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方法分析社会现象

2024-04-16

矛盾方法分析社会现象(精选8篇)

篇1:矛盾方法分析社会现象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分析当今社会的医患关系02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分析当今社会的医患关系;一.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我国医患关系正处于紧绷与高危状态,医患冲突不断发;就目前我个人关注新闻和询问亲朋友好友所了解到的情;二.从马克思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角度看医患关系紧张;医患关系贯穿于医疗的全过程,它是随着医疗事件的发;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社会法制的不完善我国对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法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分析当今社会的医患关系

一.我国目前医患关系的现状

我国医患关系正处于紧绷与高危状态,医患冲突不断发生,医院成为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地方之一。据中国医师协会不完全统计,2013年全国影响较大的伤医暴力案件共有16起,其中温岭杀医案、河北馆陶女医生遭患者家属殴打辱骂后坠楼身亡等案件都成为舆论关注焦点。2014年2月17日上午10时左右,齐齐哈尔医生出诊遭患者报复身亡。2014年2月18日15时许,河北易县一外科医生遭患者割颈。2014年2月25日,微博爆料,因为床位问题,南京口腔医院护士被官员夫妇殴打。2014年3月5日中午,广东省潮州市中心医院发生潮州“押医游行”事件。由于目前医疗事故处理的机制和法律不健全,患者选择医疗事故鉴定、诉讼途径解决的较少,加上有些媒体对医疗纠纷事件报道的负面倾向,使得医患冲突进一步恶化。

就目前我个人关注新闻和询问亲朋友好友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社会舆论已经很少会站在理性的一面了,更多的人是毫无底线的宣泄,各种谩骂指责全部指向医生和院方,“医生该砍”的言论让即将步上医学道路的我们心惊胆寒,也让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医学生开始质疑自己的职业,担忧今后的道路,甚至重新思考将来的选择。医患矛盾依然恶化到如此境地,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演变为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从马克思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角度看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医患关系贯穿于医疗的全过程,它是随着医疗事件的发生而形成的,这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我们不应该回避和掩盖这对矛盾的客观存在。本着以矛盾分析法的精神,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医患冲突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下面就一些主要因素作一分析: 1社会因素

政府财政投入不到位 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 1/5,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2011年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仅占20.3%,远低于世界国家59.7%的平均水平。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 虽然国家在大力建设医疗保障体系,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在我国现行医疗体制下,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都是有患者个人承担的。这种医疗服务付费方式来就医时怀着对医方很高的期望值,一旦治病效果不理想、特别是病情恶化或死亡时,患方在精神上和经济上难以承受这巨大压力,患者及其家属会因“人财两空”而迁怒于医方,从而引发暴力事件,激化医患冲突。

社会法制的不完善 我国对医疗纠纷处理的相关法律规定过于原则,不便于操作,仍需要不断完善和补充。医疗卫生事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而目前不管是维护患者利益的法律,还是维护医生权利的法律都非常不健全,甚至存在着真空地带,导致了时常发生的医疗纠纷的不当处理,使极少数患者或患者家属对医疗纠纷的处理规则丧失信心,从而用暴力来宣泄不满。

2医院和医生方面的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对经济效益的热衷与追求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不可忽视的因素。医院要考虑如何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来维持医院生存、竞争和发展,原本是以“以人为本”,“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却转变成了当前社会畸形的以经济利益为一切指标的观念。医院服务相关的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虚高;生产销售等流通环节多,层层加价,一些不法药商通过给医生回扣、提成等;现行医院的药品收入加成机制,也诱导医院买卖贵重药品,医生开大处方、过度检查和治疗。

长期以来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缺乏人文素质培养,造成一些医护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在服

务过程中态度生硬,是的医患冲突一触即发。部分医务人员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不设身处地替患者着想,而是较多地考虑医疗机构和自身的利益,违背医学原则,盲目地借助于医疗设备为病人做检查,违心采用高额回扣的药品,使患者对医方的信任感大大降低。另外当前卫生事业经费不足、医务人员待遇低,医生工作压力大、工作负担重带来的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使得部分医生把经济价值置于健康价值和社会效益之上,即使是少数的个例,也在社会上对医生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对其他的医生产生心里负担,使得这部分医生无法全心全意的为患者服务,更加重了医患矛盾。

3患者方面的因素

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对疾病治疗效果抱有很高的期望。但是对医疗诊疗工作,医学知识和医疗风险了解的缺乏和造成患者内心期望与实际医疗效果存在落差,一旦出现不理想的治疗效果,即可诱发医疗纠纷。同时患者的自主意识和维权观念较以前有了很大强化,不仅有生存、安全的需要,更有获得尊严、平等和知情的需要。另外由于患者获取信息渠道的便捷化,某些新闻媒体的不当渲染造成患者对医生信任的缺失,使其本能地对每一个医学程序都怀着不信任的态度,这种怀疑不仅影响到了治疗本身,而且左右着患者处理个人期望与治疗结果的态度。

改善关系的对策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发展生产力的需要,而医患关系的紧张,必将影响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社会主义的医疗卫生事业建设和发展体现我们党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卫生事业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事业。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积极、主动地处理卫生事业发展的两个主体医患双方的矛盾,改善医患关系,才能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政府应强化法制建设,引导医患关系;完善医疗体制,把医疗保障作为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形成人际互动中的尊重、理解、信任的风气;医院方面应加强医德建设,严格医院质量管理,增强服务意识,尊重患者权利,注意医务人员的形象和礼仪;患者应该对医护职业的艰辛、繁重和高风险性给予充分理解,了解由于现阶段医疗技术的局限,很多疾病无法治愈,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要求医生一定做到十全十美。当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应先与医院共同协商解决,而不是盲目“医闹”。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要医患双方共同努力,笔者坚信我国的医患关系必将朝着更为和谐的方向发展。

篇2:矛盾方法分析社会现象

内隐社会态度的矛盾现象研究

内隐社会态度的矛盾指个体可同时存在对同一对象内隐的.积极的和消极的评价.研究采用IAT方法,证明内隐社会态度存在着矛盾现象,并探索这种现象存在的证据,并试图整合态度作为“预存评价”和“背景依赖性结构”的观点,以探讨内隐社会态度的本质.

作 者:吴明证 梁宁建 许静 杨宇然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上海,200062刊 名:心理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PSYCHOLOGICAL SCIENCE年,卷(期):27(2)分类号:B84关键词:内隐社会态度 内隐态度矛盾 双重态度模型

篇3:矛盾方法分析社会现象

根据2014年7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14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 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1/2。伴随着网民数量的逐年增加, 形成了愈发庞大的以网络为载体的相互联系的网络主体的集合, 即形成了“网络社会”。有人这样定义, “网络社会是由人类若干个体经由电脑联机关系所建立的一个共同体, 是每个上网者能够与不同时空的其他人彼此互动的场域。”1这种定义忽略了用手机上网的网络主体。也有人认为应该把网络社会看成“网上社会”和“网下社会”的综合。当离开了“网上社会”便进入到“网下社会”, 也就是现实社会。把“网上社会”称作是狭义的“网络社会”。2本文使用后者对“网络社会”的定义。

二、典型的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现象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 在“即时通信”的应用类别里, 网民使用率达到89.3%, 是网络社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以QQ、微信等为代表的即时通信工具被广泛使用。其中, 有的是与熟人相联系, 有的则是与陌生人相联系。对于后者, 由于不能了解对方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 甚至不能了解对方的地理位置。所以, 通信的双方都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由于“匿名”的特点, 在青年男女中常出现情感欺骗的问题。一方可能为男性, 却伪装成女性;一方可能是中年人甚至是老年人, 却伪装成青年人;一方可能是无业游民, 却伪装成知识分子, 等等。

在“搜索引擎”的应用类别里, 网民的使用率为80.3%, 是网络社会中应用类别排在第二位的。当用户使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时, 排序靠前的信息容易被浏览。搜索引擎运营商利用用户的浏览习惯推出“竞价排序”业务, 就是从搜索引擎运营商购买了服务的赞助商的信息会被首先搜索到。运营商根据赞助商缴纳费用的多少决定排名的顺序。如此, 无用的信息将充斥搜索引擎, 使得搜索结果失去公正性、客观性。

在“网络新闻”的应用类别里, 网民的使用率为79.6%, 是网络社会中应用类别排在第三位的。在“点击量至上”的指导思想下, 网络媒体为了迎合大众将新闻的娱乐功能放大, 出现了“新闻娱乐化”现象。新闻属于精神产品, 有人认为, “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在竞争过程中会走向不同方向。物质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会往价廉物美的方向发展;精神产品则不同, 在竞争中, 他们的自然倾向却是降低格调。为了追求受众数量, 精神产品从阳春白雪走向下里巴人。”3

三、对上述三种道德失范现象的矛盾分析

1. 从微观上看

对于“情感欺骗”现象, 内因在于网络两端的两个网络主体间的情感诉求不同。一方怀着严肃的、认真的、甚至充满希望的心态去交流;而另一方则怀着游戏的、恶作剧的、甚至图谋不轨的心态去交流。那么, 在与陌生人交流的时候, 严肃的一方应提高警惕性, 不宜轻信陌生人的言语, 其情感寄托应以现实社会中的人为主。当然,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更多人的途径。我们可以把网络社会“虚拟”的人转移到现实社会中, 通过在现实社会中的交流、交往, 加深彼此的认识、理解。同时, 在现实社会中也可以让父母、亲朋一起来对这个曾经在网络社会中“虚拟”的人进行深入了解。在大家的努力下, 把曾经在网络社会“虚拟”的人, 变为在现实社会中真实的人。

对于“竞价排序”现象, 内因在于搜索引擎运营商与赞助商的利益诉求达成一致。运营商需要获得经济效益;赞助商需要把自己的信息让广大受众搜索到。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占主要地位。所以改变“竞价排序”的现象是不容易的。搜索引擎运营商提供的搜索顺序与用户需要的自然搜索顺序存在矛盾, 构成外因。如果, 每当用户依据关键词都不能搜索到满意的答案时, 用户就会对运营商提供的搜索结果产生质疑。渐渐地, 用户将不再信任这个搜索引擎。随着广大用户认可度的下降, 这个搜索引擎将会被市场淘汰。那么, 原先的赞助商也不会再与这个运营商合作, 转而投向其它的运营商。所以, 运营商在提供排序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广大用户的感受, 从而尽可能地提供自然排序。如此看来, 运营商是在自然排序与“竞价排序”之间寻找平衡点。笔者认为, 解决“竞价排序”现象的着力点在于加大外因对内因的影响力。对于不属于自然排序的信息应该明确标出, 让广大用户容易识别。并且, 减少由“竞价排序”产生的无用信息的数量, 以提高广大受众对搜索引擎的认可度。可通过提高赞助商的费用, 利用价格杠杆来减少“竞价排序”信息的数量, 这也有利于运营商的经济效益。

对于“新闻娱乐化”现象, 内因在于网络媒体同其它媒体 (包括其它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 的竞争。矛盾双方的斗争性占主要地位。不可否认,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网络媒体要获得生存和发展, 追求经济利益已成为第一位的。尽管要考虑到法律、道德等约束, 但是追求经济利益的内在要求是无法改变的。这样, 网络媒体就会为了迎合受众, 加大娱乐化成份, 以获得更多的点击量。对于能够满足受众需求的网络媒体将发展壮大, 相较于其它媒体将获得优势地位, 受众会越来越趋向于对这个网络媒体的认同, 从而越加关注这个媒体发布的新闻。对于不能迎合受众需求的媒体将慢慢地萎缩, 最终被市场淘汰。如此, 受众对网络新闻的关注将集中于为数较少的几大网络媒体, 这些媒体将成为“媒体航母”。“媒体航母”以其自身的权威性, 不但能够迎合广大受众, 而且还能够引导广大受众, 从而成为高尚道德的传播者。所以, 笔者认为“新闻娱乐化”现象只是在一段历史时期内短暂存在的。随着市场竞争的深入, 那些“媒体航母”最终将成为引领社会舆论导向的正能量的传递者。

2. 从宏观上看 (见图一、图二)

综合中国网民年龄结构图和中国网民职业结构图可以看出, 网络社会的人群主体为青少年和中青年群体, 也就是职业为学生和在职人员的群体。对于主体人群的道德水准的提高将对网络社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对于学生群体, 学校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可通过校园文化、师生交流、社团活动、主题班会等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在职人员群体, 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活动可扮演重要角色。可通过政治学习、座谈会、集体活动等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培养职工高尚的道德情操。

那么, 何谓高尚的道德呢?辞海上对“道德”的定义是这样的: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一定社会或借机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传统而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现时代, 对“道德”有了更加明确、具体的定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炼。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 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4无论在现实社会还是网络社会中都具有指导意义。我们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都应该身体力行, 从自我做起,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摘要:对互联网应用类别排名前三位的“即时通信”、“搜索引擎”和“网络新闻”中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做了简要介绍。从微观上, 分别对“情感欺骗”、“竞价排序”和“新闻娱乐化”三种道德失范现象做了矛盾分析。然后, 根据网络社会的结构特点做出宏观分析。创新点在于对道德失范现象的矛盾分析。

关键词:网络社会,道德失范,矛盾分析

注释

11 郭玉锦, 王欢.网络社会学 (第二版)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23.

22 李一.网络行为失落[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1.

33 张霞.我国新闻工作者当前面临困境及原因分析[J], 理论观察, 2014 (6) :114.

篇4:矛盾方法分析社会现象

本文将从四个部分进行分析及论述。首先,绪论部分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理论依据等。第二部分论述当前我国存在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第三部分用社会矛盾的方法论辩证的来分析论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第四部分得出结论。

关键词:社会矛盾;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69-01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由中国长期社会历史沿袭而形成的风俗、道德、思想、艺术、生活方式等物质与精神文化现象的总和。其中,传统自然经济占主要部分,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小农意识的反映,其核心是以追求伦理道德为基本出发点,具有典型的封闭求同和消极迷信的色彩。随着传统社会向经济富裕、政治稳定、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过渡,现代文化逐渐形成。现代文化强调社会发展中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强调个人的价值、权利和尊严等等。

传统文化至今仍没有完成向现代意识形态全面转型,而在现代文化进程的背景里,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立在弘扬个性的现代文化,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相背离。

(二)研究意义。

与现代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重在精神上的传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获得信息的途径不断增加,青年人开始沉浸于迅疾的信息文化之中,流连于网络文学之中,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我们享受的是现代文明。作为一个中国人,传承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是每位公民的义务,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汲取现代文化的精华,相互融合,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文化。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本文将从社会矛盾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来辩证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要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当前我国存在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结构文化的冲突。

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相比较,现代社会这种网络型结构基于商品经济的要求,它必须在不同的地区、行业和领域里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因此现代社会结构是网络式全方位的。而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因为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其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满足商品生产和交流,而是为了强化统治阶级的职能。现代文化具有网络型组织结构,与传统的纵向奴隶型组织结构文化在本质上存在区别,因此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结构文化方面发生冲突。

(二)形式文化的冲突。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消费者和消费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例如用高档手机、去高档餐厅等等。而中华传统的美德是以艰苦朴素为美德,提倡节俭。东西坏了要修理,而不是换新的。这种传统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于现代社会。在器物和消费观念上面,二者的形式文化发生了冲突。

(三)观念文化的冲突。

观念文化的冲突主要体现在外在的现象、态度和行为方面。中国现代化建设有两个目标——经济目标和道德目标。在现代化进程中,现代观念是坚持集体主义方向,而不是通过尔虞我诈等方式。而传统的儒家学说认为:在处理利义关系时,应当先义后利。这种观念以与现代观念产生强烈的冲突。

三、用社会矛盾的方法论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

(一)从社会矛盾的普遍性分析。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生产结构、形式文化、和观念文化,首先两者属于不同结构,其次,消费观念等均不同,另外其态度和行为也有极大的差异

(二)从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分析。

从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来说,由于受历史影响。传统文化对中国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影响深远。从不同过程的特殊性来说,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传承,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传统文化确实有些地方不符合现代社会,但并不代表传统文化一无是处。在社会历史的沿袭中,传统文化的宝贵之处是不可忽视的。

比如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这些传统节日让我们铭记了历史,也铭记了古人。还有一些传统的服饰等等。作为生活在现代的我们,面对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文化。

四、结论

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日渐突出,我们要做的是以一个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它。借鉴把传统文化中好的地方并应用到现代文化中来。在提高国家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让世界文化向中国文化看齐,培养一种高尚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胡笳.处理社会矛盾的方法论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2]董靖保,王尚仪.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01)

篇5:矛盾方法分析社会现象

一、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矛盾是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基础

(一)当前我国出现的各类社会矛盾主要是发展中的问题今年6月,在我国广东潮州和增城连续发生群体性事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而类似事件,近年来在其他地方也有发生。对于包括这种群体性事件在内的各类社会矛盾,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从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来看,群体性事件属于严重和剧烈的社会冲突,社会影响很大。从媒体对广东两地事件的报道可以看到,现在一些群体性社会冲突已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就是事件本身与参与人员并没有直接利益诉求的关联,很多人是被谣言迷惑而参加,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和钻了空子。

从现实状况看,当前社会矛盾可以分为物理冲突和心理冲突两种。比如,一次违法、一种犯罪、一回上访、一个群体事件等,都是物理冲突,一般会由一个具体的事件引起,围绕事件的处理、解决而发展着,有轻缓之分。而心理冲突,是没有具体发生的社会冲突,但是人们在内心已形成强烈的冲突对抗意识。心理冲突在个人与社会组织、个人与政府之间表现得非常明显,比如社会分配不公、1

失业、腐败、通货膨胀,都易引起心理上的对抗。

需要明确的是,当前出现的包括群体性事件在内的各类社会矛盾,反映的大多是因为利益诉求而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是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因而也是可控和能解决好的。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对社会矛盾视而不见,或者轻描淡写,或者不断重复存在的错误,并且用错误的方法来进行处臵。我们唯有不断发现矛盾,修正错误,完善体制,才能保证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二、深刻分析当前社会矛盾纠纷的形成原因

造成社会矛盾凸显,原因很多,大体上,可以归纳为这么几点:

第一,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期。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在高速发展,但与之相应的新观念和新秩序并未有效建立,出现很多真空状态,必然挟裹着大量的社会矛盾。这是社会发展的正常过程。比如,现在看起来稳定发展的一些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过程中,同样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

第二,利益格局失衡。这是社会矛盾凸显的最直接原因。由于社会资源配臵不合理、收入分配不公平、贫富分化加剧等现象的存在,导致社会心理冲突加剧,仇官、仇富情绪蔓延,稍有不慎便可能触发矛盾。另外,因为环境污染、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违法行政、司法不公等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事件不时发生,也势必造成大量矛盾。

第三,人为因素造成。其实,许多矛盾本是可以避免的,或者是可以缓解的,但由于公共权力的行使不当,导致不应该产生的矛

盾产生了,可以妥善处臵的却没有处理好。比如,现在大量的上访事件就是由于非法执法,特别是刑事、民事执法过程中的错误行为所酿成的。又比如,有一些地方和单位,一旦出现了矛盾,因怕上面追究责任,有意欺下瞒上,或者采取极端手段应对,使矛盾不但不能妥善处理,甚至还被激化。

第四,社会管理滞后。目前的社会管理服务工作与快速发展的经济之间,存在“小马拉大车”和“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对社会管理进行改革创新,作为管理者,要迅速转变那些不合时宜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

三、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重在建立健全机制

努力化解老矛盾,有效预防新矛盾,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的内在要求。有效化解和预防社会矛盾,我认为首先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法律虚无主义。按理,解决社会矛盾的最重要的手段,是通过法律途径,在法律的框架之内处理,平衡利益。但是,现在一些地方的国家工作人员,对于解决社会矛盾,不是运用法律,而是迷信权力甚至暴力,只要老百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就总是高高在上,不愿意把对方作为平等主体对待,采用堵、压、打、瞒、欺的手段,很少考虑从源头解决,用疏导的办法处理。另一种需要防止的倾向是民粹主义。现在社会上有不少这样的人,在他们眼中,所有的社会冲突,政府都是错的,富人都是坏的,因此常常扮演着煽动群众闹事、加剧社会分裂的角色。在网络上,这种情况更加突出,把社会冲突中的杀人犯当英雄捧着的大有人在。

至于具体举措,就是要建立健全矛盾化解机制。做好群众工作:一是要建立矛盾排查制度,二是健全矛盾化解制度,三是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另外,还应建立矛盾预期制度。矛盾预期,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都是对社会矛盾的前瞻,它能使我们在解决社会矛盾上,化被动应对为主动掌控。

四、进一步用群众工作方法化解社会矛盾

(一)、深刻领会群众工作的内涵与要求。群众工作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发挥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发展目标、推动历史前进的工作,它包括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工作方法、群众工作能力等若干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人的地位决定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开展群众工作,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们党90年来的奋斗历程充分表明,只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充分相信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才能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对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深刻指出:“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基础”,“群众立场是决定我们党的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正确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群众工作是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的经常性工作”,“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需要大家共同来做”,这些重要论断,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指明了

方向。

能否与时俱进做好群众工作,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二)必须深刻领会用群众工作工作方法化解社会矛盾的基本要求。

一是要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的体现,也是我们党对待群众的根本态度和领导方法。在新的形势下,坚持群众路线,必须时刻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尊重群众的创造、集中群众的智慧、凝聚群众的力量,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深厚感情,这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基石。

二是要树立群众观点。树立群众观点,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等等。群众观点的强弱,实质上是对群众的感情问题,是世界观和宗旨意识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要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臵,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

三是要站稳群众立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与支持,就是因为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某一部分人的立场上;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代

表某一部分人的具体利益。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必须站稳群众立场,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篇6:“新三农”问题的社会矛盾分析

一、农耕定居生活方式的解构与片面的城市化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农村和赖以生存的土地,涌入了城市,传统的农耕定居生活方式逐步趋于解体。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城市化理念和行为是在城乡生活的二元社会经济体制下产生的,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在城乡隔离的环境下独立于农村而进行的,这就使得迅速增加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被城市二、三产业所完全吸收。有人说,中国的城市化一直很粗暴地把农民排除在外面,按照长期研究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陆学艺先生的说法,“中国城市化就是要了你的土地,要了你的树、你的粮食却不要你的人”。现在的问题是,以前农民还可以守着土地,市民守着城市相安无事,当农民的土地被城市化了,人却没有被城市化,农民就成了游离的人,对城市的怨恨便开始产生,这就很容易造成社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我国的城市化中,人的城市化并没有预设其中,进城的农民如何获得城市居民的权利,如何适应城市生活,如何融入城市社会,他们的子女如何获得教育等等,在制度上首先被抛在了城市化之外。这样的城市化不能不说是片面的城市化,这种片面的城市化导致了城市和农村的矛盾加剧。

二、农民工职业的非农化和身份的农民化

农民工通过职业的非农化过程完成了从农民向工人的转换,但由于在目前的政策设置下,即使离开土地、农村,身份上依然被规定为“农民”。这样以来,城市既可以借着户籍制度和人口流动政策的有限开放获得他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又可以不必为他们提供任何社会支持和制度性责任而为这种得益付出任何代价。同时,城市还可以视自身的需要或不需要随时吸收和以各种歧视性手段排斥他们。也就是说,“民工潮”的启动,客观上让农民的“职业非农化”成为可能,但更重要的功能在于让城市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他所需要的劳动力资源。这种现状导致农民工在城市中处于“边缘人”地位,无法同市民平等分享城市化的成果,极易产生“相对剥夺感”,对城市社会产生抵触心理,形成与市民摩擦和对立的集团意识,进而成为城市社会不稳定的矛盾源,增加了社会控制和管理的成本和压力。农民工的存在,固然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有利于降低工业化、城市化的成本,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但其消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要表现在:(1)农民工的存在既是城乡差别异常显著的缩影,又会反过来扩大城乡差别。这突出表现在妨碍人中城市低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小城镇和农村转移,因而不利于城乡协调发展,违背产业梯度转移规律。(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进城农民工是特殊意义上的精英,即相对于未流出的农村人口而言,流入城市中的农民工是一个素质较高的群体,这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反推作用。(3)按照帕累托精英理论,如果精英群体长期居于社会低层,那就容易引起社会失衡、造成秩序混乱。进城农民工是中青年群体,就业状况本来就不稳定,他们很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即时失业。而失业的农民工又不能像城镇职工一样在失业期间享有失业补助和其他保

障,没有保障的农民工只有靠自己过去的积蓄或向亲友借款度日。在这期间,他们并不返乡,滞留在城市以继续寻找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没有经济生活来源的青壮年农民工群体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威胁。农民工这一特殊身份群体充分暴露了农民进行职业和身份转化的制度性约束和身份性困境,随着改革进一步的深入,这样的困境和约束将对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形成重要的制度性困境和现实性障碍。

三、农民工的社会贡献与权益保障

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巳有三分之一的农民成为农民工,从事非农产。农民工在第二产业占到70%,在第三产业中占60%。这表明,农民上巳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另外,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工厂”,是因为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劳动力成本变得很低,可以生产出世界上最廉价、最有竞争力的商品,是农民工支撑了中国的“世界加工厂”。可以说,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农民工功不可没。但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却经常地、普遍地遭受到歧视,遭遇不公平待遇。在城市社会分层体系中,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处在城市社会的最低层。清华大学社会学专家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城市社会分层体系全部100种职业的排位中,农民工居于第94位,而且排在最后1 0个位次的职业都与农民工不无关系。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主要表现在:(1)农民工没有纳入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农民工没有一个完整的法律保障系统,医疗、社会养老、失业保险等与他们无缘。即使有的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写明承担有关保障义务,但多数不兑现,保障不到位,也没有法律监督保障。(2)农民工享受不到城市公共产品。农民工尽管为城市公共产品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无法享受到公共产品的服务,如子女不能进入城市的中小学,不能参加父母打工城市的高考,无法得到购房贷款、购车贷款等。(3)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之间仍存在着同工不同时、同工不同酬、同上不同待遇等差异。(4)农民工政治地位低下。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没有自己统一的工会组织和党、团组织,没有当地市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他们的政治呼声和经济要求,少有社会关心支持和组织保证。农民工的权益保障不尽人意,既有观念认识上的原因,也有体制和法律制度上的原因。社会发展需要稳定的环境,如果农民工的权益要求处理不当,有可能引起社会的不安定,进而影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与社会管理

在中国城市化的过程中,有大批农民失去土地。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制度环境和社会保障水平下,有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成为“种地无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农民”,他们不但不能得到土地随工业化升值所带来的收益,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而且还要为转变生活方式、就业方式付出额外的成本。最终,他们将成为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最大的利益受损阶层。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属于一种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这种土地征用制度是一种以“低价征用”+“高价批租”为基本内容的资源配置方式。当各地的市、县、镇级地方政府凭借手中的征地权,以“公共利益”名义和很低的价格强制性地从农民手中征用土地时,他们利用的是行政配置机制;当他们将征来的土地在城市土地二级市场上高价批租时,利用的是市场配置机制。通过这两种土地资源配置机制的转换,从成本价到出让价之间所生成的土地资本巨额增值收益,大部分被中间商或地方政府所获取。而农民却带着获得的很少补偿,被迫离开他们世代耕种的土地。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从征地中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会尽量减少对农民的补偿,同时各地区之间争夺外来投资项目的竞争压力,也使地方政府具有压低补偿费用,降低征地成本,以低价土地吸收外来投资的倾

向。农民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减少自己的损失,分享土地升值的收益,不得不与实施征地的地方政府对垒。征地之后,再就业、住房、养老、医疗和教育等方面,失地农民与政府官员、村干部依然矛盾重重。现在的问题是,针对上述矛盾和冲突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平和地化解机制。失地农民在不公平的征地补偿中,由于失去土地,失去了生存的保障,同时,由于他们的农民身份,文化素养和生活习惯,他们也很难融入城市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城里人,而是徘徊于城乡之间,成为尴尬的城市边缘人,更增加了对其管理和安置的难度。一方面,失地农民作为“沉默的大多数”,作为征地的直接利益受损者,在整个征地的过程中,既没有参与权,也没有决定权,甚至没有发言权和还价权,处在逆来顺受的位置。另一方面,失地农民大多为人中城市近郊农民,他们对国家法律、政策,以及对社会的认识和思想的活跃程度都不同于一般的农民,所以易酿成大规模的群体上访和群体事件,从而使冲突和矛盾变得更加激烈,危及社会的安定。同时我们还要警惕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大量外流,失地农民涌入城市又没有稳定的收入,生活没有保障,有可能造成大量城市新贫民的现象。

五、农地的资本功能与社会保障功能

在家庭承包经营下,农地首先具有保障功能,它是农民的生命线,担负着农民失业保险的重责,也是农村居民之温饱水平的实物保障。其次,农地是生产资料,它能通过投入生产过程获取要素投入,具有资本功能。在比较贫困的地区,农地问题使土地的经济功能,特别是社会保障功能更加凸显了出来。原因是国家取消农业税、取消各种提留、以工补农政策措施的实施,种田净收益大大增加。不仅对种地农民而言是一种收益的补充,而且对无(失)地农民来说,更是失去了最根本的生活保障。所以,农地征用与农民的反征地抗争越来越厉害。而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农地的生存保障功能却在不断弱化,其资本功能却日益凸显,经济越发达,对农地资本功能的要求就越高。农地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转变,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农地所能提供的保障功能的局限性所致。由于农地能给人们提供的主要是就业、粮食等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对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昕提出的教育、医疗等保障却无法满足,而这些社会保障功能,要通过整个社会资源的综合运用来实现。大量研究表明,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农地对农民生存发展的保障能力在不断降低,农地保障已开始出现“虚化”现象,昔日珍贵的农地资源巳变为很多农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负担。因此,适时推动农地由保障功能向资本功能转变,已成为当前农村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的一个迫切课题。上述由“新三农”问题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有的巳经充分暴露,有的尚未充分暴露,但可以预见。而且解决这些矛盾要有一定的条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必须有所作为,推动矛盾向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方向转化,这是全社会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篇7:矛盾方法分析社会现象

摘要

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不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问题也日益显现,影响着社会和谐的进程,也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处理好当代社会矛盾问题,对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矛盾分析法、社会矛盾、实践运用

一、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也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思想方法。所谓矛盾分析法,就是通过分析事物的矛盾本性,掌握事物的特殊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以便有效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方法。1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矛盾分析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矛盾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所谓“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唯物辩证法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趋势,而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除、相互分离的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统一,任何矛盾都具有同一性,同时也具有斗争性。毛泽东曾经指出,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但也有人不同意毛泽东的看法,认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本身都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还有人认为这两种看法2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如所谓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所谓的“利他”和“利己”都不仅是单一的一个方面,我们实现了社会价值的同时,也便实现了自我价值,正如郭明义所说“温暖别人就是温暖自己”。

基于矛盾特殊性而言,不同事物有着不同矛盾,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方面也不同,矛盾的解决方式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谓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量体裁衣”等都是针对矛盾特殊性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

“两点论”是指在处理矛盾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也要看到次要矛盾;处理某个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指处理矛盾时,主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处理次要矛盾,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两点论与重点论辩证统一,是矛盾分析法的主要内容。例如我国目前 1倪志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分析方法》[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王光鹏《浅谈矛盾分析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9.30 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城乡、地区发展等诸多矛盾,社会主义初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矛盾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二、当代社会存在的矛盾问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当代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就其现实形态而言,是在解决中国当代社会主要矛盾过程中衍生出来的。3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史上的历史性飞跃。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当下时代呼吁的主题和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我国目前正经历着广泛的变革与高速的发展,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日益显现,大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小至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问题。尽管有的矛盾十分尖锐,但都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前进发展进程中的矛盾,方向一致。面对社会主义现实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突出矛盾,不应仅仅停留在社会表层去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或排除各种社会矛盾,而是要努力构建一种稳定协调的社会秩序,使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在有序的状态下得到不断的调整和解决。因此,就现实维度考察,构建和谐社会是解决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的基本指针,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社会公平、实事求是地解决社会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现实着力点。4和谐社会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逐步发展,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上升,一系列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种种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社会总体和谐,但也存在许多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就一些经济发展领先的城市,如北上广而言,在其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矛盾问题。如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差距及人口问题。尽管大城市发展迅速,GDP产值可观,但具体到每一个群众生活水平,仍是层次不齐。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给城市原本的环境资源带来了一系列压力,人口的增长,导致大量资源的消耗,对环境及生态文明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同时也使得对外来人口的管理愈发困难。此外,诚信缺失、道德低下问题已成为近年来连续关注的焦点问题。“校园投毒门”、“教师虐童门”等等都反映出当今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意识的缺失。道德属于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起作用的精神力量。道德具有继承性,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中国向来以文明古国著称,千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及礼仪之邦等种种优秀传统美德的流传,才使得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才使得中国稳固长久地发展。如今,不管是城市发展矛盾问题还是道德低下的问题都成为阻碍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3鲁鹏《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几点认识》[J].理论学刊,2005.4.20 4冉昌光《秉持和谐社会理念 探究现实社会矛盾——读龚秀勇著<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J].天府新论,2014.5.5 中的一系列问题,演变成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社会矛盾。

三、在实践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解决当代社会矛盾问题

当代社会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再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问题5。在实践中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处理当代中国社会的矛盾问题,对我国的发展进步及社会主义建设起着重要影响与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矛盾不可避免,因此,当代中国社会的矛盾天然存在。当代社会的矛盾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必然存在的问题,是发展过程的体现,同时也成为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中国梦的障碍点。但正因矛盾问题的存在,才能激励人们不断探索,创造解决矛盾问题更好的方法与机制。就矛盾特殊性而言,中国当代社会的矛盾是中国特有的矛盾,在其发展过程中带有中国自己的特点,因此解决中国当代社会矛盾问题也应采用社会主义的方法,结合我国国情,量体裁衣,制定出适合自己国家的矛盾解决方法。例如当今社会的城市发展不均衡问题,最根本的解决方式仍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资源配置的均衡,进一步改善民生,保障民生,将人民生活的提高与改善作为发展的着眼点。同时改善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更好地转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跳出传统的高资源高耗能的发展模式,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6在道德诚信缺失的问题上,一方面应加强依法治国,增加法律力度,将法律制度大力建设和完善,其中包括法律意识形态的建设与完善、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以及司法制度方面的建设与完善。7同时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相互作用,相辅相成,在加强法治的同时加强徳治,双管齐下,更好地解决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问题。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7.2 第一版

级硕士学位论文,2014 6姚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7胡仁智、付子堂《当代社会矛盾法律调处机制的完善》[J].江苏社会科学,2010.12.15

参考文献

期刊文章: [1]倪志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分析方法》[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王光鹏《浅谈矛盾分析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4.9.30 [3]鲁鹏《关于当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几点认识》[J].理论学刊,2005.4.20 [4]冉昌光《秉持和谐社会理念 探究现实社会矛盾——读龚秀勇著<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当代社会矛盾问题>》[J].天府新论,2014.5.5 [5]胡仁智、付子堂《当代社会矛盾法律调处机制的完善》[J].江苏社会科学,2010.12.15

学位论文:

[1]姚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级硕士学位论文,2014

报纸杂志:

篇8:矛盾方法分析社会现象

一、社会发展对社会工作人才需求现状

在城市, 社会工作者在家庭关系、劳动保障、残疾人救助等问题上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而城市无数的吸毒者、失足少年、刑满释放人员的行为矫正也急需具备专业技能的社会工作者;在乡村, 需要各类社会工作者为新农村的建设协调各类资源来增加政府投入, 寻找现代方式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开展各类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明生活;而在近些年自然灾害的救助中, 社会工作的作用更加明显, 灾民的心理辅导及工作能力的恢复, 各种救灾资源的协调与分配, 灾区的重建与发展都需要社会工作者提供有效的帮助。社会工作在当今社会的作用正在逐渐增加, 社会对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变得急切。

二、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分析

1.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选拔策略存在偏差。

现在大部分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 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都以招收调剂考生为主。这样就使得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 普遍对社会工作缺乏兴趣与了解。由于是被动的调入社会工作专业, 因此难免对这个专业产生抵触情绪。对社会工作专业缺少热爱, 对所学知识缺少兴趣, 这是学生在大学期间就打算转投其他行业并付诸行动的主要动因之一。人才选拔之前未对考生作充分的说明, 选拔时大量的招收调剂考生, 选拔后没有为考生做今后的学习及职业规划, 这些都是现今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选拔存在的主要问题。

2. 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尚不完善。

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目前尚不完善, 在教师队伍结构与硬件设施建设上都不够专业, 在专业实习中也存在着流于形式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实务能力缺失, 影响了他们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认同, 使得他们不适应专业社会工作岗位。并且, 不完善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还导致学生对社会工作的兴趣大减, 导致他们在毕业时选择其他岗位的工作, 造成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流失。这些都加重了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3. 社会工作机构制度体制尚未健全。

目前我国的社工机构体制制度不够健全, 存在着很多妨碍社会工作发展的问题。深圳是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沿, 但这些社会工作机构中, 很多管理制度不健全, 资金不够充足, 导致拖欠工资现象严重。北京和上海的社会工作发展较为完备, 运作资金也相对充足, 很少发生拖欠工资的现象。但有专业社工岗位的单位或社工机构, 存在着严重的“排外”现象, 外地的社会工作者很难融入其中。这就使得社工专业毕业生不选择社会工作岗位, 转而从事销售、文秘类等工作。增加了社工专业人才需求的缺口和人才流失。

4. 相关政策扶持力度有限。

虽然我国在近些年也提出了很多有利于社会工作发展的宏观政策, 但却缺少微观具体的实施方案, 使得社会工作的职业发展和专业教育发展面临着许多困惑与难题。同时很多有关社会工作人才发展战略的政策落实不到位, 政策的发布与执行脱钩, 缺少从社会工作实际角度出发制定的政策。这就使得社会工作岗位本身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 造成岗位人才空缺, 或招聘非专业人员从事社工职业, 从另一个侧面导致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5. 社会对社会工作认同度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 即便是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 社会工作也常常被人们误解和混淆, 甚至有很多人都未曾听说这个职业。有些人把社会工作者与义工相混淆, 而有的人认为社会工作者只是在社区内从事工作的普通工作人员。就连很多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的老师和学生都对社会工作缺乏全面的认识。如此低下的社会熟知度, 势必会影响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这就降低了社工专业学生从事相关工作的热情, 进而转投其他行业。因此, 社会的不了解、不认同、不尊重, 也是造成社会工作岗位空缺、专业人才流失的重要社会因素。

三、解决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矛盾的策略

1. 减少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招生中调剂生比例。

减少调剂考生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之中的比率, 让更多有志于从事社会工作行业的年轻人接受专业学习和培训。这样的学生更容易接受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和专业伦理守则, 便于今后工作的开展。当然, 控制调剂考生人数在总人数之中的比例并不容易。加大招生之前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宣传, 让更多的考生充分了解社会工作专业, 增加志愿填报数量, 也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2. 加强高校社会工作教育专业化建设。

各高校应吸收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教师从事专业教学工作, 让一些有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 并对社会工作充满热情的人, 能够加入到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队伍之中, 以此增强教师整体队伍对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和对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价值的认同程度。加大对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硬件设施建设的投资, 尤其应增加对高校社会工作实验室的建设投资。注重学生实习的过程, 让实习能够真正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与各专业社工机构的联系, 建立长期合作的社工实习基地。在可能的条件下为实习期间表现优秀的学生, 提供正式的工作岗位。这样一方面填补了社工机构的人才缺口, 另一方面也为社工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专业的实习机会, 让学生能实际接触到社会工作实务。

3. 完善社会工作机构制度。

加强社会工作机构的内部管理, 坚决杜绝拖欠工资等现象的发生。并且多方面筹措资金, 让机构的运作资金更为充足。例如, 可以联合某些慈善基金会来充实社会工作机构的运作资金, 利用社会工作机构的专业性, 来使慈善资金创造出更优的慈善效果。减少地域性因素对我国社会工作机构的影响, 倡导优先发展地区的专业社工接纳外地的同事, 并为他们的专业能力提升给予帮助。

4. 增加政策扶持力度。

建议政府加大对社会工作发展的具体方面的扶持, 尤其是具体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就业等具体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 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和使用, 提供政策上的导向。例如, 可以在国家公务员招考中, 取消某些岗位对社会工作专业的限制。在某些欠发地区的社区, 增设社会工作岗位。对从事社会工作的毕业生给予奖励等方法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从根本上为解决我国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矛盾提供可靠的保证。

5. 提高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度。

借助多种传播媒体宣传社会工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可以拍摄有关于社会工作的公益宣传片, 或是在影视作品中加入对社会工作的描述, 提高社会群众对社会工作的熟知程度。

尽快增加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一二线城市的普及, 让民众能够亲身体会专业的社会工作。通过增加社区宣传、组织专业活动等途径, 消除人们对社会工作的误解。并通过增加社会工作者收入、改善社会工作者工作条件等方法, 提升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工作人才流失的问题, 推动解决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转型, 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性得以显现。但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 却存在着特殊的矛盾。解决这项矛盾, 应减少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招生中调剂生比例;加强高校社会工作教育专业化建设;完善社会工作机构制度;增加教育扶持力度;提高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同度。

关键词: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供求矛盾

参考文献

[1]钱红丽.浅析高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黑河学刊, 2007 (3) :113-114.

[2]邵宁.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10 (2) :46-48.

[3]戚欣.我国社会工作人才的特点及培养[J].北京社会科学战线, 2007 (9) :202-205.

上一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档案管理研究下一篇:相宜本草营销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