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教案

2024-05-05

解决问题教案(共9篇)

篇1:解决问题教案

解决问题——第几和第几之间有几个

泽国二小 张雪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调动已有认知经验,通过尝试、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通过“数一数”和“画一画”的活动,学生初步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并学会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

3、通过情景教学,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他们年龄小,活泼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所以课程的设计就更应该充满趣味,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提高一个水平。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纯粹从推理计算来说比较困难,于是想到用画图架起直观与抽象思维之间的一座桥梁。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理解“之间”的含义,并会解决求两数之间数字个数的问题。教学难点:知道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优化策略。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渗透“之间” 课件:一把长尺

师:有一群数字宝宝呢排着队走进了我们的教室,看,少了哪些数? 0:从左数起的第一个,还可以说?0在1的前面。

5:还有呢?5在哪个位置?(5在第6个、5在4和6的中间。)师:数学上我们还可以说成5在4和6之间。(课件出示)师:你能像这样再说一说5的位置吗?(请一个)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师:还少了哪些数?7,7的位置在哪里? 师:11和14之间的数有谁? 小结:我们都用之间说出了数字宝宝的位置,之间是什么意思呢?比如11和14之间的数是12、13,不包括11也不包括14。明白了之间的意思,那你能用之间来说句吗?(2个)学生说

师:今天我们用之间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贴)

二、解决问题,理解“之间”

1、知道了什么? 师:今天,我们我们课堂里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正排着队去参观大熊猫。PPT主题图 师:认真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我排第10……(课件圈出相关信息)师:我是指谁?你很会观察!学生:小丽。(教师贴: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师:还有呢?这是要我们求的!(贴: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师:让我们认真读一读题目,看我们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2、怎样解答?(1)独立思考 师:这个问题该怎么解答呢?(贴)师:先来猜一猜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学生猜:3人。4人。5人。

师:到底有几个人?你能让遮住的出现在你纸上吗?有什么方法呢? 师:请你们在练习纸背面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2)汇报操作结果。方法一:数一数

学生可能汇报:直接往后数,小丽第10,后面是第11,12,13,14,第15是小宇,中间有4人。展示1、2、3、4、5、6、7、8、9、10、11、12、13、14、15 师:这是我们同学的作品,谁看的懂?你来说一说!追问:怎么有4个?一起数一数:10、11、12、13、14、15 10和15为什么不数在内?哦,数之间的,两边不数在内。为了能一眼看清楚我们把不数在内的用叉叉划去。

师小结:这是数一数的方法。这位同学也是用数一数,听听他的想法。展示:10、11、12、13、14、15 师:这位同学呢?谁明白她的意思。

师小结:这两种都是数一数的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简便,为什么前面可以不写?(跟前面没关系)师:我们把好的方法请到黑板上,数一数的方法,从几开始数?接着……走,11、12……然后再……干什么? 生:把不包括在内的第10和第15用叉划掉, 师:为什么第10和第15不数在内? 生:之间不包括两边的。

师:所以剩下的就是第10和第15之间的人数。一起来数一数之间的人数。方法二:画图法

展示:画人

师:这是数一数,我们还有同学用画一画的方法,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人画对比,是的,数学中我们画图形更放便。)展示:○

○ 师:这个方法你看得懂吗?什么意思? 展示:○

师:这位同学是画圆的方法,请你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师:有的人是这样画的,你看懂了吗?你看懂什么了? 比较:都是用画一画,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我们把好的也请到黑板上来,谁想到黑板来画给大家看呢? 师:为什么把第10和第15的圆圈用叉叉划去呢? 师:真是一位很棒的小老师,谢谢你!师:这么清楚又简便的方法,你能再来画一画吗?画好了给同桌看看。展示:10+5=15 师:你是怎么想的?真的师这样的吗?我们来看……PPT相结合,15个圆把前面10个去掉,再把后面1个小宇去掉,剩下的就是小丽和小雨之间的人数了。

3、解答正确吗? 师:我们用数一数、画一画的方法都确定了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人,解答正确吗?(贴)师:检查一下!先来看数一数、再数一遍。画一画,也数数看。通过检查,我们可以确定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人!(板书口答: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个。)

4、回顾揭题

师:回复一下,刚才解决问题时的第一步是干什么的?看图,从图中找数学信息,明白要求的问题。然后用数一数、画一画的方法,最后检查是否正确。(用箭头连起来)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5、尝试练习(数学书本做一做)师:看完大熊猫,小朋友又去干嘛呢?(滑滑梯)师:仔细观察,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呢?(引着读题)(课件详细突出信息)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决,展示数一数、画图顺数、倒着数。

师:比较这两种,你发现什么了?(顺数、倒数)这顺数倒数都可以,随你喜欢!

三、变式练习,巩固新知

下面我想来试一试大家,看看你掌握的怎么样?准备好了吗?

1、《课堂作业本》第一题:想一想,画一画,填一填(倒着数)谁能看的懂题目的意思吗?哪你会解决吗?请你来画一画、填一填。

2、《课堂作业本》第二题:猜珠子,盒子里有几个?

3、数学书本81页,今天从第10页读到第14页,明天该读第15页,今天他读了几页?(多余信息,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师:这是我们刚才解决的问题,与之前的两题有什么不同?……有叉叉,为什么这题用叉,而这题不用叉呢? 小结: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还要根据题目意思,灵活选用方法来解决!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知道了什么? 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

怎么解答? 数 第10、第11、第12、第13、第14、第15

画 第10 第15

解答正确吗? 答: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人。

篇2:解决问题教案

——行程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53例题5及做一做,练习九5、9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会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并用统一的符号写出一些交通工具的速度。

2、经历行程问题的解答过程,体验抽象、归纳的思想和方法。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归纳出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运用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1分钟口算训练

请同学们打开计算本,准备口算练习。准备好了吗?请看大屏幕,准备!开始!

9×80=720

30×40=1200

50×50=2500

50×50=2500

12×20=240 60×70=4200

70×50=3500

40×90=3600 40×90=3600 500×7=3500 30×60=1800

12×60=720

90×3=270 停!时间到!谁愿意说说自己的答案。请你说!全做对的同学请举手,这么多的同学都做对了,你们真棒!请为自己画上红旗。做错的同学请订正。

2、复习导入、板书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价格的解决问题,谁还能记得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吗?(指明学生回答)这几位同学都回答的非常好,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关于行程问题的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解答下面的行程问题(1)看一看,寻找共同点 师:(点击大屏幕)现在请同学们看看这2道解决问题你会解答吗?请同学们把算式写在本子上。指2名学生回答(师板书算式)(点击大屏幕集体订正)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吗?(指多名学生回答)都是知道每小时或每分钟行的路程,还知道行了几个小时或几分钟,都是求一共行了多长的路。

2、介绍路程、速度和时间以及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师讲:我们把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行了几个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你能找出第一题中的路程,速度和时间吗?指名说,老师板书(速度,路程,时间)你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吗?(指多名学生说(速度×时间=路程))

3、介绍速度的复合单位

上面汽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可以写成70千米∕时,读作70千米每时。你还知道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吗?指名说一说。其他同学按照汽车速度的形式在本子上写一写。

张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关于速度的资料,请同学们边看边写一写。

三、巩固练习

1、看书回顾新知

看来同学们对速度单位的写法都学得不错,接下来请同学把数学书翻开53页,划一划今天的笔记。师读,学生划。全班读一遍。

你能通过这个数量关系式推导出另外的数量关系吗?指明说,教师写,学生记。

2、完成做一做 同学们非常棒,接下来请同学找一找下面的题中知道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请看大屏幕 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指明回答。

3、P54页练习九第5题

你能像第一题一样,提出一个一只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的问题吗? 先独立思考一下,再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大家的收获这么多,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请同学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吧!

四、课堂作业

1、完成大课堂p24页。

2、P55练习九 9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行程问题

×

= 280(千米)

225 ×=

2250(米)

......速度

× 时间

= 路程

路程

÷ 速度

= 时间

路程

÷ 时间

篇3:浅谈教案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存在的问题

出于全面提高质量的要求, 各校都十分重视抓教案设计, 而且教案质量也在逐渐提高。目前, 教案中仍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1.1 迷信教材, 缺少鲜水

不少教师写教案只认准教材和教参, 成为教材和教参“虔诚的崇拜者”、“忠实的执行者”, 只依重于教参确定教学目标, 定位教学重难点, 构思教学方法, 设计教学流程, 不敢越雷池一步。

1.2 复制教案, 缺乏个性

事实上, 目前有不少的教案是复制来的, 这些教案既没有创新的特色, 也没有个性的体现。只有在带有功利色彩的教师教案评比中, 体现个性且包含新思路的好教案才能偶然见到, 却为数不多。

1.3 追求形式, 忽视实质

现实状况中, 教师教案按固定格式填空, 填满即止。学校检查教案也仅是检查环节是否完整, 数量是否达到要求, 书写是否认真, 教案详细与否等。在整个教案设计过程中, 教师很少有精力用于钻研教材, 而把大量精力用于抄写教案, 本末倒置现象比比皆是。这样没经过大脑过滤的手工劳动, 对教学效果只能是有弊而无利的。

1.4 训练任选, 有失层次

忽视教材已有的习题安排目的, 不能比较深入的思考每一个习题之间的渐进关系, 往往只有形式上的学生练习某一类题目, 不太注意有层次的引领学生探究问题的目标设计, 容易流于形式而忽略习题对于数学新知的消化以及数学应用价值的研究。

1.5 反思有形, 实则无效

在教学活动评比中, 教案设计往往有教后反思。但是, 绝大部分教师在平时的教案设计中却没有教后反思。仔细阅读这些教后反思, 发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空泛、大同小异、缺乏深刻性。这种没有任何实际价值的反思, 谈不上对今后教学有指导意义。另外, 在反思中出现最多的内容是指出学生错误率较高的题, 却很少能看到对学生错误率高的原因分析, 当然更不用说挖掘导致学生错误率高是否与授课有关、如何在后续教学中弥补等内容了。

1.6 对象改变, 教案不变

新课改实施以来, 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生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学生爱说敢说, 对教师的提问无论对否, 张嘴就答, 不怕对错;思考层次比较浅, 不爱深入思考, 相对而言较喜欢听讲, 不喜欢动笔动手;运算能力比较差, 伸手就习惯拿计算器, 算错率比较高;不爱做笔记, 不喜欢动手解题。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 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较少考虑。

2 原因分析

2.1 知识层面局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对教师的知识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 有些教师由于缺乏理论学习的习惯, 总喜欢凭个人的感觉、个人的经验去看待课堂教学, 导致教案的设计缺乏必要的理论作依据, 始终将自已局限在“教书匠”层面。

2.2 作业多却不精

布置作业是教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是学校教学工作检查中的一项, 也是教师年终考核的其中一个依据。每踏进教师的办公室, 总看到办公桌上满满一桌的作业, 教师的大量时间和精力都投在批改作业及进行课后辅导中, 致使研究教学时间难以保证, 形成了师生沉重负担的恶性循环。在这种恶性循环下备的课当然谈不上认真策划和精心设计了。

2.3 教学思考不足

数学课离不开概念、定理、例题和训练。目前, 在许多教师的教案中, 能看到的只是对概念、定理、例题的罗列, 根本看不到概念的理解、定理的剖析、例题的分析, 所选用的学生训练的练习题目不明确, 课堂训练充斥着随意性、重复性。因此教师教案准备不充分, 不仅削弱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而且对教师自身的发展也极为不利。

3 建议与对策

3.1 学习提升, 与时俱进

随着新课程理论体系的提出, 教师应该做到和做好三个必须, 就是必须知道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是什么关系;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必须会通过数学情景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 只有这样, 教案才不会脱离学生、脱离生活、脱离新课程, 才能体现个性化和富有创造性。因此, 教师有计划地留给自己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不断学习提高, 教学工作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3.2 教师引导, 学生双动

教师积极带动学生“做一做”, 让学生课前摘录问题, 上课认真做好上课笔记, 配合教学知识点进行模仿练习和巩固训练, 从精选练习训练中锻炼思维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想一想”, 养成解题后总结和反思的习惯, 适时地循循诱导学生展开想象, 注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参与,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 还要用眼睛去看, 用耳朵去听, 用嘴说话, 用手操作, 我们尽量要让学生自己去亲身经历, 这样对知识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比如说, 在《概率》教案中, 笔者就设计了“抛硬币”“掷骰子”的实践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 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3.3 引申问题, 拓展学习

根据已有的知识设置问题, 为本节或下节课的学习打好伏笔。所留的作业不在多而在精, 达到模仿学习和巩固、提高的目的即可, 如此以来学生爱学数学, 教师有时间提高和补充。例如在立体几何“三垂线定理”学习时, “PO是平面α的斜线, O为斜足;PA是平面α的垂线, A为垂足;AO是PO在平面α内的射影。如果a⊥α, a与PO的位置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学生不难得出答案, 但教师不能到此为止,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探索。

引申1:为什么a⊥PO?

引申2:谁能将以上问题写成一个命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和证明“三垂线定理”。

拓展:PO是平面α的斜线, O为斜足;PA是平面α的垂线, A为垂足;AO是PO在平面α内的射影。如果a⊥α, a与PO能垂直吗?你们谁能证明?

3.4 大胆创新, 体现个性

教案的设计要大胆创新, 不迷信教参和教材。教师阅读教参与教案集, 可以开扩眼界, 拓宽思路, 从中得到启发;多听优质课, 多看名师课, 可以丰富经验, 从中借鉴教法。但是“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师的教学风格有异, 班级学生参差, 教学设施不同, 决定了教师必然要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我们在教学设计时, 要体现创新精神, 不能因循守旧。

3.5 打破框架, 改变思维

讲究效益, 追求突破, 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智慧, 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但是, 要必须辨证地看待简化、打破框架这一说法。简去的是机械的环节设计, 强化的是思维的过程、创新的设计和教后的反思, 解放的是教师的思想。比如:可以在教科书上圈圈点点、图图画画, 可以做成“活页教案”, 也可以是“电子教案”, 甚至在老教案上修修改改, 只要达到学生“爱学、会学、好学”的效果就是优秀的教案。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积极地、健康地、主动地蓬勃发展, 为了达到这一终极目标, 需要对各学科的教案进行创新性改革。它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效率, 全面实现课改目标的关键。但是, 目前教案的设计存在很多的问题, 迫切找到一些合理的、科学的方法或策略去解决。本论述就职业高中数学课教案的设计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教案设计,问题分析,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敏霞, 顾建芳.教学方案向学习预案的转变[J].辽宁教育杂志社, 2002 (6) .

[2]杨开城, 李文光.教学设计理论体系构想[J].教育研究杂志社, 2001 (11) .

篇4:解决问题教案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

我国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数学的教学不仅仅是学生能够正确地把题目做正确,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教学,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互动以及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规律及技巧,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一、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当中,比较常用的做法是首先讲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辅以例题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操作方法,其后让学生进行一定题量的训练,并辅之以讲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渐进式地接受知识。学生不仅丧失了学习的自主性,久而久之,学习的兴趣也会减弱。目前解决问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非常明显。

首先是数学公式化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脱节。数学问题来源于社会实践,在数学教育过程当中,应当培养学生一种“实践问题——数学问题——数学公式”的思维逻辑。但是在现实教学中,解决问题被简单地解释为列出数学公式并解答数学公式,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的能力下降。

其次,教学类型化,问题单一化,解题模式化。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为了快速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拔高整体成绩,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所有学生使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而在问题选取、解题思路培养方面,也倾向于教授最常规的教学方法,使用单一化的问题。这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在应对不同题型时往往无从下手。

最后是数学教学的灵活性不够,忽视了语言教学的作用。在数学学习中逻辑思维演算能力和语言能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基础,学生可能会误解题意,也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解决问题教学的优化策略

(1)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有意识地创设出生活化的情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或者了解问题的题意。一方面,可以将生活化的场景,引入到数学问题当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借助多样化的呈现形式,或使用类比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类比成生动的生活实例,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2/11,人跑三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这个问题,就很好地将抽象性与形象性结合了起来。一方面,学生需要理解两类分式之间的转化问题,将人与袋鼠行走的距离进行横向的对比,另一方面,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脑海中还会出现人走路和袋鼠跳跃的场景,将抽象的分式运算问题,变成了具体的实际生活情境,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2)加强学生的分析应变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和分辨信息的能力,以及根据不同信息及时做出灵活反应的能力,对于数学题学习非常重要。数学题讲究以不变应万变,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条件下,灵活地应对变化的题型及条件。

在看似相同的两个题目中,往往会存在着细微的差异,如果学生不能有效地分辨,就容易做错题。从下面两个例子当中,可以看出这种差别:

例1:一幢楼有15层,从楼顶到地面的高度是42米。小萍家住在6楼,那么她家的地板到地面有多高?

例2:一幢楼有15层,从楼顶到地面的高度是42米。小萍家住在6楼,那么她家的屋顶到地面有多高?

两个题目,设问形式,数据完全相同,唯一变化的是,第一题问的是“她家的地板到地面有多高”,而第二题问的是“她家的屋顶到地面有多高”。“地板”和“屋顶”两个字的差异,导致这一题的结果完全不同。如果学生在解题过程当中粗心大意,没有区分条件的变化,形成了思维定势,就容易陷入命题者的圈套。

(3)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①对数学信息进行分类。在正常的思维模式中,数学题中的每个条件、每个数据,对于题目的解答都是有帮助的。如果一个数据或条件在解题过程中,完全没有被用上,就有可能会引起学生的疑惑,进而将学生引入命题者所设置的陷阱。

例如:一共有16人来踢球,有一队踢进了4个球,已经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

在这道例题中,很明显,题目中的“有一队踢进了4个球”为干扰数据,与本题的解答完全没有关系。但如果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有可能会列出“16-4”的算式来求解。可见,对数学题中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类,排除干扰信息,对于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②掌握解题的快捷技巧。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思维的运转速度,有时会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提升思维的运转速度,一方面,需要借助于大量的思维训练,所谓熟能生巧,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加以合理的引导。

例如:学校要栽70棵树,按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比例,分配给各个班级,其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求三个班各应该栽多少棵树?

即先求出两个班人数的比例,进行约分,再将约分后的比值相加。用70除以约分后的总比值,得出每个单位1所能种植的树的数量,最后根据每个班约分后的比值,求出每个班种树的数量。

但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另外一种解题方法。这个题目的通常解法,首先是求三个班人数的最大公约数,根据最大公约数,将70棵树进行等分,再根据每个班的总人数占最大公约数的倍数,求各班应栽的数量。

相比较而言,第一种解法,过程较为繁琐,计算容易出错。而第二种解法,则相对简单,计算简便。如果学生能够掌握更为简便的计算方法,在学习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有许多教学的规律、方法和技巧。要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解决数学问题,而不是固于传统的数学解题思路。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不断通过解题过程积累经验,在经验中不断发展创新、举一反三,真正做到提升数学素养,为下一阶段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春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初探[J].电子制作,2015,3,3.

[2] 谢定来.小学数学自能学习既是教学思想又是方法和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4,6,8.

篇5:解决问题教案

师:我喜欢的体育运动是打羽毛球,你们喜欢哪些体育运动呢? 生汇报

师:我们有了这些爱好就能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了,希望同学们不要放弃这些爱好,做一个爱运动,爱学习的阳光少年。现在准备好了吗?我们可以上课了吗?

二、学习新课1、2、比一比谁的口算能力强,算的又准确又快。再比一比谁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师:这些题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三、看图列式计算 出示左边笑脸图

师:这个方框里是什么?一行有几个?有几行?我们能算出什么? 出示右边笑脸图

师:是让你求出一个方框的笑脸吗?是求几个方框的笑脸?这两个方框笑脸的张数是一样的,我们只要算出什么?就能怎样? 同学们会列式吗?

列式计算,师板书:3X4X2=24(张)还有别的方法吗?

4X2X3=24(张)还有别的方法吗?

3X2X4=24(张)

同学们对同一问题能想出不同的解法,真了不起。

现在我们再到生活中去看一看,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吗? 前不久,和硕二中举办了运动会,他们的学校里可热闹了,看,这是他们举行的开幕式团体操的表演,他们的动作多整齐啊,我们仔细看一看,这个方阵一行有几人?有几行?一起数,能算出什么?有这样的几个方阵?问题是什么大家看每个方阵的人数都是同样多的,我们只要知道几个方阵的人数,就能算出几个方阵的人数? 学生回答并列式计算

5X10X3=150(人)

师:除此之外,你还有没有想到别的方法?10X3X5=150(人)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5X3X10=150(人)

师:比较这三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点(解题思路不同),有什么相同点呢?(1、得数相同

2、都用了连乘

3、都是两步计算)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讲的运用连乘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两步计算的问题 板书:解决问题

这三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生汇报 你认为哪种方法简单就用哪种方法?

四、巩固练习

1、会这天他们学校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早餐,每人一个鸡蛋。瞧,刘阿姨正给同学们拿鸡蛋呢,问题是什么?你会列算式吗?

2、学校还为运动员们提供了矿泉水,我们来看一看,王叔叔每次运到车上多少瓶?

篇6:解决问题教案3

执教者:韦柳媚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46页。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大括号和问号在图中表示的意义,会正确口述应用题的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正确理解题意和图中表示的数量关系,并能列式计算。

2.会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能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结合图意正确地选择算法。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师:今天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看图列式计算题。出示第1题。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指名学生回答,并要求学生用手势做出表示合起来的意思。

生:岸上有两只螃蟹,河里有3只螃蟹,合起来是5只螃蟹。算式是2 +3=5只

师:谁能像他这样再说一遍?

师:接下来这道题谁来说?(指名说同上)

师:同学们对前面学的知识掌握得很不错,值得表扬。2.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生:秋天

师:对,是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今天韦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大自然中看一看好不好呀? 生:(好)。课件出示课本第46页的小兔采蘑菇的插图,师:你们看,兔子一家人也到田野里感受秋天收获的喜悦了,兔爸爸和兔妈妈带着小兔们来采蘑菇了。可是兔爸爸和妈妈遇到了一个数学问题,需要我们小朋友一起帮忙解决,同学们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希望我们的同学遇到问题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自己解决)

二、尝试探究 1.尝试探究

(一)师:小朋友们,我们来一起来看看兔爸爸和妈妈遇了什么数学问题?(课件出示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各种说法都有,师引导学生说出我们需要的信息)

生:我看到有两组兔子,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 生:(左边有4只,右边有2只)

师:表扬会说的小朋友,同学们好认真观察喔。(1)初步认识大括号和问号。

师:现在韦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的朋友,课件出示大括号。师指着大括号问:你们认识这个新朋友吗?生: 师:老师告诉大家,这个符号叫做大括号。师:你们知道大括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吗?生:

(引导学生说出合起来的意思,也是求总数的意思)那应该怎么合起来呢?(课件出示动画画面,两边合在一起的画面。)

师:大括号的意思是把左边和右边两部分合起来。也就是说把左边的4只和右边的2只合起来(师边说边用手势做表示合起来的动作)然后叫学生跟着老师用手势表示大括号的意思。

师:大括号可神奇了,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在左、右、上边的位置),可是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出示课件,大括号在不同的位置,老师简单的告诉学生大括号在不同位置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意思。

师:现在韦老师又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看看他是谁呀? 生:可能会说得出来是问号。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老师就直接告诉学生是问号。

师:“?”表示什么?生:

师:“?”这个问号表示要解决的问题。(课件出示)

师:“?”号在大括号的中间也就是“?”号和大括号连在一起表示什么意思?这里大括号和问号在一起表示:把左边和右边的两部分合起来(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是多少的意思)(课件出示)

师:再要求用动作的形式表示一下?带领学生一起动作演示“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一共有6只兔子”

师:左边有4只小兔子,用几来表示?板书:4。右边有2只小兔子,用几表示?板书:2(2)提出问题

师:你能根据这两个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引导学生用一句简单完整的话说出来:一共有多少只。)生: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师:要求一共有几只,一共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合起来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算?生:用加法计算。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生:表示合起来就是用加法计算。

师: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学生独立列算式,学生翻开课本46页,列式在课本上。指名说出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6(只)师:算式中的4、2、6各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师:(提示:6的后面要写上单位名称“只”)

师强调:像解决这样的问题,计算出得数后要写上单位名称,并用括号括起来。板书:4+2=6(只)

师:最后记得口答,老师板书一共有6只。学生齐读口答:一共有6只。(3)检查,解答得正确吗?

师:我们解答完了,我们要检查,看解答是否正确。师:你知道怎样检查吗?

生1:可以一只一只的数,数看一共是不是6只。生2:再计算一遍 师:引导学生进行检验

图中左边有4只兔子就写4,(嗯,没错)右边有2只兔子就写2(也对啦),合起来是6只,都对了。同学们要按照这样的顺序来检查,我们就可以保证我们解答正确了,我们就不是小马虎了。⑤小结解决问题的步骤: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解决问题的时候,都经过了哪几个步骤?(先看图里有什么,要解决什么的问题,再列式计算,然后还要检查,最后要口答。(4)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会解决问题了吗?生:会。师: 1.课件出示46页做一做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指名说出)生:左边有2只,右边有5只),师:大括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生: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的意思。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多少只?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只?

师:用什么方法解答。生:用加法解答。师:用算式怎么列? 生:2+5=7(只)

师:记得提醒学生写上单位“只”,最后记得口答,答:一共有7只。2.尝试探究

(二)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解决加法计算的问题。现在老师想出更难一点的问题,你们敢挑战吗?(敢)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画,你们知道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和什么? 生:

师: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这幅图的?和刚才那幅图有什么不一样呢?那么图这幅图有什么不同呢?

请同学们认真地比较一下,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提问:这个7只在大括号的下面表示什么意思?生:生:7表示荷叶上一共有7只青蛙,2表示有两只跳走了。师:“?”在大括号的上面有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号在左边表示问左边有几只青蛙?还可以说是还剩几只? 指名学生说出图意,师引导学生用完整的一句话表达图意。(荷叶上一共有7 只青蛙,跳走了两只,荷叶上还剩几只?

师:要求还剩几只?用什么方法解决?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求还剩几只,就要从原来的7只里面去掉跳到水里的2只,所以用减法计算。)板书:7-2=5 问:7-2=5表示什么意思? 3.比较加、减法的不同

?在大括号的中间表示: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在大括号的一边表示:求其中一部分,用减法计算。我来念儿歌 大括号,小问号,在一起,我会算。小问号,在中间 求一共,用加法。小问号,在一边,求部分,用减法。

三、巩固练习

1、课本47 页“做一做” 课件出示练习十第1题。

同桌互说图意,交流,然后列式计算。指名说出解题方法。2.课本48页的第1题。

四、拓展提升。

师: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解答什么问题?生1:左边有6个图形,右边有1个图形,一共有多少个图形? 算式是:6+1=7(个)师:这题还可以怎样解答?

生:4+3=7(个)师:你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什么想?生:我从颜色上去看,红色有4个,绿色有3个,所以是4+3=7个 师:还可以怎样算式?

生:我是这样列式的,5+2=7,我是从图形上看,正方体有5个,圆柱体有2个,所以是5+2=7(个)

篇7:解决问题教案

(一)课件出示例4主题图的左半部分(如下图):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汇报收集的信息。(面包房的师傅一共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了36个。)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有多少个没有烤?)

4.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尝试列式口答。

【设计意图:此处简化了例4,仅提供两个条件让学生提问解答,既回顾了以前学习的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又为后面寻找隐藏的中间问题埋下伏笔,还为学生创造了观察、思考、交流的空间。】

(二)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第53页例4情境图:

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问题:(1)一共要烤多少次?(2)已经烤了几次?(3)剩下的还要烤几次?

这3个问题哪些能一步解答?说给大家

这样看来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来解决,这节课就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活动2【讲授】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评论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解决“剩下的还要烤几次?”的问题。1.想一想:要知道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2.画一画: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画出简易色条图。

(三)尝试解答,体会方法

1.议一议:应该如何列式解答?

引导同桌的两个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倾听不同的想法。

2.说一说:要求还要烤几次,应先知道什么?。

3.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四)交流汇报,形成板书。

1.下面请同学们汇报不同的解答方法(让学生说说每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注意书写位置,如果与课件顺序一致情况下可展示课件,启发说出方法四,并及时表扬鼓励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90-36=54(个)(90-36)÷9 90-36÷9 90÷9-36÷9

54÷9=6(次)=54÷9 =54÷9 =10-4

=6(次)=6(次)=6(次)

2.回到课件上

(1)比较方法二和方法三,小组交流这两种解法的不同之处。

你同意哪种方法?为什么?如果不加小括号,应该先算什么? 加上小括号后就是先求什么?小括号起到了什么作用?

(2)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方法二最好,鼓励说出学生自己的想法,老师告诉学生解题方法灵活多样,只要能解决就好,方法多的情况下越简便越好

(五)检验反思,归纳总结

1.引导学生口头检验:把问题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进行检验,进而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2.小结:(1)遇到问题后,我们要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养成画色条图分析问题的习惯;(2)要多角度思考问题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我们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3)列综合算式时要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合理使用小括号。

活动3【练习】

三、巩固运用,深化理解评论

一)基础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第1题的情境图(1)想知道用20元钱买票够不够,首先要知道什么?

(2)要求买票所用的钱,需要哪些信息?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彩条图

(3)学生独立思考后尝试解决,同时指定学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

(二)智慧大比拼。

第一关(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做一做”的情境图)

1.根据知道的信息画色条图,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然后说说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2.学生汇报解法,同时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方法较简便易理解?

方法一:3×9-3×6 方法二:3×(9-6)

第二关(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第2题)(1)学生读题后指定学生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同时出示色条图。

(2)学生独立完成,指定学生板演,最后全班交流。

第三关(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第3题)

(1)学生读题后指定学生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同时出示色条图。

(2)学生独立完成,指定学生板演,最后全班交流。

第四关(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第4题的情境图)

(1)学生读题后指定学生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篇8:解决问题教案

§4.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二。其教学模式为:自主练习→实验演示→讲练结合。

二、教学目标 (认识、技能、情感)

(1) 知识技能:共点力的平衡, 平衡条件, 超重、失重。 (2) 过程与方法:由平衡到不平衡是一个过渡的过程, 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起认知的规律;从一般规律到特殊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 掌握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

三、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本质。 (2) 难点: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超重、失重现象的实质。

四、教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 体重计、弹簧秤、装满水的塑料瓶等。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环节

(1) 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与内容:按环节设计自学、讨论、实践、探索、训练等内容。 (2) 教师导向激励示范等内容:精讲、启发、联系渗透等。

1. 共点力的平衡 (平衡状态)

2. 平衡条件: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0

(训练:教材P91题1、2)

平衡状态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并不说若指某一时刻静止, 那这一时刻就是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或平衡状态是指加速度为0的状态。

例1:城市中的路灯, 无轨电车的供电线路等, 经常用三角形的结构悬挂。图1为这类结构的一种简化模型。图1中硬杆OB可绕通过B点且垂直于纸面的轴转动, 钢索和杆的重量都可忽略。如果悬挂物的重量为G, 角AOB等于θ, 钢索OA对O点的拉力和杆OB对O点的支持力各是多大? (1) 轻质细绳中的受力特点:两端受力大小相等, 内部张力处处相等。 (2) 轻质直杆仅两端受力时 (杆处于平衡状态) 的特点:这两个力必然沿杆的方向且大小相等。 (3) 节点O也是一理想化模型。

3. 超重与失重

那么, 什么是超重和失重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先播放一段视频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

例2:如图2, 人站在电梯中, 人的质量为m。 (1) 人和电梯一同静止时, 人对地板的压力为多大? (2) 人随电梯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 人对地板的压力为多大? (3) 人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 这时人对地板的压力又是多大? (4) 人随电梯以加速度a (a

【解析 (1) 】求解人对地板的压力, 该题中如果选电梯为研究对象, 受力情况会比较复杂, 甚至无法解题。所以我们只能选人为研究对象, 那选人为研究对象能求解出人对电梯的压力吗?能!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等大、反向的。只要求出电梯对人的支持力, 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就可求出人对电梯的压力。因为人是静止的, 所以合外力为0, 有:N=mg.

【解析 (2) 】以加速度a匀加速上升, 因为加速, 所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同向, 物体是上升的, 所以加速度方向也是向上的。有N=mg=ma圯N=ma+mg>mg, 看到了什么?人对地面的压力竟然会大于本身的重力?

【解析 (3) 】以加速度a匀减速下降, 因为减速, 所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反向, 物体是下降的, 所以加速度方向是向上的。有N=mg=ma圯N=ma+mg>mg.人对地面的压力还是大于本身的重力。

【解析 (4) 、 (5) 】学生自己分析解答, 不会有太大难度。 (4) (5) 两题加速度方向均向下, 合外力向下, 于是有N=mg=ma圯N=ma+mg>mg.当人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时, 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本身重力;当人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时, 人对地面的压力小于本身重力。物理学中分别把这两种现象叫做超重和失重。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这种现象叫做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 (或对悬挂物的拉力) 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这种现象叫做失重。

观察实验视频。实验验证:大家可以利用身边的器材验证。实验1:用弹簧秤挂上钩码, 然后迅速上提和迅速下放。现象:在钩码被迅速上提的一瞬间, 弹簧秤读数突然变大;在钩码被迅速下放的一瞬间, 弹簧秤读数突然变小。体会为何用弹簧秤测物体重力时要保证在竖直方向且保持静止或匀速。实验2:学生站在医用体重计上, 观察下蹲和站起时秤的示数如何变化。实验前先让同学们思考示数会如何变化再去验证, 最后再思考。 (1) 在上升过程中可分为两个阶段:加速上升、减速上升;下蹲过程中也可分为两个阶段:加速下降、减速下降。 (2) 当学生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时会出现超重现象;当学生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时会出现失重现象。 (3) 出现超重现象时加速度方向向上, 出现失重现象时加速度方向向下。

【解析 (6) 】mg-N=mg圯N=mg-mg=0, 即当电梯对人没有支持力时, 人只受重力, 加速度大小为g, 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同学们又看到了什么?人竟然可以对电梯没有压力?物理学中把这种现象叫做完全失重。

【定义】:如果物体正好以大小等于g方向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做匀变速运动, 这时物体对支持物、悬挂物完全没有作用力, 好像完全没有了重力作用, 这种状态是完全失重。

观看视频。问题: (1) 人随电梯能以加速度a (a>g) 匀加速下降吗?不可能, 最大只能是g. (2) 如瓶竖直向上抛出, 水会喷出吗?为什么?不会, 仍然完全失重。 (3) 发生超重和失重现象时, 物体实际受的重力是否发生了变化?没有。

4. 归纳总结

(1) 什么是超重 (失重) 现象? (2)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超重 (失重) 现象? (3) 为什么会出现超重 (失重) 现象?

【牢记】 (1) 超重和失重是物理现象; (2) 物体重力与运动状态无关, 不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 重力不变; (3) 规律: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 (超重状态) 、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失重状态) 、超重还是失重由加速度方向决定, 与速度方向无关。

篇9:解决问题主题图的问题解决

【关键词】主题图 对策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基于当下教师主题图使用的困惑:利用形式单、目标落实无效、呈现方式呆板,结合平时的教学工作,对于如何更好地发挥主题图的功能,如何让主题图走出教材真正融入课堂,使主题图在课堂中“生根”,从而有效利用主题图呢?我想谈以下几点:

一、挖掘内涵,使主题图“厚”起来

1、主题图的内涵(解读主题图挖掘其内涵有这三个方面:)

(1)生活味。主题图设计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富有儿童情趣的主题情景。这些情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童话、游乐活动、运动会等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教育味。主题图除了其数学知识教育功能外,编者还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利用图的形式,渗透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主题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主题图教育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3)数学味。如果一个主题情境展开后,学生感觉不到数学问题的存在,或者无法挖掘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问题时,这样的主题图价值不大,甚至是无意义的。因此我们要透过这层美丽外表挖掘其实质内涵。

主题图内容:乘法和加法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二、转变呈现,使主题图“动”起来

1、主题图中的画面“动”起来

教材中的主题图,有很多时候再现的是思维的结果,是静止的结论式的画面,缺少必要的思维过程,呈现静止的主题图直接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提出问题。无形中使学生产生了思维障碍,不能清楚图的含义。在教学中,可依据情况或用多媒体或用游戏表演等形式将主题图提供的内容动态化,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增加实际体验,切身感受数学的的奇妙与无处不在。如二年级下册19页例5教学除法的意义时,可以这样课件展示:先出示一个熊猫温馨的家(熊猫想用竹笋招待他的客人)——再出示20只活动的竹笋(现在有20只竹笋)——再拿出一个盘子,并从活动的竹笋中拿走四个(熊猫想每四个放在一个盘子里)——通过这个过程,你知道了什么?小熊猫会给大家提出什么问题呢?你愿意帮他分一分吗?通过这样处理,使原本静态的主题图变成了动态过程式的演示,在紧紧把握学生思维的前提下,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一种人文的关怀,助人为乐的思想观念得以渗透,使数学知识的过程,得以彰显。

三、创造使用,使主题图“活”起来

教材以主题图的方式设计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富有儿童情趣的主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这些情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然而,“主题图”以“场景图”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一定的“事件”为载体来展开和演绎“主题图”情境。如果照本宣科,就会不利于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1、编一编更有趣味。编故事形式展开,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会引发学生惊奇、新鲜、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这一招很适合低段,可以说是屡试屡爽。

2、改一改更利探索。

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好教材,但不能尽信于教材,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眼光来看待主题图,在充分钻研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其功能,使我们的课堂真正实现为学生发展服务的目的。对于那些不能有效引导教学情境的素材应当作出及时调整和修改。如:二年级下册第54页解决问题

……

老师出示了很多马鞍池公园的照片。在一张照片上定格,是公园里的一个水池,水池里有6个大圆、2个小圆(水泥制做,是用来让游客过河的)。

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大圆是小圆的多少倍?(教师板书)

学生摆圆片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

生1:6÷2=3

生2:6÷2=3

生3;8÷2=4

指名解释6÷2=3的意思,结合摆圆片说说想法,为什么要2个圆片一圈?

……

在这节课中,老师创造性的使用了主题图。

这位老师并没有运用书本上的摆飞机来研究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果照搬书本,用火柴棒摆飞机,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可能就会不在于怎么来解决数学问题上了,而在于我怎么摆出飞机来,怎么摆会更漂亮些,注意目标转移到了与解决问题无关的飞机外形上了。这样不仅操作慢、费时,而且不利学生数学思维。

摆圆片是一次操作类的主题图的运用,它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做数学”的教学理念。二年级学生还是属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通过自己动手摆圆片与2个一圈,提供了一个支撑思维的表象,来具体感知“6里面有3个2,大圆的数量是小圆的3倍”。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感悟数学,从而进行倍的知识建构,达到解决本课知识的重点与难点的目的。

在数学教学中,主题图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我们在主题图的使用过程中只有用心领会,灵活应用,创造开发,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主题图走出教材走进我们的课堂,在课堂中生根,让它带动我们的课堂,带动我们的学生,带动我们领略不一样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小学数学主题图的妙用 》 小学校长 2008年5期

3、《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有效使用策略 》 江苏教育小学数学版 2009年3期

上一篇:社会组织年检审计报告下一篇:医院辐射工作场所辐射环境自行监测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