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矛盾

2024-05-06

基层社会矛盾(精选十篇)

基层社会矛盾 篇1

1 基层矛盾纠纷的主要类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基层矛盾纠纷呈现出面广量大、触发点多、突发性强、升级快、调处难度大、内容复杂化、形式多样化的态势, 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目前, 农村矛盾纠纷主要有如下类型:

1.1 婚姻家庭纠纷

一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 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 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受此影响, 一些群众家庭责任意识淡薄, 导致夫妻感情破裂而引发的纠纷。二是,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 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较多, 承担着赡养四位老人的重任。由于养老意识淡薄、工作压力大、收入低, 部分家庭不遵从孝道和伦理道德, 违背法律规定, 不尽赡养义务, 遗弃和虐待老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三是, 在家庭遗产继承问题上, 由于分配不均而引发纠纷。

1.2 邻里纠纷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可生活中有的邻里不大度, 斤斤计较, 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得脸红脖子粗, 大打出手, 甚至对簿公堂。

1.3 干群纠纷

有些基层干部, 滥用职权和越权, 凌驾于人民群众之上;有些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 在依法行政或执行政策过程中走样, 破坏了党员干部的形象, 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

1.4 计划生育工作和帮贫扶困工作所引发的纠纷

近几年来, 计划生育以及帮贫扶困的工作所引发的矛盾也是时有发生。计划生育方面, 在超生子女社会扶养费的收取工作中, 政府人员按国家政策收费, 超生子女方以各种理由拒不交纳超生费而引发的矛盾。在进行帮贫扶困工作时时, 一方面, 因为资金的限制, 导致低保名额有限;二是, 因为家庭特别困难, 完全符合低保条件的人过多;三是, 基层干部在执行上有偏见, 不公平, 导致不是困难的家庭吃到了低保, 家庭困难的反而没有吃到低保。

1.5 房屋宅基地、山林、土地等问题引发的纠纷

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和发展, 山林土地的价值日益彰显, 由此引发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由于承包历史久远, 具体边界不清;二是, 村民种植的树木成长后, 影响临界土地承包收益;三是, 由于土地承包、转包引发的矛盾纠纷。

1.6 劳资纠纷

我国是法制国家,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 自我保护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对于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敢于做出回应。当前劳资纠纷主要表现在企业拖欠工资、员工五险、工龄买断等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1.7 由于新农村建设、街道改造、城市拆迁引发的矛盾纠纷

随着城市化建设加快, 农村居民点集中建设呈现出诸多矛盾。主要表现在改建过程中拖欠征地款、补偿费或逾期不能安排回迁、变更迁住、违反合同条款等。

1.8 人身伤害及财产赔偿纠纷

主要表现在交通事故、打架斗殴、工伤赔偿等事关生命财产安全而引发的纠纷。

2 基层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

2.1 群众法律意识淡薄

虽然普法宣传工作已深入推进, 但由于边远山区群众文化素质低, 知识面窄, 法制观念淡薄, 留守群众中大多数都是老年人, 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能力有限, 在解决生产、生活中遇见各种纠纷时, 不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主要是靠武力解决问题, 轻则骂、重则打, 这也经常会使小矛盾演变成大纠纷, 从而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2.2 少数农村干部作风不良

不可否认, 当前农村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但也存在少数干部滥用职权, 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的现象。一些农村干部作用发挥不够好, 传达上级文件精神不到位, 村务不公开, 退耕还林款、粮食补贴款、农村低保等落实不到位, 从而诱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

2.3 部分党政领导不够重视

现今依然有少部分基层及部门领导认为经济工作才是重点, 化解矛盾纠纷问题是次要的, 没有把及时有效的化解矛盾纠纷提到新时期、新形势下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来认识, 导致矛盾纠纷化解不力, 影响了社会稳定。

3 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对策

3.1 进一步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我们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 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 要了解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工作的重要性、长久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切实加强对化解基层矛盾工作的领导,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各级党委、政府、村委和社区都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把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 定期排查调处, 定期接待群众上访, 并坚持以人为本, 深入了解群众的难处, 设身处地的站在群众立场上想, 千方百计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 尽量使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 解决在萌芽状态, 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

3.2 加强法制宣传, 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

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中, 调解纠纷是治标, 预防纠纷才是治本。预防纠纷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大法制宣传工作的力度, 以村 (社区) 调委会为前沿, 以乡镇司法所为主要阵地, 广泛开展法律“进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单位、进校园”活动, 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道德修养, 增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念, 自觉做到守法,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3 化解矛盾纠纷, 要做到公平公正

一般来说, 产生矛盾纠纷的双方, 都觉得自己有理, 需要寻求支持, 化解矛盾纠纷可以用各种社会规范、公序良俗、行业标准等级为依据, 具有很强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在化解矛盾纠纷时要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 这样才容易让双方当事人信服, 矛盾纠纷才会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3.4 加强队伍建设, 做到依法化解矛盾纠纷

有些人对化解矛盾纠纷存在误解, 认为化解矛盾就是当“泥瓦匠”, 就是“和稀泥”。这样表面看矛盾没有了, 实际是假象, 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 可能会爆发更大的矛盾。因此, 加强队伍建设是抓好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关键。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政治业务培训, 对基层调解员、信访干部等工作人员政治业务素质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技巧进行提升, 有效做到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化解矛盾纠纷。S

参与基层政府信访化解社会矛盾 篇2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为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工作,按照区“群众满意工程”的要求,更好的为群众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2013年5月15日,山东淄明律师事务所与区某镇人民政府签署书面协议,规范律师参与基层信访活动。

协议规定律师配合司法所、信访办为来访群众、矛盾纠纷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为镇政府依法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提供法律服务,为基层政府领导决策提供法律帮助。为更好的履行协议内容,淄明所在调研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律师参与社会矛盾调处值班规定》,并对参与信访活动的律师进行了上岗前的培训。

基层社会矛盾 篇3

[关键词]基层检察院;诉讼监督;社会矛盾纠纷

一、当前基层检察院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

(一)诉讼案件数量多,案件审查处理难度大

近几年来,涌入诉讼过程的案件不仅数量多,类型新、法律关系复杂,而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尚不完善,导致审查处理难度也进一步增大。在案件审查处理过程中如何准确适用法律,统一司法尺度,确实也存在不小的困难。

另外,社会公众对检察机关监督活动的关注度明显增强,对司法公正和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在检察工作中,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往往成为检察院机关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公众寻找司法保护的期望值更高

当前,邻里纠纷引发的伤害、对未成年人的强奸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盗窃、抢劫、敲诈勒索、诈骗等侵犯财产罪的案件居多,不同季节不同刑事犯罪高发,各种社会利益受到冲击。如邻里纠纷引发的伤害案件处理与日后两个家庭之间的相处不无关系,若处理不当可能再次激发矛盾。案件受害人及其家属与犯罪嫌疑人的家庭之间既产生了经济纠纷又造成心理上难以愈合的矛盾。作为基层检察院就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在执法办案过程中突出化解双方矛盾,谋求好的社会效果。

另外,不同层面的民事行政纠纷不断产生,特别是房产纠纷、医患纠纷、劳资纠纷、征地拆迁等问题。加之基层调解委员会调解力度有限,第一道防线较为薄弱,很容易导致问题由小变大、积少成多。案件当事人甚至越过调解,迫切要求检察机关行使监督职能对案件进行处理,无疑加重了检察机关矛盾调处的包袱。

(三)涉检涉法上访工作面临挑战

涉法涉诉信访活动的组织化倾向明显,违法上访的现象较为突出。一些当事人为了达到某种诉讼目的,采取闹访等极端的形式上访,突发信访、行为激烈的异常信访案件增多,出现“司法要挟”现象。大量的矛盾纠纷把基层检察院推到社会矛盾化解的第一线,处于社会矛盾的焦点之中。由于种种原因,基层检察机关调节这些矛盾纠纷的资源和手段又是有限的,这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

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中的做法举例

(一)对于轻微刑事案件,释法说理,力求以和解方式解决问题

洛阳市新安县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在调处村民曹某因宅基地纠纷致邻居王某轻伤一案,公安环节调解多次未果,后移送该院审查批捕。侦监科科长靳朝经过审查,认为该案仍可进行刑事和解,否则王某的医疗费难以解决,曹某被批准逮捕,双方矛盾也难以化解。几番调解下来,曹某以王某过错在先不肯赔偿,王某认为和解不成曹某就要被追究刑事责任,就漫天要价。靳科长判断,当事人缺乏应有的法律知识是和解失败的症结所在。待双方当事人情绪有所缓和,他结合案情运用法律,制作了一份《风险提示书》提示王某,曹某家庭困难,一旦追究刑事责任,可能民事赔偿无法执行到位;同时也提示曹某和解不成将追究刑事责任。如此一来,明明白白一本账,曹某和王某双方亲友在阅读《风险提示书》后表示愿意达成和解协议。后双方在检察官的主持下,达成刑事和解协议,公安机关将李某故意伤害案作撤案处理。

(二)民行部门加强案件监督,积极引导,促成和解

新《民事诉讼法》第208条第2款的规定首次将再审检察建议与提请抗诉并列为基层民事检察工作的主要监督方式,两者相辅相成,基本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民事检察监督体系,给再审检察建议工作提供了良好机遇。由于再审检察建议可以由同级检察机关直接向法院发出,不受级别的限制,所以基层法院生效的案件可以由基层检察机关直接发出检察建议,无需再经过上级检察机关审查,这使大量案件直接经过基层司法机关得以处理,能够及时有效地把大量民事申诉案件消化在基层。

对申请抗诉的案件,坚持调解优先的原则,与法院配合形成合力促成当事人听证和解。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机制的建议

(一)立足检察职能,将社会矛盾化解在执法办案中

1.严把逮捕关,提高逮捕案件质量。在审查逮捕时,注重全面准确理解法律规定,严格把握逮捕条件,克服“构罪即捕”的简单做法,对于恶性小、再犯可能性小的犯罪嫌疑人认为无逮捕必要的免于羁押,由公安机关直接移送公诉部门诉。通过“少捕慎捕”,减少社会对立面,促进社会和谐,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扩大相对不起诉的范围。公诉部门应发挥相对不起诉的预防、改造、震慑功能,除了对符合条件的案件大胆适用相对不起诉外,扩大相对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对于未成年人涉嫌犯罪,过失犯罪、初犯、偶犯案件不起訴裁量权的案件范围扩大到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之刑罚,让轻微犯罪的人悔过自新,减少主观恶性,实现刑法之目的。

3.积极运用刑事和解制度。在审查批捕、审查起诉环节,对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真诚悔过,并向被害人赔礼道歉,有赔偿、补偿的意愿,被害人对犯罪嫌疑人给予谅解,犯罪嫌疑人不再具有社会危害性,同时具备良好帮教条件的未成年人犯罪、邻里纠纷、家庭内部矛盾以及民事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轻微的交通肇事案件等积极运用刑事和解制度,促进社会矛盾的化解。

4.从“背对背”到“面到面”的转变调处民事案件纠纷。借鉴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面对面”调处民事案件纠纷的工作实例,改变以往“背对背”的调处方式。通过“面对面”的调处方式,检察官避免以“一家之言、一己之力”,在听证会上引导双方当事人就主要争议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让当事人有一个充分表达意见的平台,了解双方的分歧所在,把握调解方向。在民事申请监督案件听证会时,除了双方当事人,还邀请“评理人”,比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专家学者等都可参加听证会,对案件进行释法说理,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把法律宣讲到位,把道理解释清楚,从而实现案结事了。

(二)建立“诉调对接中心”,实现矛盾纠纷的合力分流

建立“诉调对接中心”,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同时,建立依托“大调解”工作体系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对民事申诉等案件,坚持抗诉与息诉并重,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和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解工作,努力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对于轻微刑事案件,把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和刑事和解有机结合起来,减少当事人对立情绪,化解社会矛盾。

探索建立融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于一体的“三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公、检、法职能与化解矛盾纠纷对接互动,搭建专业化调处运作平台,调动社会各方面整体联动的大调解机制,有效化解新形势下以利益诉求为主题的社会矛盾纠纷。

(三)加强外部力量配合,建立处理诉求协作机制

非管辖类司法诉求的大量涌入,是当前检察机关面临的现实难题。解决群众的司法诉求,化解矛盾纠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不可能仅靠某一个职能部门去解决,必须加强检察机关与政府、公安、法院等外部机关的协作、配合。所以,要建立司法诉求情况通报机制,以便协作单位了解有关情况,有准备地应对群众诉求,尽早化解矛盾纠纷。

建立信访申诉案件转办、分流处理机制和息诉息访联动机制,召开多方联席会议,联合听证、共同答复,增强纠错能力,努力克服因信访申诉人盲目投诉、反复投诉,多方投诉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国家机关公信力降低,引导群众理性信访、合理诉求。

参考文献

[l]张云霞,张琳.新修改的民诉法视野下的民事检察息诉和解机制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3.(10).

[2]丁明霞.浅析基层检察机关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构想[J].法制与社会,2011.(30).

基层社会矛盾 篇4

一、当前基层检察机关面临的主要社会矛盾

(一) 村干部职务犯罪问题

目前农村干部普遍素质不高, 法制观念淡薄, 在农村执行国家政策、法律的过程中, 无视法纪法规, 为金钱名利所诱, 违法粗暴执法、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挪用公款, 给党和国家政府的形象抹黑, 造成国家利益的重大损失, 并引发了大量村民上访事件。基层检察机关面对此情况, 不仅要严肃惩治村干部职务犯罪问题, 还要努力应对村民上访引发的群体事件, 安抚村民的激动情绪, 平息众怒。

(二) 土地征用拆迁过程中的职务犯罪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土地征用拆迁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热点问题, 由拆迁补偿问题所引发的社会矛盾较之以往更为激烈。如果基层检察机关在这方面的职务犯罪工作做的不好, 不仅影响拆迁工作的顺利进行, 而且引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危机, 爆发群众与检察机关的肢体冲突, 激化社会矛盾, 如前段时间江西省抚州市检爆炸案就系因拆迁补偿问题所引发的矛盾。

(三) 民事纠纷案件

民事纠纷案件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日常生活, 如婚姻纠纷、借贷纠纷、土地纠纷等等, 这就要求基层检察院在化解前征询群众意见, 掌握案件背景、当地风俗人情和当事人的思想动态等详细情况, 在此基础上很快找准处理矛盾最佳切入点, 最终使矛盾实现案结事了的法律效果, 更取得推进司法民主、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社会效果。

二、积极发挥检察职能, 构建基层检察机关化解社会矛盾长效机制

面对上述社会矛盾, 基层检察机关应当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 创新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 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落实在基层。

(一) 细化健全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相关机制

宽严相济是我国基本刑事政策, 体现了刑法修复社会关系的宗旨和人性执法的理念。在司法实践中认真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既能够达到依法惩治犯罪的目的, 又能缓解犯罪给社会带来的矛盾压力。首先, 建立轻微刑事案件简化工作机制。对于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的轻微刑事案件, 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快速办理, 简化相关诉讼过程, 缩短办案期限, 提高诉讼效率, 避免因为诉讼过程时期太长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其次, 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专门处理机制。应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点采用适合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办案方式,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主观恶性小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依法适用不逮捕、不起诉, 以教育感化为主;最后, 对初犯、偶犯和老年人犯罪以及因邻里、亲友纠纷引发的轻伤害案件采取从轻处理机制。对这类案件依照法律规定从轻处理, 便于化解社会矛盾, 减少社会对抗。

(二) 健全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

应当完善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机制, 加强与信访、纪委、政法委相关单位沟通, 密切工作联系, 使检察环节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理解和帮助, 将矛盾化解于源头。应定期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社会稳定综合治理, 对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进行排查, 有针对性地消除隐患、排解社会矛盾, 并与各部门建立社会矛盾排查协助机制,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 完善刑事和解机制

应当将恢复性司法理念引入到基层检察机关的司法理念中, 在执法办案时依据法律的规定推行刑事和解, 对一些轻微的且社会危害性不大的刑事案件通过和解的方式结案, 既有利于惩罚犯罪, 节省社会资源, 也有利于化解诉讼当事双方的矛盾冲突, 减少对抗。在完善刑事和解机制时, 应当明确基层检察机关刑事和解机制的案件范围以及适用条件, 并详细规定刑事和解的办案程序, 保证刑事和解案件程序以及实体上的公正。同时, 也要完善刑事和解的监督机制。须对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 避免出现以权谋私、以钱买刑的现象, 导致司法不公, 进而引发社会矛盾。

(四) 建立渉检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近年来, 关于检察机关的负面报道屡见不鲜, 这些负面报道不仅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的廉洁公正形象, 而且还激化了人民群众与检察机关的矛盾冲突。鉴于此, 基层检察机关有必要建立涉检舆情应对机制, 对于一些敏感且社会影响重大突发性涉检舆情事件, 要及时经过仔细周密的论证分析, 并正确做出舆论回应, 努力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五) 建立检察救助机制。

建立检察救助机制体现了检察机关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减少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具体而言, 基层检察机关首先要完善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 着力解决处于困难状态的刑事被害人救济问题, 保证其能够获得一定的援助, 援助方式不应当仅限于经济援助, 还应当含有精神层面;其次, 完善对刑事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救济制度, 随着我国民主的不断完善, 切实加强刑事诉讼当事人的人权保障已经成为我国刑事司法的重要理念。为此, 建立检察机关刑事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救济制度, 对于减少冤、假、错案, 化解社会矛盾, 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洪利.对基层检察院化解社会矛盾的思考[J].大庆社会科学, 2010 (02) .

基层社会矛盾 篇5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社会格局和利益分化也逐步形成,这使各利益群体的阶层化加剧,而阶层的利益取向分歧就越来越大,由此引发大量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基层矛盾让我们不容忽视。我们必须对社会基层的矛盾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发现不同社会矛盾背后的共性原因,从而有效应对社会矛盾,也从而避免了可能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的社会动荡。

一、基层社会矛盾产生的原因

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有其深刻政治经济根源和社会背景,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只要有以下的原因:

(一)政治因素

(1)我国基层干部官僚作风和腐败问题严重,使群众产生对基层干部的不信任,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再加上有的基层党政干部基本素质较低,“官本位”思想和特权思想严重,服务意识、公仆意识较差,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不能够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对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推诿拖拉,对出现的矛盾纠纷不能及时处理。这种政府不作为让基层群众无法通过体制内的合法途径解决问题,而造成了矛盾的产生和扩大。比如干群之间的矛盾,甚至民族之间的矛盾,这样矛盾沉积一久,便会爆发大规模的群众性事件。

(2)我国基层政府的组织社会管理能力薄弱,基层干部专业结构单一,机构设置不合理,出现臃杂或是空缺的问题,甚至有的基层组织形同虚设,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群众对政府管理能力产生质疑。不能正确利用“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理念,也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是态度,不能把群众的民生问题化解在最基层。在“第一道防线”即出现崩盘,并不能把党和国家的意志和政策贯彻到基层,加之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尚未完善,导致群众自身利益诉求渠道闭塞。

(二)社会因素

(1)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副作用凸显,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两极化加剧。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利益结构的调整,贫富差距逐步扩大,加之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尚不完善,以致于在改革过程中利益分配不公。这种由于利益关系调整带来的不平衡,造成职工、公民的心理不平衡。

(2)社会风气下降,唯利是图,传统道德约束功能呈现弱化,趋势造成人们之间关系的冷漠,这种冷漠的意识使群众的内部矛盾不能“大化小,小化无”,反而使简单的问题升级为群体性事件,甚至是民族间的矛盾或对抗,这就是得不偿失的。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而社会公民的心态,或是说,现今社会的软件建设并不完善,并不能跟上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社会建设的断层。

(三)思想因素

(1)公众维权意识增强。近年来,随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深入,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以及注重民权、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使群众的人权意识、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政府在社会管理、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等方面要求随之提高。有时基层群众之间在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小摩擦,本应在友好协商下能够和解,却会因维权意识的发酵,致使这些小的摩擦变为难以化解的矛盾。

(2)部分群众法律法规认识尚不到位。使得部分群众对法律法规的了解只处于一知半解的水平,甚至存在“断章取义”的现象,导致部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一旦遇到自身权益被侵犯的情况,便会以自身所认知的“法律”说事,一旦问题解决得不到自身认可,极易出现聚众上访、无理闹访等现象,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二、化解社会矛盾的对策和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民意表达机制。拓展群众诉求渠道,畅通信访渠道,是保障公民的建议权和申诉权,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只有群众把自己的利益表达出来,才有可能让政府知道,这是化解基层矛盾的前提与基础,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至于如何建立健全民意表达机制,主要可以采取政务公开、领导下访等多种方式,让广大群众能顺畅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二)基层政府要增强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在法制还不太健全、公民法律意识还普遍不高的国情下,信访就是群众合理反映问题的渠道,信访是群众相信党和政府的一个表现,信访也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一个窗口,因此,目前信访非但不能削弱,反倒还要加强。要避免越级上访就要及时为群众解决题,而不是把精力放在劝阻、堵截越级上访者。领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主动了解民情,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疾苦,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同时,不断完善权力监督机制落实行政问责制、维护司法工作的独立与公正、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措施,这些都是减少上访、越级上访的根本途径。此外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亦要加强,还要重视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代表政府形象、直接与群众接触的干部更要注重言行举止,防止因工作方式不当而引发冲突。

(三)确保利益分化的合理性、有序性。其合理性:一是机会和起点上的均等;二是过程或规则的公正。机会均等就是人们在获得发展机会(如就业、升迁、教育等)的权利方面,不受诸如户籍、性别、身份、种族、资本占有状况等的影响,不同的利益主体应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规则公正则意味着全体社会成员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要遵守同样的规则,如同一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存在特权和例外。公平公正历来是群众关注的重点,只有保证竞争是在公正、平等条件下进行,其结果的差异才具有合理性,人们才可以接受。因此,我们必须要尽快完善竞争规则,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对不平等的利益加以有效遏制,使社会利益得到合理的分配。其有序性:一是要确保利益诉求的程序合法;二是要确保获取利益的手段合法,即合法得利。要确保利益诉求的程序合法,主要是要构建一个程序规范和广泛参与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表达主要有个人表达和团体表达两种方式。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成员表达利益的途径主要有利益团体的结成、利益代表的选举、利益要求的提出、利益侵害的申诉等等。要保证这一过程的顺利展开,就必须建立健全顺畅的利益表达、补偿机制。

基层社会矛盾 篇6

关键词:基层检察机关;案多人少;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071-02

近年来,刑事案件的发案率猛增,相应的公安机关每年报请批准逮捕和审查起诉的案件数量也呈爆炸性增长态势,与案件数量猛增相对应的是,基层检察院办案人员的增加却极为有限,“案多人少”矛盾依然突出。因此,从中找出“案多人少”矛盾的原因,并思考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极为重要。虽然,当前有很多关于基层检察机关“案多人少”矛盾的分析,很多基层检察机关以及上级检察机关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该矛盾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一、“案多人少”矛盾的原因分析

对检察机关而言,案多人少的矛盾主要存在于公诉、侦监等部门,尤其以公诉部门为甚。随着新《刑事诉讼法》的出台,这一问题将会进一步凸显。从当前的法制环境和司法实践出发,并结合笔者所在的浙江省苍南检察院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案多人少”矛盾的产生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案多”的现实原因

近年来,基层检察机关办理的刑事案件基本上是呈上升趋势,不仅是案件整体数量方面的“多”,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单个案件涉及的人数众多,案情复杂等等,都给办案人员带来了案件办理压力和难度。比如,近两年来,浙江地区发生的非法集资类案件,由于涉及的受害人众多,无形之中对办案人员的案件审查带来巨大的工作量。这就导致检察机关侦监、公诉等业务部门的办案量逐年递增,这种现象在全国都较为普遍。以苍南县检察院为例,2009年至2011年期间,该院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分别为:2009年为1 022件2 039人,2010年为951件2 051人,2011年为1 106件2 228人,从统计数据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基本上是一个逐年增加的趋势。而这也是“案多人少”矛盾中“案多”的根本原因。

(二)“人少”的现实原因

1.检察机关的人员编制数是固定的,且编制的增加有一定的数量限制

以苍南县检察院为例,当前该院的人员编制构成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为政法专项编制人员,是经高检院批准、省院核定的,较为固定,每隔五年才能进行一次调整,基本上的调整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目前,该院的政法专项编制人数为115人,截至2012年3月底,实有政法专项编制人数为111人,到2012年底,公务员招录任务(2012年拟招录4人)完成,政法专项编制将用罄。其二为事业编制人员,是经市、县编委批准的,人数也较为固定。截至2012年3月底,浙江省苍南县检察院的事业编制人数为16个,目前已使用编制数7个,虽然事业编制数尚有较多的名额,但是,在实践中,事业编制人员很多均为未通过司法考试人员,无法直接参与到办案实践中,因此,事业编制人员的盈余无法解决案多人少的办案压力。

2.检察业务队伍建设亟待完善

以苍南县检察院为例,从实有人数看,在111人的政法专项编制中,退居二线的人员有12人,年龄在50周岁以上未退居二线的人员也不在少数。这些退居二线和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几乎已经不直接参与办案了。因此,对于业务部门而言,从另一个方面而言,又增加了办案的压力。

(三)新法出台增加办案压力

新《刑事诉讼法》就简易程序中检察机关是否派员出庭进行了强制性规定,要求检察机关必须派员出庭。①这样的规定尤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因为无控诉就无审判,但是,这也无形中增加了检察机关公诉部门的工作量。此外,该法第93条扩展了检察机关对羁押必要性的审查权,②和以往检察机关只在审查批捕环节拥有一次性、有限的羁押必要性审查权的规定相比,新规定明确了检察机关在刑事审判全过程中的羁押必要性审查权和建议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权,这无疑加大了检察机关对强制措施滥用的监督力度,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检察机关的工作量,这是对检察机关的扩权,但也是考验检察机关把握和运用这一权利能力的关键。

二、“案多人少”矛盾解决的对策分析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基层检察机关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在克服“案多人少”矛盾的基础上确保办案质量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笔者认为,在司法外部环境无法改变、人员编制紧张的现状下,应当注重从内部管理上下工夫,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因地制宜应对案多人少矛盾,并逐步提高案件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对策。

(一)优化整合队伍,深挖内部潜力

打造一支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检察业务队伍,提高每一名业务干警的办案水平和办案质量是解决“案多人少”的根本。

1.严格选任,优化侦监、公诉队伍

要梯次配比侦监、公诉队伍,逐渐形成老中青传、帮、带的格局,使青年干警成为公诉队伍的中坚力量。要尽量选择年轻的干警来组建公诉队伍,将已通过“司法资格考试”的大学生、研究生或有一定司法实践经验的律师等高素质人才吸收进来。对书记员的招录和选任,也应尽量以具备法律理论功底,同时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优先,确保公诉队伍的组成人员都具有办案资格,书记员能够尽快适应工作要求,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队伍战斗力。

2.加强岗位练兵,提高侦监、公诉干警单兵作战能力

个人能力、素质的养成是提高案件处理效率的有效途径,没有优秀的技能型业务人才就不可能有高质量、高效率的案件。尤其是对公诉人而言,公诉作为一个特殊的岗位除应具备深厚的法学功底外,还必须具有准确明断是非,运用庭审策略从容应对复杂局面,熟练运用法律解决纷争,与时俱进自我提高等司法能力。这不仅要求公诉部门的干警自身要加强学习,从思想上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充分利用工作间隙及休息时间,经常学习、钻研法律专业、业务知识和文化知识,熟练掌握本职工作本领,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执法素质。其次要建立起专门的学习培训机制,使侦监、公诉部门的干警接受统一的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对法律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3.强化团结协作,发挥团队最大合力

熟练工作虽然是提高办案效率的重要方法,但是,每人的办案速度终究有限,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办案效率。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团队协作,形成合力协作。要树立起团结协作的意识和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要充分发挥老干警对新干警的传、帮、带作用,加大对新干警的文书制作、出庭公诉等方面的指导力度,帮助新进干警迅速提高审查案件的能力和水平。要建立起周一计划制度,在收到案件后,承办人要根据自己的工作量制定每案工作计划,对提审、外出取证、审结、开庭等进行安排,汇总后由部门负责人对人员、车辆、研究案件时间进行统一安排调配,从而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二)创新办案流程机制,加快办案节奏

面对刑事案件不断大幅度上升,办案人员却难以增加的现实。加快办案节奏,是防止案件积压的重要手段。为了加快案件处理速度,就必须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机制,以适应工作需要。

1.建立案件分类办理机制

在办案力量明显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对人员的整合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办案人员的特长,提高工作效率,推行办案小组制度,对案件进行分类办理。以业务骨干为核心,将科内人员划分为“大案组”、“简易组”“轻缓组”等几个办案小组,“大案组”专门办理重大疑难案件,“简易组”专门办理一般刑事案件,“轻缓组”专门办理轻微刑事案件,新老搭配,互学互帮,使人力资源与案件资源达到最佳结合。

2.建立疑难案件讨论制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刑事案件中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单个承办人的认识往往不全面、不具体。因此,专门制定并切实实行疑难复杂案件讨论制度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对罪与非罪、诉与不诉等遇有疑难复杂情况的,一律进行讨论,群策群力,对于不是必须经过检委会研究讨论的重大疑难案件,适时邀请本院其他业务科室或者业务骨干介入案件讨论,即有利于保证案件质量,同时又是一堂生动的业务培训课,增强了检察人员的办案攻坚能力,提高了办案质量。

3.建立限时办结预警机制

实施刚性管理,强化干警的责任意识、效率意识、质量意识是调动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之一。制定出台限时办理机制,并对案件的办理进度进行预警和通报。根据案件的性质、轻重简繁程度,在收案时就要对案件的办理期限进行登记明确,承办人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同时,内勤要对案件办理情况进行跟踪,每周将案件进度向科长、分管领导进行通报。在案件到期前3天科长给承办人发出黄色警告,在部门内部上公告板通报批评,不能完成的,由分管领导给予承办人橙色警告,连续两次橙色警告由检务督察室予以训诫。督导,用刚性的制度“强迫”承办人提高办案速度。

三、结语

“案多人少”的矛盾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但是,基层检察机关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依据自身所处环境的特点因地制宜,从制度改进上提高司法资源的利用效率,探索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新《刑事诉讼法》的出台对检察机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检察机关探索解决“案多人少”矛盾的又一有利契机,基层检察机关应把握好这难得的机遇。

参考文献:

[1]谭伟凡,陈剑峰.制度改进:公诉案多人少背景下如何促进公正实现[J].法制与社会,2012,(4).

[2]卢劲杉.另辟蹊径:破解“案多人少”困局解读昆山检察院改革模式[J].检察风云,2010,(6).

[3]樊崇义.2012刑事诉讼法解读与适用[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基层社会矛盾 篇7

关键词:农村基层利益,农村矛盾,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涌现出大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精神文明建设, 取得了巨大发展, 科技兴农方面, 进一步加快了科技兴农步伐。但是, 也存在矛盾和问题。只有立足于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 才有可能使农村的大量矛盾得到逐步解决。

1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对干部严格考察, 干部的政务、与其工作相关的财务要公开透明, 防止干部的腐败。执政为己的干部必须清除出干部队伍。对县、乡、村的各级领导实行群众监督, 对群众不满意的干部和有经济问题的干部就地免职, 不再录用;干部不准参与企业经营, 对与家庭收入不相匹配的高水准生活的干部要进行资产清报制度, 来源不明的财产没收, 这样的干部应撤职, 不再录用;给村集体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干部要追究其行政责任, 不再录用。

2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为民服务意识

近年来, 国家颁布了减免农业税, 进行粮食补贴、农机补贴等优惠政策, 让农民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和党的温暖。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 农民对基层领导的意见颇多, 主要认为有一些国家农村政策不能及时传达到农民手中;部分村干部只求一己利益, 对村民的生活和致富关心不足, 在文明生态村建设中力度不够。通过调研, 发现基层组织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村干部自身的素质有待加强;村干部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村干部的服务意识不足;村干部的宗族意识强, 不利于村民的团结;干部选举过程中存在拉票现象;村干部自我约束力不够, 部分干部强权思想严重, 被村民称为“土皇上”。

3 建议和解决办法如下

3.1 加强村干部选举管理工作

近年来, 选举中拉票现象依然存在, 村干部选举工作必须深入细致进行, 出现拉票的人员取消竞选资格。再有对村干部竞选中的工作规划要建立档案, 监督实施情况。建议农村选举一届3年改为5年, 加强村干部的监督, 以农村经济增长、农民收入提高作为考核标准;建立基层组织被选入的量化标准, 包括能力、文化程度、在村民中的威信、个人的诚信、竞选期间有无劣迹和对国家的富民政策的了解等作为标准。

3.2

建立村干部业绩考核档案和廉政档案

3.3 加强村干部为民服务意识

村干部必须履行为民办事的义务, 要经常到村民家中走访并建立档案, 加深干群感情, 实现和谐发展。

3.4 改进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 从源头上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

农村基层干部自身思想和工作作风的状况, 直接关系到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关系到新时期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认清现阶段农村基层干部思想和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推进农村基层干部思想和工作作风的切实转变。从现实情况看, 许多矛盾纠纷究其根源, 主要是在领导决策层面存在失误, 或者是决策不科学、不民主, 或者是没有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要切实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既要干事创业, 又要确保平安稳定, 真正做到“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

3.5 加大对农村的投入

3.5.1 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投入力度

要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 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要切实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 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3.5.2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强化政府提供农业公共服务职责, 加快放活经营性服务。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完善农业信息网络, 抓好农业信息网络的延伸和应用, 整合信息资源, 努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搞好农产品销售服务, 发展连锁经营、配送、网上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

3.5.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切实抓紧抓好。这既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 又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既是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 又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战略选择;既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 又是实现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 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基础, 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 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 以健全服务体系为保障, 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 使农业的物质技术条件明显改善, 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明显增强。加强滦河、蓟运河、陡河、还乡河等主要河流的防洪体系建设, 抓好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完善防洪减灾体系。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农田水利建设机制, 加强大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中低产田改造, 重点加强沙地、坡耕地、盐碱地、旱薄地整理和防护林、田间排灌设施建设;搞好土地整理, 提高粮田综合生产能力。

3.6 严格保护耕地, 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

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 并落实到地块和农户。严禁占用基本农田挖塘养鱼、种树造林或进行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活动。修订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 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 严格控制减免。搞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 引导农户和农村集约用地。加强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宅基地管理, 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 推动新办乡村工业向镇区集中, 提高农村各类用地的利用率。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制度改革。

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随意收回农户承包地、强迫农户流转承包地等问题, 各地要对土地二轮承包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对违反法律和政策的要坚决予以纠正, 并追究责任。要妥善处理土地承包纠纷, 及时化解矛盾, 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把握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 篇8

关键词:社会矛盾,特点,和谐

1我国当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特点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全面了解我国当前社会矛盾和问题,并深刻分析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特点。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思想道德建设有待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同新形式、新任务不完全适应,对改革发展稳定等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1]总体了解了我国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表现,我们还须加以分析,把握其特点,从而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作者认为,我国当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当前我国日益增长的社会矛盾主要是在体制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其产生的根源和内容具有利益性这是我国当前社会矛盾最鲜明的特点,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财富的分配带有明显的平均主义色彩,加之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和集中精力搞阶级斗争,使得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的矛盾被淡化,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利益矛盾的潜伏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于市场经济的竞争和效率是建立在不平等和不平衡基础上的,而改革的实质有是对人们利益关系的一种调整,因此,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社会出现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差距扩大,利益关系复杂化的矛盾,同时受市场经济的驱使,人们更加注重追求自身的实际利益。这样就使得存在差距的各个利益主体之间产生了错综复杂的矛盾,并且随着差距的逐步扩大,这样矛盾更趋激烈。并成为社会的核心矛盾。“自20世纪后期以来,我国社会普遍发生了国有企业破产,农村土地广泛征用和居民房屋拆迁这几件大事,引发了大规模职工下岗,农民失地和住户利益受损,大大加剧我国社会利益矛盾。”[2]

1.2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决定了我国社会矛盾复杂且解决起来难度大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庞大的人口数量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人口越多,资源与环境所承担的压力就越大,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危机,在人口基数非常大的情况下,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对我们的一个考验,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其次,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从全局出发,从长远出发,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一部分地区,个别群体的局部、短期利益受到影响。但是从绝对数上看,这种利益受到影响的群体是巨大的,例如广大的下岗工人,面对巨大就业压力与生存压力的大学毕业生,辛勤劳作,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巨大动力,但生活依旧艰辛的广大农民兄弟们等等。这些群体存在,必将导致中国社会群体性事件增加,如果不能尽快、尽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社会的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再次,解决农村与农民贫困问题成为新阶段的一项重大课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消灭贫穷,消除贫困。然而,“当前我国没能解决基本温饱问题的人口仍有2000多万,农村公共服务设施落后、残缺现象严重。因此,新时期的减贫工程,特别是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任务将相当繁重。”[3]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的现实,逐步的解决我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

2如何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逐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分析我国当前的社会矛盾及主要特点,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及产生的原因,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的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其基本出发点就是实事求是的承认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同时着眼于新的国内外形式,逐步解决目前存在的和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如何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逐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这个系统的、伟大的工程,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式下,我们应该做到如下几点:

2.1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4]国情,深刻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道路的利弊得失,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准确的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这个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首先,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解决我国当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因素,这要求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其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再次,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就是要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方面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最后,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发展形式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2.2着力构建党内和谐,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我们说“中国的关键问题在党”,党能否达到高度的团结统一、和谐一致,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性因素。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5]社会和谐首先要党内和谐,只有党内关系和谐了,党才有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领导作用。对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是新时期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构建党内和谐,将是一项系统的、伟大的工程。在这里,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2.1以先进的理论教育党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党。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2以严格的制度规范党制度,一般是指有关行为的法则和标准。党的制度就是党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也就是党内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加强党的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全党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要做到严格按照党章办事,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制度好与不好、严与不严对党的生活构成极大的影响,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论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时指出的“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等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的伟大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6]这要求我们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必须加强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政治制度的各项制度建设,使各项制度相互配套,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并且必须保证我们的制度在党的政治生活中得以贯彻、落实,真正发挥它的标尺作用。

2.2.3以民主的气氛活跃党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重要保证。必须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

2.2.4德法并用,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败斗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的反对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工作领域。

2.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7]

和谐社会要全社会共同建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既不能骄傲自满,也决不妄自菲薄。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社会和谐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4][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人民政协报,2007,10,16.

[2]周罗庚.把握我国社会矛盾的主要特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02).

[3]祝灵君.一致与冲突[M].人民出版社,2007:109.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380.

基层社会矛盾 篇9

一、社会和谐与社会发展

1. 社会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方式。

社会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它蕴涵含着人们的憧憬与希望,它并不是海市蜃楼,让人遥不可及,而是通过我们努力,真切的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具体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当前的社会与之仍有较大差距,不和谐的因素还很多,从不和谐的社会过渡到和谐社会必然存在着一个发展过程,而且是一个良性的发展过程,它必须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总结了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为社会发展提供理念和思路,可以说,科学发展的目的就是减少矛盾,使社会和谐。

2. 社会和谐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

单纯的GDP增长一定能带来稳定和和谐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如果GDP的增长是靠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过度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一旦资源短缺,结果不堪设想,只有合理地发展才能持久和和谐。发展不能失去方向,从建立新中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段时间,中国的社会发展一度失去重心和方向。“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文化大革命”让中国遭受了重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上毫无生气,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很低,社会存在各种不和谐的因素。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发展的重心由搞政治革命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磨炼和积累,对于社会发展的方向,中国共产党经过反复的思索,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远大理想,为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则是社会科学发展的标靶。只要方向正确,社会发展必然一步一步地造就良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状态,同时这种过程中的和谐关系又是社会发展的保护伞和强心针,保障和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

二、社会和谐与社会矛盾

1. 社会和谐是平衡社会矛盾的必然结果。

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社会矛盾亦然。历史已经证明,在经历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社会主义社会仍在存在着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而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导致当前社会不和谐的状态,因此要求我们合理地解决社会矛盾,创造和谐。可是一种矛盾的解决可能同时产生新的社会矛盾。因为当前的社会矛盾大多是物质利益矛盾,矛盾的解决意味着一个或者多个利益群体的利益受损,由此新的社会矛盾又会产生。社会矛盾的处理应该重在平衡矛盾而不是使矛盾消失,当然矛盾也不可能消失。就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一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体现为从基本适应到相互排斥再到基本适应的反复过程。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用智慧通过不断地实践发展了生产力,这种不断进步的生产力要求改进或变革生产关系,从而更快地发展。但是生产关系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确定下来很难更改。

2. 社会矛盾是建立社会和谐的本质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纲领指引下,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取得了骄傲的成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改善。但是,种种的喜悦正面临着挑战。由于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导致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不断分化调整,不同的思想观念相互碰撞。进而引起各个领域中的具体矛盾。经济领域中,地区间、城乡间、行业间贫富差距现象始终没有彻底扭转,以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为例:“按行业细分的职工年平均劳动报酬,2006年仍以证券业为最高,达8.67万元,比上年增长54%;其次是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和航空业,分别为6.32万元、6.11万元,航空业6.01万元;在4万元以上的有其他金融活动业5.62万元,烟草制造业4.61万元;最低的是林业职工,只有8 220元,比上年增长13%。最高与最低的行业收入差距由上年的7.5倍扩大为2006年的10.6倍,比上年扩大了3.1倍,比1978年的1.3倍扩大了9.3倍。若包括高收入行业的奖金和工资外收入,则行业差距更巨大。”[2]政治领域中存在着大量的干群矛盾和腐败问题;文化领域中,中西方文化,市场经济观念与传统经济观念之间矛盾激荡;社会生活领域中,就业问题、医疗问题、教育问题、社会保障等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社会矛盾问题凸显,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增多,给国家的团结和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三、社会发展与社会矛盾

1. 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基本矛盾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矛盾产生、变化、发展的中枢。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它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上层建筑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制度,它与中国的经济基础也是基本适应的,所以说,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中国是基本适应条件下的非对抗性矛盾。基本矛盾的运动和发展并不是自发的,人在其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在利益的趋势下,人们调节矛盾、化解矛盾,矛盾的运动发展过程中,人也随之发展进步,社会自然而然地就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趋势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3]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实际上就是五对矛盾,科学发展观就是围绕这五对矛盾展开,而且解决矛盾的方法就蕴藏在矛盾自身当中。

2. 社会发展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

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总结了中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后,得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结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完成这个根本任务,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的各种工作都应该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因为生产力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4]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当前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多地反映在物质利益方面,贫富差距、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问题一直没有根本解决的原因就是中国的物质文化水平还很有限,当然,这与我国经济基础差、底子薄、人口众多等客观原因也有很大关系。物质上的匮乏是其他东西不能弥补的,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把蛋糕做大,手里面的东西多了,才有底气去处理社会矛盾,才有解决社会矛盾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2007-10.

[2]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40-341.

[3]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1.

缩小收入差距减少社会矛盾 篇10

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

过去我国实行平均主义分配制度, 基尼系数自然很低, 1978年只是0.331。但这是共同贫困的表现, 并非是好事。因此改革开放后基尼系数增高是必然的,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太高就要限制。按照国际惯例, 把基尼系数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2000年后我国基尼系数一路上扬, 已扩大达到0.417, 2004年扩大到0.446, 2008年竟高达0.466, 偏离太高。

(二)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1978年为2.57∶1, 2000年为2.79:1, 2004年则上升到3.21∶1, 2008年就高达3.31∶1, 2009年再升高到3.33∶1;相应年份的绝对差额则分别为209.8元, 4027元, 6486元, 11020元和12022元。就是说7亿农村居民的年收入不到城镇居民的1/3。

(三) 劳动报酬比重偏低

劳动报酬比重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报酬总额与其同时期GDP的比值。劳动报酬比重大小可以衡量一个国家初次分配公平状况。一般说, 劳动报酬比重高为比较公平。2000年,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的劳动报酬比重分别为70%、55.28%、53.84%和51.9%。我国2000年、2002年、2005年和2007年的劳动报酬比重则分配为51.19%、50.92%、41.40%和39.74%。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劳动报酬占比较低是不可避免, 但最近几年表现下降趋势, 就需要注意提高了。

(四) 地区间收入差距大

我国的地区收入差距近年来主要表现为东部与中西部、东北部之间的差距。以2000、200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作比较。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 (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100, 中部地区 (山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和江西) 分别是65.09、68.63, 西部地区 (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分别是69.73、66.27, 东北地区 (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分别是62.07、67.27。

(五) 富人与一般居民的财产差距巨大

根据王小鲁等人的研究, 2004年5%的居民储户拥有全部居民存款的60%, 剩余95%的储户只拥有40%的存款额。最高和最低10%的家庭, 户均储蓄存款相差90倍, 折合成人均财产则相差150倍。由于财富的累积效应, 富人的财富越来越多。2010年胡润百富榜单中, 宗庆后家族以800亿之巨居于榜首, 排名第100位的吴建龙也拥有95亿的身家。这种财产占有上的多寡又会导致收入分配差距在代际间传递。根据奥肯对美国上世纪70年代所做的调查, 那些出生于最富家庭的子女要比最穷家庭子女的收入平均要高出75%。对富人不能一概而论都加否定。富人有“仁富”和“恶富”之分:“仁富”者是合法致富的, 而“恶富”者是非法致富的。显然, “仁富”应该受到欢迎, 而“恶富”必须被摈弃。

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如市场经济不发达, “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影响, 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乏力, 权力寻租, 行业垄断等等。应当承认, 在实行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的时候, 差距拉大是合理的必要的。没有这一步, 就没有富帮穷走上共同富裕的第二步。问题是现在是否到了该走共同富裕的时候了。也应当看到, 现在总的还不到转向底二步的大拐点, 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毕竟持续高增长地发展了30多年, 经济实力已今非昔比, 已经有相当条件可以考虑适当调整分配政策, 开始逐步缩小收入差别的时候了。特别是要严格限制和取缔非法渠道与非法手段拉大收入差距的各种人为因素。按照党的“十二五”规划的《建议》精神, 各级政府、团体、企业等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应当有所作为。

(一)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政府在这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一是维护市场秩序, 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 使劳动力供需双方公平地在市场上竞争。只有公平竞争, 才能使工资率客观地反映劳动力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和再生产劳动力的成本, 以扭转当前廉价劳动力的局面。二是严格执法, 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三是根据经济增长和企业利润增长的实际情况, 确立不断调整工资指导线,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使劳动报酬能够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合理地增加。四是健全工会制度, 使工会能够真正代表劳工的利益, 以增强劳动者在与资本谈判博弈中的地位。

(二) 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工作, 一是要扩大覆盖面。特别是要把广大农民和农民工覆盖在社会保障体系中, 提高城镇弱势群体的社保待遇。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支出, 特别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样迫切的社会问题。三是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解决特别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的制度性保障。争取到2020年建立起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 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建立与完善公共财政, 民生财政。因为“民生财政是不断增长的经济进入百姓家, 让国民直接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最佳途径”。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特别是要加大财政在教育文化、卫生、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层设施等方面的投入。二是明确中央和地方事权, 健全财力与事权相适应的财税体制, 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三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四是进一步完善财政制度, 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县乡财政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加强基层建设、提高基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物质基础。

(四) 打击腐败与权力寻租

腐败和权力寻租不但拉大了收入差距, 更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人民群众对之深恶痛绝。解决腐败问题, 不仅要依靠教育党员干部提高自身素质以提高遵守党纪国法的自觉性, 而且最根本的还要建立反腐的长效机制, 实行民主管理, 让人民群众参与监督。1945年7月, 毛泽东在延安回答黄炎培先生的周期律问题时就已说了, 跳出老周期律的新路就是民主。发挥党和政府与群众三方面的力量, 就能消除官员的腐败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扩大, 导致严重失衡。今后在实行“十二五”规划时要真正贯彻中央的《建议》, “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缩小收入差距, 减少社会矛盾, 增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收入分配,缩小差距,增进和谐

参考文献

[1]王小鲁:《我国收入分配现状、趋势及改革思考》, 《中国市场》2010年第20期, 第15页。

[2]周谨平、刘激扬:《公民收入的公平分配》, 《湖南社会科学》2010第2期, 第15页。

[3]胡培兆:《经济伦理中的贫富问题》, 《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第27页。

[4]郑功成:《社会保障: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制度保障》,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6期, 第21页。

[5]郑功成:《从高增长低福利到国民经济与国民福利同步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2010年第6期, 第4页。

[6]胡培兆:《民生财政与现实要求》, 《中国经济问题》2010年第1期, 第3页。

上一篇:铁路中专学校下一篇:小学书法课堂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