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阅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我见

2024-04-07

【自主阅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我见(精选6篇)

篇1:【自主阅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我见

数学课堂上的核心素养之我见

一、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不仅是一种应用工具,还是一种理性思维模式,上升到更高层次来说,更是一种素养,即数学素养。在一般教学理论中,数学素养指的是在应用知识的基础上,对数学基础知识、技能、思想方法、应用的意识与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转换思维模式,随机应变,发挥自身数学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一般来说是指学生能把所学知识进行转换,从数学角度,通过缜密的逻辑思维,科学的判断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专业层次来说,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学习者在解决相关问题的时候,能通过数学背景和本质素养,运用正确、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自身的数学思想素养。解决问题的时候,态度明确、观点科学、思维清晰,既能运用数学定律,又能结合新思想、新概念的数学素养,面对现实中各种问题,能够有条有理地进行简化和量化,从数学思维出发,从事物各个角度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素养。

二、怎样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1.教学设计兼顾知识取向和文化取向

教学设计的价值取向包括知识取向和文化取向。知识取向主要指教材上的知识内容。2.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众多学科中,数学是锻炼人思维模式的主要科学,反之,思维则是数学的灵魂,因此可以说,数学和思维是紧密相连、融会贯通的。学好数学,要以思维为基础,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便能得到提高。3.通过教学评价检查核心素养

学校中最直接的教学评价是作业和考试,教师设计考试试题时,既要遵循教育部课程标准,准确反映数学学科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又要立足维度、梯度和相关度进行最优化设计,注重对学生素养的考察。所谓的维度,指要考查的知识技能。梯度指考查的试题要有阶梯性,对于不同解答能给出相应的具有阶梯性的合理评价。相关度指同一试题里面,考查的知识点要做到交汇,可以是章节内的知识点的交汇处,也可以是学科内的知识点的交汇处。

总而言之,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既要有微观的小目标,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又要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大目标。

篇2:【自主阅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我见

我见

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具体实践中,可以将之与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合为一个整体,不必也不应将之分割开来,核心素养的培养应该是一个持续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呢?

一、针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的教师建设

要想实现对小学生开展有效的核心素养培养,首先就要求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念有个清楚准确的认知。新的课程内容和新的教育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建立与之相对应的新的教育理念。教师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理念只能妨碍学生综合素质

  的发展和提升,也就不会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正确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就可有的放矢地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或模式,大胆尝试,认真反思,从而不断对教学进行优化调整,真正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要想对学生有效培养核心素养,教师首先应具有这样的素养。平时,教师应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自我提升,多读书、多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用自己的能力水平和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素质培养。

二、针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1.语文课堂立足教材培养学生知识素养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是与新课程理念高度吻合的,教材中将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通过课文进行了有效渗透,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的教育优势。

  如,小学二年级的《纸船和风筝》这一课。教师可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查字典认生字及阅读课文的预习活动对课文进行初步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对学生素质的培育上。教师可紧扣课文,引导学生通过小熊和松鼠的故事感受到朋友间的交往和友谊,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与人交往。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还可与学生一起来折纸船和做风筝,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2.加强阅读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有效提升语文素养,还能增加知识积累,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些都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利因素。由于小学生年龄还较小,阅读能力和感悟文本的能力还不足,教师应该注意,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

  加以引导,教会他们阅读的方法,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

如,《夏夜多美》这一课,就特别适合引导小学生阅读。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夏夜的公园里,睡莲、小蚂蚁、蜻蜓、星星间发生的纯真朴实的交往过程”,品味“多美的夏夜”这一句话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教师还可在课堂下选择一些适合他们年龄和认知水平的课外读物。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的拼音版,都是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来阅读的。

3.开展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教师应注重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实现对他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当前,小学生的写作训练一般是从三年级开始的,这是与他们掌握语文知识的水平相对应的。对一、二年级的学生,通常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字词或和口语方面的训练。

 但我认为,学生年龄越小,就越有超乎想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低年级阶段开展内容完整的习作训练,将可能丧失最佳时机。有些教师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不能满足最基本的写作需求,我认为不必担心,写作训练是可以通过“绘本”来实现的。

小学生的课本和读物,特别是低年级的读物基本都是以“绘本”或“类绘本”的形式出现的。低年级的课本上,几乎每一课都有插图,如,《小鹿的玫瑰花》这一课中就插入了两幅卡通画。绘本可以是学生的学习形态,那为什么不能是他们的写作形态呢?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绘本作文,通过图形和文字的混合应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可以弥补学生字词积累的欠缺,还能调动学生的学習兴趣,起到培养其写作能力的作用。 总之,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着大量的人文和文化因子,而且还是一个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工具学科,这个学科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核心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小学语文教师正确把握教学理念,努力提升自身水平,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开展对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必须的,这也是广大语文教师的核心工作。

篇3: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之我见

一、缩短师生距离, 让学生畅所欲言”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和语言的发展又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知道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表现为不同步性, 分析问题往往想到了、看到了就是表达不出来, 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 使学生更是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 怎样想就怎样说, 说错了再重说, 培养学生慢慢学会说话。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应可以畅通交流。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用商量的口气、活泼甚至幽默的语言与学生展开交流。

二、放手让学生去做,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数学本身不只是“数字符号”, 它有更丰富的内涵, 它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心目中的数学世界, 正是这种自由探索才是数学美的体现。我认为, 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 学生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

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一种倾向, 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 而且更要注重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 让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 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 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 我教给学生的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而不是一味地灌输。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使学生喜欢学习, 主动学习。教学时教师要分层指导, 灵活训练, 使学生善学。在学生获取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维加工, 将认识由具体、简单上升为抽象、复杂。应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对中等生, 指导他们巩固所学新知识以后, 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的学习问题;对于学困生, 则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新知识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学习基础好一些的学生, 在现有学习任务的前提下, 有意识地提高一个等级, 布置一些难度系数稍微大一些的作业, 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长处。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分层各自练习, 全班学生各自获得了不同层次上的平衡, 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 产生了强烈的愉悦感, 这样就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心理循环过程。

环过程。三、教给学习方法, 让学生学会学习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些至理名言都说明学生掌握学法的重要性。是否掌握学习的方法, 是学生自主性学习取得最大成效的关键。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 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 抓住重要的词和句, 依据自学提纲, 寻找答案, 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 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教师要善于根据新知的特点, 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自己去探究, 找出规律, 寻找结果, 从而发展知识的迁移能力。当学生思维方向出现偏差时, 教师要“拨一拨”;当学生思维遇到较大障碍时, 教师就要“扶一扶”“帮一帮”, 教师的点拨要适时, 要在点子上, 要力求达到“一石冲开水中天”“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经常不断地训练, 学生自然就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 也就能掌握学习数学知识的规律。同时,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使学生敢于提问, 善于质疑, 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把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

课堂是教师的生命力所在地, 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要满堂灌, 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把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 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 体验和理解数学, 感受数学的魅力, 从中有所感悟, 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朴素的课堂生活中品味数学, 让孩子“浮想联翩”大胆猜测。在这样的情境中, 学生想象力丰富, 思路开阔, 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 解决问题的创造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体现, 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要求,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缩短师生距离, 让学生想说就说, 畅所欲言, 放手让学生去做,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篇4:小学数学自主性学习探究之我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性学习;预习;提问;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应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采用自主性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对于学生今后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一、开展课前预习活动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课前预习活动,这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具有明显效果,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帮助学生大幅度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使得学习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对于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布置相关的课前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应该积极通过资料查找以及思考,鼓励学生进行思维上的拓展,如果还存在没有解决的问题,就应该积极在课堂上向老师求教。通过上述活动,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良好的学习效果。从长远来看,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具有明显的好处,所以,应该积极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前预习。

二、开展有效提问环节

教师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提问环节,另外,这种方式也能有效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提问环节中,教师一定要讲究提问的艺术,为了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应该重点注意提问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提问的对象。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问题之后,还应该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思考空间,能够让学生把提问问题和所学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关联,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努力,去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巩固所学知识点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有效培养,在今后遇到问题的情况下,就能够积极思考,使得自身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大大提高,能够更加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不断对知识进行扩展和迁移,保证今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进展。

三、采用科学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有效保证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应该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科学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知识的有效传达,并能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知识,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教师应该积极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比如,教师可以把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保证其能够通过独立思考,有效紧跟教师的教学思路,使得自身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另外,还可以采用相应的反思教学法,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应该通过相关的设问,让学生积极思考课堂中的知识点,哪些已经基本掌握,哪些还存在一定的疑问,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存在的疑问,进行统一而详细的解答,使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有效提高自主性学习能力,能够全面了解自己的知识,能清楚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这样对于下一步提高自我的学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四、有效开展科学评价

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应该进行科学且合理的评价,通过有效的评价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大的进步。比如,对于在预习环节存在困难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了解这种遇到困难不敢前进的心理,应该针对这种学生的特点,积极提供善意的帮助和提醒,有效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这样能够不断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认识到自主学习的好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的提问,有的学生能够积极思考,配合老师上课的节奏,善于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样的学生就能获得很高的学习效率。对于上述这类学生,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科学评价,进行积极的鼓励,让学生能够明白,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不断地在自主性学习方面努力,正是朝着学习上更大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由此可见,科学有效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发挥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保证学生始终具有很高的学习热情,能够有效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还应该看到,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应该始终落实好各个环节,在这个漫长的工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去努力,多想办法。在这样的努力下,我相信,我们的学生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会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明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思想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3(9).

篇5:核心素养之我见

小学的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中最基本的环节,对小学生的人格的塑造、思维、创造力的开发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然而在实际的音乐教育教学中发怎样促进小学生的音乐素质的提高呢?现在提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好的学习音乐的兴趣,才会有一个愉快的学习音乐的过程。往往老师在教学中采用机械的教育方式,经常会打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不喜欢学生音乐课上的活泼劲,以为这是在扰乱课堂,严令大家做好,只注重书本的知识,而缺少对歌曲的深入的挖掘,导致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反感,更不会产生良好的学习音乐的兴趣了,其实这些都是不对的,因为音乐本身就是自由的、没有束缚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发现学生学习的音乐的兴趣,并善于保护和培养,教师要鼓励学生动起来,善于表现自己更好的挖掘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可见开展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审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的素质。因为音乐是抽象的听觉的艺术,要注意培养感知的能力来提高审美能力;音乐是充满情感的艺术,字里行间都表达着浓浓的深情,所以要注意在音乐教学中丰富学生的情感的表达来提高学生的审美的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素养。

篇6: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我见

陕西省西安中学

余欢

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我见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详细阐释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成果,揭晓了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包含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点的完整构架,具体内容如表1:

表1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三个六大核十八个基本

具体内涵

方面 心素养 要点 人文积淀

人 文 底

础 科

理性思维 学

神 批判质疑 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判断等,多角度的分析问题,然后做出选择。勇于探究

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不惧困难,坚持不懈的尝试和人探索,寻找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

能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能够积极的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学

勤于反思自

展 健

健全人格

活 自我管理 珍爱生命习

信息意识 乐学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的学习方式,主动学习,具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

力。

有对自己学习状态进行审视的意识和习惯,并且还能不断的总结经验,能够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调整学习的策略等。

能够自觉的获取和评估和借鉴有效的信息,主动的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有网络伦理道德和信息安全意识。

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有着积极的心理品质,有自制力,恩能够很好的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等。

能够很好的认识和评估自己,按照自身的个性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合理的分配时间,具备一定的持续行动力。

崇尚科学,能够理解和掌握基础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拥有严谨的科学态度。逻辑清晰,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事物。蕴

拥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成果的积累,此外还能理解并且掌握人文思想中蕴含着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

人文情怀 有以人为本的意识,能够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等。

拥有艺术知识和技能,能够尊重和理解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同时还具审美情趣 备发现和感知以及欣赏美的意识能能力。有健康的审美价值,有艺术

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等。

能够做到自尊自律文明礼貌、有感恩之心,并且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责

任 担

新 问题解决 当

国家认同 社会责任

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够主动的作为,对自我和他人负责,能够明辨是非,具有较强的规则和法制意识,积极的履行公民义务,理性的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够维护公平正义等。自觉的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并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有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努力的信念和行动。

具备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能够尊重世界多元化的文化,积极的参与国际理解 跨文化的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的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尊重劳动,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习惯,能够自行动手操作的能力,掌劳动意识 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中,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的意识。

善于发现问题,具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够依据具体情况和条件,选择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技术运用

能够理解技术和人类文明的联系,有学习掌握技术的医院,能够将创意和方案转化成有形物品。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致力于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能够满足个人发展需求、适应社会更新进步的,每一个人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

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也是每个学生获得幸福生活和适应社会的最基本的素养,这些素养将在每个人的一生之中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提升。

核心素养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很好的强调与呼应,将个人、社会以及国家对学生发展提出的要求进行了适应历史发展的整合。

六大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为了方便实践应用,将六大要素划分成十八个基本要点,且对其进行描述,社会、学校、家庭可以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在结合不同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质,进行针对性的发展和延伸。

核心素养的提出,可以说又为中学教育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清晰的思路。也为一线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中有关教学目标的设定时,提供了除“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三维目标”之外的另一个思考和设置的角度,可以说给一线教师打开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二、各学科核心素养之我见

总体而言,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容为指导的,体现各个学科特点的理论成果,其与核心素养的区别与联系自然需要关注。表2所列为各学科所提出的自身学科的核心素养及其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内容上的对应关系:

表2 各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对应关系

学科 语文

各学科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 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语言能力、文化品格 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物理观念、科学思维 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对应

人文积淀 审美情趣、国际理解

理性思维 问题解决、信息意识 人文积淀、人文情怀 国际理解、乐学善学 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勇于探究、社会责任 理性思维、信息意识 勇于探究、社会责任 珍爱生命、理性思维 勇于探究、社会责任 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理性思维、社会责任

人文积淀 理性思维、国际理解

理性思维 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技术运用 信息意识、劳动意识 信息意识、理性思维 乐学善学、社会责任 人文情怀、审美情趣

人文积淀 人文情怀、审美情趣

人文情怀 勇于探究、国际理解

健全人格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生物 生命观念、理性思维 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政治认同、理性精神 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

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技术意识、工程思维 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

信息意识、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

艺术感知能力

艺术审美情趣、艺术创意表达 自主音乐需要、音乐实践能力 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文化理解

图像识读、美术表现 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 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 政治

历史

地理 通用技术 信息技术 艺术

音乐

美术 体育

从表2可以看出,就某个学科的核心素养而言,只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容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和进一步细化,而且,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均与核心素养要求的基本点对应的较少。再联系中学教育的现状,有些课程的开设都不全面,比如会看到艺术、音乐、美术只开设其中一个课程的现象,教育中承担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之责任的落实情况就要打一些折扣。

对比也能发现,即使将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累加起来,也并不能完全涵盖核心素养所包含的所有内容。可以说各个学科的一线教师对本学科的素养要求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对于其他学科的素养要求并不清楚,甚至对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只知其名,不知其内涵。

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之我见

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后,紧接着,各个学科也提出了自身的核心素养,物理学科也不列外,提出了包含四个方面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表3 物理核心素养的含义

学科 素养 物理 观念

具体含义

从物理学视角来审视关于物质和运动等的基本的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在头脑中的升华,物理观念主要是包含着物质观念、运动观念和能量观念及应用等要素。立足于物理学的角度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进行认识和探索,是基于科学 思维 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也是分析综合和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式的内化,也是基于事实对不同观点提出质疑,从而提出创造性的见解的能力和品质,科学思维主要是包括模型的建构、科学的推理和科学的论证等要素。

实验 探究 科学 态度 与 责任 在认识科学本质的基础上形成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态度和责任感。提出物理问题,进而形成假设,然后获取信息,根据证据和结论作出解释,对实验探究和结果进行交流和反思的能力。

在我国,教育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变化,第一次的关注点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即“双基”。第二次的教育改革将关注点从“双基”转变为了三维目标,第三次的转变可以说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可以说核心素养是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对三维目标进行的理论提炼,其不但囊括了三维目标的内涵,还提出了一些新的内涵。

另外,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也都是在充分领会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主旨含义之后,再结合自身学科的特点提出的。所以,当进行逆向思考时,也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是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和践行服务的。当然,也能发现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发展与细化,其相较核心素养而言,在操作方面的指导意义更加细致,也更加强大。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有宏观总体的认识,也要有细致入微的发展,宏观总体的认识是说教师的心中要有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细致入微的发展是指教师在教学时也要依据各个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这就要求一线教师既熟悉本学科的核心素养,也能熟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做到两者兼顾。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关注点也在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着、变化着。从只关注教师教的内容,转变为也关注教师教学的方式方法;从只关注学生的学,转变为也关注学生学到了哪些内容。不仅仅如此,学者们还将教师教给学生的内容和学生学到的知识进行了细致的划分总结。在国家提出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之后,作为一线教师,还要考虑通过课堂教学,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可以说为了让学生成长的更好,学习的更有效果,教育界的学者对教育目标的研究是越来越全面,越来越透彻,当然,这些也对教师的素养,对教师授课时课堂的质量都提出了更高、更细致、更明确的要求。

上一篇:认识除法的教案下一篇:对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