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外贸易现状

2024-05-01

文化对外贸易现状(精选8篇)

篇1:文化对外贸易现状

一、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

据我国商务部2008年

5月发布的《2007中国文化产品及服务进出口状况报告》数据,2007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29.2亿美元,核心文化服务进出口为37.2亿美元。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6%,总量大概在6412亿元(约878亿美元),当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21738.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2180.1亿美元)。2009年5月,商务部发布了《文化产品及服务进出口状况报告(2009)》,2008年中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规模稳步扩大,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2.6%,达158.4亿美元。其中进口略有下降。在跨境文化服务贸易方面,2008年文化服务进出口同比增长29.5%,达到48.16亿美元。综合以上数据可见,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只占据文化产业整体相当小的部分;在我国国际贸易体系中,文化产品及服务的贸易额正逐年递增,但在进出口总额中仍显得微不足道。

另据联合国五大机构于2008年出版的《2008创意经济报告》显示,从1996年到2005年,中国创意产品出口额从184.28亿美元增长到613.6亿美元,2005年中国已经占据创意产品全球出口市场18.29%的份额,成为全球创意产品的第一生产国和出口国。然而,通过对具体出口行业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的创意产业出口主要集中在文化产品制造,如工艺品加工、设计产品加工等,而核心的版权内容产品输出仍然不足,尤其是视听内容产品及版权贸易还相当匮乏。2000年到2005年,中国版权和许可证费出口额从8000万美元增加到1.57亿美元,增长96%;同期,中国的版权和许可证费进口额从12.81亿美元增长到53.21亿美元,增长315%。2005年中国的版权和许可证进、出口额之比为33.9:1,是典型的版权贸易逆差国。

2005年后至今,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状况依然不容乐观,以新闻出版总署自2005年起连续4年发布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统计数据为例: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核心文化产品的贸易额逆差逐年扩大(2005年14853.16万美元,2006年上升到17256.39万美元,2007年跃升到21477.73万美元,2008年更上升至25029.64万美元);版权进出口比例在2005-2007三年间有所降低(2005年7.18:1;2006年6.02:1;2007年4.28:1),但2008年却相反上升至6.91:1。

综上可见,我国目前仍处于文化产业全球分工链的低端位置,具有中国主流价值和现代理念的核心文化产品在国际文化贸易中总量仍然很小。

——摘自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初探

我国在世界文化产品贸易中的地位日益上升

2002年我国核心文化商品进出口总额已居全球第四位

本报讯 20世纪末以来,全球文化产业以年

均7%的速度增长,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各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全球文化产

业产值达到了1.3万亿美元,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7%。与此同时,我国在世界

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日益上升。2002年,我国核心文化商品的进出口贸

易总额达到63.8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这是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获悉的。<

——摘自中国新闻网

篇2:文化对外贸易现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对外贸易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即使在全球经济危机的不利条件下,2008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仍达到25616.3亿美元,贸易顺差2954.7亿美元,外汇储备近2万亿美元。然而我过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化贸易的发展却不尽人意。虽然文化货物贸易处于顺差状态,但文化服务贸易和核心文化文化贸易的发展却出现严重的逆差,这对于我国维护文化安全很不利。因此加快文化贸易的发展,扭转核心文化产品逆差状态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同时通过对文化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从多方面角度提出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文化贸易;现状;影响因素;对策

引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一布局、两目标,所谓一布局是指文化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两目标是指中期目标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长期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章分析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三大主要任务,并对如何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出具体建议。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包括硬实力的竞争,也包括软实力的竞争,文化力作为软实力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核心文化产品贸易持续出现逆差势必会影响我国文化的安全,而国家文化的安全不仅为一个国家提供稳定的国内政治环境和强大的经济、科技动力,也为人民大众的幸福生活奠定深厚的道德基础。因此,如何改变核心文化产品贸易逆差,加快文化贸易发展研究成为当务之急。我国要想更好的发展文化贸易,就须通过对文化贸易的现状和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采取相应的对策改善不利的影响因素以扭转核心文化产品逆差的现状。

篇3:文化对外贸易现状

一、中国文化产品贸易现状

2007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129.2亿美元, 比2006年增长了26.6%;核心文化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7.2亿美元, 比2006年增长了39.9%。文化产品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逆差严重、产品流向单一、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一) 主要文化产品贸易逆差严重

我国虽然是一个文化贸易的大国, 但也是一个文化进口大国, 引进得多, 输出得少, 贸易逆差严重是我国文化产品贸易的现状。在世界主流文化市场上, 我国强势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稀少。2007年, 我国的文化输出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 但还是没有根本性的改善。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2007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编制

从表1可以看出, 我国在主要文化产品贸易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逆差。除录音带和高密度激光视盘是完全出口、数码激光视盘的出口明显大于进口外, 其他都过分依赖进口, 进口额是出口额的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不等, 其中最严重的是版权贸易中的录音制品、软件和电影, 只有进口而没有出口, 其次是电子出版物, 其进口量竟然是出口量的292.39倍。

(二) 我国文化产品流向单一

长期以来, 我国文化产品流向单一, 以图书版权进出口地区分布为例, 主要引进地集中在美国、英国、台湾、日本和德国, 主要输出地则集中于台湾、韩国、美国、新加坡和香港 (表2) 。

资料来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2007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编制

图书版权产品进口地主要位于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及地理位置接近的亚洲国家和地区, 其中, 来自美国和英国的文化产品种数占总进口种数的50%以上。图书版权产品的出口地则主要是地理位置接近的亚洲国家和地区, 在版权输出前5个国家和地区中, 只有美国一个西方国家, 其余全部是地理位置接近、文化传统相似的亚洲国家及地区。

(三) 我国文化产品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已经是文化硬件产品 (生产、储存、传播文化内容的器物工具和物态载体) 的世界第二大出口国, 但在文化贸易的“软件贸易”领域 (包括广播电视节目、电影动画片和故事片、印刷品、出版物、视听艺术、表演艺术、音像制品、多媒体、娱乐、会展等) 却非常薄弱, 我国文化贸易逆差主要发生在这一领域。

二、我国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

作为拥有千年文明的中国, 在文化贸易中却处于劣势, 文化贸易逆差严重。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文化折扣度高

任何文化产品的内容都源于某种文化, 因此对于那些生活在此种文化之中以及对此种文化比较熟悉的受众有很大的吸引力, 而对那些不熟悉此种文化的受众的吸引力则会大大降低, 由于文化差异和文化认知程度的不同, 受众在接受不熟悉的文化产品时, 其兴趣、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会大打折扣, 这就是所谓的文化折扣, 它是文化产品区别于其他一般商品的主要特征之一, 语言、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都可以导致文化折扣的产生。

1.语言障碍

语言是文化产品传播与接受中的第一道障碍, 也是导致文化折扣产生的重要原因。不懂汉语就不可能欣赏我国传统艺术, 正是因为我国使用的是汉语而非作为“世界语言”的英语, 这使得我国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不具备美国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先天优势。

2.历史传统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相对于美国而言, 我们拥有大量的文化资本, 理应成为文化大国, 但我国却是文化弱国, 原因在于文化产品也是商品, 商品的价值实现要通过市场, 消费者的需求对文化产品价值的实现至关重要。我国由于历史悠久, 传统文化丰富, 许多蕴含丰富文化精髓的中国文化产品难以被国外消费者所接受。

(二) 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不够

同属亚洲国家, 母语同为非“国际语言”的韩国, 虽国土面积狭小, 文化资源相对贫乏, 但却是文化强国。韩国能成长为文化强国要得益于韩国政府对其文化产业的重视。自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 韩国政府就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于1998年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方针, 把低消耗、无污染、利润核心在创意的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予以大力推进。并成立了主管文化产业的主管部门——“文化产业局”。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五年计划》和《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等一系列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

我国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但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不够。尽管我国在2004年出台了《关于促进国产音像制品出口的通知》, 2005年出台了《关于促进商业演出展览、文化产品出口的通知》, 并在2006年9月出台了指导我国文化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规划发展纲要》, 但却缺少税收等方面的实质性支持。

(三) 缺乏引领市场、进行跨国经营的文化企业

发达国家之所以在文化贸易上具有巨大的竞争力, 是因为它们拥有像时代华纳、新闻集团、索尼等一大批跨国公司, 他们利用遍布全球的信息、生产和销售网络, 进行文化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和文化产品的全球化销售, 成为全球文化贸易的主体。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晚、发展慢、规模小, 缺乏能够在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上进行创造、生产和推销的经验, 出口产品的综合质量不高, 售后服务不能到位。外国文化企业的视野是全球的, 而我国文化企业的视野是本土的, 甚至是局限在地方的, 满足本土需求尚嫌不足, 面对跨国公司和外国产品的涌入只能勉强招架, 还远远谈不上去占领海外市场。

三、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应对措施

(一) 尽量减少、避免文化折扣

1.选择文化折扣度较低的文化产品出口

动作片、杂技、武术表演、中国舞蹈等动作类文化产品的文化折扣度相对于历史剧、情景剧、生活剧较低, 在以往的文化产品贸易中也证实了这一点, 我国动作类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知名度, 今后应继续重视扶持文化产品的世界品牌, 加大推进力度。

2.利用外国观众熟悉的文化样式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借鉴世界头号文化产业强国——美国的经验 (美国曾利用《花木兰》、《宝莲灯》等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成功进入中国市场) , 将中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悠久文化传统融入外国观众熟悉的文化样式。

3.有重点地出口

文化产品的折扣性是不可避免的, 但却可以通过选择地缘比较接近、文化传统比较相似的市场进行出口,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文化折扣。韩国的文化产品出口就主要针对中国和日本。

(二)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不断完善“文化贸易与产业政策”;建立健全行业性法律法规;加大投资力度, 建立激励机制, 在税收等方面给予实质性的支持。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 文化产业已成为国家间竞争的关键性产业, 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对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品贸易情况给予高度重视, 美国、日本、韩国等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化强国, 关键就在于其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要改变文化弱国的现状, 就必须将振兴文化产业提高到文化安全的高度。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与市场导向作用, 给予必要的扶持和保护, 借鉴我国目前对货物商品出口所给予的补贴政策, 对文化出口贸易进行补贴, 在税收和金融融资政策方面给予扶持, 放宽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出口审批权, 简化出口手续;成立文化贸易专门机构, 协调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的有关问题, 收集出口情报, 理顺出口关系, 畅通出口环节, 规范出口秩序, 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对外文化贸易的协调和指导。

(三) 加强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

人才的匮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是我国文化产品贸易出现大幅逆差的成因之一, 为改变我国目前文化弱国地位, 必须加强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力度。我国的文化产业需要既有文化专业知识又懂国际贸易、国际文化差异、国际市场规则、国际融资和海外营销渠道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为此, 我国一方面应努力培养各类文化人才, 在高校根据实际需要设立课程, 培养一批既懂文化又懂贸易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制定优惠政策, 从国外引进文化经营管理人才, 优化人才结构, 为中国文化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人才基础。

摘要:作为世界贸易大国, 我国在文化产品贸易方面却属于贸易弱国, 存在着贸易逆差严重、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落后、文化企业缺少国际竞争力、文化产品在传播过程中的折扣度高等。为使我国文化产品能够“走出去”, 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研究国外市场, 有选择、有重点地出口我国文化产品。

关键词:文化产品,文化产业,出口

参考文献

[1]赵有广.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及其原因分析[J].国际贸易, 2006 (10) .

[2]曹嘉, 罗丽.中韩网络游戏贸易的逆差分析[J].时代金融, 2006 (11) .

[3]李怀亮, 闫玉刚.当代国际文化贸易综论[J].河北学刊, 2006 (1) .

[4]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5]詹小琦.中韩文化产品贸易逆差的原因与对策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8 (4) .

篇4:文化对外贸易现状

关键词:对外汉语 初级阶段 教材编写 文化因素

一、什么是“文化因素”

所谓“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中的文化因素”,指日常交际中是否能够准确传递信息的交际文化,是外国人学习汉语、使用汉语与中国人打交道时需要掌握的,特别是中外语言无法准确对译的、学习者在理解和使用上与中国人有明显差异的文化因素。

二、对外汉语初级综合教材文化因素导入的现状

1995年,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基础汉语推荐教材问题讨论会上,对教材编写提出了坚持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基本编写原则,并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然而,究竟怎样将三者有机融合在汉语教学中,特别是怎样有效地将文化因素导入到初级阶段的汉语教学中,又怎样体现在初级阶段的汉语教材中,依然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为此,笔者综合考量了多部现行对外汉语初级阶段综合教材导入文化因素的表现形式,发现现行教材主要采用纯文字形式和图片、歌曲等非文字形式两种文化因素导入方式,其中以词汇形式作为导入文化因素的主要手段,其他形式导入文化因素的方式在教材中所占比重均较小。

笔者同时也发现,现行的教材在编写时明确结合“结构——功能——文化”理念的并不多。即使明确提出遵循了这一原则的教材,也多因受限于学习者实际语言水平,而只能以语法结构为主,以功能为辅,在文化方面则侧重在文章内涵或文化知识的介绍上。即使有意识地导入文化因素,也常跳不出传统的“结构-功能”的编写思路,使纯文字方式导入文化因素的比重过大,而非文字导入方式略显不足。

三、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1.教材选取的文化因素应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在语言初学阶段,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语言形式和运用的不同最易产生误解。因此,初级阶段综合教材中文化因素的选取,应着重介绍学习者日常生活交往中最易接触到的文化,重点选取初学者刚接触汉语时最渴望运用汉语解决衣食住行方面的各种问题,注重实用性。还应注意有针对性地选取那些学习者在当地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够经常体验到的文化因素,结合学习者日常活动所处的地域或可能接触到的地域特有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编写适用于本地实际的教材。

2.教材编写时应注意创设最真实的汉语语境。所谓“真实的汉语语境”,不是“中-外”交际的汉语环境,而是中国人与中国人进行交际时的“中-中”汉语环境。初级汉语教材的编写必须努力为学习者创造最真实的汉语交际语境,尽量避免虚假情景或过时的表达方式。比如现今中国人在回应称赞时,更多的是回答“哪儿啊”或“谢谢”,而很少用“哪里哪里”;在询问其他人籍贯时最常用的是“你是哪儿人”或者“你是哪儿的”而不是“你的家乡在哪里”、“你来自哪里”等过于书面化的语句。教材编写时必须注意到这一变化,才能使学习者真正了解中式交际文化,学会中式交际方式,学到地道的汉语。

3.编写时应重视不同学习者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在学习和运用汉语时所遇到的障碍和困惑会有所差别,产生障碍和困惑的原因也不同。因而教材编写时应注重考查不同文化圈学生的母语文化与汉语文化之间的异同,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文化因素内容,有意识地选择可能引发跨文化交际冲突的文化点,在课文中有意识地设计产生交际冲突或误解的情景,将文化因素的导入过程变为人际沟通的过程,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应对文化冲突的能力。

4.编写时应注重趣味性。简单的纯文字式文化阐述和说明在实际的汉语教学中并不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教材编写时可以广泛选取图片、视频、音频等不同来源的资料,多用真实图片影像而少用手绘图形,多用彩色图片而少用单一色彩,在训练语音时,选入简单易学的绕口令或相声;在教授汉字时,选入不同字体的书法名作,甚至是篆刻艺术,均可初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使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如此,不仅能发掘学生兴趣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切入点,还可引导学生讨论对中国文化的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编写时应注意与时俱进。中国文化在与不同文化的频繁接触中受到了不少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中国社会实际上已形成了许多新的文化习俗。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回答别人的夸奖时,选择使用“谢谢”来代替“哪里,哪里”;人们的隐私领域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有所扩大,许多年轻人也开始像西方人一样避谈收入。我们的教材在编写或者再版修订时应当时刻持有一种发展的眼光,时刻关注这种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教材内容,使汉语水平尚处初级阶段的学习者对汉语和中国文化产生可持续的浓厚兴趣。

6.编写时可考虑主题式的教材编写思路。初级综合教材的编写也可像口语教材一样,以训练某个交际功能为主题组织材料。例如在训练“邀请”这一功能时,可围绕“邀请”这一主题,设计请客吃饭、请人到家里做客、请人出去游玩、请人参加活动等多个可能用到“邀请”这一功能的场景,同时隐含不同对象之间的邀请、不同场合下的邀请所需要的不同表达方式和交际文化因素,并根据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水平设计同一主题在不同语言学习阶段的循环复现,系统展示汉语的语言功能和交际文化,提高学习效率,避免文化误解和冲突,最终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进行顺利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邓时忠.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学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4).

[2]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4).

[3]刘珣.新一代对外汉语教材的展望——再谈汉语教材的编写原则[J].世界汉语教学,1994(1).

[4]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处理文化因素的原则和做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1).

[5]徐家祯.基础语言课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的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0(3).

[6]赵贤州.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略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3).

篇5:沈阳对外贸易现状

(2007年9月17日)

今年以来,我市外经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实现“三大目标”和“两个不低于”的要求,以“创新年”活动为载体,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外经贸各项指标持续走高,为全面完成“创新年”各项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今年以来外经贸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实际利用外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8月份,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541家,合同外资额77.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3.3亿美元,同比增长131.4%。实际利用外资额在全省继续保持第一(1—7月份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一位)。第一、二、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0.35亿美元、10.34亿美元和22.6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0.8%、23.9%和281.3%;制造业、房地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10.05亿美元、20.0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2%、328.0%;全市实际利用外资超千万美元项目58个,实现调入外资17.8亿美元(去年同期分别为20个、4.2亿美元)。预计1—9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6.3亿美元,同比增长82%。

2.外贸外经继续保持稳步发展。1—8月份,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6.6亿美元,同比增长11.9%,其中出口21亿美元,同比增长24.2%。我市出口排名前50户企业累计出口13.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3.1%,其中远大铝业、金杯进出口、中铁物资、华晨金杯和同方多媒体出口分别增长245.1%、107.4%、994%、178.9%和239.9%;全市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达到28家,比去年同期多6家。预计1—9月,全市外贸出口完成23.9亿美元,同比增长23.8%。1—8月份,全市对外工程承包与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1.3亿美元,同比增长73%;外派劳务11624人次,同比增长25%;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0个,中方投资5200万美元。

二、今年以来我市对外招商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加大了招商工作力度,市领导亲自带队推进和洽谈项目,使我市利用外资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1月3日至6日,以政高书记为团长的沈阳市代表团,在香港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招商活动。在港期间,代表团先后与恒基兆业、嘉里、宝利达、百利保等43家大型企业(集团)进行了深入洽谈,共洽谈、推进、签约项目191个,预计投资规模191.3亿美元。同时,我市还成功举办了“沈阳细河经济区(香港)投资说明会”、“2007香港-沈阳城建和房地产项目招商推介会”和“2007中国沈阳国际冰雪节新闻发布会暨棋盘山旅游开发区项目推介会”。

1月28日至2月11日,以长义常务副市长为团长的市政府代表团对英国、希腊、西班牙、瑞典进行了考察访问,洽谈推进了一批项目。西班牙博士盖陶瓷公司签合同为独资投入2400万美元,在法库建设10条陶瓷生产线,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同时,市政府代表团访问西班牙FCC集团奥科利水务公司,就我市东水西调配水厂及污水处理和供水项目达成共识。

2月23日至27日,政高书记率领沈阳市代表团赴温州、苏州、无锡和上海四市进行招商,促进一大批投资项目签约。世界500强企业林德气体公司拟在细河经济区建设工业气体供应中心,项目投资额18亿元;德国博森公司拟在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汽车尾气系统生产项目。台湾科诚投资的自动识别技术成套设备高科技产业园已于4月23日奠基,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3月27日至4月5日,以宋琦副市长为团长的市政府代表团,在日本、韩国开展了为期8天的招商活动。访日期间,洽谈推进了以富士通8寸芯片和板硝子LCD玻璃面板为代表的19个工业大项目和产业链项目。访韩期间,洽谈推进了26个工业、地产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包括浦项80万吨不锈钢项目和投资3亿美元的封闭式变压器项目。此外,代表团还在韩国首尔成功举行了2007中国沈阳韩国周新闻发布会。

4月17日至27日,以常务副市长赵长义为团长的市政府代表团,随张文岳省长率领的省政府代表团分别对日本、韩国进行了访问。市政府代表团在大力配合省政府代表团圆满完成了各项访问日程的同时,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经贸洽谈工作,先后拜会了三菱汽车、三井金属、日本经营者协会等16家日本企业和商会,以及现代重工、晓星、康巴斯等11家韩国公司,推进促成了一批经贸合作项目。在访问日本期间,推进了三菱汽车变速箱、大日本油墨、积水化学FFU枕木生产、伊藤忠与北方交通合作生产工程车辆等项目;在访问韩国期间,推进了乐天集团投资百货、大型超市和主题公园项目,以及SK公司扩大在沈投资等项目。5月22日至6月3日,以市长李英杰为团长的市政府代表团对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和法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招商引资活动。代表团先后访问了9个城市,拜会了6个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与20家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及大型企业(集团)高层进行了深入接触,签约、推进及洽谈了43个项目,其中意大利菲迪亚数控机床、德国宝马汽车(二期)、伍尔特汽车紧固件、Q8汽车润滑油、沈重并购法国NFM公司及法国布依格参与沈阳地铁轻轨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6月12日,辽宁省及沈阳市政府在香港成功举办了“构筑东北区域金融中心”推介会。赵长义常务副市长出席推介公会。来自日本、瑞士等国家和香港地区的119家知名现代服务业企业代表参加了推介会。本次推介会期间,进一步推进了我市与香港恒基兆业、嘉里、恒隆等一批知名企业的合资合作项目。

8月24日,市政府在新加坡成功举办了“2007沈阳CBD·新加坡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推介会”,宋琦副市长出席推介会。新加坡教育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新加坡——辽宁经贸理事会新方主席尚达曼等政要,以及51家新加坡上市公司、7家商会、8家金融机构和165家现代服务业企业26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本次推介会,进一步密切了沈阳与新加坡企业的接触与交流。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我市不断改进对外招商方式方法,以大型活动为载体,卓有成效地推进了招商引资工作。第六届“韩国周”,共吸引了来自韩国28个城市的代表和国内的武汉、南宁、西安、厦门等城市的代表的广泛参与,共签约项目105个,投资总额33.9亿美元,外资额29.7亿美元。第六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航空航天配套零部件展览会,吸引了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139家境外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参展,包括日本的山崎马扎克、森精机、天田、大隈,美国的哈斯、哈挺、赫克、福禄,德国的因代克斯,瑞典的海克斯康和瑞士的威力铭等国际知名企业。本届制博会共实现国内交易额40.35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贸易额6.8亿美元,专业观众达12.5万人次。

三、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装备制造出口创新基地城市进展情况

(一)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宋琦副市长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先后两次赴商务部就申报基地城市与商务部有关领导进行接触。同时,对我市下一步做好申报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年以来,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开展业务培训。聘请了我国服务外

包领域顶级专家进行服务外包理论和实务培训。全市有近千人次参加了上述培训。二是研究制定扶持政策。我局已经起草了“沈阳市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并已上报市政府,待修改和讨论通过后出台。

(二)装备制造出口创新基地城市进展情况

在去年申报基地城市的基础上,年初以来我们先后赴商务部、全国首批基地城市和我市重点企业开展调研。9月初,商务部主管申报工作的领导——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张骥等一行莅沈,就我局申报工作进行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商务部领导对我市申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按照商务部的要求,我局已经于8月初向商务部递交了申报材料,于9月中旬与申报主体单位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派人赴京,参加了基地认定专家评审委员会举行的评审会。目前,我市是否通过评审,取得最终认定,尚需等待商务部的通知。

四、当前存在问题及下半年主要措施

今年以来,我市以利用外资为重点的外经贸工作呈现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房地产业利用外资面临宏观政策影响。5月下旬,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规范外商直接投资房地产业审批和监管的通知》(商资函[2007]50号),旨在禁止外资房地产企业举借外债进入,再加上商务部进一步严格备案程序。预计四季度我市房地产业利用外资将受到较大影响。这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二是国家政策调整对我市扩大外贸出口造成冲击。主要包括:去年年底国家出口退税调整直接影响到沈阳市出口企业利润;人民币升值进一步削弱了我市出口企业价格竞争力,挤压了出口利润空间;提高利率等紧缩政策,大大增加了出口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我市出口大户还不多。1—8月份,全市出口排名前50户企业累计出口13.24亿美元,同比增长28.6%,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3.1%。其中,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企业为28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外贸出口实现大的跨跃。

为了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今后几个月在招商引资方面要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1.把招商引资工作重点聚焦在重大工业项目上。一是加快开工一批。如,安川伺服电机、大日本油墨、沃尔特工业园二期、富士康工业园、金新林浆纸项目、奥园动漫产业园和三菱发动机等;二是重点推进一批。如,宝马二期、乐天化工、晓星电机、AMD芯片、纽豹数码识别、ITT泵业、力晶半导体、日本中小企业环保科技工业园等;三是提前储备一批。如,液晶面板产业链、壳牌工业合成气岛、波音飞机研发中心、Q8润滑油、现代重工、SK化工、浦项制铁等重大工业项目和产业链项目。为抓好上述项目,应成立专业小组,实行“一对一”攻关招商,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力争使这批项目早日签约和调资,为今年乃至明年做好项目准备。

2.加大现代服务业招商力度,开辟新的利用外资领域。重点盯住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加强与香港高盛、美林和摩根士丹利、美国花旗银行、英国渣打银行、法国东方汇理、德国德意志银行等一批金融、服务业企业的合作,争取引进一批现代金融、服务业企业。另外,我市作为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目前在引进跨国公司投资公司、研发中心、地区总部等方面还做得不够,下一步应出台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力争取得新突破。

3.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对项目调资的跟踪服务力度。要把调资过程作为解决问题、推进项目落实的过程。继续发扬锲而不舍、咬住不放、一跟到底的精神,做到项目到人、责任到位,及时掌握和反馈项目进展情况,推进项目落地和调资。

同时,市外经贸局将继续与市工商局、土地规划局、发改委及省外汇管理局和外经贸厅等部门搞好配合,加快项目审批进度,使大项目迅速落地和调资。

4.增创环境优势,进一步增强外商来沈投资的吸引力。“两税合一”政策实施后,在税率拉平的同等条件下,外商在国内选择投资地区将更看重一个地区的政策透明度、政府效率、市场潜力、生产要素供给和产业集聚程度等。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两税合一”等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继续加大服务工作力度,真心实意地帮助外商投资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着力营造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加快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化工医药等产业集群,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企业来沈投资发展。

篇6: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一、货物贸易发展状况

2002年,我国对外贸易保持了强劲增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6207 .7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出口3255.7亿美元,增长22.3% ;进口2952.0亿美元,增长21.2%。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03.6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34.6%。

2002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4.3 %上升到5.1%,在世界的排位由第6位升为第5位。货物贸易进口额仍居世界第 6位,但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则由2001年的3.8%上升到4.4%。货物贸 易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由2001年的4%上升到了4.7%,成为 全球第五大贸易国。

2002年我国对外贸易的运行,有以下几个特点:

(1)货物贸易增长强劲,增速显著加快

全年各月出口增速分别为29.1%、0.8%、3.5%、17.2%、18 .3%、17.8%、28.0%、25.0%、33.0%、31.4%、30. 0%和30.2%。其中,受季节性因素和我国刚加入世贸组织时所引发的种种不确 定因素的影响,一季度出口发展起伏较大。

二、三季度出口增速分别达17.8%和 28.7%。7、8、9月份出口规模连创新高,其中9月份首次突破300亿美元 大关,达319.01亿美元。四季度的出口增幅更高达30%以上。进口也呈增长 态势,特别是从三季度起进口增幅大大提高,其后6个月的进口增幅分别达28.8 %、22.7%、36.3%、33.3%、37.8%和28.4%。

(2)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是最主要的贸易增 长点。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3126.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7%。其中,出 口1570.8亿美元,增长32.3%,高于全国出口平均增幅10个百分点;其 出口增量占全国出口增量的64.5%。进口1555.9亿美元,增长29.1% ;其中,仪器仪表、电器及电子产品、机械及设备的进口增长速度分别高达37.9 %、31.1%和28.7%。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78.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6.1%,其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至20.8%。进口828.5亿美元,增长29.2%;特别是生物技术 和电子技术产品的进口增速远远高于进口总量增幅,分别达63.8%和51.8%。应强调指出的是,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逆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进口 结构不断优化的趋势。

(3)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出口基本同步增长,进口增幅不一

加工贸易出口1799.4亿美元,增长22.0%;进口1222.2亿美元,增长30.0%。一般贸易出口1362.0亿美元,增长21.7%;进口12 91.2亿美元,增长13.8%。在加工贸易出口中,机电产品和计算机与通信技 术产品增长较快,其在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分别有所提高。特别要指出的是,加工贸易进口增长扭转了上年的颓势,表明其出口在今后一段时期中仍有较大的出口 潜力。

(4)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私营企业成为推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2002年,我国吸引外资发展势头迅猛,对出口增长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全年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699.4亿美元,同比增长27.6%,其占我国出口总额的 比重升至52.2%。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增幅分别高达32.6%和159.5%,其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升至10.0%,表明其日益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中的重要 动力要素之一。国有企业出口1228.6亿美元,增速平缓,仅增长8.5%,其 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降为37.7%。

(5)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出现新的增长

2002年,我国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出口增幅分别达28.9%和28.7%,使北美地区成为我国出口增长最快的主要市场。对香港地区和台湾省的出口增幅分别 为25.6%和31.7%,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增长28.3%。由于日本经济自二 季度起又呈增长乏力状况,对日本出口仅增长7.8%。对拉美和非洲等新开拓市场 地区的出口增幅也达到了15%以上。对欧盟出口表现良好势头,增幅为17.9%。对俄罗斯的出口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增幅高达29.9%。

从进口地理方向看,我国从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加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是日本、东 盟各国和台湾省,增幅分别为25.0%、34.4%和39.2%。

(6)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沿海地区优势进一步凸显

江苏、福建、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的出口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力地 带动了全国出口总量的扩张。从全国范围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环渤海三大 经济带(包括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等省 市)的进出口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高达90%以上。部分中西部地区的省份 也表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如新疆的出口增长了95.8%,四川省出口增长了71 .4%,为全国省市中出口增长最快的两个地区。

二、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2002年我国对外服务贸易收支规模快速增长,逆差规模进一步扩大,但逆差 扩大的速度有所放缓。2002年,服务贸易出口397.44亿美元,增长19. 2%;进口465.28亿美元,增长18.5%。服务项下逆差达到67.84亿 美元,同比扩大14.4%。从2002年我国服务贸易构成看,运输和旅游依然是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项目,以上两项收支规模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量的63.9%,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主要逆差项目为运输、保险、专有权使用和特许以及咨 询服务,主要顺差项目包括旅游、其它商业服务和建筑服务。与2001年相比,通 讯、建筑、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增长速度较快;计算机和信息、电影音像、政府服务、咨询、广告宣传等项目进口发展较快,增速均超过50%。

篇7:重庆对外贸易通道发展的现状

丁凡,潘安 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

摘要:在对重庆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重庆对外贸易通道的现状、优势及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关键词:对外进出口、运输通道、发展

Keywords:foreign trade export、delivery channel、development

一、重庆对外贸易通道现状

进出口贸易的良好发展,对于解决重庆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提高重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乃至对全国经济的推动,都表现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是改善经济结构,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通过扩大出口,利用获得的资金,引进工业生产所必需的资本品、原材料、技术等,加速工业化进程,改变传统产业格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二是推动技术进步,体现“后发优势”,对外贸易是获得技术的重要渠道。三是促进资本积累,提升规模效益。贸易顺差会为企业的资本积累提供了资金来源,提高了生产厂商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刺激了投资需求,提升了企业的规模效益。四是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外向型经济越活跃,便可带动就业水平的提高。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重庆外贸运输通道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1.主要贸易国

重庆市的前十大贸易伙伴分别是欧盟、美国、日本、东盟、巴西、阿根廷、韩国、台湾省、印度、加拿大。其中欧盟是重庆市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约占全市外贸总值的24%。美国、日本、东盟分别为重庆市的第二、三、四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约占全市外贸总值的11%左右。

2.运输方式

重庆的外贸运输方式的重要性依次为江海运输、航空运输、汽车运输及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几乎承担了重庆外贸进口运输的全部任务,分担了出口运输总量的70%和进出口总量的94.6%,是重庆外贸运输的主通道;铁路运输分担了出口运输总量的29%,在重庆外贸出口运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水运及航

空运输所占比例更是呈逐年上升趋势,铁路及汽车运输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不难看出,重庆外贸重的水运和空运通道发展较好,而铁路及公路运输通道的竞争力不断下降。

3.外贸运输通道的经济特征

第一,重庆到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经公路到广西出海或者经公路、铁路直接到越南、泰国等式距离、时间较短的通道;第二,重庆与台湾、菲律宾、难呀、欧美等国之间的贸易,经水路到上海或者广州、深圳市距离较短、成本较低的通道;第三,重庆到日本、韩国等东北亚国家之间的贸易,经铁路到天津、青岛市距离较短、成本较低的内陆通道。

三.重庆外贸通道的优势分析

重庆地处中西部地区交通要道,承东启西,连通南北,具有水路、铁路、航空等多方面的物流运输优势,属于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1)航空运输

江北机场正成为全国进出西部门户,已跻身国内大型枢纽机场,将打造成亚洲领先的国际大型商业门户机场。江北机场航空物流园区共占地约2700亩,分三期建设,空运货物保障设计能力为400万吨以上。重庆江北机场扩建工程将使西南地区的航空布局被改写。重庆空港将更好地发挥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发动机”作用,带动宏观经济发展。

(2)铁路运输

重庆除成渝、襄渝和川黔3条老铁路线外,2000年至今,陆续修建了遂渝、襄渝二线、渝怀铁路和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形成了“一枢纽五干线二支线”的网络,同时在建设中的还有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渝万铁路、宜万铁路、遂渝二线、兰渝铁路、渝利铁路、南涪铁路、渝怀二线(主城至涪陵段)等8个铁路建设项目。到2015年,重庆市境内铁路通车里程将达到1500公里,将基本建成贯穿南北、连接东西的铁路网,为“人便其行、货畅其流”提供更加可靠的铁路运输保障。

(3)水道运输

重庆拥有黄金水道--长江,拥有长江上游最大的内河港口--重庆港。

2010年5月,重庆寸滩保税港区封关投运;2010年9月29日,重庆港向500万标箱吞吐量迈进的标志性工程——重庆果园港区二期工程开工,设计年总通过能力3000万吨,其中设计年通过能力集装箱200万标箱。;同时,2010年9月29日,重庆航运交易所挂牌成立。据了解,交易所将形成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增强航运业与金融、贸易等其他机构的沟通交往,促进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形成,预计3-5年后,长江上游地区航运货运量的50%、集装箱的80%以上,长江中上游地区船舶交易的70%以上,通过重庆航运交易所完成。

四、存在的问题

(1)水运通道

水运的基础设施发展速度仍然跟不上重庆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码头经常处于超负荷运作,并且码头的管理仍与先进港口有一定的差距。

长江黄金水道是重庆外贸运输的主要方式,这几年发展虽快,但仍然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如长江中游水位过低,在枯水期经常导致船舶搁浅;库尾回水问题等,短时间内都难以解决。另外就是长江水运时间过长,而从上海出海的海运运距也远大于从广西或缅甸仰光等港口出海。

(2)铁路通道

尽管新铁路线不断增加,但铁路部门运力严重不足,计划兑现率低,而且铁路的运输集装箱非标准的,长时间停、限装车,服务较差等问题仍然存在,大大降低了铁路部门的时间优势。而铁路运输费用比公路便宜,但是比水运贵2~3倍,水运时间又和铁路运输的差不多这导致铁路运输的优势大大下降。

(3)公路通道

公路通道的主要问题是价格贵、运能低。虽然公路运输有多条外贸通道可以选择,但由于公路关卡多、道路长导致运费先对其他水运及铁运高出许多。运能低的特点也使得大宗货物进出口难以通过公路实现。

(4)航空通道

虽然近年来重庆机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其它大型枢纽机场相比,国际直达航班仍然过少,货物处理能力和效率都有待改善。

五、对策分析

(1)水路应该加快基础设施的改造步伐,提高港口管理水平,优化港口的工作流程,建立航运交易系统,与上海航交所同步联网交易,减少货物在港时间,增加货物吞吐量,降低收费。并加快寸滩港区等的建设步伐,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

(2)铁路方面。前面我们看到,重庆目前已有多条外贸陆路通道。而从重庆主要贸易国的分布和发展来看,欧盟和东盟分别是重庆的第一和第四大贸易伙伴,到这两个区域,大都选择经广西至越南、今云南至泰国的铁路运输通道。而经新疆至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伊朗的铁路运输通道,是与西亚、南亚地区各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关键道路。因此这两条通是铁路建设的核心。重点发展以五定班列为基础的铁路-公路集装箱联运,已通过提速缩短时间为主。此外应该加强铁路的管理,降低收费,规范铁路运输设备,以提高铁路运输的竞争力。

(3)公路重点应加强与西部地区的四川、陕西、贵州等相邻省市相关部门和地区的协调,降低高速公路和国道干线公路集卡车收费标准,规范高速公路的关卡管理。

(4)航空方面重点完善重庆至日本、韩国、东亚、美国呵呵德国的航空客运体系,发展一刻带货直达运输业务,条件成熟时发展货运直航包机业务;运气住不开通重庆至日本、韩国、东亚、美国、德国的货运航班,建立航空快运体系。参考文献:

1.《重庆外贸运输通道的现状问题与建议》许茂增,喻东,李顺勇,贾鲁平,黄昌顿.物流技术 2005年第一期

2.《重庆外贸物流通道的分布和发展分析》 杨金.中国水运 2009.2

3.重庆海关:http://chongqing.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153/

篇8:文化对外贸易现状

1 文化贸易现状

1.1 文化贸易内涵

关于文化贸易, 是指:“国际文化贸易是指国际间文化产品与服务输人和输出的贸易方式。”在20世纪90年代, 英国最早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 社会劳动的生产方式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变, 知识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的总趋势。近些年来, 我国注重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 忽视了服务业的发展。在文化产业方面, 存在一定的问题, 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解决这个矛盾。当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 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精神上的需求, 近年来, 看3D电影身临其境感受故事情节, 已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一种娱乐方式。来我国旅游的外国游客也越来越多, 促进了我国文化与国外文化的融合, 在融合中不断发展, 注入新鲜血液。

1.2“入世”后的发展

自21世纪以来, 中国的文化产业呈平稳健康的态势, 最近几年, 中国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文化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大。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努力, 以及企业的努力下,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今天, 我国文化产业有着良好的环境, 对外贸易额不断提高。我国注重文化企业的对外投资, 使得中国文化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断增强。

2015年1月29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通知》, 国内外企业将可在上海自贸区外从事游戏设备的生产及销售, 尘封15年之久的游戏机市场即将解禁, 国内100亿美元的视频游戏工业将成为国内外游戏机制造商的追逐目标。就目前来说, 我国国产游戏机研发创新能力不强, 难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 若想打破这种发展瓶颈, 我国必须要加大投入研发资金, 培养高科技人才, 要及时的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我国文化产权。

2 我国文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政府投入资金少, 政策保护力度不够大

(1) 我国文化产业处于起步晚, 竞争力不强。

由于我国的文化贸易起步晚, 发展缓慢。基本上是由政府主导和推动的, 政府政策色彩浓厚, 但这并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良久之策, 政府虽然对文化产业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没有专门的政府操作机构和专门从事文化贸易的人才。虽有很强的竞争感, 却没有真正的创造力。在这样的环境下, 文化产业的发展更需要社会创造力量与与之相关的资本。

(2) 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弱。

我国文化贸易基本由政府主导, 其发展不够自由, 没有活力。而经营文化产品的往往应该是民营企业, 而民营企业一般集中于中小型企业,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门槛高。在我国银行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规模管理模式, 贷款往往优先考虑农业、能源、交通及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等基础项目, 而这些基础项目主要存在于国有大中型企业, 银行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门槛低, 贷款容易,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资金提供不积极。很多中小企业往往面临着破产的风险, 以至于出现了民间高利贷和风险资金等筹集资金的方式, 虽然融资快, 但风险高, 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从事文化贸易这一行业, 更多的是从事其他收益快的行业。

2.2 企业追求短期利益和消费者消费观念不强

(1) 中小企业“顾短不顾长”。

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 需要投入的资金大、时间长, 所以就存在较大的风险。企业生产的文化产品需要极大的创新力, 创意成功与否, 直接关乎企业的兴衰成败, 且我国文化产业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 企业之间容易发生恶性竞争。

(2) 消费者文化产品消费观念不强。

在我国, 消费者对新文化“极容易冷却”, 往往“风靡一时”。就魔术表演行业来说, 自从刘谦在春晚展示过后, 全国各地魔术表演盛极一时, 但是却很快沉寂了下来, 政府应加大文化产品宣传力度, 逐步改变消费者观念。就中国和美国来说, 美国人民思想开放, 容易接受新文化和新思想, 而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 不易接受和容纳新文化、新思想。改变消费者观念, 可以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发展文化贸易可在本国市场打响品牌, 继而更好的走向世界。

(3) 对自身文化的继承、发掘与发扬不够。

文化贸易是把本国的文化国际化, 让本国文化走向世界, 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 用文化、文化产品来赚钱, 我国文化贸易不注重营利, 而主要是一些公益活动或展销会等形式, 是无偿的。要对本国文化进行继承并发掘。需要我们培育专业人员, 专家, 学者。另一方面, 要使那些精粹在全民范围内传播。比如:川剧中的变脸、秦腔、昆曲等等。都需要专业人员来传承与发扬。

2.3 文化贸易存在巨额逆差

在对外贸易中, 我国文化贸易占贸易总额增幅有所上升, 但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 存在极大差距。在生活中人们通过学习优秀的文化来丰富和完善自己, 人们通过吸收和借鉴先进和优秀的文化来促进自己的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具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却由于文化贸易起步晚, 发展缓慢, 使得文化贸易逆差长期存在, 需要引起政府、企业以及民众的注重。在影片方面, 我们更多的选择了进口大片, 在游戏方面, 我们沉浸在那些外国公司研究开发的游戏快感之中。不是我们“崇洋媚外”, 而是我国文化领域产品丰富度、文化产品与国际市场上的国际品牌相比, 的确有一定的差距, 需要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努力去改善。

3 发展文化贸易的建议

3.1 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文化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

我国文化贸易起步晚, 并且很大程度上主要依赖于中国的主导, 没有形成民间产业群。在我国保护文化贸易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导致很多民间艺术失传, 这是一个急需关注的问题。而我国缺乏国际一流人才, 文化产业的发展, 更需要专业人才。对于整个国家而言, 不管是工业、农业、服务业还是文化产业, 人才的缺乏是致命的。只有拥有优秀的人才, 才能拥有优秀的技术, 只有拥有先进的技术, 才能提升高我国文化贸易的竞争力, 才能使得我国的文化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我们需要那些为投资商拼命吸金的人员, 同时, 更需要的是对电影、游戏、文化有兴趣、追求的人才。

政府应加大对知识产权、文化创作版权等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 同时, 完善相关法律, 保护文化作品的出版权、发表权、等。严厉打假, 保护正版。从而提高个人、企业创作的积极性, 推动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3.2 企业加强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 打造品牌

有多少个国家、多少种民族, 就有多少文化, 在本国内文化与他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 不断丰富。在激烈的文化碰撞中, 我们既要保持自我, 打造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 又要吸收他国先进的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让我国文化走向世界, 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与竞争力。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里, 用“钻石模型”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球竞争地位。文化产业要想发展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产业的支持。企业应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技术创新, 提高员工创新的积极性, 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3.3 注重“两个市场”

引导国内消费者者的消费需求, 文化产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 不仅要在本国占有市场, 还要在国际市场上独领风骚。“新的世纪是文化世纪”这个新颖的观点在第18次哲学大会上首次提出。在东西方的经济交融过程中, 如今许多跨国公司如宝洁、麦当劳、奔驰、麦肯锡等在中国蓬勃发展, 然而, 在最初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 这些公司遭遇了极大的障碍。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西方国家的宣传理念无法让大众接受。但是, 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的接轨, 新生代对世界文化接受力不断增强。与此同时, 中国巨大的市场被这些跨国企业所“发现”, 它们抓住了发展自身经济的机会, 提升自身品牌竞争力, 其品牌含义被深深植入中国人民的心中。由此可知, 在战略高度上推广我国的文化思想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玉国, 朱筱林译.文化贸易和全球化[M].北京:中国出版, 2003.

[2]周成名.关于中国对外文化产品贸易的思考[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06 (3) :12-14.

上一篇:旱金莲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下一篇:萧王庙中心小学度第一学期六2班工作计划--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