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民歌特点及其区域性特征成因探析论文

2024-04-13

土族民歌特点及其区域性特征成因探析论文(精选7篇)

篇1:土族民歌特点及其区域性特征成因探析论文

浅议民歌的流传性地域性特征

陈仓高中 杨树叶

摘要:我国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文化历史的国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丰富的民歌。民歌是人们群众自发性的口头创作,并在流传过程中经过民间艺术家不断加工创作,有所发展变化。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了民歌,随着狩猎、祭祀、活动的产生,就产生了音乐。民歌是一综合词,它包含歌和谣,他们之间有时是相通的,有时是分开的。我国的民歌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民歌有地域性、传承性特点。

关键词:中国民歌 地域性 山歌

音乐的起源有劳动起源说、异性求爱说、游戏说、模仿说、天性说、梦幻说、语病说、灵性说、情欲说、美感说等等。我国民歌有着久远的历史,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就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亦称十五国风。早在黄帝时代流传着一首原始猎歌《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记载。他再现了原始人制作弓箭、捕猎禽兽的场面,是原始人生产行为的艺术概括。其歌词质朴、明快、富于节奏感。

《人民音乐》1987年1期上发表了冯光钰先生的著文,文中指出:“事实上民歌的各类歌种的创作及产生情况各有不同,应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如船工号子、打夯号子、安云号子等劳动歌曲,伴随着人们的劳动生活的,而民歌中为数甚多的情歌,则大多数是男女青年说爱时的歌曲,婚丧嫁娶一类的内容的风俗歌,是民间红白喜事中常见的歌唱活动,一些民间歌舞曲和小调常是生活在各种民俗节日演唱,与群众的娱乐活动有密切关系,至于摇儿歌(摇篮曲)是一种抒发母爱的歌唱等等。由此可见,如果研究的目光仅限在民歌“起源于劳动”的范畴,就难免产生简单的分歧,很可能将上述许多民歌排斥在“民歌:”之外,把理论研究凝固化或者从概念出发,做简单画的阐述必束缚民歌研究,也难以揭示民歌艺术的本质规律。“

我国的民歌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在民歌里,人民倾注了他们的感情,他们的忧愁和悲苦,以及它们的欢乐。它是人民的“精神食粮”,也是人民的心声,是“打开人类心灵的钥匙。”

一、我国的民歌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音乐语言、艺术形式及其简明和精炼手法并善于运用经济的材料创造准确生动的音乐形象。

从横向看,同一首民歌,在不同地区流传,形态就不一样。从纵向来看,随着年代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它的感情色彩、社会功能也不尽相同。也有这样的情况,一首曲调,填上内容完全不相关的歌词,在音乐上加以变化(曲调润饰、速度变化等),也可以表现相距甚远的情绪。如:《东方红》是一首歌颂人民领袖毛泽东的作品,是农民歌手李有源编词创作出来的。李有源是陕西佳县人,平时爱唱歌,1943年,他在大街上看到“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这条标语,得到了启发,心想咱毛主席这样伟大,给咱们带来了光明和幸福,这不像太阳吗!因此,他就编出了“东方红,太阳升”,并选配了陕北绥德米脂一带流行的民歌《骑白马》,而《骑白马》这一曲调却又是从《探亲》演变而来的。也便是民歌所具有的一曲多用的多功能性,曲艺音乐也具有这种特点。

民歌按体裁分类,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叙事歌、风俗歌等几个大类。其中山歌又可分为一般山歌、放牧山歌、田秧山歌三类;小调又分为一般小调、歌舞小调、儿歌和摇儿歌等四类。

民歌按色彩分类:这种分类是按民歌风格色彩分类。这种分类是为了掌握民歌色彩,把全国化分为若干民歌色彩区,一个是九分区,一个是八分区。

九分区是:⑴中原区——鲁、豫、冀中、皖东北。

⑵东北区——黑、吉、辽、冀北、冀东北。

⑶江淮区——苏北、皖中、皖东。

⑷江南区——浙、苏南、皖南

⑸东南区——粤、闽、台、赣南

⑹西南区——桂、云、贵

⑺川鄂区——川、陕南、鄂部分地区。

⑻中南区——湘、赣、鄂部分地区。

⑼西北区——陕、蒙西、甘、青、宁、新大部分地区。以此分类,有反应社会生活的;像陕北民歌《脚夫调》、《长工苦》《蓝花花》等,反映生产劳动的《号子》、《采茶歌》、《渔歌》等;反应爱情生活的《绣荷包》、《十绣》

在我国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山歌是一高度成熟而又极为普及的品种,是劳动人民在田野劳动、生活中抒发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小曲。山歌在我国多数地区都有,有些地区习俗不一,其名称也各异。如陕北“信天游”、山西“山曲”,内蒙“爬山调”,牧歌,四川叫“神歌”、“扬歌”青海叫“花儿”,苗族叫“飞歌”,云南“调子”。

小调是我国民歌数量最多的一类,一般地说就是“山野小曲”,而小调则是“里巷之曲”。小调的流传与发展,反映着城市和乡村音乐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密切联系。由于有职业艺人的传播与唱本的印行,所以小调向山歌那样只限于在一定地区中流行。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人的性格等,与民歌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传统民歌的题材内容涉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民歌的发展传承不借助于记谱法或其他手段,主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口耳相传。不体现作曲者的个性特征,但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例如内蒙古人民长期生息在中国北方的草原地带,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随着历史的变迁,有些人从事着半农业半牧业或农业生产,逐步的定居下来。这种生活条件、经济形态决定了蒙古族音乐属于中国北方游牧民族草原音乐文化的范畴。长调歌曲多流行于内蒙古牧区。其旋律悠长辽阔,节奏自由,尾音拖长,情绪热烈奔放。通常都用上下句结构的形式。多用羽调式,其次是徵调式和宫调式演唱时,声音洪亮饱满、多颤音及上滑音。伴奏以马头琴为主,有时配用笛子和三弦等。,例如《牧歌》、《辽阔的草原》。

短调歌曲多流行于半农半牧区。旋律优美抒情。常用2/

4、3/

4、4/4拍;曲式结构严谨工整。旋律进行多大跳。情感表现比较细腻。伴奏以四胡为主。例如《嘎达梅林》。四段结构规整、节奏整齐、句幅较短窄,字多腔少,具有叙述性的特征。

维吾尔族民歌调式丰富多样,南疆民歌以七声音阶居多,东疆民歌调式音阶以五声结构为主,北疆民歌是东疆民歌与南疆民歌的综合。

维吾尔族音乐继承了古代西域地区“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宜州乐”、以及“回鹘乐”的传统,吸收了中原音乐、印度音乐、波斯——阿拉伯音乐的有益营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维吾尔族音乐民族风格。维吾尔族民歌可分为爱情歌曲、老动歌曲、历史歌曲、习俗性歌曲四类。维吾尔族民歌的内容广泛、风格浓郁、寓意深刻、衬词有长有短,在歌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旋律生活活泼、热情奔放。多切分节奏。爱情歌曲是维吾尔族民歌的主体。

例如: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这首歌以re为主音,歌曲的旋律有时平稳流畅,有时跌宕起伏,表现出一种明朗、奔放、充沛的感情,也表现出一种鲜明而浓郁的维吾尔族音乐风格。

三、影响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的主要原因,多为人们生活的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生活条件、风俗习惯、语言特点、文化传统、文化交流、审美观念等因素。

例:南方民歌与北方民歌的发展变化:

民歌的民族风格、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歌词内容、节奏、旋律、调式、曲式结构、演唱形式、伴奏乐器等相关因素上。

由于地理环境、文化的差异,形成了南方民歌独特的特点南方民歌旋律进行级进较多,线条曲折委婉,结构大都规整,北方民歌高亢、粗犷,生活在长江以北的人民朴实,憨厚,带有西北的特征。西北地区高原纵横,山石峥嵘,蓝天下一望无垠的黄色土地,气候寒冷,人们为了生存必须向大自然做斗争,所以民歌的音调高亢、嘹亮、质朴中带着严峻和深沉。北方民歌多使用七声调式,旋律进行跳进较多,结构不太规整,叙事性的内容较多。南方地区河流交错,气候温和,土地肥沃,自然景观秀丽,那里的人们聪颖细致,音乐风格便委婉秀丽。语音的差异是导致不同民歌色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民歌的旋律总是和不同的语言、语音、语调相一致的。浙江民歌《对鸟》是一首乐清山歌,音乐语言活泼清爽、真切自然,旋律婉转,模仿鸟鸣的自然特点,采用对唱的形式用吴地的方言演唱,即兴编词。

南方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吴声”、“楚声”为代表的南方音乐风格。“吴声”南方民歌在歌词上善用比、兴、内容含蓄内在;其结构形式大都短小精悍;在旋律上多表现为婉转、流畅、抒情。南方民歌多使用五声调式,旋律级进较多,线条曲折婉转,结构大都规整,音乐风格抒情性强。

四、民歌在流传中不断经过加工而有所发展变化。

孟姜女的故事大家家喻户晓,它深刻的反映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普通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孟姜女》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小调,据史料记载,这一曲调在宋代就已流传。

民歌《孟姜女》它的源头在江苏,是四季体,歌词采用“春”、“夏”、“秋”、“冬”四季作为分段,旋律婉转,采用民族调式“徵”调式。全曲总共四个乐句,每2个小节是一个乐句,结束音分别是“商”、“徵”、“羽”、“徵”,并且采用了我国传统的民族创作手法“鱼咬尾”的创作手法,四句分别是有着“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内容情绪悲伤压抑,用第一口吻诉说了孟姜女的凄苦。

流传到河北,经过民间艺人的加工创作,发生了同体型的变异,歌词内容更加翔实而细致;歌曲旋律则在江苏民歌的基础上“加花”装饰,旋律显得更加流连婉转、绵延不断。加花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体现了,专业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孟姜女哭长城》也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采用“商——徵——羽——徵”的结音顺序。徵音的两次出现,都有一定的稳定感觉,所以吗,它更多的保留了两句式向四句式过渡的痕迹。篇幅长,采用同曲不断反复的方式。

总之,我国民歌浩如烟海,民歌是在人们长期的流传中传唱的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在流传过程中经过加花变化,有所发展有所变化。冼星海说:“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反映着人民的生活,也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民歌中表现出这个个民族的创造力量。”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我们保护我国优秀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发扬传承我国民间音乐,珍爱民族音乐,传唱民歌,让民族之花继续传承与发扬,走向国际,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2.陈四海:《中国古代音乐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第一版。陈四海:《中华民族音乐习题解答》,陕西旅游出版社,2000年9月第一版 3.郭秀芬:《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教师用书》,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

4.5.宋佩玲:《人文论坛》《关于中国民歌地域性特点的研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出版社。

篇2:土族民歌特点及其区域性特征成因探析论文

中国民歌的地域特点及其差异分析

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班级:建筑1202班

姓名:张文韬

中国领土幅员辽阔,各地民歌呈现出详明的地域性。中国民歌的地域色彩,意味特定地区民歌音乐上的独特个性,各地民歌都有不同的个性,构成不同的美感效应,由此形成千差万别的“色彩”。

地域色彩的形成与诸文化要素密切相关。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地理悬殊很大, 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导致各地在语言、风俗、审美心理和文艺传统上都形成了不同特点,这些文化因素综合作用于各地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民歌形式,遂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色彩 差异。

民歌的美感体验和地方色彩主要表现于音乐形式要素的具体特点上,而唱词的特点,通常也可作为辅助性的分析因素。音乐形式方面:主要涉及音阶、结构、音调、音律、旋法等要素的特点。

以下词曲形式中任一要素的特点,或多个要素特点的综合作用,都可构成民歌色彩的个性及其变迁,这些要素也正是辨析民歌地域色彩的理性依据。下面以两首民歌的分析为例,从中了解民歌地域色彩的具体表现和辨析的基本方法:

山西的左权民歌《樱桃好吃树难栽》。此歌是体现“北音”色彩的作品,其具体形式表徵为:带变宫的六声音阶,宽羽声韵的音调结构623,对应性质的上下句体结构,旋法含有六度大跳,方言唱词“开”的韵母特点,为e,而不是ai,等等。

四川的民歌《康定情歌》。此歌为体现南音色彩的作品,具体形式表徵为:五声音阶,四句体结构,窄羽声韵的音调结构612、356,级进为主的旋法,四川特有方言衬词“跑马溜溜的”等的运用。

这两首民歌分别体现了中国北音、南音的地方色彩个性,在美感体验上,北歌有悠远高朗之美,南歌为柔和婉转之美。从以上简析中可以见出,南北民歌音乐的审美色彩差异并非玄虚而不可捉摸的,它具体清楚地由音阶、结构、音调旋法和方言声韵衬词诸要素特点的综合作用而达成。

而谈及差异可谓与中国复杂广阔的地域有关。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地理悬殊很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不平衡,不同地域在风俗和文化传统上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了解民歌的地域性风格特征对我们了解欣赏民歌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中国民歌的地域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述:第一,不同地域的民歌在题材,风格,曲调,唱法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多样性。这是民歌地域性的最主要的一点。第二,中国民歌地域性还体现在,同样的音乐题材在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材料”都是一样的,但“味道” 却大不相同。第三,在同一地域内部,民歌也表现出微妙的差异,不同的特色相互交融和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地域完整的民歌品质。下面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不同地域的民歌呈现出多样性

中国领土广阔,因为地理环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各地区的民歌在题材,风格,曲调等方面表现出多样性。特定的地理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不同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①中国自然人文地理条件的差异性决定了中国民歌一方面具有中国文化的普遍风貌,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不同风格或者特色的民歌区的产生。根据国内学者吴永生等人

中外音乐欣赏论文 的观点,中国民歌分为东西两部分,并且内部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二、三级。根据地形地貌的差别,东部平原民歌区又可南北二分。青藏高原因文化和地貌的独特单独划为第三级。②这样,按照地域的不同,中国民歌划为七个各具特色的民歌区: 以江南小调为代表的江南水乡风格。秦岭淮河以南的楚越巴蜀之地,历来河湖众多,平原广布。安稳的环境,温暖湿润的气候,水乡的特色,再加上江南人的气质,使得江南民歌具有了独特的灵性。抒发个人情思和描绘水乡特色成为江南民歌的惯用题材。如《杨柳青》、《茉莉花》民歌。

以北方号子为代表的粗犷风格

北方多草原山林,地域广阔,气候干旱寒冷,自然灾害频繁。这些因素促成了北方人民质朴豪爽的性格。反映在民歌的风格上,表现为雄浑、粗犷、悲壮、的格调。民歌多为反映北方人民乐观坚毅憨厚纯朴的性格。东北民歌《东北风》。

以“信天游”、“花儿” 为代表的西北高原风格。

这里深居内地、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这里有半干旱,半湿润的西北黄土高原。这里的民歌具有浓郁的高原风味。高亢秦腔回响在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之间。高原人的强悍豪迈在民歌里得到完美的体现。“信天游”和“花儿”是其中两种出色的民歌体裁。以云,贵,川山歌为代表的西南高原风格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气候也相对湿润多雨,自然景观丰富多彩。高原民歌、牧歌,采茶山歌在人们的喉间喷薄而出。坝子,河谷,丘陵,高山„„多么独特的地理环境!《放马山歌》、《上茶山》多么动听的山歌!

以长调为特色的北方草原风格

这里有着广阔的天然牧场。游牧生活中,人们创造了大量的民歌。这里的民歌经常是赞叹蓝天,白云,骏马,绿草―总之,草原的特有风貌令人神往。

风格独具的新疆民歌

这里有着显著的大陆性气候,高山盆地相间的地形地貌。这里有传说里的大漠孤烟。新疆人民能歌善舞。伊斯兰风格在民歌中得到独有的反映。

高山雪原上的民歌

这里同样有世界屋脊的高度。这里也有高喊缺氧的环境。但这里的民歌同样令人心往神驰。,严峻生态阻挡不了人们创造的热情!

(二)同一音乐题材在不同的地域呈现出差异性

中国民歌的地域性还表现为同一音乐题材在不同的地域的差异性。这里以全国很多地区都有传唱的《绣荷包》为例略作分析。

《绣荷包》的曲调多样,全国很多地区都有分布。内容基本一致:多为表现旧时代女子在劳动之余,把绣荷包作为她们编织自己恋情的感情信物,用以表达爱意。把绣制的荷包捎给情人,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忠贞。小调这种题材非常适于表现细腻、婉转的情愫。《绣荷包》在人民群众广为传唱,传唱中相互吸纳、再经过艺术家们的不断加工,最终形成了多版本并存的格局。

陕西民歌《绣荷包》代表了西北风格的特点,音乐纤细而流畅。结构规整而紧凑,歌曲描绘了一位热恋的女子独自在闺房的油灯下为情人一针一线地绣制着荷包,把月亮白云绣在荷包上,寄予了她对情哥哥的无限爱恋,表达了少女纯洁的感情。她一边绣制着荷包,一边憧憬着两人的未来。人物形象聚积了中国妇女典型的性格特征:内向、充满智慧,情感不善于言表。偷偷地暗自一个人品味自

中外音乐欣赏论文

己的感情。

山东苍山的《绣荷包》。它属于小调音乐中谣曲的情歌类。山东的女性具有羞涩妩媚的传统特征,她们表达爱情的方式不像南方那样用山歌、对歌的形式直抒胸怀、感情强烈,山东姑娘更善于用一种以物传情的方式。《绣荷包》就是以一位年轻的姑娘为自己的心上人绣织随身带的小包,来向对方表达深藏内心爱慕之情的: 姐姐房中(啊)绣(呀就)荷(得儿)包(啦衣),手拿着钢针轻轻描几描,显显手段高(呢),(哎呀哟)显显手段高(呢)„„地方的习惯用语体现在民歌的歌词中,是民歌的常见形式也是民歌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重要标志。而鲁南临沂地区的口头语“得儿依、呢”等在《绣荷包》中的运用,对这首歌的旋律产生了一些影响。

四川的《绣荷包》也很有自己的特色。这是一首浓厚的四川风格的民歌,曲调高亢、嘹亮。心理情绪表达得很恰当,惟妙惟肖地刻画了少女细致、复杂的内心活动。节奏变化丰富而多样,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少女紧张,有些焦虑不安,半遮半掩的心绪。

山西的《绣荷包》是一首传统的民歌。年轻女子思念远走口外郎君的思恋之情。它带有西北民歌的特点。描绘了一位含情脉脉的女子心绪焦虑的复杂情绪。它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三月情人捎书来,要一个荷包袋”。细心的女子在 “ 荷包上绣上一只船”意思是架起了生活航帆,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还有云南的《绣荷包》。它是一首曲调优美、感情细腻的情歌,富有云南地区的风格。节奏欢快、鲜明,具有民间玩耍花灯载歌载舞的音乐特点。勾画了一位俊俏、天真、浪漫、热情奔放的女子,热烈地追求爱情,向往幸福生活的迫切心情。运用平铺直叙的手法,表达了少女急切、兴奋、热烈的情感。

当然,全国还有很多其他版本的《绣荷包》,以上仅是较有代表性的五种。但是,不管曲调如何变换,歌词如何调整,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就是,它们都是与当地的地理地域特征相符的,体现地方特色和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

(三)同一地域内部的民歌也表现出各自的特点

中国民歌的地域性还表现为,在同一地域内部,民歌也表现出微妙的差异,不同的特色相互交融和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地域完整的民歌品质。仅以山东为例:

山东传统民歌与齐鲁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山东境内各地民歌表现出一定的整体性与统一性,但各地民歌又分别具有自己的特色,因而齐鲁民歌呈现出整体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例如,胶东山歌中的吆号调、吆山歌,朴实地反映了胶东村民耕地、打场、吆牛、上山等具体的生活生产场景,风格质朴无华,情感强烈而凝重。鲁南的《沂蒙山小调》反映了沂蒙山区的大好风光,风韵独特,内容贴近鲁南人民的生活,歌词简洁,含义明朗,风格独特。德州、临清一带民歌多喜用顺口溜、儿化字,语言生动活泼,特色鲜明。对于苍山一带的民歌,前文以有涉及,兹不赘述。

民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是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华夏大地幅员辽阔,各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丰富的民歌。中国民歌因地域的不同呈现出风格的差异,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歌风格的多样性与地域的差异性是相一致的。

中国民歌的丰富多样折射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各地民歌并行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彼此借鉴,这本身就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于艺术同样如此。艺术是独特的,艺术是多样的,艺术也是丰富

篇3:土族民歌特点及其区域性特征成因探析论文

全国文综卷乙第31题:

在2010年英国议会下院议员的选举中, 保守党以36%的得票率获得近48%的议席, 工党以29%的得票率获得近40%的议席, 而得票率23%的自民党只获得不到9%的议席, 三党都不能单独组阁。这次选举结果表明

A.选票未能真实反映选民意愿

B.议席分配真实反映了选民意愿

C.英国现行选举已形成对两党制的冲击

D.英国议会内阁制已经陷入困境

浙江文综卷第35题:

19世纪以来, 英国的政府权力基本上由两大政党轮流掌控, 其他政党几乎无缘。然而, 在2010年5月的大选中, 无论是工党, 还是保守党都未能在选举中得到多数票, 第三党自由民主党却获得了相当的票数, 从而出现了保守党与自由民主党联合组阁的局面。这一变化表明

A.英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已不适应现实政治

B.英国出现了两党制向多党制过渡的可能

C.英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已趋向总统共和制

D.英国首相和内阁的更迭今后一定很频繁

为更好地了解上述试题情境创设的背景, 让我们先对英国两党制的形成及2010年大选的基本情况作一些概述。

众所周知,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两党制尤其是议会制两党制传统的国家。早在17世纪, 英国当时的议会中就有了两个政党, 一个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辉格党 (后改称自由党) , 一个是代表地主阶级和封建贵族利益的托利党 (后改称保守党) 。两党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轮流执政将近一个世纪。20世纪20年代开始, 由于自由党分裂, 工党取代了自由党的地位, 从那时起, 英国两党制逐步完备。从历史上看, 在实行“简单多数”的选举制度的英国, 第三党很难形成气候。

然而, 在2010年5月举行的英国大选中, 一幅错综复杂的政治图像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英国议会下院共650个席位中, 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以36.1%的得票率获得了307个议席, 成为议会下院第一大党;首相布朗领导的工党以29%的得票率获得了258个议席, 失去了议会下院第一大党的地位;克莱格领导的自由民主党 (下文简称“自民党”) 以23%的得票率获得了57个议席, 成为议会下院第三大党。三党均未获得超过半数的326席, 自1974年以来, 英国再次出现“悬置议会” (指下院议会选举后, 出现了没有一个政党获得下院总席位半数以上席位的情形) 。随后, 经过5天紧张激烈的幕后博弈和讨价还价, 保守党和自民党携手组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首个联合政府, 而且新政府承诺要对选举制度进行改革, 希望以“比例代表制”代替现行的“简单多数”选举制。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在2010年的高考文综卷中, 上述两道选择题也许并不显眼, 看似平淡无奇, 实则意蕴深长。

一、意蕴

1. 敢于直面现实

2010年英国大选颇为尴尬的结果, 似乎预示着英国的政治生态正在面临着艰难的变局, 长期以来两大政党轮流执政的局面遇到严重挑战, 甚至可能终结。英国政坛的这一新变化, 材料十分鲜活, 在时值高考前夕的5月, 无疑是一大热点问题。但问题是, 它与教材告诉我们的英国政党制度和政体的相关知识并不完全契合。我们不难想象, 全国卷和浙江卷的命题人员不约而同地将如此棘手的现实问题引入试题, 创设新情境, 提出新问题, 内容基于教材又高于 (超越) 教材的做法, 不仅需要有敏锐捕捉时代信息的智慧, 更需要有极大的勇气和创新精神。

2. 注重有机结合

一个热点问题能否进入试题, 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如何, 还必须考虑与教材知识点 (或考点) 能否有机结合。就上述两道试题而言, 它们都很好地构筑了热点问题与教材之间的自然通道。先从题干来看, 情境的创设均源于英国大选这一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热点背景, 虽表述各异, 但都抓住了热点所体现的主旨, 即英国现行选举制度已形成了对两党制的冲击, 英国出现了两党制向多党制过渡的可能。再从题肢的设置分析, 它们既考虑了对情境信息的正确解读, 又与教材知识点 (或考点) 息息相关, 如浙江文综卷第35题中的材料, 并不涉及国家结构问题, 也不影响沿袭几百年的君主立宪制, 且尽管多党制国家比两党制国家的内阁更迭和政治震荡多一些, 但并不能因英国现实政治的这一变动, 就贸然得出内阁更迭今后一定很频繁的结论, 所以, A、C、D均不应选。

3. 力求“三维一体”

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既是政治课教学的目标追求, 也是高考政治命题的价值追求。要正确作答上述两道选择题, 首先, 需要考生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 搞懂弄清两党制与多党制的含义, 英国政党制度与政体的特点, 以及与此相关的其他知识;其次, 考生应在上述基础上, 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做到真懂活用, 否则, 即使把知识背得滚瓜烂熟, 也只能望题兴叹或乱点鸳鸯谱;再次, 考生须具有科学的学科思维方法, 试题中“这次选举结果表明”“这一变化表明”的用语, 在一定程度上已提示考生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和分析英国政治生活的变迁, 如果囿于书本教条而无视客观实际的变化, 哪怕心里认定了正确答案, 也会变得犹豫而不敢下手, 最终或错选失分而后悔莫及。

二、启示

高考试题, 尤其是高质量的试题在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提升与概括上, 具有强势的导向功能。通过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 尽管它们只是两道选择题, 但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启示却是显而易见的。

1. 要引导学生读好书, 不死读书

知识是培养能力的载体, 也是培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依托, 高考试题着眼于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的考查。如上述两道选择题所涉及的英国两党制、政党制度等知识, 都是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模块学习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学科主干知识, 学生只有读好教材、夯实基础, 才能心里不慌, 坦然应对千变万化的试题。

同时, 由于高考试题突出了对考生能力的考查, 《考试说明》规定的学科考核目标基本能力的要求必定会在试卷中得到较好的体现, 即使是选择题也十分注重考查学生是否真懂、能否活用, 如上述两道选择题就是考查了考生正确解读信息, 进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作答的能力。因此, 我们就应尽可能改变过分强调知识教学的做法, 力避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等现象, 以真正达成引导学生不仅读好书而且还不死读书的目的。

2. 要引导学生关心生活, 关注现实

高考试题命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方向不会改变, 课堂思想政治教学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注现实, 既是思想政治学科性质与特点所决定, 也是彰显思想政治学科特色和魅力所必须。上述两道选择题的可贵之处, 就在于将鲜活的题材引入了试题, 让试题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时间可以流逝, 而试题的巧妙设计, 在解决现实前行与理论滞后之间矛盾的同时, 镌刻在考生心灵上的印迹或会永存。试想, 缺失了对现实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日常生活等内容的关注和联系的学科教学, 只是空洞的理论, 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何用?只拘泥于教材的知识而不能对时代变迁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理论回应的教学, 于学科的价值又何在?更遑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以, 作为政治教师, 一定要努力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充盈着时代活水, 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现实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3. 要引导学生学会学科思维的基本方法

具备科学的学科思维方法, 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 而且有利于他们正确地认识事物, 善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前面的分析已告诉我们, 离开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就无法正确解答上述两道选择题。所以, 思想政治课应该把培养学生学科思维方法, 诸如比较的方法、辩证思维的方法、探究问题的方法等等, 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努力“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 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 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 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 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篇4:土族民歌特点及其区域性特征成因探析论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高处坠落;特点;成因;预防

1.高处坠落事故形成的特点

往往由于不懂操作技术而造成事故的比例较小,仅占事故总数的64‰;而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以及由于未使用或未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而造成事故的,占事故总数的682‰。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的年龄来看,23~45周岁的人居多,约占全部事故的70%以上。

从发生事故的客体看,主要是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好,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现场缺乏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与生产秩序。

从发生事故的结果看,凡作业离地面越高,冲击力越大,伤害程度也越大。但也得注意亚高处坠落的预防。

从发生事故的类型看,高处坠落事故最易在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过程中与脚手架、吊篮处、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以及悬空高处作业时发生。其次在“四口五临边”处,轻型屋面处坠落。尚有在拆除工程时和其他作业时发生坠落事故。

2.高处坠落事故的成因

任何事故的原因都可从人、物、方法、管理、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高处坠落事故成因分析也不例外。

2.1人的不安全行为

(1)人作业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妨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

(2)作业者本身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反应迟缓,懒于思考,动作失误增多,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3)作业者生理或心理上过度疲劳,使之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动作失误或思维判断失误增多,导致事故发生。

(4)作业者习惯性违章行为。如酒后作业,乘吊篮上下,或在无可靠防护措施的轻型屋面上行走。

(5)作业者对安全操作技术不掌握。如悬空作业时未系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带挂钩未挂在牢固的挂钩地方。

(6)缺乏劳动危险性认识。表现为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在思想上存在各种糊涂观念,都将增加不安全因素,导致事故发生。在行动上表现为坐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

(7)操作时弯腰、转身时不慎碰撞杆件等,使身体失去平衡。

(8)走动时不慎踩空或脚底打滑。

2.2物的不安全状态

(1)脚手板漏铺或有探头板或铺设不平稳。

(2)材料有缺陷。如竹杆使用青嫩、枯黄、黑斑、虫蛀以及裂纹贯通二节以上的毛竹。木杆使用易腐蚀易折裂以及枯节、中心眼的木杆,钢管与扣件不符合要求。

(3)安全设施失效或不齐全。如人字梯无防滑、防陷措施,无保险链。

(4)脚手架架设不规范。如未绑扎防护栏杆或防护栏杆损坏,操作层下面未铺设安全防护层。

(5)个人防护用品本身有缺陷。如使用三无产品或已老化的产品。

(6)材料堆放过多造成脚手架超载断裂。

(7)安全网损坏或间距过大、宽度不足或未设安全网。

(8)“四洞口五临边”无防护设施或安全设施不牢固、或已损坏未及时处理。

(9)屋面坡度超过25°,无防滑措施。

2.3方法不合适

(1)行走或移动不小心,走动时踩空、脚底打滑或被绊倒,跌倒。

(2)用力过猛,身体失去平衡。

(3)登高作业前,未检查脚踏物是否安全可靠。

2.4管理的不到位

(1)脚手架搭设方案指导性不强。

(2)劳动组织不合理。如安排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进行高处作业。未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作息时间。

(3)安全教育不到位。如从事高空作业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或未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态度教育,使他们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

(4)安全检查不仔细,流于形式。脚手架安装完毕后,未经验收或草草验收了事在使用前未对作业环境进行检查。

2.5环境的不符合

(1)大风、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事露天主空作业。

(2)在照明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从事夜间悬空作业。

3.高空坠落事故的有效预防

(1)控制人的因素,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经常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一旦发现有不安全行为,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心理压力,或调离岗位:禁止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妨碍高处作业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应当定期给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有妨碍高处作业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应当调离岗位。

除应当加强对高处作业人员安全态度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身防护能力,减少作业风险。

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对违章行为进行纠正,对遵章守纪行为进行强化,从而提高他们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领导应当主动关心职工的生活、工作思想情况,及时了解他们各自的需要,排除干扰安全生产的生理疲劳及心理疲劳因素,特别要做好五种人(不懂技术的粗鲁人、盲目蛮干的野蛮人、结婚前后的幸福人、探亲归来的疲劳人,家庭纠纷的烦恼人)的安全防范措施。

组织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对有关规程、标准进行学习。

寻找事故发生规律,做好高处作业人员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的安全防护工作或将其调离岗位。

(2)控制物的因素、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

把好材料关,施工中所搭设的脚手架必须坚固、可靠,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设置安全网,安全网必须经过试验,以100kg重的沙袋从10m高处抛下,沙袋落网后安全网的网绳、边绳和系绳均不断,方为合格。

坚持“四口五临边”防护措施。

悬空作业人员或具有危险性的高处作业应挂好安全带。安全三宝必须三证齐全。

(3)控制操作方法因素,防止违章行为为预防坠落事故,首先应尽量避免采用高处作业的方式,其次对不属于高处作业的工程,也应注意采取相应的措施。

加强对脚手架搭设方案的审核、审批工作与脚手架搭设后检查验收工作。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禁止穿高跟鞋、硬底鞋、拖鞋等易滑鞋上岗或酒后作业。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注意身体重心,注意用力方法,防止身体重心超出支承面而发生事故。

(4)控制组织管理因素,避免违章指挥。

严格高处作业检查、教育制度,坚持“四勤”即勤教育、勤检查、勤深入作业现场进行指导、勤发动群众提合理化建议;查身边事故隐患,实现“三不伤害”即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的目的。

控制有妨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进行高处作业。应当及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作息时间,防止高处作业人员产生过度生理疲劳。

强化安全责任制落实,对安全生产工作业绩与年终分配考核结果联系在一起,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有关规定,应当为高处作业人员参加社会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尽量减少作业风险。

(5)控制环境因素,改良作业环境。

禁止在大雨、大雪及六级以上强风天等恶劣天气从事露天悬空作业。大雪、大雨、六级以上强风天之后,应当对脚手架进行认真检查和清理。

在脚手架上进行撬、拨、推拉、冲击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应当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

篇5:传统民歌现代艺术特征分析论文

一方面,选材是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前提基础。选材对于赫哲族传统民歌的创作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赫哲族传统民歌的题材不仅有重大历史事件的再现,同时还有小事物的表达。具体可以反映在几个方面:一是综合反映日常劳作方面的题材,二是突出表现社会斗争方面的题材;三是重点表达爱情婚姻方面的题材;四是有关传统故事方面的题材;五是革命斗争方面的题材。另一方面,题材的细分。赫哲族传统民歌的题材可以按照歌词或是曲调的不同进行细分。赫哲族传统民歌题材的广泛性突出表现在许多方面。以嫁令阔为例,主要是赫哲族男人在具体的社会生产实践中的一种情感表达,涉及山歌和号子等多种题材。在歌词内容的表达上,可分为古歌、神歌等多类型题材。

2.民歌主题的全面性

主题可以看作是文艺作品中主题思想的简称。在文艺作品的主题思想表达中,主题不是一个相对赤裸的抽象思想表达,更是与具体的题材或所设定的艺术形象有较大的关系。主题作品应具体描绘出其所应有的相关要素,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各要素间的组合。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同表演者、创作者所具有的思想深度不同,对主题的深度与广度表达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有关爱情主题的表达上,赫哲族民歌所表达出的内容不仅有男女之间的情感表达,同时强调爱情的忠贞性,如《河边情歌》等;还有一些是歌颂新生活的赫哲族传统民歌,其中有感谢毛主席的赫哲族传统民歌,如《共产党救了咱赫哲人》;更有表达出对家乡赞美的赫哲族民歌,如《唱响家乡乌苏里》。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赫哲族人民受长期以来的渔猎生活的影响,将民族图腾作为崇拜的对象。在民歌创作中,有关民族精神主题的民歌较多,代表了一种民族性格。一些赫哲族传统民歌中更加突出的是对赫哲族民族英雄性格的表达,所宣扬的主题思想更加宏观和令人震撼。

3.民歌形象的多元性

音乐形象的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来看,不具有直观与空间性,但是赫哲族传统民歌作为歌词与音乐相结合的重要结合体,具有一定的塑造性。其整体上可以调动听众的丰富想象力,使听众真正感受到民歌表演所带来的强大震撼力,实现头脑中的审美再创造。可见,赫哲族传统民歌的音乐民歌形象创造更加凭借歌词和曲子相互结合,进而形成多元化的形象特点。在这一过程中,人物、景物等形象充分引入到赫哲族传统民歌中,开始成为现代艺术特征发展的重要标志,成为赫哲族人民所演绎与传唱的主对象。首先,赫哲族传统民歌形象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如常见的《囚妇泣》,就表达出了赫哲族女性所具有的鲜活形象。还有一些民歌是对人物英雄形象的表现,如常见的《额直汗别姬》等。众多赫哲族人物形象的表达构成了赫哲族人民发展的历史画卷,进一步闪烁着赫哲族人民所具有的人性光辉。其次是赫哲族传统民歌中有关动植物形象的表达。如《蛇儿》,就是通过运用一定的动物形象,通过拟人化的形象,进一步表达出赫哲族民歌的情感。通过生动的动植物形象,更好地丰富了赫哲族民歌的表达内涵。再次,赫哲族传统民歌中有关景物形象的表达。这点在《三月的乌苏里》中有所体现,将江、河等形象进行具体描述,使其更加具有独一无二的发展特性。最后,赫哲族传统民歌中有关器物形象的表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小小桦皮船》中的桦皮船的形象表达,更加代表着赫哲族民族特点的器物形象。综上可见,赫哲族传统民歌在音乐素材的选择上,更加趋向于选择能够展示出其日常生活各方面的音乐素材。整体赫哲族传统民歌的音乐形象塑造和本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联系。

4.民歌事件的独特性

从赫哲族传统民歌的事件表达可以看出,这与赫哲族所经历的渔猎生活密切相关。这点在赫哲族传统民歌《打猎歌》中有鲜明的体现。其直接描绘出了赫哲族人民打猎的实际生活场景。与此相反,《择婿》等赫哲族传统民歌则是更多地反映出了赫哲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与信仰;《渔歌》,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其表达的是捕鱼事件的整个过程,虽朴实无华,但更具有代表性。

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赫哲族传统民歌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现代发展的艺术特征。赫哲族是我国现存的唯一发展“渔猎文化”的少数民族。“赫哲”两个字为满语,意思是“居住在东方的人们”。根据地域分布的不同,赫哲族有不同的叫法,主要有那贝、那乃等。赫哲族民歌是赫哲族人民在劳作中产生的。由于赫哲族人民的劳作方式,其鲜明地体现出了赫哲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更加具有本民族发展的时代代表性。对于赫哲族民歌的艺术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赫哲族民歌的发展,促进不同民族间的音乐交流,还可以对民歌所表现出的精华加以充分利用,更好地促进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

参考文献

夏颖杰.试析赫哲族民歌[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04).

祁海燕.赫哲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态势[J].北方音乐,(12).

任昆.赫哲族音乐文化特征[J].剧作家,(01).

李昱明.试论赫哲族民间音乐及其文化内涵[D].中央民族大学,.

徐熳.“伊玛堪”说唱音乐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

篇6:土族民歌特点及其区域性特征成因探析论文

摘要:《十送红军》是由江西民歌《送郎歌》改编而来的革命歌曲。这首歌后来被选作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曲,也是由于它悠扬而凄婉的旋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情景交融,更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笔者通过搜集和查阅《十送红军》的相关资料和视频,对江西民歌《十送红军》的创作背景、音乐风格以及演唱技巧有了很深的了解,受益很多。本人研究《十送红军》的目的是想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学习中,发扬红色文化教育。

关键词:江西民歌;音乐风格;演唱;情感

一、创作背景

《十送红军》是由江西民歌《送郎歌》改编而来的革命歌曲。它最初是在60年代初编创的,在一次歌舞剧“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第三场中首演于北京,演出后受到人们的强烈喜欢,从此便被人们所认可。这首歌于1962年正式发表,之后就变成了现在的《十送红军》。

《十送红军》这首歌是由民间长期流传的“长歌”通过加工整理而来的。所谓的“长歌”,就是江西当地人民在送别亲朋好友时演唱的一种以叙事为题材的民歌。“长歌”也被后来的人写为《送郎歌》。《送郎歌》描写的是妻子送表哥出远门,难舍难分,一边送一边唱,一唱三叹,边哭边诉,非常伤心,歌词中还有年许多方言,用作语气助词。

二、江西民歌的特点

江西的民间音乐种类很多,民歌便是最常见的一种。通常按照歌唱环境、方式、功能的不同,有号子、山歌和小调三种体裁。号子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创作出来的。歌词常用二字、五字或七字句。它的曲调特点是用材少,句幅较短,多用一个节奏型。山歌和号子不同,山歌是劳动人民自由抒发感情的一种普遍歌曲。根据它的音乐风格及演唱特点,又分为平腔山歌和高腔山歌。山歌的旋律高亢,感情细腻。通常用真假声混合唱。总之,江西名歌最大的特点就是紧贴人民生活、主题鲜明、感情朴实。

三、歌曲《十送红军》的艺术特点

(一)歌词特点

《十送红军》的曲调婉转柔美,歌词朴实。2001年被选为电视连续剧《长征》的主题曲,表达根据地人民送别红军北上长征时军民难舍难分的感人情景。它凄婉、简单的旋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收录于《红色经典》专辑。

《十送红军》的歌词主要以叙事为主,并借叙事来表达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还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充分体现出红军和人民难舍难分的深厚感情。

(二)曲式特点

全曲用回旋式手法,使得这首歌的风格更加完整、前后呼应。通过基本曲调移位变奏和声部转换的方法,来展现男女老少不同年龄性别的乡亲们的形象。这首民歌的曲调建立在六声音阶、徵调式,2/4拍,C调,演唱时稍慢。

该曲由呈示段、展开段和再现段组成。三个乐段组成复乐段曲式结构。这三个乐段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后面两个乐段都是由第一个乐段发展变化而来的,因而可以把曲式看作是A、A1、A2重复变化的三段式。每段都有24个小节,每个小节的节奏都有相似之处。这三段都为方整性的平行乐段,整曲是收拢性结构。

四、歌曲《十送红军》的演唱处理

(一)气息

气息对于我们平时来说,可能没太大感觉。不过,对于演唱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演唱时吸气要快,要非常自然,呼气动作要慢,假如遇到很长的乐句,要保证气息的充足。《十送红军》中“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大都是六个字,所以气息就不要求太深,但一定要与头、胸结合,不能单独只用一部分,这样出来的声音会特别白,没有穿透力。虽然中低声区比较方便,但在高音区却很吃力,更缺乏表现力,使声音失去自然优美的色彩。在实际练习和演唱中,我们要保持高度集中,积极地、向上地、兴奋地“吸气状态”,就像受到惊吓一样。换气时,不要完全松懈,仍要有少量气息。当两肋未完全收缩,马上进行下一次吸气。在大多数音乐作品中,每首歌的音域都不全一样,所以我们一定要控制好气息。在平常训练中就要做到这些要求,那么在演唱曲目时就能水到渠成了。

(二)咬字与吐字

歌唱的咬字和吐字对于歌曲演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歌曲的美感与表达。咬字就是要唱好声母的发音。就像《十送红军》这首歌中的“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子”和“种”作为半句的最后一个字,咬字一定注意,不能放松。“包”字唱的时候,上唇和下唇合拢阻碍气流形成的发音。而歌唱的吐字就是注意韵母的演唱方法。如歌《十送红军》中的“问一声亲人,红军啊......”里面的“一”属于齐齿呼,发音于口腔前部,用力在齿和舌尖部。而“啊”和“一”又不太一样,它的发音着力于口腔后部,用力在牙。

所以,在歌唱中声母的发音应该清晰、准确、短促、有力,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发音练习,以便准确地掌握二十一个声母的发音方法及发音位置。准确的、恰到好处的咬字、吐字能增强歌曲演唱的表现力,并将这一技能与歌唱中的气息运用。掌握好歌唱的咬字吐字方法,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表现歌曲,给人增添美感。

(三)情感

歌唱的本质是情感的表现,情感是歌唱艺术的核心。“情”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是通过内心活动表现出来的。欣赏一首歌的好坏与否,就看它是否有感情。歌唱艺术是一种内心情感的外在表现。它要求必须有娴熟唱功,并且要把自己对歌词和音乐的理解,用优美的歌声传达出来。一首歌的情感一般从音色、力度、速度三方面体现。

每个人的音色都不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专属音色。不过通过科学的训练,可以改变自己的音色。速度在演唱中也是比较好控制的,就如《十送红军》这首歌,歌曲比较委婉,就需要中速,太快感情不能充分流露。而力度是情感表现比较难的一部分,它要求我们要根据歌曲的需求,表现不同的情绪。

五、总结

“一送里格红军 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 介支个秋风寒,树树里格梧桐 叶落尽,愁绪里格万千 压在心间,问一声亲人 红军啊 几十里格人马 介支个再回山?”......这首《十送红军》是多么好听,让我们在送离别的氛围中,体会红军与军民的情真意切,在悲怆中所蕴涵坚定信念。让我们永远记住这首经典的歌曲,它不仅是历史的重温,也是文化的结晶,更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这首歌是无法替代的,它是力量的凝聚,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净化,艺术的魅力,历史的回响。(作者单位:邵阳学院音乐系)

参考文献:

篇7: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成因

党的十六大以来,江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两个率先” 全局,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方针,深入实施“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区域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总体上呈现出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趋向和特征。

从十六大以来的情况看,江苏经济发展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结构的变化反映的是经济发展最为深刻的变化。近年来,江苏坚持以“调高调优调强”为基本取向,着重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服务业的配套优势、传统产业的品牌优势。

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潜力大、成长快、爆发力强、附加值高,发展新兴产业是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方向。自2006年召开全省新型工业化会议以来,我省就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举措,集中力量在最有条件、最有基础的领域寻求突破。省委省政府确定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等六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我省服务业占GDP比重偏低。2008年,全球经济总量中服务业占比达到67.3%,发达国家有的已达到80%,我省还不到40%。为解决这一结构性矛盾,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的总体思路,决定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任务。2009年,四大传统产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到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41.5%,从业人员占到46.6%。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到2012年,四大传统产业实现“五个明显提升”,即创新能力、发展后劲、品牌效应、集聚水平、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江苏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大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推广力度,控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坚决淘汰钢铁、水泥、小火电等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产能,从源头上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全省共关闭小火电机组760万千瓦,占全国15%,近三年关闭小化工4685家,其中沿太湖流域关闭2000多家。

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17.4万件和8.7万件,均居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由全国第四位上升到第一位。

一是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把科技投入纳入全省预期考核目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引导和带动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200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680亿元。今年上半年达41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1%。

二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动创新成果向企业集中、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目前全省80%以上的科技平台建在企业,8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到企业,80%以上的研发投入由企业完成,50%以上的科技奖励成果由企业获得。发展特征

三是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基地,促进科研项目与产业发展、企业需求对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目前我省共有10662家企业与内国941家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仅与中科院合作项目就有1104个。“十一五”以来全省共实施产学研项目20800个。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由每年10亿元增加到去年的21亿元。

发展特征

四是加强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加快构建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和社会化人才服务等“四大平台”建设。目前,全省已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6个,占全国1/10。江苏的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数量都居于全国第一。

三、发展活力持续彰显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步伐,推动国有企业兼并重组、发展壮大。大力促进民营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到2009年底全省私营企业91.2万户,连续九年保持全国第一,注册资本超过2万亿元。

目前全省公有、私营个体、外资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35.9%、39.4%和24.7%,基本形成了国资、民资、外资“三足鼎立”、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四、开放经济转型升级为了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推动开放型经济实现“四个转变”:一是推动外贸出口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江苏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展,已与220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联系。由量向质的提升重点在于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一般贸易出口比重,提高服务贸易出口比重,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发展特征

二是从主要引进外资向引进资金、人才、技术并举转变。更加注重引进高层次人才、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根据我省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引导各地加大招商选资、招才引智力度,探索以高层次人才引进高科技项目、形成高水平产业基地的新路子。

三是从以“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转变。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收购研发机构、营销网络、知名品牌以及上市融资,支持鼓励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在海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和资源开发基地。全省境外协议投资连续八年增幅超过30%,去年突破10亿美元。

四是推动开发园区由外资密集区、产业聚集区向自主创新基地转变。推动全省各类开发园区“二次创业”,增强集聚功能、创新功能,提高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

五、城市乡村统筹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十七大报告对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提出的新要求。

一手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性提出“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带动农村”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各项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全省连续7年保持投入增加、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好势头。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46亿斤,比上年增加11亿斤,为2000年以来最好水平。

打破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促进公用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扩散 :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

一手抓城市化发展。以城乡建设规划全覆盖为龙头,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十一五”以来全省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2009年,城市化率提高到55.6%。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平均每年100多万乡村人口进入城镇。

六、三大区域共同发展针对江苏南北发展差距较大的状况,坚持分类指导,深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抓住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进入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继续优化沿沪宁线、沿江、沿东陇海线、沿海“四沿”产业布局。对沿海开发、苏北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作出部署并抓好落实。

加大对苏北发展的扶持力度,深入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和南北共建开发园区,过去经济薄弱的苏北地区近几年发展明显提速,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三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加强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大对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政府投入力度,加大医疗服务领域的改革推进力度,健全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目前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8%,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全面落实“五有”要求,大力推进创业富民、就业惠民、社保安民,完善保障民生的各项制度,办好改善民生实事和各项惠民工程,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城乡居民生活每年有新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七、发展环境日益完善

基础设施环境: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对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加强。全省快速便捷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

公路:目前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3755公里,基本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密度达3.41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国第一。

铁路:加快建设沪宁、宁杭、宁安城际铁路和京沪高铁江苏段、南京铁路枢纽,沪宁城际铁路今年7月1日已建成通车,沪宁杭“一小时都市圈”正在形成。现铁路总长1678公里。新长、宁启铁路建成并开通运营,结束了苏北、苏中腹地“地无寸铁”的历史。

“十一五”以来新增造林64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五年前的14.8%提高到2009年的19.1%。今年上半年新增造林131万亩,沪宁城际高铁沿线绿化、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共有国家生态市6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9个,分别占全国的近1/2和1/4。城乡人居环境稳步改善。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

一)区位优势和环境方面

苏南地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区”中心区域。与“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城市上海接壤;苏中地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区”次中心区域,沿长江下游北岸排列,与苏南和上海隔江相望;苏北地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区”边缘和辐射区域,距“长三角经济区”核心城市上海相对较远,受经济中心的吸引和辐射作用较弱。这种区域环境特征与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状态基本一致。

(二)区域经济基础方面

苏南经济发展历史上高于苏中、苏北,经济实力很强,城市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尤其是工业基础优于苏中苏北,而苏北一直以农、渔业为主导产业,工业基础相对较弱。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国家政策和计划体制的限制,苏南经济并没有多少发展,苏南苏北经济差距不大。改革开放以后,苏南抓住机遇,勇于开拓创新,获得快速的发展。

(三)区域经济结构方面

苏南已构建成各种具有特色的专业大市场,并已形成各种产业链,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逐步形成了区域经济链,带动了整个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有其闻名全国的东方丝绸市场、服装市场、纺织品市场、电气产品市场、家俱市场以及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市场,对整个区域经济起到了拉动、带动、推动、连动作用,促进了地方经济迅速崛起。然而苏北,有着丰富的自然和农副产品资源,却未能构建一个具有影响的大市场,来带动地方产业的发展。

(四)历史文化、传统思想、人文观念方面

苏南经济的发展特点具有很浓的吴文化气息,表现了苏南人的纤细、周密和快节奏。观念前瞻、思想活跃、理念更新、思维发散、勇于探索,充分显示了苏南人勤奋特征。苏北的经济发展渗透着典型的淮文化特征,呈现着苏北人的粗旷、豪爽和直率,因占据着廉价劳动力和区域自然资源的优势,企业单打独斗的形式较多,能立足市场的都经过一番拼搏。互助和共赢、团队和协作、开拓和创新等显得不足和欠缺,缺乏危机感、紧迫感,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根深蒂固的劣根性特点严重制约着苏北人的思维定式,软环境欠佳、投资环境滞后、基础建设不足、农副产品的加工落后、缺少创汇型农业和特色农业,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7]。

淮安市经济发展的建议有:

1、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提升为省级战略。推进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关键在于显著提升城市的要素吸引力、产业集聚力、市场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2、要紧扣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宏伟蓝图,全力落实“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幸福指数同步提升”总体要求和“十二五”奋斗目标,把增强实力、做优环境、改善民生作为主攻方向,坚持跨越发展不动摇,把淮安建设成为长三角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和全省

现代农业示范区;

3、坚持统筹发展不动摇,确保城乡环境更优、城市面貌更美,功能品位全面提升,在苏北率先建成全国生态市;

上一篇:沈老师不在的日子叙事作文下一篇:县道德讲堂活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