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革命民歌粗探

2022-09-11

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 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和人民生活紧密的联系着的歌曲艺术。江西革命民歌指的是在大革命时期, 以传统的客家山歌为原型的素材创作或改编而成的用来宣传群众, 讽刺敌人, 歌颂革命正气的“歌谣”。

江西革命民歌是我国南方历史民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是中国民间艺术独具异彩的奇葩。其旋律刚健粗犷而又清新动听, 高亢激越而又朴实平易, 不仅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唱, 而且得到了国内各族人民的赞誉。这一时期的历史民歌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本文拟对江西民歌的形成, 发展和基本艺术特征作一些粗略的探讨。

1 江西革命民歌的形成背景

自古以来江西人文荟萃、物产富饶, 有“文章节义之邦, 白鹤鱼米之国”的美誉。地理环境、物产资源的优势使得自古以来江西就为商业文化交流之圣地。山高林密, 田少坡地多, 决定了这里的居民以农牧为主, 兼及采伐林木、运送木材、垦殖茶园等园艺业。所以这里流行的山歌、田歌、茶歌、船歌莫不与山、与水紧密相关。

江西民间音乐特别是民歌的发展不仅与这里得天独厚地理环境密不可分, 也和客家民系的历史发展紧密相连, 它的发展可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为远古时期, 时为秦汉以前。以号子和山歌为多。

第二时期为中古时期, 时在唐、宋。这一时期最大量的是田歌。

第三时期为远古时期, 约当明、清两代, 这时随着航海业的发展, 江西的茶叶远销海外及国内各省, 这一时期以茶歌为代表, 并且由此出现了民间歌舞“茶灯”, 一百多年来, 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今天的“采茶戏”。

第四时期就是现代了。由于江西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客家文化的深厚积淀, 我们党在大革命时期, 就把革命的烈火在这里熊熊燃起, 把这块红土地作为星火燎原的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这里更是中国革命的中心。

2 江西革命民歌的社会影响

民歌是劳动人民所创造、传播的。它主要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他们的审美观和艺术情趣。

民歌的题材大体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三个大类。“红色歌谣”是江西民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这一时期的歌曲又以宣传革命为主题, 这种形式的民歌对当时中国革命的发展以至成功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如有一首流传至今在全国颇具影响的兴国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

哎呀嘞——

苏区 (咯) 干部 (嗯哇) 好作风 (呀咯) ,

自带干粮去办 (呀咯) 公。

(哎呀) 穿着草鞋干革命 (呀) ,

(哎呀) 同志哥

夜走山路 (就) 打灯笼 (呀) 。

这首歌普遍流传于整个中央根据地, 它描写了当时革命根据地的干部关心群众生活, 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树立了一个党的好干部形象, 颂扬了一种崇高的革命精神, 这种“好作风”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劳苦大众的向心力, 有了群众力量, 就能坚无不催, 战无不胜。

3 江西革命民歌的传统精神与艺术特色

在传统的赣南客家民歌中, 大量的内容是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 有“山歌自古唱风流”之说。而相当一部分革命民歌正是以传统的爱情民歌改编而成的, 如《送郎当红军》:

哎呀嘞——

新打的草鞋绣红旗,

送给哥哥情义长。

爬山过河你穿着走,

心肝哥,

炮火里面你勇敢的杀敌人!

这样的山歌, 情真意切, 歌声婉约, 耐人寻味而且具有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一九二九年一月十四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进军江西, 开辟了江西根据地。一九三零年二月成立了闽西和赣南工农兵政府,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在瑞金成立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 在这一时期, 江西革命民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当时中央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歌曲来源比较复杂, 一部分是“秋收起义军”和“八一起义军”带来的, 一部分是由北京、上海以及其他大城市的知识分子参加革命带来的, 而大部份是伴随斗争运动的发展因事因地制宜编写创作出来的。曲调大多运用“旧瓶装新酒”, 注意着重短小, 好唱好听, 群众又熟悉的民歌、学堂乐歌、戏曲、外国歌曲, 进行填词或稍作改动, 用来演唱, 如根据《孟姜女》小调填词的《打垮江西两只羊》……等等, 还有根据京剧诸葛亮在《空城计》中的西皮“二六”唱腔改编、加入江西民歌的音乐元素而成的的《黄洋界上观山景》:

“你莫左思右想心不定, 我这里, 内无埋伏, 外无援兵。你来!来!来!我这里准备南瓜, 红米, 红米, 南瓜, 犒赏你的投降兵。你来!来!来!”

反第一、二、三次“围剿”战争的辉煌胜利, 江西民歌都有记载。特别是“千里回师”、“三期战争大捷”等红色山歌, 至今尚流传在民间。例如:“莲塘首战定乾坤”、“六天三战连三捷”、“缴到枪支一万零”、“愿为红军洗军衣”、“瓦解白军宣传工作出奇迹”等等山歌, 内容丰富多彩, 语言生动形象, 成为江西民间歌谣百花中的一枝奇葩。

在那些革命的年代里, 江西人民用自己最传统最富有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对党对人民的热情。革命先驱们将江西的民歌改编成无数新的革命歌曲, 形成了革命历史民歌中的一个特殊的群类, 大大的丰富了当时红色歌谣的风格和表现力。这批江西革命民歌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挖掘它, 并整理出来让它们尽早的发挥它的巨大作用, 使这“无价之宝”重新绽放光彩。

摘要:江西革命民歌是我国音乐文化中的一束奇葩异卉, 而赣南革命历史民歌又是这束花中最为艳丽的花朵。本文从江西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条件来分析江西革命歌曲的成因, 阐述江西革命民歌的社会影响和它的传统精神, 以及它以客家方言为母语的主要艺术特色。

关键词:红色歌谣,传统精神,社会影响,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 袁大位.赣南民歌集[M].赣州地区文化局出版, 1983.

[2] 缪天瑞.音乐百科词典[M].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 10.

[3]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各民族民间音乐选集[M].总编辑部编.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

[4] 任达敏.中国民歌主题歌曲18首[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4.

[5] 万陆.赣南民歌的发展历史与民歌分类[M].江西音协出版社, 1984.

[6] 刘传.民歌老歌大家唱[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9, 4.

[7] 黄家泉.论兴国山歌的传统及其艺术特点[M].江西音协出版社, 1984.

上一篇:市政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方法研究下一篇: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及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