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问题解决教学

2024-05-13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通用9篇)

篇1:数学问题解决教学

“数学本位的东西不会随着潮流的改变而改变”丛老师站在数学的更高处,与我们一起交流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模糊的东西一下子在心里清晰的很多。《速度时间与路程个关系》穿插在三位数乘二位数笔算乘法之中。其主要内容是认识速度、会改写速度,并能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关系来解决问题。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定为:

1.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并学会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速度。

2.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速度、时间、路程关系”的模型,并学会应用这种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识迁移的过程。体会数学是一门用简单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学科。

整节课我分成了四个大环节:

1、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教学反思《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通过短视频介绍物流的重要性引出,信息窗的数学信息。孩子们做的比较好的一方面是:能自己选取信息提出问题。

2.解决问题,构建路程模型。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列出算式900*8=7200(米)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比较简单,但要让孩子们亲自说出为什么这样列出算式?就语塞了,数学既要让孩子之然还得知其所以然。所以在课堂上注重了学生对于算式的探究。

3.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学到知识就要应用到生活中,借助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的中的问题,在这个环节孩子们表现的不错,看得出学的还是比较扎实。

4.回顾总结,深化认识

“这节课,我们一开始先提出问题,然后呢找到数学信息分析问题,再列出算式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数学关系式,最后我们用关系式更快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没有发现,刘老师用简单的几个字竟然概括出了我们一节课40分钟所学的东西。刘老师厉害吧?呵呵,不是刘老师厉害,而是我们的数学这门课程很厉害。数学就是一种用简单表达复杂的学科。怎么样,越来越喜欢学数学了吧!“

课上完后,反思自己的教学,我觉得在上课的过程中,有些方面的设计符合学生的需求,以后要继续努力,争取让课堂效果更好。

本课的重点是什么?认识速度、会改写速度,并能用“速度、时间、路程”这一关系来解决问题。一般的老师都认为应该把重点“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放在重点。事实上,教材的速度含义的理解应该作为本课重点,应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更真切地感受到快慢不仅与时间有关,还跟路程有关,要知道谁快,必须比较他们的速度。课堂上我对速度的处理得比较浅显一些。课堂上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不多,放的不够。就像学生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学习,一环紧扣一环,没能放手让学生放手去自己研究和学习。

一堂课结束了,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不断尝试、不断反思,提高自己数学教学的能力。

 

篇2:数学问题解决教学

整节课,让人感受到一种紧张又充满活力的气氛,孩子们认真地交流,为展示做好了充分地准备,比平日里的交流时间节省了不少。接下来,都举起了小手,他们都想到前面做展示的小组,都想争取这次展示的机会,其实,平常的日子里,我们的孩子们在每天的生本课堂上也都是一种争先恐后的劲头,他们都愿意到台前展示自己表达自己,对于孩子们的积极性,我每次都暗暗地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每一个人的期待,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于学生表达的关注度,对于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展示能力的认可度,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到教师对孩子们交流时的表现,对孩子们倾听的认真程度是十分在意的,让学生们感受到,他们的每一分的努力,每一份的付出,老师都是看得见的,更让孩子们感受到,与学生的交流与碰撞,会使自己前进的脚步走的更快,失去了集体的促进作用,每一个人的进步都既微乎其微又是艰难无比。对于孩子们来说,在集体中的成长和进步更让他们感受到一种自我的无意识,自我的在一种不知不觉中的成长和进步。

小组交流时,我特意提到了两个要求,一个是要求因为解决问题关注的是思考的过程,所以要说出自己的想法,第二个是要做好展示的准备。孩子们对于这样真切而具体的要求做的到位,让人为他们的认真而感动,接下来的全班展示环节,作为小然组长的她在组织本组的同学展示交流时一副得心应手的样子,对于学生的点评,对于学生存在问题的点拔,都显示出了很高的个人魅力,仅仅用了十多分钟的时间,全班展示就顺利的结束了,孩子们响亮的声音,至今仿佛还回荡在我的耳边,原来我所担心地全班展示时间不够的问题早已不存在,课堂训练结束,还有近10分钟的剩余时间,真的很感谢孩子们准确到位的展示,接下来的时间,我安排了同学们自我出题考大家的环节,孩子们踊跃地参与进来,小垒同学也非常有创意地出了一道既是年龄问题又不是用乘除法解决的问题。学生们仍然意犹未尽,可我们的教学时间真的要到了。

小结的时刻要到了,我提出“一节课的解决问题,你想说些什么吗?”孩子们的发言让人感动,有的说“生活中问题真的很多”“有时候,是一个数里面有4个几,不一定都是几个6这样的形式”。我进而指出,我们的学习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学习的用途就在于此。

在今后的教学研讨中,我们必须做好试讲,周到细致地考虑到每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在平时的训练中实在到位不走过场,让我们的孩子们真实地拥有能力,让我们的课堂能经得住考验。

数学课堂永远值得解说,我们的脚步也永不会停止,我们将在生本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篇3:数学问题解决及其教学

所谓“问题解决”,一般认为是指一个数学问题没有现成直接方法、程序步骤或一般推演算法的未解决问题的情况,所以说,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应用某种典范的解法去解答,一旦某个问题可以使用以前学会的常用解法或熟悉的算法轻易得到解决,那么它就不再认为是一个“问题”了,可见“问题”即不同于传统的数学练习题与考题,也有别于数学的难题与怪题. 作为课堂教学中“问题解决”或称为过渡性的“问题解决,可分为:

1. 是指对学生来说不是常规的,不能仅靠简单模仿来解决的. 相对于不同年级学生有不同层次的难度,多少都带有独特性和技巧性的色彩来解决的问题.

2. 是指一种情境,其中隐含的数学问题要学生自己去挖掘,并且找出问题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或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

3. 把实际问题通过应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抽象化归为数学问题,并建构出数学模型.

4. 一类数学问题供学生观察分析材料的背景,让学生自己进行引伸拓广来获得新结论. 且不一定都有终极答案,供各种水平学生由浅入深探索发现.

5. 设计编选具有趣味性和惊奇性的问题,能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判断,想象猜测的问题.

二、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

美籍匈牙利著名数学教育学波利亚( G. Polya) 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指出: “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必须经过下列四个步骤,即理解问题,明确任务,拟定求解计划,实现求解计划,检验和回顾”.

一般来说,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开始于问题情境. 在分析问题的已知与未知条件,明确问题的意义和目的状态后,就进入了转换和寻求解决途径的阶段. 所谓转换,即变换问题,是把问题变换为自己的语言和易于解决的形式. 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求得解答,并不是简单的利用巳知信息,而是要把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和改造,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途径的比较与筛选,确定出问题解决的方法并求得问题的解答. 最后,还需要对解决问题的途径和问题的解答进行检验或评价.

三、“问题解决”与教学改革

1. “问题解决”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举措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中心课题,它不是一时一地的权宜之计,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明智之举,逐渐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又因为数学教育在教育改革中首当其冲,所以数学教育改革的成败显得尤为重要,而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就看数学素质有没有得到提高. “问题解决”在素质教育中属于创造能力层面,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一个人的数学素质不仅仅在与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能解多少难题,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处理现实生活的问题,以及是否形成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并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数学教育经过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应试教育的体系,造成了强于基础,弱于创造,强于答卷,弱于动手,强于书本,弱于社会的现象. 如何让我们的数学教育既适应目前社会主义市场,又面向21世纪人才的培养,这是摆在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改变应试教育的制约,除了更新教育观念之外,我们不妨从实际出发,一方面要以改革考题为起点,用问题来补充,改造影响考题. 另一方面在日常数学教学中以习题演练为基础,不断渗透过渡到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教学活动,这无疑是师生都能接受的改革之路.

2.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应用意识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保证

在探索科学与发展经济过程中,当然需要某些具体的数学知识,但更多的是依靠数学思想方法去探索建立数学模型,把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去预测评价“问题解决”的途径与方法,可以这样认为不掌握数学基本思想方法,“问题解决”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 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要求具备善于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论证,归纳总结,分类评析等科学思维方法,而这一切都是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训练中得以培养.中学数学思想方法,诸如,方程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价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还有一些基本的数学方法,如分析与综合、归纳法与反证法、配方法与消去法,待定系数法与辅助元素法等.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挖掘、渗透、归纳、提练、应用和总结,才能使“问题解决”的教学有了条件和保证.

仅具备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对于“问题解决”来说还是不够的,还要有数学应用意识,即能从数学角度去观察、思考、解释、转化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种自觉意识. 在旧的传统教学中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课堂上不讲数学实际来源和应用方法,不去让学生了解身边的数学,这不能不是一种严重缺陷. 数学应用是一种基本观点和态度,我们强调数学应用,不全是回到测量、制图、会计、农田、车床等教学活动,而是培养一种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欲望,只有这样“问题解决”教学活动才能得以启动和顺利进行.

摘要:自1980年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CTM)在其《行动的议程》的文件中首次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为80年代中学数学的核心”以来,“问题解决”不仅已经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形成了数学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它对于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意识与创造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问题解决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的目的观,应当成为学生积极的认识过程和数学教学的模式.

篇4: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生;具体思维;抽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1-091-01

一、应用题的教学现状以及问题所在:

1、教材编写的缺点,单元教学所引起的学生解题的思维定势

由于教材编写的局限性,在某一个具体的章节里面大部分应用题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比如,现在笔者正在教学除法计算。有很多学生在本章节的后期学习中,做应用题的时候甚至不用看题目就列出除法算式。我问孩子们为什么用除法,孩子们回答说:“现在,老师在教除法啊。所以当然用除法计算啊。”这样一来,表面上看,孩子们平时每次的作业能够很好的完成,单元测试也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可是,等到了总复习的时候,加减乘除法的应用题都来了,孩子们就不知道用什么运算了。

2,部分学生对应用题存在一种恐惧心理

部分学困生对于一般的计算或者记忆之类的知识,他们通过努力,或多次的,无意义的,机械的练习,还可以掌握这些知识。但因为没有掌握加减乘除法的本质意义,所以无法理解应用题的题意,根本不知道用加减乘除法中的哪一种运算,无法解答问题,就随便的选择一种运算,瞎蒙,靠运气,往往是一蒙就错。所以在应用题学习中遭遇严重打击,因而就对后面的应用题学习产生了一种无法克服的恐惧。

二、应用题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我们应如何展开应用题教学

应用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新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单独设立“应用题”章节,而是将其与计算教学结合在一起。新课标、新教材有一个理念,就是坚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大多数的知识教学,特别是教学加减乘除法计算课的教学,它们的导入阶段,都是导入现实的情景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用那种运算,然后再来学习具体的运算技能。

引导学生梳理基本的概念及基本关系,也就是要在小学生的头脑中建立加减乘除法这四种运算的模型,理解掌握加减乘除法这四种运算的本质特征。

整个小学阶段,基本的数量关系凝结在四个基本概念中,即老师们所说的:加(和)、减(差)、乘(倍)、除(分)。

加法——已知两个部分,把这两个部分合并,求它们的总量,用加法。

减法——已知两个部分的总量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

除法——1、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2、一个数中包含了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

三、小学各年级的应用题教学重点和关键

1、小学一、二年级应用题教学重点和关键是——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加减乘除法这四种运算的模型,理解掌握加减乘除法这四种运算的本质特征。同时要进行应用题基本结构的训练。在切实掌握和、差、倍的基础上逐步熟悉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2、三年级将一步基本应用题发展为两、三步的。重点放在基本的分析方法上。并提炼出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离开具体题目空谈方法。

3、从四年级开始,进入一般程序的训练。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专门训练运用不同的方法——画图、变间接条件为直接条件、找题眼、分析、综合、数学模型法,数形结合法等来解决问题。

4、五六年级把小数、分数纳入应用题中,它的本质特征和一、二年级的应用题基本结构一样。在切实掌握和、差、倍、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应用题的基本结构(解应用题也同时深化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四、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孩子们掌握基本的思考程序,具体的思考程序如下:

1、学会审题,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

(1)出示题目,要求同学们仔细读题,自己自由读,必须出声。学困生用笔尖指着一字一字的读,每道应用题必须读3遍,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题目的意思,明确解题的方向。

(2)有的题目中数据比较大,教师应把数据变小,以便学困生能口算出结果。

(3)要学生明白,一定要明白教师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不要关注应用题的具体的答案,要明白教师讲解的每一步的理由,直到整个解题思路完整的刻入孩子们的脑海中,建立此种类型的解题模型,力争做到“教一点、会一片,教一片、会一面”

2、加强解题思路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1)对于低年级教学中一些常见的基础应用题教学时,要加强训练让学生理解掌握好,明白为什么用加法而不用减法计算,也就是弄清应用题的算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复杂应用题打下基础。

(2)高年级有些应用题的条件比较隐蔽,学生在解题时很难找到正确的思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大胆想象,从不同角度探索,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运用多种方法解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实际解决问题中,等量关系的理解与建构是解决问题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求学生充分挖掘大脑中所有储存的知识信息,全面思考、分析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4)解决问题需要条件,具备了条件就能解决问题。善于把握条件与问题之间的相关性,是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的重要标志。

五、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可以学好数学和增强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信心

篇5: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一、创设鲜活的情境,激发寻求策略的需求

1.回归自然的情境。很显然,如果问题情境中的信息一目了然地、整齐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收集和整理也就无从谈起。收集并整理的前提是所提供的信息比较凌乱,但这种凌乱不应是故意制造的凌乱,应该是还原为生活常态的凌乱,即减少一些对信息的刻意加工,让纷繁信息的呈现回归于自然的状态。观察教材所提供的问题情境,购物、栽树等情境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经历的、看得到的事件。第一个例题在呈现情境时,采用了几个人物出场,在他们之间展开对话的方式;第二个例题虽无场景图,但在文字的叙述上,先一起告诉每种树各栽了几行,再分别指出每种树每行各栽了几棵,这就是采用了生活口语中常见的叙述方式。例题的这种贴近生活常态的信息呈现方式,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面对自然呈现的这些信息产生了整理清楚、恰当筛选的需求。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尊重教材的这种编排意图,恰当地呈现例题和相关习题,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收集并整理相关的信息”有利于解决问题的需求,同时我们还可以努力再挖掘一些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素材,比如班级中同学订阅几种报纸的情况等,以期进一步加强对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价值的感受。

2.化静为动的情境。教材受限于文本呈现,所给的问题情境只能是一副静态的画面甚至是静态的文字,如果在教学中仅是简单的挂出挂图、贴出文字,就很难实现上述所说的让问题情境回归一定的自然状态,更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去收集、整理这些相关信息的欲望和需求。因而,面对静态的教材,我们在创设情境时,还应化静为动,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放电影”般地动态呈现问题情境。比如,在第一个例题的情境创设中,首先让学生观察有哪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接着再呈现小朋友的对话,并提示学生关注他们都说了什么?呈现问题后,再启发学生思考,面对题目中呈现的这些信息,你打算怎么办?这时,“根据要解决的问题,收集并整理相关的信息”的需求,学生自然会产生。

二、立足自主的探索,关注形成策略的过程

1.自主探索决定了策略的多样化。当这些信息需要整理和筛选的问题放在每个学生面前时,如果我们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索,可以预见,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并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有的学生所能想到的仅是用笔去画一画,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标注;有的学生会想到将信息摘录下来;有的学生不仅想到将信息摘录下来,还要在摘录的过程中将它们有序排列;再进一步,也许会有学生想到用列表的方式,使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更具条理性,从而更有助于解决问题过程中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有了这些基于自主探索的不同策略,在接下来的交流和讨论中,学生就不难形成相对而言比较优化的策略——从问题出发,通过列表等手段进行有条理地收集和整理。

2.自主探索决定了经历的深刻性。“什么都可代替,唯有思维不可代替”。事实上,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不管学生最先想到的是何种策略,正是因为思维的深度参与,必然决定了学生对获得策略过程的经历是深刻的。如果自身想到的就是较为优化的策略,这也要从别人想到的策略中得以印证;即使自己想到的策略不够优秀,它同样可以构成去内化优化策略的基础。除此而外,撇开不同策略背后所体现的不同思维层次不谈,经历这样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对每一个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去发现、探索并应用策略的意识更是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注重及时的反思,把握提升策略的契机

1.一题后的反思:策略是如何形成的。此处的反思也就是反省认知,侧重帮助学生回顾策略产生的过程:为什么首先要对信息作收集和整理?——当时我想到了什么样的收集整理方法?——我是如何认识到怎样的策略是比较好的?——今后遇到什么样的题目我可以选择什么样的策略?这样一个过程实质上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自我监控,形成的策略是学生学习的收获,而对获得策略的过程所进行的反思与获得策略本身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

2.一课后的反思: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一节课终,当学生经历了一系列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之后,就必须引导学生思考:运用所掌握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着怎样的好处?这是对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的再认识。就本单元的学习而言,要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去收集与此相关的信息,如果所呈现的信息比较凌乱,还要进行有利于分析解题思路的整理——这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篇6: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讨论两个图形的区别,全班交流。

区别一 方法一拼成的是长方形,方法二拼成的是正方形。

区别二 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2厘米。

2.揭示课题:刚才同学们的拼图完成得非常好,周长计算得也十分准确,尤其是我们发现用同样的4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两个图形,不仅形状不同,周长也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如何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拼图、计算周长和比较不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新知奠定良好的基础。

⊙阅读理解,明确要求

(课件出示教材86页例5)

1.认真读题,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

2.汇报交流。

数学信息:要用16张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纸拼长方形和正方形。

要解决的.问题: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图形周长最短?

⊙分析解答,指导方法

1.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拼一拼,或者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提示:先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再进行操作。

2.课件展示学生的拼图结果,讨论是否还有其他拼法。

拼法一

拼法二

拼法三

(明确没有其他的拼法了)

3.算一算你拼成的图形的周长,然后全班交流。(大屏幕对应每个图形,展示算式)

拼法一 (1+16)×2=34(分米)

拼法二 (2+8)×2=20(分米)

拼法三 4×4=16(分米)

4.组织学生讨论,比较三个图形形状与周长的不同,全班交流。

区别一 第一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都是长方形,第三个图形是正方形。

区别二 第一个图形的周长最长,第三个图形的周长最短。

⊙回顾反思,总结规律

1.小组合作,完成课堂活动卡。

2.引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课堂活动卡上的数据,思考、讨论,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汇报交流。

发现一 这三个图形的长越来越短,宽越来越长。

发现二 长与宽的差越来越小。

发现三 周长也越来越短。

4.总结规律:用相同个数的正方形拼图,拼成图形的长与宽的差越小,周长就越短。

篇7:如何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教学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时,教材中,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购物的情景图,货架上,摆有练习本、文具盒、熊猫、布娃娃……画面上有售货员阿姨和小朋友的对话,给出了要解决的问题,教学时,我给学生创设了购物情景,让学生主动进入“商店”了解信息,了解售货员和小朋友的对话,说说他们在议论什么?

也就是想买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时学生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问题如何解决呢?我首先让学生试做,然后相互交流,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对问题解决失败的学生我也让他们重复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让他们在反思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步骤,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整个教学过程借助购物的生活经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长知识,长才干。了解数学的作用,体会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教学过程充满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与挑战性的活动,要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去。例如:教学“小红买了一篮苹果和桔子往回走,遇到了外婆,把苹果的一半20个给了外婆,回家后,弟弟数了数篮子里一共有58个水果,小红买了多少个桔子?”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读题,审题

找出相关信息和关键词:水果、一半,并让学生交流对“一半”的理解,然后组织几位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用课本练习本代替“苹果和桔子”模拟了买水果的全过程,然后让学生试做,这时仅有几位同学会做了,我只好让他们再次模拟,再做,直到大部分同学会做了。而后,我又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接着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当同学们达到欲罢不止的地步时,我又鼓励学生到讲台上说说,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数学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善于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去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中解决问题,并初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例如教学“分一分”时,教师出示了许多水果和蔬菜,让学生分一分。至于怎样分,按什么标准分,教师不做任何提示。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找到了不同的分类标准,形成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有的是按水果和蔬菜分的,有的是按不同的颜色分,有的是按吃法的不同(生吃和做熟了吃)分的。值得一提的是,还有的学生进行了二次分类,先按水果和蔬菜的标准分为两类,每类中再按颜色不同分,利用多种分类的标准进行细化。这个结果是小组合作交流的结果,是出乎教师意料的结果,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努力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探索性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问题“再创造”,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再创造”的动机和创新的意识。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地摆小棒、说过程,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会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而且培养了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同时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组与组的评价、补充中还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反思意识。

联系实际、应用拓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提高与发展。

提高学生问题解决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也可以不到校外,而通过模拟现实,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如在教学人教版“认识人民币”知识之后,在教学中,教师腾出一定的时间,创设“模拟购物”情境,让学生在课堂演练中学习“买卖东西”。学生在模拟购物活动中识别商品,会看标价,会拿钱找钱,并初步学会识别假币,懂得要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在此基础上布置学生回家帮妈妈购买物品,达到了“虽课已尽,但学习仍在延伸”的效果。真正实现了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数学教学方法

让学生成为审题的主人

拿到一个题目,最关键是审题,因此审好题是解好题的关键,波利亚说:“回答一个你尚未弄清的问题是愚蠢的。”又说:“最糟糕的情况是学生并没有理解问题就进行演算或作图,一般来说,在尚未看到主要联系或者尚未作出某种计划的情况下,去处理细节是毫无用处的。”但现在很多学生非常懒散,不喜欢动脑筋,习惯了教师讲,自己听。有时问题的解决因教师的“暗示”轻易得到解决,甚至有些教师习惯了自己的绝对权威地位,试图以自己的思路去代替学生的思路,把学生的想法早早地扼杀在摇篮中,而当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由于缺乏教师的提醒和暗示,学生就不知道应当去想什么,或者根本想不出什么来了,解题思路自然也无法展开了,毫无题感可言。本来解题过程就是一个选择知识、选择方法,思维拓展的过程。

启迪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填鸭式教学。当学生充分思考后,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真实想法,哪怕是一点点思考的火苗,也不要让它熄灭,不管正确与否都要鼓励学生乐于思考,若学生实在没有想出,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如果有学生在点拨后有了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应立即让学生站起来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特别是难题;如果对特别难的题目学生束手无策时,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自己是怎么想的,要引导学生,启迪学生的思维。特别是要有目的地暴露挫折失败乃至成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从中汲取营养,受到启发和教训。

精炼解题技巧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高度的抽象性、结论的确定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特点。它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是数学要进行大量的反复练习,尤其是一些基础性运算要非常熟练,同时在教学中要重视特例和特殊解法的研究,并力求从中归纳出一般的解题规律。除此之外,要注意解题技巧、规律的发展和深化;在训练中还要注意学生的层次和训练的层次,每一次训练都要有创新的成分,不能使训练老是停留在一种级别上,也切忌刻意追求题目的新颖而放弃基本知识的训练。

4数学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初步解决问题的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它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小学生的兴趣源于好奇。数学中,应注意创设充满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努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数学问题情境中,寓抽象的数学问题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佳境中,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究问题,掌握新知。如数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可设计如下情境:同学们,今天让大家来做小老师,都来考考我。大家随便报一个自然数,老师不用计算就会知道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你们可以用计数器核对。随着学生报出的数,老师都能准确无误的判断,这时学生觉得老师太了不起啦,特别想知道老师用什么办法来判断的。

老师没什么魔法,也不是神仙,更没有特异功能,只是老师比你们先掌握了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规律好不好?通过这样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去寻找、去探索数学知识,在轻松的气氛中应用学到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快乐的游戏中享受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使学生既极感兴趣,也容易理解,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的数学思想及应用知识的主动意识。因此,在教学时,要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恰当的设计,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活地展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能主动寻找实际背景,然后运用所学知识的原理、方法,合理、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篇8:浅析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

关于数学教学中的 “问题解决”这一模块, 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 它也不是一个近些年来才刚刚出现在数学教育领域中的内容。作为一种实践性较强的数学学习方式, “问题解决”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于许多我们日常的数学教学之中, 只是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已。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高中数学教学中, 重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重视综合性学习的实践, 将学科内部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进行整合。

然而虽然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的一大特色内容, 但在目前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下, 却一直没有被当作一个重要的部分重视起来, 在 “问题解决”的教法与课堂实践的研究领域依旧有不少空白。下面就来谈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 针对 “问题解决”学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研究。

1. 打破课堂内容固化, 提升教师本身的素质与扩展知识面

数学教学虽然要以课本为大纲以及核心, 但这并不代表数学学习所涵盖的知识面仅限于教材, 恰恰相反, 数学教学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公式与定理。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要想为一堂内容丰富的课程做好准备,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 广泛阅读数学教学方面的书籍, 学习特级教师的授课经验和经典的教案, 学会借鉴他人新颖的教学方法, 来丰富自身的教学技能。

在多媒体逐渐进入课堂的当下, 教学过程中借助幻灯片放映与音乐、视频相结合的形式越来越普遍。作为一门互动性与知识性较强的学科, 在数学的教学中, 教师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将单一的书面知识转变为生动形象的多维理解。而且, 多媒体的应用能够扩大课堂知识容量与效率, 成为了广大数学教师们辅助讲解的首选。但数学教师也不能在课堂上过于依赖于参考资料, 数学知识并不是只靠单纯的记忆, 应该多多与学生互动, 将课堂重心放在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上。

同时, 教师还应该与时俱进, 多多了解时下社会的发展, 阅读与数学方面有关的期刊杂志, 让自己与学生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不再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努力做到让数学的学习也与生活接轨, 不掉队不脱节。

2. 打造师生互动的开放性学习课堂

由于数学学习的形式灵活多变, 所以要达到利用 “问题解决”这一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就要求教师要敢于突破传统 “填鸭式”的只讲不用的授课模式, 带领学生找到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法。

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数学教师, 不能只满足于 “传道、授业、解惑”这三个方面, 更应该重新衡量自身的能力, 端正自己的态度, 对待学生要既做知识的传播者, 同时也要适时放下长辈的架子, 这样可以方便我们更好地与学生沟通。综合性学习不仅仅是提升学习能力的机会, 更是促进师生关系发展的机会。

以人教版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这一部分内容为例子, 判定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并不只是一条定理, 但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把每一条判定的定理割裂开来, 先让学生们死记硬背, 然后再利用书上的例题给学生们讲解如何运用。这样的授课方式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先背后用, 完全忽略了课本中关于探索问题的部分, 把活跃学生思维的重要环节从课堂里删除, 这是传统的数学授课中最大的弊端。

因此, 我们可以尝试着把 “灌输知识”, 转化为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发现知识。比如可以提出 “直线和平面之间一共有几种位置关系”与 “一个平面和一条直线有无公共点对他们的位置关系有何影响”这种从不同角度来发散思维的问题。

3. 重视 “问题解决” 这一部分并集中研究与讨论

教师在进行 “问题解决”教案研究的时候, 不应该采取 “闭门造车”的方式, 一个人的力量是始终有限的, 所以在遇到教学问题时应该多与领导同事们交流。在平时教研组的讨论会中, 可以适当加入一部分固定的时间专门来分享近期的经验, 为彼此的课程设计提出意见和建议, 不断审视与反思自身的问题, 吸取他人在教学方法与教案设计的优点以及长处, 真正做到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

还可以多多组织几堂公开课, 既可以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 又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同时也要多多听取其他老师与领导的指导意见, 不断改进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从短板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多去旁听其他老师的公开课, 善于发现他人课堂设计上的闪光点, 不断推动 “问题解决”教案教法的完善。

4. 结语

“问题解决”这一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虽然日益被广大的教师重视起来, 但时至今日依旧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日常的课堂实践中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我们更应该发挥探索与研究的精神, 善于反思自己的不足, 积极尝试各种教学方法, 努力总结实际经验。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 我们数学学习的课堂一定会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丁大江.数学史知识融入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探讨[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07, 03:71-72.

[2]曹雨涵.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误区及对策[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 05:71-74.

[3]黄光荣.浅析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与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22:194.

篇9: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

一、结合生活情景解决问题

低年级的学生认识汉字数量有限,生活经验也欠缺,因此,学习 “解决问题”比较困难。教师要引导学生读题,让学生通过“读”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结合生活情景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坐车问题”:车上原来有30人,下去了15人,又上来了12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设计生活中乘车的情景,当到达第一个站后,多媒体展示陆续下来15人。这时,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一直乘车到第一站,有人下了车,现在车上还有30人吗?生动的多媒体吸引着学生的眼球,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到下了车的人就不在车上啦,那么车上就比原来少了15人,应该用原来的总人数减去下了车的人数,即30-15,还有15人。这时再看多媒体展示:有大人小孩共12人又上了车。老师可以提问:现在又上来了12人,现在车上是不是就只有12人?学生们会观察,会思考了,他们会很快回答:不是,因为车上原来还有一些人没下车,他们仍然留在车上。这时引导学生思考,既然原来还有一些人没下车而留在车上,又上来了12人,那么把原来第一站下车后仍然留在车上的人数和后来上来的人数加起来,就是现在车上的人数,列式为:30-15+12。审题清楚了,思路清晰了,明确了数理关系,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出来了。

二、结合生活经历解决问题

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学生要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取独立尝试、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自信心,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观察问题,多收集数学信息,分析信息,寻找方法,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年级 “解决问题”的教学,教师要逐渐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选择信息,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教学到水上乐园租船游玩的问题:双人船每小时4元,四人船每小时7元,我们7个人租船,玩1个小时,每人要花多少钱?采用多媒体展示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接着让学生独立观察画面,自己读题目,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说说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采用什么方法解决,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明白该题要解决的问题是“玩1个小时,每人要花多少钱”。有的学生会这样思考:一条四人船玩1小时要7元,两条四人船玩1小时就要7×2=14元,这14元是7个人需要出的总价钱,那么,一个人就要花14÷7=2元,也就是每人要花2元。另外,也有学生会这样思考:一条双人船每小时4元,7人要租4条,4条双人船玩1小时就要4×4=16元,这16元是7个人需要出的总价钱,16÷7=2(元)……2(元),显然第二种租船方法用的钱比第一种多。搞清楚了总价钱和总人数的关系,并结合生活实际情况,问题就能解答出来了。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根据生活经验思考,由于每个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收集到的数学信息不同,解决的方法也就不同。如:小明每天早上8时到校,11时25分放学回家。下午2时30分到校,16时20分放学回家。他全天在校多长时间?审题时要找出已知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的问题是小明全天在校的时间,因为是两个时间段,所以是上午在校的时间加下午在校的时间。从题目给出的信息,要弄清二十四时计时法,如下午2时30分即是二十四时计时法的14时30分,而16时20分即是下午4时20分。上午在校时间用11时25分减8时,共3时25分。根据二十四时计时法,下午在校时间可以用16时20分减14时10分,得2时10分,又可以用十二时计时法计算,用4时20分减2时10分,得2时10分。上午在校时间和下午在校时间的和,就是全天在校时间,即3时25分+2时10分=5时35分。解决这道题,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学生根据自己在校的学习经历灵活思考,解决问题。

三、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年级 “解决问题”的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索问题的兴趣。

如:学校组织远足活动。原计划每小时走3.8km,2小时到达目的地。实际1.5小时走完了原定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首先让学生通过审题,理解题目,搞清楚是哪一类型题,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通过审题,找准关键词,明白是属于行程问题。确定是行程问题了,就可以确定两种相关联的量:路程=速度×时间。从“原计划每小时走3.8km,2小时到达目的地”,可以知道总路程,因为s=vt,所以总路程为3.8×2(km)。实际走完原定路程并没有用2小时,而只用了1.5小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总路程一定, s=vt,可以用3.8×2÷1.5列式解答,还可以通过列方程和解方程来解决问题。设平均每小时走的路程为x千米,列方程1.5x=3.8×2,解方程,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审题是关键。通过审题,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上一篇:成语典故百感交集下一篇:三下乡服务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