阻力丧失等情况,应警惕气囊破裂,并立即拔出气囊并更换;⑤预防感染,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注意保持创面清洁,并及时将一次性用物更换掉;⑥血栓形成,测压前或是每h用脉冲方式对管道进行一次冲洗,若管道仍堵塞,不可用肝素推注,避免栓子脱落导致栓塞。2.结果

[4][3]本组36例患者,30例监测治疗后病情好转或趋于稳定,两肺啰音全部消退或部分消退;6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导管留置时间为1~12d;未出现致命性并发症病例。3.结论

在危重症的诊治中,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严重急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血流动力学通常会存在严重障碍。在本次研究中,我院采用漂浮导管对365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了心脏指数,然后给予相应的治疗,并在各个过程中进行了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术前的各项准备、术中的良好配合及术后的穿刺点护理、管道护理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结果中可看出,本组36例患者共30例病情好转且趋于稳定,仅6例病情未得到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致命性的并发症,说明安全性较高。

由上述可知,对严重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漂浮导管技术检测血流动力学状况,并在全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参考文献】

篇8:心力衰竭护理学教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10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均为本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病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男29例、女21例, 平均年龄 (68.1±5.3) 岁;心功能分级分别为Ⅱ级患者13例 (占26.0%) 、Ⅲ级患者22例 (占44.0%) 、Ⅳ级15例 (占30.0%) ;左心射血分数低于45%。对照组患者男28例、女22例, 平均年龄 (69.3±5.3) 岁;心功能分级分别为Ⅱ级患者12例 (占24.0%) 、Ⅲ级患者23例 (占46.0%) 、Ⅳ级15例 (占30.0%) ;左心射血分数低于45%。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 (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交流, 关心理解患者, 态度和蔼可亲, 了解患者病情状况、心理情绪、经济状况及家庭等, 对患者进行安慰鼓励, 缓解患者沮丧、焦虑、抑郁等情绪, 改善患者心境, 利于治疗。 (2) 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心力衰竭的相关知识, 帮助患者掌握预防复发相关措施, 提高患者对心力衰竭的认知, 消除对相关知识误解。 (3) 用药指导。让患者了解治疗中所用药物作用、不良反应等, 嘱咐患者根据医嘱服药, 避免随意增减药量, 提高服药依从性。 (4) 饮食护理。指导摄入清淡食物, 避免高脂高盐饮食, 嘱咐戒烟戒酒, 多摄入蔬菜, 防止便秘。 (5) 出院指导。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教育, 嘱咐患者及家属定期检查, 及时和医护人员联系。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 随访时间为6个月, 观察两组患者中复发再次入院治疗患者;记录两组患者中2次以上再住院治疗的患者;记录两组患者病死率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步行6 min距离。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再次入院治疗、6 min步行距离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再次入院治疗共15例, 所占比例30.0%;2次以上再住院治疗的患者6例, 占12.0%;病死患者4例, 占8.0%。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步行6 min距离分别为 (315±22) m、 (409±24) m。对照组患者中再次入院治疗共22例, 所占比例为44.0%;2次以上再住院治疗的患者14例, 占28.0%;病死患者10例, 占20.0%。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步行6 min距离分别为 (317±26) m、 (376±33) m。观察组患者再次入院治疗所占比例、2次以上再住院治疗所占比例、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步行6 min距离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老年心力衰竭是老年人群的常见心血管疾病种类, 此种疾病病程长, 病情容易加重, 导致患者心理情绪发生改变, 甚至有的患者出现沮丧厌世情绪[3,4], 此类患者需要有效护理干预。整体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 充分考虑患者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需要, 对患者实施的一种最佳护理干预措施。本文中, 观察组实施了整体护理干预, 观察组干预后随访6个月, 观察组的再次入院治疗患者所占比例、2次以上再住院治疗患者所占比例、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 说明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 能够降低患者复发率, 减少病死率, 提高心功能, 此护理措施值得借鉴。

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10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 。观察两组患者再次入院治疗、病死情况, 测定护理干预前后的步行6 min距离。结果 观察组患者再次入院治疗所占比例、2次以上再住院治疗所占比例、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步行6 min距离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 值得借鉴。

关键词:心力衰竭,老年,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

[1]王潆潆, 孙国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护理学杂志, 2014, 9 (3) :26-29.

[2]窦靖, 王晓华, 杨丽娜.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河北医药, 2014, 11 (4) :1753-1754.

[3]毛竹青.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当代护士 (下旬刊) , 2014, 5 (1) :105-106.

上一篇:安保部各类应急预案下一篇:中心学校关工委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