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抒情民歌民族文化论文

2022-04-16

【摘要】海南黎族是沿海居住的少数民族,他们以狩猎、采摘、捕鱼、农耕等手段生活。在世代繁衍生息与辛勤劳作中,黎族人民创造了很多有内涵底蕴的民族文化,其中以民歌最为著名。黎族的民歌以短小精致、颇具民族文化气息著称,有着特殊的旋律形態和音乐特点。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古老抒情民歌民族文化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老抒情民歌民族文化论文 篇1:

浅析中国民歌流变

摘 要:民歌具有十分独特的风格,乡土气息浓厚,很容易感染到听众,因而广泛流传于民间。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歌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逐步划分为古典民歌和现代民歌。其中,现代民歌的流变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本文以我国典型的几种民歌形式为例,探讨民歌的流变和发展,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中国民歌;形态流变;民族融合

研究发现,古老传统的民歌流传于我国各个民族中,并将民族的传统保留下来。而且部分民歌已经超越了国族界限,用来歌咏全人类的心声,并出现了古典民歌和现代民歌之分。现代民歌虽然从形式上依然将古典民歌的色彩、风格美等延续下来,但是它丰富了传统民歌的内容,提升了民歌的深度。

一、我国民歌流变的现状

(一)大连新金民歌流变

“新金民歌”属于辽南系列的民歌,本种文化历史悠久,并在民间流传了许多传说和故事。例如在李世民出征时,因为战乱死伤惨重,军中的士兵围着火堆载歌载舞,祈求李世民病愈。这就是大连新金民歌的起源,后来这个起源传播到民间,就逐渐地演变为庆祝丰产和喜庆的事情,特别是在庆祝时打单鼓是新金民歌的重要特点。在发展过程中,新金民歌集成和改编了许多的民歌小调,被文艺工作者逐渐发掘出有太平鼓的民歌形式。该种民歌的舞蹈者多才多艺,身兼多职,有效地发扬了“新金民歌”。

辽南民歌体现了人们的精神境界和生活,他们的歌给人们力量,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总是充滿了正能量。辽南民歌借鉴了小调,深受满族萨满歌舞影响,其歌曲中又有民间鼓乐、影调戏和东北二人转的风格,同时还具有强烈的山东文化特征。从新金民歌来看,它具有热情奔放,质朴诙谐的特点,在婉转细致的声音中其歌曲高亢嘹亮、咬字清晰,口腔放松。新金民歌在演唱方式上通常采用“一人领,众人和”的形式,也有说唱结合和观众互动的形式。新金民歌也有歌颂爱情、劳动场景、四季风光以及天伦之乐等内容,这些内容得到了百姓们的传唱,发展同时也弘扬了民族文化精神。

辽南民歌的体裁有单鼓音乐类、皮影音乐类、小调秧歌类、古曲类、新民歌、劳动号子,伴奏方面涵盖扬琴、三弦、阮、笛子、唢呐、二胡、板胡、打击乐等,民歌在以上发展形势下,开始加入歌颂男女爱情、劳动场景、四季风光、天伦之乐、父母之恩等情景,这样使得民歌得到流传,受到百姓们的爱戴,甚至有些流变歌曲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入亚太地区音乐教材。

(二)民歌《茉莉花》的流变

《茉莉花》这首民歌流传于全国各地,但是旋律上有着不同,也有着地方特点,这也反映了该首民歌的变异性。发展中该首民歌运用当地的方言、曲调、演唱风格,展现了我国地域文化的不同,也展现了我国民歌博大精深的音乐魅力。例如江苏的 “茉莉花”是这个大家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它主要采用五声音阶并运用b B徵调式,在旋律上婉转流畅,节奏稳重又富于变化,多采用十六分音符,速度中速,欢快活泼,有着典型的南方色彩。

河北南皮的茉莉花,是南方小调传播到北方之后形成的变体之一,曲调起伏比江苏的《茉莉花》更大,加入大量的衬词、方言,被赋予北方传统音乐的风格特点,歌曲曲调是A微调式,清乐音阶,旋律具有特殊的韵味,在性质上具有一定的叙述性, 旋律上比较委婉,特别是吸取了戏曲的素材,大量衬词和下滑音的运用,增添了北方小调的色彩。茉莉花在旋律上其情绪活泼欢快,节奏上具有一定的律动性,曲调上具有戏曲的味道。

东北的《茉莉花》,旋律简练朴实而诙谐幽默,速度徐缓,抒情中具有热情开朗的性质,其曲调柔中有刚,起伏自然,让人们对其有着真切的喜悦之情。该歌曲流变过程中,曲调旋律感觉更加亲切,节奏上更为自由和独特,表现出东北人的豪爽和热情奔放的性格。

以上通过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曲调内容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该首歌曲在不同地区的深加工,使得其在流变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魅力,该歌曲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内涵。《茉莉花》歌曲的不同形式也有着同根同族的血缘,不同的特征展现了不同地区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

(三)凤阳民歌的流变

凤阳之地的凤阳民歌流传几千年,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秧歌,秧歌流传于民间歌谣,它带有楚声的音律,其是楚人用于祭祀的一种歌曲,楚人的歌舞就这样传承下来,对当地的民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汉朝时期的乐府被设立起来,以民间歌谣的形式进行逐渐地传播。汉朝在《汉志》中,还收集了《淮南歌诗》,大量的淮南民歌以及各种诗歌都收集在其中。虽然《淮南歌诗》已经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还以歌谣的形式流传着,其在表达形式上多为民歌的形式。

康熙四十七年,凤阳少女所歌唱的凤阳花鼓已经达到了“勾断路人肠”的境界。明清时期,凤阳人的流离失所使得民歌走到哪儿带到哪儿,出现了职业艺人。她们在进行《凤阳歌》演唱的时候,都会用锣鼓伴奏,伴随着鼓点而展示舞蹈动作,逐渐地,这种表演形式演化为凤阳花鼓,该种花鼓多是凤阳妇女一边舞动着秧歌,一边演唱,表演简便,易于传播,很快凤阳民歌演化为凤阳花鼓而在各地盛行。

凤阳民歌具有广泛的平民性,发展中不同时期的真实写照会反映在民歌上,民歌除了具有娱乐民众的功能外,在不同时期还具有宣传鼓动的作用,例如在抗战时期和解放初期,其还有振作士兵和鼓励作战的作用,还在发展中不断的秉承独有的特色,民歌在发展流变过程中,也在发挥着其独有的文化艺术价值。

(四)鄂尔多斯民歌的流变

鄂尔多斯民歌在发展中有着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如其在原曲旋律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常有改编创新,如一曲多词或一词多曲特点尤为明显。鄂尔多斯民歌音乐更具有鲜明、集中、富于个性的艺术特色,旋律上该民歌更加地舒展、宽阔,曲调婉转回旋,这样的旋律与文学性很强的歌词相配合,更有力地表现了歌曲的意境美,其唱法吐字、行腔特点突出,让聆听者很容易从蒙古族的语言中感受到草原的气息。

二、现代民歌的多元流变碰撞

我国民歌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其可以是亘古不变的历史长河,也可以是璀璨的变化之星。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我国现代民歌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变化趋势,特别是中国传统音乐也在变化中分为两类,一类是历史传承中的变化,另一类是地域间传播中的变化,不论民歌属于哪种类变化,其都有共同的源头,共同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

各少数民族人演唱的原生态民歌,都是发自于内心的真实情感,也是灵魂中最有力的表现手法之一,不同形态的音乐形式,以及民歌流变都在从另一个视角传播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几年前,央视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引起山东以及东北地区在内的“寻根”热潮,令人记忆犹新。而片尾曲《家园》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更是深入人心,尤其是辽南地区的大连人更是到了曲不离口、人人会唱的痴迷地步。追根溯源,原来《家园》歌曲中的主要音乐元素是大连地区的新金民歌《摇篮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大连新金民歌音乐元素还能够具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和吸引力,答案就是“艺术创作只有植根于传统和民间,才能够焕发光彩,才能够深入人心”。

我国民歌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巨变,民歌在流变过程中也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如在整个艺术大舞台,文化的交流是多样的,我国民歌也在交流中呈现出多样化。民歌是中华文化宝贵的核心部分,其在流变过程中会随着时间地点的推移而产生不同的变化,面对多元化的社会经济形态,民歌只有在不断的继承与发扬中开拓创新才能发展。

例如在现代音乐制作方式、演奏、录音方法上,对民歌进行不断地开拓与创新,讲究现代制作方式的革新,遵循着“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原则,并在保护与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广为流传。例如专业音乐工作者,由于他们可以运用现代音乐制作方式和演奏、录音方法录制民歌,使得具有民族风格的民歌歌曲受到了当代少数民族同胞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此时民歌的流变让人们感受到其具有新鲜感和时代感,宏观来看其影响着我国民歌的开拓与创新,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有力地推动了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播。

三、民族融合是民歌流变的趋势

(一)民族融合是民歌发展的客观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是融合,民歌在不断地交流与互动中以及不断的融合下进行改良,在不断地变化过程中进行改写和创造,使得民族文化得到了更好的继承和传播。例如锡伯族民歌在新疆的民族融合现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民族文化在传承中必然进化发展的需求之一。民歌想要不断的继承和发扬,就必须高度重视民族融合,不断加强民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民族融合下实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民族融合自民族产生以来就有,例如锡伯族民歌也是在不断的继承与发展中产生流变的,其民歌旋律形态流变不仅是民族融合的具体体现,更是民族进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必然现象。从锡伯族目前整体生存现状看,其在发展中也逐渐展现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融合态势,体现了民族合并人类大同的总体变化趋势。

(二)民歌流变需要加强民族融合

中国民歌的流变也需要文化基础,只有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才能容汇民族丰富的文化精髓,实现继承和传承。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民歌得到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发展中融汇了中华民族无数人的心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也融汇着广大人民和无数艺人的心血与智慧,民歌只有在发展中不断地开拓与创新,才能使得我国最宝贵的民歌财富得到继承和传承。

当前中国民歌也要在不断的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正确面对传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流变过程中也要加强民族融合,摒弃一些短视行为,遵循艺术发展规律,在继承和保护的基础上,不断的传承音乐特色,在各民族文化与交流过程中进行精神文化融合,同时又要继承和发扬时代精神,只有紧跟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才能迎合时代审美的需求,进而推陈出新并在开拓与创新中提升民歌的艺术价值和品位,这样才能使我国民歌流变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民歌要想传承和发展,就必须注重价值的体现和开拓创新,特别是我国民歌流变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传扬和发展,只有紧跟时代潮流并不断地拓展发展空间,同时借鉴和吸收现代多元文化,不断地开拓与创新,赋予民歌更多的时代性和新颖性,才能不断满足现代人们精神需求的发展,这样中国的民歌才会得到真正全面的传承和发展,民歌流变定会在民族融合过程中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世界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黄允箴.撞击与转型——论原生态民歌传播主体的萎缩[J].音乐艺术,2006,(02).

〔3〕钱亦平.钱仁康音乐文选[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4〕劉正夫.欧洲声乐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5〕李晓红.清流客家山歌与山歌中的女性精神个性探微[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

〔6〕杜亚雄.探索的脚步—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音乐体系浅析[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徐阳)

作者:孔明霞

古老抒情民歌民族文化论文 篇2:

海南黎族民歌旋律基本形态及音乐特点研究

【摘要】海南黎族是沿海居住的少数民族, 他们以狩猎、采摘、捕鱼、农耕等手段生活。在世代繁衍生息与辛勤劳作中,黎族人民创造了很多有内涵底蕴的民族文化,其中以民歌最为著名。黎族的民歌以短小精致、颇具民族文化气息著称,有着特殊的旋律形態和音乐特点。本文通过对黎族民歌的现实意义的阐述,分析其旋律的基本形态,并从中总结出黎族民歌独有的音乐特点,旨在为研究和熟悉黎族民歌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黎族民歌;旋律基本形态;音乐特点

前言

海南黎族是古时候古越族的后代,是土生土长的海南部落人民。该民族擅长乐器和歌唱。整个民族不仅历史悠久,也具有着独特的音乐文化和民族旋律。黎族人民的音乐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因为整个民族生活在偏远山林,受教育程度不高,也经常受到统治阶级的压迫,所以他们的音乐脱离了社会和主流。所以,黎族人民通过咏唱自创的民歌来传承其历史和文化。

一、海南黎族民歌的内涵

海南黎族是一个热爱生活、不断拼搏进取的民族,在长期的奋斗与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多种题材的民歌。其中,包括反映劳动生产的、反映爱情生活的、反映革命斗争、歌颂党、歌颂领袖、歌颂社会主义祖国的、叙述民族源渊历史的民歌、仪式和祭祀活动民歌和传授知识和生活游戏等内容的民歌。黎族民歌的内容涵盖面非常广,这不仅反映了黎族人民日常的生活状态,也从中体现了黎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和乐观积极的精神。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多彩的生活习俗,以独特旋律的民歌形式展现给世人,这不仅是一种精神财富,也是世界的瑰宝。

黎族民歌有着强烈的地域风格,因为最早的古越族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不断迁徙并沿海居住,在发展自身文化的同时吸收了很多中原文化的古色古香,通过传唱,黎族民歌在很多地区都有相当规模的演唱活动。这不仅对发展黎族歌曲起到了一定帮助作用,也使越来越多的人们被其音乐特点深深吸引并展开研究。黎族民歌具有特殊的旋律和音乐风格,其中,包括劳动号子、山歌、民谣小调、跳舞歌、仪式歌等音乐形态。黎族民歌的唱调也颇具民族特色,不同于主流音乐的朗朗上口,黎族民歌更注重本族文化的传承,其饱含民精神的民歌深受各类音乐人的喜爱。

二、海南黎族民歌旋律的基本形态

音乐形态是研究民歌旋律的重要学科,它通过研究音乐作品的样式、结构和编曲逻辑并结合相对应的民族文化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这门学科研究的范围非常广,除了歌曲和乐曲,还可以用于研究黎族民歌特有的音乐语言。构成黎族民歌旋律的基本形态最基本的两方面是音调和节奏。黎族民歌旋律的音调通过五线谱的音符存在,是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的“形”;而其旋律的节奏我们可以通过音点的长短组合清楚地看到,这就是“态”。所以,黎族民歌的旋律形态是由空间和时间组合而成的特有艺术。

(一)音调形态

黎族民歌中的旋律线条常用弧线、下斜线和平线,基本看不到超过高度的嘶喊式的起伏巨大的旋律线。这种音调形态展现了黎族民歌的柔和优美,并体现了黎族人民崇尚和谐、和平的人生观和审美观。黎族人民非常注重民歌的曲调,民歌中大量采用五音阶以下的曲调,只有少量的六声音阶。同时,民歌中大起大落的音调调节很少,调式以徴、宫调式居多,商、羽调式较少。黎族民歌的曲调平和柔美、真诚质朴、亲切感人,从中能感受中黎族浓厚的民族底蕴。黎族民歌唱词的自然节律是一字一音或一字二音,采取了一字多音的特殊唱法,是颇具民族特色的唱法。黎族民歌中有很多润腔的部分,这是由于其曲调中有很多倚音形态和滑音形态。

(二)节奏形态

黎族民歌的节奏形态通常为均分型和长短,很少运用切分和弱起型。同时,黎族民歌中的节奏组合多为稀疏点,并且多为简单的节奏组合。这种节奏形态体现出黎族民歌的柔和平缓、慢条斯理的吟唱特点,也反映了黎族人民日常生活中注重生活细节,慢节奏的生活品质。在黎族流传下来的传统曲作中,这种节奏形态尤为突出,配合这古老的唱调和唱腔,更是别有一番风味。黎族人民反映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核心思想,从黎族民歌节奏中含蓄、平和、柔美的旋律形态,能够感知到整个民族向往欢乐的乐观主义精神。

(三)结构形态

黎族民歌结构多位短小精练的类型,其语句精致但又不失韵味,多首民歌均以单句循环的形式进行无变化的吟唱,中间穿插了一些平行式和对称式的结构形态,多数以重复形式的四句体形态句子作为主旋律。

黎族民歌讲究的是乐句之间的对称和对仗,如古人诗句般的工整性。因为民歌中会包含很多整形句子的结构形态,例如,有起承转合作用的四句体,这种句式结构类似我国古代诗词的四言诗体系。通过起始、承接、转折、合拢的四个句子, 将旋律表达得简洁易懂。句式结构的统一和规整,使旋律像诗篇一样耐人寻味;第二种,四句体形态是上下呼应关系的四句体形态,具体形式是上面的句子阐述疑问,而下面的句子进行解答。这种上下呼应关系的四句体分成四种情况,分别是:上下上下的四句体形态、上上下下的四句体形态、三上一下的四句体形态和一上三下的四句体形态;第三种四句体形态是平叙式: 这种局势主要采用平铺直叙的音调;第四种是平行式四句体形态:其特点是第一句与第三句相同;第五种是派生式四句体形态:这种结构形态的四个乐句没有明显的重复或对比,但乐句这件存在很多内在关联;第六种是并列型四句体形态:第一句的起音需要顶格,最后一句的收音一般以长格为主。顶格起长格收的乐句是黎族民歌的最显著特点,在表达人民情感的同时,向世人传递了其可贵的民族精神。

三、海南黎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一)曲风柔和优美,注重衬词的使用

黎族分布于海南岛上的各个地区,由于海南的气候和地形地势,孕育了整个民族的安定和舒缓的性格。通过多年来的繁衍生息,多民族文化的共同整合,黎族的族群将自身的民族特性带到了其他地区,并且与其他民族相互交融,得到了长远的发展。虽然各民族间的文化和语言并不相同,但为了吸取其他民族,如苗族和壮族等其他少数民族的民族精华,黎族秉承着温柔和平易近人的宗旨展开了文化交流。黎族民歌不止是在歌曲中体现柔和之美,黎族人对待乐器的使用和选择也十分严谨和考究,乐器的选取来自于人们对于日常生活中物体碰撞发出的声音产生的灵感,在民歌的歌词和曲调中也无处不体现柔美之情,这都与人们的生活经历休戚相关,反映了特殊的文化。

从黎族民歌歌词的语言规律来看,多数是以“ei”“ao”“yi”等其他民族的方言作为主要的音节,这三类的母音可以使演唱者的口腔张大,在利于发生的同时,也体现了黎族民歌大气和高亢的气质。《啰呢调》是海南黎族的一首重要民歌,其中采用了大量的“来”“哈”“咯”“利”“咧”等字作為韵脚,这种结尾的语气词和衬词,在不断循环中使演唱者朗朗上口,传达民歌优美的意境。海南黎族的谱曲方式将乐曲和情绪相融合,添加了衬词中的长音。在黎族民歌中, 衬词一般出现在每句的末尾,这个母音一般都会持续很长时间。演唱者会以各种演唱方式来诠释这个长音的变化,并且展现每段歌曲的情绪和感受。通过结尾衬词的诠释,黎族民歌将其特征完全发挥了出来,将优美的曲风做到了极致。

(二)分类复杂,唱调多变

黎族民歌由于其分支较多、发展较广,并没有固定的分门别类,在歌曲中有大量是即兴编唱,不仅展现了人们具体的生活节奏,也反映了歌唱者的情绪和心情。由于黎族民族的分支部落较多,每个部落有不同的方言和文化。所以演唱民歌的唱调和方式也均不相同,从而形成了很多歌曲类别,根据区域的划分有红水地区的“红水调”和三平地区的“三平调”;根据民歌曲调的长短划分有“长调”和“短调”;根据演唱者所唱的内容划分则分成“祭神调”和“砍山调”。其中“啊呦嗨调”“嗳嗳调”“啰呢调”等耳熟能详的黎族民歌则是通过歌曲的曲调特性形成, 因为这些民歌本身的曲调特性鲜明, 并且结尾的衬词十分具有民族特色,有些歌曲甚至复杂到需要两三种民族语言才可以解释明白。海南黎族的民歌分类还可以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由于民族的特性山歌是最受黎族欢迎的民歌类别,因为山歌的作词作曲融入了黎族的日常生活和对未来的向往。黎族人民平时的上山砍柴种树、放牧耕种以及恋爱时的情歌对唱,都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并且都是黎族人民的即兴编唱,所以族人唱起歌来会饱含热情并且极富感染力。

海南黎族的各个部落分布在海南的各个地区,所以语言和生活习惯均有差异,所以形成了不同的曲风和间。例如“杞”的语言区就位于海南的山区,因此当地的黎族人民的民歌就显得铿锵有力并且雄厚坚强,曲调中运用很多跳跃性音符和旋律,并且变化丰富;“润”语言区的黎族民歌则相对平缓许多,比较贴近生活,能感受到劳动人民的纯朴,因此曲调显得更加生活化;而“孚”语言区的风格更加缓和抒情,曲调低平,音节也都是第音节。所以说,黎族部落的地理环境影响了社会生活,进而影响了民歌的基本特色,各个部落有自己的文化和偏好,并形成了各色的方言和曲调,在自我部落的民歌中彰显出来。

(三)贴近生活,歌颂生活

黎族人民在民歌中会加入对人生的感悟与生活的趣事,他们的创作灵感来源与日常生活。黎族的民族歌曲不但记录了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反映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和人生哲学。通过劳动人民的日常工作、年轻情侣们的爱恋过程以及面对世事的心态变化,都可以成为音乐创作的灵感。因此,在研究黎族民族歌曲的过程中,我们不但学习了古文化知识,也感受到了黎族世代相传的精神面貌和家族故事。黎族的民族歌曲是最平凡的老百姓以独特的创造方式谱写出来的,在平凡的音乐中听取最真实的故事。黎族的语言虽然复杂但是意境很单纯,通过聆听民歌我们可以感受到情绪的递进和情怀的抒发。吟唱者通过特殊的民族唱法的处理,运用黎族专业的技术,以古老的表达方式传递最强烈的情感。比如《砍山调》这首黎族民歌,可以用不同版本演绎,不同地区的黎族部落唱出的韵味不一样:“润”方言区的《砍山调》显得绵长悠扬;“哈”部落的《放牛调》中,歌曲更加简单生动。

在海南黎族的不同歌曲内容中,可以找到黎族日常生活的缩影,听者能从内容中感受到黎族人民生活中的细节和过程, 在劳作中、恋爱中以及思考中的黎族人民都能创造出民歌的灵感。黎族人民的生活习性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即使在这样平淡又往复的生活中,黎族人民还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这种快乐的表达方式逐渐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的艺术瑰宝。通过《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海南卷》中的具体分类可了解到,关于黎族生活类歌曲可以分为习俗歌、祭祀歌、知识歌、摇篮歌等,其中,最著名的“大山”是集“劳作歌”“情思歌”和“引歌”为一体的综合类民歌;同时,黎族有专门用于祭祀盛典活动中使用的“仪式歌”,这些民歌又细分为“丧歌”“娱乐歌”和“婚礼歌”。黎族人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生经历都可以体现在民歌中,这些民歌包含了黎族人民的生老病死和生存繁衍。还有一部分民歌,是黎族人民在劳作时用来提高工作热情和提神的歌曲,例如“猎手歌”“纺织歌”和“插秧歌”等都直接反应了黎族人民的生活状态,所以说,黎族民歌是一门生活气息极其浓郁的艺术。

(四)隐喻修饰,寓意深刻

黎族民歌中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其中比喻、拟人、排比等均运用娴熟并隐喻形象。因为海南黎族的语言不够流行,无法运用语言的力量写出优美的歌词,所以黎族的民间歌曲中就产生了大量的修辞特征,以强烈的修辞手法来提高文字的感染力。例如,黎族人民在表达情爱感情的时候就经常运用含蓄的比喻方式:将阿妹比作风筝线,将阿哥比作风筝,形象地表达了阿哥对阿妹的四年之情,也暗示了即将到来的姻缘;而在黎族的海南五指山地区也流传着其他民歌,将阿妹比作藤蔓,将阿哥比作根, 借此暗喻两者互相不可分离的感情。黎族人民一向有着含蓄的思维和民风。这种含蓄的表达, 更加深刻地反映了黎族这个民族的古风古气,民歌可以暗喻爱情,也可以暗喻美好的生活,只要是生活中运用到的物体,都可以用做承载感情和抒发情怀的载体。即使是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山川流水,都可以用来做比喻的修辞手法。黎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没有被其语言弱势所限制,反而充分发挥自己了可利用的条件,通过日常可思可见的物体进行形象化表达。但太过于现实和理想化的民歌内涵,缺少了更高层次的理解,也限制了海南黎族的民间歌曲的高度和深度。

四、结语

海南黎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优秀民族,其蕴含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意义值得后人学习。黎族的民歌有着深刻的底蕴,从其音调、节奏和结构中体现了其旋律基本形态的丰富多彩。黎族人民通过生活的感悟以民歌的形式表达了民族特有的精神,这是黎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在新的时代,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将海南黎族优秀的民歌不断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杨帆.浅析海南黎族民歌的艺术特色[J].艺术教育,2017.

[2]毋海明,毋茜.海南黎族民歌旋律基本形态及音乐特点浅议[J].当代音乐,2016.

作者简介:李群山(1970-),男,汉族,海南省琼海市,本科,副教授,音乐教育。

作者:李群山

古老抒情民歌民族文化论文 篇3:

少数民族传统民歌艺术代际传承与发展困境

【摘要】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民歌与其他传统文化事象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影响。面对正在丧失其生存土壤的传统民歌艺术,德宏傣族传统民歌将何去何从,并如何调适自己以适应这个大变革时代,不致于后继乏人,陷入“千古绝唱” 的尴尬境遇,这是摆在傣族传统民歌艺术传承和发展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关键词】德宏傣族;传统民歌;代际;传承;发展

傣族传统民歌艺术作为傣族社会历史发展中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傣族民间口述文学遗产,在傣族传统社会中曾发挥过重要的社会功能,如交际、娱乐、教育、审美、祭祀、禳灾祈福、人生礼仪等功能。德宏地区的傣族传统民歌曲调丰富,其曲调种类和数量在我国境内主要傣族聚集地区中堪称最多,据现有流传和能收集到的曲调种类就有44种之多。[1]德宏傣族传统民歌从整体风格上看,以优美抒情见长,较少激昂高亢之调,并因傣语声调富于抑扬变化,从而具有歌唱与朗诵相融合的特点,其旋律受到德宏傣语六声性的影响,旋律婉转悠扬、优美抒情,歌词极富诗情画意,[2]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

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民歌与其他传统文化事象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影响,在主流文艺和强势传媒的主导下,少数民族许多传统文艺资源正在快速变异、同化、消失。傣族传统民歌艺术根植于傣族传统的农耕经济,其所处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相对比较自足和封闭。面对当前改革开放环境,在市场经济大潮的裹挟和冲击下,傣族社会经济和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迁,本民族传统民歌艺术的生存土壤正在丧失,傣族传统民歌艺术将何去何从,并如何调适自己以适应这个大变革时代,不致于后继乏人,陷入“千古绝唱” 的尴尬境遇,甚至被时代所淘汰。这是摆在傣族传统民歌艺术传承和发展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下面是德宏傣族传统民歌艺术面临的一些困境。

一、德宏傣族传统民歌艺术演唱人(传承人)老龄化、断层现象突显

目前,德宏傣族传统民歌演唱人(传承人)的基本年龄跨度为42~85岁,如果以60岁作为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参数,60岁以上的演唱者远远超过了30%。我们可以认为德宏傣族传统民歌演唱人(传承人)老龄化的态势己经形成,在不久的将来还会进一步加剧,传统民歌演唱者(传承人)面临青黄不接的严重问题。这里所讲的“断层”是指文化传承出现断裂,青少年中无人作为新生力量补充到本民族传统民歌艺术传承队伍中。当下,随着德宏傣族城乡文化娱乐活动内容的丰富及其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青少年一代的兴趣爱好也在不断发生新的转变,中老年人成为了能够熟悉、演唱和传承本民族传统民歌艺术的主力军。在对德宏傣族村寨和参加各种赶摆活动中进行传统民歌演唱的演唱者的调查走访中,我们发现30岁以下的传统民歌演唱者非常少见。这些传统民歌演唱者主要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其中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占了绝大多数。当问及他(她)们的子女是否有人会演唱本民族传统民歌时,得到的回答基本是年轻人忙于生计或是兴趣转移而无人学唱。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在未来几年内,没有新生血液补充,这种老龄化、断层化的情况会进一步突显,将成为德宏傣族传统民歌传承和发展的最大难题。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傣族村寨基本没有人会演唱本民族传统民歌。

二、在以当代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大众文艺冲击下,德宏傣族传统民歌艺术式微,新傣歌成为时代的宠儿

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乡土社会的农耕田园之梦,商品经济的发展直接冲破了傣族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随着本土传统社会结构和青少年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解体,当代流行音乐通过电影、广播电视、电脑、光碟、卡拉OK、网络、智能手机等载体,迅速渗透到德宏傣族青少年群体的娱乐生活之中。当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放弃了在家务农的生活方式,或到城镇求学参加工作,或劳务输出到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或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纷纷弃农经商创业等,这些傣族年轻人即使留在农村务农,他们大都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所受教育程度也相对较高,因而这新一代的傣族青少年最先受到外来文化冲击。他们对传统民歌艺术已产生陌生感,对时下流行的内地、港台、韩国、泰国、缅甸甚至西方的流行音乐文化比较熟悉和喜爱。

在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冲击下,本土音乐人经整合和吸收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并融入本民族的传统音乐风格进行再创作或简单的改编,有的是傣族年轻音乐爱好者们将一些内地、港台和泰国及缅甸掸族(傣族)的流行歌曲重新用德宏傣语填词进行简单翻唱,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新傣歌(德宏傣语称为“喊傣迈”)[3]。新傣歌在德宏傣族地区广泛流传,不仅是因为其融合了当前流行的现代音乐元素,而且新傣歌的演唱风格、歌曲旋律和伴奏形式更加富有现代气息和时尚特征,能够迎合青少年的娱乐和审美心理,[4]深受傣族青少年的喜爱和追捧。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助推下,许多流行的新傣歌通过互联网传播,其传播途径、方式和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民歌固有的传播模式。近几年来,为了适应傣族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迎合市场需要,提高本土音乐院团的经济效益,满足傣族年轻一代对本民族现代流行音乐的需求,德宏本地歌舞团的傣族文艺工作者和民间傣族音乐爱好者们创作了许多新傣歌,这些新傣歌通过举办演唱会、刻录光盘、网络上传视频音频等方式得到广大傣族青少年欢迎和传唱。

三、德宏傣族传统民歌艺术的文化功能逐渐丧失,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民歌艺术认同淡漠

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变迁、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民歌功用式微、民众兴趣转移等众多原因,人们需要用传统民歌来表达和交流自己思想感情的场合越来越少。“倚歌择配”、“以歌传情”等传统民歌传唱盛景已经难觅踪迹,在现代社会许多民间民俗活动中,如傣族婚丧嫁娶等仪式中已经很少见到演唱相应的传统民歌。大多傣族青少年偏爱现代流行的休闲娱乐场所(KTV、夜总会、网吧、酒吧等)和一些时尚便捷的通信方式(手机短信、QQ聊天、微信等)进行交际和情感交流,本民族传统民歌原有的功能被消解和替代。近年来,在德宏傣族地区许多农村集镇上开起了KTV、网吧等现代娱乐场所,相对繁华的集镇上还有酒吧、茶吧等。这些场所成为周边傣族村寨青年男女进行交际和谈情说爱的主要场合,成为傣族青少年认可和接受的现代流行音乐场所。另外,在市场经济的商业化浪潮冲击下使更多的人外出经商打工,年轻人承担传统文化的意识逐渐淡化。在对所谓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傣族年轻一代的调查访谈过程中,深深感到很多德宏傣族青少年对本民族的传统民歌己经相当陌生,有的知道自己村寨中年老的人会唱,或在赶摆等节庆活动中听见老一辈的人唱,但听不懂他们在唱什么,觉得不好听,也不感兴趣;甚至有的不加區分地将其归结为老旧的事物,并且与老年人联系起来,更谈不上对本民族丰富的传统民歌艺术形态的认识了。在调查访谈中,很多年轻人明确表示自己喜欢的是流行音乐和流行的新傣歌,而不是本民族传统的民歌调,有的甚至表示自己虽然是傣族,也会讲本民族语言,其实并不能完全听懂本民族传统民歌歌手的演唱,因为歌里面有很多傣语词汇听不懂。可见新一代傣族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民歌知识的匮乏,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新一代青少年在对本民族语言都掌握不深的情况下,根本谈不上理解或对用本民族语演唱的传统民歌感兴趣。所以,青少年群体对本民族传统民歌认同的淡漠,成为影响本民族传统民歌传承自觉意识养成的最大障碍。

四、社会转型背景下德宏傣族传统民歌艺术在继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断代”的严峻挑战

现代生活方式颠覆了历经千年流传至今的傣族传统民歌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和其产生的文化土壤,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以强大商业运作为后盾的流行音乐以及其他种种因素对傣族传统民歌艺术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给德宏傣族传统民歌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阻力。在传统社会生活中,民歌传承主要靠家庭传承、师徒传承、群体传承等途径来继承和发展的。目前,德宏傣族传统民歌没有引起社会应有的关注,甚至有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趋势,随着年轻一代对传统民歌兴趣的淡化,这些传承方式难以为继。我们在德宏芒市风平镇拉院寨子进行传统民歌调查中,感到歌手们对本民族传统民歌后继乏人和人亡歌熄的困境表示忧虑和无奈。一位中年女歌手说到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小孩都不喜欢本民族的传统民歌了,自己想把自己会的本民族传统民歌唱法传授给自己的子女,但他们不想学, 现在年轻人有空闲时间都喜欢打麻将、跳舞、唱卡拉OK等,想培养年轻人都难了。从中可以看到,德宏传统民歌和其他民族的传统艺術文化一样,面临着突出的问题就是传承人不断减少或者断代,青少年一代在现代化生活方式下获得了更多的娱乐和生活选择的同时丧失了对本民族传统民歌调之类的民间艺术的兴趣和关注。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德宏传统民歌艺术生存境遇的艰难和所面临的传承“断代”的严峻挑战。

五、德宏傣族传统民歌艺术的传承人中缺乏专业型、知识型的歌手

传统民歌是包罗万象的民众生活艺术,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透过传统民歌艺术,我们能够解读这个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调查中我们发现德宏傣族传统民歌传唱的内容和形式正日趋简化或“快餐化”。德宏傣族传统民歌曲调种类丰富,演唱风格各异,歌曲内涵深刻,但大多数传唱者只能唱一些简单的仪式歌、情歌或政策歌,至于较为古老的古歌、风俗歌、舞蹈歌等,传唱者己经不能完整地唱出,传唱水平低,能够称得上歌手的己经很少。过去传统民歌作为全民皆习的口头说唱艺术,表现在其中的技巧性、竞技性十分明显,能出口成歌的歌手随处可见。然而当今传统民歌歌手减少,传统民歌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功用日益消减,接受人群也大幅度萎缩,加之受当下社会功利化影响,传统民歌欣赏、传唱的水平也逐渐降低,而体现在其中的技艺和文化信息也今非昔比,演唱者的专业水平和知识内涵己经成为影响传统民歌发展水平的一大问题。在调查访谈中,我们也同时发现大多数德宏傣族传统民歌传唱者文化程度介于小学与初中之间,甚至只学过点傣文,无论其傣语还是汉语水平十分有限,能够独立编唱,且用文字记录传统民歌的知识型传承人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德宏傣族传统民歌传唱的艺术深度。所以提高德宏傣族传统民歌传唱者的文化水平,使更多的知识型传承人承担起本民族传统民歌发展的重任,也是今后德宏傣族传统民歌传承人培养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德宏傣族传统民歌艺术作为一项古老的说唱艺术,同其他民族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一样,在新时期面临传承发展方面的诸多问题。如何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和可持续性转型,这在本民族青少年群体中最能够体现出来。如何在傣族青少年群体中培养传承人及其文化自觉意识,唤起本民族广大民众的传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促使德宏傣族传统民歌艺术重获生命力,并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继续深入思考和探究的文化课题,并寻找出一条真正适合少数民族传统民歌艺术可持续传承和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龚茂春.德宏傣族民歌44种[Z].潞西:德宏民族出版社,1984.

[2]杨锦和.多姿多彩的德宏傣族民歌[J].广播歌选,2012(4):12-15.

[3] 龚茂莉,龚家铭.傣族音乐的现代化—从传统民歌到新傣歌[J].民族艺术研究,2007(3):15-21.

[4] 尹鸿伟.傣族音乐的现代化之路[J].南风窗,2006(4上):80-83.

作者简介:板永明(1979-),男(傣族),云南盈江人,文学硕士,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民族语言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学。

作者:板永明

上一篇:机械工程专业大学化学论文下一篇:异形建筑整体造型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