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09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对外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目前,中国政府和企业大力加强文化对外传播的力度,致力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然而,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遇诸多具体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本身。

第一篇:对外文化论文范文

浅析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摘 要: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汉语和中国文化愈发国际化。文化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对外汉语中文化教学的概念、意义、发展历程及策略和方法展开讨论,希望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和学习者理解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对外汉语 文化教学 策略和方法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汉语和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有目共睹,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研究和实践,以语言教学为重的观念越来越受到质疑,更多学者认为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并重。因此,研究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将就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概念

《对外汉语教学文化大纲》对文化的界定是:“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跟文化课的文化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二者不可统一而论。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与语法教学类似,是散落在语言学习之中的学习,主要包括语构、语义和语用文化。”

对外汉语中的文化不但是附着在语言当中的文化,交流沟通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文化知识尤其重要。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分为两种:文化知识教学及和语言结合更紧密的文化因素教学。为了达到沟通顺畅的目的,提倡同时学习文化因素和文化知识①。

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意义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正在以多种多样的形式积极发展:孔子学院、快乐汉语、汉语桥和网络孔子课堂等。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和语言教学一样都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尽管目前有很多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观点和论著,有关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方法的探讨也不少,但是仍然有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汉语交际的能力。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把语言教学和与其相关的文化因素教学结合起来是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经过探索和研究,目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已经转向注重文化层次探究②。

三、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有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30多年来,召开过多次专题研讨会,期间很多对外汉语工作者发表了许多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著作。有关文化教学,基本可分成四个阶段:开始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转折阶段: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自动自觉阶段: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深广阶段:90年代中期后。

(一)开始阶段

李又安、王靖宇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问题的认识发展过程》和《文学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作用》(1980)强调了文化在美国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和教学经验等。朱文俊、熊文华的《汉英语言学习的社会文化因素》表明了英汉学习中社会文化因素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社会因素应是外语学习中的重点。

张占一先生的《谈谈汉语个别教学以及教材》(1984)认为对外汉语中的“文化”,是一种“交际文化”,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界定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改变了对外汉语语言教学中文化范畴的观念。

从1984年开始,北京语言学院开设了“中外文化比较课”。1985年召开的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的《中国文化介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总结了这一阶段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经验。

这一阶段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起始阶段,开启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之路。

(二)转折阶段

张德鑫的《对对外汉语教学本质之认识》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以交际为目的。

陈光磊等人的《语言教学与文化背景知识的相关性》、于丛阳的《文化与报刊语言教学》和赵贤州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主要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相关文化因素的范围。

对外汉语教研小组的《建国以来对外汉语教材研究报告》(1987),较为正式地阐释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相关问题,文化教学的必要性是会议的主题。

《1988—1990年对外汉语教学科研课题指南》(国家汉办)提到了跨文化理论研究相关问题。

“全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会议”(1988)由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和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召开。《汉语水平等级和等级大纲》提到的“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将文化定义为语言的“载体”。

(三)自动自觉阶段

在自动自觉阶段,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是国家汉办的工作重点之一,国家汉办多次召开语言和文化教学研讨会,为了推动该项研究,设立了多项科研项目。1992年,语言与文化研究会在北京语言学院成立,召开了多次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讨论会。

这一时期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论著很丰富,有《语言教学原理》(盛炎,1900)、《华语教学讲习》(吕必松,1992)、第三届社会语言学讨论会论文集《语言文化多学科研究》、《问候语的文化心理背景》(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漫议》(王德春)和《说“礼拜”——语言与文化的關系之一例》(张清常)及张德鑫的一系列关于数词文化的研究等。

这一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界的热点话题是有关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讨论,1992年召开了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1993年召开了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中国文化及其教学研究是两个讨论会的中心议题。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在这一阶段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四)深广阶段

这一阶段,对外汉语教学界涌现出了一批热衷于文化研究的教师、专家和学者,如陈光磊、毕继万、张德鑫、张占一、王德春、林国立、赵贤州、周思源等,这些教师、专家和学者都是对外汉语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发表了很多有影响力和价值的论文,这些都对推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也将继续发展③。

四、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一)策略

陈申在《语言文化教学策略》中介绍了兼并模式、融合教学模式,综合教学模式三种文化教学策略。关于文化教学策略的研究有诸多层面:运用中介文化将具有不同特征的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融合起来,从移情的角度理解深层文化;从老师和学生、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设置三个方面阐述文化教学策略;将新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运用在专门的文化课上。还有文化心理认同、非语言行为解析策略和文化探究策略等。文化心理认同策略是通过个案分析、文学片断赏析等形式分析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非语言行为解析策略是指通过对语料中非语言信息及其社会功能的观察来对比中方和西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和相同之处。文化探究策略指的是个体、小组对相关文化专题探究,达到外语学习者对目的中的跨文化的理解。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策略研究从外语文化教学策略研究中获得了很多启发④。

(二)方法

综合以上文化教学策略,选取以下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方法:

1.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给学生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符合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⑤。例如,在讲解有关京剧的文化时,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到剧院里观赏京剧,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感想和见闻,然后根据同学们的描述补充相关文化知识。当讲到中国的传统服饰时,可以带着学生到中国传统服饰的店里一边讲解,一边观察。当讲到中国的节日时,可以引领学生共同庆祝这些节日,如品尝传统美食、参加传统活动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文化。由于体验式教学法将文化知识融在真实情景中,增强了知识获取途径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列举归纳法

由于我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一些文化对于外国学生来说非常复杂,教师可以采取列举归纳法开展对外汉语文化教学⑥。以“亲属称谓语”为例,在汉语里区分得非常详细,对汉语学习者来说异常复杂。在英语国家,“伯伯、叔叔、姑父、舅舅”都称为“uncle”,“婶婶、阿姨、姑姑、舅妈”都称为“aunt”,“表兄弟姐妹”都称为“cousin”。但在中国,区分却非常细致,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叔叔、姨父、堂哥、堂弟、表姐、表妹、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等,给外国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此时,教师可以采取列举、归纳法,通过举例逐步地归纳总结出来整个系统,让汉语学习者更加直观、系统地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汉语中的亲属称谓。

3.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旨在强调“在做中学”⑦。具体做法是教师设计教学任务,学生收到任务后运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完成任务。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言学习结合起来,建构知识经验体系,调控学习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该教学法被证实是最能调动学习动机的教学方法之一。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可以采用此种教学法。即教师根据所要教授的文化内容,设计相关任务,学生选取当中最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搜集资料工作。资料收集完成后,学生将所获资料与小组内其他成员共享,制作成视频、幻灯片等,选出代表在课堂上报告任务成果,报告结束后,学生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表扬其可取之处,补充其不足之处。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也是学生获得文化知识,提高语言水平、认知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

注释:

①刘琳.浅谈对外汉语文化教学[D].兰州:兰州大学,2012.

②③⑤⑥刘晓娜.对外汉语教学之文化教学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④陈映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策略与形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

⑦华萍.对外汉语教學中的文化教学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参考文献:

[1]刘琳.浅谈对外汉语文化教学[D].兰州:兰州大学,2012.

[2]刘晓娜.对外汉语教学之文化教学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3]陈映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策略与形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

[4]华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

[5]张英.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J].汉语学习,1994(5).

作者:刘娜

第二篇:从文化视角解读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摘 要:目前,中国政府和企业大力加强文化对外传播的力度,致力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然而,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遇诸多具体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化本身。中国同世界很多国家,特别是歐洲和北美洲的一些国家在文化的各个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文化的因素造成了文化消费者在审美习惯、消费偏好等方方面面的客观障碍,严重影响了外国文化消费者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接受兴趣和解读,进而影响了中国文化产品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和传播。该论文试图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文化输出与文化安全三个方面具体解析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所遇障碍的文化成因。

关键词: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文化成因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政府都致力于加强本国的“软实力”,通过实施各种文化对外传播战略,增加文化产品出口,推动本国文化“走出去”,以提升本国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2012年,我国出台的《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实施对外文化合作及援助,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完善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政策措施,进一步扶持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近年来,中国政府和企业大力加强文化对外传播的力度,致力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然而,文化产品有别于一般的贸易商品,文化产品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代表着本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文化产品的贸易和传播过程以及消费与解读过程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必须要认真分析研究文化本身这一要素,中国文化才能更好地“走出去”。当前,中国文化产品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市场推广较难、市场受众群小、产品不适销对路等具体问题,这些问题恰恰是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这两个客观的文化因素,以及“文化输出与文化安全”这一主观的文化因素。

一、文化差异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凝结与积累。一般来说,文化分为精神层面的文化和物质层面的文化。在一种文化中,精神层面的文化相对比较稳定,而处于最外层的物质层面的文化则是文化体系中最不稳定的部分。精神文化是人与自我意识关系发展的产物,是在实践和意识活动过程中不断发展进化的,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情、民族性格等,它是文化的核心部分[1]。妥善地处理好文化差异就能增进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不能很好地处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将会带来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交流的障碍,严重的甚至引发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认真研究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探寻缩小文化鸿沟、增进文化交流的方法对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而言至关重要。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今天,中国与西方国家在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伦理道德以及宗教信仰方面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包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又称宇宙观。中国传统的世界观与西方国家的世界观完全不同。中国人的世界观是一种“天人和谐”的思想,讲究“天人合一”,提倡体验人与自然界万物的息息相通、和谐交融。然而,西方国家的世界观认为“天人对立”, 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文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人在自然界中是主体,占有主导地位,强调人要对自然界进行认识、征服并加以改造。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处于同一文化的社会成员在不知不觉中习惯并共享同一种价值观念。从价值取向来说,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忽略个人利益,提倡谦逊,做事情避免张扬。然而,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崇尚个人奋斗,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做事情讲究表现自己。受到“天人合一”思想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影响,中国人注重整体的思维方式,注重感性认识,做事情注重整体性和综合性,喜欢从整体到局部,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然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分析性的,注重理性的分析,做事情注重个体性,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从局部到整体。此外,中西方在伦理道德观念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中国人注重“仁、义、礼、智、信”,注重自身的内省和提升,与他人交往讲求谦逊善良,注重与他人的人际交往。然而,西方人则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讲求个人的自由与利益。在宗教信仰方面,中西方同样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华民族是个具有多种宗教信仰的民族,大部分中国人信奉的宗教为佛教和道教,佛教和道教主张人们要积德行善、强调因果报应,人们向神和佛祈祷,可以得到幸福与平安。而西方国家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上帝是世间万物的创造者,上帝创造了人类,信奉上帝的人才会得到上帝的拯救,人生而有罪,需要用一生去忏悔、赎罪,死后方可进入天堂。西方宗教的原罪说使西方社会非常重视秩序和制度的建立和遵守。可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产品的翻译和消费过程属于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当跨文化交际者对对象国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伦理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都十分了解和接受时,这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就会进行的相对顺利;相反,当跨文化交际者对对象国的世界观等都不了解甚至并不接受认同时,这时的跨文化交际过程就很困难并很有可能失败。对此,一些学者提出了“文化折扣”和“文化接近”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可以很好的解释中国的文化产品到西方国家时为何频频遇到障碍。相对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中国文化产品而言,西方国家的受众更加倾向于选择与自己具有相同或相近文化背景的文化产品进行消费。这样,“文化折扣”小和“文化接近性”大的文化产品更容易在相应的国家之间进行贸易流通。然而,中国同西方国家在文化上差异较大,除了一小部分热爱中国文化的小众人群和海外华侨之外,国外的受众很难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因而也就很难选择中国的文化产品。

此外,在双方文化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就会有不同的假设,因而对同一文化作品做出不同的解读。例如,法国剧作家贝克特(Beckett)的名作《等待戈多》有一个英译本和一个中译本,英译本倾向于阐释它反映了基督教思想,而中译本则倾向于反映佛教思想。原因在于:英译本译者自身深受西方传统教义———基督教的影响,“上帝”在其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于是把剧中描写的诸如“拯救灵魂的某种力量”、“白胡子牧羊人”、“小牧童”等意象自然而然地与“上帝”及基督教教义联系起来,将其视为一出宗教剧;而中译本译者受中国最广泛的传统宗教——佛教的影响,潜意识地把这些意象与“菩提树”、“佛祖”及佛教教义联系起来[2]。不同国家的译者对同一作品的内涵做出不同意义上的解读,不仅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对个人交际行为的深远影响,同时也说明了译者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国家受众群体的文化特点进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文化的巨大差异不仅会影响受众对文化产品的选择与购买行为,同时还会使不同的译者、编者和消费者对同一文化产品产生不同的解读。可见,文化差异在文化对外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面临的一个客观的文化原因。

二、语言障碍

目前,中国的文化产品在世界文化产业中影响较小的一个客观原因就是语言障碍。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世界上有十多个国家将英语作为母语,七十多個国家给予英语以官方地位,并且中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等一百多个国家将英语作为第一外语进行教学。国际互联网大约90%的内容使用的均为英语。普遍的官方地位、学习和使用人口的众多以及分布的广泛,已经使英语当之无愧地成为一门全球通用语[3]。因而,英语类的文化产品在世界文化进出口贸易中占有先天的优势。虽然世界上不同国家学习中文的人数逐年增加,更多的人愿意主动了解中国文化,然而中文在世界上被使用的范围还并不广泛,能够读懂并精通中文的海外人士少之又少。中国文化产品的海外受众群还相对较小,海外市场空间非常有限,中国的文化产品还远远没有进入海外主流的文化市场。中国的文化产品在出口他国时本身存在着语言这一客观的障碍。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语言也是文化传播和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外很多学者都就语言与行为认知,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深入地研究与分析。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语言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自在物。具有相同语言的人们更容易进行交流,他们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同一事物的认知更为一致,对本语言文化产品的理解也较为容易,对同一文化产品的解读较为一致。相反,不同语言的人们交流更为困难,对他国语言的理解总是停留在某个层面,很难深入地把握文化产品的真正内涵。英语是世界上被广为使用的语言,因而英语文化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受众较多,能够看懂和理解英语的受众群较大,因而美国和英国等英语国家在文化产品出口贸易和对外传播方面优势明显。相反,中国的文化产品由于中文使用范围的客观限制,目前在出口市场及对外传播方面很难与英文产品相抗衡,西方国家的人们更愿意选择自己读得懂的语言种类的文化产品。虽然,不同语言的文化产品可以被翻译成其他语言,但翻译效果和翻译成本还是影响了中国的文化产品走向海外。

三、文化输出与文化安全

如果说中西方在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方面的因素是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所面临诸问题的客观文化原因,那么文化输出与文化安全方面的因素则是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所面临问题的主观文化原因。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代繁衍生息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积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人们总是用本民族的宗教、语言、历史、习俗来界定自己,文化赋予了每个人确定的特殊的文化身份[4]。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也可理解为“一种借助内聚力来维护本体身份的连续过程”[5]。世界文化应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各种文化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世界文化是世界上各民族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各国都应该对他国文化予以尊重和理解。当今世界,伴随着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日益密切,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也加快了脚步。然而,文化全球化并不是一种超越意识形态的现象,文化全球化中充斥着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彼此之间意识形态的对立和斗争,充斥着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文化霸权等行为。

1990年,美国学者约瑟夫·奈(Joseph Nye)出版了《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一书。在这本书中,约瑟夫·奈提出了“软实力”(Soft Power)的观点。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广泛重视,并引导了西方国家国际战略的调整。“软实力”是指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国民凝聚力等。“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与意识形态诉求,它是一种通过吸引力、感召力和同化力而不是强力获得理想结果的能力[6,7]。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自己在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利用大众传媒的各种工具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输出。西方国家充分认识到“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以文化为外部包装,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为核心内容,借助本国强势文化的力量,充分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侵略,以达到本国的政治经济目的。

同时,出于本国文化安全的考虑,西方国家实施各种相应的显性或隐性文化管制以限制他国文化产品的进入。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是一个涉及到国家文化主权、民族凝聚力、社会繁荣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问题,西方国家对此问题非常重视。法国在国际贸易中著名的“文化例外”原则就是出于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考虑。此外,以英国为例,出版社在登记注册方面表面上享有充分的自由,只需按照要求具有一定的资金,先到政府有关部门登记,然后领取出版社的营业执照就可以。但实质上,英国政府对出版业的法律限制是极为严格的。英国直接和间接管理出版的法律除了《大宪章》、《权利请求法案》、《权利法案》等宪章性文件外,还有《版权法》、《淫秽出版物法》、《青少年有害出版物法》、《官方机密法》、《诽谤法》、《消费者保护法》、《图书贸易法》、《星期日贸易法》、《图书贸易限制法》等相当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出版业的各个环节都置于政府与法律的控制之下[8]。英国对于本国的出版社都会有如此严格的法律监管,可以想象,如果一家中国的出版机构想在英国进行出版活动将会面临多少困难和监管。总之,西方国家在文化输出和维护本国文化安全方面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这种宏观的大形势,也使得中国的文化产品在传播到一些国家时遇到了很多问题。

中国在进行对外文化传播的过程之中,针对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分析受众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具体原因,但同时还需务实地分析文化本身这一要素。中国文化在“走出去”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具体问题在现象上貌似为政治或经济原因,但透过现象分析其本质,反而是“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这两个客观的文化因素,以及“文化输出与文化安全”这一主观的文化因素。因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在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应该认真地从文化视角解读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深刻研究思考文化本身这一要素,制定一系列有的放矢的措施,从根本上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参考文献:

[1] 武晟.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关系[J].山东社会科学,2009(7).

[2] 程宇敏.意识形态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8).

[3] 雷江梅,吴波.文化全球化与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选择[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4).

[4] 袁其波.全球化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4).

[5]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6] 刘德斌.软权力:美国霸权的挑战与启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3).

[7] 李怀亮.当代国际文化贸易与文化竞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8] 孟迎辉,邓泉国.西方国家对意识形态的管制措施及启示[J].党政干部学刊,2009(8).

作者:王娟

第三篇: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原则略论

摘 要:作为语言要素之一的文化受到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视理所应当,但对外汉语教学应该讲什么样的文化是学术界热议的话题。本文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在初级阶段应是文化因素的教学,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应遵从适量、适度、有代表性的原则,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阶段相适应的原则,针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技能的原则。

关键词:文化因素;适度;适应;技能

程裕祯在他的《中国文化要略》中把文化按内容分类为:物质文化、习俗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成系统跨文化交际涉及中国文化的教学,就是所谓“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这其中文化教学是主体, 语言教学居于从属地位。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首要目的是帮助外国人更好地掌握汉语技能,这就决定了必须把“语言”而不是“文化”放在首要位置, 语言技能教学才是教学的重心,文化方面的教学要适可而止。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语言技能这一教学目的展开,解决的是“中国人这么说的含义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么说”的文化规约问题,文化知识教学为语言技能教学服务,扫清语言理解的跨文化障碍。影响外国人语言理解的文化因素一般是隐含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中的反映中华民族的情感心理、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道德标准及审美倾向等文化规约,文化因素存在于语言形式之中,是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是文化因素的教学。林国立指出:“语言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教学则必须在语言教学的范围内来处理。换言之,文化因素是(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一个语言教学的概念, 只有在语言教学中才有意义。”因此,对外汉语文化因素的教学应融于语言教学之中,为外国人汉语交际技能的培养扫清跨文化障碍。

一、适量、适度、有代表性的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是隐含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融合在一起。在对外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能脱离语言教学阶段去选择文化项目,而应与语言教学的不同阶段相相协调,使文化的引入服务于语言教学。文化因素既然是依附、隐含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的语言子系统中的,没有独立的存在形式, 教材内容的安排与设计就应注意文化因素与语言形式有机结合,让文化因素有步骤有系统、均衡定量地分布到各语言点的教学中去,协调好各教学阶段的语言项目、功能项目及文化项目的定量搭配。当然,教材的语言项目、功能项目及文化项目的综合协调,需要进行精细的设计与安排,需要进行系统研究。林国立从语言教学的需要出发做了对文化因素进行有序定量安排的尝试,在《交际文化》中确定了21 种民族观念和民族心理,在编写的视听教材《北京行》中,有计划地渗透了7种民族观念和民族习俗。张英认为,随着语言教学阶段的上升,文化教学的比重也应随之增加;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比重,在初级约为5:1,中级阶段约为4:1,高级阶段则要上升到3:1。张英规定的比重是不是合理有待教学实践的检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要在语言教学的框架中进行,要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需的文化规约密切相关。文化内容必须有所选择,适度融入;要突出重点,以介绍当代中国正能量的主流“小”文化为主。所谓当代中国文化,就是不必介绍那些已经过时的、陈旧的文化;所谓正能量文化,指的重点介绍那些积极向上的、具有一定质量的中国人的价值观点与生活习俗;所谓主流文化,指的是具有代表性的、具有群体倾向共性的观念与习俗;所谓“小”文化指的是与日常的交际语言有密切关系的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与文化习俗。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教育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以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学要适量,不要冲击语言教学。基础汉语教学阶段,要重点介绍与日常的交际语言密切相关的交际“小”文化;中、高级教学阶段,对系统文化也应有选择地讲解,不可超越外国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

二、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阶段性相适应的原则

语言的文化因素与语音、语法、词汇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独立的外在形式,隐含性和依附性是它最根本的特点。文化因素既然没有独立的存在形式,必须依附、隐含在各语言子系统中,那么文化教学阶段的划分也应依据它所依附的语言形式进行。陈光磊、黎天睦、魏木春和卞觉非均主张“以语言为本位”对文化项目进行等级划分。基础教学阶段讲解的与语言点相同步的交际文化,一般都是附带性的、随文解释性的、零散的文化因素。中、高级教学阶段,可将这些零散的文化因素进行局部整合,但仍不太可能构成一个完整系统。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必须在不超越外国学生语言接受能力的前提下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

1.初级阶段——语言的文化因素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首要任务是教学语言,语言之外的文化内容少一些为好,尽可能不分散学习的注意力。但如果那些隐含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影响到语言的理解,教师就要选择外国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加以讲解。口语课、精读课学习日常交际语言,能碰到很多语用的文化规约,例如中国人见面用“吃了吗”、“干什么去”打招呼等,如果不向外国学生介绍,就会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在举文化方面的例子时,宜多用外国学生一踏进中国便能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些直观物态文化的例子,让文化因素渗透到语言点的讲解中去。

2.中级阶段——国情文化(基本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在中级阶段,外国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教师除了随文解释语言点的文化因素外,还应着手介绍中国的基本情况,诸如首都、长江、黄河、长城、民族、人口、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等,这些基本国情是掌握汉语所必需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些知识要陆续安排在初级阶段后期和中级的精读课中,以及听力、口语、阅读等教材的语言材料中。这些国情文化仍属于表层文化,教学中尽量用形象、具体、生动的方式感性地加以介绍,同时照顾到文化项目的系统性框架。

3.高级阶段——专门性的文化知识。“专门性文化知识”是针对汉语言专业的高年级外国学生开设的单独的文化课程,与语言教学平行设置。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三年级开设的“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文化”选修课,四年级开设的“中国民乐”、“中国民俗”、“中国艺术”、“中国思想史”、“中国电影欣赏”选修课,都是专题文化课,意在介绍各个领域的中国文化,具有初步的专门性、系统性和学术性特点。这些专门性文化知识涉及深层文化,需要引导外国学生从具象的文化现象中进行理性思考。

三、针对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技能的原则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目的是为帮助外国人更好地掌握汉语言语技能,排除跨文化语言理解和交际的障碍,正如陈光磊所说:“语言教学中文化导入最直接的目的是消除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理解和使用中的文化障碍。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或者说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就应当落实在确立发展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文化技能上。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大体有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对语言本体结构(主要是语法规则和语义系统)中有关的文化涵义做出阐释,以便为学习者使用目的语做好必要的交际文化上的准备;二是对语言使用中的文化规约做出解说,养成学习者对目的语正确理解和进行交际的文化能力。”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导致外国人跨文化理解和交际障碍,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就要直接针对外国人的这些交际障碍,做好文化对比,指出差别点在哪里, 做好相关的文化教学。

这种文化教学本质上属于语言交际技能的教学。张占一认为,交际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直接影响准确传递(即引起偏差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赵贤州在《文化差异和文化导入论略》中将交际文化细化分类为12个方面: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无法对译的词语;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某些层面意义有差别的词语;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词语使用场合的特异性;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词语褒贬不同;因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潜在观念差异;语言信息因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含有民族特殊文化传统信息的词语;成语典故、名言名句等;词语中反映的习俗文化信息;有特定文化背景意义的词语;不同文化背景造成的语言结构差异;其它因价值观念、心理因素、社会习俗等造成的文化差异。程棠认为:“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则是在教学汉语结构规律的同时,还要使学习者了解以至习得汉语本体结构和使用法式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所遵循的文化规约,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交际能力,以期在一定范围内加入汉语社团的交际活动。也就是说,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是以学习或习得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文化能力为指归的,它带有某种技能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这些语言大家的论述都可归结为一点:要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能力。跟外国学生的交际直接相关的语用文化项目,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重点关注的内容。

总之,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跨文化的、交际的、技能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需针对跨文化交际障碍,把文化知识转化为交际技能。

参考文献: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林国立.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定性、定位与定量问题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1).

〔3〕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2,(3).

〔4〕黎天睦.现代汉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7.

〔5〕魏春木,卞觉非.基础汉语教学阶段文化导入内容初探[J].世界汉语教学,1992,(l).

〔6〕张英.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J].汉语学习,1994,(5).

〔7〕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

〔8〕张占一.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3).

〔9〕赵贤洲.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1).

(责任编辑 王文江)

作者:金枚

上一篇:影视文化论文范文下一篇:人文素质论文范文