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除后乘解决问题

2024-04-14

先除后乘解决问题(共1篇)

篇1:先除后乘解决问题

先除后乘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2——35页信息窗3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掌握用乘除混合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评价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新知识的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4.通过处理自主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上节课,我们领略了观光塔的美丽景色,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好吗?

2.课件出示观光塔情境图。

我们看6个小朋友在排队干什么?(买票)。还有哪些有关买票的信息?我们要帮小朋友们解决什么问题呢?

(学生交流)

3.根据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出示问题:买6张票需要多少钱? 谈话:同学们能不能把图中的信息和问题进行整理,试试看!(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信息整理)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张数2张

6张

价钱30元

?元

2张

30元

6张

?元

对于学生的整理情况,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2.通过交流探索,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谈话:根据你的整理,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呢?

小组讨论,看谁想的方法最多。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完成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解题思路。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把你的解题方法说给大家听? 全班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①30÷2=15(元)15×6=90(元)

②30÷2×6 =15×6 =90(元)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要求6张票需要多少钱,应该先求出一张票多少钱。

③6÷2=30×3=90(元)

④30×(6÷2)

=30×3

=90(元)

2.重点引导交流解题思路。

3.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第一步求的是“6张票里面有几个2张?”,第二步求的是“买6张票需要多少钱?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②和④两个综合算式,让学生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后,教师再加以强调。

下面我们看一组练习,再比较一下.

1.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看多少页?(列综合算式解答)2.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全书128页,多少天可以看完?(列综合算式解答)学生独立解答,完成后比较一下这两个例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两道题前两个已知条件完全相同,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不同.但是,7天可以看多少页?和多少天可以看完?都是先求每天看多少页。)3.师生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先除后乘归一问题)

这种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不论用哪一种方法解答,大家都要认真审题,正确分析数量关系,选择恰当的方法。

五、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自主练习第6题,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理解每种方法的算理,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2.自主练习第7题。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先说出三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再填表计算。

3.自主练习第8题。让学生练习不同类型的混合运算,明确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拓展练习:

1.买4个鼠标128元,照这样计算,买4个鼠标需要多少元?(1)学生独立读题,理解题意。(2)“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3)学生分析题意,独立列式解答。(4)集体交流订正。

2.学校买了8把椅子,公用了360元,照这样计算,我们学校买40把椅子,需要多少元?

(学生独立分析解答,再集体交流)板书设计:

先除后乘解决问题

两张票30元,买6张票需要多少元?

张数2张

6张

2张

30元

价钱30元

?元

6张

?元

①30÷2×6

④30×(6÷2)

=30×3

=15×6 =90(元)

=90(元)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目标之一。因此,本节课两个重要的落脚点一是学会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表格整理;二是建构归一问题模型。

归一问题的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熟练掌握乘除法的数量关系,在这之前学生必须熟悉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整理条件和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来找到条件和问题,再由我来把整道题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之后,我抛出这样的问题:“你能不能用一种简单、清楚的方法把条件和问题整理下来,让别人一眼就看明白这道题?”在这里很多学生就遇到了困难,不知从何入手,我又提供了三种方法:文字描述、画示意图、表格整理。其实,大部分孩子在这里还是很困难的。后来经于老师点评我才发现,其实正是我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在出示了情境图之后,我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来找到条件和问题并且进行整理,这样处理就不会显得那么牵强突兀。

“放”下去之后“收”的处理也不是很恰当,对于学生出现的三种方法,我对文字描述和画示意图分别进行了否定,“强行”让学生认可列表整理的方法。学生不能从内心体会到列表整理的好处就不会认可,解题时就很难去运用。从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角度来讲,我的做法也是不恰当的。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这完全取决于它应用的范围。为了让学生经历解决归一问题的过程,这里出现的数据较小,学生较难体会到表格整理确实优于示意图的的地方。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把数据适当变大,让学生在操作中自己进行比较和选择。

解答归一问题的关键是求出单位量的数值,再根据题中“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速度”等句子的含义,抓准题中数量的对应关系,列出算式,求得问题的解决。我在“照这样计算”的处理上也不是很恰当。一开始并没有点明“照这样计算”的含义,学生的心里其实已经默认前后一致的关系,而在课的后半部分,我又提出“照这样计算是怎样计算”的问题,学生很茫然。在这个时候提这样的问题其实已经体现不了它的价值了,可以在课的开始就点明,学生在经历一次次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来慢慢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2.使用建议:学生在文字描述、画示意图、表格整理时,应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探讨和交流时间和空间,尽可能的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进一步建构归一问题模型。

3.需要破解的问题。吃透教学重难点,采用合理的方式呈现出来,正确处理学生生成的资源,这些是一堂好课必须具备的也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

上一篇:专科护理常规新项目下一篇:夏宋小学校长在家长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