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愉快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2024-04-11

用愉快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精选6篇)

篇1:用愉快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论文:

用愉快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用愉快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程改革活跃了我们的课堂,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新的教法,使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这时,有些教师过于追求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而忽略了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失去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认为愉快教学能够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把实施愉快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作为基本要求,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乐而忘返,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兴趣,增强课堂效率

在数学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学得愉快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数学教师的情绪状态,或者说是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从许多好的教学经验中,我们同样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教师宽广的知识面、旺盛的热情、浓厚的求知欲,尤其是发自内心的积极的教学情感(其外在表现于教师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就犹如让学生服用了强烈的兴奋剂,使他们自始至终兴致盎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满腔热情地去热爱学生,必须全力以赴地投入教学,必须要饶有兴趣地和学生度过每一分每一秒的教学时光。唯有这

样,数学教学才能成为充满情感活动富有吸引力的生机盎然的课堂学习生活。

只有在教学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才能挖掘学习潜力,促进智慧更加有效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来增强效率。所谓愉快教学才能成为可能。

(1)如在教学“认识角”一课时,我们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在我们的图形王国中,有一群可爱的图形娃娃,它们幸福、快乐地生活着,经常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其中,要数‘角娃娃’最调皮了。这不,在图形娃娃们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角娃娃躲到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上来了,你能把它找上来吗?”这样导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愉快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调动一切适宜的手段,通过多种策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学完后,在班上组织了“小小商店”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选择不同的角色,如当售货员或顾客,使每个孩子对人民币的互换以及使用都更加熟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学习数学的效率。

二、灵活机动,选择适当教学方法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此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在教学“空间与图形”一课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球滚来滚去,有的甚至滚落到地上,他们有的跑到地上去追,还有的在桌底下钻来钻去,学生手忙脚乱。老师抓住这个契机,追问学生:“为什么球会滚到地上?而长方体、正方体却不滚来滚去呢?”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老师又追问:“为什么家具、包装箱都设计成长方体或圆柱体?”从问题中引出平面图形。

本课的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从生活中的平常物体引入,得到平面图形的学习活动,注重让学生以自己内心的体验学习数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这样的设计使数学活动生动活泼,学生更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培养习惯,提高参与自觉性

(1)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培养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们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假设一

个生活场景:××超市挂着一则商业广告,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有一种原标价为280元的衣服,老师想买这件衣服,你帮老师算算,应付人民币多少元?又如在教学“比例尺”时,我把一张中国地图发给学生,提问:你想到哪个地方去旅游,知道它离我们有多远吗?顿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习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手脑结合,注重实践的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得出:s=π×(d/2)平方,在得到肯定之后,他非常高兴,问:“我以后能否用这个公式计算。”“当然可以。”以后的练习中他就常用这个公式计算。这也说明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是最感兴趣的。这种的自主探究活动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目的和每一项活动的目标要求,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新知识探索活动,要认真观察活动现象并分析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与所学新知之间的关系,积极思考活动对解决的问题启发和帮助作用。促进对新知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4)培养学生主动发言、认真倾听的习惯。要鼓励学生大

胆地参与课堂交流活动,积极发言,充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认识和发现,以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促进其他同学的学习。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除了认真听老师的讲授,还要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包括小组交流时时同伴的发言。要学会从同学的发言中吸取好的、对自己的学习有促进的积极因素。

四、关注学生的错误原因,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现实数学课堂中通常能见到的做法是:大量采用操作、游戏、竞赛、故事等形式,使学生“快乐”学习。这些做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问题在于有些教师在采用这些形式时,忽视了数学学习活动的关键,不关注活动的思维质量。例如四年级下册有在教学“三角形的高”时,教学钝角三角形的高时老师让学生小组交流;在学生兴趣盎然地讨论过程中,老师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钝角三角形有一条高,老师只是告诉学生它有三条高,并没究其原因告诉学生三条高分别在哪里。学生在“快乐”的同时,有没有获得数学思维上的发展。

五、学生作业的有效性

1、作业形式多样化,具有趣味性

“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作业本来是一种操作,它不仅限于书面作业,它还可以是一项活动,也可以是一件制作。我们的作业设计正应还其本来面目。(1)设计一些操作、实践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做到“寓做作业于实践中”。

(2)设计一些制作或者创作,做到“寓做作业于创作中”。

2、作业数量个性化,出现层次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种智力组合在一起并以不同的智力来学习的。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而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必须有多样性。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家庭作业的设计增加了选择性、层次感,把作业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家庭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难易程度及数量各不相同的题目。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应该是可以选择的、个性化的,它应该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展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它应该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家庭作业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愿这个礼物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

总之,要想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就要切实把握学生学习的现实基础,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欢乐,品尝到甘甜的学习成果,获得心理上极大的满足,从而激发更持久的学习动力。即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

2014年1月20日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

石夕华

今年暑假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 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 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 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 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 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 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 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 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是啊,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了用一颗“爱心”去塑造学生那小小的心灵;用一双“大手”去挽回学生生活中的过失;用“人格”的力量去感化学生那正在成长的思想。

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第十二年了,这期间有很多的困惑都源自”心态问题“——究竟应与学生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在面对学生时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我想,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看了李

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的收获极大。李老师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追随者,他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如班集体建设呀,”后进生“转化呀,早恋呀,作弊呀等等,都当作科研课题来对待,把每一个”难教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当然,李老师也认为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总之,”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二年级《小小植物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通过学生对有种子种植和无种种植及油料植物种植的对比观察,初步了解常见植物一些生长条件。

2、通过种植成果的展示活动,体验劳动的喜悦,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关爱他人、关爱环境。

3、由兴趣入手,在亲身实践过程中,观察、记录、体验到交流、分享成果,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自学和成就感。

4、初步让学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敬重之情。

5、做好观察记录,有目的地写好日记。活动过程:

(一)、导入:

寒假里,我们做了白菜花、萝卜花的种植观察。(出示屏幕)看!一簇簇含苞欲放的花蕾、一朵朵嫩黄嫩黄的花儿、一串串丰收的种子。是它们把我们带进了其乐无穷的植物世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小植物园。齐读课题:小小植物园。

(二)、活动内容:

1、师:看屏幕上的植物你认识吗?

2、生:发言。

3、师:屏幕上展现的只有12种植物,其实我们自己亲手种植的植物品种已达20多种,远远超过这些,看看你的小组还有哪些植物屏幕上没有出现呢?

4、生:补充。

5、师:平时,我们根据植物的生长特点把它们进行了分类,下面请各小组的小组长,向今天到会尊贵的客人们介绍一下,你小组的名字及所栽培的植物。

6、生:小组长汇报。

7、师:在栽培的植物中,一定有你感兴趣的植物,谁来说一说?

8、生:汇报。(四个小组分别汇报)

9、师:在感兴趣的同时,你一定有很多收获,谁来说一说?

10、生:汇报。

11、师:老师和同学们一样,在栽培植物过程中,也有很多收获。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老师对花生的了解。边画边介绍:

花生是比较大粒的种子,外部包着一层种皮;剥去种皮,里面有一对肥厚的豆瓣,称为子叶,子叶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种子发芽时幼苗生长用。在两片子叶的基部有一个很小的幼芽,称为胚芽。胚芽的外端接着一条弯曲的部分,好像小尾巴一样,这部分称为胚根。当花生发芽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下伸到土里去,把位置固定起来。随后胚芽从两片子叶中间钻出来,露出上面,就成为一株幼嫩的花生苗。概括地说,一颗花生种子是由种皮、子叶、胚芽和胚根四部分构成的。

12、师小结:只要留心观察,用心记录,一定会有收获。

(三)、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小组长安排学习。(1)、画一画(2)、说一说(3)、写一写(4)、读一读(5)、展一展(6)、看一看(7)、评一评。

2、交流展示成果。

3、师生评价。

(四)、质疑解难:

在你种植管理期间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大家来帮助你解决呢?

(五)、欣赏:

看屏幕,播放音乐。

师:一粒种子可以成为一株新的植物。一粒小小的白菜子经过培育可以长成十多斤的大白菜;一粒小小的南瓜种子发芽开花可以结百余斤的大南瓜;一粒小小的树种子,也可以长成参天的大树„„走进植物的世界,会有更多的奥秘,等待着你们去学习、研究、探索;走进植物世界,会有更多的科学实验、成功和喜悦在向你们招手!

(六)、总结:

师:同学们,你们现在就像是一颗正在发芽、生长的小树,经过爸爸、妈妈、老师及亲人的辛勤培育,将来不久的一天,你一定也会成为一株参天大树!

二年级数学上册《我们的校园》实践活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与多种活动,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渗透统计思想。

2.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验,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能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解决,培养学生 “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4~115页。

教具、学具准备

录像片、接力棒、小跳绳、篮球、沙包、统计彩图、笑脸图等。

教学设计

谈话引入

师:现在小朋友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们喜欢我们的校园生活吗?为什么?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谈话的方式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将学生带进课堂之中。]

生: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知识。

可以交朋友。

可以做游戏。

……

师:小朋友说的不错,我们的校园生活的确是多姿多彩的,不仅能学到知识,交到好朋友,还能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师:小朋友你们都看到过哪些校园活动呢?

生:我们看到跑步;看到过打篮球…… 师:你们参加过什么课外活动?

生:我们参加过跳绳;我们做过掷沙包的游戏…… 师:今天我们接着熟悉“我们的校园”(板书课题)。

播放录像,回顾知识

1.放录像:出现美丽的校园,多种校园活动(有跳绳,有跑步,有打篮球……)

[设置情境,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师:从校园里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我想知道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师:这个问题谁来答?

生:共有10人,我是数出来的。

生:我是算出来的,我看到男生有5人,女生有5人,加起来是10人。

……

师:小朋友解决问题的方法真不少,有的是数出来的,有的是算出来的,最后都得出参加各项活动的总人数。下面我们到室外去做各自喜欢的活动,然后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参加每项活动的总人数。

尝试统计,感知统计,渗透统计思想

1.室外活动,分组尝试统计。

在教室外有五个活动场地,第一个是接力跑,第二个是跳短绳,第三个是拍皮球,第四个是掷沙包,第五个是游戏(转移目标),大家可以任意结合在一起进行活动,每组选一个组长负责。活动5分钟后,统计出本组的人数,选代表

来汇报本组的统计方法。

2.各组汇报统计结果。

跳绳组汇报:我们组有12人参加。有的是用数的方法;有的是根据分工的不同来计算的,有6人记数,6人跳,合起来是12人,我们贴出12张笑脸。(把彩色笑脸贴在空白圆上)

掷沙包组汇报:我们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掷沙包?”我们每人一张笑脸图,一张一张数出来共8张,有的是一组一组地数,一组有4人,两组应该是8人,我们贴出8张笑脸。

……

[把课堂教学由室内延伸到室外。在学生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尝试简单的数据收集,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 3.观察统计图,回答相关问题。

师:大家看这幅你们自己整理的活动笑脸图,多漂亮呀!这实际上也是我们活动情况的统计图。从图中我们能清楚地了解到咱们班小朋友都开展了哪些活动?(5项活动)

哪些活动最受欢迎?哪项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少?

跑接力和掷沙包的一共有几人?

跳短绳的比掷沙包的多几人?

[由学生观察笑脸统计图,使他们初步了解统计的用途和意义,获得初步的统计知识。]

4.想一想,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a.同桌两人先互相提问,然后解答。

b.一人提问,全班解答。

全课总结

今天通过开展活动,小朋友又重新认识了我们的校园。通过大家的努力,把我们的活动作了清楚的统计,还会根据活动的情况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小朋友真能干!

课堂中或课外再次实践

下面,老师还有个任务要交给小朋友,你们能完成吗?打开书第114页,请大家把书中的活动也作一下统计,并把第115页中的笑脸涂上颜色,试着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好吗?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一、思想政治工作

1.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强邓小平理论和十七大会议精神的学习,立足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纪律和法制教育,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认真组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文件、政策和理论,结合工作实际,提升教育理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3.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以教育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和谐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指导学生“主动、自律、和谐、发展”,确保每一位学生有进步,教师能发展。

二、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我始终做到关心、爱护学生,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树立为家乡的振兴而奋发向上的思想。注重学生集体观念的培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一个遵守纪律、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使班级中中大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有动力,大部分学生能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其次,进一步加强了班级常规管理,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

育,有的放矢,按照德育的方法和原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班级学生出现的问题应力求在班级内解决;密切联系家长,加强家访工作,对来校反映情况的家长能热情接待、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解决,在班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向上报中心校。

切实加强普法教育,侧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法规、治安条例、禁毒(烟)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法规等与青少年学习、生活、成长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同时,坚持《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礼仪常规》的教育。使学生们从小就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树立起社会主义法制的观念和意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主题班会等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强化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形成良好班风、校风及良好学风,加强纪律教育、集体观念教育、责任感教育、学习习惯培养、礼貌教育等等。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工作是长期性的,平时必须要落实抓好,所以本学期继续强化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

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增强学生法制安全意识,加强交通规则教育及防溺水、防火、防电等教育并做好记录。通过对学生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法制教育,强化了学校创安工作,优化了学校的育人环境。

开展好每一次中队和班队活动,并做好记录。

三、教学工作

根据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平时教学中,做到了课前认真备课(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精心设计教案;课堂上做到语言简洁明了,深入浅出,板书认真简洁,向40分钟要质量;课后按时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落实三维目标,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逐一分析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接受知识能力的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不断尝试合作教学,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教学内容上,精益求精,并及时向学生介绍本学科领域内高新技术发展的新动向、新成果。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策略,鼓励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学习。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学习风格,课堂上我创造条件鼓励不同的学生采用自己擅长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让每一个学生时时处处体验成功的乐趣。根据班上学生的学习情况,布置作业,让他“一跳能摘到”,能体会到一丝成功的滋味。这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如下:

语文总分

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下学期的工作要点: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训练,指导更细致,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尤其对几个后进生不放松,多花费心思,多花费时间耐心教育、辅导他们的学习。创造

条件鼓励不同的学生采用自己擅长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让每一个学生时时处处体验成功的乐趣,争取全面提高学生的成绩。

2014-01-16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教育教学

工作总结

小学2012至2013秋季学期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教学工作,遵循《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本组每个语文教师的素养,从而全面提高我组语文教学质量。以优化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出发点,加强研究,反复实践,搞好基础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本组语文教学质量迈上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我们教研组将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开展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为提升学校内涵作出贡献。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

1、利用业余学习时间,继续组织组内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本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并定期开展研讨活动,逐步领会教材、教参的作用,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观摩活动。

2、加强教研学习,紧紧围绕学校制定的工作目标,切实订好本年级组的教育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扎扎实实学习课程标准。组织本组语文教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评比和教学设计、论文评比等各种竞赛活动,争取好的成绩。

(二)完善常规工作,构建和谐课堂。开展集体备课,真正做到集老师们的智慧,要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着力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各班要针对本班实际进行修改,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修改、调整,写好教学后记。本组全体语文老师以集体备课为突破口,坚持以新课程理念,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的具体落实。课堂教学倡导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风格。本学期,本年级教师间都将开展研讨课,通过听课、评课活动,让大家观摩、反思、交流、学习,共同成长,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总体水平的快速提高。

(三)规范教研组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1、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阵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做文章,真正把教研与提高课堂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教师的成长结合起来。加强教研组成员之间的紧密协作。互相听课、评课,互相交流、探索。评课遵循“四步曲”:上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议课、骨干教师点评、上课教师谈收获,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发言,人人受益”。

2、要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相互交流的习惯。加强学生课堂常规的训练,从而使每位学生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以“营造书香班级”为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积极创造能让学生乐学会学、让教师能教善教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班级的图书角作用,为打造书香校园而共同努力。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指导学生利用早读课、阅读课、下午放学时间及双休日广泛开展阅读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

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从读书中收获知识、明白事理、陶冶情操。让读书成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行为,从而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3、以作文教学为重点,加大研究力度,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体验是积淀生活的手段。要重视作文与学生活动及社会关系的研究,重视想象作文的研究,加强作文教学的开放性,追求作文教学的实效性,带他们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从而开辟作文写作的源泉,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鼓励学生每天写成长日记。

4、进一步强化写字教学和朗读教学,加大写字教学和朗读教学的研究力度,不断提高写字和朗读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端端正正地写字。

5、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要将语文教学质量追求分解到每一课每一单元的评价上,减少或消除错误积累。特别重视提优补差工作。教研组进行随机质量调测,及时分析反馈调控。同时加强各类素质竞赛 , 如朗诵比赛、故事大王赛、听写比赛等,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坚持不定期的作业、备课检查。严格把握作业的质量,控制数量、及时批改、及时调控教学。

6、期末做好教研组工作总结,做好组内档案资料积累工作,教学资料、教学论文、教研组计划、教研活动记录、教研组总结、教学成绩统计等都要认真做好记载,健全档案。

(四)教师四项基本功培训

1、积极组织本组教师大力推广普通话,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是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基础,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做好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对于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深远影响。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我组语言文字工作的深入开展。

2、教师的语言面貌、语言素质对学生有很大影响。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专业水平,还应当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和较高的语言素养。我组重视教师语文素质的培训与提高,将教师语言文字培训列入校本培训计划。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加强过程培训,突出教师培训的“四性”:全员性、参与性、实践性、全程性,提高全体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加大个别帮扶力度,重点搞好个别教师的语言培训工作,帮助未达标教师尽快达标。组织全组教师参加硬笔书法大赛,选拔优秀作品进行展评等。

四、活动安排 九月份

1、教研组制定教研计划,教师各自制定教学计划。

2、教研组交流教研组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要求。

3、结合镇中心校的教研计划工作安排,积极开展各项活动。

小学2012至2013秋季学期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4年1月

篇2:用愉快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现代教育学家斯宾塞又响亮地提出了‚愉快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也公认: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情感这两条主线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下完成的。情感这条主线在小学教学中尤其重要,因为儿童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可以消除紧张的情绪,抑制学习中的疲劳,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兴趣,使内心世界变得活泼、开朗,从而有效地改善他们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下面,就自己几年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愉快教育谈一点看法:

一、把‚微笑‛带进课堂

‚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当教师推门走向讲台,就象演员从台下走到了台上。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都不能将其情绪带入课堂,更不能将这种‚不愉快‛传染给学生。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无疑缩短了师生的距离,给课堂定下一个快乐而安详的基调,为学生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微笑,是一种心灵高度默契的有效沟通;是给予学生和自己,一种信任、一种力量的表现方式;是师生关系的一个良好开端;也是教学实践中具体而有效的一个教学方法。微笑如何学会呢?微笑其实是师生在长期的教与学的实践中,通过无数愉快教学沉淀下来的习惯。

教师要学会活跃课堂气氛,制造一些乐趣的佐料,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下学习。我在教学 ‚鸡兔同笼‛问题时,利用幽默的语言,帮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下突破难点,掌握了知识。‚鸡兔同笼有84个头,190只脚,请你算一算,共有多少只鸡多少只兔?‛学生看完题目,议论纷纷,有的用心算,有的用笔算,但始终算不出结果。有的学生说,要是每只鸡和每只兔的腿数一样就好办了。于是,我说:‚请全体兔子提起前脚立正站好。‛全班学生哄堂大笑,个个睁大了神奇的眼睛。‚现在,鸡与兔的腿数一样了,上面有84个头,下面有多少条腿呢?‛‚84×2=168(只)‛学生齐答。‚和原来的条件相比,少了多少条腿呢?‛‚少了190-168=22(只)‛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这22条腿到哪里去了呢?‛‚被兔子提起来了。‛‚那么现在你们该知道有多少只兔子了吧。‛‚有11只兔子。‛许多学生欢叫着。‚鸡兔同笼‛的这一解题方法,应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我采取了比较幽默的言语和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一下子就明白少了22条腿,而每只兔子少了2条,因此有11只兔子。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就降低了很多。通过这样的佐料,让课堂充溢着活跃的气息和思考的氛围,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获得了有益的训练,我与学生彼此之间的信任度与日俱增,‚亲其师,信其道‛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教师提出的学习要求和约束,乐于接受,并形成自觉自发的思考和自律习惯,对其整个人格的构建,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样的师生关系,我用简洁的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微笑‛。它是教与学双方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关系,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脑力激荡,共同成长的乐趣。

二、精心设计,巧入情景。

好的学法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握知识的本质。教师要设法将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游戏,故事等有趣、诱人的情景,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去品尝学习数学的乐趣,使课堂产生愉快的气氛。

例如在讲‚百分数的应用‛中的‚成活率‛时,讲这样一个故事,‚今年春天,我家的老黄鸡费了很大的劲才孵出了20只毛茸茸的小鸡,它们犹如一个个淡黄色的球,毫无顾及的在院子里滚动,还不时发出‚叽‛ ‚叽‛ 的‚响声‛,看着这活蹦乱跳的小家伙,我的心里也似乎开了一朵朵淡黄色的花。俗话说,乐极生悲,不幸的事情的终于发生了,一天早上,不知从哪个黑暗的角落遛出一只可恶的大老鼠,把两只最可爱的小家伙咬死了,还有两只不知去向,面对这种情况,同学们猜猜,我想的第一问题是什么?生气之余,我想着这样一个问题,‚成活率‛是多少呢?‛……不言而喻,学生们是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悟在其中。再如在进行珠算加法训练时,学生就感到枯燥,若用趣味的故事来进行,将有神奇的效果:‚一张纸按0.1毫米算,折叠多少次后,厚度可超过珠穆朗玛峰呢?‛有的学生怀疑能否办到,有的说至少也得三天,这时你告诉学生,3分钟内就可办到,但要借助珠算。此刻学生哗然,纷纷动手,在连加27次后就远远超出了世界最高峰。在数学百花园中,趣题比比皆是,如我国的“百鸡问题”、“韩信点兵”、“三人分钱”等,都是进行“愉快教育”的好素材。

三、风趣、幽默的语言是愉快教学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中,‚同样多‛、‚平均分‛……等名词,术语较多,与其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如通过讲故事或用幽默风趣的笑话来描述,因为数学总是渗透在实际问题中,只有联系实际‚讲得活‛,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得懂,记得牢,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例如,在讲‚分数的意义‛中的‚平均分‛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中的‚同时‛时,老师不妨将‚分子‛、‚分母‛比作两个同学,要给他们分东西,一个分多,一个分少,再问‚分子分得多‛‚分母分得少‛行不行?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说:‚不行!‛老师说:‚噢,我知道你们的心情是一样的,你看看‘分母’不愿意,生气了,该咋办?‛‚重分!‛这幽默风趣的语调使同学们豁然开朗,心时眼里笑开了花,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所阐述的问题迎刃而解,理解得透,巩固得深。也就是说,幽默风趣的语调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乐学。另外,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础。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首先爱其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平素就应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修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

篇3:用愉快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法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较之传统教学有了根本性的转变, 在问题教学法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 学生不再是“配角”, 学生成了课堂上的绝对主角, 而教师则成为一个辅助角色, 因此, 教师和学生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教师是数学课堂的引导者、参与者, 不是主角。问题教学法中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观念, 必须学会放手, 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同时, 教师又要做一个优秀的引导者, 教师要设计问题、提出问题, 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教师要备好课, 严格按照数学新课标的新要求进行备课, 熟悉教材, 能灵活地运用教材, 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难点设计问题, 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疑难杂症”, 并以此设计问题。在设计问题时, 教师还要考虑问题的探究空间, 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并且还要注意问题的设置量, 问题不宜过多, 要保证学生能够“细嚼慢咽”消化问题。教师要做好引导者, 适时地点化学生, 指导学生, 避免走入教师自问自答、学生有问不答的误区。只有教师和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 才能为问题教学法的实施创造条件, 才能提高问题教学的有效性。

二、教师要巧设问题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教师要主动出击, 鼓励学生“多问敢问”, 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 很多学生都习惯于“一言不发”, 这给问题教学法的实施增加了障碍。因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 打造一个“热火朝天”的问题课堂, 让学生敢提问。有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问题, 但他们大多不敢发问, 因为觉得自己的问题太简单, 问出来怕被教师和其他人嘲笑。教师要打消学生的这种顾虑, 让他们树立“问题光荣”的意识。在每个学生都有了问题意识以后, 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对于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组内讨论, 然后对学生讨论后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 由教师稍作指点,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会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问题习惯。

2. 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导入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

高中数学各个知识点之间都是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的, 教师在一个新知识点教学开始前, 要寻找其和学生已学过的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关系, 并以此作为突破口“抛”出问题。比如, 教学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正弦余弦定理时, 可以先引入复习两角和公式:

在复习完公式后, 教师可以向学生发问:当A=B时, 这个公式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结果是什么?学生因为具备两角和知识, 他们会主动联系新旧知识点, 会寻找到三角函数的规律。这时, 教师再进行适时的引导, 就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的主要过程, 在课堂教学进行的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巧设问题, 要善于“衍生”新问题, 要让学生用发展的问题眼光对待数学学习。比如, 在二次方程的求根问题上, 二次方程的实根分布有限制两根和限制一根的, 涉及的分布区间主要有一个的、两个的, 且又有一端开、闭、无穷的不同。在这个问题中, 解题的思路可以是直接从方程的根入手, 应用求根公式或韦达定理求解。在讲解完这个方法后,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求根?学生会通过讨论和主动探究思考, 寻找出用数形结合, 联系二次函数的图象或等价转化为两条曲线间关系问题求解;会利用分离变量后运用函数观点分析求解。在这种过程性提问中, 学生的问题意识会被激发, 他们不仅会主动发现问题, 还会想方设法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是问题教学法的升华和关键, 也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综上所述, 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意识习惯, 有助于强化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探究能力, 更是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必要准备。

参考文献

[1]勾学君.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J].今日科苑, 2010 (02) .

[2]江乙临.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0.

篇4:用生活中的数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用生活中的数学激发思维

用生活中的数学激发思维,是指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

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有效思维的训练。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效果的提升。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可根据圆的特点从生活中提出这样的问题供学生讨论:“为什么汽车、自行车的轮胎都是圆的?能做成别的形状吗?”这样的问题使学生既不感到陌生,又觉得新奇,纷纷结合实际生活现象展开思索,争相发表自己的意见,激发了求知欲……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谈起,通过一连串的有效提问,学生思维异常活跃,课堂气氛很高。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人人学有用的数学,在教学中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即“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教师只有敢于超越教材,才会有鲜活的教学内容,学生才能爱学、乐学,数学才能以特有的魅力将学生紧紧地吸引。长期有效地训练思维,定能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中规律的关注和发现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促进教学效果落实有效。

二、用生活中的数学提高技能

把数学经验生活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是数学学习的归宿。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有效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让数学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有趣,使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

如:学完“最大公约数”后,让学生设计一个用方砖铺地的方案。(教室长是8 m,宽是7 m)经过小组的研究、计算后,设计出:用30 cm×30 cm、40 cm×40 cm、50 cm×50 cm等规格的方砖铺地的几种方案。再经过学生思维的激发和交流,最后选出50 cm×

50cm 的方案。理由是:选用这种方案,可以全部都用整块的方砖,既美观,又便于铺贴。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是来自于身边的,是认识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所说:“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因此,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高技能,让学生在“提高”中发现,在“提高”中感悟,在“提高”中理解,在“提高”中解决。学生会感到数学就在生活实践中,学生不仅可以在实践运用中获得数学知识和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分析现实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从而促进自身的主动发展。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它,让学生训练了技能,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

三、用生活中的数学促进创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要养成随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创新性地运用数学的积极性。

如:学生在掌握分类的方法后,设计一个“开超市”的操作活动,请学生想一想,怎样摆放超市里的物品才能方便人们的购买呢?学生的摆放方法很多,有的按物品特征摆放,有的按物品价格、类型摆放,有的按颜色、大小、形状来摆放等等。学生从不断的创新中体验到操作的乐趣,又学会了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这里可以要求家长共同配合,在日常的生活中,为学生创造条件,提供同类型经验的情境,让学生有充分练习、运用的机会。学生在生活中得到了锻炼,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在创新的实践中享受到数学学习的情趣。在有效的实践活动中,学生需根据实际情况,主动建构知识,主动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并体验自主创新成功,感受喜悦,培养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情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价值取向,明确了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四基”要求,提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四能”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用生活中的数学激发思维、提高技能、促进创新等手段,让生活课堂化,让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吸引学生的参与,变“苦学”为“乐学”,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篇5:用愉快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江苏省宜兴市张渚中等专业学校 胡旭峰

摘 要:本文就职业中学德育课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多媒体在教学中具体应用的一些具体尝试。

关键词: 多媒体手段 有效教学

正 文: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知识的学习、存储和利用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德育课肩负着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重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生存,是我们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德育课程,主要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哲学等知识,由于其理论本身比较抽象枯燥,没有某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教学手段也很单调,黑板加粉笔。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就能够把抽象变具体、枯燥变生动,从而做到吸引学生、激发兴趣、撞击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德育课教学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

多媒体教学法则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和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一、图文并茂,寓教于乐。

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如讲解国家、宗教、民族、货币、商品等有历史发展背景的概念时可以用采用投影、录像、多媒

体计算机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能使呈现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地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甚至把知识的学习融入新颖别致的娱乐形式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使枯燥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使乐学落到实处。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如:我在讲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时,通过观看flash《笨人吃饼》来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立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效果甚好。

二、动态教育,突破难点。

教学的难点是,抽象的理论知识我们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很难理解。无论如何讲,甚至反复讲几遍,同学们还是不易理解,想象不出,事倍功半。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化难为易,使难点由抽象变为直观。如在讲货币的形成过程时,学生很难理解。我们利用计算机教学把货币的形成从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货币→纸币等以时间先后次序表现出来,使学生对货币的形成过程一目了然,既掌握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三、交互合作,清晰反馈。

学生如果更多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情景学习的研究表明: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生之间的合作具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对于多媒体交互式教学,可设计一些过程和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合作解决,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率。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对整个问题涉及的知识和方法,对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进行必要的反思,通过对比自己和老师、同学解决问题的不同点进行反思,学会思考和运用。如:“个人收入的分配与理财”一章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虚拟情景,模拟具体的个人收入的分配和消费情况,将学生分组,一起讨论什么是正确分配和消费观,辩论是否有钱就可以任意消费等问题,这样能确保学生有机会进行清晰地表述,“使缄默的知识变成清晰表述的知识”。

四、愉快重复,克服遗忘。

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自制力较差,对感兴趣的知识就愿意接受,不感兴趣的知识就不爱学习。即使强迫他们记忆,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几天后就会淡忘。利用挂图、投影教学,画面既不会动,又没有声音,只能靠老师的语言去解释,时间长会给学生造成厌倦感和疲劳感。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图像、声音、动画、音乐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意无意地对知识进行记忆,且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学生记得快,且记忆时间较长,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因材施教,各取所需。

传统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这样对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来说,就存在很大差异,且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不可能照顾到每位学生,而自制力差的学生,就要走神、溜号,听不进去。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就必须加强教材的弹性,但目前所有学生用的都是同一教材。多媒体教学软件会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材。如在 “我国的国家制度”一章中,有美、日、英、法、德等各国的国体、政体、国家职能和国家结构形式相关资料介绍,“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一章有各种国际组织和各国的外交策略的资料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学习的需要。

六、扩大容量,提高效率。

在讲“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这一章,可以通过因特网这一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库、资源库将我国的民族和宗教的产生、种类、发展以及国家政策方面一一罗列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这样就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教学中适合不同进度,不同程度,不同能力的学生的个别差异,创造了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不再是单纯的、唯一的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一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有限的知识,一方面又利用网络主动获取无限的相关知识并不地提出新的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性地学习,促进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伙伴、合作者和解决问题的指导者,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围绕同一主题,提出不同问题,大家分头获

取信息,找出答案的过程。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创造。同时教师在参与、指导的过程中与学生的心理得到了沟通,和谐了教学氛围,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七、化解抽象,激发兴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生动形象的学习材料感兴趣,也容易理解和领会。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例如,在讲商品这一课时,讲到价值规律的作用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动态曲线图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6:用愉快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无锡市藕塘中学

吴红华

二十一世纪,我们进入了数字化信息时代,计算机的普与发展给现代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此,学校领导鼓励老师在教学中多运用多媒体技术,如今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每个教师都购置了手提电脑,这些“先进武器”为教师运用多媒体提供了硬件保障,真可谓“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教师们跃跃欲试,我们的课堂百花齐放,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儿风景独好,语文课堂教学也不甘落后,独领风骚。在语文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能优化课堂结构,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的思维,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一、运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真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配乐朗诵、照片、背景资料、影片、录像等,能创设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情和景,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画面渲染,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他们或展示河流山川的雄壮美,或展示花草树木的秀丽美,或展示名胜古迹的神奇美,或展示灿烂文化的含蓄美。这些文章熏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那么如何把课文内容立体地呈现于学生的眼前呢,多媒体可助一臂之力。我们通过图片渲染,创设课文之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授《春》时,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再现课文中的画面,表现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根据讲课进程逐一展现: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地、绿绿地;风吹杨柳,柳条摆动;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竞相

用心

爱心

专心 开放;连绵的细雨滋润着农田,披蓑戴笠的农民在辛勤地劳作;快乐的孩子们欢跳着,风筝在天空中尽情地飞舞„„书面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活生生的画面,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春的美景,引发对春天的赞美之情,体会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又如《安塞腰鼓》是一篇用雄浑激越的鼓点敲击的诗篇,是一曲用旺盛生命演奏的乐曲。作者描绘了一群朴实得像红高梁一样的陕北后生,在黄土高原上表演腰鼓的场面,展现中华民族淳朴的民间文化艺术,抒发了中华民族在挣脱了束缚与保守后的欢乐痛快的感情。但是学生仅凭文字很难感受,教师从网上下载了表演录像,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看着有声有色的画面,学生如身临其境,一下子拉近了与文本的距离。

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效果,将精炼的语言与物象联系起来,将诗中的意象化为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图画,那么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音乐渲染,营造氛围,激发兴趣。音乐渲染,尤其在古诗中得到完美的运用。“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古诗中的意境,有时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这给教学中的信息发射与反馈形成了一种屏障。但是,在课堂上适当采用音乐,既能给学生带来美感,又能为再现意境创设氛围,为情感交流架设起一座桥梁。诗歌和音乐从来就有不解之缘,它们就像两朵姐妹花,相伴而生。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故人的离情别绪,完全融于水天一色的江南美景之中。在教学中选用与本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悠扬的旋律拔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在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目送帆船的影子消失在天水之间,可诗人仍伫立江边,不肯离去。

声情并茂的古诗朗诵配以格调一致的乐曲加以渲染,则能很好地再现意境,且能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如《武陵春》配以忧伤的小提琴曲,《望江南》配以委婉的古筝曲,《天净沙

秋思》配以萨克斯演奏的曲子,《江城子

密州出猎》配以明快的钢琴曲。有些古诗已被

用心

爱心

专心 今人所传唱,如王菲演唱的《明月几时有》,邓丽君演唱的二十首宋词。

二、运用多媒体,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适当的运用多媒体,去激发学生的灵感,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开启学生的心智,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如教《海燕》 时,考虑到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学生比较难把握主题,于是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海燕在大海上搏击暴风雨的雄姿,播放海鸭、海鸥、企鹅的胆怯之态,同时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用可感的图像与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去调动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在教师交代此文的写作背景后,学生很容易理解海燕的象征意义。

三、运用多媒体,可以扩大课堂的容量。

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是每个教师在备课及上课时 都会考虑的问题。而运用多媒体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增加知识量,扩大课堂的容量。如文言文字词教学中,教师做课件时,把需要解释的词做好批注,上课时快捷、方便、清楚地呈现出来,既节省时间,又可反复使用。

有些课文内容丰富,课时多,知识分散,在总结课上,利用电教媒体,可以化零为整,形成整体认识。如小说《故乡》重点塑造了闰土和杨二嫂这两个人物,把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进行比较,把中年杨二嫂与老年杨二嫂进行对比。对这两个人物的分析可用表格形式投影出来,这时用多媒体就快速省力,提高了上课的有效性。

多媒体课件可以补充一些辅助性的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容量。如 教诸葛亮的《出师表》,可以全文投影杜甫的《蜀相》,并作简单分析,加深对诸葛亮的了解,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还可以补充武侯祠中的匾额对联,补充介绍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等。

四、运用多媒体,可以促进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多媒体教学的关键是课件,没有课件,再好的硬件也是摆设。课

用心

爱心

专心 件也能反映教师的教学风格,因为很难找到适合自己要求的现成的课件,所以需要教师自己修改、制作。而这个过程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根据自己对课文的把握,结合自己的风格,设计出满意的课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多媒体使教师的教学个性得以很好地彰显。

五、运用多媒体,可以提高备课质量。“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社会的外延相等”,局限在一个具体学科中的语文教学,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其他科目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教师怎样去收集、组织、运作都是一个难题。如今,信息化社会就为我们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轻松上网,享受网络资源,还可以和千里之外的同行交流,吸收各种各样的知识。备课时,我们不会苦于仅有的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本词典了,我们联想到的某个内容,我们可以通过网上的搜索引擎查找到相关的内容,教师的视野拓宽了,备课的内容更丰富充实。教师从网上查资料、做课件或下载课件,用到教学上。因为借鉴了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备起课来很省事。备课组里教师互相学习借鉴,共享课件资源,提高备课质量。

六、运用多媒体,可以弥补教师自身的不足。

对于小说、戏剧类的课文,如果靠教师一个人在台上讲解,尽管用尽浑身解数,常常是老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趴在课桌上呼呼大睡。虽然课文有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但由于个人表演能力有限,很难将人物的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因而学生觉得课文索然无味,上课提不起精神来。如果运用多媒体,效果就大不同,如小说《智取生辰纲》与连续剧《水浒》的相关情节联系起来;戏剧《威尼斯商人》与相关的影视资料联系起来。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声图并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专业演员逼真的表演,恰当的语气,将学生的情感细胞都调动了起来,学生就会随着故事的情节时而紧张,时而严肃,时而拍手,时而大笑。学生从人物的喜怒哀乐中,明白了人生的哲理,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生活中的甜酸苦辣。

多媒体为语文教学增添了许多魅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语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的时候,用心

爱心

专心 要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避免走向极端。

一、处理好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之间的关系。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如虎添翼,但若把握不当,课件便成了“教案搬家”,教师成了“放映员”,师生之间富有情感的交流就会成为人和冰冷的机器之间的交流。如果老师盲目地依赖于多媒体技术,把所有的教学环节都用多媒体再现出来,把每一个问题都投影出来,那么教师就成了多媒体的奴隶,只起到“解说员”的作用。

有的把上课需要的板书预设在课件中,虽然很美,但未免太死板,往往学生的回答和板书的不吻合,不如采用传统的课堂板书,边讲边写板书,随堂生成,灵活机动,效果反而好。

对于课文的朗读,下载播音员的朗读确实很好,但也要用得适可而止,不能减少课堂的朗朗书声。对课文的一些重点段落,教师指导学生自由读、齐读、分组读、男女生轮读、分角色读,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悟、去体会。

显然,多媒体技术在提高课堂效率的的同时,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保留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又要发挥现代媒体的长处,二者优势互补,使多媒体教学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二、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多媒体课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它可以把抽象内容具体化,枯燥内容形象化,复杂内容简单化,确实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它毕竟是辅助工具,不可取代课本的,如果盲目使用,课堂信息泛滥,造成喧宾夺主,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文本是最重要的学习载体,扣住文本,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积累、运用语言,不能为追求“花俏”的场面却忘了根本。

让我们切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扎实,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用心

爱心

上一篇:个人住房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须知下一篇: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教案《小动物找家》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