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化贸易政策

2022-06-30

第一篇:国际文化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练习题

一、判断题

1.最佳关税或最佳关税率是由关税征收引起的额外损失与额外收益彼此相等的那种关税率,核心问题是通过选择最佳关税使外国的利益转变成本国的利益,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分配。( )

2.厂商采取倾销的条件是该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具备影响价格的市场势力,而且它所面临的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曲线的弹性是相同的。( ) 3.最优关税不会减少消费者剩余。( )

4.征收关税后,国内进口替代部门的生产厂商能补偿因产出增加而提高的边际成本,于是国内生产减少。 ( )

最佳关税的征收不能使外国出口商的收益转到进口国。 ( ) 5.如果关税征收国是一个大国,那么贸易条件的改善对该国有利。 ( ) 6.与征收关税相比,进口配额不利于限制一国进口商品的数量。 ( ) 7.当出口国厂商对进口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较小时,该厂商对进口国的产品供给弹性就较小。( )

8.外国出口商产品的供给弹性越小,进口国确定的的最佳关税水平就越小。( ) 9.进口需求曲线比较平坦,关税就几乎不可能改善进口国的福利。( ) 10.如果甲国的实际利率高于乙国,甲国在现在商品上具有相对优势。( ) 11.资本流动的过程必然是资本从边际产量较高的国家流动到边际产量较低的国家。( )

12.劳动力国际流动的主要作用因素是政府政策。( )

二、选择题

1、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 ) 。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2、就国家整体而言,分配进口配额的方法是( )。

A.竞争性拍卖 B.固定的受惠 C.资源使用申请程序 C.政府适时分配

3、当一国政府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若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 1 生产者与消费者承担关税的程度是( )。

A. 前者大于后者 B. 后者大于前者 C. 两者相等 D. 不确定

4、从出口补贴中得益的利益集团是( )。

A.出口国的生产者 B.出口国的消费者 C.出口国的政府 D.进口国的生产者

5、从征收进口关税中受损的利益集团是( )。

A、进口国生产者 B、进口国消费者 C、进口国政府 D、出口国消费者

6、对一个大国来说,最优关税率是( )。

A、零关税率 B、禁止性关税率C、在禁止性关税率和零关税率之间 D、5%

7、出口补贴的经济影响不包括( )。 A、消费者剩余增加 B、消费者剩余减少 C、政府支出增加; D、生产者剩余增加

8、当征收关税时,获得国内价格与出口价格之间差额的是( )。

A.进口国的消费者 B.有权进口物品的人 C.进口国政府 D.外国出口者

9、在征收关税的商品供给弹性很小时,意味着( )将承担更多的关税。 A.国内消费者B.本国进口商C.外国出口商D.本国出口商

10、最佳关税引起的贸易条件改善使额外获得的收益与征收关税而产生的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所带来的额外损失关系是( )。

A.收益大于损失B.收益等于损失C.收益小于损失D.不确定 11.能给国家带来净福利收益的最优关税要求( )。 A.国家是“价格接受者” B.不存在消费者剩余损失

C.贸易伙伴国不会受到关税的伤害 D.国家在国际市场上拥有垄断力量 12.关税的设置( )。

A.会带来完全由外国人支付的收入 B.总会提高出口国的国内价格水平 C.与自由贸易相比,会减少“小型”进口国家的福利 D.总会增加福利 13.1970年索尼公司以180美元的价格向美国消费者出售日本电视机,同时却以333美元的价格向日本消费者销售同样的电视机。在美国政府的威胁下,索尼公司把为美国进行的生产转移到加利福尼亚进行,但并没有改变在两国的销售价格。本例最好被描述为( )

A.美国政府对日本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保护 B.持续性倾销

2 C.掠夺性倾销 D.零星倾销

14.如果外国政府正在对向贵国市场的出口提供补贴,贵国应( )做,以便使本国净福利收益最大化(假设贵国没有买方垄断力量)?

A.享受廉价进口品 B.通过征收抵消关税进行保护,以便保护本国产业 C.对本国向外国市场的出口提供补贴 D.通过实施进口配额而进行保护

三、简答与简析题

1.“一种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差越大,该产品的自由贸易所带来的收益越大”。简要评论并用图说明。

2.进口配额与关税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的有什么异同?如果让国内生产者来选择的话, 他们会选择哪种措施?

3.假设在自给自足条件下,中国的汽车价格是20万/辆,需求量为100万辆。中美两国进行汽车贸易,国际市场价格为15万/辆,中国自己生产60万辆,从美国进口60万辆。中国的消费者是获得收益还是受到损失?生产者呢?总福利增加了吗?请用图和数值说明。

4.在H-O模型中,假设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中国大米的国内市场价格是每吨100美元,而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是每吨120美元。在允许自由出口的情况下,中国的大米价格会出现什么趋势?如果中国以国际市场价格出口1000吨大米的话,中国的纯收益(或纯损失)是多少?(用图和数字说明)

5.假设法国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从波兰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波兰则相反,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假设波兰加入欧盟后大量的波兰人移居法国。请用图说明波兰移民对法、波两国劳动密集行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的影响。 6.20世纪末,香港和台湾劳动密集型产业内的资本大量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这对海峡两岸和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有什么影响?(画图说明)

7.既然出口国对本国的出口企业的补贴增加了进口国的福利,为什么进口国政府要征收反补贴税?

8.假设毛麻纤维是S国的一项出口商品,该国以毛麻纤维为主要原材料的地毯工业也很发达。该国贸易部长建议取消对该产品的出口关税,但他的提议遭到财政部长和工业部长的强烈反对。(1)假定S国是毛麻纤维贸易的小国,用图说明如

3 果取消出口关税对S国各方利益的影响,并分析财政部长和工业部长为什么要反对这一政策。(2)假定S国是一个毛麻纤维的出口大国,贸易部长的建议还会对本国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四、计算分析题

1.设越南(V国)和马来西亚(M国)两国大米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PV = 1.5 – QDV, PM = 2.20.02 P Sc = 1200 + 0.03 P。并设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10000美元,请用数字和图形说明下列问题:

(1)自由贸易下,中国汽车的产量及进出口量, 自由贸易对国内消费及厂商的福利影响。

(2)中国对汽车征收每辆3000美元的进口税,国内汽车的产量及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和厂商的福利变化。(考题) (3)中国为汽车进口设定150单位的配额限制,国内汽车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变动。

(4)中国给国内汽车制造商每辆3000美元的生产补贴,这时国内汽车的产量、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变动。

(5)上述三种政策都是保护国内汽车制造业,你认为政府应该实行哪一种政策?在实践中会有什么问题?

(6)如果国际汽车市场价格降为8000美元,分析关税(仍为3000美元)和配额(仍为150)对国内价格、进口量、消费者、政府、厂商的福利影响。 3.两国贸易模型:中国和美国。设中国对汽车的需求和供给分别为:Dc = 20000.02 P,Sus = 1400 + 0.03 P。请计算: (1)贸易前,双方汽车的均衡价格和产量。

4 (2)自由贸易条件下,国际市场汽车的均衡价格、各国的产量及贸易量(不考虑运输成本)。自由贸易给两国的福利带来的影响。

(3)中国对汽车进口征收3000美元的单位税,这时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关税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国内消费者和中国政府的福利带来的影响如何?关税的福利净损失(与自由贸易相比) (4)美国为每辆出口的汽车提供3000美元的补贴,这时各国汽车的价格、产量和贸易量。对每个国家的消费者、政府及厂商的福利影响。

(5)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100, 这时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量与自由贸易相比,各国消费者、厂商的福利变动情况。如果中国为美国的汽车进口设定的配额为150, 各国汽车市场的价格、产量。

(6)中国政府给国内汽车制造商提供3000美元的单位补贴,两国汽车的价格、产量及贸易量。与自由贸易相比,各国消费者、厂商的福利变动情况。比较它与关税、进口配额的福利影响。

4.假设下面是中国20英寸电视的供给与需求状况。世界市场价格是$500。如果政府决定促进本国电视机产业的生产并征求你的意见,以下两种政策你会推荐哪一种?(请说明理由)(假定中国是电视机出口小国),(1)对每一台出口的电视机给予$100的退税;(2)企业每生产一台电视机给予$100的补贴。(3)对该产业承诺$600美元的保护价。

价格($) 100 200 300 需求 140 130 120 供给 80 90 100

5.美国一向是石油的消费大国,消费世界1/4的石油,已知:美国石油的需求为 DUS = 125 - 0.25P, 美国国内供给为 SUS = 25 + 1.75P,世界石油供给为 S = 100 + 9P。现在假设美国政府为鼓励进口石油对每单位石油进口补贴$1, 试求美国国内生产、消费、价格和相关群体的利益变化。

6.设A、B两国对商品X的供求曲线相同,为:SA=SB =150+20 P,DA=DB =200-20 P。C国不生产X,只能从A、B两国进口,其国内需求为:DC =100-20P。(1)求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商品X的国际价格及各国的贸易量; (2)如果A、B两国同时对C国实行贸易制裁,不向其出口,求和自由贸易相比,各国的福利变化

400

110 110 500 100 120 600 90 130 情况。(3)如果A国单独对C实施制裁措施,不向其出口,求A、B、C三国的福利变化情况,这时A国的制裁措施是明智之举吗?为什么?

7.假设中国分别向日本与美国出口大力牌球鞋,中国的出口供给曲线为: S=-20+6 P,日本与美国的进口需求曲线分别为:Dj=40 -2P 和 Dus = 60-2P。假设出于某种原因,美国决定对中国实行贸易制裁,取消从中国进口球鞋,但日本不参与制裁,请估计这一行为对中美日各国利益的影响,并用图表示。 8.在两个国家的贸易模型中,设A、B两国对商品X的供给需求分别为A国:SA=10P DA=-20P+90。B国:SB=10P+30 DB=-20P+60。⑴ 求两国自由贸易下商品X的均衡价格及贸易量。⑵ 假设A国对商品X征收每单位0.5元的进口关税,两国的国内价格、生产量和贸易量有什么变化?⑶ 如果B国对商品X的生产者提供每单位0.5元的生产补贴,两国的国内价格、生产量和贸易量又会发生什么变化?⑷ 在以上三种情况下,哪种政策对A国最有利,哪种政策对B国最有利? 9.设A、B两国对X商品的供求曲线相同,为:SA=SB=150+20P,DA=DB=200-20P C国不生产X,只能从A、B两国进口,其国内需求为:DC=100-20P。⑴ 求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商品X的国际价格及各国的贸易量。⑵ 如果A、B两国同时对C国实行贸易制裁,不向其出口,求和自由贸易相比,各国的福利变化情况。⑶ 如果A国单独对C国实施制裁措施,不向其出口,求A、B、C三国的福利变化情况。这时A国的制裁措施是明智之举吗?为什么?

10.在李嘉图模型中,设A、B两国都有10万名劳动力,如果所有劳动力都用来生产小麦,A国的产量是50万吨,B国的产量是30万吨;如果都用来生产棉花,A国的产量为2万吨,B国的产量为6万吨。设:A国对棉花的需求曲线(单位为万吨,下同)为:DCA=-0.1(PC/PW)+3.7。B国对棉花的需求曲线为: DCB=-0.1(PC/PW)+4.5,请用图表示自由贸易条件下,A、B两国棉花在市场的总供给和需求情况,并求出均衡的国际棉花价格和A国的进出口量。

第二篇: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复习资料

单项选择:

1、经济一体化较低级和松散的一种形式是

(

D

)

A、经济同盟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优惠贸易安排

2、进口配额制主要包括两种:绝对配额和(

A

)。 A、关税配额

B、全球配额

C、国别配额

D、协议配额

3、下列哪一个因素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

)。 A、国际生产关系

B、自然条件

C、社会生产力

D、上层建筑

4、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

B

)指标。

A、贸易顺差

B、对外贸易量

C、 对外贸易额

D、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5、英国海默关于跨国公司的理论称之为 (

A

)

A、垄断优势论

B、内部化理论

C、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D、要素比例说

6、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

B

)而言。

A、世界进口总额

B、世界出口总额

C、世界进出口总额

D、世界进口差额

7、经济发展水平高,商品竞争能力强的国家都主张或执行(

A

)

A、自由贸易政策

B、保护贸易政策

C、超保护贸易政策

D、管理贸易政策

8、由出口银行向本国出口厂商提供的贷款,称为( C

)。 A、 出口信贷担保

B、买方信贷

C、卖方信贷

D、长期信贷

9、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称为(

B

)国际分工。 A、垂直型

B、水平型

C、混合型

D、横向型

10、进口配额制主要包括两种:绝对配额和(

A

)。 A、关税配额

B、全球配额

C、国别配额

D、协议配额

多项选择:

1、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

A、B、C、D、E

)

A、保护本国市场

B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C、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D、积累资本或资金

E、维护本国对外的政治关系

2、普惠制的主要原则是( A、C、E

)

A、普遍的

B、互惠的

C、非互惠的

D、歧视的

E、非歧视的

3、关税与其他税收一样具有( B、C、E

)。

A、自愿性

B、强制性

C、无偿性

D、有偿性

E、预定性

4、外汇倾销可以( A、D

)。

A、促进出口

B、限制出口

C、促进进口

D、限制进口

E、促进进出口

5、按照征收关税的目的分,关税可以分为:( A、D

) A、保护关税

B、反补贴税

C、反倾销税

D 财政关税

6、外汇倾销要起到扩大出口的作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C、D、E

) A、货币贬值的程度等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B、货币贬值的程度小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C、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D、其他国家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 E、其他国家不采取其他报复性措施

7、非价格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

B、C、D、E

)。

A、实行商品倾销

B、提高产品质量、性能

C、增加花色品种

D、改进包装装潢 E、改进售前和售后服务

8、非歧视原则是通过总协定的(

D、E

)体现的。

A、数量限制条款

B、增加进口义务的条款

C、修改义务条款

D、最惠国待遇条款

E、国民待遇条款

9、关税与其他税收一样具有(

B、C、E

)。

A、自愿性

B、强制性

C、无偿性

D、有偿性

E、预定性

10、进口配额制主要包括(

A、E

)

A、绝对配额

B、相对配额

C、定量配额

D、定性配额

E、关税配额

名词解释:

1、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对外贸易额占其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2、关税同盟:关税同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相互完全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并对其他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制度而缔结的同盟。

3、普惠税:是指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优惠的关税待遇。

4、国民待遇条款国民待遇的基本涵义是缔约一方保证缔约另一方的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提供的待遇,不低于本国同类产品、服务或服务提供者及知识产权所有者和持有者所享有的待遇

5、进口押金制:该制度规定,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和指定的银行无息存储相当于进口金额一定比例的存款,方准进口。

6、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7、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常用的贸易条件有3种不同的形式: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衡量一国的贸易所得。其中价格贸易条件最有意义,也最容易根据现有数据进行计算。

8、最惠国待遇: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用的一项制度,是国与国之间贸易条约和协定的法律待遇条款,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待遇”。它通常指的是缔约国双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相互给予的不低于现时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待遇。条约中规定这种待遇的条文称“最惠国条款”。

9、国民待遇:又称平等待遇,是指:所在国应给予外国人以内国公民享有的同等的民事权利地位。国民待遇的适用范围通常包括:国内税,运输、转口过境,船舶在港口的待遇,船舶遇难施救,商标注册,申请发明权、专利权、著作权、民事诉讼权等;不包括领海捕鱼、购买土地、零售贸易等。

10、国际资本: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投资而形成的国际利润留成。国际资本从根本上反映的是输出国资本的利益,其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追求国际经济的利润,它不可能做到与输入国同舟共济,生死相随。

11、进口替代: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进口替代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依据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之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

12、出口替代: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出口,发展出口工业,逐步用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用重、化工业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出口,以带动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的政策。又称出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或出口导向工业化政策,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

论述

1、简述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的主要特征。

答:第一,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第二,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日益深化。 部门内分工的形成主要有:(1)不同型号规格产品的专业化分工。(2)零配件和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分工。(3)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分工。

第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在削弱。 第四,经济贸易集团内部分工趋势加强。

第五,国际分工从垂直型的分工向水平型分工发展。 第六,参与国际分工国家的类型和经济制度有显著变化。

第七、国际分工从有形商品生产和贸易领域向服务业领域扩展,并出现了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趋势 。

2、简述二次战后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答

(一)、世界产业结构升级

(二)、科技革命的驱动

(三)、跨国公司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四)、多样化的国际服务合作方式加速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五)、各国政府的支持是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催化剂

3、什么叫从价税?征收从价税有哪些优点?

答:从价税是按照进口商品的价格为标准计征的关税,其税率表现为货物价格的百分率。

征收从价税的优点是: (1)、征收手续比较简单,对于同种商品,可不必因其品质的不同,再详加分类; (2)、税率明确,便于比较各国税率; (3)、税负公平,从价税额随商品价格与品质的高低而增减,比较符合税收公平原则;(4)、物价上涨而进口数量不变时,财政收入增加。

4、阐述出口替代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指发展面向出口工业,以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以增加外收入,积累资金,带动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出口替代政策的主要内容

1、货币贬值和外汇管理相对自由化。

2、放松贸易保护,大力扩大出口。

3、鼓励性的投资政策。

4、鼓励外资政策。

1、出口替代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较合理地配置资源。

(2)、有利于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

(3)、有利于增加资金积累,促进国民经济较快增长。 (4)、有利于增加就业。

出口替代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1)、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大,自立性差。 (2)、加剧了经济发展不平衡。

(3)、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加重

5、对外贸易政策有哪些基本类型?它有哪几个部分构成? 从国际贸易的历史考察,以国家对外贸的干预与否为标准,可以把对外贸易政策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和管理贸易政策。

一项完整的贸易政策应包括:政策主体、政策客体、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和政策手段。

从对外贸易政策的内部构成看应包括三个层次:

1、对外贸易总政策,其中包括进口总政策和出口总政策

2、对外贸易国别(或地区)政策

3、对外贸易具体政策,又称进出口商品政策

6、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主要有哪些? 里昂惕夫之迷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理论的迅速发展。关于对里昂惕夫之迷的解释,实际上是从不同侧面对要素禀赋理论假定前提的修正,并为以后一系列国际贸易新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很多,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一)劳动熟练说

(二)人力资本说

(三)技术差距说

(四)自然资源说

(五)生产要素密集度逆转

(六)需求偏好的逆转

(七)贸易政策的扭曲

7、什么是国际贸易、国际分工、世界市场?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科技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市场综合组成。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和劳务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分工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际延伸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发展的趋势

三者的关系: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而发展。反之,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贸易的日益增长,也强有力地推动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8、世界贸易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有何异同?

两者都是为了管理世界贸易秩序而建立的,20事迹90年代,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成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组织和法律基础。异:1.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多边的国际协定,而世贸组织则是一个合法的国际经济组织。2.关贸总协定是临时的,而世贸组织是永久性的国际组织。3.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货物贸易,世贸组织不仅适用于货物贸易,还涉及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等内容。4.关贸总协定的签约方被称为缔约方,其实体被称为“缔约方全体”,世贸组织成员被称为成员方,其实体是“世界贸易组织”。5.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更快、更有自动性,关贸总协定对争端的裁决没有强大的约束力,而且争端解决颇费时日。

9、什么是反倾销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如何对倾销和反倾销规定的?正常价格指什么?

反倾销税,就是对倾销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 当进口国因外国倾销某种产品,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倾销价格之间差额的进口税。

倾销:一缔约方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挤入另一缔约方市场,如因此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已经建立的某项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某一缔约方领土内已经建立的某项产业造成实质阻碍,则构成倾销。

反倾销:反倾销,是指一国(进口国)针对他国对本国的倾销行为所采取的对抗措施。 正常价格:通常是指在出口国的国内市场上,通过正常的销售过程,独立的消费者为该产品支付的价格。

10、什么是国际经济一体化?根据经济上结合程度的不同,国际经济一体化有哪些形式? 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让渡一定的国家主权,建立两国或多国的经济联盟,从而使经济达到某种程度的结合以提高其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在这个多国经济联盟的区域内,商品、资本和劳务最终能够自由流动,不存在任何贸易壁垒,并拥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监督条约的执行和实施共同的政策及措施。

按照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成员国经济一体化的紧密程度,或者各成员国让渡国家自主决策权给超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程度,一体化组织分为以下6种类型:特惠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以及完全的经济一体化。

11、比较优势理论有哪些主要观点? 比较优势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大卫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优势,而是比较优势,应本着“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和贸易。即各国只有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便可进行对外贸易,并从中获益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比较优势理论说明了国际贸易的一般基础。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形成。时至今日,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依然是围绕着比较利益理论展开的。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是:没有说明国际商品交换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从而也就不能说明贸易利益是如何在两国之间进行分配的。

12、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表现在长期贡献上,因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外贸易的长期贡献度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高对外贸易的长期贡献度,就是要增强对外贸易对要素供给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使对外贸易在促进投资增加、提高就业水平、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第三篇: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练习题及答案

1、进口配额制主要包括两种:绝对配额和( )。 A A、关税配额 B、全球配额 C、国别配额 D、协议配额

2、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 )指标。 B A、贸易顺差 B、对外贸易量 C、 对外贸易额 D、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3、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 B )而言。

A、世界进口总额 B、世界出口总额 C、世界进出口总额 D、世界进口差额

4、经济发展水平高,商品竞争能力强的国家都主张或执行( A )

A、自由贸易政策 B、保护贸易政策 C、超保护贸易政策 D、管理贸易政策

5、由出口银行向本国出口厂商提供的贷款,称为( C )。 A、 出口信贷担保 B、买方信贷 C、卖方信贷 D、长期信贷

6、各国在编制进出口统计时采取不同的方法,美国采取的是( A )体系。

A.总贸易 B.专门贸易 C.对外贸易 D.国际贸易

7、以占领垄断和掠夺国外市场,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商品倾销方式是( B )。 A、偶然性倾销 B、间歇性倾销 C、长期性倾销 D、社会性倾销

8、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标准称为( C ) A.有形贸易 B.无形贸易 C.总贸易体系 D.出口贸易

9、一国的( A )收支是其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A.进出口贸易 B.进口贸易 C.出口贸易 D.对外贸易

10、当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A ) A.贸易顺差 B.贸易逆差 C.贸易失衡 D.贸易平衡

11、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也常用(D )来表示对外贸易。 A.国外贸易 B.外国贸易 C.商业贸易 D.海外贸易

12、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 B )而言。 A.世界进口总额 B.世界出口总额 C.世界进出口总额 D.世界进口差额

13、专门贸易体系是指以( )作为统计界限。 A A.关境 B.国境 C.货物进出口 D.服务进出口

14、下面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是( A )

A.对外贸易量 B.对外贸易额 C.进出口总额 D.货物贸易额

15、倾销是出口商( C )。

A、低价出口 B、低于进口国价格出口

C、低于出口国价格出口 D、低于其他国家价格出口

16、贸易逆差是指( B )

A.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B.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 C.国际收支为正 D.国际收支为负

17、我国纺织品出口经香港商人之手转卖到非洲,对香港贸易商而言这种国际贸易形式称为(C )。

A.直接贸易 B.间接贸易 C.转口贸易 D.服务贸易

18、某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万亿美元,商品进口值为1200亿美元,出口值为800亿美元,则该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A ) A.10% B.11% C.12% D.9%

19、提出按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西方经济学家是( B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赫克歇尔 D.俄林

20、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分别认为国际分工建立在( A )成本之上?

A. 绝对成本,比较成本 B. 绝对成本,绝对成本 C. 比较成本,绝对成本 D. 比较成本,比较成本

2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 A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俄林 D.格鲁贝尔

22、大卫〃李嘉图的代表作是( B )。 A.《国富论》 B.《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C.《域际与国际贸易》 D.《投入—产出经济学》

23、H-O理论认为,进行贸易的结果是各国之间的要素价格的差别将( C )。

A.扩大 B.不变 C.消失 D.扩大、不变或消失

24、一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所以该国应该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进行对外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B )。

A.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B.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C.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D.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25、美国生产电脑需8个劳动日,生产汽车需9个劳动日,日本生产电脑和汽车分别需要12个和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成本学说( A )。

A.美国宜生产和出口电脑 B.美国宜生产和出口汽车 C.日本宜生产和出口电脑 D.美国宜生产和出口汽车和电脑

26、“劳动丰裕的国家应当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该结论源于( C )。

A.比较成本说 B.人力资本说 C.要素禀赋论 D.产业内贸易说

27、接受买方信贷的进口商在使用信贷资金进行采购时,必须购买( B )。

A、本国商品 B、贷款提供国商品 C、第三国商品 D、没有具体限制

28、西方国家征收进口附加税,是一种( B )。 A、经常性的措施 B、临时性的措施 C、一年一次性的措施 D、以上都不是

29、日本对手表(每只价格6000日元以下)征税15%。再加征150日元/只。这是 ( C )。

A、从价税 B、从量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30、正常关税是指( B )。

A、普通税 B、最惠国税 C、普惠税 D、差价税

31、假定:某国规定1996年从中国进口纺织品不得超过2万立方米,这是( C )。

A、全球配额 B、关税配额 C、国别配额 D、以上都不是

32、对超过限额的商品禁止进口,称为( A )。 A、绝对配额 B、关税配额 C、自主配额 D、协议配额

33、某国决定2000年进口纺织品2万立方米,对不超过2万立方米的按原定关税率征税,对超过部分加征100%的关税。这属于( A )。

A、全球性关税配额 B、国别关税配额 C、优惠性关税配额 D、非优惠性关税配额

34、许可证制度是一种( D )。 A、关税壁垒措施 B、鼓励出口措施 C、鼓励进口措施 D、管制进出口的措施

35、在下列( C )种情况下,本国可对外国进行外汇倾销。 A、本国货币贬值10%,国内物价上涨12% B、本国货币贬值10%,外国货币贬值15% C、本国货币贬值10%,国内物价上涨7% D、本国货币贬值10%,外国货币贬值10%

二、计算题

1、如果以1995年为基期(即1995年出口单位价格为100),1996年和1997年美国的出口价格指数分别为100.05和99.02,同期出口额分别为6250.74亿美元和6886.97亿美元,请通过计算贸易量判断出美国1997年相对1996年出口的实际规模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解:1997的对外贸易量/1996年的对外贸易量=(6886.97/99.02)/(6250.74/100.05)=69.5513/62.47616=1.11325﹥1 所以美国1997年相对1996年出口的实际规模是扩大了。

2、已知以1980年为基准年,某国进出口价格指数均为100,而2000年的出口价格上升了18%,进口价格下跌了6%,请计算该国的贸易条件指数,并说明其经济意义。

解:贸易条件系数=出口价格总指数/进口价格总指数

=(1+18%)/(1-6%)=1.255﹥1 所以2000年对外贸易条件是改善了。

3、计算有效保护率:

1)进口的最终商品的名义保护率T为40%,无关税时进口原料成本与最终商品价格比例P为0.5,进口原料的名义保护率t为40%,有效保护率为多少?

解:(40%-0.5×40%)/(1-0.5)=40% 2)对题1中给定的条件,根据下列值重新计算有效关税保护率:如t=20%,P=0.6,重新计算有效保护率。

解:(40%-0.6×20%)/(1-0.6)=70%

4、现有棉纱进口价20元,投入原棉15元, 国外增值V=5元。 如果:⑴ 对绵纱进口征税10%,原棉进口也征10%; ⑵ 对棉纱进口征税10%,原棉进口征5%; ⑶ 如在⑵ 中,原棉进口税提高到20%,其它不变。 请求有效保护率。 解:(1)ERP=(V,-V)/V={[20×(1+10%)-15×(1+10%))-5]/5=10% (2) ERP=(V,-V)/V={[20×(1+10%)-15×(1+20%))-5]/5=(4-5)/5=-10%

第四篇:国际文化贸易

1发展国际文化贸易的意义是什么?

①文化贸易具有高附加值的特点。对于文化产品来说,其通过贸易而带来的直接收益仅仅是利润来源的一部分,衍生的其他相关产业收入比直接收入要高的多。

②文化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形象提升具有整体带动作用。文化产业远远超越了信息产业的物质领域,他以其特有的广泛性和渗透性提升着物质生产领域的文明程度,带动着科技、休闲、传媒、体育等庞大的产业群体蓬勃兴盛,推动着人类知识经济时代高级阶段的来临以及经济结构的根本性变革。

③发展国际文化贸易有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出口结构。大力发展国际文化贸易,改变文化贸易中的严重逆差现状,进而改善中国对外贸易整体格局,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

2日本动漫产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及其给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

原因:①日本人很喜爱动漫,漫画文化非常发达。②日本拥有一批国际顶尖的漫画大师和动漫导演以及大量兢兢业业工作在第一线的动画绘制者。③电视和网络传媒的普及和发展,传播手段的不断完善,为日本动漫市场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日本动漫作品在文化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并风靡全球。

启示:①大力开发原创作品。②大力完善和优化产业链,开发衍生产品。③加强政府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扶持。④重视动漫的品牌建设。

3何谓版权贸易,中国对外版权贸易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⑴所谓版权贸易,是指通过商业方式,在不同的法人或自然人之间进行针对版权的贸易行为。版权贸易的标的物是版权,而版权包括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两部分。一般所说的版权贸易主要是针对版权中的经济权利。 ⑵中国对外版权贸易的问题:

①我国对外版权贸易逆差严重;②国内版权贸易发展极不平衡;③版权贸易的输出地有很大的局限;④中国图书版权输出内容单一;⑤版权代理机构政企不分;⑥版权贸易专业人才严重缺乏;⑦市场开拓力度不够,营销水平不足。

⑶应对策略:①改革传统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②制定出版业的产业政策和竞争策略;③扩大产业规模和企业规模,增强竞争力;④以高新技术改造我国传统的出版业,大力发展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业;⑤引进国外资本及先进的现代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国内出版业的竞争力;⑥大力开展图书进出口贸易和版权贸易,增强出版企业市场开拓能力,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

4请简述美国电影产业的对外扩张策略及其对中国电影产业对外贸易的启示?

⑴对外扩张策略:①好莱坞一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开拓海外市场,另一方面也在世界各地建立大量的分支结构,逐渐形成好莱坞影片一统世界电影市场的局面。②各大电影公司利用独立制片人来减少成本,将重点转向国际化,考虑开发欧洲、亚洲等具有开发潜力的市场。③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占领国际市场,好莱坞不遗余力地向世界各国推介美国电影。 启示:①建立完善的电影产业,形成产业规模;②加强电影产业的国际营销力度;③在电影贸易中善于利用文化因素;④加强政府对电影产业贸易的支持。

5请简要介绍中国国际电影贸易的情况,并论述其开拓国际市场的品牌策略?

⑴中国国际电影贸易情况:①中国对外电影贸易仍处于严重逆差的境地。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产生了反响,国际电影界对中国电影的认可度也不断提高。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些国产电影的成功仅仅局限于“影响”方面,而对于真正的市场成功而言,国产电影还有很远的路要走。③国产电影“走出去”的市场狭窄,最集中的就是日本。 ⑵策略:①优秀作品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根本。对于改变中国对外电影贸易逆差,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而言,拍摄出优秀的本土化产品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②注重内容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其电影的主体思想应该是本民族所独有的,而又能为其他的民族所理解和接收的。

③大力培养国际化的电影人才。对于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来说,现在最缺乏的是国际化的人才。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国内并不缺乏优秀的电影人才,但是,适应国际化的电影人才却十分的缺乏。

④完善电影发行体制,建立多种海外市场渠道。国产电影之所以不能进入西方国家的主流院线,其主要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建立直接的海外发行渠道。

⑤加强与国外电影界的合作。加强与国际资本的合作依然是中国电影应该走的路。电影创作根本不可能依赖一国资本和一国市场,作为导演就应该被迅速纳入电影全球化的系统,这样才能维持创作的连贯性。

6中国对外演出贸易存在的问题及走出去策略?

⑴问题:①引进演出票价虚高;②对外产出贸易逆差严重;③海外演出节目类型单一,难以形成规模。

⑵策略:①政府合理引导规划,统筹发展;②积极打造世界知名品牌;③重视演出文化产品的国际市场运作和市场营销;④鼓励中国演出团体加盟海外有实力的演出协会,为中国演出团体“走出去”建立良好的网络关系。 7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主要策略?

就整体而言,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需要解决政策、市场、产品等几个层面的问题。 ⑴在政策层面:积极介入当代国际文化贸易规则。

①在UNESCO和WTO两套话语之间保持平衡;②积极参与国际文化竞争规则的塑造。 ⑵在市场层面:明确目标定位。

⑶在产品层面:打造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名牌产品。 ①产品内容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②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8中国电视节目的主要交易市场有哪些?

①上海电视节②北京国际广播电视周③四川电视节④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 9文化偏好、文化折扣、规模报酬递增及文化产品的特性;

⑴文化偏好的特性:人们在消费文化产品时,往往更倾向于那些自己对文化内涵、价值观念等方面比较熟悉的产品。

⑵文化折扣的特性:那些对产品所反映的风格、价值观、信仰、历史、社会制度等方面内容不熟悉的消费者,文化产品的吸引力会大大降低。

⑶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这种情形叫做规模报酬递增。

⑷文化产品特性:生产过程特性;复制过程特性;明星元素特性;销售特性;资产地租特性;购买动机特性。

10查尔斯﹒兰蒂将迈克尔﹒波特的产业链分析法引入对文化产业的解释,他提出了哪五个阶段的过程?

①开始。这表现了创造性过程本身。从知识产权的角度看,创造性过程必然是与专利、版权和商标联系在一起的。

②从创造性到形成产品。这是指那些推动生产过程的角色——经理、生产商、编辑、设备供应商、电影和照片实验室、技师等。

③流通。这是指文化产品如何被传播——代理商、发行人及各种参与促进流通的中间人。 ④发送机构。发行的结构因素包括剧院、电影院、书店、音乐厅、电视频道、博物馆、杂志。 ⑤观众与接受。批评家的角色、市场营销和公开行业。 11国际贸易的障碍包括有哪些? 国际贸易中有三大障碍:

①关税壁垒,如强迫接受关税的财政措施。

②非关税壁垒,如法律及实际操作中的保护性配额。

③投资壁垒,如制约和限制外资的平等进入、控制公司负责人的国籍、限制资本往输出国回流。

第五篇: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国际贸易政策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天津 300191)

摘 要: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在全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为缩短在高新技术产业及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方面的差距,我国应该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关规定,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有效解决技术性贸易壁垒。

关键词: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产业; 国际贸易政策

中图分类号:F752.67文献标识码:A

__________

一、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地位和作用

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强烈地影响着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和层次,对于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提升、技术水平的升级和充分吸收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地位和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反映了动态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有利于提升一个国家的贸易结构。动态贸易理论已经成为近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的主流,比较优势不再囿于一个国家禀赋的绝对拥有量和相对拥有量,加大知识技术及人力资本等要素的投入,使其增长速度快于实物资本及劳动力普通要素,就会将该国的比较劣势部门产业变成比较优势产业,进而提升其贸易结构。二是高新技术产业贸易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和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形式。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发展中国家推行工业化战略中优先考虑发展的产业之一。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的贸易优势转向高技术产业后,国内围绕该产业的相关行业就会得以成长,市场也将扩大,加之要素积累都会更有利于其发展,从而带来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三是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是跨国公司企业内贸易的主要形式,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跨国公司是当前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的主要参加者,为了实现全球利润最大化,它将处于不同国家的各个子公司的生产、销售连为一体。特别是通过加工贸易的国际分工形式,将各个东道国参与到跨国公司构造的国际分工体系中,享受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四是高新技术产业贸易有技术外溢的作用,有利于推动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先进技术的拥有国通过贸易方式向进口国同时输出了与贸易有关的的技术、性能、参数等,从而发生了“技术外溢”,使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国成为技术的输入国,并推动该国技术水平在低成本下较快地提高,而这个过程是通过“干中学”完成国内和国际技术外溢的。

二、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1 收稿日期:2007-10-26; 2007-11-02

作者简介:陈柳钦,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

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的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即在不完全竞争的环境下,实施这一贸易政策的国家不但无损于其经济福利,反而有可能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

1.培育高新技术出口产业新的增长点。 目前虽然部分处于国际竞争劣势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出口份额低,但增长的潜力很大。如,航空航天产业、医药产业、环境保护产业、现代农业等。因此,政府必须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和扶持,使之在未来几年内成为高新技术出口产业新的增长点。我国虽然制定了鼓励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政策,但产业重点不突出,政策过于宽泛,有限的资金难于集中发挥效力,而且出口促进措施主要集中在经营环节,很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因此,今后应从宏观层面与管理机制上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扶持力度,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出口政策扶植的战略性目标产业。

2.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和外资的关系。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和出口的主力。从战略贸易政策在各国的应用实践来看,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国家(地区)出现过我国这种情况。即一方面自身的高新技术产业急需在政府有效的保护下迅速成长;另一方面,高新技术领域的开放程度较高,外资企业的产业控制力较强。因此,在高新技术领域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能否真正起到扶持本国产业的效果?一些政策措施是否会进一步增强外资企业的市场地位?这些问题引起了诸多争议。毋庸置疑,自主创新是我国技术进步的根本方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外商投资企业技术转让的局限性和有偿性,自主研发核心技术,掌控技术主导权。然而,在科技创新和研发国际化趋势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自主创新绝不意味着“闭门造车”。相反,在全球化时代,广泛利用外部创新资源是提高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引进先进技术、进口关键设备本身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手段之一,因而,应正确处理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和外资的关系,在集中扶持国内企业加强自主研发的同时,继续吸引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开放”式的创新。

3.要健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服务体系。要通过规范化的培训,使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科研院所拥有受过专业培训的技术贸易人才,并培养一批技术贸易管理人才和中介代理人才。要完善政府外贸管理部门的服务机制,重视向高新技术出口企业提供国际贸易信息。重点建设一批国际化的生产力促进中心,为行业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服务。发挥高等院校及有关咨询机构在科技与国际经贸方面的学科优势、国外的合作关系和信息渠道,为科技兴贸提供多方面咨询服务,并开展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国际标准认证、技术性贸易措施等相关方面的调研和战略研究。要促进出口企业通过国际标准认证,发展技术贸易中介代理机构,建立国家技术贸易市场信息与电子商务网络,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销服务中心。大力推广国际电子商务,加速我国进出口贸易手段由传统方式向电子化、网络化方式转变。要加强与

银行、金融、税务、商检、海关等有关机构的协调工作, 以保证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顺畅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电子通关”联网监管技术,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造便捷的“绿色通道”。

三、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关规定应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有效解决技术性贸易壁垒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贸易的自由化趋势,在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藩篱不断拆除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纷纷采取隐蔽性更强、透明度更低、更不易监督和预测的保护性措施——技术贸易壁垒(Technical Barrier to Trade—TBT),以阻止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所谓技术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与安全和保证产品质量为由,或以贸易保护为目的所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的障碍。

1.技术性贸易壁垒对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对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广泛性使高技术产业受到广泛影响。从产品角度看,TBT措施可以影响所有高技术产品,以及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从生产过程看,TBT措施又包括从研发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到销售和消费乃至报废处理等各个环节;从表现形式看,从各领域的有形高新技术商品到技术贸易无孔不入。(2)对生产成本和竞争力的影响。技术壁垒涉及范围极广,它要求有整套技术规范。但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不断提高产品标准。产品标准的提高会增加产品成本或运输成本,从而导致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出现。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能够较好地克服这种困难,发展中国家产品多以价格低廉优势打入国际市场,成本增加将降低发展中国家产品的竞争力。(3)对市场准入方面的影响。近几年在认证和合格评定程序、条形码、计量单位以及电子商务标准方面遇到国外技术性壁垒,使我国外贸出口受到了极大损失,有些已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被迫退出,有的产品在当地被扣留或销毁。(4)绿色技术壁垒的影响。目前,全世界都在提倡环保,因此绿色壁垒将是我国出口产品时面临的经常性、主要限制措施如环境标志在欧盟各国迅速推广,使我国出口产品中建筑材料、涂料、与保护臭氧层有关的产品等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此外,发达国家对商品包装材料的易处理性和可回收性有较高要求,对采用天然材料制成的包装还有较高的动植物检疫。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问题,就会影响相关产品的出口。

2.消除和解决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政府行为。在跨越技术贸易壁垒方面,我国政府应采取以下一系列措施:(1)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研究对外贸易技术贸易壁垒体系,及时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技术贸易壁垒,建立技术贸易壁垒数据库。建立专门的技术贸易壁垒信息收集和咨询机构,主要承担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通报以及向企业传递有关信息,特别要发挥驻外经商机构、经贸研究机构EOI中心优势,定期收集、整理、发布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最新动态,研究主要贸易对象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时采取积极防御措施,打破壁垒,扩大出口。(2)实施我国高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化”。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商品结构,就要以环保产业作为提升出口产业结构

的重点。政府应制定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和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把环保产业培育作为提升出口产业结构的重点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应设立“绿色银行”和“绿色产业基金”,为环保产品的开发与出口提供专项贷款和信贷担保基金。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要在新兴的全球环保技术、设备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在商品生产方面要尽可能符合国际惯例,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改进生产技术,逐步走上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把高新技术环保产业培育作为提升出口产业结构的重点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3)技术壁垒的基础是技术创新能力,把握国际最先进技术,是突破技术壁垒的根本途径。一是要选择真正意义上的高技术产业,跟踪并超越世界先进技术,瞄准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只有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才能成为国际技术壁垒的主导者。二是技术壁垒的变化特性,要求高技术产业不断变化、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国外的技术壁垒。三是技术壁垒是国家之间技术实力的较量,在制定产品技术标准时不仅要考虑技术竞争力,还要考虑贸易竞争力。(4)尽快建立我国技术法规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健全和完善认证制度,建立有效完善的国内技术贸易壁垒体系。(5)要针对国外现在已经开始利用EDI和电子商务等构筑新的信息技术壁垒,积极倡导和扶植建立我国的电子商务平台,并制定相关法规,引导企业的竞争行为和方向。要加大科技投入,加速高新技术发展,采取得力措施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各级标准的技术水平。(6)充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有关条款,特别要用好用足该协定的“例外条款”。应依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规定的在产品法规、标准、认证和检疫制度方面实行非歧视的原则和国民待遇,防止发达国家对我国商品实行双重标准。

参考文献

[1]庞艳桃,赵玉林.技术性贸易壁垒与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1).

[2]杨丹辉.我国高技术产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条件与政策措施[J].经济研究参考,2007,(40).

[3]姚战琪.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贸易竞争力研究[J].财贸经济,2002,(3).

[4]王江,李薇.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J].国际商务,2007,(2).

[5]陈柳钦.环境贸易壁垒与我国可持续贸易发展战略[J].亚太经济,2002,(2).

上一篇:钢筋计算公式大全下一篇:工会之友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