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阅读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实践谈

2022-09-10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 提出: 学生要 “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课程标准要求的质疑并解读问题的主体是学生, 而不是教师。 传统的阅读教学多是教师精心设计提问。 虽然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但必须认识到老师设计题目学生回答, 只是传达结论的一种较为有效的做法, 但这不能等同于个性化阅读。 所以, 为了落实新课标理念, 一定要让质疑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的一种能力, 这也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探究性学习”的具体表现。

1激发学生提问的愿望

1.1 用学生的提问组织课堂教学内容

以《小稻秧脱险记》为例, 在揭示课题时, 可以引导学生质疑课题。 齐读课题后, 师问:课题中哪个词语最关键? (生:脱险) 继续问:你有一双慧眼! 抓住这个关键, 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学生说)

预设: (1) 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 (2) 小稻秧是怎样脱离危险的?

在接下来的堂课中, 老师以引导学生重点解决刚才提的这两个问题。 下面以《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为例, 可如此设计课堂教学: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用笔划出自己理解有困难的地方。

随后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爸爸为什么坚决放掉大鱼?

詹姆斯得到什么钓鱼的启示?

多年后为什么会因为放掉鱼而骄傲?

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要进行归纳和总结, 这样的问题往往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是这个年龄段孩子共同的认知盲点。 接下来的课堂上, 老师就可以始终抓住学生提出的这三个重要问题引导他们阅读和思考。 这样就能较为准确的找到学生的认知起点, 加强了阅读的实效性。

1.2 把好学好问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重要方面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用积极的评价语言, 激发学生提问的愿望, 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仍然以《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为例:

师:当大鲈鱼在水中一闪而逝, 而留在小詹姆斯心中的悲哀久久不能散去······同学们,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问自己的吗?

生1:这件事要是我遇到了, 我会不会放呢?

生2:我该怎样做呢?

师:针对这样的问题, 我们开个小小的辩论会吧!

学生自由展开辩论, 在多数学生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后, 教师就可以做小结了:“同学们的辩论非常精彩, 你们都说出了自己得到的启示, 都解决了自己的疑问! ”

2指导学生逐渐学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有价值的问题就是透过表象看到本质。 四年级下册开始应教给学生针对课文内容, 主要人物, 层次结构, 重点词句用“是什么”, “怎么样”, “为什么”提出比较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 那提出的问题怎么去解决呢, 那就要教学生“联系上下文, 从一文章的整体上去理解”这个方法。

以《迟到》这篇课文为例,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我的父亲很疼我, 但是他管教我很严, 很严很严”这句话提问, 学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师:都放开声音读读, 看看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生1:连着用了三个“很严”。

师:是啊, 这就引起我们的思考了。你想到了什么?

生2:为什么这么写?

师:嗯, 读书的时候不仅要关注作者写了什么, 还要想想为什么这么写。

升入五年级后, 又要训练学生尝试多角度提出有创造性的问题。 教师要在课上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体会情感, 并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发散思维, 训练学生换个角度去探究、思考、讨论。

如何教会学生多角度提问呢? 简单的说, 就是将四年级学习的三个问题“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进行延伸, 发散。 比如:

“是什么”的问题延伸:不是什么, 还可能是什么……

“怎么样”的问题延伸:还可能怎么样, 如果是我会怎么样, 不这样还能怎么样……

“为什么”的问题延伸:为什么不那样, 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也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 让学生互相讨论, 互相启发, 引导学生往深处思考, 不要浅尝辄止, 而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常识去思考。

3分类处理问题, 针对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

老师要对课堂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的处理, 对不同的问题就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 比如涉及字词读音或者意思的问题可以由学生提出, 知道答案的同学就可以举手回答, 较为深奥的问题, 就可以让学生先小组讨论, 再推荐代表回答的方法。

因此, 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后, 可以引导学生把问题分成以下几类: (1) 字词的问题。 (2) 与课文重点难点相关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所选取的内容应该难度适中, 假如难度低, 学生就没有必要与他人合作也能完成, 小组合作的意义, 学生合作的动力也就都失去了。 假如选取讨论的内容难度太高, 学生通过讨论还是没有结果, 学生就会知难而退, 渐渐失去合作学习的兴趣了。 所以, 老师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学生讨论一些难度适宜的问题, 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 能够得到结果, 尝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甜头以后, 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

学生的问题很多, 但有的问题值得讨论, 有的却不值。 教师要将问题分类,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 课前做好预设, 一旦学生提出关于课文重点、难点的问题, 就可以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合作学习。

4学习通过阅读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途径包括反复阅读, 联系上下文, 联系背景, 查阅相关资料。 老师应当指导学生多种方法朗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中来解决问题。 再通过对比、联系背景、讨论等方式, 自行求解。例如, 《小稻秧脱险记》, 就可以在学生提出问题以后, 指导学生认真反复阅读课文后, 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教《枫桥夜泊》一课时, 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张继写这首诗时的境遇, 让学生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学生就能更好的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结语

总之, 培养学生质疑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不能操之过急。 要鼓励学生勇敢质疑, 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要引导学生去寻根究底, 不能走走过场, 不搞形式主义。 “质疑———梳理———解疑”应该是完整的过程。

上一篇:未来主义在男装设计中的应用下一篇:岩土工程勘察造价管理措施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